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茶北引”缘起考

字数:2559访问原帖 评论数:2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08-09 16:34:27 更新时间:2021-11-20 16:51:09

楼主:东邪老高  时间:2021-08-09 08:34:27
关于“南茶北引”的源起,各界看法不一。
本文依据目前所掌握资料,对“南茶北引”源起的各种说法略作梳理,以飨看官。

【茶论多家】
目前,媒体报道多称山东“南茶北引”源于毛泽东 的提议。
这一说法于1990年代从个别人处流传开来。
有媒体报道称:谭启龙于一九五四年上任中共山东省委第一书记之前,毛 嘱咐他“你到山东去工作,应该把南方的茶引到山东去”;或者是说毛 建议谭启龙“在山后多种些茶”。
有媒体报道称:是毛 在青岛开会时嘱咐谭启龙“青岛是个好地方,有山有海,空气湿润,这一点和我老家湖南有些相似,这么好的条件为什么不种茶呢?……可以尝试一下嘛”;或者说毛 在山东考察时建议谭启龙“在山后多种些茶”。
有媒体报道称:是“当事人”亲耳听谭启龙说的;有时又是“当事人”亲耳听谭启龙的夫人讲述的。
“当事人”还宣称“南茶北引”和“南水北调”是毛 的两大战略构想。
……
——说法莫衷一是,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把山东“南茶北引”跟毛 提议联系起来。
支持这一说法的物证是一张毛 在茶园考察的黑白照片,支持者表示这是毛 在山东考察茶树种植情况。当前,又一张照片成为支持毛 提议“南茶北引”的旁证。这张照片是1954年毛 视察浙江绍兴东湖农场的科学种田,和当时在浙江任职的谭启龙坐在一张方桌前休息。



然而,曾在日照“南茶北引”中进行技术指导的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虞富莲对这一说法给予否认。虞富莲认为“南茶北引”是群众性的茶树引种工作,并没有毛 提议的背景;至于那张用以佐证毛 提议“南茶北引”的黑白照片,虞富莲明确指出那是毛 在安徽茶园考察,而不是考察山东的茶园。
并且,另有资料显示泰安县在一九五二年便开始引茶种植于徂徕山,这已经比谭启龙调任中共山东省委第一书记早了两年。
此外,新华社2019年5月23日《新华每日电讯》刊载题为《茶树:一路向北——从“南茶北引”看我国农业发展的种植时空革命》的报道,显示山东省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引种茶树,是贯彻我国城市公园建设实行绿化与生产相结合的方针,绿化不能光为了好看,也得考虑生产;为此,山东省林业厅于1958年冬从浙江购进茶籽5000公斤,1959年春分配给青岛中山公园、日照大沙洼林场、蒙阴岱固林场、平邑万寿宫林场等单位种植。
百度百科“南茶北引”词条则显示:上世纪五十年代,有民间农业科技人员提出“南茶北引”的设想。



【伟人指示】
事实上,毛 的确曾提过“以后山坡上要多多开辟茶园”,这是毛 于1958年9月16日视察安徽省舒城县舒茶人民公社(今舒茶镇)时的提议。
“以后山坡上要多多开辟茶园”,也是毛 唯一一次就茶叶做出的指示。



当年伟人视察过的茶园已被命名为“‘九一六’茶园”。
此后,《人民日报》1972年9月16日登载山东省“南茶北引”成功的报道;
《人民日报》1978年9月16日登载我国茶叶显著增长的报道;
1970年,日照朝阳观山前建成的山东省第一座日产200斤的小型半机械化初制茶厂,被定名为“九一六联合初制茶厂”;
……
以上都可以理解为对毛 这一指示的响应。那么,山东省的初制茶厂也以“九一六”命名,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同时,资料显示毛 ‘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指示也与山东“南茶北引”有关。
1977年第4期《人民画报》对山东“南茶北引”的报道《南茶北引》一文中这样写道:“山东省广大贫下中农遵照毛 ‘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指示,将茶树大面积移种北方获得成功。”



1973年10月,农业部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在日照召开了山东、西藏、新疆、陕西、河北和辽宁等6个省、自治区参加的南茶北引西迁经验交流会,日照牟步善与会作报告,主题就是“坚持以粮为纲,积极发展茶叶生产”。
此外,“南竹北移”“南杉北移”也是响应毛 ‘以粮为纲,全面发展’这一指示而进行的生产活动。

【亲力者言】
虞富莲认为,“南茶北引”是群众性的茶树引种工作,并没有毛 提议的背景。
对此,虞富莲曾专门撰文表述这一观点:
——要知道,山东“南茶北引”是一场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群众性科研活动,也处于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那个年代,毛 的任何号召和讲话都是当作“最高指示”发布的。如果 真有要山东种茶的号召,省政府早就将“最高指示”召示各地了,这是强大的内核和动力,这对领导和群众来说是莫大的鼓舞,对反对种茶者来说也是种教育,“南茶北引”必将轰轰烈烈地开展,然而,在“南茶北引”的十多年时间里,未发现有毛 号召山东种茶的任何只言片语。毛 要山东种茶的说法直到1990年代才从个别人处流传开来,如果真有 的号召,为什么在六七十年代不予宣传?
——毋庸讳言,五六十年代,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农村需要大量土地种植粮食作物,这也是当时种茶遇到的阻力之一。作为一位大国领导人,日理万机,首要考虑的应该是老百姓吃饭问题,而关注于山东种茶这样的细节问题,这在逻辑上也讲不通。
——毛 对茶叶生产的唯一号召是1958年9月16日视察安徽省舒城县舒茶人民公社(今舒茶镇)时提出的“以后山坡上多多开辟茶园”,所以当地的茶园称为“九一六茶园”。在“南茶北引”期间闹过笑话:有老农对技术员说,毛 教导是以后山坡上开辟茶园,不是在前山坡上开辟茶园。表明 在安徽省舒城县的这一号召,已是家喻户晓了。
虞富莲是“南茶北引”的实践者与见证者,创制出山东第一只名茶“雪青”,掌有珍贵的第一手资料。2021年7月,《中国北方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兼纪山东南茶北引》由中国农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曾在“南茶北引”中进行技术指导的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虞富莲为两位作者之一。



原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巡视员黄继仁也曾直接参与“南茶北引”,他于2020年6月26日为《中国北方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兼纪山东南茶北引》作序,明确写道:“……形成了一场规模较大的群众性‘南茶北引’活动。”

【是耶非耶】
“南茶北引”不过一个甲子有余,源起竟然存在如此分歧。
真相只可能有一个。
显然,出于不同立场的原因,“南茶北引”这段历史已被改写或杜撰。
……
那么,面对这段往事时,在掌握第一手资料的亲力亲为者的叙述和其他说法之间,哪一种说法更可信呢?
就目前我所了解的情形来看,可能并不在于哪一种说法更值得相信,而在于相关当事人更愿意相信哪一种说法。
楼主:东邪老高  时间:2021-11-17 00:15:36
916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