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说

字数:1288访问原帖 评论数:17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10-21 23:22:10 更新时间:2021-11-11 11:12:32

楼主:夜雨宿巴山  时间:2021-10-21 15:22:10
我向来不喜“招蜂引蝶”,但从盛夏起就总有些野蜂在阳台外盘桓。先是三两只“侦察兵”飞来光顾,后有十来只的“考察团”常作考察,更过分的是甚至还有两只“强力军”,竟然从纱窗的空隙中“破窗而入”妄图登堂入室。看来这群团伙是看上了这阳台上的“风水”,执意要结巢于此,并作欲安营扎寨的打算了。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既然敌来犯我,当然要趁其未立稳脚跟之际,驱逐之。“杀生”的事虽不宜,驱敌还是有必要的。试着在阳台喷了几天驱虫剂后,可算赶走了这群对气味极为敏感的“天外飞物”。

这来的野蜂我是认得的,它们不是酿得甜蜜的蜜蜂,而是狂躁易怒的马蜂。不同于蜜蜂,它头冠戴有两长须的黑翎羽,身插双修长的薄翅,体型挺拔自蜂腰之处分上下半身。上半身披着黛色黑衣,蜂腰之下的下半身是一斑纹裙 袭身。四足之上有葱长般的金色指甲。若双翅振动,蜂鸣嗡嗡,如敌机哄鸣,其声势远胜蚊子的那嗡嗡地缠绵之音。蜂类这等生物,虽都是采花集蜜的物种,但马蜂却犹不招人喜。身带尖刺,脾气暴躁,攻击性犹强,凡其被刺过的受害者,莫不是先从面变得红肿不堪,再皮痒得搔痒难忍,最后肉刺得疼痛难忍。


蜂类这物种,其相关著述早有多部洋洋巨著。我所见所触的,不过些马蜂和蜜蜂这些常见蜂类。常在山林里跑,马蜂这等野物是常见的物种,被蜂蛰也是小时候有过的遭遇。夏天在密林里捡菌子或拾柴禾时,稍不留神就会遭遇野蜂的攻击。所遇的那些野蜂所结的巢,小如莲蓬般大小,倒悬于枝叶之下,而大则似水桶般粗大,固结于树冠之上。野蜂在硬崖壁上可挂巢,也可在软土壁中钻洞。山里更有一种野蜂,所结巢的巢喜隐身于草丛之中。对于显眼于树冠的巨巢,令人望而生畏,多数人只能敬而远之,而伤害性最大的莫过于隐身于草丛里的蜂巢。踏足之后如同踩雷,群蜂轰起而攻击,令人避之不及,逃之不却。而且就算你跑得越快,这些追风者也会追得越紧。周身上下,凡是它们可以下刺之处,无不被这些野蜂锥入。


在明朝的《天工开物》中曾记述:蜂的天敌是蝙蝠,一旦有蝙蝠入侵,蜂群必遭灭顶之灾。以致于宋应星称蝙蝠的出场是给蜂下的枭令。蜂蛰人虽可恶,但蜂酿的蜜着实有益。只要是能酿蜜的蜂种,野蜂也可蓄为家用。我们家乡那一带,追花守蜜的职业蜂农不多,不过是农户得闲在自己院里养几桶蜜蜂,守蜂待蜜是成本极为低廉的事宜。所割的蜜通常自家食用或能卖后略作贴补家用而已。养蜜蜜蜂的蜂种,多从野蜂“引诱”而来。蜜蜂是群体性物种,分工明确,尊卑有序。其蜂群里有世袭的蜂王,有甘愿辛苦的工蜂。工蜂采得百花酿成蜜,终是为蜂王辛苦为蜂王甜。引蜂种,须先寻得野蜜蜂的蜂巢,再用烟熏缭野蜂巢,待逼出蜂群。而引蜂须引蜂王,蜂王不同于普通的工蜂,有王的派头,这蜂王的出场,从来不是孤身进出,一向有工蜂护驾。擒得蜂王入家养的蜂桶后,再待那些勤驾护王的工蜂群“随王投诚”。工蜂终其一生在百花丛中辛苦奔波,除了供蜜于它们的蜂王,还得惠及于利用它们的养蜂人。说起来这世间享用的所有甜蜜,无不是来源于辛苦者的酿造。


楼主:夜雨宿巴山  时间:2021-10-22 08:31:47
嗯,是的。
楼主:夜雨宿巴山  时间:2021-10-22 08:32:10
不要去招蜂引蝶哈
楼主:夜雨宿巴山  时间:2021-10-22 08:32:23
你想得美
楼主:夜雨宿巴山  时间:2021-10-22 08:33:37
不速之客。


楼主:夜雨宿巴山  时间:2021-11-07 18:08:11
@草桥关 草桥兄认蜂很专业。
楼主:夜雨宿巴山  时间:2021-11-07 18:09:41
@匋庵 桃兄是一朝被蜇,终生不忘。
楼主:夜雨宿巴山  时间:2021-11-07 18:10:27
@春江沐雨,大姐读贴最认真。谢谢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