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源的中华上古先民,为何能最终融为一体(再论,接上文)

字数:4699访问原帖 评论数:1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0-12-14 21:23:54 更新时间:2021-05-03 16:39:51

楼主:大道即正道  时间:2020-12-14 13:23:54
五、图腾是一种原始崇拜,它发端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当时的人们,虽然有了一定的生产生活技能,但是对于自然界的风雨雷电等天气现象仍不了解。在神秘之余,他们往往认为必定有天神来操控着这些天气现象的产生。对于自然界一些动物的特异本领,如鹰在高空就能发现并抓获地上的猎物,蛇、熊、蛙都能经历冬眠而“重生”,蛇又是无处不在的,蛙的生育能力很强大、身体会变化等,那时的人们都很崇拜。他们还对自身的生育现象也解释不了。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们,希望神灵与自己相通,使自己得到庇佑,本群落得到繁衍。因为与以上某种事物的机缘,他们把这种事物当作神的载体加以膜拜,认为这种事物就是自己的祖先,会在关键时刻保护自己,图腾崇拜就产生了。图腾是一种精神寄托,起到了团结本群落人们的作用,还可以让不同群落的人相互区别,有的还作为婚姻禁忌。人类文化起源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图腾是当时人类的文化标识之一。

图腾崇拜一般延续到民族和文明产生以后,例如,草原游牧民族的图腾,常常是鹰或者狼;雨林民族的图腾,有虎和狮等;沿海和群岛民族的图腾往往是鸟。俄罗斯民族的图腾是熊,中华民族的图腾是龙。

龙的形象,在海外传说中也有,但有翅,不是崇拜之物,也不像中国龙那样上天入海、行云布雨,神通广大。史前中国的先民,除了龙的崇拜以外,还有很多其他崇拜,史料记载的有:火、云、鸟、风、熊、龟、蛇、虎、牛、羊、狼、鹰和猫头鹰等。这些图腾崇拜,都能从考古发掘中得到证实。另外,考古发掘证实的其他图腾崇拜还有:猪、鱼、蛙、太阳等。这些图腾崇拜并未在中国进入文明社会的前夜,统一到龙的旗帜之下,而是形成了以龙的崇拜为主流、其他崇拜兼而有之的态势。龙的形象也几经沉浮。这一方面反映了我国史前人群血缘的复杂性、文化磨合的曲折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龙崇拜的强大生命力。综合来看,龙崇拜有以下特点:

1、我国东汉典籍《说文解字》中,对“龙”字的解释是:“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传说中还有关于龙的很多神通。这恰恰反映了龙是一种虚拟化的神灵存在,是史前中国人对于祖先神的完美主义想象。

2、正因为中国龙图腾的虚拟性,才体现了她的社会性。即龙图腾的产生,是为了综合其他图腾的优点,创造一个各个群落都能接受的神上之神,从而为原始社会的整合提供信仰基础。她的社会性,同时也可以表达为包容性,即:兼收并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3]。龙图腾的出现,是我国一部分睿智而又仁厚的先民,做出的伟大创造;是中华民族文化致胜理念的表现。

3、史前中国龙的形象并不一致,她最早出现在距今八千年以前的查海遗址,位于今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境内。这是一处砾石堆砌的、长近二十米、最宽处近两米的龙形。她位于村落房址的中央,守护着腹前的一片墓地。该龙昂首弓背,头、颈、腹、尾分明,遗憾的是,由于长年风化,龙爪和龙角不清晰。陕西宝鸡有一处距今七千年前的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遗址,出土的一件陶盘上,绘有鸟捉鲵龙图案。该鲵龙方首、尖耳、鲵纹、蛇腹,呈弧状盘曲。距今六千五百年前后的湖南汤家岗文化区内,发掘出一件模印有夔龙(一种无角而独足的龙)纹的白陶盘,该夔龙蛇头蛇身、鸟足虎尾。前文所说的濮阳西水坡大墓蚌塑龙,体呈波浪型,龙爪前后排列,龙角明显,具有后世龙的形象;距今六千年的长江中游大溪文化焦墩遗址,位于今湖北省黄梅县,发掘出了一条长约七米的鹅卵石塑龙,昂首翘尾、四爪张扬、龙角高耸,也具有后世龙的形象。在近六千年的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中,从陕西渭南发掘出的一件陶尊上,发现了两条鸟首龙,由鸟类的两个夸张的上下喙作头,身躯似蛇,两端上翘,背有飞羽,有飞翔之意。距今五、六千年的红山文化区,在今辽蒙交界地带,出土了大量的玉玦形猪龙,为猪首、蜷曲蛇身形状,大多放置在墓主胸前。还有一件“C”形玉龙,猪吻、虾目、马鬃、蛇身,直径二十六厘米,墨玉制成,动感十足,为祭祀之物,最似甲骨文“龙”字的写法,堪称经典。到了四千二百年前的陶寺遗址,出土的陶盘上的龙形,反而褪化成所谓的“蟠龙”了,虾头、角小、块状鳞、盘曲形,显现不出龙形进化的特征。可这件陶盘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祭祀用品。
以上龙形的不统一,说明史前中国各群落和族群,对龙的理解还不一样,接受程度也有差别。但是,凡崇拜龙的人们,都在头脑中有一个能上天入海、行云布雨、口吐雷电的神灵存在。

中国进入朝代更替后,龙形仍在不断完善,直至宋朝,龙形才稳定下来,出现了牛嘴、虎齿、鹿角、象耳、虾目、鱼须、狮鬃、蛇身、鳞体、鹰爪等完备特征的中国龙。

4、龙图腾被越来越多的史前文化区的人们所接受,与太极八卦密切相关,特别是后天八卦。八卦里的乾卦是第一卦;乾,天也,刚健中正;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后天八卦里,乾卦中的“乾”,既代表天,也代表龙,至阳至刚,象征着繁荣和生长,卦辞以龙来贯穿。如“飞龙在天、亢龙有悔、龙战于野”等。后天八卦侧重于人的活动,因此,人们对于第一卦中的龙及其美好吉祥的寓意,会欣然接受。

随着文明的进步,图腾崇拜往往成为人们的一种精神记忆,但作为中华民族图腾的龙,在中国进入朝代更替的文明社会后,形象却日益丰满,地位变得至高无上。龙还深深地溶进中华文化之中。全国各地带有龙字的地名数以千计,可查的以龙命名的江河有四十多条,与龙相关的节日和庆祝活动数十种,民间保存的龙王庙和流传的龙的传说,难以计数。我们的日常词汇和名字中,含有龙字的不胜枚举。

龙,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标识之一,她象征着祥瑞、刚健、力量、昂扬、灵动、超凡、威仪和包容,每一个中华儿女,都为自己是龙的传人而自豪。

六、在中国以外的史前文化遗址中,也会发现一些美丽的石头——玉。它们和中国早期史前遗址玉的功能往往相同,即作为饰品和工具使用。后来中国的先民利用玉石的硬度,把它们制成兵器。他们还发现了玉的非同寻常之处:她不仅色泽美丽,还冬温夏凉、坚硬异常、似柔实刚、击之声音清扬,关键是,久佩之玉,与人相通,吸取人体杂质,显示人体疾病,难时不惜玉碎而为主人抵挡血光之灾,实为上天赐予人间的一种精灵!她的温润灵性,似与神明相通,故而中国的先民又把她琢磨成大型的璧、琮、珪、璋等器物,以敬神明,与神沟通。或者把玉削磨成图腾的样子,作为本族群神的载体,加以崇拜。如果当时出现了贫富分化,部落首领和称王一方的显赫之人,还可能命人把玉雕琢成钺(一种比斧更大、更薄、刃部弧状明显,呈“凤”字形的礼器)或杖的形状,代表首领权的崇高和王权的神圣。从饰品,到武器,再到礼器和王权的象征,玉,深深溶入了中国先民的生活,丰富了中华史前文化的内容,升华了其内涵。从此,作为文化意义上的玉,已为中国史前社会所独有,而在其他史前文化中不复存在,更遑论他们的文明社会。

在中国进入文明社会以前,文化意义上的玉已经先后存在于中国内地的各个文化区内,无论从器形上,还是寓意和功能上,都趋向一致,显现出文化上的共性。一些缺乏玉石矿的文化区,同样接受了玉和她所代表的文化。玉在本质上是一种石头,但却被中国的先民所珍爱,充分说明我们的先民善于发现美、利用美、与美好的事物相伴相随。还体现了在我们先民的精神世界中,本来就存在着人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相生相融的理念。

玉在我国有着上万年的使用历史,进入文明社会后被发扬光大。中国人对玉从不吝惜赞美之词。在先秦文字中,玉字从西周到秦朝的八百年间,写法与“王”雷同,并没有下面的一点,只是玉字三横等长,上下间距一样;而王字中间一横稍短,位置靠上。玉在当时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可见一斑。《说文解字》对玉字的释义是:“石之美者。玉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䚡(sāi)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技,絜(jié)之方也。”《礼记•聘义》称:“君子比德于玉。”《礼记•曲礼下》曰:“君无故玉不去身。”《孟子•万章下》说:“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另外,化干戈为玉帛、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冰清玉洁、玉树临风、小家碧玉、金玉良言、玉面、玉字、玉女、玉食等,很多比喻美好事物的中国词汇里,都有玉的身影。

上个世纪的很长时间里,由于各种时代条件的限制,玉,远离了中国人的生活。2008年北京奥运会,使用金镶玉来制作金牌,中国官方首次把中国传统文化里的这一精华,推介给全世界,宣告了玉文化的强势回归。从那时到现在,玉文化在中国大地正方兴未艾。

七、中国的地形地貌,以高原、山地和丘陵为主,起伏落差大,河流纵横,湖泊众多。事实上,旧石器晚期和新石器时代的人们,生活的地点总是离大江大河较远,他们还没有掌握驾驭这些江河的能力。山间谷地、低山丘陵,是他们的首选。这是人类走下高原,定居于平原的必由之路。这种地形地貌的环境,正是动植物种类繁多的地方。山上的、山间的、平地上的、地下的、天空飞的、河里游的,可谓应有尽有。人们在这种环境中生存,必然有机会摄取五花八门的食物。从中国众多的史前遗址来看,丰富的食物结构,确实是中国先民的一大特点。这就养成了他们善于辨别不同味道、探索各种食物组合、摸索更多吃法的饮食文化。他们会很快发现,不同植物的茎叶和果实,加入到食物的制作过程中,将混合出不同的味道,于是佐料产生了。众多的食材,催生出中国人的美食文化。当然,在采摘植物果茎直接食用或者当作佐料时,以及食用昆虫和爬行类动物时,人们还会发现它们的治病和毒理作用,中药随之诞生。距今七、八千年的浙江北部跨湖桥遗址,就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装有中草药的药罐。

因为各种食材丰富之至,中国的先民们需要用不同的陶器来盛放它们,所以,中国史前文化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陶器的种类和器型的多样化,其他文明古国则相形见绌。制陶工匠们极尽想象地变幻各种陶器器型,推进陶器的烧造工艺,直至商朝时瓷器的产生。而无论陶器还是瓷器,它们的本质都是食品的附属物,它们确实能给人带来美感,但这更烘托了食物之美。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美食和创造更好的美食氛围。

史前中国各地的人们,对于美食文化的交流是不会排斥的,从而加速了当时的人们在生产、生活、器物使用和语言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早在五千年前,新石器时代晚期到金石并用时代早期,中国境内各文化区用以盛放食物的陶器、生产工具类的石器,已经呈现出共同点越来越多的趋势。当然还有作为礼器的玉器。这些器物具有一种共同的本质特征——文化符号。

八、中国的中东部地区,在地形上属于第二和第三阶梯,以山地、丘陵和平原为主。这里是许多大江大河的中下游部分,支流众多,水量充沛,土地肥沃。无论在面积上、还是自然条件上,其他三个文明古国都是无法比拟的。自一万年前开始,文化萌芽在这方土地上出现,之后,文化的种子沿着江河、顺着山势、走过平原、泛过沿海,播撒开来。她们都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区域,北方极寒之地、西方荒凉所在、南方酷热暑区,都因为不适宜大量人群生存而处于蒙昧之中,就连跨越进来都很困难。而她们,有充分的时间来交流和沟通——历史给了她们五千年的时间!

虽然经历了大洪水等自然灾害,史前中国各文化区还是无可阻挡地铺展开来了,各处聚落点,灿若繁星。她们初来时,血缘是不尽相同的,文化面貌是迥异的,甚至肤色也有差别,但也无妨,有的是时间。共同的气候和水土条件烘染、共同的饮食习惯滋养、共同的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共同的战胜自然的渴望,必然把她们紧密联接在一起,融为一体。当文化竞争中出现强势一方时,文化的加速统一就开始了——当然避免不了要发生战争。

文化中的强者,将脱颖而出,她将带领史前的中国人,以坚强的步伐迈入新的文明。她们的文化,也将辐射得更远、更广。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