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军神李卫公

字数:555909访问原帖 评论数:21974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12-03-09 16:55:00 更新时间:2020-11-10 10:53:13

楼主:怀旧船长  时间:2012-03-09 08:55:00
【前言】

每个男儿心中都有一个疆场杀敌的梦!小时候,特别喜欢听评书,《岳飞传》、《杨家将》、《说唐》……关于冷兵器时代的英雄传说,是那样根深蒂固,激荡着青涩枯燥而又浮想联翩的岁月。中国浩瀚的历史为英雄们提供了纵横驰骋的舞台,亦为后世男儿灌注了永不枯竭的热血。作为一名作者,我始终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写一部关于英雄的书,记录他们的英雄事迹,还原消逝的历史现场。然而囿于经历才情,直到中年,这个梦想才得以实现。
CCTV军事频道曾评出中国四大名将,分别是白起、韩信、李靖、岳飞。白起强秦,韩信立汉,岳飞抗金,确为千古名将。然而在我的心中,更敬佩李靖大将军。这不仅因为他有平岭南、定江南、灭突厥、收吐浑的丰功伟绩,而是他为人、为将、为帅、为官之道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点。所以在四大名将中,惟李靖出将入相、得以善终,又有兵法传世,连《西游记》、《封神演义》这等名著都将他虚构进故事里,《虬髯客传》虽系短文,但青年李靖的风姿跃然纸上,成为万千女性心仪的男人。当然,脱离隋唐交替这一历史环境来看李靖是没有意义的,然而初唐灿若星辰的文武名臣中若无李靖、魏徵、房玄龄、杜如晦、李世勣等人亦是索然无味的。
唐朝是一个激进、拓展、创造、包容的朝代,在中国历史上只有汉朝才能与之争辉,故现今留下了无法擦除的两张世界名片:汉人、唐人。唐朝疆域面积是隋朝的两倍,为汉人朝代之最。这其中,李靖扫平南北打下了约700万平方公里的疆土,亦为后世框定了中国版图的基本格局。纵观历代军事大家,李靖开拓的疆土最大,而斩杀的人头最少,堪称中华将帅奇峰。
还有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即历代大将难得善终,而李靖身处政治旋涡却闲庭信步。有人说这是李世民“英明”之故。但我们真正沉下心来研究李靖时,才发现并非如此。李靖当年因告发李唐起兵而差点被李渊斩首,后来在川江又被李渊下密旨处死,堪堪脱险;再后来因手握重兵,被李世民拉拢参与“玄武门政变”,李靖没有答应,李世民私下里是有想法的。李靖既非“秦王府”家臣僚属,又不是树大根深的名门旺族,靠的只是兢兢业业打仗,屡立战功,最后到了功高震主的地步,却激流勇退,但李世民仍然担心他有异心,以“司马懿篡权”的典故警示他,在东征高丽时仍拽上年迈病重的李靖同行(见《隋唐嘉话》:“昔司马仲达非不老病,竟能自强,立勋魏室”),生怕他在自己离京后谋反,无人能制,直到行至河北“隔离”后才放心。李世民确为千古英主,但他弑兄杀弟,逼李渊退位,废除太子李承乾、杀儿子齐王李祐、斩兄弟李元昌及宗室郡王数人,诛侯君集、薛万均、卢祖尚等武将,进行过数次大清洗,手上沾满鲜血,若李靖这样的将兵大将稍有不慎,结果好不了。因此,李靖既是一位精通兵法、百战百胜的大将军,又是一位具有大智慧的贤宰相。在军事上,步战、水战、阵战、骑兵战、沙漠战均有创举,从无败绩;在政治上,不结私党、通力合作、善知进退,且体恤民情,为李世民精兵简政、大兴商贸、开创盛世提供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值得深入挖掘。

【简介】

本文是系统描写初唐军事大家、史上十大名将之一李靖的历史军事类传奇小说。
隋末,炀帝被突厥大军围困雁门,四十五岁的李靖以三原县令单骑救驾,并与少年李世民结缘,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雁门解围后,炀帝派李靖守边塞马邑,李靖联合李渊击败了突厥精骑,但由于刘武周、李渊谋反,李靖前往江都告密,路遇谋杀,不得已回长安蛰居。李渊攻下长安后,欲斩李靖,李世民为之求情,遂襄助李世民征薛举、王世充,后率部南征。
雄才大略的李世民与李靖议定:由李世民平定中原,以固根本;由李靖平岭南、江南,为新唐筹备物资,备战强敌突厥。李靖不辱使命,平梁皇萧铣、安抚岭南九十六州;又出兵平定江、淮宋国“皇帝”辅公祏,回师北地抗击突厥。时百废待兴,唐朝的军力远不如突厥百万之众,但李靖苦心孤诣,亲自购良马、寻良将、组训特战队,最后统帅六路大军、十四万人征讨突厥,并亲引三千轻骑直插突厥牙帐。经艰苦鏖战,李靖平灭东突厥汗国,使大唐国境北扩贝加尔湖地区,功盖当世,但也遭到朝中政敌的诋毁。李靖深谙官道,不抗辩,释兵权,出将入相,为胡汉大融合、开启丝路做了巨大贡献。在国家需要的时候,他又以六十五岁高龄率兵西征吐谷浑,饮冰卧雪,平灭其国,打通了大唐通向西域的商路,最终功成身退,善终府第。其弟子苏定方、徒孙裴行俭继承了他的衣钵,祖孙三大名将缔造了中国古代无往不胜的军事神话。孙子云: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李靖大将军,当之无愧的“大唐军神”!


【本文看点】

1.首部深度发掘初唐军事统帅、民族英雄李靖的传奇传记。
2.融入古代军事思想,对平定岭南、江南、西北从而实现汉胡民族大融合有独到的见解,有利于后人对“唐人”这个世界用词的理解。
3.首次系统地对古代特种兵(李靖三千精锐袭突厥)、军事情报(专门训习斥候)、古代水战(平定岭南和江南)、集团作战(统率李世勣、侯君集、李道宗、苏定方、尉迟恭、薛万彻等大唐名将)、科学练兵(集中体现在改重骑兵为轻骑兵、训习无敌舰队、培养李世勣/侯君集/李道宗/苏定方/裴行俭等不世之才、重视交通/马匹/粮草)等有系统解构,再现初唐从大乱到大治的宏大图景。
4.特别对李靖融会军事智慧与儒家文化有深入理解,描写李靖在功高震主、出将入相的官场沉浮中能够审时度势,最后得享天年,其做人处世的大智慧值得后人借鉴。
5.故事情节起伏曲折,既有宏大战争,也有儿女私情;既有庙堂博弈,也有江湖恩怨,使李靖这位“在军事上是神、在生活中是人”的形象立体而不浮夸。
6.对今人尤其是我国青少年了解那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提振民族信心有益。



大唐上柱国、检校荆州刺史、岭南道抚慰大使、检校桂州总管、平南副元帅、东南道行台兵部尚书、安州大都督、灵州大都督、刑部尚书、检校中书令(代宰相)、兵部尚书、关内道行军大总管、代州道行军总管、北伐大元帅、定襄道行军大总管、左光禄大夫、尚书右仆射(宰相)、畿内道大使、特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西海道行军大总管、卫国景武公、开府仪同三司、赠司徒李药师大传

★重温名将人生智慧,再现大唐铁血传奇!
★一部全景展示初唐战争与和平的长篇力作。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huyoucong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huyoucong


【说明】

《大唐军神》共四卷一百万字。主要参考书籍:《资治通鉴》、《隋书》、《旧唐书》、《新唐书》、《太平广记》、《隋唐嘉话》、《册府元龟》、《唐大诏令集》、《全唐文》、《唐文拾遗》、《唐文续拾》等。本着“大事不遗、小事不拘”的原则,绝大部分皆为史实,只有情节和次要人物多属虚构,请史家不必当真。

怀旧船长 2012.3.9 首发于天涯


前言 开疆拓土第一将

第一部 乱世将星

引子
第一章 单骑救驾,风云殊遇
第二章 孤胆县令入敌邦
第三章 未来将军今日奴隶
第四章 杨广密旨,李靖连升三级
第五章 阻力重重,郡丞苦心孤诣
第六章 校场阅兵初立威
第七章 水浅王八多
第八章 粮仓保卫战
第九章 守城马邑出奇计
第十章 伤亡五十破敌五千
第十一章 “李仆射好走!”
第十二章 兵死将亡,风波骤起
第十三章 策谋哗变
第十四章 虎京七杀李靖
第十五章 李渊晋阳起兵
第十六章 为保家人,李靖归唐
第十七章 可与李靖比肩之人
第十八章 有功不赏告假还乡
第十九章 重返沙场战洛阳
第二十章 不为百姓的仗不能打
第二十一章 七百旧部远征南
第二十二章 自损一百败敌三万
第二十三章 下活死棋
第二十四章 巫山神女
第二十五章 用兵之法全在变通
第二十六章 李建成借刀杀李靖
第二十七章 擒贼擒王
第二十八章 八百勇士

第二部 南平半壁

第二十九章 梁皇帝遇刺,“活关公”出山
第三十章 一语惊悟梦中人
第三十一章 巴蜀征兵
第三十二章 “平梁十策”动帝心
第三十三章 坏事变好,将帅释嫌
第三十四章 舟师冒险出峡江
第三十五章 战略缺口,宜都
第三十六章 “文士弘水军果然厉害!”
第三十七章 他败不可怕,自败最可悲
第三十八章 胜负只在一线间
第三十九章 公事私情同等重要
第四十章 平定江陵,李靖并无胜利喜悦
第四十一章 是非成败转成空
第四十二章 岭南抚慰大使
第四十三章 “南霸天”厉兵防李靖
第四十四章 兵不血刃尽收九十六州
第四十五章 辅公祏称帝,李药师挂帅
第四十六章 决胜于千里之外
第四十七章 七路总管八条心
第四十八章 剑走偏锋收服诸将
第四十九章 突破天堑,血战当涂
第五十章 小李纵火破敌,老李借刀杀人
第五十一章 三千精锐定江南
第五十二章 张宝相大闹藏春阁
第五十三章 行台尚书惩巨贪
第五十四章 李靖险些丢官,李渊差点迁都
第五十五章 国难思良将,李靖晋位大将军
第五十六章 唐朝割肉退强敌,将军断发练奇兵

第三部 北御突厥

第五十七章 借题发难,颉利再谋伐唐
第五十八章 怡情山水,李靖又遇红颜
第五十九章 真正的恶仗在北方
第六十章 血洗太谷,六万唐军全军覆没
第六十一章 连环杀,李靖摆阵退雄兵
第六十二章 铁骑如虎,颉利誓杀李靖
第六十三章 气寒西北何人剑
第六十四章 李靖威震朝野,秦王险些丧生
第六十五章 顾全大局婉拒党争
第六十六章 玄武门惊变
第六十七章 李渊被迫退位,颉利乘机入关
第六十八章 十万火急,大将军违制发兵
第六十九章 新皇率五骑迎敌,李靖遣二将救主
第七十章 渭水之盟是国耻
第七十一章 “靖公真乃朕之良师也!”
第七十二章 运筹帷幄,军神屡解天子之惑
第七十三章 煮酒论将,尚书布衣访苏烈
第七十四章 苏定方动情拜师,李世民破格用人
第七十五章 突厥国师行苛政
第七十六章 江湖豪强挟人质
第七十七章 将门虎女
第七十八章 将计就计舍身入虎穴
第七十九章 剑胆琴心,知音联手克强敌
第八十章 旷世奇遇,巅峰武学
第八十一章 最是难测帝王心
第八十二章 兵部尚书
第八十三章 身兼三职,统率六军
第八十四章 朔州点将,气吞山河如虎

第四部 出将入相

第八十五章 草原雄主乘兴劳军
第八十六章 飞骑雪夜夺险关
第八十七章 喋血虏庭,定襄一战定乾坤
第八十八章 控弦之士胜虎狼
第八十九章 漠南会猎,未知鹿死谁手
第九十章 颉利故布疑阵,李靖临机制变
第九十一章 白道大决战
第九十二章 国公抗旨出奇兵
第九十三章 可汗图谋再起,唐军绝处逢生
第九十四章 铁山碎,英雄泪
第九十五章 功高震主,李靖自剪羽翼
第九十六章 激流勇退,将军明哲保身
第九十七章 苍龙束手,谋臣遗计
第九十八章 功臣谢罪求归隐
第九十九章 才兼文武,出将入相
第一百章 偃武修文,李唐开启盛世
第一百零一章 君臣斗宴论诗文,最是动人《舞剑歌》
第一百零二章 知进退,宰相上表辞官
第一百零三章 明大义,老将带病请缨
第一百零四章 挂帅西征
第一百零五章 名将铁腕治三军
第一百零六章 高原雄师唱大风
第一百零七章 亮剑库山,十万强敌成鸟兽
第一百零八章 小将勇谋取胜,老帅仁义放生
第一百零九章 啃冰卧雪千里追穷寇
第一百一十章 一世功名若浮云
第一百一十一章 卫公兵法
第一百一十二章 画无遗策,善始善终
尾声




楼主:怀旧船长  时间:2012-03-09 09:14:25

李靖年表

大唐上柱国、检校荆州刺史、岭南道抚慰大使、检校桂州总管、平南副元帅、东南道行台兵部尚书、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安州大都督、灵州大都督、刑部尚书、兵部尚书、检校中书令、关内道行军大总管、代州道行军总管、北伐大元帅、定襄道行军总管、代国公、左光禄大夫、尚书右仆射、畿内道大使、特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西海道行军大总管、卫国公、开府仪同三司、赠司徒李药师年表(公元571—649年)
571年,北周武帝天和六年。李靖出生于京兆三原县,字药师。其祖父李崇义,后魏殷州刺史,封永康县公。其父李诠,官至隋朝赵郡太守。
572年,三月,周武帝杀宇文护,亲政,改元建德。李靖二岁(按中国传统习惯,称虚岁,下同)。
573年,齐陈大战连绵。五月,北齐兰陵王高长恭被鸩杀。八月,北周太子宇文赟取隋公杨坚女为正妻。李靖三岁。
574年,三月,北周太后殂,武帝罢朝,太子理政。李靖四岁。
575年,七月,周武帝亲率大军伐齐,十二月还朝。李靖五岁。
576年,十月,武帝再伐齐,大胜。齐主不能敌,禅位皇太子。李靖六岁。
577年,北周建德六年,北齐亡。李靖七岁。
578年,三月,周改元宣政。五月,武帝亲率大军伐突厥。六月,周武帝崩,太子即位,是为北周宣帝。李靖八岁。
579年,二月,周宣帝传位于太子阐,改元大象,伐陈。至十二月,尽收陈江北之地。李靖九岁。
580年,五月,周宣帝崩。杨坚以太后父为丞相,摄政。李靖十岁,聪颖过人,承父兄家传武艺。
581年,正月,北周改元大定。二月,杨坚建立隋朝,改元开皇,始开科举。李靖十一岁。
582年,隋开皇二年。正月,陈宣帝崩。太子陈叔宝即位,是为陈后主。六月,杨坚下诏建大兴城。李靖十二岁。
583年,隋开皇三年。正月,隋朝迁都至大兴城,大赦天下。东西突厥分裂加深。八月,高颎击突厥。李靖十三岁,始与舅父、名将韩擒虎习兵法。
584年,隋开皇四年。六月,命宇文恺开凿广通渠,自大兴至潼关三百余里,漕运通利。李靖十四岁。
585年,隋开皇五年。沙钵略可汗为达头可汗所迫,向隋称臣。李靖十五岁。
586年,隋开皇六年。无事。李靖十六岁,曾对父亲说:“大丈夫若遇主逢时,必当立功立事,以取富贵。”
587年,隋开皇七年。正月,陈改元祯明。八月,隋征梁主入朝。九月,废除梁国。杨素、贺若弼、韩擒虎等备兵伐陈。李靖十七岁,欲投舅父军中,因年龄不到作罢。
588年,隋开皇八年。三月,隋文帝发布伐陈诏书。十月二十八日,隋出师。庐州总管韩擒虎等将兵出战。李靖十八岁,“姿貌瑰伟,少有文武材略”。
589年,隋开皇九年。韩擒虎、杨素大军灭陈国。韩擒虎进位上柱国,然遭弹劾,终不得进爵。李靖十九岁,因舅父事深感官场凶险。
590年,隋开皇十年。江南各处反叛,朝廷遣杨素讨伐。史万岁为杨素部将,前后七百余战,转战千里,攻破溪洞,不可胜数。李靖二十岁,试策而优。
591年,隋开皇十一年。无事。本年李靖二十一岁,被任命为长安县功曹。
592年,隋开皇十二年。韩擒虎去世。韩擒虎经常与李靖谈兵论道,称善,曾感慨:“可以与我谈论孙子、吴子的人,只有他了!”传韩擒虎死后为地府阎王。十二月,杨素为尚书右仆射,与左仆射高颎共掌朝政。李靖二十二岁。
593年,隋开皇十三年。杨素监修仁寿宫,以宇文恺为将作大匠。牛弘为礼部尚书。突厥都蓝可汗杀大义公主。李靖二十三岁。
594年,隋开皇十四年。无事。李靖二十四岁。
595年,隋开皇十五年。天下设并、扬、益、荆四总管。李靖二十五岁。
596年,隋开皇十六年。无事。李靖二十六岁,为殿内直长,正七品,谒见杨素。杨素盛赞其文韬武略,指着自己的座席对他说:“卿将来必坐此位。”牛弘亦赞李靖有“王佐之才”。
597年,隋开皇十七年。二月,史万岁讨平南宁,周法尚讨平桂州。三月,隋亲卫大都督屈突通升任左武候将军。李靖二十七岁。
598年,隋开皇十八年。二月,高丽侵犯辽西,隋派兵征讨,高丽王高元遣使称臣谢罪。李靖二十八岁。
599年,隋开皇十九年。二月,突厥犯边。突厥都蓝可汗与达头可汗结盟,击败突利可汗。杨素、史万岁等征突厥。李靖兄长李药王将兵一万,随高颎、赵仲卿战突厥,因功被授予大将军。李靖二十九岁,欲随兄长戍边报国,杨素不许。
600年,隋开皇二十年。四月,突厥犯边。杨素、史万岁、长孙晟等复出战。十月初九,太子杨勇被废。史万岁遭杨素诬陷,被杨坚所杀。十一月初三,以晋王杨广为太子。李靖三十岁,擢升兵部驾部员外郎,从六品上。
601年,隋仁寿元年。十一月,以杨素为行军元帅,长孙晟为受降使,北击突厥。李药王为大将军,与刘隆等随韩洪伐突厥,于恒安遭遇突厥大军,洪等溃围而出,将士死伤大半。韩洪与李药王免官,除爵为民;刘隆坐罪被处死。李靖三十一岁,被兄牵连,降为汲县(下县)县令。
602年,隋仁寿二年。三月,杨素再度大破突厥,其子杨玄感受封柱国。十二月,蜀王杨秀遭杨广与杨素等人合谋诬陷,被废。李靖三十二岁。
603年,隋仁寿三年。突厥步迦可汗所部大乱,部众归于启民可汗。李靖三十三岁,勤政为民。
604年,隋仁寿四年。七月十三日,隋文帝崩。二十一日,杨广即皇帝位,杀杨勇。汉王杨谅反,败亡,除籍为民,幽闭而死。全国追捕汉王党羽,牵连二十余万家,上百万人。李靖三十四岁,深感时局纷纭,只得蛰伏待时。
605年,隋大业元年。营建东都洛阳,每月役使壮丁二百万人;下诏征发数百万人开凿大运河、造大龙舟。死者载道,不计其数。杨素拜司徒,改封楚国公。李靖三十五岁,因政绩升安阳(中县)县令。
606年,隋大业二年。洛阳新城建成,将作大将宇文恺进位开府仪同三司。七月二十三日,楚国公杨素薨(王公去世称谓)。李靖三十六岁。
607年,隋大业三年。三月,尽斩故太子杨勇子嗣。四月,改州为郡,改度量衡,改朝廷规制。七月,役民百万整修长城,高颎、贺若弼等大臣获罪被杀。李靖三十七岁。
608年,隋大业四年。四月,诏建汾阳宫。七月,诏役二十万人修长城。宇文述击败吐谷浑,伏允可汗南奔。年底,右翊卫将军薛世雄讨伊吾。李靖三十八岁,无缘战事。
609年,隋大业五年。正月十五日,行均田制。三月,杨广西巡,五月伐吐谷浑,六月行至张掖,抵燕支山,西域二十七国国王前来朝见。启民可汗卒,立始毕可汗。李靖三十九岁。
610年,隋大业六年。正月,虎贲郎将陈棱、朝请大夫张镇舟率一万余人,从义安渡海进攻琉求(今冲绳,后作琉球),攻克流求国都,杀流求王,俘获万余流求人返国。本年高丽不臣。杨广下诏开凿大运河江南段。李靖四十岁,因功迁三原(上县)县令。
611年,隋大业七年。二月,诏伐高丽,移师涿郡。是年征丁百万,役夫百万,死者载道,天下骚动,群盗蜂起,不可胜数。李靖四十一岁。
612年,隋大业八年。正月初二,诏二十四军分道进击高丽。七月,隋军全线溃乱,渡辽水隋军凡三十万五千人,生还者仅二千七百人。李靖四十二岁。
613年,隋大业九年。正月初二,诏征天下兵集涿郡,再伐高丽;命刑部尚书卫文升、将军阴世师等辅佐代王杨侑留守西京长安。六月,章丘杜伏威与临济辅公祏反。李靖四十三岁,报国无门。
614年,隋大业十年。二月,杨广下诏三伐高丽,士卒逃亡,不能止。七月,击败高丽,无功而还。李靖四十四岁。
615年,隋大业十一年。卫尉少卿李渊为河东抚慰大使。八月,杨广巡幸北塞,被突厥围困于雁门,诏天下郡守县令勤王。李靖敏锐察觉到机会来临,只身前往突厥游说;李渊次子李世民十六岁,与李靖在马邑知遇,得李请之谋,随将军云定兴赶往雁门救援。两相用力,突厥退。李靖四十五岁,因功迁马邑郡丞、鹰扬郎将,初步实现将兵愿望,在边塞练兵以备突厥。
616年,隋大业十二年。天下大乱。本年突厥寇边,李渊与马邑太守王仁恭、郡丞李靖抗击突厥,李将以奇兵胜突厥。李靖四十六岁,察觉李渊、马邑鹰扬府校尉刘武周有异志。
617年,隋大业十三年,隋恭帝义宁元年。天下大乱。窦建德设置百官;朔方梁师都反;马邑刘武周反;陇右薛举反;江陵萧铣反。五月,李渊在晋阳起兵。十一月,李渊攻克长安,杀长安守将阴世师、骨仪等,李渊因李靖告密之事在先,欲杀其泄愤,李世民请免。李靖四十七岁,布衣,随李世民征河西。
618年,唐武德元年。三月十一日,杨广为宇文化及等人所弑。四月,李建成、李世民等攻洛阳小胜,李靖因谋划之功,获封开府(四品散官)。萧铣建梁国,称帝。五月二十日,李渊即皇帝位,建立唐朝,改元武德。十一月,浅水原大战,李世民、李靖一举击破河西薛家军。魏征招抚山东,徐世勣降唐,赐姓李。李靖四十八岁,与李世民约定:由他平定南方,李世民平定北方,再合力击败强大的突厥汗国,建不世之功。
619年,唐武德二年。二月,初定租、庸、调法。四月初六,王世充篡位登基。五月,河西平定。突厥始毕可汗死。七月,李渊遣开府李靖至信州经略萧铣。李靖路遇蛮兵击破之,至三峡,无兵不得进,李渊暗使峡州刺史许绍斩之;绍惜其才,为之奏免。李靖为展壮志,苦练精兵。杜伏威降唐。李靖四十九岁。
620年,唐武德三年。二月,开州蛮酋冉肇则攻陷通州。三月,冉肇则攻打信州,赵郡公李孝恭与战,不利。李靖将兵八百,袭破之。四月,李世民击破宋金刚。刘武周逃入突厥,被杀。七月,李世民大战王世充,至年底,逐步扫清洛阳外围。李靖五十岁,厉兵秣马以备攻梁。
621年,唐武德四年。李世民大胜王世充。李靖献“平梁十策”以图萧铣。二月,唐改信州为夔州,任命李孝恭为夔州总管,以李靖为行军总管。九月,李孝恭、李靖率二千余舰出三峡,拔其荆门、宜都二镇,败文士弘数万水军,直抵江陵。萧铣内外阻绝,中书侍郎岑文本劝降。李靖入城,秋毫无犯。南方州县闻之,皆望风归附。李渊诏李靖为上柱国,封永康县公,检校荆州刺史,使之安抚岭南,可按朝廷制度封赏官吏。李靖五十一岁,授岭南道抚慰大使、检校桂州总管。
622年,唐武德五年。三月,李世民击溃刘黑闼军。七月,杜伏威入朝,拜太子太保。南越霸主冯盎为李靖才德所服,率部降唐,以其地为高、罗、春、白、崖、儋、林、振八州,李请封冯盎为高州总管、耿国公。至此,李靖尽下岭南九十六州,得户六十余万。李靖五十二岁。
623年,唐武德六年。正月,捕获刘黑闼与其弟刘十善等,斩之。八月,唐淮南道行台仆射辅公祏于丹阳(今南京)反叛。二十二日,诏赵郡王李孝恭为元帅、岭南道抚慰大使李靖为副元帅,七路大军归李靖节度。李靖五十三岁,为平南副帅,实际指挥战役。
624年,唐武德七年。春,唐改大总管府为大都督府,以总管为都督。杜伏威死。三月,李靖破辅公祏于芜湖,继而转战百余里,击破丹阳,辅公祏死,江南悉平。诏以李靖为东南道行台兵部尚书,后转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李渊赞李靖时说:“公乃萧铣、辅公祏膏肓,古之名将韩(信)、白(起)、卫(青)、霍(去病),岂能及也!”李靖五十四岁,迁安州大都督(大将军,类似当今大军区司令员)。至此,李靖为大唐打下约二百万平方公里疆土。军功与李世民比肩。
625年,唐武德八年。六月,突厥犯边,李渊以右卫大将军张瑾为行军总管迎战,以中书侍郎温彦博为长史。八月,李靖率江淮兵一万余北上。十一日,张瑾全军覆没,投李靖军中,温彦博为突厥所擒。李靖于潞州城下击退突厥颉利可汗数倍大军。本年北境生灵涂炭,时诸将多败,独李靖不败。李靖五十五岁。
626年。唐武德九年。四月,突厥进犯,李靖与颉利可汗血战于灵州青铜峡,击退突厥。六月初四,玄武门兵变,李世民诛建成、元吉及其子嗣。初七,李渊立秦王李世民为太子。八月初八,李渊下诏传位于太子。初九,李世民于东宫显德殿即皇帝位。二十一日,立长孙氏为皇后。突厥颉利可汗乘机率大军直入关中,李靖与长孙无忌率兵进豳州,截断颉利归路,并派部下猛将护驾,密奏退敌之策。二十八日,李世民与颉利隔渭水对峙,用李靖之谋,与颉利订立“渭水之盟”,颉利退兵。李靖五十六岁,转任灵州大都督。
627年,唐贞观元年。正月十七日,燕郡王李艺据泾州反,传首长安。二月,太宗依李靖谋,裁并州县,分天下为十道,改军制。李靖五十七岁,转任刑部尚书。
628年,唐贞观二年。四月,唐灭梁师都,册封薛延陀部夷男为可汗。李靖五十八岁,秘密选购良马、训习锐士,筹备攻突厥之事。
629年,唐贞观三年。代州都督张公谨上言突厥可取。冬,以李靖为北伐元帅,以并州都督李世勣为副帅、通漠道行军总管,合众十四万,分道出击突厥。李靖五十九岁,为兵部尚书、检校中书令、关内道行军大总管、北伐统帅。
630年,唐贞观四年。正月,李靖率骁骑三千夜袭定襄,颉利率众北逃。胡人康苏密以隋萧后及杨广之孙杨政道来降。李世勣大败颉利于白道,颉利逃窜至铁山,请和。李靖为北伐大计,不遵诏令,命李世勣引兵攻碛口,自引精骑一万,直捣颉利铁山牙帐,斩首万余级,俘男女十余万,获杂畜数十万,慑服北地酋首。颉利亡入大漠,后被李靖部将张宝相所获。突厥汗国亡,李世民大赦天下,祝酒五日。有大臣弹劾李靖,李世民责备之,李靖无言。不久,李世民加李靖为左光禄大夫,食邑五百户,赐绢二千匹。八月,诏李靖为尚书右仆射(宰相),位极人臣。东北诸夷,奚、契丹、室韦等十余部归附。李靖六十岁,为大唐打下约四百万平方公里疆土,封代国公。侍中(亦为宰相)王珪评价李靖时说:“才兼文武、出将入相,我不如李靖。”
631年,唐贞观五年。八月,太宗遣使高丽,收隋朝阵亡战事骸骨,葬而祭之。李靖六十一岁。
632年,唐贞观六年。冬,胡酋契苾何力率部落六千余家降唐。李靖六十二岁。
633年,唐贞观七年。正月十五日,太宗宴请百官及蛮夷酋长于玄武门。十二月,李渊置酒未央宫,命颉利可汗起舞,又命冯盎之子冯智戴咏诗,随后笑道:“胡、越一家,自古未有也!”李靖六十三岁。
634年,唐贞观八年。正月,突厥颉利可汗卒。李世民命李靖与太常卿萧瑀等凡十三人分行天下,李靖为畿内道大使。十月,李靖上表辞官。十一月,加李靖为特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不久,吐谷浑寇凉州,李靖请缨出征。十二月,以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节度诸军进击吐谷浑。李靖六十四岁,为西征统帅。
635年,唐贞观九年。自春至夏,李靖督率诸将分道深入青藏高原、大漠,人饮冰,马啃雪,迂回追击叶谷浑伏允可汗二千余里,大小数十战,击败伏允十几万大军,伏允身死,吐谷浑灭亡。五月初六,李渊驾崩。岷州都督高甑生告李靖谋反,查无实据,高甑生被流放。李靖回朝后交权隐退,闭门谢客。李靖六十五岁,为大唐打下百万平方公里疆土。至此,李靖共为大唐打下约七百万平方公里国土,为古代名将所未有。
636年,唐贞观十年。本年,李世民纳李靖言,更改统军为折冲都尉,别将为果毅都尉。凡十道,置府六百三十四,而关内二百六十一,皆隶诸卫及东宫六率,轮番宿卫京师。李靖六十六岁。
637年,唐贞观十一年。正月初五,以吴王李恪为安州都督,晋王李治为并州都督,纪王李慎为秦州都督。六月,以李靖、长孙无忌等十四功臣为刺史,世袭,李靖为濮州刺史。李靖六十七岁,改封卫国公。
638年,唐贞观十二年。本年獠人颇多反叛,诸将击破之。西突厥东西分裂。本年李靖六十八岁,始著兵法。
639年,唐贞观十三年。七月,诏突厥降将李思摩为可汗,返国就藩,重用突厥官吏。高昌不朝。十二月,遣李靖旧部侯君集、薛万均等将兵击之。李靖六十九岁。
640年,唐贞观十四年。八月,大唐击破高昌,灭其国。李靖七十岁,妻卒。李世民下诏,依汉朝卫青、霍去病成例,为李靖筑造形如铁山、积石山的坟墓,以彰显他的特殊功绩。
641年,唐贞观十五年。正月,送文成公主嫁吐蕃松赞干布。八月,李靖部下李世勣升任兵部尚书,并于本年冬大败薛延陀部。李靖七十一岁。
642年,唐贞观十六年。秋,大唐击破西突厥乙毗咄陆可汗。李靖七十二岁。
643年,唐贞观十七年。太宗命图画功臣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徵、房玄龄、尉迟敬德、李靖、萧瑀、侯君集、李世勣等二十四人于凌烟阁。太子李承乾谋反,李世民废太子,杀皇弟李元昌、斩侯君集等,立晋王李治为太子。本年李靖七十三岁,加开府仪同三司。
644年,唐贞观十八年。高丽不朝,李世民调天下兵马,欲御驾亲征。李靖七十四岁,因老病不能率军。
645年,唐贞观十九年。本年李世民亲征高丽,屡胜,但由于未采纳李靖奇袭平壤之谋,未灭其国,无功而返。李靖七十五岁。
646年,唐贞观二十年。李世民问李靖为何不能灭高丽小国?李靖回言:李道宗知其原因。李世民问李道宗。李道宗具言李靖奇袭平壤之谋。李世民恍然,引为憾事。李靖七十六岁。
647年,唐贞观二十一年。唐再征高丽,斩首二千级。李靖七十七岁。
648年,唐贞观二十二年。正月,诏李靖旧部薛万彻引军渡海再击高丽。冬,唐击破龟兹军,虏龟兹王布失毕,勒石纪功而还。李靖七十八岁。
649年,唐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十五日,太宗纳李靖言,贬李世勣为叠州都督。十八日,开府仪同三司卫国公李靖薨,谥号“景武”,追赠司徒,位列三公。二十六日,李世民驾崩。李靖七十九岁,善终,以一品羽仪陪葬唐太宗昭陵。
李世民常令李靖教诸将兵法,是以唐初名将多出自李靖门下,其善兵事者尤以李世勣、侯君集、李道宗、苏定方诸将为最,及苏定方传兵法于裴行俭,裴行俭再传于王仲翔、程务挺等,皆不世之才。
楼主:怀旧船长  时间:2012-03-09 09:27:05

【第一部 乱世将星】


【引 子】


大雨如注。
守城的将士已经连续激战了两天一夜,个个蓬头垢面,衣甲破损。一线指挥的将校声嘶力竭,兵士用鞭子不停地抽打搬运石料的民夫。箭矢将尽,不怕死的突厥人拼命地支起云梯往城头攀爬,笨重的冲车撞击城门的声响有如闷雷。左卫大将军宇文述见势不妙,只得下令拆除民房,将木料砖瓦充作滚木礌石,驱赶城中老少搬运上城。大雨中,哀号遍地,哭声震天。面对城外数十万突厥铁骑,没有人会相信这场战争会取得胜利。
这是大隋大业十一年八月,发生在北方城郭雁门郡(今山西代县)的一幕。
其时隋炀帝杨广刚刚在汾阳行宫里快活了数月,乘兴北巡长城,想在草原上跑马狩猎,不料招来了突厥始毕可汗的雄兵。原本俯首称臣的突厥人突然翻脸,一路追杀,随驾北巡的五万大军被突厥骑兵冲散,只剩三万。炀帝命儿子齐王杨暕殿后。杨暕分兵一万,将突厥前锋引向崞县。宇文述引军两万保护炀帝车驾,迅速退守雁门城。
突厥经年犯边,但将中国皇帝搞得这样狼狈还是头一次。究其这场大祸的原因,是炀帝轻慢了胡人。他眼见突厥部落几经整合,逐渐强盛,欲重演将隋室“义成公主”嫁给突厥可汗的故伎,再找一位皇室的“公主”嫁给始毕可汗的弟弟叱吉设,并封他为南面可汗,以离间掌权的阿史那氏兄弟。叱吉当然知道这是一种收买行为,不敢接受册封,赶紧向兄长陈情。始毕可汗得知后大为恼怒。接着,杨广命黄门侍郎裴矩诈称要与突厥汗国交易马匹,将始毕可汗的宠臣史蜀胡悉诱骗到边城马邑郡(今山西朔县)斩首,然后派使者向始毕宣诏,称史蜀胡悉背叛可汗来降,大隋已经帮可汗料理了。始毕可汗本来就对隋朝不满,经此二事,深恨杨广。就在杨广于汾阳宫欲仙欲死的时候,他已暗将诸部兵力调至漠南建牙之地大利城,只待杨广到边地后将其围困,教训一下这个不可一世的汉人皇帝。
突厥的骑兵来得很快。杨广刚刚把雁门官署充作行宫住下,外城就被围得水泄不通。幸好雁门地势险峻,城墙坚固,军民死守,才没有被一举攻破。
四十六岁的杨广坐在雕花椅上,双手扶案,目光呆滞地望着面色惊惶、腿股战栗的臣子们。这位当了十一年皇帝的俊秀中年人,因过度淫乐,脸色灰白,已不复当年平定天下时的英武。
行宫内鸦雀无声,但合城内外,呐喊声此起彼伏,令人胆战心惊。
“都两天了,外面情形如何?”杨广斜睨了一眼大将军宇文述。胡须花白的宇文述刚刚巡视城防回来,衣甲上还滴着雨水。
“启禀陛下,老臣刚刚接到斥候来报,雁门郡所辖四十一城,已被突厥人攻破三十九城,只有雁门郡和齐王殿下据守的崞县没有被攻破。本城伤亡三千余众,敌军亦有数千人伤亡。不过,为保陛下安全,军民士气高涨,正努力奋战,誓与雁门城共存亡。”宇文述毕竟打过大仗,神色并不惊慌。
“城中粮草如何?”杨广没理会臣子们的一片大哗,强自镇定。
民部尚书樊子盖奏道:“陛下,臣已同雁门郡丞陈孝意核查清楚,城中军民共计十五万,粮草最多够支二十……”
“天”字还没出口,只听“嗖”的一声,一支长箭飞过樊子盖的头顶,“夺”的一声,钉入驾前书案,吓得杨广“啊”的一声,本来灰白的脸顿时如同白纸,差点瘫倒在椅子上。
楼主:怀旧船长  时间:2012-03-09 09:28:45

宇文述快步向前,伸手拔出箭矢,挥剑在手,大声道:“陛下,城中粮草支持不了多久,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让老臣选拔几千精骑,保护圣驾突围。当务之急,保圣驾要紧啊!”
杨广坐直了身子,迅速恢复了镇定,冷声道:“众爱卿,情势紧急,你们有何良策?”
纳言苏威道:“陛下,万万不可!雁门城地势险要,虽城小缺粮,但现在仍有一万七千名愿效死力的将士,加之全城老少奋力保驾,胡人又不善攻城,一时难破僵局。若是陛下率轻骑而出,正中胡人下怀。胡人历年犯边,始终无法将其剿灭,盖因胡人擅长骑射之故。陛下万乘之主,岂能以身涉险?”
文武百官都赞成这个说法。事实上,这些人心头都清楚:如果皇帝突围成功,他们这些臣子将成为突厥人泄愤的对象,死无葬身之地;跟皇帝在一起,至少可以苟延残喘,多一分活命的希望。
杨广本性残暴,此时虽身陷囹圄,但早已不耐烦。他大声喝道:“你们这些没用的东西!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难道要置朕于不顾吗?”
内史侍郎萧瑀是萧皇后的弟弟,以直谏得名。他缓缓地说:“陛下,到了今天这个地步,是陛下不听臣等谏言的结果。陛下三次远征高丽,导致兵疲民怨,劳而无功,将士们早已厌倦。倘若陛下下诏停止征伐高丽,专事应对突厥,必将激发军民斗志,天下效死之土自会踊跃相投。”
杨广听了,对这个小舅子恨得牙痒痒。但形势迫人,他只好忍了,对萧瑀讥讽道:“萧大人,你尽会讲这些大道理,就是拿不出退敌之策。朕今日召诸卿议事,就是要听良策,不是翻陈年旧账!”
“陛下圣明!”萧瑀见杨广听进去了,接着说:“臣苦思一日,已有三策,请陛下裁夺。”
“快点奏来。”杨广已显不耐,挥手让宇文述站回原来的位置。
萧瑀朗声道:“其一,请陛下在敌军停止攻城时巡阅将士、抚慰居民,与全城军民休戚与共,就能铸就血肉长城,使突厥贼兵难越雷池;其二,派遣使臣与始毕可汗议和,先答应其条件,待回驾京都后再诏天下军马与之决战;其三,诏天下郡守县令起兵勤王,凡有功者,或重赏财物,或除授官爵,必定会人人奋勇,何愁不能成功?”
杨广转了转眼珠,心道这小舅子虽然讨厌,但这几个主意还比较管用,于是起身道:“向始毕这反贼求和就罢了。城下之盟,岂是天子所为?不过你这第一条和第三条,倒也有些道理。拟旨吧!”
于是下诏:守城有功者,无官直授六品,赐绢百段;有官者,官阶和赐物依次增长。
大雨稍停,突厥大军攻势渐缓,终于潮水般退却休整。在宇文述的陪护下,炀帝打起精神,到城上、城中抚慰军民,并传口谕:“凡我大隋军民,奋力击贼,勿忧富贵,朕决不会让官吏们湮灭尔等功劳!”全城军民山呼万岁,拼死守城;又按萧瑀谏言,设法送出诏书。于是天下守令陆续发兵,竞相赴难。

楼主:怀旧船长  时间:2012-03-09 09:38:36

【第一章 单骑救驾,风云殊遇】

夜阑人静。北国的秋夜,天空群星璀璨。
在河东抚慰大使府偏房内,一位十六七岁的少年,正在把玩一柄锋利的佩剑。烛光下,剑上的寒芒如夜空的明星,闪闪发光。
一阵沉重的脚步声在庭院响起。少年迅速将佩剑塞入床底,抄起案上的《史记》,翻开,凑到灯下阅读。
门被推开,一位狮鼻阔口、面色黑黄、蓄山羊胡须的中年将军走进门来,说道:“二郎,还没睡吗?”
“父亲大人,这《高祖本纪》,每次读来,感悟都不一样。”少年微笑应道,“孩儿以为,欲成大事,须识别英才、广结善缘,方能受到拥戴,成就一番事业。”
“多读书才是正道。”中年将军心不在焉地点点头,似乎并不想与儿子讨论此事:“为父知道你想去雁门救驾,可是你还年少,没有作战经验,突厥人又十分剽悍,为父是担心你的安全啊。不过,你这腔报国热情,倒也值得嘉许。”
“是,父亲大人。”少年将书合上,“可是,父亲大人为何不率兵前往,救陛下于万难之中?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
“为父也想啊。”中年将军叹了口气,“但我们刚刚击破贼首毋端儿,河东军伤亡巨大,能参战的不到两千人了,自保都难,哪有力量勤王?突厥虎狼之师,宇文大将军那么能征善战,数万人马都一触即溃,咱们这点老弱残兵无异以卵击石啊。”
少年点点头,说道:“请父亲大人放心,孩儿已经想通了,还是安心读书,等长大了再替父亲分忧。”
中年将军捋了捋稀疏的胡须,颔首道:“在你们兄弟之中,惟有你文武兼备,为父是希望你将来为国效力,以光大李氏一门。”
“父亲大人过奖。”少年微笑道,“大哥、四弟他们不太听话,父亲也别责怪他们。”
“从小,就是你最听话了。”中年将军叹了口气,“时辰不早了,你读会儿书,早点歇着吧。”说完,关上房门,径自去了。
少年待中年将军走远,又潜心看了会儿书,再吹灭蜡烛,和衣而卧。
楼主:怀旧船长  时间:2012-03-09 09:39:19
良久,院内再无人声。
少年突然下床,熟练地从床下取出盔甲穿好,将剑悬在腰间,轻轻推开房门,绕过屋子,腾身跃起,扒住墙头,翻身直下。
待落地站稳,少年轻吁一声。院外的树丛中,一条黑影闪了出来,身后跟着一匹黑马。
“李福,我去了。”少年将那匹神骏的高头大马拽出树林,翻身上鞍。
“公子爷……我……”名叫李福的仆人声音有些发颤,“要是老爷知道了……我可完了。”
“没事,快回去吧。”少年星眸一闪,两腿一夹,黑马迈步前行。少年刚开始还按辔缓行,走出数丈开外,那马四蹄如风,转眼成了一个黑点。
这少年便是李世民。中年将军便是世袭唐国公李渊,时任大隋卫尉少卿、河东抚慰大使。

李世民单骑逃出河东抚慰大使府,快马加鞭,径往雁门而去。自幼喜欢骑射、研习兵法的李二公子,第一次驰向战场,内心充满激动。
由于座下黑驹十分神骏,李世民只觉身旁树木都在倒飞。从小道奔了半夜,天明时已上了大道。其时北地经年战乱,路上鲜见行人。李世民经临汾、楼烦(今山西娄烦县),距雁门越来越近。他打听到屯卫将军云定兴正在马邑城外招募军土,便前去相投。
时至黄昏,道上正有青壮往军营里赶。李世民策马冲到营前,滚鞍下马,对营门口的守卫说:“烦请报知云将军,小民前来投军。”
“投军?”那名执矛军士看了他一眼,向军营右侧一指,“投军到那边。”
“我要见云定兴将军。”李世民本欲自报家门。但转念一想,大丈夫建功立业,靠的是真刀真枪,就不必拿父亲的官爵说事了。
“你以为你是谁啊!”兵士没好气地说,“云大帅军务繁忙,岂能说见就见!”
李世民只好牵着马,向募兵处走去。负责登记的军官看了一下他,再看了一眼他的马,问道:“哪里人氏?叫什么名字?”
李世民出生在武功,但追究起来是陇西人,便说:“小民陇西人,名叫李世民。”
“年龄?”军官抓起笔,在新军名册上划拉。
“十六岁。”
“十六岁?”军官把笔一放,“你可以走了,马匹可以留下。”
“为什么?”
“按大隋兵制,年满二十二岁的成丁方可从军。”军官白了他一眼,“不过,对马匹没有限制,你可以留下这匹马,为皇上效力。”
楼主:怀旧船长  时间:2012-03-09 09:39:55

李世民当然知道这个规制,但父亲李渊征兵时,亦有不少十八九岁的少年破例入营,不过十六岁的兵丁却从未见过。他知道与这些下级军官理论,无异对牛弹琴,弄不好还真要把他的良马充军。看来得想别的办法。
虽然才十六岁,但李世民长得身材魁伟,天生神力。平日与府中军官击技,罕逢敌手。他从小聪明果决,识量过人,从不与人纠缠啰嗦。于是,他翻身上马,掉头而去。那名军官想阻止,已来不及了。
奔波了一天一夜,李世民饥肠辘辘,浑身发冷。当务之急,得投店填饱肚皮再说。
马邑城历经多年战乱,城墙残破,民生凋敝。加之刚刚被突厥大军洗劫过,已差不多十室九空。天色已晚,长街上一片死寂。李民好不容易才寻了个卖羊肉烧饼的小店,下马去盔,对正在抹桌子的驼背老人道:“店家,请把我的马牵去喂点草料,再来几块饼,一碗羊肉汤。”
驼背老人看了他一眼,说:“这位小将军,本店小本经营,先得付账,总共六个白钱。”
李世民面皮发热,幸好天暗看不见。平时,他过的是公子爷的生活,从未使过钱,加之为逃出河东抚慰大使府,他的全部心思都在如何避开父亲这个问题上,哪里想到带钱这回事?
正尴尬间,忽听店内一个声音道:“这位小兄弟,可否过来一坐?”声音雄浑,有如洪钟,让李世民耳膜一震。
李世民定睛看去,但见矮屋一角坐着一位容貌俊美的中年汉子,身材魁梧,长须如墨,文士面孔,却是商人打扮。李世民从小生在官宦之家,却从未见过如此气宇轩昂的人物。
楼主:怀旧船长  时间:2012-03-09 09:40:44

“这位先生,请了。”李世民一抱拳,健步走了过去,放好头盔,在汉子对面坐下。
“这是这位公子的账,再温一碗酒来。”中年汉子摸出一把五铢,驼背老人赶紧接过。
“谢谢先生。”李世民并非忸怩之人,见对方如此慷慨,也不推辞。不一会,店家端上饭来,李世民抓起便吃。几口羊汤下肚,顿觉身子暖和起来。
中年汉子看着李世民吃饭,眼中充满慈和。他轻轻地喝了口酒,望着大街上腾起的沙尘,眉头逐渐深锁。
李世民觉察到了他忧郁的眼眸,欲言又止。凭他的直觉,眼前这位气度不凡的文士,绝非常人。他与自视甚高的大哥李建成不同,向来是礼贤下士,虚心求教,无论江湖豪客,还是文士武夫,都倾心接纳。因此,年纪轻轻,就树立了威信。
“如果我没猜错,小兄弟是去投军的吧?”中年汉子见他吃饱了,展颜微笑。
“正是。”李世民坦然应道,“在下李世民,适才往城外云将军营中相投,没想到连将军的面都没见着。”接着,便把刚才的遭遇讲了。
“寻常军士,焉有识人之能?”中年汉子道,“况且,沙场杀敌岂能以年齿度之?霍去病、孙伯符皆是英雄出少年,姜太公、黄汉升却以耄耋之年屡建奇功。依我看来,小兄弟年纪虽轻,但天赋神武,前程未可限量,恐怕远非这位云将军可比。”
李世民心头一热。跟随父亲到河东以来,府上幕僚多夸二公子堪比周瑜,但李世民多当那是阿谀之词。今日在这边城小店,得遇这位文士,顿生如遇知音之感。
“世民鲁莽,还未请教先生大名。”李世民站起,深深一揖。
对方还礼,再请李世民落座,缓缓说道:“恰好我也姓李,名靖,字药师,关中三原人氏。”
楼主:怀旧船长  时间:2012-03-09 09:42:57

李世民心头一震。这个李靖,他可是久闻大名。此人从小勤习兵法,系大隋已故名将韩擒虎之甥,被黜大将军李药王之弟。据传,当年韩擒虎教他兵法时,称当世只有李靖可与之论孙、吴;宰相杨素曾指着自己的座席对李靖说,你将来必坐到这个位置。李世民曾听说,李靖因大哥李药王败给突厥人后受到牵连,从兵部主事兵马的驾部员外郎降为汲县令,从此不受重用。幸而李靖兢兢业业,造富一方,逐渐从小县县令升至中县安阳县令,后来再调任京兆三原县令。三原系上县,被李靖治理得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军民交口称赞。
李世民并没有再行发问求证,因为他知道,有此气度之人,必是三原县令李靖无疑。
“原来是靖公,失敬失敬!”李世民离座再拜,“世民猜想,靖公也是为解雁门之围而来的吧?怎么不见兵马?”
“突厥数十万大军围困雁门,区区一县人马,岂非以卵击石?况且三原离此路远,情势紧急,我闻讯之后单骑而来,先行探察,再图良策。”李靖目露精芒,接着说道:“没想到在此遇到公子,亦是一人一骑,当真是巧得很啊!”说罢哈哈一笑。
李世民听出了弦外之音,赶紧问道:“靖公难道已想出良策?”
李靖将碗中酒一饮而尽,反问道:“公子少年英雄,可有破敌之策?”
“据传,云定兴将军已募集大军四万,两京王师十万正从长安、洛阳星夜驰援,加上各郡县守令正挥师北进,其兵力几可与突厥抗衡。”李世民侃侃而谈,“不过,我朝军马四方集聚,加之长途奔袭,雁门城小缺粮,恐怕王师未到,其城已破,皇上堪忧啊。”
楼主:怀旧船长  时间:2012-03-09 09:44:25

李靖目光一闪。他没有直接称赞李世民,而是说:“公子莫非是唐国公后人?”
李世民一惊。没想到李靖一眼就看破了他的来历,点头道:“家父正是李渊。”
“这就怪不得了。”李靖展颜一笑,“不过公子单骑救驾,恐怕唐国公不放心啊。”
“我是偷跑出来的。”李世民坦承,“父亲大人刚刚剿灭山贼,手下军士,多为老弱。我本想投入云将军麾下,没想到报国无门啊。”说罢一声长叹。
“刚才公子所论,确为实情。”李靖道,“雁门之围,除了用力,更要用智。就算各路兵马集聚数十万,但这些兵马教习不精,以突厥人的剽悍,五个汉人也拼不过一个突厥人。倘若始毕可汗不理会各路勤王之师,专心攻打雁门,皇上必然在劫难逃。况且云定兴这种见风驶舵的小人,不知兵法,别说区区四万人,就是四十万人也无济于事。”
李世民曾听说过,这个云定兴原本是前太子杨勇的岳父,后来杨勇被废,为杨广所杀,他这位岳丈为求活命,赶紧贿赂杨广宠臣宇文述,谏言杨广将杨勇一脉赶尽杀绝,这才重获重用。这样的人打仗,遇到强敌恐怕只能投降了。
“世民愚钝,还请靖公指点。”李世民身子前倾,像个聆听教诲的学生。
“公子可知皇上下诏天下守令勤王,是用了什么办法?”李靖问。
“据世民所知,皇上遣人将诏书分为多份,以油纸包好,藏于木匣之中,放入南流的汾水,任其漂移,匣上写明拾书者只要交给官府,即得重赏。家父就是从斥候手中获知此事的。”李世民说。
楼主:怀旧船长  时间:2012-03-09 09:47:08

李靖当然看出了他的心思,起身道:“事不宜迟,今晚咱们就各自行动。我扮作商人,又会讲突厥话,见到义成公主不难;而你是唐国公、河东抚慰使的公子,要见云定兴更是容易。”
李世民这才明白,原来李靖身着商人服色,显然早已做好只身前往大利城游说义成公主的准备。
“靖公请留步。”李世民想了想说,“就算我不提父亲,硬闯军营,引起云定兴注意也不难。但是我想,见到云定兴后,该如何配合靖公的行动?”
李靖驻足凝思。良久才道:“我有一法,保你扬名三军,但你千万别对人讲起,此是李靖之谋。”
李世民大喜,扶李靖坐下,洗耳恭听。
羊油灯灯花爆响,愈加衬出小屋内的寂静。
李靖小声在李世民耳边秘授机宜后,让驼背店家牵出马匹,与李世民作揖而别。

楼主:怀旧船长  时间:2012-03-09 10:04:42

【第二章 孤胆县令入敌邦】

李靖连夜一路北行。
正至九月初,弯月如钩,星光耀野。马邑至大利城山势起伏,道路崎岖,幸好李靖在就任兵部驾部员外郎期间,两次经此地而入草原,大路小道,了然于胸。为争取时间,他选择了翻越恶阳岭的小路。夜间行路,不能疾驰。偶遇死牛烂马、破衣旧甲,也很寻常。
李靖今年四十四岁。自二十一岁入仕任长安县功曹始,已二十余年,至今仍然是个从六品的上县县令。时运不济,抱负难伸,让李靖深感平生所学,随着岁月的流逝,难有用武之地。
当杨广被围雁门的消息传到他的耳朵里,李靖感到机遇来临了。对当今天子杨广,李靖打心眼里还是佩服的。杨广廓清宇内,统一全国,精简机构,开凿运河,使人口、国力大大增强。只是,近年来杨广好大喜功,性情乖戾,让李靖觉得他既是一代雄主,又是一个暴君。
自幼苦读经史典籍的李靖,忠于朝廷,心怀天下,只盼有朝一日,能亲赴沙场指挥战事,即使马革裹尸,亦不枉来世上一回。然而舅舅韩擒虎已死去二十多年了,后来的杨素虽然称赞过他,不过是一时戏言,根本没人把他视作将才。特别是大哥李药王被削职为民后,他的心更冷了。
今日在马邑偶遇李世民,让李靖的心热了起来。这个老成持重的少年,堪称人中龙凤。李靖为官多年,见官场中尽是庸碌之辈,而李世民年方十六,就单骑赴难,真可谓气贯长虹,是自己年轻时万万不能及的。一路上,他总是想,倘若此次成功,不求封赏,只求皇上能让自己留在北地,一来可练兵御敌,二来可再与李世民共事。就算自己无法实现宏愿,只要能将胸中所学尽传李世民,也足慰平生了。
楼主:怀旧船长  时间:2012-03-09 10:10:58

李靖在想着李世民,李世民也在想着李靖。
今夜一席长谈,李世民颇有相见恨晚之感。放眼身边文官武将,他硬是无法找出一位能与李靖相提并论的人来。父亲李渊,虽深谙官道,但因循守旧,胆气不足;大哥建成,勇猛有余,仁智欠缺。若得李靖这样的良师相助,何忧功名不就!
这时的李世民,还没有问鼎天下之志,只想报效朝廷,以自己的战功,成为一名威震天下的大将军。
他整理好衣甲,再次策马往云定兴大营而来。此时营门兵丁已换防,喝问他来自何处。李世民哼了一声,朗声道:“快快通报云大帅,就说河东抚慰大使有重要军情相告。”
那兵丁不敢怠慢,立即报告了上司。不一会,一名军官出营迎接,引李世民到了中军大帐。
云定兴是一个身材肥硕的老头,此时在帐内喝闷酒。见了李世民,以为是李渊派来的信使:“唐国公有何要事?快快报来。”
“小侄李世民参见大帅。”李世民行了一礼。
“哦……你是?”云定兴一愣,一时没搞明白。
“小侄是唐国公次子李世民。”李世民道,“家父常常对我们讲起,云大帅是国之柱石,所监造的兵器甲仗天下无双,此次招募军马救驾,更是名动朝野,特派小侄前来襄助大帅。”
云定兴在朝中靠使阴耍诈起家,部下背地里都说他卖亲求荣,朝中文武更是瞧他不起。这次他没被突厥大军包了饺子,完全是因为炀帝派他收拾汾阳宫那些脂粉玩艺,才幸免于难。如今正为雁门之事头痛,陡然听到夸赞,而且是朝中颇有威望的河东抚慰大使的公子的夸赞,不由得心花怒放,面露笑容:“贤侄啊,老夫与唐国公,那是割命的交情。来人,看座!”
楼主:怀旧船长  时间:2012-03-09 10:16:10

亲卫搬了椅子,李世民谢过坐下。
“贤侄啊,既然是唐国公让你来的,老夫心头就有底了。”云定兴能混到这个位置,心机自是深沉,并不急于问这李二公子的来意,“老夫在此屯兵,兵马钱粮亏空很大,但只要唐国公襄助,我看这些胡人很快就会被打得落花流水。等解了雁门之围,老夫第一件事就是奏明皇上,为唐国公和贤侄请功。”
“启禀大帅,小侄正是来投军的,愿为大帅牵马坠蹬,同破始毕贼首。”李世民起身再拜。
“太好了!”云定兴转了一下眼珠,“贤侄所率军马,是否已到营外?”
“情况十万火急,小侄只身先来,家父随后就引兵前来会盟。”李世民长了个心眼,一句话,就将父亲只有老弱兵丁、离得较近却没有前来勤王的事实掩盖了。将来,云定兴也找不出向杨广进谗的借口。
云定兴心念一转,心想李渊这老儿仗着自己是皇上的表兄,才不会将手下的军马交给老子呢。但他派儿子前来干什么?这娃娃看起来顶多不过二十岁,杀只鸡都可能会手抖,能上战场杀敌么?
然而他是一个善于见风使舵的官场老手,当即哈哈一笑:“老夫得贤侄相帮,必能出其不意,战胜始毕那老儿。这样吧,新军组建,贤侄暂领越骑校尉之职,待有战功,老夫再奏请皇上擢升为郎将,你看如何?”
他嘴上说着话,心头却想:李渊这小老儿不派援兵,让这毛头小子前来应付差事,我就让这小子跟随我左右,要玩完大家一起玩完,看你狗日的心疼不心疼!
“大帅,小侄寸功未建,不求一官半职,只求跟随大帅左右,当个亲卫即可。”李世民连忙推辞。
楼主:怀旧船长  时间:2012-03-09 10:17:44


“这个……这样也好。”云定兴不想跟他扯下去。其实他这些天一边招兵,一边在想退路。倘若雁门被破,他就投降始毕可汗。这兵嘛,当然是多多益善。队伍拉得越大,谈判的条件也就越有利。“贤侄远道而来,怕是累了,这就下去歇着吧。”
“小侄不累。”李世民并没有要走的意思。
这让云定兴很恼火,心想你娃当这中军大帐是你家啊!不过看这小子气度不凡,说不准有什么好招。于是满脸堆笑:“也好。老夫正苦于无计,还请贤侄赐教。”
“小侄不敢。”李世民一抱拳,“现下敌军围困雁门,若大帅挥师与之决战,可否有胜算的可能?”
云定兴心头直冒火,心想这小子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别说这几万杂牌军,就是洛阳、长安兵马前来,也拼不过这些野蛮胡人。但他还是耐着性子反问道:“莫非贤侄已有破敌之策?”
“正是。”李世民沉静地回答。
这两个字说得极其坚定,让云定兴心念一动。投降突厥,那是不得已而为之。倘若真的能救出天子,我云定兴就是立了大功,看谁还敢瞧不起我?于是他竟然亲自为李世民倒了一杯酒,让卫士递给他饮了,高兴地说:“我就说嘛,自古英雄出少年。贤侄未到之前,老夫左眼皮直跳,原来真的有喜!”
李世民暗暗佩服李靖的老辣,这云定兴果然是个见风使舵之辈。他欠身道:“若是大帅信得过小侄,从今夜起,就请下令各营将士,限三日之内制办一万旌旗、一千军鼓。”
“贤侄这是要干什么?”云定兴一愣。他本以为李世民会想出什么好招,没想到这个主意如同儿戏。
楼主:怀旧船长  时间:2012-03-09 10:18:24


“请大帅容小侄细细禀报。”李世民不慌不忙,“刚才小侄问大帅能否打得过突厥,大帅没有回答。实际上,当下情势危急,不可能战胜突厥人。然而我们的目的是救出天子。救出天子,并不是只有硬打硬拼这一条路。”
云定兴“嗯”了一声,觉得很有道理。
“兵者,诡道也。突厥人骁勇善战,但智谋不足。现突厥大军集中围困雁门,而大隋各路勤王兵马的虚实,始毕并不清楚。雁门一地,四面多山泽,易于伏兵。大帅只要令将士分兵于夜间行进,在马邑至忻口一带遍插旌旗,每隔一里,安置一伙军士。四日之后,白天摇旗,夜间擂鼓,突厥人一定会以为我朝大批军马到来,就会望风而逃。雁门之围,指日可解。”
云定兴听完,击案叫好。但他的脑袋瓜并不糊涂,问道:“可是,始毕这老儿也是久经沙场的老狐狸,他要是派出侦骑四处打探,这个谎不就不攻自破了么?”
“大帅放心,小侄自幼学习天文地理,四日后有寒霜降临,之后会起大雾。再说我朝各郡县的太守县令,的确领兵前来会盟。倘若大帅动作迟了,一来雁门有被攻破的危险,二来就会让别人抢了头功。咱们坐失良机,实在是大为不妙。”
最后这句话让云定兴动了心。他起身绕过帅案,拍了拍李世民的肩膀,大声道:“贤侄之才,不在卫青、霍去病之下!老夫这就下令,完全按你的意思办!放心,事成之后,老夫不会贪功,一定奏明皇上,立你头功!”
云定兴再奸,这句话倒是出自真心。他知道,今晚可以睡个好觉了。

楼主:怀旧船长  时间:2012-03-09 10:20:46

未牌时分,李靖终于赶到了突厥建牙之地——定襄大利城(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境)。
一路上,他的确遇到了几路盘查的突厥骑兵。但李靖精通突厥语,身上揣着突厥汗国的通商官凭,并将随身携带的丝绢相送。这些突厥人平时随可汗征战,像丝绢这种珍贵之物,只有头领才能得到。关口守军眼见这个汉商孤身一人,且持有汗国所发的通商官凭,又没带兵刃,也就放行了。
大利城说是“城”,其实只有一些土墙。它处在一个水草肥美的山谷之内,里头是密集的圆顶穹庐帐。远远望去,像大片的云朵填映山谷。突厥系游牧民族,经年逐水草而牧,极少有固定居所。大隋文帝开皇十九年,启民可汗阿史那染干娶大隋义成公主为可敦(可汗正妻,相当于汉人的皇后娘娘),义成公主一开始住不惯,启民可汗为讨妻子欢心,就发动部众,筑造定襄大利城。可是胡人筑城既不得法,又无耐心,族人也住不惯汉人的房子,劳师动众数载,也是“洋不洋土不土”,但好歹形成了集市,牧民有了交易之所,隋朝的商旅纷纷北上,做起了生意。因此,大利城虽不如中原州府繁华,但对于胡人来说,也是一方都会。
启民可汗于隋朝大业五年去世,其子阿史那咄吉继位,是为始毕可汗,将牙帐从老巢铁山迁至定襄。依突厥祖制,继任可汗可娶后母为妻,于是义成公主就成了始毕可汗的可敦。
李靖到达始毕可汗牙帐前的集市,并没有直接去找义成公主,原因是担心始毕可汗的亲信有可能告发她与隋朝私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他找了个离始毕可汗牙帐最近的交易处所,席地摆了个地摊,盘膝坐在地上,在毡布上放了一颗夜明珠、一幅织锦。这是李靖从家中带来的,夫人张出尘的最爱。
楼主:怀旧船长  时间:2012-03-09 10:23:59


一开始,无人问津。突厥人与汉人交易,都是大匹丝绢、大群牛马,但禁止交易刀剑矛盾等兵器。一个中原商人突然出现,却只出售两样东西,反而成了新鲜事。
人们一开始只是路过观望,逐渐有人前来问询。李靖开价高得惊人:夜明珠两千金,织锦五千金。“这汉商疯了。”几个前来询问的贵族妇女向地上直吐口水。要不是可汗下令,在此地交易的人无论胡汉均公平买卖违者杀无赦的话,这几个贵妇人早就唤手下拿弯刀把李靖活劈了。
等到申牌时分,一个身披狐尾氅的突厥姑娘蹲下身来,仔细看了珠子和丝绢。珠子没什么特别,但那丝绢上绣着大隋江都风物,小桥流水、枯藤繁花、游鱼碎石,皆鲜活无比。那姑娘看了半晌,也不说话,竟自离去。
天近黄昏,连看热闹的人都没几个了。当地居民认为这汉商疯了。如此高的价钱,大利城买得起的人,恐怕还没有出生。
李靖仍然耐心坐着,丝纹不动,像入定的老僧。
先前那名狐氅姑娘又来了。她蹲下身,用汉话轻轻地说:“先生,请将珠子和丝绢送到我家吧,我家主人要买。”
“不还价?”李靖看了那姑娘一眼。
“我家主人说,先生所持二件宝物,至少值一万金。”姑娘微微笑道。
“好。”李靖将珠绢收起,放入囊中,跟着姑娘,绕过数座帐篷,向一个比较偏僻的毡帐走去。
一进帐门,李靖就闻到了一股幽香。

楼主:怀旧船长  时间:2012-03-09 10:27:25

雁门城已被围二十五天,军民死伤惨重。现在军兵不到一万,民房多半拆毁。粮草短缺,民部尚书樊子盖下令搜刮城中居民粮食,百姓只能在露天里喝点残粥,还得上城拼命,一时民怨沸腾。
为避箭矢,宇文述想了个法子,在临时宫殿内挖了个地道,敌军攻城时护送天子躲藏,只有在升殿议事时再请天子移驾。炀帝过惯了奢华的日子,对此十分恼火。但即便如此,这个暴君仍然每日一换美女,像婴儿一样含着美人的奶头才能入眠。只是地道内气流不畅,无法及时洗浴,让炀帝兴味索然。
这一日,炀帝在地道内召见萧瑀。
“萧爱卿,朕让你遣使出城,求助义成公主,事情办得如何了?”炀帝十分疲倦,双目红肿,也不知是纵欲过度,还是私下里哭成这样的。
“启禀陛下,派出的三名偏将、七个校尉都被突厥人杀了。”萧瑀摇摇头,“敌军围得太紧,根本无法冲出一箭之地。有几次,打开的城门差点没关上。”
“唉,这可如何是好?”炀帝叹了口气,“朕的这个妹妹啊,当初被迫嫁到苦寒之地,可能心生怨恨吧。就算求她劝始毕可汗退兵,她也不一定会尽力。再说,这次始毕是铁了心要与朕作对,怎么会因为一个女人的话而退兵呢?”
“陛下莫忧,依臣之见,此役成败,公主殿下十分关键。”萧瑀道,“臣曾出使大利城,幸得公主殿下召见。殿下问起陛下时,目中含泪,甚是思念。若公主殿下得知陛下有此劫难,必定会不遗余力,相救陛下。”
楼主:怀旧船长  时间:2012-03-09 10:30:00

“你们放入汾水的那些招讨诏书,不知怎么样了。”炀旁颇有倦意,“时至今日,已快一月了吧,怎么救驾大军还没到来?”
“陛下,依臣之见,就算招讨诏书无人发现,也无关紧要。突厥尽起倾国之兵围困雁门,天下震动,自会有大军前来救驾。”萧瑀道,“臣算了算,东都、京师的兵马到来,最快是半个月,此时河东兵马恐怕已到雁门附近。不过,依臣之见,这些兵马还是不要与突厥人在城下拼杀为妙。”
“这是为何?”
“陛下,我大隋军队长途奔袭,是疲惫之师,而突厥占据险要,以逸待劳,已占尽天时地利。”萧瑀道,“而更要紧的是,倘若各地勤王大军把突厥人逼急了,就会拼死攻城,陛下危矣!”
“你是说,这二十多天,始毕这狗贼并没使全力?”炀帝猛然一省。
“是啊,陛下。”萧瑀叹道,“数十万大军,就是将尸体堆起来,也是能爬上城头的。”
“朕明白了。”炀帝哼了一声,“原来始毕是想逼朕投降,好树立他在大漠各部族中的权威。哼,想得美!朕就是死,也决不投降!”
萧瑀道:“陛下圣明。在这种僵持的情况下,只要义成公主殿下一封书信,始毕就会退兵。”
“萧瑀,我堂堂大隋,难道就找不出一个信使吗?”炀帝恼怒了。
“就算信使能杀出重围,可是到了大利城,也难保不被突厥人抓住啊。”
“你呀,光会讲这些道理,就是想不出办法。”炀帝很不耐烦。
“陛下勿忧。”萧瑀道,“城里的人出不去,难道城外的人还不能去么?臣猜想,一定会有忠臣秘密前去拜见公主殿下。况且,始毕开动大军前来,公主殿下岂能不知?最重要的是,公主殿下有何妙策能让始毕退兵?”
炀帝皱起了眉头。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