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我所知道的考古、文物,还有大师们的故事

字数:96766访问原帖 评论数:932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0-05-27 22:37:21 更新时间:2021-02-02 19:22:56

楼主:飞过虫洞的鶬嶻  时间:2020-09-03 14:40:09
这就是解放后考古学家的工作了。
中科院考古所建立后,立刻对新石器时期考古进行了一系列工作,其中也有走的弯路。
但苏秉琦的发现,让仰韶文化的研究前进了一大步。当时苏秉琦带队,去西安从事考古调查、发掘工作,他在西安斗门镇一个叫客省庄的地方,有了重大发现。
在清理一处断崖上的灰坑的时候,他发现了黑陶文化打破西阴文化的现象,验证陕西关中地区的黑陶文化同样晚于彩陶文化。而苏秉琦的发现不止于此,这个类型学的大师,敏锐的发现,其实关中地区的黑陶器物,和后岗及山东龙山的黑陶有很大区别,比如一种单把鬲,其他文化都不见。这时,苏秉琦隐隐觉得,光用彩陶和黑陶,或仰韶和龙山来命名这些区别非常大的文化,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发掘报告中,他将这两种文化叠压关系,暂时命名为文化一和文化二,这也是中国考古人开始思考文化区域细分的问题。
黑陶文化的命名细分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比如一段时间里,苏秉琦在西安客省庄发现的文化,被称作陕西龙山文化,后岗叫河南龙山文化,山东的叫典型龙山文化。
到现在,这个文化最终命名为客省庄文化,而且进入了渭河和豫西晋南地区的文化序列中。
苏秉琦的发现,后来陆陆续续被其他考古发现一再证明,人们终于确信,在整个黄河流域范围内,仰韶文化的时代,都是早于龙山文化时代的。
楼主:飞过虫洞的鶬嶻  时间:2020-09-04 09:28:22
大家知道,在碳十四测年等现代科技手段没有引入到中国考古界之前,对一个文化的时代判断,是非常困难的,只能从出土遗物的原始程度、地层学、类型学等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但这与事实往往有较大的偏差。
1949年后,新中国的考古工作一日千里,大量的史前遗迹现象被发现、发掘,这时,考古界已经发现了一个问题:一直命名为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史前文化来代表的彩陶和黑陶文化,在全国范围里大量发现,而这些文化特点是如此不同,除了地域,是不是有可能有早晚之分?
很快,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出现了。
在西安,1953年发现了半坡遗址。1954年-1957年,考古所由石兴邦先生主持,先后对半坡遗址进行了5次较大规模发掘,总计发掘面积1万平方米,发现有房屋遗迹45座,圈栏2座、窖穴200多个,陶窖遗址6座,墓葬250多座以及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约1万件 。
这是中国第一次完整揭露出新石器时代的古人生活聚落遗址,遗址居住区由一条大的人工壕沟围绕,区内被1条小沟分为2片,每片中心有1座大房子,周围是小居室,据此我们分析,这是由两个家族组成的一个氏族在一起生活。
半坡成为中国第一个大遗址原地保护地,在这个遗址基础上,建立了半坡博物馆,这是西安众多国家一级博物馆中的一员,但去西安旅游的人,90%会去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不到1%去这里看看。
半坡是仰韶文化的一员,它的彩陶盆我们在本帖一开始就贴过,纹样非常有特点,半坡的发现,验证了仰韶文化的宽度和广度。
值得一提的是,石兴邦先生作为中国第一代的考古学者,发掘工作做的非常扎实,在半坡文化分层中,他清楚的表明了,半坡文化的最下层,还有一层更古老的文化,但这层文化的性质,当时还没有定论。直到老官台文化发现之后,在1965年,苏秉琦指出,这一层就是老官台文化。


楼主:飞过虫洞的鶬嶻  时间:2020-09-04 09:38:30
不久,仰韶文化一个更重要的发现出现了。
1956一1957年为配合三门峡大坝的建设,在陕州古城南庙底沟,考古人员在此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共发现房屋3座、灰坑194个、窑址11座、墓葬156座,出土文物极其丰富。
庙底沟文化彩陶,就是我们熟知的以花瓣形彩陶,本帖也已经贴过。这个文化是仰韶时期最强势的文化,存在的时间长达1000年,以豫、陕、晋三省为中心,分布在东至泰岱,西至湟水,北至河套,南至淮汉,对周边地区文化的影响非常大。
尤其是它富有特点的彩陶的传播,更是掀起了中国史前非常壮阔的一次艺术大潮。庙底沟文化彩陶向四方播散,对文化差异明显的南方两湖地区影响也非常强烈。这种影响一直越过长江,最远到达洞庭湖以南地区。
就此,仰韶文化最重要的两个阶段,半坡和庙底沟都被新中国的考古工作者发现了,这时的中国考古工作者们,开始比较这两个文化特点,试图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楼主:飞过虫洞的鶬嶻  时间:2020-09-04 10:20:55
这个探索的过程是非常艰辛的,最早进行了有益尝试的是安志敏先生。
安志敏在《试论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一文中,明确指出仰韶文化大体上有两种类型,半坡和庙底沟,并排出黄河流域的文化序列:
庙底沟类型-半坡类型-庙底沟二期文化-河南龙山文化(客省庄二期文化)
这个排序将半坡和庙底沟的时间顺序搞反了,但在当时的条件下,要有正确的认识确实很困难。

这时,北京大学在陕西的工作带来了突破性的进展,他们的陕西华县队通过对元君庙、泉户村和渭南一带的考古发掘,得出了一些突破性的结论:
1、确认了早于半坡文化的是老官台文化;
这是第一次发现仰韶时代文化的起源,具有突破性
2、对属于半坡文化的元君庙和西阴文化的泉户村进行了分期,确认出西阴文化(就是李济发掘的西阴村文化)是由半坡发展而来的;
3、确认出泉护二期文化。这个文化叠压在西阴文化之上。

根据这些重要发现,北京大学重新排列出一个文化谱系:
老官台文化-半坡文化-西阴文化-半坡四期文化-泉护二期文化-庙底沟文化-客省庄文化
这个文化序列,已经非常接近我们现在的认知了。
现在在各种教科书上,对渭河地区和豫西晋南的文化序列排列有所区别,我们在此列一个答案,供大家参考:
大地湾文化(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细分为半坡-史家-庙底沟-王村四个连续的时期)-庙底沟二期文化-客省庄文化(豫西晋南为三里桥二期文化)



楼主:飞过虫洞的鶬嶻  时间:2020-09-04 10:31:09
豫西的文化序列排列完成了,那么河南中部的文化序列是什么样的呢?之前我们提到过邹衡先生在1959年带领北大学生实习的时候,在洛阳王湾,获得惊人结果,将中原地区的仰韶到龙山文化序列排列出来,所以这一段暂时略去,我们介绍一下豫中地区早于仰韶期的文化探索情况。
楼主:飞过虫洞的鶬嶻  时间:2020-09-04 10:47:26
先看一件文物


裴李岗文化石磨盘,多出土于河南地区。
这是专门用来脱壳用的工具,有时候参观博物馆,观众说这是擀面杖,这是不对的。
这个东西非常沉重,我们介绍这件文物,是为了更好的讲述裴李岗文化的发现经过,顺便说一句,这是我看到的最有意思的一个文化发现过程,别的文化发现,多是取土啊,建设啊,而因为这个这么重要的文化的发现,却来源于一次村民的打架事件。
楼主:飞过虫洞的鶬嶻  时间:2020-09-04 13:15:21
在河南新郑,有一个叫裴李岗的小村子,这个村子的居民,基本都是裴姓和李姓,也许这就是这个村名的由来。
1977年3月,这个村组织村民们平整土地,以裴姓为主的村民小组,意外挖出一处古墓。
这是一处明代的砖室墓,那个时代其实大家的文物保护意识不强,这种事在农村往往不了了之。但在这个村,事情就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裴姓的村民小组把这个墓挖开,想看看有什么值钱的东西。这时姓李的村民们听说了此事,立刻赶来,说挖了他们的祖坟,气愤之极。姓裴的这一边当然不承认,双方争执不下,几乎发生打群架,气氛很紧张。
村里的干部可吓坏了,挖个墓在当地不算什么,可要是打起来出了人命就是大事了,赶紧向县里汇报。
县里一方面派公安系统去平息事态,一方面听说有古墓挖出,立刻通知县里的文物保管所去清理文物,保管所的薛文灿,赶忙骑车赶到了现场。这次意外,把薛文灿推到了裴李岗文化发现者的位置上。
楼主:飞过虫洞的鶬嶻  时间:2020-09-04 13:31:09
薛文灿来到现场,发现是一个明代砖室墓,规模很小,也遭破坏,文物已经流失。
于是他还是把群众召集起来,对双方的群众讲了国家的文物政策,批判了挖到墓葬、文物不通知政府的行为,做了一次文物普法教育。这次裴姓村民们的表现确实不怎么好,在薛领导的批评下他们默默的低下了头,而李姓村民们默默看着他们犯了国家法律,心中吸取了教训。
群众的情绪平息下来了,薛文灿接着通知县文化馆来人将墓清理后,赶回县里,参加由开封地区文管会、新郑县文管会联合在新郑县文化馆,举办的亦工亦农文物考古短训班。



楼主:飞过虫洞的鶬嶻  时间:2020-09-04 13:36:07
裴李岗村东南地经过一段时间平整土地工程结束后,社员转移到裴李岗村西地进行平整。结果没几天,这次轮到李姓村民们发现文物了,就是我们上面给大家看到的石磨盘和磨棒。
这此可不能让姓裴的看我们的笑话。二话不说,4月2日,裴李岗村社员李铁旦,背着沉甸甸的麻袋,一个人赶了几十公里路,累得上气不接下气的来到县文化馆,去找薛文灿。大家到博物馆看看这种磨盘磨棒就知道了,我感觉自己一个人都不见得搬得动,亏好铁蛋兄有力气。
他来到正在举办的短训班,把薛文灿找出来,说:“薛老师,前些时你在俺村说,再发现器物报来,我把俺村西地平整土地出土的器物送来了,现场保护着。”
薛文灿打开麻袋一看,是一件几十斤重的石磨盘,真是喜出望外!
为什么呢?因为石磨盘和磨棒在河南地区不是第一次发现,早在60年代,新郑当地就曾收集到石磨盘、石磨棒。但弄不清是什么时代的文物,也叫不出器物名称,于是就把像长石板,两头圆形,一面有稍凹的面,另一面有四个矮足的器物,起了个名字叫“石碾盘”。
1973年,国家文物局组织“文化革命”期间出土文物展览,向全国各地征集文物,新郑县文化馆推荐送上石磨盘、石磨棒。但据说在准备展出时,专家对石磨盘、石磨棒出土的具体地点和具体时代提出疑问。
国家文物局立即责成河南省文化局调查清楚。河南省博物馆驻新郑工作站、新郑县文化馆派出四位同志去调查,也没有弄清楚石磨盘、石磨棒出土的地点和时代。调查结果上报后,因石磨盘、石磨棒出土的地点和时代没有调查清楚,石磨盘、石磨棒撤掉、退回。
1975年春,就是薛文灿去省博物馆取退回的石磨盘、石磨棒,他当时心里沉甸甸的。想这样好的文物,弄不清出土地点及具体时代,感到很遗憾。
从此后,他便把这个问题挂在心上,处处留意,渴望早日搞清它。
这次,他的机会来了。
楼主:飞过虫洞的鶬嶻  时间:2020-09-04 13:45:50
4月3日一大早,他和李友谋、赵世纲到裴李岗村西地,这次铁蛋兄给力,现场保护得很好。
出土的石磨盘印的痕迹原样没动,清晰可见,还有人骨和碎陶片,是一座墓。
他当即将石磨盘取来放进去恰好,就在此出土。
薛文灿初步认定裴李岗村西地是一处比较重要的古文化遗址,要求村干部立即局部停工,一定保护好现场。
当天中午回到县城。就电话向主持短训班的开封地区文化局文物科科长崔耕汇报,崔耕汇报给开封地区文化局,晚上七点多钟,崔耕就得到消息,回电话告诉他说:“裴李岗发现遗址很重要,地区文化局领导很重视,我马上回新郑,准备一下,进行局部试掘。”次日崔耕一早回到新郑短训班,再次察看裴李岗遗址后,立即向省文化局请示,省文化局同意试掘。
4月8日,经过短暂准备,短训班负责人崔耕同志派赵世纲带领学员马金生、唐福梅、游永奎到裴李岗村正式试掘。
虽然这次试掘,因经费奇缺,参加人员很少,时间很短,但在试掘短短的十二天中,发现8座墓葬,五个灰坑。共出土石器25件,陶器21件,骨器1件,兽骨2件,绿松石珠2枚。这是裴李岗遗址第一次科学发掘得到的实物资料。
楼主:飞过虫洞的鶬嶻  时间:2020-09-04 13:54:15
赵世纲据此写了一篇简报,题目是《河南新郑裴李岗新石器时代遗址》。他在简报中大胆首次提出命名为“裴李岗文化”。这个挺牛的,此文化就此命名载入史册。
崔耕、李友谋和薛文灿带着试掘简报和部分出土器物,乘火车去北京,到国家文物局文物处,向处长陈滋德汇报。
陈处长听了汇报后,也认为裴李岗遗址很重要,当即把他们介绍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夏鼐和安志敏听了汇报后,看了试掘简报和带去的器物,非常惊喜。立即叫碳十四实验室将他们带来的出土木炭标本取走,尽快测定出年代。后来我们知道,这一测可了不得了,测出是距今8000年的遗存。
楼主:飞过虫洞的鶬嶻  时间:2020-09-04 15:27:41
裴李岗文化是豫中地区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文化,它的一个地方类型也大大有名,就是舞阳贾湖。
我们现在知道,贾湖骨笛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最早、保存最完整的管乐器。经音乐家对其中一支七孔笛测试,知其已具七声音阶,并能完整吹奏现代乐曲。它把人类音乐史向前推进了3000多年。
而且贾湖遗址还出土了中国最早的酿酒遗迹,可以说,贾湖遗址是最重要的裴李岗文化遗址,可惜的是,这个文化的命名,被裴李岗先占去了,裴李岗村的村民们,那一架打的挺值得的。
我们现在可以给出豫中地区的文化序列了:
裴李岗文化-大河村文化-秦王寨文化-王湾三期文化
楼主:飞过虫洞的鶬嶻  时间:2020-10-16 09:32:29
下面介绍一下大河村文化。
大河村文化在2000年以前一直是作为仰韶文化的一个地方类型被归于仰韶文化的,随着研究的深入,现在的主流观点认为,原归于仰韶文化的众多豫西和豫中的考古学文化,和典型仰韶文化还是有很大区别,应该独立出来。因此,大河村类型被命名为大河村文化。
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在河南临汝(今汝州市)中山寨遗址发现大河村类型的文化遗存叠压在裴李岗文化之上的地层关系,说明大河村类型是由裴李岗文化发展而来。至此确定了新的文化序列关系
楼主:飞过虫洞的鶬嶻  时间:2020-10-16 09:40:45
大河村遗址的发现还是比较早的。
1964年秋的一天,郑州市杨槐村的一位村民在市东北的慢坡岗上挖红薯窖。对于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村民而言,挖红薯窖是年年秋天都要干的活。他一锹一锹地向下挖,当挖到地下两米深的时候,铁锹突然碰到一件金属器。他蹲下身子,用手翻刨,发现是一面带有纹饰的铜镜。随后他带上铜镜到了当地文物部门,报告了铜镜出土情况。
考古人员闻讯赶到后,在铜镜出土地点发现了两座唐墓,于是进行了清理。出土了一批唐代的文物。但在清理唐墓的过程中,在墓葬填土及周边大家发现了许多新石器时代的陶片,其中有彩陶,所以大家确定当地还有丰富的仰韶文化遗存,并将之记录在报告中。
但随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大河村的考古发掘工作一直没有开展起来,该地的首次发掘是直到1972年。
楼主:飞过虫洞的鶬嶻  时间:2020-10-16 10:05:09
70年代初,全国的考古工作逐渐恢复之后,河南的考古工作者在梳理WG前考古资料的时候,发现了大河村的相关材料。
河南所随后进行了大河村考古调查工作,结果让大家都很吃惊,大河村的整个遗址范围达到了40万平方米,这在仰韶时期的聚落中,已经是当时发现的最大聚落遗迹了。
这也引起了考古所的兴趣,于是,在1972年,双方组织力量,进行了大河村第一次考古发掘,没想到这一发不可收拾,至今已经进行了26次系统发掘,总发掘面积接近7000平方米。
这是因为1972年的第一次发掘,就轰动了中国考古界,出土的遗迹和遗物,都是国宝级的,大河村因此建立了大河村遗址博物馆,永久保护,大家有机会去郑州也可以去看看这个博物馆。
我们下面聊聊他们到底发现了什么。
楼主:飞过虫洞的鶬嶻  时间:2020-11-25 15:40:25
前段时间写帖子,突然被打断了节奏。现在想提笔再接上有点费劲。想修整一段时间,再写。
主要的考古学序列,还有两个没写,一个是黄河中游的磁山-后岗一期-大司空一期-后岗二期;还有一个是长江中游的大溪-屈家岭-石家河,也不多了。
这些在这个帖子里,写的都是简单介绍文化序列,没有太具体,间或插一两件文物说说。
所以以后要动笔写,可能会专门写重大考古发现,比如陶寺、秦始皇陵陪葬坑等,那时会写详细一些,把每件文物写清楚一些,让大家去博物馆有东西可看,有兴趣看。
等忙过年前这一阵子的。。。。
楼主:飞过虫洞的鶬嶻  时间:2021-01-27 09:29:16
各位考古爱好者,本帖暂时不再更新,主要原因有二:
1、天涯的审核让人崩溃,无效劳动太多;
2、论坛充斥着不懂考古却又自以为是的人,拉黑都来不及,实在不想见到这些人愚蠢的言论

今年是中国田野考古学诞生一百年,我在朋友的建议下,我才试着开了一个微信公众号,先将本帖的内容移植过去,然后试着再写一些东西,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去看看,只不过现在还不熟练,排版、格式都是搞得挺乱的。

公众号的名称是:嶻觽(音解析)

公众号目前不能留言,所以大家如果有考古问题想交流的,还可以在本帖留言,我尽力回答。

中国考古学源于西方,我们一直在学习和赶超的路上。现在的民科很多,他们最愚蠢的言论无外乎西方都是伪史。很肯定你的说:西方目前的考古成果,都是建立在科学发掘的基础上,对此我们大家要清楚。中华民族千万不能回到1840年之前,认为洋人是膝盖不会弯的人类种族。

最后感谢您对本帖的关注,本来一个随便聊天的帖子,一不小心还认真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