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e邂逅东林书院

字数:1479访问原帖 评论数:0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3-02-01 02:45:32 更新时间:2023-01-31 20:13:58

楼主:马嘉骅  时间:2023-01-31 18:45:32
邂逅东林书院

国庆假期结束,妻带我去无锡小住。记得上次去无锡,是去梅园探梅,一晃巳是11年后的深秋。

晚饭订在中山路崇宁路口的三凤桥饭店,饭店边上崇宁路112号就是党的早期领导人秦邦宪(博古)的故居。

下午时分,朗朗晴空,秋风习习,遛弯散步,看看无锡的街景。

从住处中国饭店出来就是解放东路,沿解放东路往南禅寺方向走了约三站路光景。看见路边树荫深处,有粉墙回廊,墨瓦翘檐的古建筑,举目望去,指示牌上四个大字“东林书院”。

跨入依庸堂,由廖沫沙手书的对联,眼熟又醒目: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读书人的心路,五百多年了,口口相传至今。

一千多年前,北宋末年的政治家,思想家杨时在此建学堂,因地形地貌象庐山的东林寺,故取名“东林书院”,后因战乱而掩没。

五百多年后,被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开除回家的顾宪成和弟弟顾允成,在这里重建东林书院。

頋宪成不仅学问好,为官正直,朝野上下,颇有名望。他在东林书院讲学,文人学子纷沓而来,声名大震。

东林书院,一年一大会,一月一小会,邀全国各地的读书人前来讨论交流读书的心得和思考。并定下规矩,不议朝政,凡来书院听讲,一读书二会友三静坐。

然而,读书人聚在一起,不议朝政,不谈国事又怎么可能。

旧时的读书人,如果书没读通读懂,往往会自以为是,自视清高,但与能力才干划不了等号。

一旦中举为官,如果修养不到,节操不高,如果观点相左,利益相背,就会争吵不休,进而朋党,进而党争屁股决定脑袋,甚至毫无底线,危及社稷。

读书人出得了忠臣,也出得奸臣,历朝历代均如此。

在东林书院讲过学,听过课,交过友的读书人,在万历朝的政治生态中,自觉或不自觉地陷入东林党争的漩涡中。

大明朝的万历皇帝,算是中国皇帝中的一朵奇葩。他不喜欢大儿子,喜欢小儿子,大儿子朱常洛已立太子,万历想废了长子的太子位改立小儿子,遭到以东林诸公为首的朝臣的反对。万历一赌气,二十八年不上朝,不召集群臣开会议事,导致朝堂混乱,政事荒芜。

立嫡立长,是中原王朝的政治传统,以避免皇位继承而引发混乱。

万历去世,长子朱常洛继位,一年后朱常洛呜乎,皇位由16岁的长子朱由校继承,称天启皇帝。

这位深宫里长大的孩子,一生痴迷木匠活,只亲近三个人,一是养母,一是奶妈,还有一个就是从小陪伴他长大的魏忠贤。

东林诸公,因拥戴有功,权倾朝野,为控制天启皇帝,逼其养母和奶妈离开皇宫,并把意见相左的官员,贬出朝堂,惹得朱由校对这帮东林大臣恨的牙根痒痒。干脆,统统把国事交给魏忠贤,自己专心致志打傢俱。

魏忠贤不识字,就求教东林大佬吏部尚书赵南星,结果又被羞辱了一通。

魏忠贤是个流氓,心里阴暗,但识得江湖,就划了一道线,凡是跟着他的读书人就能升官发财,反之都冠以东林党人,或杀或贬赶出朝堂,并拆毁了东林书院。

到了崇祯朝,魏党被除,重修书院,东林复出,然朝堂上除了争吵还是争吵,导致百万大军奈何不了十万清兵,崇祯临死前哀呼,“诸臣误朕,文臣皆可杀”。

读书人一旦陷入党争,误人误己,误国误民。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读书人的心态。

问题是事事关心,却根本就关心不过来,一个人根本不可能事事都懂,事事都知道,事事都了解,人的认知是有限的,知表象而难辨真伪,知其然而难知其所以然,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不关心则已,一关心则乱。

故而,旧时读书人的理想境界: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所以,顾宪成在东林书院讲学时要求学子们,读书讲学,交友静坐,不议朝政,正身养心。

后来万历皇帝几次再召顾宪成入京为官,均辞让不就。

在无锡,不经意间,邂逅了东林书院。

空谈误国,党争害国。

出得大门,又想起:

“风声雨声读书声
声声入耳”。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