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爷们真国父谭嗣同

字数:3623访问原帖 评论数:36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0-06-04 19:51:39 更新时间:2021-04-30 00:38:59

楼主:仲子锁麟  时间:2020-06-04 11:51:39
有感一章
(清)谭嗣同

世间无物抵春愁,
合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
天涯何处是神州?

对中华民族来说,最惨的甲午年,那年发生的战争,大清帝国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国家走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中华民族跌入了最悲惨的深渊。

战争爆发于1894年7月25日。

甲午战争的结局大家都知道,中国战败。1895年,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给日本。对于谭嗣同这样的爱国者来讲,再也没有比眼看祖国遭受外敌欺侮更令人伤心和忧愤的事了。

这首诗作于1896年。诗中的“春愁”已不是一般封建时代的文人感时伤春,而是包含着强烈的忧国之情。正因为忧愤如此深广,而又受到腐朽的清政府的高压,所以,诗人只能向苍天“一哭休”了。岂止他一个人,四万万中国人都要一起落泪,如此下去,哪里还是中国呢!抵:抵消。合:应当。苍冥:苍天。天涯:边远的地方,此处指边疆。神州:中国。两年后的1898年,谭嗣同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不愿逃走,发誓要用鲜血唤醒国人,和其他五人一起被清政府杀害,年仅三十四岁,这就是著名的“戊戌六君子”。

1940年蒋介石的重庆政府正式在法律上确认孙中山为国父。与此同时,汪伪政府也认可孙中山为国父。国父只有一个,谭嗣同莫属。蒋汪这两个政客有眼不识谭嗣同真爷们。

孙中山,陈独秀和毛泽东都是谭嗣同事业的继续和继承者。
1894年兴中会在檀香山成立,翌年孙中山和陆皓东发动广州起义~~1914年二次革命失败,孙中山流亡日本,组建中华革命党。1894~1914年是孙中山时代。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杂志~~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革命失败。1915~1927年陈独秀时代。
1928年朱德毛泽东井冈山会师~~1949年新中国成立,毛泽东时代1928——1949年。




楼主:仲子锁麟  时间:2020-06-05 03:07:18
谭嗣同十八岁填词一阕,调寄望海潮:

摇摇曾经沧海,又来沙漠,四千里外关河。
骨相空谈,肠轮自转,回头十八年过。
春梦醒来波,对春帆细雨,独自吟哦。
惟有瓶花数枝,相伴不须多。

寒江才脱渔蓑,剩风尘面貌,自看如何。
鉴不因人,形还向影,岂须酒后颜酡。
拔剑欲高歌,有几根侠骨,禁得揉搓。
忽说此人是我,睁眼细瞧科。
楼主:仲子锁麟  时间:2020-06-05 13:46:12
康有为在六君子人头落地之时,政治生命已经结束。要说奴才,康有为康圣人是奴才!!!六君子人头落地之后,康圣人的政治生命已经到头。
楼主:仲子锁麟  时间:2020-06-05 17:26:24
赵家的人谭元寿饰演郭建光。


楼主:仲子锁麟  时间:2020-06-06 03:29:14
谭嗣同是国父,代表作是《仁学》

《仁学》主旨是“冲决网罗”、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著名作品,也是一部具有特色的哲学作品。书共二卷,五万多字。撰写于1896年至1897年之间。它的出版在谭嗣同死难之后。首先刊登《仁学》的是戊戌政变后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发行的《清议报》,略后发行的是上海的《亚东时报》
谭嗣同的思想在当时属于激进的一派,所以,他的言论常常越出改良主义路线的范围之外。他不仅倡说维新,而且憧憬着革命的斗争。他说:华人慎毋言华盛顿、拿破仑矣,志士仁人求为陈涉、杨玄感,以供圣人之驱使,死无憾焉。若其机无可乘,则莫若为任侠,亦足以伸民气,倡勇敢之风,是亦拨乱之具也。
在近代中国人民反抗旧礼教的斗争中,谭嗣同是杰出的先行者。谭嗣同在《仁学》中指斥三纲五伦的惨祸烈毒,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同封建主义的“名教”进行搏斗,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启蒙思想史上极为珍贵的遗产。
楼主:仲子锁麟  时间:2020-06-06 03:30:17
谭嗣同在学术上出入孔佛。按钱基博《近百年湖南学风.谭嗣同》云:“(谭嗣同)闻华严性海之说,而悟世界无量,现身无量,无人无我,无去无住,无垢无净。舍度外人更无自度之理。闻相宗识浪之说,而悟众生根器无量,故说法无量,种种差别,圆性无碍。深造而有得,豁然贯通,能汇万法为一,能衍一法为万,无所罣碍,而以佛理印《易》理,以佛说“慈悲”证孔子言“仁”。佛说“悲智双修”与孔于“必仁且智”之义,如两爪之相印。惟智也,故知即世间,即出世间,无所谓净土。即人即我,无所谓众生。世界之外无净土,众生之外无我,故惟有舍身以救众生。佛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孔子曰“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故即“智”即“仁”焉。即思救众生矣,则必有救之之条理,故孔子治《春秋》,为大同小康之制,千条万绪,皆为世界也,为众生也。因众生根器,各各不同,故说法不同,而实法无不同也。既无净土矣,既无我矣,则无所希恋,无所挂碍,无所恐怖。大净土与我且不爱矣,更何利害、毁誉、苦乐之可以动其心乎?故孔子言“不忧”、“不惑”、“不惧’,佛言“大无畏”、盖即“仁”即“智”即“勇”焉。通乎此者,则游行安闲,可以出生,可以入死,可以仁,可以度众生。于是观孔佛之会通,条而贯之,而傅以康有为《春秋》三世之义,《礼运》大同之说,以成《仁学》一书,而人我之阂以祛,死生之故以明,而任事之勇猛亦精进。呜呼,此所以舍命不渝,而能视死如归也!”由此可知谭嗣同的佛学造诣很深。
敦煌佛曲《维摩诘经文殊师利问疾品演义》云:“骨仑狮子前后引”。据陈寅恪《敦煌本维摩诘经问疾品演义书后》考证,“骨仑”即昆仑之谓,可知“骨仑狮子前后引”是说追随文殊菩萨前后左右的两个昆仑奴,这应该是谭诗“两昆仑”的语源。
按唐释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六一云:“(昆仑)上音昆,下音论,时俗语便,亦曰骨论,南海洲岛中夷人也。甚黑,裸形,能驯服猛兽犀象等。”可知唐宋时代的昆仑奴是一群与“胡旋女”、“高丽婢”并称的外来人众,他们是“头卷体黑”的南海岛民,以善水、驯兽为能事。至于昆仑奴的属性,有两点似可注意。其一,临事不逃逸。“性淳不逃徙”。其二,昆仑渡海。宋赜藏主编集《古尊宿语录》卷三八,记襄州洞山守初禅师语录云:“昆仑渡海夸珍宝,波斯门下骋须多。”《一切经音义》还记载有种海舟就叫“昆仑舶”。我以为,“去留肝胆两昆仑”句中所谓“去”与“留”者,皆就昆仑奴属性生发,一就渡海言,一就不逃逸言,字字皆有出处。显然,谭嗣同是“不逃徙”的“留”的昆仑奴,然而“渡海”而“去”的昆仑奴何指呢?我以为另一昆仑奴是指作者的好友唐才常。理由如下:
1,唐才常与谭嗣同是同乡兼同学,并称“浏阳双杰”,两人终生为生死之交。谭嗣同在另 中,也说自己与唐才常“刎颈交也。其品学才气,一时无两。平日互相劝勉者,全在‘杀身灭族’四字。”足见两人肝胆相照,生死以之。
2,谭嗣同写此诗时,唐才常亡命日本。
3,谭嗣同就义前两个多月在为唐才常饯行的宴席上曾口占一绝《戊戌北上才常饯行酒酣口占》,全诗不存,残句为:“三户亡秦缘敌忾,勋成犁扫两昆仑”。(见唐才质《戊戌闻见录》)这是谭嗣同将自己与唐才常喻为“两昆仑”的铁证。
此外,按佛曲的描述,文殊菩萨骑狮赴法场,就是用昆仑奴二人为侍从的。谭嗣同既将自己与唐才常比为昆仑奴,则意中的菩萨当然是光绪皇帝了。从主仆关系看,比喻也还是贴切的。
楼主:仲子锁麟  时间:2020-06-06 03:39:35
慈禧群主邀请孙中山加入大清皇帝党建工作群,旗袍和中山服骨子里是民主,宪政和自由。
1,中山服前脸四个兜各代表立法、司法、行政、考试权,衣服的内兜代表弹劾权(检察权),而弹劾权是人民制衡权力集中的杀手锏。这就是五权分立。
2,门襟五粒纽代表五族共和,分别是汉、满、蒙、回(维吾尔)、藏。
3,左右袖口的三个纽扣则分别表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和共和的理念(平等、自由、博爱)。
4,后背不破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义。
5,衣领定为翻领封闭式,显示严谨治国的理念。
还有说法,中山服外的四个口袋代表“国之四维”(即礼、义、廉、耻),前襟的五粒纽扣和五个口袋(一个在内侧)分别表示五权宪法学说(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考试权,还有监察权在领口(纽扣)和内侧(口袋),以彰显监察权的人民监督作用);衣袋上面弧形中间突出的袋盖,笔山形寓意以笔为旗!
楼主:仲子锁麟  时间:2020-06-06 03:41:45
黄奇帆说,数字化具有颠覆性,我说《红楼梦》颠覆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明代四大奇书!贾宝玉“文死谏武死战”,最终悬崖撒手,颠覆了诸葛亮和关羽的神话。金陵十二钗颠覆了梁山泊108个好汉!贾瑞正照风月鉴颠覆了《金瓶梅》!
作为国父谭嗣同精神的继续继承者的孙中山,陈独秀和毛泽东分别颠覆了谭嗣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楼主:仲子锁麟  时间:2020-06-06 03:49:37
贾宝玉和秦钟一如伯夷叔齐。

大观园的后门通饿乡,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清朝管同把伯夷叔齐饿死的地方称作“饿乡”。贾宝玉和秦钟一如伯夷叔齐。
诗人海子在长诗《土地》中说,他的诗追寻敦煌,追寻荷马,追寻饿乡,也许文化之源头在敦煌,荷马,饿乡那里。回归红楼梦开头大荒山无稽崖情埂峰下一块顽石本相,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大观园的后门通敦煌,荷马,饿乡,是希腊化的敦煌,是希腊化的楼兰,希腊化的中国。
诗人海子和诗人骆一禾是现代版伯夷叔齐。
楼主:仲子锁麟  时间:2020-06-08 13:39:24
吴稚晖字敬恒。1898年6月,吴稚晖到上海南洋公学任教,这时,光绪帝颁布变法诏令, 他闻讯后就在无锡崇安寺创办三等学堂响就变法,推行新教育,并与朋友约定不再读线装书,又改名敬恒以自警,即唯“敬”与“恒”方可肩天下之重任。

他有眼不识谭嗣同!!!
楼主:仲子锁麟  时间:2020-06-13 13:21:44
在国父出生前,清咸丰十年,清朝遭英法联军进攻,天津、通州相继失守,清政府调集3万军队,于1860年9月21日在八里桥上和英法联军血战,史称“八里桥之战”。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