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群北上的真正原因,不是栖息地被破坏,而是我们保护的太好了!

字数:3830访问原帖 评论数:99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06-03 17:07:19 更新时间:2021-07-24 13:32:35

楼主:笨笨要振作  时间:2021-06-03 09:07:19
营销号文章引用一些不明来历的砖家信口雌黄,都不做调查,张口就是环保政治正确的调调儿,闭着眼马上就说是因为栖息地被破坏,逼迫象群迁徙。这是很不严谨道德的。
这种结论与真相完全是南辕北辙!
如果是因为栖息地被破坏,那象群为什么不钻深山,反而朝着人口越来越多,自然被破坏的更厉害的地方奔呢?
还有个迷路说,大象智商不低,怎么会笨到朝着人越来越多的地方跑呢?而且是朝着一个方向跑,始终向北一路前进,这说明大象的方向感没问题啊!

真实原因恰恰是因为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法制意识提高,更爱护野生动物了,平时见到大象都主动避让。大象天性本来就横,人类再主动避让,长往以此,大象对人类警惕性降低了,更加大胆的往外走,根本不怕人。
如果还有象被人类救助过,得到过人类的照顾与喂食,它在鸟不拉屎的原始森林里一挨饿马上就想起人类了。
学术界一直有个很大的误区,总认为原始森林一定比人工干预的地方更适合野生动物生存,其实不一定完全如此!
当人类爱护野生动物的意识提高后,其实人类的农作物比森林里苦涩的杂草灌木更适合素食动物生存,捕食人类养的家畜比野外辛辛苦苦的捕猎追踪奔跑更适合肉食动物生存。
别忘了,人类也是野生动物出身的,人类可以适应现代生活,动物为什么不想?原始森林里自生自灭那么好,为什么人类不回森林里去啊?
大家说说,是野猫数量更多,还是家猫数量更多?是野猫更胖,还是家猫更胖?
完全不干预野生动物不是什么科学依据,宇宙中没有谁规定这个那个,一切都是人类自己想象的。干预也分好的干预与坏的干预!其实人类一些保护区早就在良性人工干预自然界了,比如帮助一些珍稀鱼类培育鱼苗投放江河湖海,救助生病的野生动物,定期给野生动物投食,给湿地保护区的珍禽建造人工树筑巢,这些举措都极大的提高了野生动物的生存率与种群数量!


说这么多,我就是想说,大象的嗅觉比人类灵敏几万倍!人类种植的大片大片的草莓葡萄杨梅毛丹香瓜樱桃山竹雪梨香橙西瓜甜瓜香蕉芒果桃李杏菠萝蜜牛油果火龙果,还有甘蔗地瓜,红薯藤,甜玉米甜高粱,香菜苋菜菠菜莴笋芥兰白菜茼蒿甘蓝茴香,豆苗稻苗麦苗燕麦黑麦苜蓿甜象草皇竹草玉米草等等近年引种的各种肥嫩甜美牧草........
还有各种副食品加工场,打谷场,榨油坊,打粉作坊,挂面厂,酒厂,粮油批发市场等等,这些香气别说大象,连人类都能隔几里地闻着!
它们不香吗?不比原始森林里苦涩的杂草灌木更合大象的胃口?对大象来说,这些大片大片的美食香气之浓郁,大象几十里外都闻到了,口水都流一地了!

别的不说,云贵川这些地方遍地是酒厂,是中国的名酒荟萃之地,大量的酒糟酒醅连人类都能在顺风天气几十里外闻着,大象估计是朝着酒厂一路奔去了!




楼主:笨笨要振作  时间:2021-06-03 09:19:32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性虽然很低,但也不能排除!

就是西双版纳边境有人从国外偷渡过来盗猎!枪声惊动了象群,迫使象群逃亡。

我们能教育中国民众提高素质,但我们教育不了外国人。
楼主:笨笨要振作  时间:2021-06-03 09:39:12
尤其是近年来,大量人口往城市奔,越是偏远的地区,越是整村整村的集体搬迁,不那么偏远的地方都有不少土地撂荒。
按理说,野生动物的地盘应该扩大了才对啊!
可是,近年不少野生动物包括可爱的大熊猫,金丝猴都频繁下山与人类互动,当然,砖家们想都不用想,马上按照现成答案说是栖息地被破坏.......
难不成中国越发展,人口越来越聚集,小城市变大城市,小村变小镇,反而人类越来越深入大自然了?

动物下山,有两种可能!
一种可能,是人类深入了自然界的地盘!
第二种可能,人类城市化率提高,让出了部分地盘,加上环保意识深入人心,捕猎行为少了,动物开始大量繁殖,诞生了新的种群,原来的栖息地就不够活动了,新的种群必须迁移闻不到其他同类种群气味的新家去。加上人类也没以前那么可怕了,还给人家喂食打招呼呢,所以动物放心大胆的进入了人类的地盘。

为什么砖家总是考虑第一种可能,而不去思考第二种可能呢?也许是用心良苦,继续提高人类的环保意识吧
楼主:笨笨要振作  时间:2021-06-03 09:56:27
国外呼吁不干涉野生动物,其实真实动机是怕良性干预加快扩大了野生动物的数量,野生动物扩大了就会进入人类的栖息地!
君不见,美国澳大利亚年年都在鼓励捕猎甚至是大规模的人工扑杀野生动物吗?
能杀光几千万印第安人与澳洲土著的民族,面对野生动物进入自己的地盘,他们做出什么选择还有悬念吗?
楼主:笨笨要振作  时间:2021-06-03 13:18:37
还有一种可能性
大象走路也会自觉不自觉的走人类的公路,公路太好走了,没有高一脚矮一脚,没有树桩尖刺,没有烂石头,没有树木挡路,没有蚊虫叮咬,没有爬坡上坎,大象也是跟着感觉走,走公路舒服那就跟着公路走喽
只有肚子饿要吃饭了,才会离开公路去吃庄稼,找水源。

而公路的布局,通常都是以省会大城市为中心呈辐射状,从某个方向看来,就是一条扇面,扇柄顶端就是昆明!
所以不管大象怎么走,只要跟着路走,哪怕分了岔路,但这些路最后必然通向昆明!
这就是为什么大象直奔昆明而去,非常精准,因为人类的公路就是这么设计的。必然把象群引导至省会大城市!

楼主:笨笨要振作  时间:2021-06-03 13:34:32
至于大象为什么不回头呢?

因为大象脑子里知道,这一路吃过来,给了大象一种暗示,前面必然有食物,之前的地方已经吃过了,我回去干嘛?再长出来需要时间嘛,这是我十几年象生的丰富经验。

那为什么又继续向前呢?因为大象也是跟着公路走嘛,它脑子里已经形成思路,只要跟着公路走,前面总是能找到食物。
那为什么不停下来呢? 因为周围都是人类,是其他生物的地盘,而且根据大象的经验,这些人是赶不走的。大象攻击其他生物,比如视频里大象去欺负家猪,其实就是想赶走其他生物,霸占地盘。
但是无论大象怎么做,这些人类一溜烟就跑没了,藏起来了,大象近视,找不着人,但鼻子偏偏又特别灵,明明闻到人类就在附近,就是找不着。
这又与以往的经验不符,其他动物,被大象这么一殴打,早就躲的远远的了,但人类就是不走。
所以大象无奈,人类不走,我走!
楼主:笨笨要振作  时间:2021-06-14 09:51:52
总结吧,现在网络甚至国际上都在关心的问题都不是主要的。大象返回没什么问题,,安全也没什么问题。

现在的问题是,如果让大象安心在西双版纳定居?如何增加大象的食物来源?如何防止大象第二次出走?
由于保护的太好,西双版纳的丛林覆盖面积更大了!但是!

但是!

大象严格说来不是适合森林生活的动物,大象更适合草原灌木丘陵地形!
森林覆盖率高,有时候会造成“绿色沙漠”,上面全是密不透光的树冠,而林下却植被稀少,甚至是树叶堆积加积水造成的沼泽泥炭。
这种环境,大象啥都吃不着!
楼主:笨笨要振作  时间:2021-06-14 10:31:16
长久之计
继续退耕还草,鼓励搬迁,一有利经济发展,二有利扩大保护区面积。
新增的保护区面积应该增加植被的多样性,生态植被以灌木草原草丘为主,多引导种植多年生的大象可食草本与灌木林,比如口感较好较嫩较矮的竹林。
品种首选当然是箬竹!其次鸡毛竹,菲白竹,铺地竹等,除了营养口感,还要考虑对人类没有太多价值,避免人类盗伐竹竿,盗采竹笋,所以要专挑那种没有观赏价值,材用价值,笋用价值的。
比如尽量不要种毛竹,佛肚竹,金镶玉竹,斑竹,紫竹,黄金竹,硬头黄竹,湘妃竹等材用观赏用竹,还有哺鸡竹,甘竹,淡竹,雷竹,麻竹等笋用竹。

楼主:笨笨要振作  时间:2021-06-14 10:58:23
第二大类就是芭蕉属植物了。
但千万不要种人类可食用的香蕉芭蕉,避免采蕉人与大象撞见起冲突。
芭蕉属植物比较多,有些对人类没有食用价值,或者食用价值很低的为上上之选,可以专门挑那些口味极差没有商品价值的香蕉品种,大象反正是吃不了香蕉果的,因为它不会剥皮。大象只吃蕉叶。
上上之选自然是野蕉!次选小果野蕉!
听说非洲有一种芭蕉属植物,不结人类可食用的果,但是听说茎秆含有大量的淀粉。虽然可以提取淀粉,但现在的人哪有那功夫去提炼?

这是野蕉与小果野蕉的果实,一看就没有商业价值。故而是保护区最好的大象食物来源之一。这两种原始蕉可以自行种子繁殖的,故而养护扩大也很省事!普通商品香蕉没有种子繁育能力,得靠人工扦插分株,也就是无性繁殖。
并且因为这两种原始蕉是现代培育香蕉的重要亲本来源,对专业人士来说有很高的科研采样本价值,但对一般人没什么用、







楼主:笨笨要振作  时间:2021-06-14 12:50:13
除此之外,另外还有一些叶可食用灌木,野果树也可以种植。
再就是牧草了,这个可以用退耕还林剩下的现成原耕地种植,挺省事儿的。
首选是禾本科的牧草,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大的牧草品种大半是禾本科的,现在最火的几种牧草,别看品种名称毫不相干,其实都是近亲。禾本科的牧草含水率相对低,但蛋白质高,通常适宜制干草料。
其次是豆科牧草
苜蓿,紫云英这两种最经典人类最熟悉的牧草就是豆科的!这类牧草含水率就相对高了,柔嫩可口,微量元素高,人类都可以吃。与禾本科牧草干湿搭配,营养均衡,又不容易拉稀。


再其次就是菊科(经典如莴笋,油麦菜,茼蒿,蒲公英,苦荬菜),苋科(经典如红苋),十字花科(经典如白菜,萝卜,甘蓝),旋花科(经典如甘薯)。这些也都属于含水率较高的牧草,不少近亲都是人类蔬菜,植株也矮,适合小象食用。

但保护区栽种不能直接用商业品种,因为这些商业品种不好自行繁殖,产量虽巨,但一代之后,性状产量会大幅下降。
所以宁愿用产量低一些,但能自行繁殖遗传稳定的比较原始一些的品种。

另外,品种应该考虑季节性,尽可能四季都有草吃。
楼主:笨笨要振作  时间:2021-06-14 13:00:49
防逃林带与止留经济作物带
这个也非常重要,保护区终究不能无限扩大,在保证生存资源足够的条件下,仍然要建造一条防逃林带,主要种植一些带刺的灌木乔木以及刺竹林带。
防逃林带后面的人类农业区,也应该有条大象不可食用的经济作物带。这些我之前有过讲述。

不过,仍然要故意多留一些缺口供动物进出
因为必须给保护区动物一条向外传递信号信息的渠道!
野生动物进入人类区,就是提示人类,有事儿发生了!我们才能根据这些信号迅速启动调查研究。
楼主:笨笨要振作  时间:2021-06-14 13:04:28
剩下的工作,就是建立监控点,观察哨。
另外还有开挖人工泉湖,人工运进大块的岩盐矿,微量元素矿,在泉湖边不容易被山洪淹雨水冲刷的地方置放,供动物舔舐补充盐分与微量元素。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