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物语之说写诗词的会偷懒你同意吗

字数:1970访问原帖 评论数:43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19-07-22 03:03:07 更新时间:2021-03-20 21:23:11

楼主:章冀平  时间:2019-07-21 19:03:07

诗词物语之(其十六)说写诗词的会偷懒,你同意吗?


今人有诗曰:

冠冕早无期,懒人方写诗;
边缘通体化,日记可相宜。

今人还有诗曰:

辛勤血汗抛,偷懒勿需教;
营养丰枝叶,顶尖开放苞。


偷懒,在素以勤勉著称的浙江人眼里,是不屑一顾的。而事实上,也有偷懒要会偷懒的说法,我多少知道一二。
因此,我在上网混点后不久,便写了一个小品文《懒人创新世界》,居然还收获了些许认可。

随后,有人发帖称他写诗的原因之一,居然是“偷懒”所致。

首先,他说,诗词是最短的文章。——能够写得短而了事,多少可以认定窥得偷懒天机的原因。

其次,写一般的文章,至少得有各方面的交代,来龙去脉的,漏了一处都会被质疑的。
而写诗词就没有这些讲究。横空出世,来去自由,只要写清楚需要表明的那些事物,便一了百了了。

再则,写诗词以意境为判断依据。意境是什么?——可以有多种说法,只要能自圆其说,写岔了也能扳回来。

还有,诗词不仅篇幅短小,格式确实挺丰富的。——随便换个方式,就成了另一篇作品,——那的确不费很多事。

这些观点深深打动了我,让我的“懒人思维”产生共鸣,也很快接受了“懒人写诗词”的说法。

不过,我因此经常自嘲:——难怪这诗词,纵然是古体诗词,往往闹得卖不出价钱来;归根结底,——这世界惩懒奖勤。


楼主:章冀平  时间:2019-08-21 21:26:50

拙文:


懒人创新世界 ?!


懒人----
在中文中,
是一个显著带有贬义的名词;
我也一直持有类似的观点,
直到有一天,
听到了关于“超级懒人”的故事:
······

其一是关于蒸汽机的活塞自动往复装置的发明过程:
说的是在使用蒸汽机的早期,
有个小伙子就是从事蒸汽机活塞的往复操作。
每次蒸汽机的活塞冲程到位后,
小伙子要操作放空汽缸,
使活塞能够回到起始位置。
······

这活计又重,
又枯燥乏味;
小伙子干了几天就累得够呛,
真想撂挑子走人!

不过,
他琢磨了几天后,
想到在活塞的推进杆上加装连动装置,
能够自动完成本该自己手动完成的工作。

这就是发动机汽缸中活塞往复装置的雏形;
以后那份枯燥乏味又笨重的工作便消失了。

其二,
著名发明家爱迪生十几岁时在一家邮电局打工。
那时,电报已经进入商业运行,
邮电局的重要工作是收发电报。
邮电局老板怕值夜班的职员睡着了误事,
规定必须在凌晨三点向总局发一次电文,
以证明当日值班者恪守岗位。

可是,经常有人达不到要求而受到惩罚;
倒是在一家很偏远的邮电局里,
有人一直准时在凌晨三点发来电文,
从来没有一点差错。
老板深为感动,
在得知这是名为爱迪生的小职员后,
决定带上部僚和奖品亲自探访,
准备在当场给爱迪生表扬和授奖。

老板他们一行人到达那邮电局时,
隔着窗户看到的爱迪生正呼呼大睡!
----那时桌上的时钟指向:两点五十五分!
时钟旁静静地放着一台发电报机。

老板示意大家原地观看,
想看看接下来究竟会发生什么事情。

时钟指向三点时,
只听到“卡擦”一声,
时钟里的一根金属细杆启动了旁边的发电报机,
电报机被几个齿轮和连杆操纵着,
很快发完了规定的电文!

邮电局老板哭笑不得!
·········
而爱迪生依然呼呼大睡!
··········

从此以后,
我觉得这懒人“偷懒”不一定是坏事,
甚至我敢说:懒人创新世界!

人懒得捕猎,
才驯养“家禽家畜”;
人懒得苦力,
才驾驭“牛马耕行”;
人懒得走路,
才用上“以车代步”;
人懒得清涤,
才精制“以机全洗”;
人懒得除尘,
才广泛“以吸通扫”;
人懒得遥途,
才发展“铁路航空”;
人懒得练字,
才依赖“电脑打印”;
人懒得囿地,
才进军“外层空间”;
人懒得··,
·········

对不对?

楼主:章冀平  时间:2020-08-12 23:49:45



我没有读过王力先生的《诗词格律》。

不过,就你引用的王力先生的观点来看:
“任何规则都有它的灵活性,诗词的格律也不能例外。处处拘泥格律,反而损害了诗的意境,同时也降低了艺术。
格律是为我们服务的;我们不能反过来成为格律的奴隶。我们不能让思想内容去将就格律。”

我基本上是不认可的。——我认为王力先生的这番言论偏差很大。

中国的古体诗词的长期实践,证明了格律和文字及其思想不仅完全可以和谐统一,
还能够达到无以伦比的至高状态。

只要汉字的功夫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完全遵照格律,写出极好的词句,并不是很难的事。

如,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如,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如,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如,苏东坡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如,毛泽东的“雄关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等等,等等;······


就连我这样名不见经传的古体诗词爱好者,也写过标题为《爬山虎》的五绝(新韵):

山高不算高,
石塔矗云霄;
不倦爬山虎,
塔尖摇叶梢。

怎么样?——你挑挑毛病看看。

楼主:章冀平  时间:2021-02-24 11:47:35

@李寒秋: 2021-02-15 16:03:44

章书记以后不要管这些鸡毛蒜皮,好好论诗写诗才是正经。

--------------------------------

向 @李寒秋 认真推荐本人的诗论力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