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决战前夕东北局势分析

字数:1369访问原帖 评论数:15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11-12-07 20:23:00 更新时间:2021-04-14 08:01:46

楼主:醉起步云霄  时间:2011-12-07 12:23:00
在辽沈战役的前半年,东北局势已发生了根本逆转,东野拥有百万大军,及强大的军工生产能力,成立了我军第一支铁道兵,第一支装甲兵,第一支炮兵,拥有火炮上千门,反观国军,由于早前陈诚的错误治军,把大量日伪军,保安部队清楚出队伍,又将新一军等主力部队拆散,充入新兵,使国军的战斗力严重下滑,这么一来一往,双方实力对比已一目了然。国军55万部队,为了逃脱被歼灭的命运,不得不龟缩于长春、沈阳、锦州三个城市。


因此,辽沈决战是在一个基本前提下展开的,即东野实力 > 长春+沈阳+锦州国军的实力。在这点认识上,国共双方的决策者都是相当清醒地,在辽沈战役前夕,国军的决策层面存在三种意见:

第一种是廖耀湘提出的,将主力部队撤至营口,然后从海上撤退到关内。从纯军事角度讲,廖的方案是最正确的,既然在东北国军已无任何优势,还不如把主力撤回关内,集中力量扼守山海关,把共军封锁在关外。但廖忽略了当时东北在整个中国的地位,一方面东北曾是日军在中国的大本营,军工发达,弹药充足,另一方面东北靠着苏联,因此完全放弃东北,短期上能保住军队一时,但长久计终归还是要失败;



第二种是卫立煌提出的闭城不出,这个方案和廖的方案正好相反,长远讲,能牵制住东野的兵力,同时也不让共军得到整个东北,一直拖着,待解决了华东问题,再增兵东北与共军决一雌雄。但问题是共军已于48年8月秘密往锦州调兵,再继续这么闭城不出,就以后都别想出去了。因此卫的方案是能顾长久,但顾不了一时;

第三种是老蒋的孤注一掷方案,即抓住东野劳师袭远的弱点,组织东进兵团救援锦州,同时东北部队尽出,在锦州和敌人决一死战。其实综合来说,无论是廖和卫的方案,都死路一条,横竖是死,还不如象老蒋那样赌一把。但老蒋的方案有个最大的致命伤,就是其组织的东进兵团实力太弱,战斗力最强的也就一个所谓的“赵子龙师”,其实该师并不是老蒋的嫡系,战斗力也只算平平中拔高一点,就跟别说其他部队的战斗力,还有除了侯镜如这么一个地下党了。


综上所述,我认为东北的被动局面,其实是由于GMD在华东战区的劣绩间接带来的,老蒋的74军,黄百韬,邱清泉兵团竟然全部被牵制在了华东,使其对于具战略地位的东北一直无从支援,直到最终落败。可以说,在华东的失败,就决定了老蒋的命运。
楼主:醉起步云霄  时间:2011-12-07 17:36:07
@郑bx 2011-12-07 14:38:16
@醉起步云霄 2011-12-7 12:23:00
-----------------------------
1,陈诚的错误治军,把大量日伪军,保安部队清楚出队伍,又将新一军等主力部队拆散,充入新兵,使国军的战斗力严重下滑,//陈是把伪军编成师,共记十个,然后与主力部队合成各军,大家有官当;否则各部队长为什么要听你的.这是国军潜规则.
2,军队是用以打仗的,东北55万人不去干活.....
-----------------------------
国军不能像共军那样搞土改,因此兵源上根本无法和共军竞争。事实上国军也没少消灭共军有生力量,国军攻打四平时就曾歼灭了共军的主力,问题是林彪很快又起来了。老蒋在这个战略问题上是很清醒的,所以没有和共军拼人,而是采取占地的方式,这个策略是正确的,如使用相对较大的建制占据主要城镇和交通要点,使共军无法有效集结,各集团间又可较快出击,互相支援,使共军无法各个击破,长此以往,共军就没有发展的空间。可惜的是占地的方法用错了,国军把部队拆得过散,建制太小,被共军各个击破,最后终于回天乏术。
楼主:醉起步云霄  时间:2011-12-07 17:39:00
@教导总队 2011-12-07 12:53:12
如果国民政府能认清形势,对共军按照日军对待,把胜利的希望寄托在国际形势变化上(类似希腊)。认为敌强我弱,可以放弃东北保证关内或者放弃北方保证江南以观国际形势变化。如果保证江南的话,北方在tg的大跃进失败的民心丧尽的形势下,国府北伐应当不成问题。红色高棉得了政权不是马上就完蛋了。
-----------------------------
如果轻弃东北,国府将支持不到那一天。别忘了当时东北工业产值占全国85%,且未受战争破坏,背靠苏联,加上共军有土改这一有力武器,兵源几乎不成问题,可以说有多少武器就有多少部队,在这种情况下放弃东北无异于举手投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