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很好看(长篇连载)

字数:514257访问原帖 评论数:9389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19-08-19 21:49:06 更新时间:2021-06-29 04:46:31

楼主:蓝水飞舟  时间:2020-10-28 23:11:56


特此通告:《三国那些事儿》更名为《三国风云》正式出版发行!
《三国风云》是一部讲述三国这段历史的通俗历史读物。这部书分为四卷——《群雄逐鹿》《三分天下》《三国鼎立》《三家归晋》,以史料为基础,以人物与事件为主线,以时间为顺序,运用适合现代人阅读和喜欢的轻松活泼的语言,以小说的笔法书写一个精彩有料的三国。
该系列书第一部《三国风云:群雄逐鹿》已经正式上市,在淘宝网,京东商城,当当网等网店直接输入作者笔名“蓝水飞舟”搜索,都可以购买,价格美丽!
楼主:蓝水飞舟  时间:2020-10-28 23:13:16


一图看懂《三国风云:群雄逐鹿》。这张图谱很详细罗列了本书的主要内容
楼主:蓝水飞舟  时间:2020-11-29 21:31:45
水淹七军
转眼就到了八月,正值江南雨季,真是“阑风长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据史料记载,这场暴雨日夜不停连续下了十几天,犹如龙王吐水般壮观。这是一场空前的特大暴雨,倾盆的雨水引发汉水泛滥,导致了严重的洪涝,几乎淹没了整个樊城,甚至城内城外平地积水深达五六丈。(《三国志》:“会天霖雨十余日,汉水暴溢,樊下平地五六丈。”)
于是,樊城守军不得已只好爬上屋顶据守。不过,在城内的曹军尚可以凭借着军事措施守城,而在城外驻扎的曹军就惨了,他们只能跑到高处去避水了。
关羽见水漫樊城,城里城外的曹军据点都浸泡在大水里,大喜道:“真是老天爷助我也!”
于是,关羽兵分两路,一路前来攻城,一路消灭城外的曹军。如此,荆州水军在大水的帮助下如虎添翼,把水军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关羽亲率荆州水军精锐包围了于禁七军,向其发起了猛烈进攻。
面对如此状况,曹仁倒还能凭借城池苦苦支撑,但于禁七军都成了落水的鸡。其时,驻扎在城外的于禁七军处境非常凄惨,他们不仅饱受雨水之苦,而且武器、盔甲都被雨水浸坏了,将士们士气极其低落,基本上丧失了战斗力。面对关羽的猛攻,于禁毫无抵抗之力,麾下众将士纷纷临阵倒戈投降。因此,关羽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瓦解了于禁三万兵力的部队。无奈之下,于禁没辙了,只得举起白旗投降。
就这样,关羽俘虏了于禁七军全部三万人,并把这些俘虏送到大本营江陵关押起来,等到胜利归来时再另行处置。被俘的于禁像斗败的公鸡一样,只能垂头丧气地跟随着其他被俘的士兵们一起前往江陵。
在关羽水淹七军、活捉于禁的情况下,曹军败局已定,但庞德依然坚持孤身作战,誓死不降。这一战将成为庞德生命之中的最后一战。
关羽指挥荆州水军把庞德孤军四面包围起来,对庞德发起了猛烈进攻。庞德毫不示弱,披坚执锐,箭无虚发地射向荆州水军。
庞德从清晨开始拼力死战,一直战到日过中午,弩箭全部用完了,只能靠近荆州水军进行肉搏战。这时,关羽的攻势渐急,但庞德依然毫不畏惧,反而越战越勇。庞德的部将董衡、董超等人见败局已定,知道再抵抗下去只有死路一条,便想投降关羽。于是,庞德二话不说就当场斩杀了董衡、董超等人,以儆效尤。
随后,庞德转过头来对身边的督将成何说道:“我听说良将作战不怕死,不为了活着而苟且偷生,忠勇的烈士不会毁伤名节来求活命。今天,就是我战死尽忠的日子了。”说完,庞德更加愤怒地投入到了战斗中。
这一刻,庞德完全是置生死于度外,手持短刀拼死作战。
荆州水军进攻更加猛烈了,水势也越来越大。到了这种地步,这仗根本就无法再打下去了,庞德孤军信心崩溃,其部众纷纷跳到关羽的战船上投降了。
此时,庞德乘坐的小船上仅有一名将领和两名伍长,但依然坚持殊死奋战,想杀出一条血路回到樊城曹仁的军营中。
当然,关羽不会让到手的鸭子跑丢了,便指挥水军追击庞德。
因为水急船小,庞德乘从的小船发生了一场水上交通事故——翻船了。这时,庞德依然没有投降的念头,扶着小船想做最后的努力。
关羽让人将庞德从水中捞上了战船,而庞德就这样成了关羽的俘虏。
关羽对庞德的勇猛颇为欣赏,想劝其投降,但庞德气冲斗牛,立而不跪。
关羽对庞德说道:“庞兄弟,你兄长在汉中为官,我想拜你为将军。事到如今,你为什么不早点投降呢?”关羽这句话可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想利用庞德的兄弟之情来打动他。
庞德不为所动,破口大骂道:“姓关的,我不知道什么叫作投降。魏王率领百万雄兵横扫天下,所向无敌,而你们的主子刘备不过是一个庸才,何足道哉!刘备岂能是魏王对手?我庞德宁肯做魏王的鬼,也不当刘备的将。”
就这样,庞德以生命为代价选择了一条不归之路。到了生命最后一刻,庞德依然宁死不降,用鲜血和生命表明了“威武不能屈,节操不能改”的态度。
临死前,庞德面不改色,平静地望着刀斧手,并向关羽投去轻蔑的一瞥。
庞德宁死不屈,毫不犹豫地放弃了自己的生命,此可谓大义凛然也!庞德果敢刚毅,用生命报答了曹操的知遇之恩,虽为降将,却高风亮节,义不屈节,令人敬佩!就这样,庞德在三国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当曹操得到庞德的死讯时,曹操伤痛欲绝,流着眼泪伤感地说道:“我与于禁相知三十年,怎料在危难之时于禁反而不如庞德!”
曹操对于禁投降关羽深感意外,哀叹良久。于禁投降关羽,一世英名尽毁,后来被曹丕羞辱而死。当然,于禁在曹魏集团是颇有功绩的,他跟随曹操南征北战三十载,立下了许多战功。
其实,曹军这一战之所以失败,根本在于曹仁不懂天文历法而让于禁、庞德等人驻扎在樊城外面,最后导致救援部队全军覆没。为此,樊城军心动摇,守军人心惶惶,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办,也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
曹军的襄、樊防线面临着极其严峻的考验,一旦樊城被攻破,襄阳破城的厄运也在所难免了。倘若襄、樊二城被关羽攻下的话,曹魏集团将会丧失在南方的战略要地,其势力将会彻底退缩回北方。
关羽在老天爷的帮忙下捡了一个大便宜,利用大水灭掉了曹操的七军,大获全胜。随后,关羽乘胜急攻襄、樊二城。
当时,樊城浸泡在雨水之下,城墙常被大水冲毁,未被雨水淹没的城墙离水面也仅有几尺高。关羽的荆州水军乘船兵临樊城,差不多是与樊城守军面对面交锋了。
关羽将樊城重重包围,断绝了城内外的联系。同时,关羽又派遣部将率军去包围襄阳。其时,襄阳的守将是吕常。
吕常带领曹军打退了荆州水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荆州水军一时之间也无法攻克襄阳。尽管襄阳被重兵包围,这座“铁打的城市”凭借着坚固的城防,顽强地挡住了关羽部队的进攻,真不负“华夏第一城池”之美称。
关羽见一时之间攻不下襄、樊二城,便开始另外行事——“策反”。于是,关羽派人潜入曹操的后方,煽动梁县、郏县、陆浑(今河南嵩县东北)一带的山贼群盗反曹。
就这样,陆浑地区的农民起义军首领孙狼杀死陆浑县主簿,攻破县城,乘机发动起义响应关羽的号召;自许都以南的诸多郡县的山贼群盗,也在关羽的号召之下纷纷叛曹归刘。同时,关羽给孙狼等人授予印号和提供武器,让他们骚扰曹操的后方。当孙狼等人成为关羽的盟友后,关羽的声势更加浩大了。
关羽的“策反”成绩斐然,甚至连曹操任命的荆州刺史胡修、南乡太守傅方也归降了关羽。
关羽一边攻打襄、樊二城,山贼群盗们一边遥相呼应在曹操的大后方捣乱,使得关羽的势力逼近到了许都,对曹魏集团的威慑作用巨大。
擒于禁、斩庞德、围襄樊、逼许都,关羽的战绩让曹军闻风丧胆。因此,关羽威震华夏,声望如日中天,达到了人生巅峰。
可惜,这一刻实在太短了,一场针对关羽的阴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楼主:蓝水飞舟  时间:2020-12-19 22:07:16
第十九章 背盟败约
关羽出其不意率军北伐,发动了影响深远的襄樊之战,并在战争初期取得了震撼世人的战绩。不过,曹魏集团和江东集团是不愿意看到刘备的势力迅速壮大的。当刘备的势力大到足够威胁江东集团的安全时,孙权便会“铤而走险”不惜单方面撕毁盟约,并暗中联手曹操一起转攻刘备,以把刘备集团迅速发展的势头压制下去。
阴谋
关羽水淹七军,擒获于禁,达到了他军事生涯的顶峰。此时,关羽兵锋正锐,整个中原都为之震惊。曹操见关羽军势极其旺盛,担心关羽挥军北上攻打许都。当时,汉献帝刘协居住在许都,如果关羽攻取许都抓走皇帝,刘备就会以此来威胁曹操,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曹操想把朝廷迁到河北以避其锋芒,免得发生什么意外。
于是,曹操召集群臣议事,把他的迁都想法告知大家,想听听大家有没有什么意见。毕竟此时的关羽实在太厉害,与会的大多数人默认同意了曹操的想法。不过,有两个人并不赞成迁都,这两个人是司马懿和蒋济。
司马懿和蒋济一致劝谏道:“于禁等人被水淹和七军战败并非因为攻战失利,而且损失七军三万兵马对我们没有构成太大的损害,也没有影响到我们的实力。刘备与孙权外表看起来虽然亲密,但实际是非常疏远的。关羽取胜得志,但孙权必定不愿看到刘备集团壮大。我们可以派遣能言善辩之士去游说孙权偷袭关羽后方,事成之后许诺割让江南之地给孙权。这样,孙权出兵荆州,樊城之围就会自动解除了。”
司马懿和蒋济指出七军失败是由自然灾害导致的,并不是关羽凭硬实力打败曹军的。他们已经看出关羽尽管包围了樊城和襄阳,但不可能短时间内就攻克这两座城池并挥师北上进攻许都,所以迁都不是一件势在必行的事情。一旦匆忙迁都,反而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引起曹魏集团内部的慌乱和动荡,并对全局产生重大影响。况且,无论哪朝哪代,迁都都不是一件小事情。孙刘联盟既然存在裂痕,若以重利引诱孙权,他必定会出兵偷袭关羽的大后方。
曹操听从了他们的建议,一边派人去联络孙权,一边另派援军救援樊城。
果然不出所料,孙权满口答应了曹操合谋算计关羽的请求。
其实,孙权想偷袭荆州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要知道,刘备在荆州的统治区在孙权的上游,处在下游的孙权备受影响,要有多难受就有多难受。
三足鼎立之所以能立于天下,就在于各方势力互为牵制,依靠各自的力量保持平衡的状态。如果一方的势力发展太快,打破了平衡关系,那么强势一方必然消灭弱势一方。
孙权认为,刘备集团的快速发展严重威胁到了他的安全,损害了他的利益。何况刘备的势力确实在这短短的十年间发展太快了,不但成了势力争夺的“三巨头”之一,而且大有赶超孙权的趋势,这必然会引起孙权的不安。
自从湘水划界后,刘备和孙权平分荆州,暂时解决了两家的边界问题。不久后,鲁肃去世,吕蒙接替鲁肃成为江东集团的新任都督,率军西驻陆口。吕蒙作为江东集团的强硬派代表人物,他一向主张通过武力解决刘备在荆州的势力。早前鲁肃还能从中周旋协调两家的关系,维持孙刘联盟的运转,但鲁肃死后孙刘联盟的裂痕就越来越大了。吕蒙作为前线的最高指挥,他的辖区与关羽的江陵毗邻,可谓是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所以吕蒙非常了解他这个邻居关羽的性格。
吕蒙深知关羽骁勇善战,是一个好战分子,常怀对外扩张的野心。因此,吕蒙明里派人结交关羽,经常串门给关羽送礼维持邻里关系,但暗中却积极备战,准备伺机灭掉这个有异心的邻居,收回荆州三郡。——此乃“明里一套,暗中一套”。
当然,吕蒙知道关羽的驻地处于江东集团的上游,占据了地利因素,分土而治的形势难以持久,两家不可能长期相安无事。那么,与其留着这个难题,不如现在就寻找机会解决此事,永除后患。
于是,吕蒙秘密地向孙权献计,分析道:“如果现今让征虏将军孙皎驻守南郡,潘璋进驻白帝城,蒋钦率领一万人的机动部队沿长江上下巡察敌人行动,一旦出现敌情,我们能迅速做出军事部署,以随时应对敌方。我吕蒙愿意为江东大计着想,率军前去攻占襄阳。倘若如此做,我们还担忧曹操什么呢?那么,我们又何须再依赖关羽呢?况且关羽经常玩欺骗手段,反复无常,所以我们不能把他们当作知心朋友来看待。关羽之所以没有领兵向东越境侵犯我们的领土,是因为将军您和吕蒙等人还在世啊。如今,我们应趁正值强壮时期去图谋他们,收回荆州之地;一旦刘备集团势力继续加强,江东集团再想出兵谋取荆州,到时候还能办到吗?”
孙权非常赞同吕蒙的观点,对他的计策十分欣赏,也知道越到后面两家各守其土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不过,图谋荆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没有十足的把握是万万不能贸然撕毁盟约去攻打关羽。所以,为了谨慎起见,孙权与吕蒙谈到了攻取徐州的问题,毕竟攻打徐州比图谋荆州容易得多。
吕蒙说道:“如今曹操远在黄河以北,刚打败袁家诸子的势力,亟须安抚幽州、冀州维持稳定,根本无暇东顾徐州。徐州境内的守兵不多,其力量微不足道,只要去进攻,自然能够取胜。然而,徐州的地理位置不好,只有陆路相通,向来是北方骁勇的骑兵驰骋之地,不利于我们长久坚守。如果今天我们得到了徐州,那么曹操明天就一定会来争夺,即使我们用七八万兵力驻守在徐州还是不免令人忧虑。所以,我们不如攻取关羽的荆州地盘,占据整个长江流域。这样,我们进可攻退可守,至少在各方势力角逐中能让我们立于不败之地,而如此一来我们的形势就好多了,前景就更为壮观了。”
孙权觉得吕蒙的分析很有道理,便采纳其建议,开始着手制订偷袭荆州的计划。
据史料记载,江东集团早有偷袭荆州的预谋了,而之所以迟迟没有对关羽动手,只因为时机尚未成熟。当时,孙刘联盟还维持着正常的关系,关羽还在履行盟约,可是吕蒙已经磨刀霍霍,准备在背后捅刀子了,并想置关羽于死地而后快。由此可见,在利益面前,即使有盟约的约束也是不可完全信任的。不过,如果站在江东集团的立场上考虑,吕蒙想用阴谋偷袭荆州灭掉关羽以争取更大的势力范围也并没有什么问题。
当然,刘备集团的壮大,势必会损害到江东集团的利益。
对于这一点,孙权与吕蒙的看法是一致的,所以当曹操向江东集团抛去“橄榄枝”便正中孙权下怀。于是,孙权二话不说就答应了曹操的请求,准备出兵偷袭荆州。
孙权在出兵偷袭荆州前,派遣使者给曹操带了一封密信,上面写着:“我想要派兵向西袭击荆州,夺取关羽的地盘。江陵、公安十分重要,如果关羽失掉了这两座城池,他的将士们将无家可归,其军心必然会动摇,一定会不战而溃。这样,樊城之围就会自动解除,不劳曹丞相再出兵去救援。不过,这次行动关系重大,请对这个秘密计划保密,不要泄露风声让关羽有所准备。”
对于孙权所提出的保密要求,曹操一时之间也拿不定主意,便又召集了一次议事会议。群臣看了孙权的密信后,大多认为为了能使樊城成功解围,应当替孙权保密偷袭荆州的计划。
但董昭不同意众人的看法,分析道:“军事上的事情注重权变,用兵之道在于随机应变,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最符合自己利益的决策。所以,表面上我们可以答应孙权替他保密,但实际上我们要把它泄露出去。当关羽听说孙权出兵西上偷袭荆州后,如果他闻此消息就退兵回援,那樊城之围则会很快解除;如果孙权和关羽在荆州相互攻击,等到他们打得困乏疲惫之时,我们再去收拾残局获利。如果我们保密而不使它泄露,让孙权的偷袭计划实现,那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上策。况且,樊城中被围困的众将士如果不知道外面救兵将至,在粮食越来越少的情况之下,他们必然会产生恐惧之情,士气也必然低落而导致守不住城池。倘若樊城守军有了其他的想法,造成的危害将不小。以我之见,我们还是把这个消息泄露给关羽,这样对我们最有利。在我看来,关羽为人强横凶暴,一向自负自傲,其必然倚仗江陵、公安这两座城池的城墙坚固和防守严密,必定不会马上退兵。”
对于曹操而言,保密是弊大于利的。如果关羽与曹仁这些在前线的人都不知道孙权的偷袭计划的话,结果关羽必然猛攻曹仁,而曹仁有可能在孙权还没夺取荆州前就守不住樊城了。如此,这样的保密工作对曹操而言当然是极其不利的。但对于孙权而言,保密则是利大于弊的。江东军能进展顺利地暗地里偷袭荆州,能降低成本,减少损失,提高成功率。
因此,泄密对于曹操而言,利大于弊。当关羽与曹仁这些在前线的人知道孙权的偷袭计划后,关羽会犹疑不决,荆州军会产生恐慌,这样关羽部队的战斗力就会下降。同时,曹仁知道实情后,樊城守军的军势必然士气大振,更能坚守住城池。如果关羽相信此情报及时撤军回援荆州大后方与孙权大战,曹操也乐意坐山观虎斗,好享受渔翁之利。但泄密对于孙权而言,他的偷袭计划有可能流产,阴谋诡计变成了正面交锋,加大了损失,降低了成功率。不管如何,泄密都能保证曹操利益的最大化。
曹操是一个明白人,听了董昭这番分析后,点头说道:“妙计!”
于是,一场蓄谋已久的阴谋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楼主:蓝水飞舟  时间:2021-01-03 22:42:15
关羽的缺陷
在这场阴谋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前,关羽在此之前的几件事情需要梳理一下,而这些事儿早已揭秘了关羽后来之所以覆灭的原因。可以说,关羽是无论如何都逃避不了失败的命运。
第一件事情——约架。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马超前来归附刘备。远在荆州的关羽听闻此消息后,便写信给诸葛亮询问马超的武艺才干水平,与谁人可以相比。
当时,关羽并没有见过马超,也与马超并不相识。不过,马超名声在外,声望很高,尤其是在西凉地区。因此,关羽写信去询问诸葛亮对马超的评价,其实是想入蜀与马超一比高下,而此信无疑是一封“约架”书。
诸葛亮自然看出了关羽书信中隐藏的意思,闻到了信中的火药味,而他知道关羽心高气傲,如果不说关羽的水平在马超之上,关羽必然会入蜀和马超比试。于是,诸葛亮给关羽回了 ,其信云:“马超虽然文武双全、勇猛过人,可谓一代俊杰,但他是属于黥布、彭越一类的人物,可与张飞并驾齐驱。依我看来,马超还远远不及美髯公之绝伦逸群。”如此,既不得罪马超,又平息了可能出现的内部纷争。
关羽一生之中最引以为豪的事情是他留有一副漂亮飘逸的长须,当看到诸葛亮称他“美髯公绝伦逸群”时,自然喜得合不拢嘴,于是便打消了入蜀找马超比试的念头。同时,关羽还将诸葛亮的回信递给众将士互相传阅,以证明自己比马超厉害。
就这样,关羽约架这件事情总算在诸葛亮高明的“和稀泥”技巧之下不了了之,但此事并没有“完美”地完全解决。
由此可见,在刘备集团中,连诸葛亮都要吹捧关羽才能安抚他,那么其他人对关羽的各种捧杀自然就不胜枚举了。因此,关羽整天都被包围在溢美之词中,想不骄傲都有点难度。
刘备集团的高层们极度纵容、迁就关羽,对他几乎没有什么约束力。作为一个拥兵在外独当一面的大将,关羽的所作所为必然会关系到刘备集团的兴衰荣辱,所以他们也应为关羽最后的覆灭负一定的责任。
第二件事情——拒婚。
为了共同抵抗曹操,刘备集团和孙权集团从赤壁之战时就成立了孙刘联盟,虽然双方一直小摩擦不断,但总体上还是维持着一种和平的状态。这些年来,孙刘联盟得以继续维持,可以说完全是鲁肃的功劳。鲁肃一直对外强调,孙、刘两家应该互相依赖和帮助,才能抵抗曹操的入侵;作为隔着湘水的邻居,孙、刘双方不可因利害争夺而影响大局,从而被强敌趁机从中获利,唇亡齿必寒。
当时,曹操雄踞北方,实力天下第一,随时都可能威胁到江东集团的利益。因此,鲁肃的这些理念自然影响到了孙权,所以孙权便想通过联姻的方式继续巩固孙刘联盟。
于是,孙权派人向关羽提亲,让自己的儿子娶关羽的女儿。但是,关羽不仅拒绝通婚,还当众辱骂来使,并说一些诸如“虎女不嫁犬子”之类的话,完全不给情面地讽刺孙权,极尽自大和侮辱、轻慢盟友之能事。
按理说,关羽是刘备集团在荆州地区的主政者,孙权是江东集团的霸主,两家联姻可谓门当户对。何况儿女们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自然要成家立业,孙权作为父母替儿子求亲无可厚非。当然,就算关羽心中有一万个不答应的理由,也应该用正常的礼仪委婉地拒绝结亲。但关羽如此傲慢地谩骂、侮辱孙权,相当于恃强凌弱,而这也暴露了关羽的性格缺陷。
就这样,孙权自然对关羽渐生恨意,并有心灭掉关羽。
当然,关羽不同意与孙权联姻也是有原因的。关羽出身贫苦家庭,早年在老家山西运城帮人驾车拉货,想必地方官僚和刀笔吏们也没少压迫他。后来,关羽犯了命案,从老家逃至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躲避追捕,一路上受过不少人的白眼,其中不乏一些士大夫阶层人士。所以,关羽对士大夫们没有什么好感,也从不买达官贵人的账,反而善待那些贩夫走卒,“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例如,关羽就是在涿郡认识的当时还是草鞋贩的刘备,后来结拜为兄弟,并跟着刘备一起艰苦创业,终有一番成就。
关羽本是一个无恒产的自食其力者,无须依赖群体讨生活,容易对不劳而获者产生偏见,所以他自然看不起世家大族的子弟。关羽之所以看不起孙权,认为孙权只不过是继承父兄的基业发迹的。同时,关羽长期坐镇荆州,成就都是靠打拼得来的,于是自然就更蔑视孙权了。
话说“道不同不相为谋”,但在关羽的眼里,不同阶层不与联姻。
因此,关羽的傲慢与偏见间接破坏了“联吴抗曹”的策略,自招杀身之祸。
第三件事情——昏着。
昏着,其意指下棋时棋手由于疏忽下了一手(或一步)关键的败着。
关羽在发动襄樊之战前,就下了一步关键的败着。事情经过是这样的:
关羽在率领大军出征前,留下南郡太守麋芳驻守江陵,将军傅士仁驻扎公安,让他们两人负责后方的事务和为大军提供粮草物资。但麋、傅二人一向怨恨关羽轻视他们,因此他们态度消极,不愿全力帮助关羽。
关羽见他们办事不力,非常生气,放出狠话来,扬言道:“等我得胜回去后,就惩处他们二人!”
麋、傅二人听到关羽的话后都恐惧不安,他们知道关羽是一个说到做到的人。
尽管麋、傅二人办事不得力,但关羽还是把大后方和后勤工作的任务交给了他们,这便埋下了祸根。
江陵、公安可以说是刘备集团在荆州占据的最重要的两座城池,而关羽偏偏让两个刚被他责骂而对他心怀怨恨的人去防守,可见其用人实在大意。
关羽让犯错的麋芳、傅士仁看守紧要隘口,便为他的覆灭埋下了引线,只需等待火星来点燃它。可以说,这个昏着直接把关羽推进了万劫不复的深渊。后来,关羽兵败被杀,与他的这个人事安排是有莫大的关系的。
第四件事情——抢米。
湘水划界后,孙、刘两家在荆州的边界问题得到明确,湘水以东的地盘归孙权,湘水以西的地盘归刘备。按照盟约,湘水就成了孙、刘两家的边界线,谁也不能私自越过边界去打秋风。
关羽水淹七军俘虏曹军三万人后,面临着一个严峻的考验——吃饭问题。由于关羽的大后方一下子增加了三万名俘虏,粮食消耗加剧,直接导致发往前线的军粮严重不足。关羽见军队面临着断粮的危险,心里很是着急,一旦前线部队断炊,军心将会动摇,甚至不战而溃。作为一个带兵多年的大将,关羽自然明白这个问题的严峻性,所以他得想办法尽快解决军粮短缺的问题。
然而,荆州和益州的距离实在太远,跨省运粮也是不现实的,既然远水救不了近火,那就只有就地取粮了。
于是,关羽为了解燃眉之急,竟派人越过湘水去“借粮”,强行取用了孙权贮藏在湘关的粮米仓库,公然制造了湘关抢米事件。
关羽在人家的地盘上抢米,这是不要命地挑战孙权的底线。于是,孙权彻底愤怒了。
据史料记载,湘关抢米事件是“白衣渡江”的直接导火索。(《三国志•吕蒙传》:“魏使于禁救樊,羽尽擒禁等,人马数万,托以粮乏,擅取湘关米。权闻之,遂行,先遣蒙在前。”)可见,孙权早就动了杀心,只是在等待好时机而已。
关羽意气用事,不三思而后行,为自己引来了杀身之祸。
楼主:蓝水飞舟  时间:2021-01-30 17:34:21
陆逊
通过上述四件事,可以看出关羽的性格:脾气大,爱戴高帽子,目中无人,性格狂傲,刚愎自用,不顾大局。
这就是关羽性格的缺陷,正是这些缺陷把他一步一步推进了万劫不复的绝境。
吕蒙也看出了关羽性格的缺陷,为了达到彻底歼灭关羽的目的,他针对性地制定了一个迷惑关羽的决策——装病换帅。
于是,吕蒙给孙权上疏,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关键点:“关羽征讨樊城时留下很多部队在大后方防守,必定是担心我们袭击他的老巢。我身体不好,经常生病,请以治病为名分派一部分兵力给我带回建业。关羽听到这一消息后,必然会撤走留守在后方的部队,尽数投入到襄阳战场上。如此,关羽的后方就空虚了,到时候我们部队从水路进军,昼夜逆流而上袭击关羽的老巢。如果我们攻取下南郡,关羽部队军心就会溃散,那么关羽也就插翅难飞,这样就可以轻松擒获他了。”这道奏疏确实够狠辣,完全是把关羽往死里算计,直接点死对手的命门。
孙权完全赞同吕蒙的主意,公开发布文书急召吕蒙回建业养病。实际上,孙权是叫吕蒙回到建业,暗中与他密商偷袭荆州的计策。
就这样,吕蒙病重的消息人尽皆知,几乎全天下人都知道吕蒙从前线陆口回到了后方建业养病。其实,关羽也密切注意着吕蒙的动向,害怕这个老对手玩什么花样。作为多年的邻居,关羽知道吕蒙是很有计谋的,所以还是比较忌惮他。经过情报人员的多方打探,关羽确定吕蒙回建业养病的消息属实,但他也迫切希望知道孙权究竟安排谁来接替吕蒙的位子。
吕蒙称病返回建业,途经芜湖时右部督陆逊前去拜见。他们二人之间有一番对话,颇有意思。据史料记载,陆逊问吕蒙道:“关羽驻守荆州,重兵陈列在我们的边境,您怎么能远离前线回去建业呢?您离开之后,难道没有后顾之忧吗?”言外之意是,关羽和您的防区相邻,一定要注意防备他!您回去了,难道不怕关羽突然发难吗?
吕蒙答道:“正如你所说的那样,但是我的病很重啊。”言外之意是,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我的身体健康状况不允许我继续留在前线。
陆逊追问:“关羽自负骁勇,常欺压别人。他刚刚水淹七军,建立了大功,正是意气骄横、志向狂肆的时候,而他现在只顾北上进攻曹魏集团,对我们还未存戒心。如果他听到您病重的消息后,其后方必然更加不会做防备。现在我们只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地偷袭他,一定可以一举擒获他。您见到孙将军后,应该妥善筹划此事。”言外之意是,现在是偷袭荆州最好的时机,请好好把握住战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吕蒙闻听此言大吃一惊,但依然不动声色地答道:“关羽一向勇猛善战,本来就难以与他对抗。他经营荆州多年,广施恩信于人,再加上他刚取得显赫的战功,其胆量和威势更加旺盛了,不容易图谋他。”言外之意是,关羽很勇猛,将众很多,其力量雄厚,不容易制服他。
吕蒙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偷袭荆州的计划是一级机密,但为了防止计划泄露,便故意用此言来敷衍陆逊。
吕蒙与陆逊交谈完后,就与陆逊道别回去建业了。到了建业后,孙权问吕蒙:“谁可以代替您的位子?”
陆口是前线的重要军事基地,其指挥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任命谁来镇守陆口是一项非常重要且谨慎的人事安排。
吕蒙答道:“陆逊考虑事情周到,深思远虑,有能力担负重任。看他的规划筹谋,其才能足以担任统帅。依我看来,他能承担大任,可以对他委以重任。同时,他现在还没有什么名声,关羽就不会对他进行提防,所以没有人比陆逊更适合代替我的位子了。如果任用陆逊,应该让他在外隐藏锋芒,在暗中观察有利形势,然后找准时机就可以一举击败关羽,夺回荆州。”
孙权见吕蒙极力推荐陆逊,想必他一定是一个人才,便决定马上召见陆逊。就这样,孙权任命陆逊为偏将军兼右部督,代替吕蒙去镇守陆口,全权负责前线事务。后来,陆逊成为江东集团中后期的重要将领。
陆逊,生于公元183年,原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陆家世代为江东大族,其祖父陆纡官至城门校尉,其父陆骏任九江都尉。不过,陆逊少年丧父,跟随堂祖父庐江太守陆康到他的任所生活。
兴平元年(公元194年),袁术因“借粮”问题与陆康产生矛盾,遂派遣孙策去攻打庐江。陆康见孙策前来攻打,便提前送陆逊和亲眷们回到了故乡吴县避难。在庐江城池陷落后不久,陆康就病逝了。
当时,陆康的幼子陆绩比陆逊还小六岁,所以陆逊就替陆康管理家族事务。陆逊小小年纪就执掌起了一家门户,协调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处理繁杂的大小事务,表现出极其出色的管理能力。这一年,陆逊年仅十二岁。
建安八年(公元203年),陆逊二十一岁,开始踏上仕途。陆逊开始在孙权幕府任职,历任东曹令史、西曹令史,主管文书工作;接着,他又在海昌县任屯田都尉兼海昌县令,管理一县政务。陆逊担任海昌县令时,该县境内连年遭遇旱灾,百姓们常年饥馑交困。面对天灾,陆逊打开官仓开仓赈济灾民,并鼓励和督促百姓种田养蚕,组织生产自救,有效地缓和了灾情。在海昌县任职期间,陆逊深得民心,深受百姓拥戴。
当时,陆逊作为二十岁出头的官场新人,年纪不大,手腕却极其老到,更知道怎么做会赢得民心,而这正是他的可怕之处。
陆逊政绩斐然,后来因镇压叛乱有功被授予定威校尉。孙权见陆逊能干,慧眼识珠,便将哥哥孙策的长女许配给了他。孙权很看重这个侄女婿,多次向陆逊征询对时局的看法,共同商讨良策。后来,孙权任命陆逊为帐下右部督,统领孙权的亲卫部队,并让他都督会稽、鄱阳、丹杨三郡,负责军政事务。话说会稽、鄱阳、丹杨三郡是山越人的聚居地,向来民风彪悍,换言之,就是此地的社会治安非常糟糕,山贼土匪众多。孙权让陆逊去负责治理会稽、鄱阳、丹杨三郡,其中的寓意很明显。
陆逊刚上任不久,丹杨山贼首领费栈就顶风作案。费栈被曹操策反,接受了曹操的官职印绶,在丹杨地区煽动山越人起兵作乱,以充当曹军内应,扰乱江东集团发展态势。
于是,孙权派遣陆逊率军前去讨伐费栈。
费栈人多势众,便不把陆逊放在眼里。当时,陆逊带去的兵马比较少,数量上远远少于费栈的兵力。陆逊长期在地方任职,拥有丰富的从政经验,并经常与各色人等打交道,所以在面对敌我悬殊的情形下,陆逊是知道怎样应对的——智取费栈。
陆逊在部队里增设了很多旌旗,插放了很多牙幢,造成千军万马之势,以此迷惑敌人。陆逊的这个布置让费栈很抓狂,他不知道陆逊的葫芦里卖什么药。就在费栈晕头转向之时,陆逊分置战鼓和号角,挑选精兵,在深夜里派遣部队潜伏进山谷之间鼓噪而进。三更半夜之时,费栈的部队猝不及防,竟然一触即溃。
就这样,陆逊用疑兵之计轻松地将费栈打得落花流水。
陆逊在平息叛乱后,整编了辖区三个郡的各种武装力量,从中挑选强壮者服兵役,老弱者回到地方安家落户。经过优胜劣汰,陆逊得到了几万人的精锐部队,一举将当地的各种匪患全部铲净。陆逊勒令各地区的山越人搬家,迁徙到平原地区居住,实行统一管理,并将他们编入户籍,种田纳赋。陆逊通过这一系列有效措施,使得当地社会风气得到改善,土地得到良好的利用,经济得到很大的发展,当地百姓们也开始安居乐业。
此后,陆逊率军回师驻扎在安徽芜湖一带。不久,吕蒙就称病从陆口回建业,在路过芜湖时就发生了前文所写的那一幕——陆逊与吕蒙的对话。
就这样,一代名将陆逊从幕后走向前台,从地方走向中央,开启了他的传奇人生——出将入相,统领三军,立下赫赫战功,被赞为“社稷之臣”。
陆逊带着孙权的委任状来到陆口,他的传奇之路就此开启。在陆逊来到陆口前线,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讨好麻痹关羽。陆逊给关羽写了一封亲笔信,信中云:“您指挥大军轻而易举就大获全胜,这是何等威风啊!曹军吃了败仗,对我们的同盟大大有利啊!听到您胜利的喜讯,我击节为您叫好!您由此而完成席卷天下的功业,辅佐朝廷振兴纲纪,这是何等的荣耀啊!我是愚笨之人,不自量力地接受了上级的命令来陆口驻守,但我非常仰慕您的风采,想向您悉心请教。您水淹七军,擒获于禁等人,威震华夏,这样的功勋永世长存啊!想当年晋文公的城濮之战,韩信谋取赵国这样的大胜,也是不能超过您的不世功绩的。”接着,陆逊又“好心提醒”关羽注意防备狡诈的曹操,希望关羽采取多种措施来保护自己的胜利果实。
陆逊这封信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简直就是讨好领导的范文。若单从这封信来看,陆逊完全无师自通地继承了星宿派的传统,拍马屁功夫绝对是三国一流的。不过,陆逊这种天下一绝的“武功”只是针对敌手来使用的,其为人却是忠诚耿直的。其实,陆逊利用了关羽爱戴高帽子的弱点,在信中以谦卑的言辞吹捧关羽,将自己的仰慕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把自己成功地伪装成了关羽的信众。如此,这无疑当众表明——“我只不过是奉命来此地驻守而已,绝对不与你为敌”,以此迷惑关羽。
就这样,陆逊到任后隐藏起了自己的真实意图,并为了取信关羽自甘贬低自己。
关羽读了陆逊的信后十分高兴,知道孙权安排了陆逊这样没有志气的人来镇守陆口,完全自大地丧失了对江东集团的警惕,再没有戒备之心了。于是,关羽见襄樊前线兵力吃紧,便放心地将守备部队的主力抽调到了前线进行支援,留下了空虚的大后方。
刘安《淮南子•兵略训》云:“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刚,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强。”
在战争中,到处充斥着诡诈欺骗,示弱隐强则能使敌人无法测知自己的实力,而军事欺骗是掌握战争主动权的重要手段。
陆逊从实际出发,施用诡诈之术,成功地瞒过了关羽。毫无疑问,陆逊已经熟知了战争的秘诀,一脚迈入了名将的行列。
陆逊的战术谋略在三国时代独具一格,他将“示弱战术”运用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堪称战争中的“太极拳”,以柔克刚,后发制人。三年之后,陆逊将再次建立不世出之功业——打败了枭雄刘备。
楼主:蓝水飞舟  时间:2021-02-14 21:26:32
决定
关羽在水淹七军后就包围襄、樊二城,但战争的进展出乎了他的意料。
在樊城下,关羽遇到了顽强的抵抗,他不得不从荆州大后方调兵前来助战。此时,关羽就像一个赌徒一样赌红了眼睛,他想把自己的赌注都押到赌盘上大赌一把——只要拿下襄、樊二城,以后北伐就可以长驱直入进入曹魏集团的腹地。
关羽急功近利的心理暴露无遗。其实,关羽在八月水淹七军后,就趁着兵锋正锐之际猛攻樊城了。当时,樊城由于大水浸泡,城墙崩塌,又因被俘虏了三万援军,城内守军的士气极其低落。面对如此困境,有人对曹仁说道:“今日所面临的危机,不是我们的力量所能应付得了的。现在我们应该趁着关羽还没有集结大军围城,赶紧在夜里乘快船弃城逃命。这样做虽然会丢掉樊城,但可以保全我们的身家性命。”
如果曹仁按照部下的话这样做,那么三国历史必定会重新改写。不过,就在曹仁沉思之际,有一个人打破了沉默,让历史的剧本没有跳出“编剧们”的安排。从某种角度说,这个人决定了关羽的生死,他的名字叫满宠。
满宠,字伯宁,山阳昌邑(今山东巨野)人。满宠清廉严法,有勇有谋,以执法严格著称,并长期主管司法事务,养成了明察秋毫的习惯。满宠十八岁时,便在郡内担任督邮一职。顺便提一下,督邮在汉代位轻权重,其官位级别虽然低,但拥有真正的实权。督邮的职能非常广泛,负责为长官传达教令,督察属吏,案验刑狱,检核非法,等等。
当时,郡内的地方乡民李朔等人各自拥有私人武装,不服从地方政府的管理,鱼肉当地百姓。此郡的太守便派遣满宠去处理此事,纠正社会风气。李朔等人听说满宠前来暗访,便前来请罪,保证不再侵扰百姓。后来,满宠调任高平县令,其间县中督邮张苞知法犯法,贪污受贿。满宠得知张苞的恶行后,亲自带领衙役将其逮捕,历数其犯罪事实,公布其罪证,并根据法典对其用刑。但是,张苞经过严刑拷打后,当日就在牢房里死了。如此,满宠不得不弃官逃回了老家。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曹操入主兖州,征辟满宠为从事。就这样,满宠再一次踏上了仕途。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迎奉汉献帝迁都许县,任命满宠为许县县令,治理京都。当时,曹洪纵容其亲戚和宾客在许县为非作歹,触犯律法。当曹洪的一个宾客又干坏事时,满宠知道后马上带人将其逮捕了。曹洪得知此事后,写了一封亲笔信给满宠让其立即放人,但满宠对其威胁置之不理。于是,曹洪没辙了,便上告到了曹操那里,并勒令满宠放人。
满宠知道曹操会看在曹洪的情分上赦免犯人,便当机立断迅速将犯人提前处决了——本应等到秋后问斩。
曹操知道此事后,想到当年自己担任洛阳北部尉时棒杀蹇图之事,就明白满宠的良苦用心了。曹操不仅没有责怪满宠,反而高兴地说道:“身担重任负责处理公务的人,难道不应当这样做吗?”并称赞满宠严格执法,继承了他当年的处事风格。
满宠不畏强权,敢于依法惩办违法者,一时之间名声大噪。从此以后,违法者畏惧满宠,都逃离了他管辖的区域。
汝南郡曾是袁绍的故乡,袁氏家族门生故吏都在此拥兵据守。为此,曹操忧心忡忡,委派满宠去治理汝南,主管军政事务。满宠到任后,招募五百名壮汉组建了一支部队,攻下了二十多个营垒,设计诱杀了十几个拥兵自重的首领。就这样,满宠平定了汝南郡的叛乱。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满宠跟随曹操南征,开始参与军事。赤壁之战时,曹军一败涂地,满宠目睹了战争的残酷,从此开始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满宠从实战出发,在战场上训练出了敏锐的军事观察力,逐渐掌握了战争的取胜秘诀。
曹操从荆州班师后,任命满宠代奋威将军屯兵当阳。当时,孙权不断侵扰东部边境,曹操又任命满宠为汝南郡太守,赐关内侯,以防备江东集团来犯。
满宠经过数十年的磨炼,已经拥有精熟的军事业务水平和坚定不移的意志。在关 围樊城时,满宠奉命前来协助征南将军曹仁迎击关羽。
满宠见众人劝说曹仁弃城而逃,他站出来分析道:“洪水虽然来势凶猛,但它退得也快,不会持续很久的。听说关羽已经派遣其他将领在郏县集结,自许都以南的百姓都人心惶惶,而关羽之所以不敢再向前推进一步,是因为害怕我们在后面攻打他。如果我们现在弃城而逃,黄河以南的大片土地便拱手相让给关羽了,而我们将陷入战略被动局面。请大家再坚持一下!”
当时,关羽已经重重包围樊城多日,城内粮食逐渐匮乏,新的援军又尚未赶到。可以说,樊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几乎陷入了绝境,可谓到了生死存亡之际。在这样的情况下,满宠依然保持着冷静的头脑,一针见血地指出洪水上涨只是暂时性的,而樊城的战略价值却是永久性的,抛弃樊城则意味着曹魏集团放弃了黄河以南的大片土地。所以,满宠力劝曹仁死守到底,绝不轻易放弃战略要地。
曹仁作为一个统兵多年的大将,自然也明白樊城的重要性,所以在满宠提醒后便下定决心死守——“人在城在,誓死与城池共存亡”。
满宠见曹仁下定了决心,觉得有必要提升将士们的士气。为了激励将士们,满宠慷慨陈词,并当众淹死了自己的白马,誓与众人一起守城。——“白马之誓”这套把戏,当年汉高祖刘邦与众将也上演过。
就这样,樊城守军怀着必死之心守城,同心协力,成功地抵挡住了关羽的进攻。
与此同时,曹操在于禁七军全军覆没后,一边命令平寇将军徐晃火速从宛城率军南下救援樊城,一边打算亲率主力六军由洛阳出师救援樊城。
当曹操把他的想法与群臣讲了,大家异口同声地答道:“您要是不赶紧率军救援樊城,这场战役我们必败无疑!”
不过,尚书桓阶不同意众人的看法,向曹操问道:“您认为曹仁等人能不能完全凭他们的能力判断形势和独立处理战事呢?”
曹操答道:“能。”
桓阶又问道:“您是不是怕曹仁和徐晃等人不尽心尽力呢?”
曹操又答道:“不是。”
桓阶再问道:“那您为什么还要亲自率军前往樊城呢?”
曹操微皱眉头,有点担忧地说道:“我只是担心关羽兵强马壮且声势浩大,恐怕徐晃等人对付不了。”
桓阶分析道:“如今曹仁等人身处重围之中却能拼死守城毫无二心,正是因为他们所处的境地和您距离遥远。常言道,困守在绝境之中时,必有死争之心。如今,他们内怀必死之心,外有强援将至,而您如果统率六军按兵不动,从容地向关羽显示我军的强大实力,哪里还用得着担心失败而亲自去救援樊城呢?”
桓阶这番话是立于实际情况而说的。此时,战况已经处于僵持局面,关羽不能攻克樊城,曹仁等人也不能击退关羽。在这种局面下,曹操贸然亲自率领主力去救援不一定是一件好事,倘若不能一举击溃关羽,反而会影响军队信心。如果按照桓阶所说的那样去做,效果可能更好:一则可以给予曹军巨大的信心支持,让欲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樊城守军看见胜利的曙光;二则可以威慑关羽,让他不敢集中全部军力攻打樊城,以防曹操从背后攻打他。
曹操见桓阶说的有道理,便不直接率军救援樊城,而是率军进抵摩陂(今河南郏县东南),并把指挥大营设在此地,以调动各方援军解救襄樊之围。
当时,徐晃部队的大多数人是招募不久的新兵,实战经验少,很难与关羽正面交锋。徐晃作为一个作战经验丰富的指挥官,自然明白自己不能鲁莽地去和关羽硬碰硬,于是他选择进军屯驻在阳陵陂(今偃城西北十里处),以关注樊城的战况变化再见机行事。
曹操知道徐晃的兵力不足以解樊城之围,害怕他心急之下冲动去挑战关羽,便派人去给徐晃传令:“必须等待援军兵马全部集中后,再一起向前进军。”
不过,关羽此时派兵屯驻扎在偃城,想拦截曹军南下的救援部队。因此,徐晃想成功进军樊城进行救援的话,必须要拔掉这个“拦路虎”。
《孙子兵法》云:“兵者,诡道也。”作为一个身经百战的将领,徐晃知道单凭自己的力量要“光明正大”地去交锋,必定是占不了便宜的,因而必须采用“诈术”来取胜。于是,徐晃通过寻找隐秘的小径,派兵围绕偃城挖掘堑壕,并扬言要截断关羽的后路。关羽的守军听闻此消息后,大惊之下烧毁自己的营寨逃跑了。
就这样,徐晃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偃城。徐晃知道自己兵力不足便没有下令进攻关羽的部队,而诸将却对此十分不满,纷纷催促他快点率军去救曹仁。
议郎赵俨对诸将说道:“如今贼兵已经将樊城重重包围,水势仍然很大,而我们兵力单薄,不足以去救援樊城。我们与曹仁隔绝,不能同心合力并肩作战。倘若鲁莽从事而仓促出兵救援,反而会让城里城外都受到伤害,如此更加雪上加霜。如今我们不如向前靠近关羽的包围圈,派遣间谍通知曹仁已经来了救兵,这样可以激励众将士坚定其守城决心。按计划算来,北路援军不过十天也会赶到,樊城守军在这段时间内还足以据城坚守。到时候,我们里应外合发起攻击,一定可以打败关羽。不过,如果有迟缓不发救兵之罪,我愿意一人来担当责任!”赵俨知道曹仁是一个善守之将,擅长固守城池,即使不率军去救援樊城,他再坚守十天半个月也不是问题。
就这样,众将赞成赵俨的看法。于是,徐晃将两面的营寨联结起来逐渐向前推进,到距离关羽的包围圈三丈左右的地方就停止了,然后暗中挖地道,并用弓箭把书信射入城中通知曹仁救兵将到。同时,徐晃也按照曹操的旨意将“孙权的密信”用强弩射到关羽的营寨里,向关羽泄露了江东军即将偷袭荆州的计划。
樊城守军得到徐晃的书信后,知道援军将至,信心百倍,众志成城,都坚信能守住城池。当关羽得到徐晃的“密信”后,对孙权准备偷袭他大后方这件事半信半疑,并自恃江陵、公安城池坚固且防守严密,即使孙权派兵去攻打也不可能短时间内就攻破,而如今樊城已经陷入困境指日可下。
关羽心想,如果现在收兵回去,那就前功尽弃了;如果江东军敢图谋不轨,不遵守盟约,就出兵灭掉他们。所以,关羽不想就此罢手班师回荆州,而他好大喜功的心理也暴露无遗。
就在关羽犹豫不决不愿撤兵离去之时,一场针对他的阴谋却已经启动了,危险正在悄无声息地向他逼近。
楼主:蓝水飞舟  时间:2021-03-14 20:08:03
白衣渡江
针对关羽的阴谋,策划者正是江东集团的陆逊和吕蒙。
关羽不了解陆逊,但陆逊却很了解关羽。陆逊一直密切关注着关羽的动向,他见关羽调离了后方大量的兵力投入襄樊战场,便知道是时候该收网了。
陆逊见歼灭关羽的时机已经成熟,马上将关羽的动态上报给了孙权,指出现在秘密出兵荆州可以一举而定,擒获关羽将指日可待。
孙权得到了陆逊从前线传递回来的情报,知道关羽的后方不仅已经空虚,而且守将与关羽的矛盾重重,深知此时正是时候剿灭关羽夺取荆州。
于是,孙权马上部署偷袭荆州的作战计划,而这次著名的军事奇袭被称为“白衣渡江”。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闰十月,孙权西征关羽,奇袭荆州。孙权命令吕蒙率领部队作为先锋,向西往荆州方向进发。
吕蒙率军进至寻阳(今湖北广济东北)时,把所有的战船都改装成商船,让精锐士卒都埋伏在船中,并命令将士们脱下甲胄,身穿便服伪装成商人的样子。为了避人耳目,吕蒙招募了一些百姓摇橹划桨。经过改头换面的“商船”——吕蒙部队,昼夜兼程溯江急驶,一路畅通无阻地向目的地行驶。
由于吕蒙的“商船”是经过训练的士兵,他们表现出了极高的素质,一路上都没有露出什么马脚。况且吕蒙的行军进行得十分隐蔽和诡秘,江陵沿线的关羽守备部队都被这一队伪装的江东军蒙骗了。在悄无声息中,吕蒙一锅端了关羽设在湘江沿线的哨所,俘虏了全部哨兵,直扑关羽的荆州大本营。——吕蒙这招玩得非常漂亮,像极了希腊人的特洛伊木马计,只是吕蒙把士兵隐藏在船舱中,而希腊人把士兵隐藏在木马里。
就这样,吕蒙伪装欺骗关羽的守备部队,隐蔽进军直插入荆州腹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进了荆州的心脏,实现了进军的目的。
当时,关羽已经把守备部队的主力调往襄樊前线,大后方的兵力严重不足,极其空虚。吕蒙虽然不爱读书,但他很勤奋,曾经自学过兵法,知道“不战而屈人之兵”之类的军事谋略。
“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吕蒙曾将这句话读了很多遍,也在心中琢磨了很多年,而偷袭荆州就是其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当时,公安的守将是傅士仁,江陵的守将是麋芳。于是,吕蒙让骑都尉虞翻去当说客,劝降公安和江陵的守将。虞翻是一名资深的说客,早在二十多年前就曾经为孙策劝降过王朗和华歆,而这次出面劝降自然当仁不让。
虞翻来到公安城下,对守军说道:“我想与你们的长官谈一谈当前的天下形势。”
傅士仁知道虞翻是来劝降的,不愿意见这个不速之客。
虞翻见傅士仁不愿让他进城,便写了 送进城去。在信中,虞翻分析了天下形势,从利害得失的各个方面陈述了投降江东的必要性和好处。
傅士仁看了虞翻的信,决定投降。
傅士仁投降后,虞翻提醒吕蒙道:“这种隐秘的行动应该带着傅士仁同行,留下军队守城。”于是,吕蒙带着傅士仁来到江陵做麋芳的说客。
到了江陵城下,吕蒙把傅士仁的投降书给麋芳看。当时,江陵城内空虚,百姓们见江东军已经兵临城下,自然人心惶惶,立即陷入了混乱当中。如此,麋芳顿时失去了抵抗的勇气,便打开城门投降了。
就这样,吕蒙不费一兵一卒就取得了公安和江陵,兵不血刃地占据了南郡。
吕蒙的阴谋得逞了!
这次偷袭行动,吕蒙采取伪装偷渡的奇袭战法,步步奇袭,招招攻心,堪称中国战争史上最成功的一次军事奇袭行动。这次经典的偷渡奇袭战例,史称“白衣渡江”。
不过,在麋芳开城投降后,吕蒙却有点兴奋过头了。因此,吕蒙没有马上进入江陵城内安抚百姓,而是在城外的沙丘上设宴作乐,庆贺胜利。虞翻见状,对吕蒙说道:“如今江陵只有麋将军一人是真心实意愿意跟随江东集团,而江陵城内的其他人还居心叵测,您怎么能相信他们所有人都愿意为江东集团效力呢?您为什么不赶快率军进城去控制住这座刚取得的城池呢?”
经过虞翻的提醒,吕蒙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吕蒙幡然醒悟,听取了虞翻的意见。当时,江陵城内的情况恰如虞翻所预料的一样,城中确实有人策划埋伏袭击江东军。幸亏虞翻的提醒,吕蒙才赶在还没来得及设好埋伏前就粉碎了他们的伏击计划。
吕蒙清除了江陵城内的反对者,迅速控制了江陵城。
吕蒙率军进入江陵城内,赶紧贴出安民公告,约定江东军不得滋扰江陵城内的百姓,违令者斩无赦。
在吕蒙的这则公告贴出不久,江东军中有一个士兵却违令了。事情经过是这样的:吕蒙帐下的一个汝南籍的亲兵,私自拿了百姓家一顶斗笠用来遮盖铠甲。吕蒙知道后,认为铠甲虽然是公家器物,但此人擅取百姓的东西还是违犯了军令。为了惩一儆百,吕蒙将此人处斩了。
众将士见主帅吕蒙因这点小事就处死了他的亲兵,于是军中震栗,无人再敢违令。如此,江陵城内可谓“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了。
为了拉拢民心,吕蒙派出亲信对江陵城内的百姓嘘寒问暖,厚加抚慰。同时,吕蒙思虑周全,治军严明,善待百姓,优待俘虏,颇有大将风范。如此,江东集团完全赢得了江陵百姓的拥护。——其实,百姓们并不在意谁是当政者,只要能让其安居乐业就好,而谁能给予百姓幸福生活,百姓就拥护谁。
在这次偷袭行动中,陆逊作为前敌总指挥兼西路军主帅,密切配合先锋部队主帅吕蒙作战。在吕蒙取得公安和江陵后,陆逊率军长驱直入,攻取宜都郡。宜都太守樊友见情势不妙,弃城而逃。陆逊兵锋所向,各城邑长官和各部落首领们都望风而降。为了安抚和拉拢部落首领们,陆逊请求孙权给他们分发金银铜印。
随后,陆逊挥师西进,派遣部将李异、谢旌等人率领三千人的部队去攻打蜀将詹晏、陈凤。李异率领水军,谢旌率领步兵,截断险要之处,很快就将詹晏等人打得落花流水并俘虏了陈凤。与此同时,陆逊另遣周泰、韩当等人率军乘胜攻打房陵太守邓辅和南乡太守郭睦并获胜。秭归的豪族文布、邓凯等人招聚了几千名少数民族兵士,企图抵抗江东军。陆逊马上派遣谢旌前去讨伐,文布、邓凯等人毫无抵抗能力,一触即溃。陆逊部队一路势如破竹,江东军所向披靡,迅速占领了秭归、枝江、夷道,连克西蜀边境地方,退军驻守夷陵,重兵固守峡口,以防御蜀军的进攻,完全隔绝了刘备顺江而下出蜀救援关羽的道路。换言之,江东军已经截断了关羽的退路,堵住了他退回益州的大门。就这样,关羽的生命之门,被陆逊彻底关闭了。
据史料记载,陆逊先后斩获和招纳了刘备集团几万兵马。陆逊此举极大地削弱了刘备集团的势力,扫清了关羽在荆州地区的各种武装力量。
至此,江东集团成功占领了荆州的南郡、武陵、零陵三郡,刘备集团在荆州的所有地盘都归属孙权了。
当然,江东集团这次能这么轻松地取得关羽的大后方,与他们多年来的秘密筹划是分不开的。他们积极搜集军事情报,掌握了关羽大量的军事机密,并为之制订了有效的作战方案,一举而定。
就这样,关羽眼中的牢不可破的大后方就这么顺利地被孙权全部占据了。
楼主:蓝水飞舟  时间:2021-03-14 20:08:30
荆州出事
曹仁自从通过徐晃的书信得知援军将至,樊城守城士兵士气倍增,防守更加坚固了。不久,曹操派遣殷署、朱盖等人率领十二营部队陆续赶来了偃城,悉归徐晃指挥作战。徐晃在北路援军集聚后,将各军合兵一处,马上对关羽发起了反攻。
在进行大反攻之前,徐晃扬言要攻打围头的关羽守军。当时,关羽围攻樊城之时,在高地上修筑了围堑用以攻城,围头又修筑小屯(土丘),另外又修筑了四冢(大土丘),均有士兵驻守。
关羽听闻徐晃要攻打围头的军事设施,便把主力放在那里等待徐晃的到来。谁想到,徐晃却秘密进军他处,出其不意地突袭了四冢。其时,四冢的兵力较少,在徐晃的猛烈进攻下,守军渐渐顶不住了。
关羽见四冢危急,害怕失守,便亲自率领五千名步骑兵出战。随后,两军混战,杀喊声大起。由于关羽部队在此之前已经连日围攻樊城却久攻不下,导致士兵们的体力和士气都不如徐晃部队,这一战关羽被徐晃击败了。于是,关羽退走,徐晃则率军穷追不舍。
关羽在包围樊城时,在外围堑壕前面围有十重鹿角,用以防备曹军偷袭营寨。此时,关羽兵败之际匆忙率军逃往自己的营寨,却犯了一个慌不择路的错误。徐晃率军在后面紧追,紧随着败军一起冲入了关羽的营寨里,但以败军抵抗追兵,哪里可能是对方的敌手。
就这样,徐晃大破十重鹿角,并在关羽的营寨里大开杀戒,彻底摧毁了关羽的军事设施。其实,面对十重鹿角,如果徐晃从营外强攻关羽的营寨,势必是极为困难的,恐怕部队还没有靠近营寨就已经伤亡惨重了,无论是用步兵进攻还是用骑兵进攻。但是,徐晃却趁着关羽部队陷于混乱之际由内突袭,从而轻易地突破了十重鹿角打败了关羽。
无奈之下,关羽只得撤围退走。不过,关羽不甘心就这么失败了,将战船据守在沔水上隔绝襄、樊二城的水路,准备寻找机会再进攻樊城。
然而,就在此时,关羽的情报人员给他带回了一个让三军都震惊不已的消息——荆州出事了!
这份情报就是,荆州大本营被孙权用阴谋诡计一股脑儿全部占据了,傅士仁和麋芳不战而降,荆州的所有地盘都没有了。
关羽听闻此讯,犹如五雷轰顶,差点晕倒在地。
自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七月发动襄樊之战开始,到此时已是初冬十月了,关羽与曹军相持于襄、樊二城之间共计三个多月。在这期间,关羽都在全力攻打襄、樊二城,他没有想到江东集团会暗中撕毁盟约与曹操合谋暗算荆州。在襄樊前线的关羽,对吕蒙的偷袭一无所知,而江东集团天衣无缝的偷袭计划也让荆州守军完完全全蒙在了鼓里。直到此刻,关羽才发现被算计了!
关羽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境,进攻樊城已不可能,撤退荆州也不可能。事情发展到了这种地步,不仅宣告关羽的围城之策失败了,也宣告襄樊之战失败了。
如今,关羽只能从樊城撤军南还了。一直待在城里不出战的曹仁见关羽仓皇退军,便知道孙权已经拿下荆州了,便想趁机彻底灭掉关羽。于是,曹仁召集众将商议军情,众将异口同声道:“如今关羽的老巢被端了,他处境危急,其将士们一定会惊慌失措。如果现在我们乘胜追击,必定能擒获关羽。”
不过,赵俨不同意这种看法,他力排众议地说道:“孙权趁关羽处境困难时偷偷截断了他的后路,但孙权又顾虑关羽回兵救援之际我军会乘他们两军疲惫之际采取不利于他的行动。因此,孙权和我们合作对付关羽,实际上是站在一旁随机应变,从中取巧,以观胜败。如今关羽已成为孤军了,我们更应留下他作为孙权的心腹之患。如果我们对关羽穷追不舍,孙权就会改变想法。如此,孙权害怕我们歼灭关羽后会调转枪头去攻打他,那他就必定会为我军制造麻烦。我猜想,魏王此时也一定在为此事而深谋远虑。”
曹仁听了赵俨这番有理有据的分析后暂缓追击,等待曹操的命令再行事。当曹操听说关羽败走了,他担心众将追赶关羽,便急忙派人传令给曹仁,而命令的内容和赵俨所说的一样。
此时,关羽已是困兽,任其一方都有能力擒杀他,任谁都能歼灭他。不过,曹操歼灭关羽不仅没有意义,反而会招来飞灾横祸,但如果把关羽留给孙权的话,那么孙刘联盟自然就瓦解了。——事实证明,曹操的猜测是正确的。两年之后,刘备不顾群臣劝阻贸然发动夷陵之战,搭上了数万大军的性命,十年的积累毁于一旦。
关羽,这个冠绝古今的英雄,即将走向末路。

楼主:蓝水飞舟  时间:2021-03-18 12:45:00
英雄末路
其实,关羽在率军返回江陵的路上还抱着最后一丝希望,他不断派出使者与吕蒙进行谈判,希望孙刘两家抛弃成见,弥补裂痕,重修于好。
关羽每派出一位使者,吕蒙都厚待来使,并带着他们问候荆州军的家属。当时,关羽部队众将士的家属大多居住在江陵、公安这两座城中,这也是吕蒙之所以带使者去问候其家属的深意——“釜底抽薪”。
关羽的使者回来后,军中的将士们私下里询问使者,打听城中的情况。大家互相探询,知道家中不仅安然无恙,而且境遇比过去更好。于是,关羽全军众将士斗志更加低迷,许多人纷纷开小差,擅自逃离部队归降江东军。
此时,孙权也率大军来到了江陵。关羽见大势已去,自知势孤力穷,半路上急忙撤军还军当阳,向西逃往麦城(今湖北当阳东南),固守待援。
孙权见关羽退保麦城,便派人前往劝降。于是,关羽将计就计口头假装答应投降,暗中却在城楼上竖起旗帜,摆置草人伪装成士兵迷惑孙权,并做好了逃生的准备。
在关羽困守麦城之时,他并未完全丧失生存的机会。虽然当时陆逊已经封锁了关羽西归巴蜀的通道,但关羽还有等待援军的机会——上庸救兵。
要知道,刘备在汉中称王后,派遣刘封、孟达等人占领了上庸之地,并让他们二人镇守此地。上庸距离麦城三百公里左右,如果刘封第一时间率领骑兵前来驰援,估计也就几天的路程便可到达。但是,刘封因关羽平日里看不起他,便不想出兵驰援麦城。就这样,关羽最后一丝微小的逃生机会也没有了。其实,早在关羽水淹七军围困樊城之时,关羽就多次要求刘封、孟达等人派兵相助,但都被他们以“上庸三郡占领不久人心未附,不敢轻易离开驻地”为由拒绝了。不过,这一次与以往不同,如果刘封不出兵,就等于见死不救。当然,刘封拒援关羽,也为他后来悲惨的结局点燃了导火索。
关羽率领残兵败将退守在小小的麦城里,等了差不多一个月也没见援军的影子,就知道援军的希望是完全断绝了,于是决定突围逃生。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十二月,麦城。
关羽骑上战马,遥望着西北方,开始了他人生之中最后的一次行军之旅。这一天,北风凛冽,大雪纷飞。几天后,关羽将以惨烈的方式,迎来了生命的最终章。
关羽率领少数骑兵偷偷打开了城门,从麦城突围而走。不过,关羽的这个举动没有逃过江东军的眼睛,从他突围而走那一刻起,孙权就派遣朱然、潘璋率军卡住了他的必经之路,准备前追后堵拦截他。当关羽西逃至漳乡(今湖北当阳东北)时,关羽陷入了江东军的包围圈。关羽部队的众将士见败局已定,纷纷离开关羽投降江东军。此时此刻,关羽做梦也没想到他会兵败如山倒且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彻底,而几个月前他还是威震华夏的战神,如今却沦落到了被人追杀的地步。
关羽刚发动襄樊之战时有三万精锐,但此时仅剩下不到相当于一个现代军队编制的一个排的兵力了,如实地说就是身边只剩下十几名亲信骑兵(“兵皆解散,尚十余骑”)。——真是“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英雄迟暮,关羽老矣!
关羽望了一眼身旁这十几个不离不弃的弟兄们,眼里充满了感激之情。不过,关羽知道他的命运已经定格,已无逆转的可能了。
曾经纵横天下几十载,打遍天下无敌手,如今却“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关羽命亦如此而非战之过。
就这样,潘璋的部将马忠在漳乡擒获关羽及其子关平、都督赵累等人。
马忠擒获了关羽的消息传出后,江东军都兴奋起来。虽然关羽被俘虏了,但这个身材高大魁梧的男人即使到了穷途末路也仍不改神威,他的一双明眸里依然充满了一种凛然的正气,浑身似乎都散发着一种天生自带的英雄气概。为此,江东军众人震惊,油然生出一丝敬意。
其实,孙权未曾想到关羽有朝一日会落在他的手中,但如今劝降关羽已经毫无希望了。
为了斩草除根,孙权下令将关羽父子等人斩首于临沮(今湖北远安)。
关羽败走麦城,命丧临沮,一世之雄,就此谢幕!纵横一生,成名几十载,一世功业,威震华夏,转瞬间却灰飞烟灭,惜哉哀哉!
就这样,关羽以这种惨淡的结局草草地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不禁让人唏嘘不已!
不过,这段历史似乎是没有正义与邪恶之分的,不管是曹操灭掉袁绍,还是刘备兼并刘璋,抑或是孙权杀死关羽,没有过错,只是成王败寇罢了。
那么,刘备安排关羽驻守荆州是否是一种失策呢?
从整体上看,关羽镇守荆州还算是合格的。关羽镇守荆州多年,有效牵制了曹操方面的军力,同时也震慑了江东集团,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如此,刘备才放心转战千里,指点江山,夺取益州和汉中之地,打下了蜀汉帝业之基。
荆州作为战略要地,刘备必须交给绝对忠诚和有能力的人来镇守。关羽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每当危难之时,如果刘备需要分兵都会分一支部队给关羽统率。同时,镇守荆州的大将必须擅长带领水军,这正是关羽的强项。由此可见,关羽具有独当一面的能力。刘备汉中称王后,授予了关羽假节钺的权力。拥有假节钺权力的将领,不但可以斩杀触犯军令的将士,而且可以代替主君出征,拥有自行发动战争的权力。——这就是为什么关羽可以自作主张发动襄樊之战的原因。
综合各种原因和考虑当时的实际情况分析,当时刘备集团符合镇守荆州的大将似乎只有关羽一人了。
不过,关羽自视甚高,目中无人,处理不好人际关系,最后导致傅士仁和麋芳叛变。正因为如此,关羽才一步步走向了覆灭的深渊,但失败并非他的能力问题导致,而是性格问题。
当然,曹魏集团和江东集团密谋算计,集合了两个军事集团的兵力和最高智慧共同对付关羽,如此孤身一人的关羽又怎能敌得过呢!荆州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易攻难守,即使关羽纵有万夫不当之勇,但腹背受敌、两线作战且身陷重围、孤立无援,败走麦城也实属正常。
“从来就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樊城之战也很好地解释了这句话。其实,政治利益和其他利益一样,都是“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当涉及利益的时候,朋友和敌人的身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古今中外莫不如此。
要知道,赤壁之战,孙权和刘备联手攻打曹操;襄樊之战,孙权和曹操联手攻打刘备。——这三足鼎立的局面和游戏“斗地主”颇有些相似,都是二打一。此后,这种情形又多次出现,三国历史真是有趣有料啊!
关羽死了,他的忠义盖世无双,武艺天下无敌手,但他又性格狂傲,刚愎自用。
关羽是个孤傲的人,睥睨宇内,傲视天下,其性格的缺陷是导致他兵败身亡的主要原因。——“性格决定命运”,也许这并非虚言。
对于关羽这样一个英雄人物,他的优点和弱点都一样的突出。这个充满了个人英雄主义的悲剧人物,虽然最后败走麦城,但他大义凛然、从容赴死的一面又尽显英雄本色。关羽武艺绝伦,忠肝义胆,他身上绽放的光芒实在太耀眼了。因此,在关羽死后,百姓们造庙宇祭拜他且逐渐被“神化”,民间尊其为“关圣帝”。时至今日,各地关帝庙的香火依然旺盛,成了百姓精神的寄托。
如今,关羽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人物,更多的是一种精神象征。关羽是中华民族忠义的符号,后世许多皇帝都以他为忠义的化身来做文章教化百姓。关羽还被崇为“中国武圣”,成为与“中国文圣”孔子同等地位的历史人物。但是,关羽确实是一个有缺陷的失败英雄,正所谓“追忆涿郡合徒众,恩若兄弟共创业。白马万军斩颜良,千里寻兄走单骑。水淹七军震华夏,败走麦城留忠义。谱写义薄云天曲,生死不渝兄弟情”。
楼主:蓝水飞舟  时间:2021-03-23 12:18:19
吕蒙的最后时光
在关羽落难之时,荆州集团及益州集团的官员及众将领基本上表现出了超一致的态度——“见死不救,落井下石”,不仅傅士仁和麋芳率先临阵倒戈献城投降,而且关羽的其他部将也见风使舵纷纷叛离。
关羽擅自发动了这次规模巨大的襄樊之战,以丢掉性命和荆州为代价谱写了一曲壮烈悲情的绝响。不过,关羽之败却成就了另一个人的威名,这个人就是吕蒙。
吕蒙袭取荆州三郡,歼灭关羽数万大军,彻底解除了江东上游的军事威胁,把刘备集团赶出了荆州,让长江中下游连成了一片。如此一来,江东集团在三足鼎立之势中占据了一个比较稳固的位置。
当然,孙权知道,江东集团能有这些改变,吕蒙居功至伟。于是,孙权任命吕蒙为南郡太守,封孱陵侯,赐钱币一亿、黄金五百斤。
吕蒙再三推辞,坚决不接受这些钱和黄金,认为所做皆分内之事。不过,吕蒙还没有等到孙权给他颁发封爵令,就突发重病卧床不起了。当时,孙权在公安县听闻此消息后,派人将吕蒙从江陵接来安置在自己的内殿,悉心照料。同时,孙权四处寻医问药,延请名医为吕蒙治病。当吕蒙病情略有好转能正常饮食时,孙权眉开眼笑;而当吕蒙不能正常饮食时,孙权不知所措,长吁短叹,夜不能寐。奈何吕蒙积劳成疾,一病不起,身体状况一日不如一日,病情日渐恶化,死时年仅四十二岁。
回顾吕蒙的一生,他出身卑微,家庭贫寒,没有家世背景,还未成年就早早地投入了社会中。吕蒙十几岁时,南渡长江前来依附姐夫邓当,因此到了孙策的部队里。邓当是孙策的部将,经常带兵出去清剿各地的山贼和土匪,而吕蒙则凭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偷偷跟随部队去打仗。但是,吕蒙此举被人嘲讽,一个将领当面耻笑羞辱他,笑话他是一个小屁孩儿去战场厮混不过是去送死罢了。吕蒙听后大怒,居然将此将领杀死,最后在别人帮忙说情下才逃过了军法惩处。其后,吕蒙正式跟随孙权南征北战。孙权见吕蒙没有文化就劝其多读书,于是吕蒙开始刻苦学习,文化水平得到了提高,甚至连一向看不起吕蒙的鲁肃都忍不住感叹他的进步。
吕蒙好勇斗狠,打仗不怕死,冲锋陷阵永远在前线。吕蒙身经百战,屡建战功,在战场上进步,在战斗中成长,逐渐成长为江东集团的骨干将领,也成为一个讲究谋略、知道进退的大将。在鲁肃病逝后,吕蒙出任江东集团的第三任大都督,其设计擒杀关羽实现了“全据长江”的夙愿,建立了让世人瞩目的功绩。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吕蒙确实是在孙权的支持下步步高升、飞黄腾达,最后做了大都督,拜将封侯。但是,吕蒙能从一个大老粗转而成为一名大都督,其背后也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努力。
纵观吕蒙的人生历程,他出身行伍,从小兵做起,没有祖父辈的光环,靠着自己的努力一步一个脚印,一步步爬到了人生的巅峰。在吕蒙辉煌的军旅生涯中,他建立了赫赫战功,成功跻身到三国一流的军事统帅行列。毫无疑问,吕蒙是一个优秀的“职业军人”,是当之无愧的名将。
楼主:蓝水飞舟  时间:2021-04-12 11:21:24
第二十章 告 别
襄樊之战,以关羽兵败身亡而结束。在这场战役中,最大的赢家无疑是江东集团,而最大的输家就是刘备集团。当然,曹魏集团尽管损失了七军三万兵马,但从长远角度来看还是小赚了一笔——间接除掉了关羽,破坏了孙刘联盟,让“隆中对”的战略目标成了天方夜谭。
如果关羽不丢荆州,跨越荆、益二州的刘备集团就可以按照诸葛亮的“隆中对”战略规划政策大展宏图,等到时局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两地可以同时配合出兵发动大规模的北伐战争,这样两路大军便可分兵合击猛攻曹魏集团。但是,荆州丢掉了,刘备统一天下的梦想也差不多就破碎了。
此时,曹操驻军在摩陂,得知襄阳、樊城二城解围后,对徐晃的丰功伟绩赞不绝口,并下令予以大力褒奖。嘉奖辞云:“贼围堑鹿角十重,将军致战全胜,遂陷贼围,多斩首虏。吾用兵三十余年,及所闻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长驱径入敌围者也。且樊、襄之在围,过于莒、即墨,将军之功,逾孙武、穰苴。”(《三国志•徐晃传》)可见,曹操高度赞扬和肯定了徐晃立下的不朽功勋和大无畏精神,对他英勇杀敌的表现更是叹为观止。
徐晃以声东击西的战术打败关羽后,整顿部队回到摩陂向曹操汇报情况。曹操听说徐晃凯旋归来,亲自出营门七里迎接。为了庆祝这次胜利,曹操举办庆功会为立功众将士接风洗尘。在庆功宴上,曹操向徐晃敬酒,并感激地说道:“襄阳、樊城得以保全,这是将军的功劳啊!”
当时,摩陂是曹操的战时指挥部,当战事一结束,各路参加救援襄樊的援军都云集在一起了。为了慰劳各部队的将士们,曹操亲自巡视各营并对众将士表示感谢。但就在曹操逐营巡视时,不少部队的士兵擅自离开队列,唯有徐晃的部队十分整齐,没有一人私自脱离队列。
曹操看到徐晃部队的这一幕,想起了汉武帝汉文帝 时的周亚夫驻守细柳抵御匈奴进犯的故事,赞叹道:“徐将军治军严谨,可以说是有周亚夫的风度了。”
当然,徐晃部队能如此整齐且坚定不移地执行命令,与晃徐晃日常的严格训练是分不开的。徐晃部队能如此自觉遵守军纪,表明了徐晃治军严谨的一面。
曹操在班师之前,认为荆州遗民以及在颍川地区屯田的军民留在当地不容易管理,想把他们迁回中原。其实,曹操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毕竟这些人生活在靠近南方敌对势力的地方,他们在大军撤走后有可能会在对方的煽动下起来造反。
不过,司马懿不同意曹操的看法,劝谏道:“荆楚地区时局不稳,当地百姓还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如果我们贸然帮他们搬家,不容易让他们在新地方安居乐业,反而会引起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今关羽刚刚被打败,藏窜逃亡者也在观望时局的变化,而我们如果现在强行将当地人迁徙到异地他乡,这样做不仅伤了当地人的心意,而且也让想要回来的人不敢复还故乡。”
曹操听了司马懿的话也觉得有道理,倘若在此时强行让当地人搬家,说不定这个极端政策反而会引起当地百姓的暴动。于是,曹操打消了这个念头,率领大军从摩陂返回了洛阳。
江东集团兵不血刃地夺取了刘备集团统治下的荆州三郡和擒杀关羽后,孙权遣使入贡,将关羽首级千里邮递给在洛阳的曹操(“权击斩羽,传其首”),并假装向曹操称臣且言天命在此。曹操得到江东集团送来的礼物和书信后,将孙权来信遍示内外群臣,并笑着对麾下的文臣武将们说道:“孙权是想把我架在炉火上烤呢!”大家认为孙权说的有道理,纷纷劝说曹操称帝。不过,曹操笑道:“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可见,曹操即使在临死前都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对于废帝自立这一点,曹操非常清楚其中的奥秘——一旦称帝,他就会成为不折不扣的篡汉者,必定会背上乱臣贼子的千古骂名,一生名誉就此扫地,并且世世代代都遭人唾骂。如果曹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贸然称帝,不仅会给刘备集团和“拥汉派”势力出兵讨伐他的借口,而且会丧失民心不利于统一大业。当时的社会价值标准是儒家文化的忠、孝、仁、义、礼、智、信等理念,曹操是一个重实权轻虚名的人,当然不会做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而这不仅仅是一个骂名而已。
曹操望了一眼孙权送来的关羽首级,也知道此乃江东集团的移祸之计,但其代表中央政府,按礼制是不能退回去而只能收下了。于是,曹操举办了一个高规格的葬礼,以王侯之礼将关羽首级安葬于洛阳。当然,此举无疑可以向刘备表明其中隐含的意思——关羽不是我杀的。
江东集团为了消减刘备集团的敌意,孙权也将关羽的身躯以诸侯之礼安葬于当阳。后来,刘备在成都为关羽招魂祭祀,修建衣冠冢,即成都关羽墓。由于关羽在多地都有坟墓,因此民间也有关羽“头枕洛阳,身卧当阳,魂归故里”的说法。
不过,面对孙权示好的举动,曹操顺水推舟上表任命孙权为骠骑将军,假节兼荆州牧,封南昌侯。于是,孙权相应地派遣校尉梁寓向东汉朝廷敬奉贡品,又将原先在皖城之战中俘虏的庐江太守朱光等人送归北方。
当然,这并不是就尘埃落定了,襄樊之战改变了当时的战略格局,许多人的命运也由此而发生了改变。
楼主:蓝水飞舟  时间:2021-04-17 15:01:19
最后的告别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正月,洛阳。
曹操躺在病榻上,他强撑起自己的身体,有气无力地挥毫落墨,写了一些字迹十分潦草的文字。
此时,曹操已经不是一个纵横天下的统帅,而是一个须发俱白的老人。曹操长年累月的军旅生涯和过度劳累,已经把他所有的精力都消耗完了,而他衰弱的身体已经不允许他做任何事了。当然,曹操也知道他的身体已经糟糕到了极点,自己的时日已经不多了。
于是,曹操向身旁的侍从传令,宣召文臣武将们过来接受他最后的会见。
一群文臣武将们来到了曹操面前,他们是曹魏集团的功勋元老。曹操望着他们不禁百感交加,想着他们几十年来一直跟着他南征北战、横扫天下,不仅是他的老朋友和老部下,而且也是他同甘共苦的兄弟。
曹操感慨良多,创业几十年来转战千里,歼灭群雄,如今天下只剩下几股割据势力了,但他已经没有时间去完成统一大业了。
曹操伤感地对他们说道:“如今天下还未安定,不能遵循古代的旧制。我死了下葬以后,你们可以即刻脱去丧服,各自回到自己的岗位上。凡是带兵在外戍守的将领,一律不准私自离开驻地回来吊丧。官吏们要各尽其职,不能松懈,各自要尽其所能地做好自己的事务。另外,我死后装殓时就用当时所穿的衣服,不要在棺材里放金银珠宝作陪葬。”
其实,曹操在此之前曾经颁发过一则《遗令》,交代在他死后把他安葬在邺城西郊的高岗上,嘱咐将遗留下来的香料分给诸夫人,并且反复告诫他的妻妾们在他百年之后可以做鞋卖钱维持生计过日子。——曹操临死前仍念念不忘妻妾,并为她们以后的生活做出了安排,此乃“分香卖履”的典故。
关于曹操的《遗令》(见详见陆机《吊魏武帝文并序》),与其他帝王将相动辄以国家大事相托相比较,显然就是最典型的“个人主义”,而这也是他真性情的流露。——从人性方面来看,曹操的后事安排是最接地气的,此时曹操的感情无疑是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
曹操交代完了后事,不仅感到了一股空前的孤独感,而且已经预感到他的生命没有几天了。当时,曹丕留守邺城,曹彰镇守长安,而此时在异地他乡的曹操只能在脑海中回忆起与家人相聚在一起的情景了。如今,曹操只剩下一口气了,他想起了宛城之战力战而死的长子曹昂,又想起了妻子卞夫人……
毫无疑问,卞夫人作为曹操的贤内助,相夫教子几十年如一日。卞夫人成为正室后,辅助丈夫,善待其他姬妾,具有母仪天下的风范。卞夫人宽厚仁慈,赢得了上下一致的赞扬,甚至曹操也曾赞扬卞夫人“怒不变容,喜不失节,故是最为难”。
在曹操病榻前的文臣武将,他们看见曹操嘴角突然之间露出了微笑,都绞尽脑汁地想从中猜想出曹操的心意。
曹操实在太累了,他闭上了眼睛,陷入了沉思之中……
曹操的脑海中闪过以前的一幕幕景象,遥想当年风华正茂,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气吞万里如虎。弥留之际,曹操回想起了往事——“弱冠之年,踏上仕途,洛阳城中,严惩豪强;陈留起兵,为国赴难,汴水一战,九死一生;兖州创业,招揽人才,镇压黄巾,青州兵团;逐鹿中原,舍我其谁?官渡之战,奠定基业;远征乌桓,威震外族,南征北战,统一北方。猛将如云,谋臣似雨,军事实力,天下第一;赤壁之战,火光冲天,败退北方,休养生息;痛定思痛,卷土重来,平定凉州,位极人臣;建立魏国,定都邺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相争汉中,襄樊会战,天年有常,人生如此”。
此时此刻,曹操混浊的眼睛已经没有了往日的风采,躺在病榻之上奄奄一息,犹如油尽灯枯之时的那一点微弱之光。不过,曹操突然之间强行坐起,抬头望向病榻之前的文武百官,混浊的眼睛里突然发出摄人心魄的精光。当然,这不过是魏王最后的回光返照罢了……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正月二十三日,魏王曹操崩于洛阳,终年六十六岁。
楼主:蓝水飞舟  时间:2021-05-10 11:25:09
曹操的评价
一般来说,一个人死了也就到了盖棺定论的时候了,但曹操却是一个例外。在历史上,曹操是一个争议很大的人物,有的人说他是枭雄,有的人说他是奸雄,有的人说他是奸臣,有的人说他是奸贼,有的人说他是英雄,有的人说他是圣人……向来褒贬不一,不足而论。
在中国历史上,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会权谋、会打仗、会写诗。曹操雄才大略,文可提笔安天下,武可上马定乾坤。在曹操漫长的军旅生涯中,他取得了辉煌夺目的战绩——围剿黄巾军、擒杀吕布、歼灭袁术、覆灭袁绍、远征乌桓、威震辽东、平定刘表、驱逐马超、受降张鲁……纵观曹操一生取得的战绩,其中许多场胜仗都成了古代战争中的典范。
曹操难逢敌手,扫荡群雄,成功统一北方,威加四海,横扫天下,建立了霸王之业,成为曹魏政权的奠基者。在曹操的铁腕治理下,北方地区的文治武功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文景之治”。可以说,曹操引领和创造了一个时代,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不过,在曹操的一生中,他既有过不朽的功绩,也犯过严重的过失;他为百姓做过很多的好事,但也屠杀过成千上万的无辜百姓;他唯才是举,爱惜人才,但也残杀过无数的许多人才。
如果要评价曹操的功过得失,那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有过大功,但也有大过。曹操把权谋运用得炉火纯青,在几十年腥风血雨的斗争中得到了很多东西,比如晋爵魏王,位极人臣,但也失去了很多东西,比如长子舍命救父,爱将捐躯沙场。
曹操的人生经历波澜壮阔,在他轰轰烈烈的一生中经历了许多事情,有意气风发的事,比如转战千里,扫荡群雄;也有伤心欲绝的事,比如朋友的背叛,部属的谋杀。可以说,曹操军旅生涯是九死一生,峥嵘岁月更是险象环生,但“大丈夫生于乱世,当仗三尺剑平天下;好男儿志在四方,自强不息开创伟业”。
曹操的一生成就不俗,主要有:扫荡群雄,统一北方;廉政治国,惩办豪强;改革户籍,加强统治;提倡文学,唯才是举;推行屯田,兴修水利。
在曹操六十六年的人生当中,他完成了许多帝王都无法完成的事情,做出的贡献也足以媲美许多明君一生的成就,而这些赫赫功绩是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抹杀掉的,将会永远记载在史册上。
纵观曹操的一生,功绩远远大于过失,无愧于英雄之名。所以,陈寿在《三国志•武帝纪》中这样评价曹操:“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虎摉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