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的红马与赤羊

字数:1860访问原帖 评论数:0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3-03-04 15:47:07 更新时间:2023-03-06 03:37:14

楼主:三易堂主  时间:2023-03-04 07:47:07
红马赤羊是传统的干支纪年中丙午年和丁未年的通俗称谓。五行中的火对应五色中的赤,天干丙丁属火,地支午为马未为羊,故丙午和丁未俗称红马和赤羊。干支纪年每六十年一个轮回,俗称六十花甲子。

宋人洪迈的笔记《容斋随笔》中有一段关于丙午年和丁未年的统计资料,十分耐人寻味。为了不让机器人编审和读者大众产生认知分歧,故将原文抄录如下:“丙午、丁未之岁,中国遇此辄有变故。非祸生于内,则夷狄外侮。三代远矣,姑摭汉以来言之。(1)高祖以丙午崩,权归吕氏,几覆刘宗。(2)武帝元光元年为丁未,长星见,蚩尤旗亘天。其春,戾太子生,始命将出征匈奴。自是之后,师行三十年,屠夷死灭不可胜数。及于巫蛊之祸,太子子父皆败。(3)昭帝元平元年丁未,帝崩,昌邑立而复废,一岁再易主。(4)成帝永始二年、三年为丙午、丁未,王氏方盛,封莽为新都侯,立赵飞燕为皇后。由是国统三绝,汉业遂颓。(5)虽光武建武之时海内无事,然勾引南匈奴,稔成刘渊乱华之衅,正是岁也。(6)炀帝、安帝之立,值此二年,东汉政乱,实基于此。(7)桓帝终于永康丁未,孝灵继之,汉室灭矣。(8)魏文帝以黄初丙午终,明帝嗣位,司马氏夺国,兆于此时。(9)晋武太康六年、七年,惠帝正在东宫,五胡毒乱,此其源也。东晋讫隋,南北分裂,九县飚回,在所不论。(10)唐太宗贞观之季,武氏已在后宫,中宗神龙、景龙,其事可见。(11)代宗大历元、二,大盗初平,而置其馀孽于河北,强藩悍镇,卒以亡唐。
(12)宝历丙午,敬宗遇弑。大和丁未,是为文宗甘露之悲,至于不可救药。(13)僖宗光启之际,天下固已大乱,而中官劫幸兴元,襄王熅僭立。(14)石晋开运,遗祸至今。(15)皇朝景德,方脱契丹之扰,而明年祥符,神仙宫观之役崇炽,海内虚耗。(16)治平丁未,王安石入朝,愲乱宗社。(17)靖康丙午,都城受围。(18)逮于丁未,汴失守矣。(19)淳熙丁未,高宗上仙。总而言之,大抵丁未之灾,又惨于丙午,昭昭天象,见于运行,非人力之所能为也。”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大略可以获得以下信息:一、东西汉两朝共计四百零五年,干支纪年是甲子轮回了七次,也就是说,两汉之际共出现了七次丙午丁未之年,东西汉具有全局性影响的七个大事件都发生在丙午丁未之年。二、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主要分为三国(曹魏、蜀汉、东吴)、西晋、东晋和南北朝,南北朝时期又是两晋以后中国历史上一个分裂时期。从三国至隋三百六十余年,干支纪年是甲子轮回了六次,也就是说丙午丁未在此期间出现了六次,仅在丙午丁未之年国姓就发生了两次更替,先是曹魏代汉刘,后是司马氏夺曹魏,此后国家分裂,民不聊生,灾祸不断。三、从杨隋统一南北朝分裂局面到李唐王朝,共计三百二十六年,干支纪年是甲子轮回了五次,也就是说丙午丁未之年出现了五次,这五个丙午丁未之年均有奇祸发生。四、五代十国至南宋结束共计近四百年,干支纪年甲子轮回了七次,丙午丁未之年更是灾祸不断,惨烈如靖康之耻就发生在丙午之年。

在这段文字中,洪迈归纳总结了西东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北宋、南宋这些不同历史时期的丙午丁未之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时间从公元前195年到公元1287年长达一千四百多年,其中有帝王之死、国主废立、内外战乱、改朝换代、藩镇割据、权臣弄权、宦官乱政,奇异天象等等。令人不安的是:这些事件都非常奇怪的发生在干支纪年中的丙午丁未之年。籍此洪迈还得出了一个今日科学看来十分荒谬的结论,“丙午、丁未之岁,中国遇此辄有变故。……昭昭天象,见于运行,非人力之所能为也。”

洪迈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将或然性的事变和某个特定的时间联系到一起,并认为是天命使然,显然没有科学道理。但假若我们换个角度来思考这些历史现象,干支纪年花甲轮回无疑却包含着一定的预测功能,从统计概率的角度而言更是如此。在现代科学还没有将干支纪年的科学内涵揭示岀来之前,我就如此姑妄言之,也请吃瓜之众就姑妄听之。

然而,洪迈的这些话对民众心理的影响十分巨大,却是不容置疑的。它所产生的巨大心理暗示作用,使民间每个人对自身的本命年都存在一种敬畏之心,例如到了本命年不论男女,无论老少都要穿戴红色衣服避邪等等都是这种心理因素在现实生活中的一种反应。

洪迈博学多才,史称其年少就有才名,“幼读书日数千言,一过目辄不忘,博极载籍,虽稗官虞初,释老傍行,靡不涉猎”。洪迈进士及第后,从地方官员一路升迁至翰林学士、龙图阁学士、端明殿学士,致仕后年八十而殁。其所撰读书笔记《容斋随笔》更是闻名于世。洪迈笔下的丙午红马丁未赤羊实在是奇哉怪也。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