《晏子春秋》卷4内篇问(下)诗解25叔向问傲世乐业能行道乎晏子对以狂惑也26叔向问人

字数:2122访问原帖 评论数:0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11-19 06:36:07 更新时间:2022-11-22 10:21:47

楼主:牟向东  时间:2022-11-18 22:36:07
《晏子春秋》卷4内篇问(下)诗解25叔向问傲世乐业能行道乎晏子对以狂惑也26叔向问人何若则荣晏子对以事君亲忠孝27叔向问人何以则可保身晏子对以不要幸

题文诗:
叔向问乎,晏子曰进,不能事上,退不为家,

傲世乐业,枯槁为名,不疑所守,其可谓能,

行其道乎?晏子对曰:婴闻古之,能行道者,

世可以正,则正不可,以正则曲.正也不失,

上下之伦;曲也不失,仁义之理.道用与世,

乐业不用,有所依归.不以傲上,华世不以,

枯槁为名.道者故世,之所以治,身所以安.

今以不事,君上为道,以不顾家,为行而以,

枯槁为名,世行则乱,身行之危.且天与地,

上下有衰;明王始立,居国为制;政教措而,

民行有伦.今以不事,君上为道,反天地衰;

以不顾家,为行乃悖,先圣之道;以枯槁为,

名则世塞,政教之途.上有明主,可以为下;

遭乱世不,可以治乱.说若道谓,之惑也行,

若道谓狂.惑者狂者,木石之朴,道义未戴.

叔向又问,曰何若则,可谓荣矣?晏子对曰:

事亲则孝,无悔往行,事君则忠,无悔往辞;

和于兄弟,信于朋友,不謟其过,不责而得;

言不相差,行不相反;在上治民,足以尊君,

在下莅修,足以变人,身无所咎,行无所创:

可谓荣矣.叔向问曰:何以则可,谓保其身?

晏子对曰:诗经有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夙夜匪懈,以事一人.其不庶几,自夸侥幸,

先其难而,后幸得之,时其所也,失之非其,

罪也可谓,保其身矣.君子真情,正道而行.

言行必义,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情怀天下.
【原文】


叔向问傲世乐业能行道乎晏子对以狂惑也第二十五

叔向问晏子曰:“进不能事上,退不能为家,傲世乐业,枯槁为名,不疑其所守者,可谓能行其道乎?”
晏子对曰:“婴闻古之能行道者,世可以正则正,不可以正则曲。其正也,不失上下之伦;其曲也,不失仁义之理。道用,与世乐业;不用,有所依归。不以傲上华世,不以枯槁为名。故道者,世之所以治,而身之所以安也。今以不事上为道,以不顾家为行,以枯槁为名,世行之则乱,身行之则危。且天之与地,而上下有衰矣;明王始立,而居国为制矣;政教错,而民行有伦矣。今以不事上为道,反天地之衰矣;以不顾家为行,倍先圣之道矣;以枯槁为名,则世塞政教之途矣。有明上,可以为下;遭乱世,不可以治乱。说若道,谓之惑,行若道,谓之狂。惑者狂者,木石之朴也,而道义未戴焉。”
25【译文】

叔向问晏子说:“进身不能为官事奉君主,退身不能维护好家庭,轻视世人,醉心于自己的理想,以弃世安贫为名节,不怀疑自己奉行的理想,可以称为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吗?”晏子回答说:“我听说古代能实现自己理想的人,世道可以匡正就去匡正,不可以匡正就委曲求全。他们匡正世道,并不违背上下尊卑的次序。他们委曲求全时,不违背仁义的原则。道义施行时,与世人一同安居乐业,道义不施行时,就回归依托于自身。不用轻视君主来哗众取宠,不用安贫弃世为名节。所以,理想的实行就是国家能因其得到治理,自身因之而安处。

现在以不事奉君主为理想,以不顾念家庭为高行,以弃世安贫为名节,施行于世会使国家混乱,施行于自身也会很危险。况且天对于地,有上下的差别。圣明的君主开始立国,处于君位颁布法令制度,政治教化施行,百姓行为有了次序。现在以不事奉君主为理想,违反天地的等级差别;以不顾念家庭为高行,违背圣人之道;以弃世安贫为名节,那么就堵塞了世间施行政治教化的途径。有圣明的君主在位,不能够出仕为官;逢遇乱世,不能够治乱。观点同此道的,叫做迷惑;行为与此相同的,叫做狂妄。迷惑与狂妄的人,都像未经雕琢的木石,道义并未实行。”
【原文】


叔向问人何若则荣晏子对以事君亲忠孝第二十六

叔向问晏子曰:“何若则可谓荣矣?”

晏子对曰:“事亲孝,无悔往行,事君忠,无悔往辞;和于兄弟,信于朋友,不謟过,不责得;言不相坐(1),行不相反;在上治民,足以尊君,在下莅修,足以变人,身无所咎,行无所创:可谓荣矣。”
26【译文】
26【译文】
叔向问晏子说:“怎样就能称做荣耀?”晏子回答说:“事奉双亲很孝顺,没有后悔的事;事奉君主很忠诚,没有后悔的言论;与兄弟和睦友爱,与朋友讲求信用。不掩饰过错,不责取而得;说话不相争讼,行为不相违背。在高位治理百姓,足以使君主得到尊崇;在下位修养自身,足以转变他人。自身没有过失,行为没有损伤。这就可以称做荣耀了。”

【注释】

(1)劉師培補釋云:「『坐』,蓋『差』字之訛也。篆文『差』字作『() 』,故訛為『坐』。『言不相差』,即言不參差也,與『不貳』同,故與『行不相反』對文。」◎則虞案:劉說未審。左昭二十三年「使與邾大夫坐」,注:「訟曲直也。」「不相坐」,謂不相爭訟也。與下句「不相反」對,「反」,猶「畔」也。

【原文】

叔向问人何以则可保身晏子对以不要幸第二十七

叔向问晏子曰:“人何以则可谓保其身?”

晏子对曰:“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懈,以事一人。’不庶几,不要幸,先其难乎而后幸,得之时其所也,失之非其罪也,可谓保其身矣。”
27【译文】

27【译文】
叔向问晏子说:“人怎么样才能称做保全自身?”晏子回答说:“《诗》云:'聪明又有智慧,能够保全自身。早晚都不懈怠,来事奉周天子。’不贪求、不心怀侥幸,开始比较艰难,然后福运来到。有所得是他做到了,有所失不是他的过错,可以叫做保全自身。”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