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专题2——绍兴十一年收兵权后,赵构有哪些骚操作

字数:15094访问原帖 评论数:3049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02-20 02:58:53 更新时间:2022-01-20 20:05:24

楼主:水煮权力0502  时间:2021-02-19 18:58:53
这个应该包括在朝廷,也包括在地方,我更感兴趣的是在地方。

比如:赵构派刘琦入荆南。我认为,赵构的这个操作意图非常明显,非常时期,刘琦可以快速入川陕,或入鄂州军团。

再比如,让张俊入镇江,把枢密行院设在镇江,把张俊从南京调到镇江,这相当于军区司令员调防,离开自己经营十多年的部队,也是在从根本削弱三大将对部队的控制。

…………


如此种种,这是大将层面的调动,那些中将与少将,还有文职人员到地方,……帮助赵构控制三大集团军,赵构是如何布局呢?

楼主:水煮权力0502  时间:2021-02-23 14:07:07
在绍兴十一年四月之前,三大将都表现的非常无礼,不尊重赵构,不尊重朝廷,这在史书上有记载。大敌当前,救援不力,朝廷苦于现状,实在找不出合理办法,尽管士大夫一再坚持弹劾诸大将,赵构迫于抗金的需要,都压了下去。

绍兴十一年,淮西会战结束,各大将要到临安开庆功会。范同向秦桧见言:让三大帅入枢密院,剥夺三帅兵权。秦桧立即向赵构密奏,赵构同意。这就拉开了南宋初年削藩收权。
楼主:水煮权力0502  时间:2021-02-23 19:59:58
绍兴十一年的收兵权,到底高宗有没有合法性?有人也许会说:一切权力来自于皇帝,皇帝要回权力,这有什么不合法吗?通常的国情是这样的,但南宋初年,由于国情复杂,赵构曾经在建炎四年采纳了范宗尹的建议:实行稍复藩镇国策。范宗尹说的很清楚,国情不同,太祖收兵权正确,现在国情不同于太祖时期,需要发展壮大军事,以对抗金国,所以“稍复藩镇”,领地与爵位可以世袭,区域基本就是三大将控制区域,这个才是三大帅飞扬跋扈的根本原因。所以高宗的收兵权,其实就是削藩,说不好听点就是朝廷食言,这才是韩世忠与岳飞在绍兴十一年杠朝廷的根本原因,而赵构与秦桧也尽最大的努力安抚三大将,目的就是和平收权,让他们做寓公。当然目的与太祖一样,但过程要比太祖复杂。先从废宣抚司,把三位放到枢密院,最后是寓公,这是秦桧设计好的套路,当三大帅觉察时,已经失去了一大半,对本兵也失去了控制。

当然,在整个过程中,似乎老天也在帮赵构,金国在赵构收兵权的当中,抛出橄榄枝,刘光世第一个上交兵权,做起了寓公,刘光世还有一段精彩的政治表演秀,赵构也配合演戏,非常精彩,给谁看呢?给三大将看的。

赵构朝廷有整顿军痞的呼声,也有收权的呼声,既然三大帅已经桎梏在朝廷,那就让朝廷的道德来评判下,先从最嚣张的韩世忠开始,然后到不知轻重的岳飞,就在这个时候,金国又递来橄榄枝,更让赵构收权名正言顺,对于不忠的就露出凶光。
楼主:水煮权力0502  时间:2021-02-23 21:22:28
湖北京西宣抚司参谋官朱芾充敷文阁待制知镇江府司农卿李若虚充秘阁修撰知宣州二人皆岳飞幕客也自军中随飞赴行在上将罢飞兵柄故先出之
——绍兴十一年四月二十二
———————————————————
从这则史料看,岳飞到临安的时间最晚就是四月二十二日。根据历史记载,还有庆功宴,四月二十三日就是开始入枢仪式,所以二十日或二十一日,岳飞就应该到了临安。

按我的理解,在庆功宴上,赵构透露了岳飞将入枢密院,而后把岳飞的幕僚朱与李调离岳飞身边。顺序是:岳飞到临安——庆功宴(赵构透露三大将入枢密院)——调离岳飞的幕僚——入枢密院仪式(二十三日)

楼主:水煮权力0502  时间:2021-02-23 21:49:13
日历锁 院在辛卯(23日)降制在壬辰张俊归部曲及诸将带御前字在乙未(27)前后凡五日
——————绍兴十一年四月
——————————————
这段文字,明确记载,这是一个闭门会议,历时五天。
明确记载的参加人有范同与林待聘。但我们可以肯定,秦桧,王次翁,岳飞,韩世忠,张俊,…………肯定参加。
降制是24日;
其后三天,直到27日,最亮眼的是“张俊归部曲”,韩世忠与岳飞呢?显然,张俊同志一贯拥护朝廷,而韩岳可能在这五天的闭门会议上,极不认同入枢密院,极不配合。
楼主:水煮权力0502  时间:2021-02-24 16:49:55
详解“锁院五日会议”

02

在了解了基本盘后,我们再回到绍兴十一年四月,岳飞到底几日到临安?我的推断是四月二十日或二十一日。从日历推断,韩世忠最可能的时间就是四月十三日,这符合岳飞迟到六七日的记载。更何况,在四月二十二日有任命李若虚与朱芾到宣州和镇江做知府的记载,二位都是岳飞幕寮,而且是随同岳飞一齐到临安的,可以断定:岳飞绝对在二十二日就在临安。

因为岳飞到临安,带有上千的亲兵,还有幕寮,可以参考绍兴十年的记载,那次的人员是两千,这次也参考这个数字吧!过去是三大帅是来了就被高宗接见,然后离开,如流水席,今年不同,是聚到一块儿了,三大帅有大几千人的亲兵部队,应该都是精锐,所以,在开会前要先解决这些定时炸弹,这需要时间。

还有“庆功会”,枢密院有庆功宴,这是必不可少的,来了先把气氛搞的祥和团结,为下一步做准备。开会前的准备工作应该有两天时间。所以,我推算日期如上。
楼主:水煮权力0502  时间:2021-02-24 17:22:25
详解01

主要观点:

1,是藩镇格局,韩岳拥有非常大的独立性,而张俊的独立性较弱。

2.为什么张俊的独立性弱,是因为每当金军南下,淮西是必争之地,是杨沂中的淮北军团与张俊的淮西军团联合作战,所以其独立性非常弱。

3.杨沂中与刘琦都是淮北军团骨干,都是赵构的嫡系,而淮西的王德虽然隶属于张俊,但是独立兵团,是直接受枢密院指挥的,这三支淮西劲旅,威慑张俊。

4.张俊的淮西是金南下必争之地,而韩岳战区就相对于淮西要压力小很多,这也是张俊主和的根本原因。淮西前防守司令——原淮西军团司令刘光世也主和,为什么?自己拼死拼活作战,韩岳不救。

5.如果韩岳与张联合对抗朝廷收兵权,朝廷首先解决的是张俊,人精张俊明白这个道理,所以第一个响应朝廷收兵权。
楼主:水煮权力0502  时间:2021-02-25 07:32:44
详解“锁院五日会议”

03

四月二十二日,朱芾知镇江,李若虚知宣州,二人都是岳飞的重要幕僚,把二位从岳飞身边调走,史书说“上将罢兵柄故先出之”。所以朝廷意图很明显,就是服务于“罢兵柄”!
第一,朱李都是升迁,朝廷用升迁的事例,想告诉三大帅的幕僚们:现在朝廷的任免升迁已经全部归于朝廷。
第二,在于瓦解岳飞亲信幕僚的势力。

从后面岳飞曾经要自己的亲兵回鄂州看,岳飞在临安上千亲兵应该都被控制了。所以,收兵权之前,朝廷会捋顺一系列不稳定因素。尽量做到合情合理祥和团结,有利于和平收权。所以,在这方面,朝廷不会故意不尊重三大帅,因此以商量的形式开始很必要的。

关于23日,“诏范同入对“,这是第一个记载的事,我们如何看待这个事情呢?
第一,23日发生的事很多,应该一大早就开始了,一直议论到晚上才基本有结果。
第二,范同入对,就是要当三大将面走一遍“三帅入枢密院”的来龙去脉,然后谈好处。就是通过范同之口传达朝廷的意思,也就是先小卒试探,不行秦桧上,再不行赵构上。朝廷可谓思维慎密。
第三,接下来就是赵构挨个见张韩岳,重点在“范同的入对”

史书记载,在二十三日晚,基本达出共识——三帅入枢密院。
楼主:水煮权力0502  时间:2021-02-25 07:55:13
详解“锁院五日会议”04

锁院制,我对这个制度也知道的很少,但我知道这是“保密”的非常手段。既然要保密,就与世隔绝,所以我开始用闭门会议说事,不知是否恰当!但锁院会议应该保密更高。

锁院是在二十三日晚上,并且在这个时候,由范同与林待聘起草入院诏书,可以看出二十三日一整天,主要在朝廷上进行,主角是范同,赵构就范同建议廷议,而后单独会见韩,张,岳,秦桧王次翁应该会陪同接见。不管怎样,三位是答应入枢密院的。

有心人可以看出,先进官,成为枢密使或枢密付使,三大帅很容易答应,很容易中套。更何况是各个击破,这一步很容易。看看二十七日,罢宣抚司时,估计三大帅都傻了。
楼主:水煮权力0502  时间:2021-02-25 09:54:41
详解“锁院五天会议”05

(绍兴十一年)夏四月……辛巳,以王次翁兼权同知枢密院事。韩世忠、张俊、岳飞相继入觐。壬辰,以世忠、俊并为枢密使,飞枢密副使,命三省、枢密院官复分班奏事。乙未,张俊请以所部兵隶御前。罢三宣抚司,改统制官为御前统制官,各屯驻旧所。
——————《高宗本纪》

时世忠俊己至而飞独后桧与参知政事王次翁忧之谋以明日率三大将置酒湖上欲出则语直省官曰姑待岳少保来益令堂厨丰其燕具如此展期以待至六七日及是飞乃至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本纪》记载,王次翁在四月十三日就权同知枢密院事,而在上面《要录》中,只提到王为参知政事,要录这段记载是韩张已经到了临安,是不是在四月十三日之前,二位就到了临安呢?如果哪样,岳飞到行在的时间会更早。我主要是否定二十三日岳飞到临安,然后就开会说,这种说法极不靠谱。

韩世忠,张俊,岳飞相序见赵构,就是在二十三日。因为赵构更多是拍板的,这次三大帅来行在干什么?就是要入枢密院,所以,高宗见他们就是定这事的,不可能提前单独接见。《本纪》中辛巳这天的记载只是与王次翁有关,与韩张岳无关,有朋友以此来推理韩世忠在十三日到达临安是错误的。

二十三日,一早诏范同入对,然后赵构挨个见韩张岳,到晚上,三大帅入枢密院。诏林待聘起草。
二十四日,地点在枢密院,三大帅正式入枢密院,关于韩世忠与岳飞记载,很形象,完全是秦桧面前表现不合作态度。
二十五日,在朝廷
二十六日,在朝廷
二十七日,在朝廷
楼主:水煮权力0502  时间:2021-02-25 19:55:27
详解“锁院五日会议”06
世忠既拜乃制一字巾入都堂则裹之,出则以亲兵自卫。桧颇不喜。飞披襟作雍容状。桧亦忌之。——《要录》

这是会议第二天的记载,四月二十四日,地点在枢密院。

我的第一感觉,就是韩岳嚣张,从后面的走势看,他俩确实为自己的嚣张买单了。

他们看不起秦桧这些文臣?
他们不愿意受到礼法的约束?
他们喜欢回到自己的宣扶司去?
他们不喜欢枢密院的工作?
…………
在我的脑海里闪现了太多的“不”,最后是秦桧不喜与忌之。客观说,从韩岳的心态与行为记载,显然把枢密院当做宣扶司了,或者用这样的行为语言向朝廷叫板,然后快速离开朝廷回自己的宣扶司。

再者,从韩岳在秦桧面前的傲慢,可以看出:韩张岳入枢密院,是迫于赵构的决定,如果秦桧单独出面,估计会让秦桧十分难堪的,可以参考绍兴七年张浚与岳飞吵架,所以,二十三日主角是范同与赵构。
楼主:水煮权力0502  时间:2021-02-26 00:00:57
详解“锁院五日会议”07

诏三省枢密院官依东京旧例分班奏事 癸巳诏参知政事王次翁序位在岳飞之下以飞阶官为少保故也飞请班次翁之下不许上谓大臣曰昔三宣抚之兵分为三军故有此 军作过而往投彼军者今合为一则前日之弊草矣 监察御史祝师龙试太府少卿 大理寺丞王师心为将作少监军器监丞鲍琚为军器少监填复置阙师心与祝师龙皆自广州鞫狱还故有是命 乙末……——————《要录》

这一段有三个日期。“诏三省枢密院官依东京旧例分班奏事“,这个诏书内容,应该是二十五日之前的,是二十三日晚林待聘制的吗?看内容不像是,……不管这个诏书的具体时间,单就诏书内容看:岳飞排在王次翁之后,这就是旧例。而二十五日,专门下诏书——强调岳飞排在王次翁之前。从一定程度上,也说明赵构在极力讨好三大将。


楼主:水煮权力0502  时间:2021-02-26 08:11:02
随宜措置,専一任责。节次具已,措置事目,闻奏。

————————————
童宝可能糊里糊涂知道点,但懵懂,所以认识含糊,越来越多的含糊认识,导致偏离大方向。
老何谈了,大概意思是相同的,认识嘛,基本差不多,只是细节不同。

我谈自己认识:
这段话分两部分,前八个字是一个意思,就是皇帝给的权力;后十个字,是臣子的义务,或者说是皇帝给臣子的枷锁。用现在时髦话:权利与义务的结合。当然这里是权力。

随意措置——我对这句话的理解,要比老何的理解要牛逼的的多。就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是至高无上的权力。翻译:根据实际情况任意处置
专一任责——这是对大臣的要求,是对“随意措置”的补偿与限制,也就是大臣具体去做哪方面工作,不要逾越。翻译:在授权的范围内尽心尽责。
节次具已——
楼主:水煮权力0502  时间:2021-02-26 11:05:39
详解“锁院五日会议”08

诏三省枢密院官依东京旧例分班奏事 癸巳诏参知政事王次翁序位在岳飞之下以飞阶官为少保故也飞请班次翁之下不许上谓大臣曰昔三宣抚之兵分为三军故有此 军作过而往投彼军者今合为一则前日之弊草矣 监察御史祝师龙试太府少卿 大理寺丞王师心为将作少监军器监丞鲍琚为军器少监填复置阙师心与祝师龙皆自广州鞫狱还故有是命 乙末……——————《要录》

————————————
二十五日,主要解决三省枢密院班次问题,说白了就是单独解决岳飞的问题,最起码给人的感觉是:岳飞是赵构的心上人。

这一天还做了一些重要任命,管财务的,管军器的。以配合军改的顺利进行。

二十六日,应该在朝廷列班奏事。因为这一天没有记载,可能没有诏书,只是承上启下的工作。三大帅入枢密院了,在朝廷的秩序也定了,应该预演下朝廷规矩,所以二十六在朝廷列班奏事,我认为,这也是预谋好的步骤,为进一步收兵权做准备——目的就是取消宣抚司。
楼主:水煮权力0502  时间:2021-02-26 21:32:39
老是删帖,什么原因啊!?
楼主:水煮权力0502  时间:2021-02-27 21:45:47
详解“锁院五天会议”10

十一年,桧再主和议,患诸将难制,同献计于桧,请皆除枢府,罢其兵权。桧喜,乃密奏以柘皋之捷召三大将赴行在,论功行赏。同入对,帝命与林待聘分草三制,世忠、俊枢密使,飞副使,并宣押赴枢府治事。张俊与桧意合,且觉朝廷欲罢兵权,即首纳所统兵。帝召同入对,复以同为翰林学士,俄拜参知政事兼修实录。
同始赞和议,为桧所引,及在政府,或自奏事,桧忌之。万俟卨因论:“同贰政之初,首为迁葬之议,自建康至信州,调夫治道,怨嗟籍籍。近朝廷收天下兵柄,归之宥密,同辄于稠人中贪天功以为己有。”遂罢与祠。桧意未已,卨再论,责授左朝奉郎、秘书少监,谪居筠州。
十四年,复朝奉大夫,提举江州太平观,移池州。十八年,复太中大夫、知太平州。卒,年五十二。
————《宋史-范同传》

同献计于秦桧请皆除枢府而罢其兵权桧纳之乃密奏于上以柘皋之捷召韩世忠张俊岳飞并赴行在论功行赏时世忠俊己至而飞独后桧与参知政事王次翁忧之谋以明日率三大将置酒湖上欲出则语直省官曰姑待岳少保来益令堂厨丰其燕具如此展期以待至六七日及是飞乃至上即召同入对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今天的主角是范同。有很多人认为:范同只是首先提出者而已。其实,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的。如果把绍兴十一年,高宗收兵权,拍成电影,那么男一号就是范同。有人也许会说:秦桧不是男一号吗?秦桧是城府之人,他主要是心理活动,适合古龙电影的主角;也许有人会说:不是赵构吗?不是!他扮演的角色就是陈桥兵变时的赵匡胤,他会装作是别人推着他这样做的。不论是秦桧还是赵构,都不会首先出面,二位都是在剧情接近高潮的时候,顺势推到顶点。而谁是整个剧情的推动者呢?就是范同。

我读范同,觉得这个人很像李纲,不是说他俩的观点,而是性格。李纲在徽宗退位中扮演的角色,就非常精彩,谁来硬刚徽宗及其亲信?就是吴敏借李刚的表演,扳倒了徽宗亲信。这个模式,一样适合高宗收兵权。

高宗不会表现的急不可耐要收兵权,他要借助别人之口来表达要收兵权,而且这个人还得非常执著,就像李纲一样,当然还得有人随声附和,最后赵构顺势收兵权。

“十一年,桧再主和议,患诸将难制,同献计于桧,请皆除枢府,罢其兵权。桧喜,乃密奏以柘皋之捷召三大将赴行在,论功行赏。”————桧再主和议,这一句是瞎扯淡。范同向秦桧提出入枢密院实现收兵权,这个思路,秦桧非常认同,但秦桧真的城府很深,而是不动声色,然后向高宗密奏,一个密字,可以看出秦桧真的老谋深算。

高宗在收兵权时,让范同两次入对,而这两次都是重要时刻,一次是三大帅入枢密院,另一次就是罢宣扶司。为什么高宗让他入对呢?首先范同有强烈的表演欲望,所以让范同来推动剧情发展。下面来看一则史料:
万俟卨因论:“……近朝廷收天下兵柄,归之宥密,同辄于稠人中贪天功以为己有。”————这是弹劾范同的,从这个弹劾可以看出,范同在众人中说自己在收兵权时功劳最大,范同说的没有错。可是这个是“密”,明白吗?是朝廷秘密,解密也是将来某个时候,过早的解密就会让朝廷背负不道义的负担。比如这次收兵权,赵构要扮演陈桥兵变的赵匡胤,最起码要吃香好点,也告诉三大将:是他们逼着我收兵权的。范同对着众人说自己收兵权功劳最大,那就要谈细节,这样就出卖了赵构与秦桧。秦桧与赵构都是闷声做事的人,范同的言论很容易掀起刚平息的收兵权话题,如果大家都七嘴八舌的谈,不利于朝廷的吻定,所以范同很快被罢,离开朝廷到外地。
楼主:水煮权力0502  时间:2021-02-28 08:33:30
详解“锁院五天会议”11

继续范同话题,有人会问:水煮上面写的范同,真实吗?说实话,我认为百分之八十真实。我是给予中国文化,中国人的做事准则,还有史料,……综合思考后得出的结论。

拿宋朝皇帝行为说吧!赵匡胤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都是遮遮掩掩;钦宗继位与赵构继位都是遮遮掩掩。老子说的好:不为天下先,古语有:枪打出头鸟。……所以中国人形成了独有行为文化——推让只是礼节,不代表内心真实想法。在宋朝道学盛行的年代,这种行为在朝廷中记载特别多。这种文化也会贯穿绍兴十一年收兵权的整个过程。

关于史料记载,二十三日范同入对,二十七日范同入对。用童宝朋友的话说:这是秦桧欺骗赵构的证据,赵构是在核实,……这种言论非常幼稚与错误,范同的建议到赵构这里已经有很长时间了,为什么在入枢密院的前一天让范同入对,是核实还是让范同对三帅发难呢?我倾向于后者,在罢宣抚司时,范同再次入对,让我更确信:范同就是朝廷收兵权中的第一打手。事后,范同为参知政事,也是朝廷对他收兵权期间精彩表演的肯定。

《范同传》的记载,也证明他在收兵权中的作用很大,而且有很强的表演欲。秦桧把范同推向前台,真是知人善用,老谋深算,城府极深啊!
楼主:水煮权力0502  时间:2021-02-28 10:22:03
详解“锁院五天会议”12

也许大家有一个认识:赵构强势收走了三大帅的兵权。从结果看确实可以用强势,但从赵构在收兵权的姿态看,赵构很温柔,赵构既表演了一个仁慈君主,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威严。

为什么我坚持赵构收兵权的“温柔”呢?首要原因就是金国这个敌人存在,用教员的话说是:当前主要矛盾是宋金矛盾,朝廷与三大将的矛盾是次要矛盾。(参考抗日战争)。在这样的环境下,决定了赵构收兵权的温柔,绝不会霸王硬上弓,所以收兵权是一步一个套,温水煮青蛙,先入枢密院,再罢宣抚司,然后把其幕僚下放,……最终把三大帅变成孤家寡人,承诺保全功臣。在宋金和平无望时,赵构收兵权表现特别温柔,当宋金议和后,赵构与大将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韩世忠与张俊都是在议和后彻底隐退,成为寓公,直接赐死岳飞。这与开始“要活底岳飞”的赵构判若两人。赵构也是根据形势在调整自己的姿态,所以赵构是一个有头脑有主见人,是一个深谋远虑的人杰。我们不应该因为赵构杀了岳飞就否定他的出色,更何况,把岳飞事件摆在所有帝王面前,有几个能够做到不血流成河的?汉,唐,明,清都做不到赵构的地步,他已经很仁慈了。
楼主:水煮权力0502  时间:2021-02-28 17:18:10
详解“锁院五天会议”

这篇的主人公是张俊。先看史料:
【二十四日壬辰韩世忠张俊除枢密使岳飞为枢密副使。

范同献议於秦桧曰:诸路久握重兵难制当以三大帅皆除枢密使副罢其兵桧喜遂奏其事上从之世忠俊皆除枢密使赐俊玉带飞枢密副使世忠既拜乃制一字巾入都堂则裹之出则以亲兵自卫桧颇不喜飞披襟作雍容之状桧亦忌之惟俊任其自然故桧不致深疑。

二十七日乙未罢淮东西湖北京西宣抚司诸军以御前为名。

罢淮东西湖北京西宣抚司止用逐军统制领将以御前为名谓之御前诸军宣抚司并结局官属各转两官张俊独留提点诸房文字王应求一名馀并发归本军。】——《三朝北盟会编》

这个史料,主要记载两日,二十四日与二十七日。二十四日是三大帅入枢密院 ,二十七日是罢三帅宣抚司日,在这关键的两天里,朝廷的记载里,张俊是个“好同志”。
第一点,赐玉带,这是殊荣,什么时间赐的?从记载顺序看,应该在二十三日,赵构接见三大帅时,赐的。(这个待考)也许是二十四日,与入枢密院诏书一块的。不管是怎样,显然赵构有拉拢张俊的意图。
第二点,就是入枢密院的后,对三帅的描写,“惟俊任其自然”,这种描写,显然是张俊心态极好的表现,为什么好?应该是支持范同,赵构也投桃报李赐玉带,当然这个玉带应该有淮西战功吧!但更多是张俊支持收兵权有关。而韩岳就太不自然了,这种不自然显然是抵触范同建议的,他们不笨:一匹狼在狂野中一样可以吃人,一只老虎被关进牢笼就是爪牙非常锋利能够伤人吗?
第三点,罢宣抚司后,也就是二十七日,张俊只留下王应求,其他遣返回本部,按照规定可以留两名,但张俊只留下一名。很有意思!我理解是:把另一个名额让朝廷任命。这样的张俊同志,赵构秦桧能够不喜欢吗?
楼主:水煮权力0502  时间:2021-02-28 18:37:57
详解“锁院五天会议”14

继续张俊。依然史料:【同献计于秦桧请皆除枢府而罢其兵权桧纳之乃密奏于上以柘皋之捷召韩世忠张俊岳飞并赴行在论功行赏时世忠俊己至而飞独后桧与参知政事王次翁忧之谋以明日率三大将置酒湖上欲出则语直省官曰姑待岳少保来益令堂厨丰其燕具如此展期以待至六七日及是飞乃至上即召同入对谕旨令其与给事中兼直学士院林待聘分草三制是夕锁院
壬辰扬武翊运功臣太保京东淮东宣抚处置使兼河南北诸路招讨使节制镇江府英国公韩世忠安民静难功臣少师淮南西路宣抚

使兼河南北诸路招讨使济国公张俊并为枢密使少保湖北京西路宣抚使兼河南北诸路招讨使岳飞为枢密副使并宣押赴本院治事世忠既拜乃制一字巾入都堂则裹之出则以亲兵自卫桧颇不喜飞披襟作雍容状桧亦忌之】————《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这是记载韩世忠与张俊先到临安,而岳飞没有到时的情况。注意:王次翁是四月十三日为参知政事兼权同知枢密院事,而这里记载只有参知政事。我以此推断——张俊与韩世忠在四月十三日之前就到临安了,岳飞到临安时间不会迟于四月二十日。

现在有一种观点,就是在收兵权问题上,秦桧与张俊是密谋好了的。这种观点显然是错误的,秦桧与赵构不会事前让张俊知道,因为这是在收张俊的权力啊!假如张俊走漏给韩世忠岳飞,那还了得?从这段史料记载看,在张俊到临安后不知道要收兵权,从王次翁言行可以看出,也是对张俊隐瞒的。张俊与韩世忠是亲家,在三大帅嚣张时代,他们往往口无遮拦的。总之,张俊事先不知道,是二十三日后,张俊选择队伍时,站在了赵构一边。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