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马过去,"拳打石板,脚踢臭椿":也写2021年上海高考作文

字数:1951访问原帖 评论数:40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06-11 20:27:16 更新时间:2021-07-11 15:37:20

楼主:酒醉扶墙走  时间:2021-06-11 12:27:16
哎呀为了吸引眼球,凸显自我,居然把帖子题写了这么多的字。。。

难呀,竟然花了两个小时,语文肯定不及格,感觉已经很努力了,还是很难挤出来,最后挤出804个字,不扣分就行(前面什么选择、阅读已经白卷了)。

楼主:酒醉扶墙走  时间:2021-06-11 12:36:23
不教历史叹息

经过时间的沉淀,事物的价值也不一定为人所知。因为久经考验并非价值体现的唯一条件。 “文章冠世,孔子尚厄于陈邦。武略超群,太公曾钓于渭水。” 缺少相应的发展条件和机遇,再有价值的人和事也会被时间永远封存,就此消逝。

“非我能也,时也、运也、命也!”

如果不重视创造好的大环境,完善条件,积极促使有价值的人和事被挖掘出来,只将他们交给时间去筛选,被动的待其自现,更多的结局是错过,是追忆,是时过境迁,是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因为没有人可以“等待江山都老,教看鬓方鸦。”同样,没有事可以熬得过时间。而那些由时间沉淀出的真知,更多只留在回忆中,对将来有益,于过去无补,变成了历史的叹息!总之,珍珠蒙尘是一种无奈、一种损失。

不教历史叹息,我们必须善待那些人和事,创造条件,使其能自由发展、脱颖而出并发光发热。凡是昌明隆盛之邦,都会人才涌现,主要因为有宽容公平的政策和环境,使之被发现和选拔。在这个意义上,人的主动性更胜于时间的被动性。这并非急于求成的否认时间检验,而是更强调人在认识事物价值上的能动性以及完善其他条件的必要性。例如,原始社会建立禅让制,才促进了选贤任能;秦朝有奖励军功,才使勇者毕现;两汉重视察举怔辟,使人才获得公正评价;隋唐明清的科举制度,开凿了寒门学子的上升渠道,这都是通过人为设计出适宜的政策,来保证价值的实现。

今天更是如此。一方面,我们反对急功近利,要努力为事物留下足够的成长时间,正如要留给一朵花盛开的时间,留给一颗种子发芽的时间,另一方面,我们也不甘于将一切交给时间,任其自生自灭,而是积极的为它们创造出合理舒适的成长发展空间、公平公正的选拔空间,最终促成价值的及时实现。若以人才为例,就是要努力做到: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就是要努力营造出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

不教历史叹息。虽然谁也留不住时光匆匆的脚步,但是我们可以积极主动,努力珍惜、积极行动,在无情的流逝中追求和创造永恒的价值。(804字)
楼主:酒醉扶墙走  时间:2021-06-11 12:45:13
失策失策,错了个字,"拳打石板,脚踢臭椿“好像占不到啥便宜,只会拳疼脚臭。。
楼主:酒醉扶墙走  时间:2021-07-08 10:08:01
再写上海高考作文,发现想写个零分作文,也不那么容易。这篇文章能不能得零分?

有人说,经过时间的沉淀,事物的价值才能被人们认识。这听上去充满希望,却存在漏洞。价值,泛指客体对主体表现出来的积极意义,即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当事物的价值面临“被人们认识”的时候,当价值本身表现为它对主体有无用处的时候,当做出这些判断离不开人的需要,逃不开人的偏好的时侯,一切结论就是主观的。因此,与其说认识价值依靠时间的检验,不如说认识价值是由“人”这个主体的需要决定的。

1973年,中国出了位“白卷英雄”张铁生,他在试卷上的题诗,被时任辽宁省委书记、毛ZD东的侄子毛YX看到,认为很有价值,于是写下按语:张铁生对“物理化学这门课的考试,似乎交了‘白卷’,然而对整个大学招生的路线,交了一份颇有见解、发人深省的答卷。”后来,SRB对这份答卷赞不绝口,JQ甚至称赞:“真是了不起,是个英雄。“于是很快被打造成榜样,四处作报告。

1976年SRB被打倒了,张铁生随即得到否定的评价,不仅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开除学籍,还被逮捕羁押。在监狱度过漫长的十五个春秋后,他回归普通人的生活,开始尝试做生意。1995年,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参与到市场经济的的洪流之中。如今,他的农牧集团净资产过亿,变为逆袭的成功者。

可见,如何认识事物的价值取决于主体需要在多大程度上能得到满足。

老子曰:“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正是因为仁义、智慧、孝慈、忠臣契合当时社会的需求,才会显示出强大的价值。而历史上开国皇帝诛杀功臣的例子也说明,价值认识和时间长短没有关系,不是时间沉淀可以简单参与和改变的。

除了价值评价的主观性,价值本身也不唯一。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一些存在如:网络、转基因、克隆技术、人工智能、外星人;一些理念如:“快”节奏生活、无纸化办公;一些制度如:婚姻、计划生育,一些人如:孔子、鲁迅,一些事件如:战争、罢工、和谈等,它们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价值都不会一成不变。那么在岁月长河里,当同一事物出现了多个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价值时,时间究竟为我们沉淀出了怎样的价值呢?恐怕只有一个认识:什么都会变。

总之,价值评价的主观性和价值本身的不唯一,使人的需要成为认识事物价值的决定因素,时间只能沉淀出历史,选择是面向未来的。(909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