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脑中的感觉意识是一个封闭系统,与外部世界没有直接关系

字数:7495访问原帖 评论数:1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3-03-14 21:59:54 更新时间:2023-03-17 20:20:45

楼主:疯子指导员  时间:2023-03-14 13:59:54
人脑中的感觉意识是一个封闭系统,与外部世界没有直接关系

目录
1 简介 1
2 人的感觉意识可以与外部世界无关 1
3 缸中之脑,模拟真实的一生 3
4 感觉只是世界的映像,不是世界本身 3
5 我们也许并不相同,只是互相误会 4
6 物本体之间的互相交流 6
7 感觉的性质和规则,感觉的互相替代,通感 7
8 宇宙中存在无数种感觉 8
9 感觉与世界,是多对多的关系 10
10 【你是谁】一书下载 10


1 简介
人脑的感觉意识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封闭系统,在理论上(思想实验)只要置于某种理想环境下,就可以脱离外部物质世界而独立运行,因此是与外部世界无关的。
感觉意识与外部物质世界没有直接的关系,只是世界在大脑中的仿射变换后的映像,感觉意识与外部物质世界,只是在性质、规则、逻辑上间接相关和一一对应,而在本质上,我们对外部物质世界一无所知。
不但人脑可以如此,所有动物的大脑都可以如此,所有能够产生感觉的物本体(物质信息系统)也都可以。

2 人的感觉意识可以与外部世界无关
在某种意义上,大脑中的感觉意识,是封闭的与外部世界无关的系统。
前文已经论述,感觉意识的物质载体是大脑中的一团电流,既大脑中直接与感觉意识有关的一团电流,连脑细胞都不属于感觉意识的载体。人类的感觉意识产生于那一团电流,但感觉意识并不能直接对这一团电流产生任何感知。感觉意识象感觉和认识其它外部物质一样,来认识大脑和大脑中的电流,既自身的载体。
前文也已经论述,脑电流不是感觉意识的载体,感觉意识是物质的,是脑电流(或脑电波)内在的自我属性,是脑电流的一部分。但为了易于理解和描述,这里仍然用脑电流是感觉意识的载体的说法。
人的一切感觉意识都是通过电信号来传递和处理,而这些电信号都是来自于包括身体大脑的外部信息,没有来自脑电流系统本身的。脑电流系统本体,对自己没有任何感觉意识,人的感觉意识系统是完全对外的,没有对感觉意识载体(既脑电流系统)本身的。
人类的大脑通过神经和身体与感官相连,就像计算机的接口连接输入输出系统。自己身体和外部世界的电信号通过神经传递到大脑,大脑经过处理后产生各种感觉(还有一部分无意识的信号,比如植物神经信号)。大脑不断做出处理,做出反应,反应信号经过神经传递出,指挥身体的相应部位做出相应动作,与外部世界产生互动。
脑电流系统只是从外界采集电信号,如何处理这些电信号,完全是脑电流系统内部的事情,和外界世界完全无关。
脑电流系统中形成什么样的感觉意识,也和外部没有必然的对应关系。外部的光信号,在脑中不是必须是色彩;空气的波动,也不是必须是声音;气味也不是必须是气味。之所以是色彩、声音或气味等,只是因为你的大脑是这样定义和解读的,完全可以做另外的定义和解读。
可以把大脑看作一个完全与外界无关的封闭系统,自行定义和解读电信号,把这些电信号分别定义和解读为各种感觉意识。这个封闭系统,通过接口与神经和感官相连,感官把外部刺激转变成电信号,几经传输和转换后,通过接口输入到大脑中,解读为相应的感觉。
你的身体,是脑电流系统的载体和直接外部环境。外部世界,是你身体的直接外部环境,是脑电流系统的间接外部环境。承载感觉意识的脑电流系统,与外部世界中间还隔着大脑和人体,脑电流系统通过人体的各种感觉来间接与世界关联。

3 缸中之脑,模拟真实的一生
哲学家普特南1981年在他的《理性,真理与历史》中,提出了缸中之脑的假说,这是一个思想实验。
一个人(可以假设是你自己)被科学家施行了手术,他的脑被从身体上切了下来,放进一个盛有维持脑存活营养液的缸中。脑的神经末梢连接在计算机上,这台计算机按照程序向脑传送信息,以使他保持一切完全正常的幻觉。对于他来说,似乎人、物体、天空还都存在,自身的运动、身体感觉都可以输入。这个脑还可以被输入或截取记忆(截取掉大脑手术的记忆,然后输入他可能经历的各种环境、日常生活)。他甚至可以被输入代码,‘感觉’到他自己正在这里阅读一段有趣而荒唐的文字。
如果所有出入大脑的神经,都能人工模拟相关信号,并维持几十年,可以让大脑以为自己一直生活在现实世界中,学习工作生活旅游娱乐等等,并且以为这样真实地度过了一生。

4 感觉只是世界的映像,不是世界本身
感觉是物质本体内在的不外显的特性,和外部毫无关系,外部也无法探查和感知。人脑如此,计算机系统也是如此,其它高度复杂的物质信息系统也是如此。
人类的感觉只是和外部世界的信号进行了对应,这种对应本身也没有必然性。
而且,我们只是获得了外部世界的信号,并没有、且也无法直接接触外部世界的物体。本质上,我们并不知道外部世界的全貌,只是通过光、声、触觉等信号感知外部物体。
我们的感觉意识完全被困在大脑之中,并且局限于大脑之中,对大脑外部的世界,都是间接的感知。甚至对大脑本身,也是间接地认识。
人的感觉意识,完全是独立于外部物质世界的存在。比如视觉功能,在接入眼睛和相关神经之前,脑中的视觉处理功能,你是无法确认是处理视觉的。其实,它也可以处理某些其它感觉。所以,脑中的视觉功能,不是视觉功能,而是一个功能模式,视觉只是其可以处理的感觉之一,而不是唯一和必须。
但是,无论其接口的是什么感官,感觉到的都是色彩和画面,这是由它的功能决定,也是由其结构决定的。是什么样的结构决定了色彩和画面功能?这可能超出了人类的认知范围。
因此,感觉只是世界的映像,而不是世界本身。世界本身什么样,无从知道。

对你来说,你脑中的映像就是世界的全部。世界上只有你自己?
很多人应该都想过这个问题:世界上是否只有你自己,整个世界(包括其他所有人,环境中的所有事物)都是虚拟的,都只是在你大脑中的映像,都是为你而设计、为你而存在的。
这个想法在事实和逻辑上无懈可击,所以在理论上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但正如本书开头的三个假设,我们必须假设外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是物质的,且严格按规律运行的。这三个假设,是人类认识一切问题的前提,否则就没什么可以思考的了。

5 我们也许并不相同,只是互相误会
我们无从知道世界什么样,同样你也永远无法知道别人的感觉是否和你一样。对你来说,别人就是世界的一部分。而且,你也不能确认别人的大脑微观结构和你完全一样,不能确认他们看到红色的感觉,和你看到红色的感觉是否真的一样。只是凭着常识和科学认为,他们是和你一样的人,应该是一样的。
一般的物质信息系统,从直接对外的感官或传感,到产生感觉的最核心的物质信息系统,往往都隔着好几层,经过多次信号传输和转换。
两个物质信息系统,只要最外面的感官传感和表现一致,就会互相以为一致,而内在的感觉意识是否真的一致,往往无从得知,同时也一点不会影响互相的沟通,所以会被想当然地认为与自己一样。
未来的智能机器人与人类,可能就是如此。实际上,机器人的内在结构和人类截然不同,它的感觉意识也不会与人类相同相似,但表现却可能完全一样。
物本体的感觉具有内在性,外部不可观察,不可探知,既外部不可知。我们并不相同,只是互相误会,误以为互相相同。
也许,每个人感觉的光的颜色是不一样的,痛是不同的,但客体相同,所以认为感觉也一样。但人类基因高度一致,大脑结构高度相似,也许感觉会高度相似。
八爪鱼
但有些动物的大脑,结构肯定与人脑差异很大,同样的感觉对象,可能感觉有一定差异。比如八爪鱼,其在进化树中很早就与人类分开了,是分开后各自进化出了大脑。八爪鱼的大脑结构,很可能与人类的存在巨大差异。对色彩、形状的感觉,它们可能与人类截然不同。而八爪鱼既无法与人类语言沟通,其智商也没达到与人类交流的水平,所以它看到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人类无法知道。而且,即使它们能说话,有与人类交流的能力,也无法知道它们看到的是什么样,人类无法理解人类感觉之外的感觉,最多是在自己的感觉范围内去类比和想象一下八爪鱼的感觉,但这种想象和事实截然不同。
机器人
当然,因为地球上的生物都同处于地球的自然环境,环境相同,感觉认识的客体是相同的,因此就会认为各自的感觉是相同的。动物大脑有很大的共性,感觉相似应该远多于差异。但人工智能机器人则不一样了。
机器人的感觉和认识,与人类给它设计的信息形成一套我们无法知道的对应关系,并构造了它自己所认为的世界。它们的感觉我们无法理解,它们感知到的世界在我们看来可能是一片混沌,而它们自己看则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人工智能面对的外部世界,是人类面对的外部世界的一部分,通过这个公共的客观对象,我们可以与人类只能交流和互动。
其它物本体感知到的世界,可能是人类所无法理解的。
正如,我们认为的世界不是真实世界,但两者是完全对应的。两者不是镜像的对应,而是完全变形后的对应。这种变形,是彻底的变形,面目全非到极致,互相混沌不清,但又完全互相对应。这种对应,类似数学上的仿射变换。
我们的逻辑,是我们这个世界的。换个信息解读空间,则是另外的逻辑,那逻辑不是混乱,不是乱码,而更可能是完全无法看清,像他们的信息一样一片混沌。
存在无限种感觉,在另外的信息空间里,也就存在时间空间之外的它们的宇宙维度或属性?
足够复杂的物质内部运动,都是意识和生命,那么所有物质内部都有物质运动,且足够复杂,远大于人类大脑,只是在人类看来是无规则的杂乱的。但是,它们可以有自己的逻辑和秩序,从而构成我们不能理解与交流的物质信息系统。它们就是非常复杂的生命,其本体意识中是另一种在我门看来混沌的世界。
其感觉,其感知的宇宙,都可以是复杂的信息,不一定比我们眼里的宇宙简单,但它们的和我们的又互相无关,互为混沌。
当然,假设我们认为的世界是真实存在的,那么它们认为的世界就不在现实中存在,是纯感觉和信息的,是虚幻的。而且,假设了我们是认识世界的主体,它们只是我们认识的世界中的客体,它们无法在我们的世界中另外创造出另一套真实世界,所以只是它们的纯意识想象。
但是,它们和我们从逻辑上看,是互相对等的。究竟它们的世界是真,还是我们的世界是真?也许两者都真或者都不真?这超出了人类的认知能力,无法确认,也无法深入探讨,也就没有必要去想太多。只能假设,人类认知的物质世界是真实的,正确的。
感觉和真实世界是两回事,但可以互相对应。机器人的感觉和真实世界的关系也是如此。机器人和我们一样,都对应同一个真实世界,但感觉的种类不同。而意识建立在感觉基础之上,所以意识也不同,且感觉到的世界也不同,虽然实际上是同一个世界。
我们也许并不相同,只是互相误会。

6 物本体之间的互相交流
物质本体之间,可以互相交流。
比如你与一台计算机。你是通过感官的感觉认识外部世界,你(脑电流系统的感觉意识)--身体感官系统--外部世界。计算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也基本相同。计算机的电位磁极电流系统—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鼠标键盘等,工控机还包括传感器)--外部世界。输入设备类似人体器官,输出设备类似人的肢体。通过输入设备(感官),计算机获取外部世界(它的全部外部世界,就是人类的手指,以及传感器等。人类的外部世界的其它部分,与计算机无关)的信息,转换为电信号,连同原来存储的相关信息一起,经过CPU(加上存储设备,整体上相当于大脑)的处理,产生相应的结果(这里不是人类认识意义上的结果,而是计算机以自身视角的结果),这个过程中就相当于感觉和思维。
这就完成了你与计算机的互动,你的感觉意识—感官或手指—计算机输入设备(计算机的感官)—计算机信息处理(计算机的感觉意识)。物质本体之间的互动和交流,结构和过程基本都是如此。
其它物质本体也本质上与计算机系统类似。也是通过它的物质的某些部分与外部世界接触,产生信号,处理信号,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与外部世界或人类的互动,并伴随着相应的感觉意识。当然,普通物质的感觉会非常简单而微弱,在人类看来可以忽略不计。
但无论计算机还是普通的物本体,它们的感觉意识都是人类无法理解的。人类认识和理解,完全受限于人类自己的感觉,超出感觉范围的任何事物,都是人类无法真正理解的,只能通过类比的方式间接理解一些。

7 感觉的性质和规则,感觉的互相替代,通感
阳光本无色,空气本无声,眼见并不为实,世界和感觉是两回事。

感觉的性质和规则
感觉本身是物本体(比如人的脑电流系统)的基本属性、内在属性、自我属性,但产生什么感觉,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各种感觉的性质和规则,与感觉和感觉、感觉和反应动作之间,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相同相近性质和规则的感觉之间,是可以互相替代的,这不会影响生物适应环境。
感觉的性质,主要是对生物的利弊好坏。比如对生物有利的,应该是正面的感觉,舒爽、愉悦等。对生物不利的,应该是负面的感觉,比如难受、痛苦、紧张等。由于生物在环境中的生存不易,相对来说生物的负面感觉要偏多,这也是很多人认为人生即使是苦的原因。
感觉的规则,主要是感觉内容的顺序、分布、分类、等级等。比如视觉信号的顺序(光点的二维分布)、等级(光线强弱)、分类(光的频段,色彩)等。只要具备这些基本特点的感觉,就可以承担视觉功能。

只要感觉的性质和规则相同,不同感觉之间可以互相替代
比如对光线或电磁的感觉,不是必须是色彩,也可以是味道加触觉,比如甜味,以甜味的程度对应电磁频率,触觉的空间分布顺序对应光线的空间分布,味道的强度对应光线的强度,味道的种类对应光的频段既色彩。这是用人类已知的其它感觉功能来实现对光的感觉。
用味觉和触觉结合来实现视觉功能的假设如果能够成立,那么对光线的感觉就不一定是色彩了,也可以是其它感觉,比如甜酸苦辣咸等。
还比如,苦和咸,这两种味觉性质和规则基本相同,完全可以互换,而不影响人的环境适应。
医学上曾有报道的病例,其感觉互相串了,耳朵听到了味道,眼睛看到了声音,但用这种方式照样能认识物质世界,只是与其他人有所不同。
人们的通感,就是基于两种感觉的规则相似而产生的。

人类的空间感觉(维度、角度和尺度等)是基于触觉建立的,再通过视觉、听觉等进行辅助和补充。而海豚、蝙蝠等动物,则同时可以声呐作为空间感的补充。

可以用人类没有过的感觉,来感受光线视觉
也可以用人类以前没有的新感觉,来感觉光线,只要这种新感觉能相应反应与光线有关的上述基本特性。当然,人类不会凭空拥有一种新感觉的,这里只是假设。主要是为说明可能存在某些生物或生命,也能像人类一样感受光线,感受到色彩、画面和尺度、形状等,但其感觉机制和具体的感觉与人类截然不同。

人类用现在的视觉来感受光线,是进化过程中的偶然因素形成的
人类为什么用色彩而不是味觉作为光线和视觉的对应感觉,应该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偶然因素决定的,没有必然性。甚至没有形成人类现在没有的其它感觉来处理光线视觉,也是进化过程中的偶然因素导致的。
当然,在进化成人之前很久,动物就有了视觉,那时就已经确定了光线视觉对应的感觉功能。

人类个体之间的视觉有可能是不同的
事实上,相同感觉比如视觉,人类个体之间大概率基本相同或完全相同的,但也不能完全排除不同的可能,目前的科学水平还无法确证。比如色彩,每个人的真实感觉可能并不相同,只是我们互相以为相同。

8 宇宙中存在无数种感觉
结构决定功能,不同结构对应不同功能。大脑与感觉有关的不同结构,对应和产生不同的感觉。而结构是可以有无限种,所以感觉也可以有无限种。

大脑的结构决定感觉功能
可以把人的大脑看作一个完全与外界无关的封闭系统,自行定义和解读电信号,把这些电信号分别定义和解读为各种感觉意识。这个封闭系统,通过接口与神经和感官相连,感官把外部刺激转变成电信号,几经传输和转换后,通过接口输入到大脑中,解读为相应的感觉。
于是,大脑中按照一定结构和流程组成的一团电流,产生了多种感觉意识。如果大脑不是现在的结构和流程,换成另一种很大不同的结构和流程,就会产生和现在截然不同的某些感觉意识,其中一些感觉意识可能是人类没有的,也是人类无法理解的感觉意识。
不同结构对应不同感觉,宇宙中生物可以有无限种种感觉
大脑可以有的结构和流程,具有无限的可能性,所以感觉意识的种类相应地也有无限种。
而人类的基本感觉就这么几种,人类的意识似乎非常多,但终究数量是有限的。相对于宇宙中可能产生的无限种的感觉意识,人类的感觉意识只占极小比例,比例接近于零。所以,存在无数种人类没有的、无法理解的感觉意识。
感觉虽然可以有无限种,但按照感觉的性质和规则,可以把感觉划分为类别。这种分类,是人类无关,与地球生物无关,是对所有宇宙生物都适用的。
对宇宙的认识,都是基于感觉的。从某个角度看,这些对感觉的分类,实际上也等于对宇宙中所有信息的某种分类,同时也是对生物个体适应环境的情况的分类。

人类认知的局限
人类对世界的全部认识,都是人类感觉的延伸,都没有超出人类感觉的范畴,也无法超出。人类永远不能体验、感知和理解人类感觉之外的事务。人类的感觉与人类认识的世界是完全的对应关系。
人类的感觉可能不全,但究竟有哪些不全,人类自己永远也无法知道。对人类来说,由于自身感觉能力的限制,可能存在永远不可知的未知领域。当然,也可能不存在。而存在或不存在,人类自己永远不知道。
感觉只是物自体(比如人的脑电流系统)的一种表达方式,对某种感觉对象,感觉不是必须是某一种,只要主要属性的性质相似即可,比如色彩与味觉。
对磁场的感觉,是很多鱼类鸟类昆虫的能力,一些哺乳动物也有,但人类没有。磁场是什么感觉?人类没有这种感觉,所以无从体验是什么感觉。
还有对电场、偏振光、超声波等,很多动物也有感知能力。

9 感觉与世界,是多对多的关系
从物本体(比如人的脑电流系统)自己的视角,自己只有感觉意识,没有其它。也就是物本体(比如人的脑电流系统)只能感知到自己的感觉意识,而不能感知任何其它方面,比如不能直接感知自己(脑电流系统)的物理属性,对自身物理属性的认识是通过感官从自身的外部进行观察的,而不是自身自己观察自身。
物本体(比如人的脑电流系统)对外部物质世界的物理属性的认知,是由基于自身感觉而建立起来的认知体系进行的。用感觉来描述外部物质世界,比如尺度、形状、色彩、温度、硬度等
如果人类感觉不是现在这样,而是另一套感觉体系,那外部世界就是另外一个样子了。人类认识的物理规律和的物理学,甚至都皆然不同。当然,只要外物物质世界是客观的、确定的,尽管不同的感觉体系认知不同,但其内在秩序与逻辑还是相同的。正如前面所述,假设用味觉加触觉来代替视觉,那么相应的与色彩、形状等的物理学需要改写,但其本质(比如顺序、规律等)依然是相同的。
这就相当于,同一个物质世界,不同的感觉体系会有不同的认知,但这种认知本质不变。当然,前提是,不同感觉体系的逻辑是相同的。
因此,感觉与世界,是多对多的关系。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