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之语论》 颜渊第十二

字数:7522访问原帖 评论数:0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04-11 04:54:21 更新时间:2021-04-11 16:27:54

楼主:孔河  时间:2021-04-10 20:54:21
《论语之语论》

颜渊第十二

12.1
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意译】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约束自己符合于礼制,就是仁。哪一天约束自己符合了礼制,全天下的人都会把仁德的美名赠送给你。追求仁德全靠自己,难道还要靠别人吗?”颜渊说:“请老师讲一下具体的条目。”孔子说:“不符合礼制的事情不看,不符合礼制的言论不听,不符合礼制的话语不说,不符合礼制的行为不做。”颜渊说:“颜回虽然不够聪敏,但愿意按照这些话去做。”
【语论】孔门弟子,恐怕只有颜回能够完全做到以上几条。颜回也自我感觉可以胜任,所以承诺认真去做,并终身奉行不辍。

“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孔子此言,展示出三种不同的性格:中行、狂和狷。
“中行”,指的是言行符合中庸的人。
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庸这种美德,实在是太完美了,一般人很难长久处于此等崇高的境界。孔子又说:“回也,其庶乎?”颜回,差不多达到中庸的高度了吧?“贤哉!回也。”颜回实在是太贤明了,居住在陋巷,过着清贫的生活,但却仍然以追求道义为乐趣,并且十分好学,具备“闻一知十”的聪慧。
《孟子》有言,颜回“具体而微”,即:已经具备了孔子的全部德才,但还没有发扬光大。后世则将颜回尊为“复圣”,位列孔庙“四配”之首,享受历代供奉和祭祀。可见,颜回是举世公认的孔门弟子中德行最接近于孔子的人,同时也是最有资格继承孔子衣钵、成为儒家思想传人的人。不幸的是,他英年早逝,否则,前程必定难以限量,达到“中行”的完美境界,指日可待。
孔门早期弟子,以颜回德行最好,又最好学,并且悟性极高,如果不是英年早逝,传述孔子思想的不二人选,一定就是他了。“天丧”颜回后,发扬儒家学说的重任,就落在了德行同样出众的后期弟子----曾参的肩头。

12.2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意译】仲弓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出门在外,要象会见尊贵宾客那样庄重;使唤民众,要象承办重大祭祀那样谨慎。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在诸侯国君那里任职,没有怨言;在卿大夫之家任职,也没有怨言。”仲弓说:“冉雍虽然不够聪敏,但愿意按照这些话去做。”
【语论】“雍也可使南面”。仲弓有治世之才志,故孔子教其以为政求仁之要。首先是时刻保持敬重,其次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再次是不计较职位的高低。

12.3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意译】司马牛问关于“仁”的问题。孔子说:“有仁德的人,他们说话非常慎重。”司马牛问:“说话非常慎重,就可以称作有仁德吗?”孔子说:“事情做起来很难,说话能不慎重吗?”
【语论】司马牛心躁多言,孔子告诫他改掉这个毛病,就是走出了追求仁德的第一步。
以上三子问“仁”,孔子的回答各不相同。可见孔子教学,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很强的针对性。

12.4
司马牛问君子。子问:“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意译】司马牛问君子是什么样的人?孔子说:“君子没有忧愁没有恐惧。”司马牛问:“没有忧愁没有恐惧,就能称为君子吗?”孔子说:“自我反省,心中没有欠疚,还会有什么忧愁和恐惧呢?”
【语论】司马牛的哥哥司马桓魋在宋国作乱,失败后逃亡在外。司马牛常怀忧惧之心。孔子开导他:只要你自己心中无愧,就用不着担忧和恐惧。
“内省不疚”,说明自身修养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跨出了成为“君子”的第一步。

12.5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意译】司马牛忧愁的说:“别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子夏说:“卜商听到过这样一句话:生死取决于命运,富贵由上天安排。君子心存敬畏,就不会犯错;和人交往,恭敬而又不失礼貌。做到了这些,四海之内的所有人,都会把你当做兄弟。如果具备了君子那样高尚的品德,还发愁没有亲近你的人吗?”
【语论】司马牛立志与邪恶的司马桓魋决绝,但这样做也让他失去了唯一的兄弟,故而忧心忡忡,子夏宽慰他:人既要安于天命,又要修为以求。因为上苍的意志,来自于个人的作为。

12.6
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意译】子张问:怎么样才算是英明?孔子说:“象水的浸润一样缓慢而又持久的诽谤,象切割皮肉一样直接而又猛烈的控诉,在你那里行不通,就可以称得上是英明了;象水的浸润一样缓慢而又持久的诽谤,象切割皮肉一样直接而又猛烈的控诉,在你那里行不通,就可以称得上是看的深远了。”
【语论】缓慢的诽谤,细微的似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日积月累,就显现出了效果,令听者心志迷惑,失去辨别能力;直接而猛烈地控诉,容易激起同情和愤慨,使人急切之间不及详察,便贸然采取行动,但事实却往往是大相径庭。不被这两种假象所蒙蔽,才可以称得上是英明而又思虑深远。

12.7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意译】子贡问治国为政的要领?孔子说:“食物充足,军队充足,民众信任政府。”子贡又问:“如果不得已去掉一个,那么在这三者之中,先去掉哪个呢?”孔子说:“去掉军队。”子贡又追问道:“如果不得已再去掉一个,那么在剩下的两项之中,先去掉哪个呢?”孔子说:“去掉食物。自古以来,人人都免不了一死,但政府一旦失去民众的信任,便难以立足了。”
【语论】治国之要,首先是获得民众的信任。因为死亡乃人生之必然,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政府得不到人民的信任和拥护。“是日何丧?吾与汝偕亡!”如果政府腐败没落到夏桀殷纣那样的地步,那么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其次是拥有充足的粮食。“民以食为天”,食物充足,社会才具备安定的基础。
最后才是拥有军队。因为得民心又有经济基础的政府,它的军队可以召之即来。

12.8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意译】棘子成说:“君子本质好就可以了,何必追求文采的华美呢?”子贡说:“太可惜了,老先生对于君子的这番言论!话从舌头上发出,四匹马拉的车也赶不上啊。文采象本质一样重要,本质也象文采一样重要。去掉毛的虎皮豹皮,就像去掉毛的狗皮羊皮,是难以分辨清楚的。”
【语论】卫国大夫棘子成不满时人重视文采的弊端,主张只要本质好就行了,这种做法无疑是偏激的;而子贡把文采看的与本质同等重要,忽略了末节与根本的区别,也不是十分确切,有矫枉过正之嫌。

12.9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意译】鲁哀公问有若:“今年闹饥荒,收上来的税不够使用,怎么办呢?”有若回答说:“为何不象井田制那样,采用十分之一的税率呢?”鲁哀公说:“现在收十分之二的税,我还入不敷出,如此怎么可以减少到十分之一呢?”有若回答说:“老百姓富足了,国君会独自贫困吗?老百姓贫困了,国君又能和谁共享富贵呢?”
【语论】井田制,公家收取十分之一的税,百姓获得十分之九的收成,是周朝初年定下的制度。鲁国从宣公开始,因政府用度不足,又逐亩加收十分之一的税。现在鲁哀公不思节俭,又想加税,可谓欲豁难填。有若不愧为孔门高徒,直言不讳的用“民富,君不致独贫”、“君民一体”等理念来开导鲁哀公。无论有效无效,敢于亮明自己的观点,就是值得称道的。

12.10
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祗以异’。”
【意译】子张请问崇尚美德、辨别迷惑的方法,孔子说:“心中坚守忠诚和信实,行动符合于正义,就是崇尚美德。爱一个人,想让他长寿;恨他时,又想让他立即死去。既想让他长寿,又想让他死去,这就是迷惑了。《诗》上说:‘不是因为别人增添了什么,而是自己的心境发生了改变’。”
【语论】坚持忠信和正义,就不会产生迷惑。心中有迷惑,是因为缺乏判断是非的标准,以致于想法说变就变,无所适从。

12.11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意译】齐景公询问治理国家的方法,孔子回答说:“国君像个国君,大臣才会像个大臣;父亲像个父亲,儿子才会像个儿子。”齐景公说:“说的好啊!如果真的国君不像国君,大臣不像大臣;父亲不像父亲,儿子不像儿子,那么即使有再多的粮食,我能得到吃到吗?”
【语论】 社会公平有秩序,国家才会治理好。可良好的秩序来自哪里?来自于上层统治者的以身作则。所谓“职位越高、责任越大”。国君作为一国的最高统治者,责无旁贷的首先要成为榜样和楷模,之后上行而下效。这是治理国家的关键。反观人伦:也是先有父母对子女的养育,然后才会有子女对父母的孝顺。这一天然之理,任何时候都是不会颠倒过来的。
齐景公幼年登基,在位长达58年之久,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重振齐国,但他贪图享乐,不能克制自己的欲望,最终因继承人未定,仓促之间废长立幼,导致陈乞(田乞)弑君篡权,拉开了“田氏代齐”的序幕。
孟子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君与臣、官与民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简单而又明白。

12.12
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
【意译】孔子说:“三言两语就能够判明案情,恐怕只有仲由能做到吧?”子路从不拖延自己的承诺。
【语论】子路忠信明决,人所共知,故而只要表明了态度,不用把所有的话讲完,别人就信服了。史籍上载有如下言语:千乘之盟誓可不信,子路之一言必信之。

12.13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意译】孔子说:“倾听别人的控诉,我会将心比心、站在控诉者的立场上,一定会让他把所有的话全部讲完。”
【语论】只有站在诉说者的立场上,设身处地的思他所思、想他所想,才能正确判断出事情是否合理,从而去伪存真。
此章翻译,与主流翻译不同。主流译法大致如下:“审判案件,我和别人的能力相差无几,但我的目的是一定要让诉讼不再发生。”
“让诉讼不再发生”,恐怕是连“尧舜其有病诸”的困难之事,虚怀若谷的孔子,怎么可能如此妄自尊大?可见,这种翻译是不尽合理的。
考之《大学》,此章后面还有如下词句:“无情者不能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无情者不能尽其辞”,译成今文大意就是:“没有真情实感的人,是不能自圆其说的。”这,和前文“一定要让他把所有的话全部讲完”正好衔接,且上下文理通顺。
至于“大畏民志”,有人翻译为:“让民众畏惧于我的意志”。如此译法,原文就不是“大畏民志”,而应该是“民志大畏”了。所以,也是有问题的。正确的译法应该是:“极大的敬畏民众的意志”。这样翻译,不仅符合“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务民之义”等孔孟民本思想,而且也是对上文的扩展、生发和总结。即:从真诚的倾听个人诉说、尊重个人意见开始,扩而广之到认真倾听人民的呼声、敬畏人民的意志……“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如此,才是明白并抓住了政治的根本。
另外,“必也使无讼乎”,与《子罕第九》第8章中的“叩其两端而竭焉”,意思相近或者相通,表现出的都是:要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两者互为佐证,真意便不言自明了。
“讼”字还出现在《公冶长第五》第27章:“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这里的“自讼”,是自我责备的意思。

12.14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意译】子张请问从政的要领,孔子说:“坚守岗位,不要懈怠;做事尽心竭力,表里如一。”
【语论】子张志气高远,对切身事务往往不甚重视,容易松懈,不能久守,而流于马虎敷衍。

12.15
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意译】孔子说:“广泛学习各种文化知识,并用礼制约束自己的言行,这样,就可以不违背道义了。”
【语论】此章重复出现,前面见于《雍也第六》第27章,只是在“子曰”后面多了“君子”两字。

12.16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意译】孔子说:“品德高尚的人,帮助别人成就好的事情,不帮助别人成就坏的事情。品德低下的人,则与此相反。”
【语论】真正的君子,做事以符合道义为原则。符合道义的事情,不仅自己努力去做,而且也会帮助别人去完成;不符合道义的事情,不仅自己坚决不做,更不会帮助别人去完成。势利小人,做事则只看重私利,而把道义抛到一边,其用心恰好相反。

12.17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意译】季康子询问政治的奥妙,孔子回答说:“政治的‘政’,是‘端正’意思。作为当权者的你如果率先端正了,下面的人谁还敢不端正呢?”
【语论】季康子操持鲁国权柄,有治国之心,却无克己之志。上层不正,何以正下?
孟子说:“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便是对孔子此言的演绎和发挥。

12.18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意译】季康子苦于盗贼众多,向孔子请教治理的方法。孔子回答说:“如果阁下克服了贪欲,即使‘鼓励’他人贪污盗窃,他人也不会去做。”
【语论】自己利欲熏心,却想让别人迁恶归善,谓之缘木求鱼,不为过矣!

12.19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意译】季康子询问治理国家的方法,说:“如果把坏人都杀了,以此来警示其他人向善,怎么样?”孔子回答说:“你治理国家,为什么一定要用杀戮的方法呢?你如果真心想成为一个好人,那么民众也都会想着要成为一个好人。统治者的美德象疾风一样迅猛,老百姓的品行象小草一样和顺。小草上面刮来哪个方向的风,小草一定会顺从的倒往那个方向。”
【语论】“身怀利器,杀心顿起”。心术不正的当权者,往往臆想利用自己手中的职权,采取恐怖手段,压服民众,从而为所欲为;却对“表率天下”的正道视而不见。
老子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作为历史创造者的人民,是不会屈服于任何恐怖手段的。

12.20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意译】子张问:“士人怎样做、可以称得上是通达?”孔子说:“你说的通达,指的是什么?”子张回答说:“在朝廷上任职,名气一定很大;在卿大夫之家任职,名气仍然很大。”孔子说:“你说的是名气,不是通达。通达的人,内心坚守忠信,行为遵从正义,体察别人的言论,观看别人的脸色,使自己经常处于谦卑之中,这样,在朝廷上任职,一定通达;在卿大夫之家任职,也一定通达。而有名气的人,表面上十分仁善,但做起事来却恰恰相反,并且坚持如此不认为有错,这样的人,在朝廷上任职一定会有名气,在卿大夫之家任职也一定会有名气。”
【语论】“达者,有本之谓也;闻者,无本之谓也。”通达之人,内外兼修,人们相信他的人品,所以他做起事来便通达无碍了;而有名气的人,内心缺乏操守,但表面功夫却做的十分的到位,八面玲珑,蒙蔽他人,从而获取名声。
两者粗看相似,其实一个真诚一个伪善,有着本质的区别。

12.21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意译】樊迟跟随孔子在舞雩台下游览,说道:“大胆请问修养品德、弥合怨恨、分辨迷惑的方法。”孔子说:“这个问题问的好啊!做事跑在前面,获利落在后面,不是修养品德吗?批评自己的缺点,不批评别人的缺点,不就弥合怨恨了吗?一时愤怒,便忘记了自身的安危以及亲人的期盼,这不是陷入迷惑了吗?”
【语论】樊迟性格粗俗,喜欢追逐利益,但这次请教的问题却正好切中自身之弊,说明有了不小的改进,故而孔子对他加以鼓励。

12.22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意译】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护别人。”又问什么是智慧?孔子说:“了解别人。”樊迟不是十分明白,孔子说:“推举正直的人,罢免邪恶的人,就能让邪恶的人也正直起来。”
樊迟退出,见到了子夏,说道:“刚才我拜见老师,询问什么是智慧?老师说‘推举正直的人,罢免邪恶的人,就能让邪恶的人也正直起来。’这讲的是什么意思呀?”子夏说:“这句话的内容太丰富了!舜帝拥有天下,在民众中选拔人才,把皋陶推举出来,缺乏仁德的人就渐渐少了;商汤王拥有天下,在民众中选拔人才,把伊尹推举出来,缺乏仁德的人也渐渐的少了。”
【语论】推举正直的人,罢免邪恶的人,是“智慧”的表现;让邪恶的人也正直起来,则是“仁爱”的表现。智慧和仁爱相互作用、互相促进,能让治国平天下的成效更加显著。

12.23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意译】子贡请问交友之道,孔子说:“忠诚的劝告,也要做到言辞和婉,如果朋友不接受,就停住吧!不要自取其辱。”
【语论】志趣相投,才能成为朋友。朋友犯了错误,进行劝告责无旁贷。但即使是“百分之百的真诚劝告”,也是要讲究方式的,那就是要保持委婉和悦的态度,不能居高临下、以教师爷的身份自居。朋友如果听不进去,那说明两人的志趣已经背离,失去了朋友的情分。这种情况下,保持距离甚至分道扬镳,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如果仍然执意以朋友的身份去违逆,难堪就在所难免了。

12.24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意译】曾参说:“君子用道德文章招待朋友,又借助朋友来完善自己的仁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