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慕容

字数:2625访问原帖 评论数:0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05-02 00:54:44 更新时间:2021-05-02 12:04:57

楼主:都护行营太白西  时间:2021-05-01 16:54:44
金庸先生在《天龙八部》中,塑造了姑苏慕容这样一个因为复兴大燕国的妄念而兴风作浪的反派家族。《天龙八部》以北宋后期哲宗时代作为背景。慕容氏在北宋确实留有很多痕迹,却与《天龙八部》中姑苏慕容野心家、阴谋家的人物设定大相径庭、南辕北辙。

历史上的慕容氏本是赵宋王朝的开国勋贵,开国元勋慕容延钊被太祖皇帝赵匡胤毕生以兄长之礼待之。百余年间,慕容氏对北宋尽忠报国、将相满朝。

《天龙八部》中,当慕容复心灰意懒行将横剑自刎之际,他的父亲慕容博突然现身,对他这个不成器的儿子教训道,“大燕国当年慕容皝、慕容恪、慕容垂、慕容德何等英雄,却不料都变成了断种绝代的无后之人。”慕容皝、慕容恪、慕容垂、慕容德四人在历史上都大有来历。

慕容属东部鲜卑。三国初期,从河套一带东迁辽西,曾因配合司马懿讨伐辽东公孙渊立有战功,被曹魏封为率义王,并在棘城,也就是今天的辽宁锦州一带建立封国。慕容鲜卑自称“慕二仪之道,继三光之容”,以慕容为姓氏。

公元4世纪,慕容鲜卑也大量内迁,逐鹿中原,在七十余年里先后建立前燕、后燕、西燕、和南燕。在慕容氏眼中,这些政权,都是慕容氏建立的同一个政权在不同时期的名字,也就是《天龙八部》中慕容博、慕容复父子念念不忘、妄图兴复的大燕国。

慕容皝是燕国实际上的开国皇帝,谥为燕太祖文明帝;他的诸多子嗣中,以慕容恪才略第一。慕容恪的弟弟慕容垂在淝水之战后乘前秦瓦解,于384年举兵复国,恢复燕国,史称后燕。2年后,386年拓跋珪重建代国,并改名魏国,史称北魏。395年,后燕和北魏在参合陂决战,后燕大败,不久四分五裂,慕容垂的弟弟慕容德又据山东自立,建立南燕。

慕容皝先后有三个儿子成就帝业,慕容儁建立前燕、慕容垂建后燕,慕容德建南燕,但三人的后代在亡国时绝无遗类;唯有慕容恪之孙慕容腾投效北魏,封燕郡王,延续了慕容氏的嫡传血脉;慕容腾的曾孙,也就是慕容恪的七世孙慕容绍宗,为东魏名将,在与西魏军交战之时因风吹战船误陷敌阵,不屈落水而死,被追封燕国公。慕容绍宗的儿子慕容三藏自幼聪敏,多武略,颇有父风。他在北齐灭亡后归顺北周,后又追随杨坚建立隋朝;慕容三藏曾征讨岭南,平定叛乱,牧守一方,屡建战功,被封为野王县公,河内县开国公。

除屡仆屡起的大燕国外,慕容氏还曾在青海建立绵延四百余年的吐谷浑国。慕容皝的父亲慕容廆有庶长兄名为吐谷浑。因慕容氏聚居的辽西一带牧场不足,吐谷浑于283年率所部1700户西迁到阴山山脉游牧;在313年前后,吐谷浑又从阴山南下,经陇右,到青海草原,建立吐谷浑国。7世纪时,吐蕃崛起,与吐蕃毗邻的吐谷浑率先沦陷。吐谷浑屡次向唐朝遣使求助,怎奈唐朝也内忧外患,无力救援。吐谷浑亡国后,其部民大规模内迁,其王族也流亡唐朝,世袭安乐州都督、青海国王之职。唐德宗时,慕容复被封为朔方节度副使、左金吾大将军、乌地也拔勒豆可汗。慕容复死后,吐谷浑王族绝封,慕容复也就成为最后一代吐谷浑国王。

安史之乱后,唐朝先是把内迁的吐谷浑部民大量迁移到陕甘北部,后又近一步东迁至代北、河东。唐朝末年,经黄巢大起义的打击,朝廷逐渐土崩瓦解,代北、河东一带的吐谷浑部却在与起义军的作战中逐渐做大。公元880年,因协助唐军讨伐起义军和沙陀李国昌、李克用叛军有功,吐谷浑酋长赫连铎被封为云州刺史、大同军防御使,酋长白义诚被封为蔚州刺史;吐谷浑占据云中,势力大为扩展,俨然成为代北藩镇。从姓氏来看,赫连铎当为匈奴铁弗部的后代,白义诚则为龟兹苗裔,可见此时的吐谷浑部酋长,已不再出自慕容氏家族。

此后,沙陀部逐渐崛起,在沙陀的屡次打击下,赫连铎、白义诚所部逐渐衰亡,散居蔚州一带;公元923年,沙陀李克用之子李存勖建立后唐后,因白义诚的后代白承福率所部跟随李存勖征战有功,又封白承福为宁朔、奉化节度使,雄踞代北直到945年。

据史书记载,公元7世纪中期吐谷浑国被吐蕃攻灭后,其内迁大唐的部民先是聚居于河西、陇右一带;安史之乱后,在朝廷的安排下,吐谷浑部民大多数东迁代北、河东,留居河西、陇右的部分,或回迁青海,或在河西走廊最终与党项、回鹘融合。五代、北宋时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慕容氏,几乎都出自先后在赫连铎、白承福、白义诚治下的这部分东迁代北、河东的吐谷浑。

五代时建立后汉的刘知远出身沙陀。刘知远的母亲改嫁慕容氏,生子慕容彦超,受到其同母异父兄长刘知远的重用,被封为泰宁军节度使,割据山东。刘知远死后,枢密使郭威篡位,慕容彦超起兵反抗,兵败自杀。。

另一位出身迁居代北、河东吐谷浑的慕容延钊,则为后周和北宋名将。慕容延钊在后周历任淮南、镇宁军节度使,殿前副都点检,为赵匡胤副手,协助其发动“陈桥兵变”。赵匡胤建立北宋后,慕容延钊被委以重任,先后担任殿前都点检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北宋中央禁军的最高统帅和权重一时的社稷重臣。慕容延钊病逝后,被追赠中书令和河南郡王。他的父亲开州刺史慕容章,也被赵匡胤追封为太保。

对慕容延钊,赵匡胤一生以兄呼之,极见信任,其子孙家人多有出任刺史、将领者。慕容延钊的慕容延卿为虎捷军都指挥使、慕容延忠为磁州刺史;其长子慕容德业为卫州刺史;次子慕容德丰为颍州团练使。慕容延钊的侄子慕容德琛任右监门卫大将军,抗击辽国和西夏,屡立战功。

作为开国勋贵,慕容氏与赵宋皇室和其他武将世家联络有亲多有联姻。慕容延钊的孙女嫁给赵匡胤的曾孙韩国公赵从蔼。慕容延钊的另一位后代慕容氏,则嫁给北宋名将杨文广为妻。杨文广是杨延昭之子、杨业之孙,评书中的杨宗保、杨文广在历史上实为一人。据《保德州志》的记载,杨文广之妻慕容氏骁勇善战,她正是巾帼英雄穆桂英的原型。

慕容延钊有一位孙子叫慕容惟良,官居常州刺史;慕容惟良之子慕容晖,家有两株楠木,嗜酒、喜吟诗,与苏轼交好,被苏轼称为“双楠居士”,为一时名士。

慕容延钊的一位后代慕容彦逢,在宋徽宗时官至刑部尚书。慕容彦逢能诗善文,才藻富赡,受知于宋徽宗,为其侍近信臣十五年,一时典册多出其手。《永乐大典》载所著文集二十卷,外制二十卷,内制十卷,奏议五卷,讲解五卷。后世评其文“多以献媚贡谀,荧惑主听,然其文章雅丽,制词典重温厚,尤为得体”。而宋徽宗的兄长宋哲宗的后宫之中,就有一位慕容皇妃,因与孟太后交好,靖康之变南渡后累次加封,在八十时的时候获封贵妃。

《水浒传》中,有青州知府慕容彦达,乃是宋徽宗宫中慕容贵妃之兄,霹雳火秦明、镇三山黄信甚至小李广花荣、双鞭呼延灼都曾为其部下。想来慕容彦达兄妹的原型,正是刑部尚书慕容彦逢和哲宗皇帝的慕容贵妃。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