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去山村里收鸡蛋

字数:1732访问原帖 评论数:1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06-22 17:20:24 更新时间:2021-06-30 01:54:35

楼主:春风岸2020  时间:2021-06-22 09:20:24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在安徽广德县境内深山里的军工厂工作,要回家过年了,想带点当地的鸡蛋回家。那时城里买鸡蛋光有钱还不行,还要凭备用券,一个月一个人一张券,只能买半斤鸡蛋。
约上了好友小G,每人挎一个大竹篮,午饭后走出了厂区。按事前商定,附近村里的鸡蛋估计被厂里人收光了,我们得跑远路。
天气晴好。沙石公路依着宽阔的桐水河南北延伸。二岸边百来米是平坦的田野,田野外连绵的山丘夹峙着这条大河。此时这河正是冬季枯水期,裸露的黄沙河底里还有几条清浅的细水在流。我们一路向北,十来里路后走过杨滩镇,走上一条土路,又走了约二里路,看见大村子了。几十户人家,都是灰瓦屋顶,干打垒黄泥墙,看上去杂乱地聚集在一块山坡地上。桐水河在村脚下边流过;村口溪岸上几棵没了叶子的老槐树像孤烟欲上青天,几只寒鸦在树顶上踅飞。一条可以牵牛的土路通向村里。我们朝村里走去。一条花狗从一户农家窜出来朝我们直叫。我们紧张起来。小G看看四周,从路边菜园的篱笆里抽出一根腕粗的木棍,向那狗示威。狗见状叫得更凶更急了。一个四十多岁的大婶从屋里出来朝我们望了望,喝住了狗。
“大婶,有鸡蛋卖吗?”我扬了扬手中的篮子。
“多少钱一个?”那妇人上下打量着我俩说。
“九分钱一个。”我说。
“才九分钱一个。”
“你想多少钱一只?你卖到供销社八分钱一只都没有。”小G说,“这大家都知道,一斤鸡蛋八九只,卖给供销社六毛多钱一斤。”
“有吗?”我催促那妇人。
“没有。”农妇犹豫了一下回屋里去了。花狗摇着尾巴,嗅嗅我们的脚跟。我们心里有点紧张,表面硬撑着朝另一家走去。
农村几乎家家养狗,一有陌生人来,狗就开始了大合唱,到哪家,哪家的狗就叫得震天响。在门口空地觅食的老母鸡们也警觉地竖起脖子看着我俩。
听到动静,每家都会走出人来。或者老伯,或者大婶。向他们求购鸡蛋,报出价格。他们好像讲好似的,带着狐疑的眼光端详我们,看我们手里的竹篮空空如也,都摇头说没有。一家一家,走了半个村没收到一个鸡蛋。
我俩商议:“是不是我们的收购价太低了?可厂里人收蛋都这个价呀,有的还只有八分,接近供销社收购价格呢。”
“要不要提高一分,一毛钱一个。”
“不行,回去要给厂里人笑话的。”
“那么再走走,最多到别的村庄里去收。”
打定主意,继续前行。村里的孩子睁大着眼晴,在门口好奇地看着我们。狗前面叫,后面吠,一路跟随我们。
一间草屋前,里面抖抖索索出来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婆婆:“你们收鸡蛋啊,多少钱一个?”
“不分大小,九分钱一个,大娘。”小G应声道。老婆婆眯缝着眼对我们上下审视了一番才颤声说:“我卖给你们吧,有几十个呢,你们等着。”她转身朝黑黝黝的里屋走去,过了一会捧出一个瓦罐来。我们就在她家门口一五一十地数。“一共二十五个鸡蛋,九分钱一个,一共二块二毛五分。”小G对老婆婆说道,“对不对?你自己数一下,算一算。”
“我算不来的,阿狗,你给我看看,对不对。”老婆婆朝正在旁边看热闹的一个中年汉子说。那汉子一身黑衣,在黑棉袄腰间还束一根布绳,乱蓬蓬的头发,双手笼在衣袖里。
“我看着呢,对的。”那汉子应声道。
小G付钱。老人将钱凑到眼前看了一遍,然后说:“我走不动了,就卖给你们吧,看你们也不像是骗人的。”
“我们不是坏人,大娘放心吧。”小归一边说一边抄起蛋篮准备走。那个叫阿狗的汉子忽然说:“到我家去吧,我有鸡蛋。”我们一喜:“你家在哪里?”
“就在斜对面。”那汉子朝前一指。
接下来的情况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几乎家家都有鸡蛋拿出来,一个村子没走完,二篮鸡蛋已经满了。我们把二篮鸡蛋用那根吓狗棍一穿,二人前后一扛,往回走了。
在走过刚才还说没有鸡蛋的农家时,大婶大娘们从屋里追出来喊:“还要鸡蛋吗?我有啊。”
“收满了,篮里放不下啦。”我们不无骄傲地说。
“我这只篮反正破了,给你们,一共五十只鸡蛋,你们带走吧。”村口第一家那个大婶在家门口候着,拦住我们说。我俩对视了一下笑了:“好吧,那么谢谢你啦!”
点好数,付了钱,将这篮鸡蛋也穿上。不知不觉,太阳已渐落山后,黄昏时的原野被金色余辉笼罩。归鸟在高树上啁啾;路旁桐水河底细流泛着波光;农家开始飘出袅袅炊烟。我们忽然感到饿了,而等待我们的还有十多里归程。不管如何,感觉收获满满的。我俩扛着三篮鸡蛋,一路唱着样板戏,乐滋滋地回厂去了。

楼主:春风岸2020  时间:2021-06-29 11:27:16
远去的时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