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千四百四十七帖 读《崔昭行贿事》

字数:1344访问原帖 评论数:0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3-03-20 16:06:35 更新时间:2023-03-22 18:38:54

楼主:中国读书达人  时间:2023-03-20 08:06:35
读书破万卷(6447)·《崔昭行贿事》
《崔昭行贿事》,唐代文言传奇小说。李肇撰。出自《唐国史补》,
李肇事迹请参见《读书破万卷(6446)·<唐国史补>》。
《崔昭行贿事》原文
裴佶常话:少时姑夫为朝官,有雅望②。佶至宅看其姑,会其朝退,深叹曰:“崔昭何人,众口称美,此必行贿者也。如此安得不乱?”言未竟,阍者若③ 报寿州崔使君④候谒。姑夫怒呵阍者,将鞭之。良久,束带强⑤出。须臾,命茶甚急,又命酒馔,又命秣马饭仆⑥。姑曰:“前何倨而后何恭也?”及入门,有得色⑦,揖佶曰:“且憩学院中。”佶未下阶,出怀中一纸,乃昭赠官絁③千匹。
注: ①裴佶:唐德宗时曾任工部尚书。②雅望:清高的声望。③阍者:守门人。④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⑤强出:不情愿地见客人。⑥秣马饭仆:尽主人之责,饲畏客人的马,给客人的随行人员吃饭。⑦得色:欣喜满意的神情。⑧絁(shī):粗绸。
鉴赏:小说以裴佶这个人物的一段亲身经历,勾勒出一个道貌岸然的贪官的真实面目。
裴佶有个姑父在朝中做官,为人一向有清正的名声。有一次,裴佶去看姑母,适逢姑父退朝,愤愤不平地感叹着:“崔昭是什么人?竟然人人都说他好,此人一定善于行贿。这样下去,天下怎能不乱?”话音未落,守门人来通报:寿州崔使君来访。姑父很不高兴,责怪守门人为什么要给崔昭通报?姑父越说火气越旺,几乎要动鞭子打这个看门的。过了好一会儿,才很不情愿地出去见客。可是不一会儿就听见他吩咐仆人送茶,接着又命令预备酒饭,又让人给崔使君的马喂草料、招待崔家仆人用餐。姑母十分诧异,不明白为什么丈夫刚才那么倨傲不屑,现在又忽然变得如此热情恭谨?客人走后,姑父回到内室,满面春风。他先打发裴佶去书斋歇息,还没等裴佶走下台阶,姑父已急不可待地从怀里掏出一张纸,正是崔昭的礼品清单,原来,姑父从崔昭那里得到了一千匹官绸的赠礼!
小说具有浓郁的喜剧色彩,裴佶的姑父那心口不一、前后判若两人的言行举止是最为成功的世态描写。一个素有“雅望”的官员,平时也总是义正辞严地斥责行贿受贿的不良风气,然而面对千金重礼,立即按捺不住满心喜悦,对自己曾经斥责过的行贿者立即奉为座上嘉宾,热情款接,作品以这样轻情巧妙的行文,写出人物的悖谬情态,不着一句贬语,就已经把裴佶姑父的那种伪君子面目暴露无遗。正如裴佶的姑母发出的一句疑问:“前何倨而后何恭也?”使得裴佶姑父态度大变的关键是钱财,是利益的驱动。以前的怒斥多半是由于看见别人受贿心中不忿,哪里是真心忧国忧民?一旦自己也“沾润”到不义之财,不由得心花怒放。“前倨后恭”的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活画出一个伪君子、真小人的精神面貌。就这样,通过崔昭行贿这一中心事件活灵活现地勾勒出贪婪官吏的可笑形象,把他们那卑污的内心世界展现于人前。可谓善于写人叙事,笔法老辣。
小说通篇运用白描手法,完全是客观记叙,未加一句评判,让人物以他们自己的言行来表现个性,从裴佶姑父言行相悖的对比描写中,完成了这一特定人物形象的塑造,并且蕴涵了微妙而辛辣的嘲讽,艺术手法堪称巧妙精湛。
评:裴佶姑夫为朝官,清高名声街巷传。深叹崔昭必行贿,如此朝廷安不乱?
言未竟报崔候谒,怒呵阍者将罚鞭。良久束带强出迎,须臾命茶备酒馔。
“前何倨而后何恭?”崔昭赠送千匹绢。心口不一若两人,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