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向自由之思辨与闲话系列

字数:12221访问原帖 评论数:41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08-28 20:46:54 更新时间:2021-10-12 04:57:30

楼主:纳凉天歌  时间:2021-08-28 12:46:54
开篇序言:我愿世间少疾寒,完善至美天下安
2003年,我下决心要写《历史与规律》(副标题为:把哲学还给哲学)时,就是希望改变人们对哲学固有的些许偏颇看法,特别是有些哲学老师竟然也在课堂上讲“哲学无用”时,我心中更是升起一股无名业火。如果哲学(思想)已经无用,那么人类文明的支撑还能剩下什么?人类的未来还可以有美好的祝愿与期待吗?所以,我立志必须要改变这种乱象、继而奋笔疾书,天真想凭一己之力正本清源,把跑偏的研究方向纠正过来,并恬不知耻的声称“要把哲学还给哲学”。
那年的我,年少无知又轻狂,一心想要将课本上那些艰涩难懂的哲学术语通过简单而直白的话语表达清楚,让大家明白其实哲学不仅有用而且并不是那么烧脑难懂。人心不足蛇吞象,野心与能力的完全不匹配,让本次探索严重偏离了创作初心,也不可能达到预定的目标,是一次令人难忘的教训。但它让我坚信,困扰学界多年的“哲学无用”问题,一定会由中国人来解决,哲学探索的方向与未来,也一定会在中国。因为在中国,每一位真正的读书人,都会记得张载老先生那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千古呼唤,我认为这是无数华夏知识分子心中的信仰,并为此已经书写了太数可歌可泣的故事。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生死更迭、自然轮回,生亦何哀,死亦何苦。当自然的一种常态被智慧文明托举之后,便是一份重于泰山的守护与传承,这令轻于鸿毛的我,听到一声“身为炎黄子孙,你们这一代人的担当与贡献是什么”的质问时,心中惴惴不安、惶恐至极。从小到大,我就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家庭普通、学校普通、成绩普通、工作普通,仰望星空、扪心自问,我既没有积聚财富、致富桑梓的魄力,也没有指挥若定、有容乃大的雅量,更没有焚膏继晷、皓首穷经的耐性,只剩下一点点敢于想象与思辨的勇气。有了方向,就必须要行动,《历史与规律》就是这种勇气的一次爆发,但由于基础太差、没有底蕴,缺乏严谨的态度和逻辑支撑的畅想,只能变成人生中一次无知者无畏的疯狂体验和深刻教训。
老话讲“吃一堑、长一智”这次教训让我明白了,自己是缺乏学术素养和锻炼的。幸运的是,我赶上了一个互联网大发展的时代,给了我自学与积累的资源与机会。当然,一个人冥思苦想式的闭门造车,是有很多的孤独与无奈。所以,2019年《秩序构建及其意义》(副标题为:浅谈生命美学的确立与人类知识谱系的重构)一文的发表,就是我企图开始重新进行学术修炼的一次尝试。这次尝试是我实在忍受不了自己人到中年,颓废无为的一次爆发。但它即给我带来了满满的惊喜,又让我背上了深深的遗憾。
惊喜是我的研究方向很可能是正确的,当我真正静下心来对当初的问题进行思辨时,已经开始有了一些比较清晰的思路和简单的答案,并在表达时逐渐有了一点逻辑自洽的味道,我的自信又慢慢回来了。遗憾一是虽然在文中,我明确的提出了“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但当时还是没有弄明白秩序构建的意义是什么,因而阐述生命意义是不完整的。二是,由于我的浮躁心态,一心想要标新立异,硬是生拉硬拽搞出一个0的2次方等于1的闹剧。其实,最初的推演的公式是0的0次方等于正负0,但由于我急功近利,太想玩一出“无中生有、有终活无”的戏码来吸引眼球。结果自然是偷鸡不成、出尽洋相,把原本严肃的探讨,彻底给带偏了,成了本文最大的一个疏漏和笑话。
其实,我的初心只是想要文字的表达简单和轻松一点,让读者能够轻松一点,不再让学问变得高冷而无法亲近。我感觉现在的校园,那股“志存高远践知行,求真务实书华章”的意境渐行渐远,更像工厂绩效考核般的筛选工具,其主要功能是为了向社会输送符合需要的产品,而不是培养一个人格健全、身心健康,具备协作意识和审美能力的自然人。所以,我就想把一场严肃的“坐而论道”,也能够用轻松吹牛聊天的方式完成。我曾经的梦想就是做一个无用而有趣、活在梦里的读书人,即使是吹牛聊天时也能让人感觉到,原来老牛皮是需要大框架支撑的,并打趣为“想要吹牛不尬聊、必须提前打腹稿,语言表达要牢靠,逻辑训练少不了”。
正是这种戏谑的态度,让我那些深沉的思辨在表达出来却有了违离道本,哗众取宠味道。当我哀叹让梦想的校园渐行渐远之时,却忘记了一个真正的读书人是要担负传道受业使命之时,恍然发现自己才是一个没文化的家伙。现在,我明白了秩序构建的意义就是系统的集成,而智慧的大道是守护和传承文明,生命的意义就是担当起这份传承与守护。所以,我决心要做一个生命美学的研究生与传播者。鉴于我几近于无的学术素养,无力完成一份正规和系统的论证,决定了我在生命美学的发展中只能发挥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今后,我将采取一个主题、一篇随笔的形式,逐步将我这些年来的思辨与闲话(简称:辨话。我的思维比较跳脱,往往在思辨一个问题时跑偏出一些闲话,敬请读者谅解。)来践行我的任务,直至我的病体让我彻底无法敲打键盘,期待在我临终之时能够看到人类知识谱系重构后的大生命美学,已燃起星星之火。世人笑我太疯癫,我恋玄奘取经志,遥望真经美得殿,但求基座一石垫。

楼主:纳凉天歌  时间:2021-08-30 23:17:16
@促进会发给uw 2021-08-29 09:55:17
我愿世间少疾寒,完善至美天下安——赞
-----------------------------
谢谢你的关注,原先的计划是要沉淀几年的,结果生病了要化疗住院,心情突然焦躁起来,为提升斗志,决定要写点东西,其实就是自娱自乐式的慰藉。结果,发表出来竟然还有网友关注,甚是欣慰。再仔细看了你的网名,感觉我们俩都是“马博士”的粉丝,哈哈!有缘千里来相会,缘份哪!
楼主:纳凉天歌  时间:2021-08-30 23:46:45
@促进会发给uw 2021-08-29 09:55:17
我愿世间少疾寒,完善至美天下安——赞
-----------------------------
我相信真知完善美德,更期待一个完整“生命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能够打破现有学术体系的樊篱,进一步推动跨学科、跨行业、跨领域学术研究和交流活动,确立一个“包容合作共赢、真知完善美德,美育维护和平”的学术共识,形成一个“求真、务实、识美、得道”的学术探索路径。
楼主:纳凉天歌  时间:2021-09-28 08:14:00
@播火者 2021-09-11 09:11:33
继续哈。个体感悟,还是很珍贵的
-----------------------------
感谢您的关注,我会继续努力的,尽量在十一假期前完成,辨话一:哲学之思照亮生命之美的写作与上传分享,更是期待您的品评。
楼主:纳凉天歌  时间:2021-10-02 08:34:30
辩话一:哲学之思绽放生命之美
一个人在闲下来的时候往往会想的很多,想天、想地、想未来等等,有些人想着、想着往往会有一种对生命与环境关系豁然开朗的明悟,当这种个人的明悟传播成为一种人类集体的记忆之后,文明的火种便播撒在人群之中。因此,先贤亚里士多德说“哲学起源于惊奇与闲暇”,而我个人认为,这种看似无的放矢的遐想,正是人类独有的对风险预警的生存进化。正是这种进化让人类有了一种区别与其他动物的特征,能把个体对于死亡的恐惧转化成为一种集体的焦虑与记忆。
我们的祖先远古智人(以下简称:原始人),在远古时代就已经开始群居生活的模式,她/他们中间的个体,很多会亲眼见证的族群成员的死亡。想必其中有成员会也会感到畏惧和焦虑,而这份畏惧和焦虑,往往会演化应对为储存食物、制造石器与简单工具进行觅食与防身。而随着原始人群居生活相对稳定后,对生存与死亡的理解也从简单的个体情绪逐渐演化成为了群体的情感交流,原始语言的在日渐增多的交流中不断演化出一个个稳定的群体记忆,我认为正是这种群体记忆对生前与死后的区分和确认,导致三维的时间观念逐渐形成于原始人群的脑海中。于是文明的种子在三维时空的二次元思维结构下生根发芽。
也就是说,正是“时空观念”的形成与发展,人类的主观意识形态世界才开始逐渐形成,并由此将自身从自然界分离开来,并缓慢发展出了“人类文明”的这个意识形态的秩序建构,并出现了不同的意识形态的划分与集成,这是一个由思维升级为思想再进一步升华到系统的理论思辨与逻辑,并由此逐渐积累、完善而造就知识谱系,这个完整的“主观世界”。实际上是由个体大脑对于信息的保存和提取,转向集体对于信息的保存和提取,形成人类集体的记忆与认知,并据此形成了一个有别于自然运动产生的信息复制与传播系统即人类文明。
以上,虽然只是我个人的臆断,但请恕我大胆放言,我认为“形而上学”形成的关键动力,从本质上讲是人类在认知上对于“死亡”这种生命终止的自然运动现象,因陷入“绝对无知”的恐惧,以及由此恐惧而形成的集体焦虑之后,试图通过对“死亡”这种自然(生命)运动现象进行抽象化和神秘化解读,作为解决焦虑和恐惧的办法,而形成的对生命运动本质背离后的一种解释。不能否认的是,正是这种背离导致的对生命结束,这种现象的抽象化和神秘化解释,使我们在对生命运动及所处环境的认识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时空观念以及两观念在思想形成过程中的具像(能够被区分的)表达,人类主观意识形态的秩序构建由此开始。
一个基于自然物体运动之上的人类主观意识形态世界,开始独立并逐渐发展为一套较为完备的理论与应用知识谱系。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必然会产生对我们自身的生产信息、复制与传播信息系统的载体“时空观念”绝对化的倾向,否则我们又将面临“主观世界”崩塌死亡的局面。于是,“绝对时空”成为“灵魂不死”的最佳落脚处,这正是人类生命情感的终极审美需求。而伟大的爱因斯坦在提出“广义相对论”后,“绝对时空”在理论上坍塌之后,严谨的科学家们又提出了“多维时空”的架构,来完成逻辑的自洽,这充分体现了意识形态结构的审美情怀,也说明了每种意识形态构建的根本目的还是要满足生命的审美,逻辑本身就是一种严谨的审美。
这使我相信,文明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了生命的永续传承,而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完成个体生命的无限延伸直至达到永生这个梦想,它不仅是终极的情感审美需要,更是一种生命对于安全感极度渴望的最佳的风险控制手段。所以,正是永生这个梦想的支撑,完美(个人理解,永生就是独有的一份完美的生命体验)这个文明的支柱才一步步被演化成为真理的化身,被人类不懈的追求着。仔细想想人类对于“真理”的追求,从审美的角度去看,不就是一次次不断追求“完美”的自我突破过程,而每一次的突破又是一次思想解放的喜大普奔,那种经历者的幸福感就是一种接近“完美”生命体验。
故我认为如果能够给“完美”一个恰当的定义,那么追求“真理”的精神内涵就不言自明了。 基于追求“真理”的精神内涵实际上等同于追求“完美”的个人思考,我认为“完美”的完整概念应该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最美、只有更美;没有最糟、只有更糟,没有最丑,只有更丑。”通过这个“完美”的定义,我们可以发现,知识的基本作用,其实是在人类对自然的探索当中,不断的进行风险的识别、评估与应对。正是有了这个底蕴,知识谱系不断的完善,让人类在探索自然和宇宙时慢慢确立的自信,为人类在探索过程中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勇气与力量,使人类在历史的长河中,在爱(情感的表达也是一种知识的创造与传播)与智慧的协助下,不断创造了生命的奇迹,从而在一次次的探索和挑战中逢凶化吉、走向新高。
而每一次突破性的进步,都意味着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思想大解放,思想解放的火炬照亮了人类继续探索和前行的方向,它进一步促进了文明的发展与进步。文明的发展不仅有力的保障了生命传承的安全,更是促进了个体生命发展的可能性,从而启动了文化的繁荣,而文化繁荣的具体表现就是个人心智(思想)与(生活)技能的多样性发展,形成了思想百家争鸣、生活千业比拼的繁荣局面。
所以,文明与文化的关系就比较明晰了,从时间角度看文明是一种持续性的文化存在,从空间角度看文明是全局性的文化覆盖,文化只是文明的时空片段,文明的构建是个体性文化的上传与集成,而文化的发展是个体生命吸收和消化文明,并在内化之后完善和创新的表现,总的来说就是集体性文明在下载和细分之后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文明的外在表现实际上是一种个体信息储备完成系统集成的综合体现,文化的内化则是一种整体细分之后的多样表达。文明一定是多种文化兼容并包、相互融合的结果,而文化的繁荣保障了文明发展路径的通畅(宽度与广度)与传承的安全。故而,智慧生命的意义,在集体方面是物种的延续与文明的传承,在个体方面是生命的延续与文化的守护,我们每个人生活的意义就是在这种守护和传承中绽放个体的生命之美。
而这份个体生命的活力(体能)与张力(意志)的美感展示,实际的进程就是对身体情绪的一种转化和掌控之美。这里我要说明一点,就是我认为,情绪是一种生命的力量表达,这种力量的生发,体现在生命成长的每一个过程,如果压抑这种力量实际上就是对生命成长的压抑,这必然会承受生长力量的反噬之伤(心理障碍与精神疾病)。因此,将这份力量进行有效和良好的调控(分解或转化),才是顺乎自然的一种灵与肉的交互之美,符合自然调控主要的手段,是运动与睡眠,而在这两种手段之上的方法,是思考和行为方式的升级与转化,让一种有层次感的新情绪逐渐替代原有或潜在的情绪,将原有或潜在的力量转化为一种全新的创造性释放(通常表现为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即专注,比如哲学思考、科学研究或文学作品和乐曲的创造等艺术形式的创作,好奇心的满足与脑力智造的过程都是一种情绪替代和力量释放的方式)。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思考,我突然意识到一个很严肃的问题,那就是“存在即合理”这句话逻辑错误的起点到底在那里?其实黑格尔原文并没有说“存在即合理”,原文的大致意思是“现实中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是有原因的”,这一点李成儒老师在《演员请就位第二季》第二期节目中就翻译的误解,专门进行了强调,我就不再赘述。但我认为核心的问题还是人们对“存在”这个词汇的定义出了问题。百度百科对存在的定义如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实在,包括物质的存在和意识的存在,包括实体、属性、关系的存在。人的意志本身也是一种存在,人思维的、虚幻的东西也是一种存在,属于意识的存在。虚拟世界也是一种存在,它是人的意识世界的外化(不是物化),本质上仍然是意识的存在。虚拟世界的载体(互联网的硬件设备)是物质的存在。”请注意这里面“存在”的含义基就是一个物质和精神的全面覆盖。
上文已经说过人类文明所创造的知识谱系实际上是一个已经基本上独立于自然界的“主观世界”,哪怕是我们所察觉和了解的自然界的“客观实在”,实际上还是那些客观实在给予我们认知的一种反馈,至于这种反馈能够在何种程度上接近“客观实在”的真相,需要衡量我们的认知对于“客观实在”的信息搜集程度,信息搜集的越全面则研究、分析就越接近真相,反之则越远离真相。举个例子来说盲人对事物的认知与正常人就很不相同,就在于其对事物的认知缺少了视觉角度的信息搜集,在比如说对同一个物质的科学研究,从分子结构的角度和从原子结构角度的描述就不一致,从经典力学的角度和从量子力学的角度又不相同、对同一种力的分析从波动的角度和从粒子的角度分析结果也不会完全相同,这就有了“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意蕴。所以,康德说:“我们完全无法了解真实的客观事物,能够知晓的只是表象,即所谓的“现象界”,而真实的世界被称为“物自体”。正是康德对这一问题的深邃理解,才有了哲学史上著名的“三大批判”。当然,我个人理解“物自体”概念在表达上有些拗口、并且无法于“存在”构成形式上的对称,故我建议我们可以在哲学上,将自然界的客观实在的“物质”简称之为“自在”,而自然界中的另一客观实在“能量”称之为“自由”,于是在自然界的客观实在于哲学上的表达就是“自由(能量)与自在(物质)及其相互的转换”,关于“自由”与“自在”的论述我们将在下一章“自由之光彩、照亮时空之自在”予以详细介绍,在此就不赘述。
综上所述,“存在即合理”的逻辑错误是将“存在”这个主观的表达,扩展成一个主客观兼具的全面表达。涉及主观的表达其逻辑合理性就会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就是说,存在的合理性只能适合于某一个时空片段,在这个时空片段之外其合理性就会消失。所以,黑格尔的原文只说存在是有原因的,更具逻辑的严谨性。而“存在即合理”的背后,真实反映出人类在文明逐渐发达之后,便开始有了征服与主宰自然的冲动。这种主观世界的自我膨胀已开始失去了对自然的敬畏之心,而膨胀之后对贪婪和欲望的放纵,更是让世间无数的繁华,都在“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的循环往复中,灰飞烟灭。文明如果葬送在自我迷失的道路上,该是多大的讽刺,可面对核武器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谁又敢说人类文明的明天一定是美好的呢!
因此,只有人类心怀虔诚的认识到,虽然我们创造的“主观世界”(知识谱系)相对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独立于自然造物的存在,但创造文明的每一个人却还是自然界的一份子,人类在本质上还是动物种属的一个分支(在绝对意义上讲智慧文明及其产物还是属于自然造物的一种)。但是,当我们仰望星空、面对磅礴浩瀚的太空时,当我们面 对来势汹汹的自然灾害时,生命渺小和无助之感,又是多么真实的体验。所以,无论人类文明发展到何等程度,我们都应该牢记生命和文明意义是守护和传承,人类未来发展的方向就是走向太空、进入宇宙,以无惧之勇气、敬畏之态度、谦虔之胸怀、革新之必须、坚守之正义、呼唤之共识、建设之大同,而直面茫茫宇宙,不辞劳苦、排除万难、播散生命和智慧的火种,而共产主义的社会化大生产和按需分配的供给制度就是为此进行的生产与分配制度的储备。
工业化社会的最大贡献是社会化大生产模式的建立,导致物与物、人与人的连接更加紧密,信息系统的集成能力跨越式进步,为信息化社会奠定了基础。而万物互联的信息化时代,才是真正为太空、宇宙时代进行奠基,而身为一个当代中国人,我亲眼见证了新中国从改革开放初期的落后追赶,到信息时代刚刚来临之时,就高瞻远瞩的谋划布局,再到目前开启弯道超车的趋势,未来必定属于心怀全人类、努力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梦想,身为一个中国人我必定要为此摇旗呐喊,并在祖国生日、举国同欢、神州共庆之时,敬上一份普通中国公民的祝福,我愿中华少疾寒、祖国富强天下安!
楼主:纳凉天歌  时间:2021-10-02 11:23:58
@约汉三 2021-10-02 10:51:19
哲学家们是在不断的碰壁后才发出“哲学无用”的哀叹的,他们的真实感受你体会到了吗?
-----------------------------
你好,感谢你的关注与建议。本来“哲学无用论”的问题将在辩话二:“自由的光彩、照亮时空的自在”中予以讨论,既然你已提出来这个问题,那么我就先行剧透一点个人对此的看法。其实,“哲学无用论”在逻辑上讲和“知识(仅指理论知识)无用论”的错误是一致的,个人思考所有的理论知识都是需要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技能(技术与能力),方才能够在实践当中得到具体的运用,而这种转化是需要方法的,没有转化就没有生产力。
有句老话讲“百无一用是书生”的道理就在于此。哲学的功用主要在于对人类认知的扩展和总体思路与方法的探索,他首先是要在通过思辨的方式去扩展认知的可能性,只有认识的扩展才能改变人们就有的观念,进而推陈出新。其二,是哲学或总结性的进行认知扩展的方法论研究,如归纳和演绎、二律背反等逻辑研究的基础方法论都是哲学研究的范围。个人观点,认知就是为了获得方法,而方法本身就是一种认知,无认知、无反省、无方法、无改进。当然,爱智求真就是为了美美的活,活出一份生命的从容与自信,去守护和传承理性文明之美。期待与你进行更深入的交流与讨论,并祝国庆长假,安康如意,阖家欢乐。
楼主:纳凉天歌  时间:2021-10-03 10:06:56
鉴于本文意图尝试以散文和随笔的方式进行论述,思维较为跳脱、结构上也比较散乱,给读者的阅读体验带来一些压力和困难,下面我归纳、总结一下,本章想要论述的几个问题为读者提供继续消化和理解的方便,本章主要思考了以下几个问题:
1、文明实际上是人类将个人记忆转化、集成为集体记忆后的信息保存和传播系统,而这套系统的核心就是文字的发明、使用和完善,是人类通过阅读文字实现文明系统内的信息的上传和下载(详见上文)。
2、文明和文化的关系(上文有详细介绍,不再补充)。
3、人类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完备的“时空观念”为文明(简单表述为一套较为完整的知识谱系)的发展提供了整体的容纳(可以想象为文明的容器)和背景(详见上文)。
4、人类文明本质上是对自身生命形态走向完美(永续传承)的不懈追求的产物,而追求“真理”则是在理论探索的道路是对于思想与逻辑“完美”的不懈努力,从这个角度讲文明就是人类的生命美学,主要包括对美的认知感悟、审视检讨和实践创造,幸福感是一种接近过“完美”的生命体验,是一种安全感的最大体现(详见上文)。
5、情绪是生命自然界生发的一种力量,故压抑情绪就是压制力量,故释放和转化情绪才是避免反噬的有效方式(详见上文)。
6、人类的延绵传承和心智的发展逐渐智造出了相对独立于客观自然界界的“主观世界”即人类文明一套相对完整的知识谱系(信息搜集和传播系统),这个谱系的逐渐完整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所致,它包含了人类对自然界界的认知和人类对自身社会构建和发展的认知,以及人与自然界和人与人关系的认知和及其相处的方式的表达和相处方法与技能的研究等等。它(人类文明)实际上还是主观的判断与想象的记忆传承,但它已经成为人类整体记忆的集成,而每个人都是自然界的一份子,要维持生存其认知和行为就必须遵守和符合自然界的客观性与运行规律,故对这个认知要求就是要无限接近自然界的真实与规律方才能够获得生存的安全与发展,而在系统集成的过程中,又把每个人不符合客观真实与规律的认识(认知与识别)进一步的剔除,故而随着文明的发展其客观性越高,越能接近自然界的真实。但它只能是理论与实践的无限接近,而但达不到完全等同于自然界的真实。所以,其中的误差就是人类认知和行为发生与自然界不符的错误的根源,而且误差只能缩小却无法消除。当误差缩小到一定的范围,误差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时,安全性才能够得到保障,所以科学研究必须严谨和可靠,否则就会造成血淋淋的教训。
7、从第6条的继续延伸,我们就可以得出文明智造(创作)出的每一个定义和概念,都是主观认识的产物,包括时间和空间概念,实际上为了区分和识别自然界不同的运动状态,而将自然界时空熔融的状态刻意区分。因此,存在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个主观的创造,用它来描述一切物体和行为,就在逻辑上无法区分和识别,导致逻辑的混乱。“存在即合理”就是这种表达的混乱,导致人们对于其逻辑的争论。为避免这种混乱,我们应该在概念上将自然界的物质实在简称为“自在”,将自然界的能量实在简称为“自由”。于是,自然界状态的简单表达就是“自由自在”,多么美好!
8、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就是走向太空、翱翔宇宙,既有效的规避地球和太阳系寿元限制的风险,也是要讲文明的火种继续播散和传承的更远、更久,为实现完美的生命体验继续努力,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辈将不停探索和前进!

楼主:纳凉天歌  时间:2021-10-03 21:40:35
@约汉三 2021-10-03 10:37:39
关于文明的定义与定性人所共知,即使不知也可百度查阅,在这方面没有必要长篇大论了。
以本人之浅见,人类怎样产生文明,有助于或阻碍产生文明的因素有哪些才是更重要的!
了解了这些才能更清楚的知道为何在咱们国内会出现“哲学无用论”的说法。
这比动辄便“无明业火”大爆发更切中实际。
顺便说一下,记忆中上一次有人发出无明业火的是“镇关西”的郑大官人,他的无明业火是被鲁提辖挤兑出来的。
开......
-----------------------------
你好,首先要感谢你的关注与建议。对于文明的理解我个人是不能认同百度百科的解释,故将个人的理解分享出来,就我的理解而言百度百科对于文明的解释,于我对“存在”概念的分析,有些类似。
以下百度百科对于“文明”的解释,请君细品:
“简言之,就是用文字和记录媒将成果记录下来。是人类历史积累下来的有利于认识和适应客观世界、符合人类精神追求、能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发明创造的总和。文明是使人类脱离野蛮状态的所有社会行为和自然行为构成的集合,这些集合至少包括了以下要素:家族、工具、语言、文字、宗教、城市、乡村和国家等等。由于各种文明要素在时间和地域上的分布并不均匀,产生了具有明显区别的各种文明,比如华夏文明、西方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大洋文明和东南亚文明等在某个文明要素上体现出独特性质的亚文明。”
楼主:纳凉天歌  时间:2021-10-03 22:08:17
@约汉三 2021-10-03 10:37:39
关于文明的定义与定性人所共知,即使不知也可百度查阅,在这方面没有必要长篇大论了。
以本人之浅见,人类怎样产生文明,有助于或阻碍产生文明的因素有哪些才是更重要的!
了解了这些才能更清楚的知道为何在咱们国内会出现“哲学无用论”的说法。
这比动辄便“无明业火”大爆发更切中实际。
顺便说一下,记忆中上一次有人发出无明业火的是“镇关西”的郑大官人,他的无明业火是被鲁提辖挤兑出来的。
开......
-----------------------------
就我个人的理解,文明仅指智慧生物创造一套信息智造、保存和传播系统。文明成果与文明本身
楼主:纳凉天歌  时间:2021-10-03 22:21:04
@夜姬落 2021-10-03 22:00:49
文明指人性的自觉与觉醒。文明度与人性的自觉和觉醒程度正相关。
-----------------------------
首先,感谢你的关注与参与。就我个人理解文明仅指智慧生物创造的一套信息智造(生产)、复制和传播系统。文明的成果和文明本身是两个概念。比如埃菲尔铁塔的图像首先应该是在设计它的建筑师脑海呈现,当它成为埃菲尔铁塔真正的耸立在巴黎时时就成了文明的成果之一。而个人理解自觉与觉醒虽然看上去很主观,但它实际上还是文明的成果。因为,至少它应该是信息的复制与传播发生的成果。
楼主:纳凉天歌  时间:2021-10-04 08:53:20
@夜姬落 2021-10-03 22:00:49
文明指人性的自觉与觉醒。文明度与人性的自觉和觉醒程度正相关。
-----------------------------
@纳凉天歌 2021-10-03 22:21:04
首先,感谢你的关注与参与。就我个人理解文明仅指智慧生物创造的一套信息智造(生产)、复制和传播系统。文明的成果和文明本身是两个概念。比如埃菲尔铁塔的图像首先应该是在设计它的建筑师脑海呈现,当它成为埃菲尔铁塔真正的耸立在巴黎时时就成了文明的成果之一。而个人理解自觉与觉醒虽然看上去很主观,但它实际上还是文明的成果。因为,至少它应该是信息的复制与传播发生的成果。
-----------------------------
@夜姬落 2021-10-03 22:31:26
1935年,一部反映纳粹纽伦堡大会的纪录片《意志的胜利》在德国上映,影片中宏大的场面及极具视觉冲击的震撼画面,让德国观众热血澎湃、充满激情,也让纳粹的宣传效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部电影的导演很快就成为德国的著名人物,同时也成为了希特勒的座上宾,她就是德国最具才华、同时一生也倍受争议的女导演雷芬斯塔尔。
虽然这是一部体育比赛的纪录片,
拍摄并突显出运动员的优美身姿,
作品亦获多个奖......
-----------------------------
感谢你的分享,就我个人理解文明的成果与文明发展方向直接相关,好的方向自然有好的结果,反之亦然。所以,思想家的任务就是树立一面崇高的旗帜,指引一个正确的方向,成就一段美好的时代。 我个人相信真知完善美德,更期待一个完整“生命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能够打破现有学术体系的樊篱,进一步推动跨学科、跨行业、跨领域学术研究和交流活动,确立一个“包容合作共赢、真知完善美德,美育维护和平”的学术共识,形成一个“求真、务实、识美、得道”的学术探索路径。
楼主:纳凉天歌  时间:2021-10-04 17:37:51
@夜姬落 2021-10-04 10:55:20
个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就会做什么样的事情,这符合行为逻辑。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直接指导人的行为,产生符合行为逻辑的方法论。比如:西魔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导致他迫害犹太人建集中营、焚尸炉就是这种三观指导下的方法论。
-----------------------------
@夜姬落 2021-10-04 11:02:43
和西魔三观合拍的人,无论是多高的天才,多高的艺术或科学天份都会成为西魔的同道人,助纣为虐,成为西魔的吹鼓手和打手。这样的人纵然才高八斗也会备受争议,所代表作品或其自身都不会是文明或文明的代盐人。
-----------------------------
@夜姬落 2021-10-04 11:21:52
指望一个信奉弱肉强食丛林法则的人去遵守共同文明规则、公平法律、关爱弱势普惠大众是幼齿也是不符合这类人的三观和指导下行为逻辑的方法论。
-----------------------------

感谢你的持续关注与留言,让我感到在坚守理想、探索正义的道路上,不再那么孤独。由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探索和看待世界的角度自然存在不同,提出各自的想法相互交流,就是一个取长补短、求同存异的双赢局面。因此,我尊重和感谢每一个留言的网友。更期待愿意交流的朋友,相互切磋、畅想人生。
就我个人的理解而言,资本对利润的无限追逐,必将放纵人类对物欲贪恋,故资本主义们看清楚了其制度在自由、平等、博爱伪装之下的虚伪与无能,历史会说明一切,无须多言。
我之所以提出,讲美学的范畴扩展至人类知识谱系的全领域,因为我认为生命美学实际上可以理解为智慧生命在追求完美的道路上所逐渐形成的认识、方法与情感表达的系统化集成即一个完整的知识谱系,而科学与艺术长久分家也会让教育变得不完整,然人心承受撕裂的痛苦。
罗曼 · 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这就是一个“真知完善美德,美德健全人格,人格充实良知,良知坚守责任”的美育过程。当这样一个个人格健全、敢于承担、勤于钻研、勇于负责、充满自信和友爱的自然人走向社会的各个岗位后。这群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和冷酷后依然热爱生活的社会精英的出现,必然会增加整个社会的正能量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转型,当这样的精英一代又一代的发展壮大直至覆盖整个人类。那么人类终将用这份英雄主义和实际行动将这份“大爱”的光明在黑暗的宇宙中传承下去。
楼主:纳凉天歌  时间:2021-10-04 17:42:17
@夜姬落 2021-10-04 11:02:43
和西魔三观合拍的人,无论是多高的天才,多高的艺术或科学天份都会成为西魔的同道人,助纣为虐,成为西魔的吹鼓手和打手。这样的人纵然才高八斗也会备受争议,所代表作品或其自身都不会是文明或文明的代盐人。
-----------------------------
@夜姬落 2021-10-04 11:21:52
指望一个信奉弱肉强食丛林法则的人去遵守共同文明规则、公平法律、关爱弱势普惠大众是幼齿也是不符合这类人的三观和指导下行为逻辑的方法论。
-----------------------------
原文:就我个人的理解而言,资本对利润的无限追逐,必将放纵人类对物欲贪恋,故资本主义的衰落是人类防控风险的历史必然。本次新冠疫情的爆发和传播们看清楚了其制度在自由、平等、博爱伪装之下的虚伪与无能,历史会说明一切,无须多言。
不知按了什么键,删了很多文字,重发删除部分,见谅!
楼主:纳凉天歌  时间:2021-10-04 17:45:04

本次新冠疫情的爆发和传播,让人们看清楚了其制度在自由、平等、博爱伪装之下的虚伪与无能,历史会说明一切,无须多言。 又错了,实在抱歉,多多包涵!
楼主:纳凉天歌  时间:2021-10-04 19:20:00
@以前2021 2021-09-10 22:15:38

-----------------------------
感谢你的持续关注与留言,让我感到在坚守理想、探索正义的道路上,不再那么孤独。由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探索和看待世界的角度自然存在不同,提出各自的想法相互交流,就是一个取长补短、求同存异的双赢局面。因此,我尊重和感谢每一个留言的网友。更期待愿意交流的朋友,相互切磋、畅想人生。
我之所以提出,讲美学的范畴扩展至人类知识谱系的全领域,因为我认为生命美学实际上可以理解为智慧生命在追求完美的道路上所逐渐形成的认识、方法与情感表达的系统化集成即一个完整的知识谱系,而科学与艺术长久分家也会让教育变得不完整,然人心承受撕裂的痛苦。
罗曼 · 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这就是一个“真知完善美德,美德健全人格,人格充实良知,良知坚守责任”的美育过程。当这样一个个人格健全、敢于承担、勤于钻研、勇于负责、充满自信和友爱的自然人走向社会的各个岗位后。这群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和冷酷后依然热爱生活的社会精英的出现,必然会增加整个社会的正能量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转型,当这样的精英一代又一代的发展壮大直至覆盖整个人类。那么人类终将用这份英雄主义和实际行动将这份“大爱”的光明在黑暗的宇宙中传承下去。
楼主:纳凉天歌  时间:2021-10-05 10:35:00
@夜姬落 2021-10-03 11:02:50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的学说。那么怎样的世界观、价值观才是文明的世界观、价值观捏?思考ing
-----------------------------
个人理解,哲学应该是泛指人类在思想意识领域秩序构建的思辩与研究。鉴于我个人认为人类的知识谱系应该整合为“生命美学”或“人类美学”。(生命美学是高等智慧生命在研究宇宙运动和完善自身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一整套关于认知概念及相关逻辑和情感表达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经验总结的知识生产、传播和完善的信息体系)。因此,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哲学就是关于生命美学原理认知的思辨与方法,进行研究的学科。
哲学的价值从历史角度看,哲学的发展史就是人类思想体系秩序构建的历史,它通过思辩(思考、辩论)的方式,清晰了人对自我(个人与社会)和外界(自然界)的认知(认识和应用),提升了人的认知与能力(掌握方法与技术),使人的大脑活动从思维升级到了思考,并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而形成一个较为完备的知识谱系和研究系统。
从当代的角度看,时下随着人类知识谱系的完备(主要指科学和艺术体系的独立与发展), 哲学在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之后,也明确了自己的研究领域和范围即认识论和方法论研究。因此,我认为当代哲学的价值应该是进一步的推动人类的认知能力的提高,有效的促进人类思想的解放和方法论的完善。
综上所述,我认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是认知和方法研究的副产品。即有什么样的整体(综合)认知决定有什么样的世界观(环境决定认知),而人生观(认知决定目标的选择)是世界观具体到个人在对自身目标确认和发展道路选择的认知,价值观(选择决定取舍)则是人生观的在目标和发展道路选择的基础上,如何再进行取舍即取舍方式、方法选择的认知。
楼主:纳凉天歌  时间:2021-10-06 09:40:31
@hls324 2021-10-04 09:48:13
给楼主点赞。
哲学不是无用的,虽然它有时艰涩难懂,好的哲学家可以把哲学解释的非常接近现实很接地气。
经典名著石头记就是如此,其表达方法就是哲学的。
比如: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这幅对联既是艺术的又是哲学的,同时又用及其简练的文字来表达。所以这幅对联既是哲学的又是艺术的还是文学的杰作。
至于具体的故事情节,比如:四本书、四位作者的故事,宝玉给黛玉开药方,贾母问八字......
-----------------------------
感谢你的关注和支持,个人理解文学作品的创作本就是作者认知与情感表达,特别是经典的作品,必定会有对人生与社会的精辟思考,而得到人们的认可和称赞而流传长久。
楼主:纳凉天歌  时间:2021-10-07 10:55:21
为什么,感觉好些留言和评论被删除了呢,我没有操作啊?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