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幕二战——自带弹幕的二战全史

字数:110224访问原帖 评论数:122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19-10-21 04:11:28 更新时间:2021-11-09 23:55:08

楼主:言先行  时间:2019-11-09 20:35:27
第二十四节:冬季战争

"曾经是我的东西,乘它还没变冷,就一定要拿回来。"

看着被重新征服的波兰,斯大林得意洋洋的吸了一口烟。苏联刚刚成立时被迫放弃的那些土地一直让他耿耿于怀,如果说一个政体比另一个政体要来得好,那必须在国土面积上不能有任何吃亏的地方。沙俄曾经驾驭过的土地,苏联也必将继续驾驭下去。

"既然波兰已经把曾经属于俄国的土地还给了我们,那芬兰也应该这样做。"

英法和德国正在打麻将,意大利攥着必生积蓄围着麻将桌下注,土耳其早就停滞发展几十年,西班牙大病初愈下不了床,欧洲的几个大国都腾不出手来了。斯大林心里一盘算,我苏联刚刚经过20年共产主义改造,正是兵强马壮胆儿肥的时刻,如此好的战争时机怎么能放过呀。不说对外侵略,恢复俄国时期的旧土是绝对没问题。芬兰,重回我大苏苏的怀抱吧。

这个芬兰和波兰虽然都有一个兰字,但本质上还有有点区别的。700年以前,芬兰这片领土还属于瑞典。好歹不歹的是,俄国的首都圣彼得堡也毗邻瑞典,这从战略安全上来看就实在太不安全了。

"中国明朝,天子守国门了解一下。"

"所以明朝最后被灭了,朋友。"

为了巩固圣彼得堡的安全,俄国人便对瑞典大举入侵。经过200年的拉锯战争,终于扩展出芬兰这一军事缓冲地带。当时的俄国人比较缺乏远见,抢了这么大一片土地也没有进行"俄罗斯"文化教育传播,而是允许芬兰实行高度自治,赶情自己只是想建立一个傀儡国档住瑞典就行,根本就没有考虑过这个傀儡国会不会当一辈子的傀儡,于是,就出大事了。

1917年,俄罗斯帝国土崩瓦解,芬兰暗暗一笑。

"老子等了几百年了,终于盼到独立的机会了,芬兰要求独立!"

当年的12月6日,芬兰参议院就正式宣布芬兰独立,投入当时一战德国的怀抱。苏联就有点火大了,你独立可以,我早就看出来你这个附庸国不是个好东西,但必须是共产主义阵营才行呀。你寻求德国的庇护,岂不是要和我为敌?做不成朋友,我也不能放出一个敌人吧。

三周以后,在苏联的支持下,芬兰另组了社会主义阵营政府,芬兰内战就这样爆发了,代表两个阵营的白军和红军杀得天昏地暗起来。

芬兰可谓是地广人稀,打起内战的最大好处就是经常找不到人,结果一场内战打了五个多月。虽然白军已经占有巨大优势,但就是不能全灭红军。拖到1918年5月,被一战搅得马上就要投降的德国决定破罐子破摔,德军开入芬兰直接支援白军作战。

在德军的帮助下,白军终于剿灭了红军最后的据点,将残余的苏联势力赶到芬兰以东的荒凉地区。芬兰的共产党人遭到驱逐和杀害,芬兰正式投入西方阵营,甚至邀请德国亲王瓦伊诺一世担任芬兰国王。

"我说这算哪门子独立,只是换了个宗主国而已嘛。"

但是好景不长,一战德国最终战败,芬兰的靠山说没了就没了,都还没来得及靠一下就倒了。纠结的芬兰政府这回可是彻底的懵了,瞟了一眼自己强大的邻居苏联,对方正在磨刀呢。

"怕不是,又要被苏联给宰了?"

正当芬兰人民引颈待刎时,隔海相望的波兰却救了它一命,波兰居然首先向苏联宣战了。

1920年,波苏战争爆发,波兰人联合乌克兰人占领基辅,意图吞并半个乌克兰。没错,学学波兰这种夹缝中求生存的精神,刚刚独立就到处拓展生存空间,连苏联都敢战,简直是----自不量力。

苏联决定优先处理波兰那一摊子麻烦事。为免于双线作战,不得不放任芬兰独立,然后集中力量,欢欢乐乐的把波兰给打回了华沙。芬兰就这样乘机成为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

时间一晃就是十九年。到了1939年9月,芬兰的挡刀侠---波兰,被苏联和德国合谋吞并以后,我们的芬兰好兄弟难免就有了唇亡齿寒的感觉。果不其然,才刚到10月5日,苏联就来找芬兰兄弟谈心了。

"我的好芬芬,咱们是时候翻翻旧账了。你也知道,我们苏联祖上和你们芬兰还不错,你们国家的边界线离我们的重要都市列宁格勒(圣彼得堡)这么近,这不太好吧。"

"你们的战斗机10分钟之内就可以飞到列宁格勒,我们连准备迎接你的时间都没有,这也不太好吧。"

"你看,既然我无法让城市远离边界线,那只有让边界线远离城市了。"

"不要说了,我的大苏苏。既然我和波兰兄弟已经选择加入西方阵营,就绝不会再回头了,我是不会让出半寸国土的。"

"别这么早下定论嘛?大家有商有量,共建和谐社会嘛。你看这样可以吗,你把我列宁格勒前面位于卡累利阿地峡的国界线往后推40公里,租借这块土地给我30年。我补偿你一块奥涅加湖西北2倍于此的永久土地给你,你看可以吗?那里可是风景名胜区哦,发展旅游业会赚大钱的。"

"……这么好?我都要感动得泪崩了。等一等,让我哭一下……"

"……考虑得怎么样?"

"……对不起,我哭不出来。"

"………"

看着是不是相当赚?以芬兰的实力和苏联对抗,那就是鸡蛋碰石头,能够达成这样的协议肯定赚呀,没理由不接受呀。

真接受的话,那就上了苏联的当了。因为芬兰在独立之初就非常明白,苏联对他们可是耿耿于怀的,苏芬国界没有其他天然屏障,仅有这一处卡累利阿地峡位置险要适合打造战略防线,于是,芬兰人用了近20年的时间在这里苦苦经营了一条曼纳海姆防线。你说你苏联哪里不换,就换这条天然屏障,动机不得不让人存疑。

"法国人会用马奇诺防线跟德国人换巴伐利亚州吗?中国人会用长城跟日本人换东北吗?"
楼主:言先行  时间:2019-11-09 20:45:24
到12月23日,苏联"主攻手"已经在曼纳海姆防线面前耗了一个月的时间。他们虽然想了很多突破防线的法子,但皆告失败,损失惨重的苏军被迫停止攻击。

第二路的"侧翼手"就比较忧郁了。他们一路上虽然没有遭遇芬兰军队多少阻击,却接到了"主攻手"卡在卡累地阿地峡的消息。自己孤军深入攻取维伊普里显得不切实际,绕到曼纳海姆防线后方去解围又怕被芬军反包围,只能原地待命,坐等"主攻手"攻破防线后,再做行动。

第三路是突入芬兰中部的"腰斩手",场面也是最为惨烈的。本以为走无人区里肯定见不到几个人,结果却发现到处都是人。芬兰军队依然采取游击战术,死死的拖住了这支部队。他们见这支苏军的行军方式居然是"一字长蛇阵",于是采取多点攻击、分割包围的方法,把"腰斩手"给腰斩成孤立无援的状态。然后,芬军甩开膀子死命的揍,打得苏军动弹不得,不得不各自构筑防线躲在里面,靠空军的空投补给度日。

唯一硕果仅存的就只有第四路的"补断手"了。他们成功占领了百沙摩港口,但准备继续沿着海岸线向西推进时,却被芬兰军队死死堵在了离百沙摩港口不远处的纳齐。原来,芬兰军队放弃了易攻难守的百沙摩,而是改为防守易守难攻的纳齐,"补断手"也就无法再前进一步了。

战争打到这里,全世界都哗然了,一场本该毫无悬念的战争居然被苏联打出了很有悬念的感觉。西方媒体开始大肆渲染芬兰人民的战斗力起来,又是祈福、又是点灯、又是声援的,不为别的,要的就是西方国家进行军事援助。你不是自称民主正义吗?现在该是彰显你正义的时候了,一个弱小的国家被人侵略,还爆发出了如此惊人的战斗力,难道不该为它而战吗?

"大炮、防线、国际援助,这些都不重要。一个士兵必须意识到,他,正在保卫自己的祖国。"-曼纳海姆

12月11日,英法为主导的国际联盟按照惯例,祭出了可以造成成吨伤害的大招----将苏联驱逐出国际联盟。

"呵呵……"

"这有个毛用呀,我们是要你们宣战呀。"

"战、战、战,战个头哟,二个打一个,还不一定能打过希特勒,再加上个斯大林那岂不是直接GAMEOVER。"

英法哪敢对苏联宣战,他们光是应付一个德国就足够焦头烂额了。这要是对芬兰施以一点实际上的帮助,以斯大林的性格,估计回头就问希特勒什么时候在西线发动进攻,苏联非常愿意提供援助。

不过,套路终究套着套路,我们这些小市民还是太年轻了。英法的领导人固然明白增援芬兰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但他们最终居然还是决定援助芬兰。没错,英法豁出去了,大不了英法大战苏德。

让丘吉尔和时任法国总理达拉第冒着这一重大危机也要说服国会援助芬兰的原因,不是正义的呐喊,也不是什么民主的呼声,而是一种矿石,位于瑞典境内的铁矿石。

战争的第一年,德国每年要消耗1500万吨铁砂矿,其中就有1100万吨要经过瑞典,几乎75%的铁矿石需要通过瑞典到达德国。这英法要是打着援助芬兰的幌子获得挪威和瑞典的军事通行权,那就可以有效控制瑞典的铁矿出口。希特勒没了铁矿,别说造飞机坦克了,就是造子弹都得发愁,让他趴下他就得趴下。

丘吉尔他们这样一算计,还真有得赚哈。只要英法打着援助芬兰的幌子,派远征军从挪威和瑞典登陆,然后刚到达芬兰战场就找斯大林谈判停战,这样英法军就可以顺势停在瑞典不走了。

"大兄弟,我们英法的援军就是来打个幌子的,你别激动哈。只要我们军队一到达挪威和瑞典,我们就跟你签个条约什么的。芬兰你想要什么就拿什么,只要你不灭他的国,给我们留个面子就可以了。"

这样一顿骚操作,既可以成功控制瑞典的铁矿石来遏制希特勒,又可以不跟斯大林闹僵,简直是一箭双雕之计。

"芬兰的利益?一个即将输掉战争的小国需要利益吗?"

不过,英法这点小九九可逃不过希特勒的法眼。他立刻警告挪威和瑞典:"你敢放英法过境,我就对你宣战"。结果,奉行中立政策的挪威和瑞典瞬间就吓破了胆,在德国的压力下,他们两次拒绝掉了英法的提议。

死撑到了1940年3月12日,眼看芬兰快要抢救无效了,挪威和瑞典才勉强同意英法入境。这时候冬季战争已经正式结束,芬兰也已对苏联投降,英法通过控制瑞典铁矿扼住德国命脉的最佳时机就这样错过了。

回到1939年12月底,冬季战争让芬兰人打出了奇迹,也赢来了西方的掌声。但真的就只有一些掌声而已,苏联人的巴掌声和它比起来,可要响亮多了。

"芬兰在俄国时期就是我的附庸国,我只是拿回曾经属于我们的东西,凭什么给他掌声?"

斯大林怒了,继意大利之后,难道堂堂苏联也要沦为西方世界的笑柄?绝对不可以!那就增兵吧!

恼怒的斯大林换掉了梅列茨科夫,决定重新启用沙波什尼科夫元帅的作战方案。

"亲爱的沙波什尼科夫元帅,还是你厉害。我们决定了,还是用你的方案。你方案中要的那些资源,随便提。"

于是,"北西方面军"就被苏联人整合创建了出来。这支军队主要负责统筹另外四个进攻的集团军,由谢苗·康斯坦丁诺维奇·铁木辛哥率领。他总结了苏军战斗不力的经验,调整了战斗方式,加强各军团之间的指挥调度,派出苏联空军打击芬兰后方的兵工厂、道路和补给线。最重要的是在获得强大补给的前提下,采用集中火力突破的战术,"主攻手"终于在2月15日攻破了曼纳海姆防线。失去防线的芬兰军队再也无险可守,注定还是要逃不过战败的结局。

"记住铁木辛哥这个将军,这是他崭露头角的一战,以后也还有他展示的机会。"

最终,冬季战争以芬兰的战败结束。这场战争,苏联总投入兵力99万,芬兰总投入兵力34万,苏联伤亡32万人,损失3500余辆坦克,500余架飞机。芬兰伤亡7万人,0辆坦克,62架飞机。对于苏联来说,这是一场"惨败"的胜利。
楼主:言先行  时间:2019-11-09 20:47:07
从这场冬季战争中,苏军的表现让人大跌眼睛,一些弱点就暴露在聚光灯之下,受到了欧洲列强的嘲笑。这些弱点主要以下几种:

一是苏军指挥力差。苏联军方高层刚刚经过铁腕斯大林的"肃反",苏联的"开国元勋"几乎都在这场轰轰烈烈的运动中消弭殆尽。有经验的将军不是被杀就是被抓去坐牢了,换上来的都是一批经验不足的指挥官。虽然苏联军队有数量可观的坦克,但协同作战能力却很差,这与德国步坦协同作战比起来,明显差得太远。

"德国坦克已经具备无线电通讯,苏联坦克此时还要靠吼。"

二是芬军占尽地理和天气优势。积雪和森林有效限制了苏军坦克优势的发挥,而芬军划着雪橇手持冲锋枪的突击队却给苏军带来了巨大伤害。这些突击队划着雪橇冲出树林,对着苏军一顿扫射过后,马上又遁入林中,打的苏军毫无脾气。

三是苏军越冬作战准备不足。

"啥?你说身为战斗民族的苏联人不会在冬天打仗?"

还真有这么点原因,因为苏联主要派出的是列宁格勒军区的军队,而这个军区有很大一部分士兵来自乌克兰那样的温带地区,所以越冬作战能力不能和寒带地区的芬军比较。苏军也确实存在补给不足的情况,特别是突入芬兰中部被包围的"腰斩手",只能缩在临时防御后面等待空中补给。

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芬军某次围歼了一支苏联军队,居然从苏军士兵尸体的口袋里发现了芬兰烤热肠。原来是苏军先前缴获了一支芬兰后勤部队,没有抢走枪支弹药,却对后勤厨房里热呼呼的芬兰香肠情有独钟。原因就是苏军后勤准备不足,配给的都是冷面包,而在芬兰这种寒冷天气里,面包拿出来就可以变成石头,也难怪饥肠辘辘的苏联红军钟爱芬兰人的香肠。

"你误会了,我们单单只是喜欢吃肉而已。"

迫于国际压力,斯大林是不敢像吞并波兰一样吞并芬兰的。两国于是在1940年3月12日签订了《莫斯科和平协定》,芬兰被迫割让卡累利阿的整个地峡区域以及拉多加湖以北的大片土地给苏联,包括芬兰第二大城维伊普里、芬兰的大部分工业区。除了卡累利阿外,芬兰还被迫割让萨拉、雷巴奇半岛、芬兰湾的4座岛屿,租借汉科半岛给苏联30年。总计下来,芬兰一共失去了战前11%的领土、30%的经济资产、12%的人口。

但苏联军队的战斗减员却是相当恐怖的,陆陆续续丢下了10万多具尸体。不过,纵观苏联的整个二战史,他们战斗伤亡的数字都是居高不下的。

"我们只得到了足以埋葬阵亡士兵的土地。"

冬季战争之所以这么重要,其原因便是它改变了世界对苏联的看法。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苏联成为第一个共产主义国家。这20年间,苏联的国力也一直呈上升趋势,这让西方世界产生了莫大恐慌。在他们看来,共产主义阵营的苏联是比纳粹德国更加恐怖的敌人,如果走强军路线的苏联继续这样发展下去,必将对整个西欧产生严重的威胁,这局面是英法德三方都不愿意看到的。冬季战争中苏联军队的糟糕表现却令人大跌眼镜,也让西欧的那些看官们彻底放了心,至少苏联的战斗力还是一战时俄国的标准,甚至可能还要低。

"芬兰已在全世界眼前揭露了苏军的无能。"---丘吉尔
楼主:言先行  时间:2019-11-09 21:04:10
不好意思,48楼貌似有敏感词汇,被删除了。我也不知道敏感在哪里,只能分段发了。打乱了大家的阅读顺序。。不好意思。下面这段文字是下接47楼,上承49楼的

既然谈不拢,那就只有打。两份对芬作战报告便提交到了斯大林的手上,一份是由红军总参谋部的沙波什尼科夫元帅拟定,意在集结45个师,依靠强大的军事实力,在"数个月内"完全占领芬兰。

"恩,不错,不愧是红军的老元帅呀,一出手就这么大气,你是准备跟整个西方开战吗?"

"斯大林同志,我不明白什么意思,这个作战方案是指没有西方介入情况下,对芬兰单独作战的。"

"哦,你要用我45个师,将近60来万号人的军队,去打一个只有440万人口的国家?"

"这……"

"不要再说了,我决定用梅列茨科夫的方案。"

另一份是由列宁格勒军区司令梅列茨科夫拟定的方案。意在仅仅集结列宁格勒军区的兵力,夹杂部分可以迅速集结的其他力量,在苏联坦克部队的配合下,迅速突破卡累利阿地峡的曼纳海姆防线,在"数周内"完全占领芬兰。

一边是大投入大制作大电影,一边是小投入小制作小网剧,斯大林当然选择了小的,因为芬兰与苏联比,体量实在是太渺小了。从一开始这就不是一场公平的战争,从各个方面看芬兰都比苏联弱太多,连号称陆军实力雄厚波兰都可以被闪电般解决,芬兰也顶多就撑一个月吧。
楼主:言先行  时间:2019-11-09 21:09:37
"只要我们将嗓门提高点,芬兰人就可能屈服。他们还不屈服,我们就再放一枪,芬兰人一定会举手投降………有人经常问,我们是否在法律上、道义上有权采取反对芬兰的行动?我们当然是没有法律权力的,但就道德而言,从我们的立场上出发,我们渴望保护自己就可以说明我们的行动是正当的。"----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的这一番言论充分说明了芬兰在苏联人眼中的地位,轻敌是肯定有的,但并不说明苏联人就会大意。实际上,苏联对入侵芬兰还是做了较为充足的准备的。

为什么?因为他们预谋很久了,斯大林那"欺凌邻居"的名单中,紧接在波兰后面的就是芬兰。只待波兰占领区稳固以后,他就会尽抽波兰主力去进攻芬兰,到时十拿九稳收走两个"兰",好不痛快。

只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德国闪击波兰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快得连着斯大林自己的节奏也给带歪了。他甚至被德军的作战水平所迷惑,幻想着自己也能想德波战争一样,在世界大战的舞台上好好涨一回脸。于是,他决定不动用尚在波兰维护治安的主力,仅仅以列宁格勒一个战区的实力拿下整个芬兰。

冬季战争正式打响以前,苏联在苏芬边界共集中了约30多万人的兵力,4个集团军,18个步兵师、1个坦克军、4个坦克旅以及约1000余辆坦克、800多架飞机。而芬兰则通过一个月的动员,奇迹般的扩充到12.7万人,编成5个军,9个步兵师和1个骑兵旅。
楼主:言先行  时间:2019-11-09 21:19:12
实力有点悬殊呀,所以苏联也就放开手干了,他们准备分四个集团军攻入芬兰。分别是:

"主攻手"第7军,负责正面硬刚卡累利阿地峡曼纳海姆防线,意在突破防线直取芬兰第二大城市维伊普里,然后直捣黄龙占领首都赫尔辛基。

"侧翼手"第8军,负责从卡累利阿地峡的另一边掩护"主攻手",他可以与"主攻手"形成钳形攻势,从北面突入防线,然后在维伊普里会师。

"腰斩手"第9军,从远离主战场的芬兰中部突入,迅速穿过那白茫茫的无人区,将芬兰拦腰斩断一分为二,防止他们南北呼应,然后隔断芬兰与瑞典的联系。

"补断手"第14军,从最北面的北冰洋沿岸发动进攻,夺取芬兰在北冰洋的重要港口百沙摩,防止西方国家给他运送物资。

苏联从四路出击看似面面俱到、毫无破绽,实则兵力分散、破绽百出。每一路几乎都对前方的芬兰守军占有优势,但每一路的优势都不大。

"斯大林肯定没下过象棋,哪有双车过河的?"
楼主:言先行  时间:2019-11-10 16:19:13
1939年11月30日,战斗正式打响。“主攻手”率先发起进攻,他们在坦克的掩护下缓慢向芬兰防线开去,与预料中一样,当他们抵达曼纳海姆防线时,就遭到了芬兰大股部队的猛烈阻击。依靠坦克优势的苏军还是在前进,却不想后方传来了补给线被攻击的消息。原来,芬兰军队充分利用天气和地形的优势,踩着滑雪板、手持冲锋枪,组成了战斗力强大的后勤骚扰队。他们绕过苏联进攻的正面,冲着薄弱的补给部队一阵猛打,给“主攻手”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这就发生了一个很尴尬的现象,作为先锋的苏联突击部队一头撞在曼纳海姆防线上,因为缺少后方补给而无法实行有效突破,后退又要被那来去无踪的芬兰雪地军拖住。那就只能原地待命等待司令部的下一步指示了。结果,“主攻手”无法达到既定目标,别说突破曼纳海姆防线了,就是能不能在曼纳海姆防线前站住脚都还是个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芬军缺乏反坦克装备,于是创造性的发明了一种名为“莫洛托夫鸡尾酒”的土制燃烧弹。它的制作方法非常简单,先找一瓶伏特加,一口干完酒瓶中的酒,然后乘自己还没醉倒,赶快灌入液体燃料,再用一块破布堵住瓶口,一瓶“莫洛托夫鸡尾酒”就做好了。使用的时候只需要点燃破布,然后把酒瓶对着坦克甩出去就行了。别看这土制燃烧弹威力不大,却是对付坦克的秘密武器。
二战时期的坦克就是一具铁皮棺材,虽然能够抵挡子弹和手榴弹的攻击,却很难抵挡高温。一辆坦克要是被“鸡尾酒”命中,就会变成一个大烤箱,分分钟就可以把坦克驾驶员给蒸出来了。当这些驾驶员忍受不了高温而逃出坦克驾驶舱的时候,往往会被埋伏在一旁的芬兰士兵用机枪扫射而死。
这种简单粗暴,而又非常有战斗力的武器,被各大游击队奉为经典,至今仍然是民间反坦克武器的首选。话说国产抗日神剧应该多学学,这东西虽然没有排成一列炸坦克那么煽情,效果却绝对比那东西好,二战时的芬兰人就是这样告诉世界的。
“芬兰人甚至大受启发,弄出了莫洛托夫鸡尾酒加大版,用火炮发射酒桶级别的燃烧弹。”
“都督,怎么破曹军的铁索连环?芬兰人双手合十,在掌心写了一个火字。”
楼主:言先行  时间:2019-11-12 23:52:41
第二十五节:一些小烦恼

波兰战役的大捷让希特勒心情爽快了好一阵子,虽然胜利早就在他的意料之中,但对战役中德国国防军的表现还是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现在他已经拥有一支可以和英法匹敌的强大陆军了。

西线的静坐战也让他有了一点小确幸。这让他有足够的时间来处理战后的一些烦心事,更让他有时间坐下来好好的想一想,纳粹德国下一步该何去何从。

第一个跳出来影响希特勒美好心情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他的盟友兼损友---墨索里尼。也难怪,身为德国忠实朋友之一的意大利,看着朋友中了双色球一般的飞黄腾达,而自己还在原地踏步,这简直比买了十年彩票结果老是只中5块钱还要难受。铺天盖地的嫉妒瞬间填满了墨索里尼那狭隘的心血管道。

"不怕自己混得差,就怕邻居混得好。"

波兰战役几乎跟意大利没有关系,所以在分享成果的时候,德国只与轴心国的"敌国"---苏联分了这块美味的蛋糕,自然不会送那么一块到意大利的嘴里。

"我说元首大人,你有考虑过盟友的感受吗?这就像你和你女朋友的闺蜜去逛街,然后一样东西都没有买给你女朋友。这是作死的节奏,你知道么?我们还能够愉快的做盟友吗?"

"墨索里尼,我不是说你,你们意大利在波兰战役中没有帮上任何一点忙,还趁着打仗大发战争财,你说,你是不是把战争物资高价卖给英法了?你这也叫盟友吗?"

"我……我卖物资还不是为世界大战做准备,再说了你跟苏联瓜分波兰,让苏联捡一个那么大的便宜,这跟卖战备给敌国有什么区别。何况你答应每月给我一百万吨的煤炭都没兑现,我怎么帮你打波兰?"

意大利的小情绪主要来源于嫉妒,嫉妒他的战争盟友居然跟共产主义阵容好上了,问题是这对奇葩组合还非常的要好,甚至都要演绎小三上位的节奏了。特别是在经济方面,希特勒与斯大林那如胶似漆的样子,让墨索里尼彻底打翻了醋坛子。

"怎么办?"

"当然是选择原谅她。"

英法对德宣战以后,就对德国实行了全面的经济封锁,被英法控制的港口一律不准出现德国商船的影子。这就让德国为战争物资储备很是发愁,特别是控制在英国手上的直布罗陀海峡和苏伊士运河,直接把地中海的物资渠道给封死了,而意大利也是一个亟需战争物资进口的国家,可别幻想从它身上抠下多少物资下来。因为意大利这个扶不起来的损友,德国从南面几乎都弄不到什么原料。

东面的苏联就比较够哥们,自从合伙分吞了波兰以后,苏联对德国老弟那是充满了好感,不但开放所有的港口给希特勒,还把战备原料源源不断的运送过来,解了希特勒的燃眉之急。

为什么斯大林这么慷慨?因为英法估摸着就要和德国在西线大干一场了,这种千载难逢的好戏怎么能袖手旁观呢,必须得添油加醋呀。就像当年英法培养德国作为"桥头堡"对付苏联一样,斯大林也希望培养德国作为"桥头堡"对付西方。不过,斯大林可不是一根筋的人,他深知德国这"桥头堡"明显流有英法的血统,不是特别靠得住,所以在提供援助的时候大肆抬价,要希特勒花大价钱来买这些救命物资。

"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你可要想清楚呀。"

"大家做朋友可不能太斯大林。"

希特勒咬一咬牙,为了世界大战做准备,买就买,一些军备甚至还没有配装给前线的德国士兵就运上火车直接开往莫斯科了。德国用他的先进技术大肆换取苏联的战争原料,什么新式战斗机、船舰、火车头、发电机等高科技产品被源源不断的输入苏联,而苏联则用石油、小麦、棉花等原料进行交换。就连德国引以为豪的骄傲,世界上最大的战列舰俾斯麦号的蓝图都差点卖给了苏联,可想而知,往后德国入侵苏联的时候,肯定遇见了很多和自家型号一样的武器。

不得不实行亲苏战略的希特勒,自然被小媳妇似的意大利给嫌弃了,而他热脸相迎的苏联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斯大林就充分利用德国对苏联的依赖,开始做一些幕后小九九的事情来。

最大的难堪便来自苏联和芬兰的冬季战役,芬兰在一战时可是靠着德国独立的,芬兰人自己立的形象代言人---芬兰国王,都是德国的皇帝。说穿了,芬兰就是把自己做德国的附庸国在整。

"连自己的小弟都罩不住,以后还怎么在别人面前称大哥?"

想当年日本侵略朝鲜,身为宗主国的大清朝也冒着极大的风险,不惜举全国兵力爆发甲午战争,这就是为了维护一个国家的信誉和面子。现在,要让德国眼睁睁看着自己当年的小伙伴被苏联欺负,还不能有任何抗议,的确对希特勒的统治有点尴尬,尴尬得都快成侮辱了。

"我们只有在西线毫无后顾之忧的时候才可以重点考虑苏联问题"。这是在1939年底的一次军事会议上,希特勒对在座将领们抛下的话。当时他已经被苏联咄咄逼人的贸易要价搅得上了火,可能在当时就在心里暗暗发誓:迟早要干掉这个大奸商。

吃醋的墨索里尼和耍流氓的斯大林都让希特勒1939年的圣诞节过得烦心。这股烦心还不能表现出来,希特勒必须做足表面功夫,因为明年他就要彻底解决西线静坐战的问题了。这种时候,后院绝对不能起火。

"祝您个人幸福,祝友好的苏联各族人民繁荣富强。"

希特勒在圣诞节向斯大林贺电。

"德苏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友谊有一切理由万古长青。"

斯大林的回电。

看来,斯大林还是过于乐观了。

南面的意大利和西面的苏联给希特勒添了不少烦恼,北面的瑞典和挪威自然也不能闲着,而这个烦恼却是短期内无法解决的硬伤,那便是德国的技术短板---海军。

波兰战役中,德国陆空两军的表现让希特勒非常满意。

"看没看到我大德意志帝国军队的出色表现。丘吉尔,我就问你们怕不怕。"

"怕,特别怕你们德国人光着膀子游过英吉利海峡,还能在我战列舰的炮火中洗个澡。"

"…………"

诚恳一点来说,海军虽然是德国的短板项目,但与丹麦、瑞典这些小国比较起来还是比较强势的。到二战开始的时候,德国海军也达到了跟苏联海军持平的标准,只是与英美法比较起来就显得差距太大了一点。德国海军的实力之所以卡在这尴尬的位置上,并不是因为希特勒重陆轻海的后果,而是《凡尔赛条约》带来的后遗症。我们知道,造军舰,特别是造大吨位的军舰,工期是很长的,远比造一架飞机和坦克所要的时间长。

"当然,美国在二战后期那两个月一艘航母的制造速度属于开挂,请读者不要归纳到这个范畴。"

制造期间也不容易隐蔽,英法天天派间谍盯着你的港口造船厂,你想动点歪脑筋规避《凡尔赛条约》还真有点难度。所以,在希特勒公然违背《凡尔赛条约》之前,德国海军的军舰都是严格遵守"新造战舰排水量不得超过一万吨,主炮口径不得超过20.3厘米"的规制建造的,而且数量上还做了严格要求。这就造成了1939年第二次世界正式开打的时候,德国还没有凑出一支可以和英法抗衡的德国海军。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历史预言家说:如果希特勒选择缓一缓,等到在1944年再开战,等他的新建军舰全都下海,二战历史就将改写。"

这种预言式的虽然很有吸引力,但我们还是听听就可以了,千万不要跟着这个联想深层次的幻想下去。希特勒当年要是少看点连环画,不要对绘画抱有不该有的兴趣,那历史改写得会更加彻底一点。

战争之初,德国海军拥有战列舰4艘、袖珍战列舰3艘、巡洋舰9艘、潜艇56艘,舰艇总吨位35万吨,总兵力约16万人。而当时世界最强的英国皇家海军,有本土舰队、远东舰队、地中海舰队和后备舰队共4支舰队,航空母舰8艘、战列舰12艘和战列巡洋舰3艘,舰艇总吨位约130万吨,总兵力19万人。如此悬殊的力量对比,德国军舰估计出港打个鱼都要悠着点,更别说在海上和英法对着干了。

针对这种情况,德国的海军元帅雷德尔向希特勒提出了自己的计划。

首先,勇敢承认,自己干不过英国皇家海军。

希特勒在上台的时候还不甘心,想挣扎着让德国海军与英国海军来个势均力敌,批准了一个耗资巨大的造舰Z计划,但在开战之初就识趣的全部停工了。不是因为缺这点钱,而是雷德尔元帅悄悄的提醒了他的元首,"即使Z计划完工了,我们还是干不过英国滴"。

"那还造个屁。"

然后,着重强调,干掉英国的商船还是没问题的。

英国商船当时占世界商船的三分之一,拥有6800万吨的总吨位。每天就有2500艘英国船只在大西洋上航行,这些可都是会跑的肥猪呀。英国每年消耗的物资中,石油的75%、铁矿石的88%、铜的95%、铅的99%、小麦的89%、肉类的84%和食油的93%都依赖进口,随便击沉2艘就能让英国人民吃不上美国炸鸡,这可是非常有战略意义滴。

最后,精心制定,一套针对攻击商船的作战方案。

这套德国海战方案被称为"单兵作战",即放弃海军军舰抱团作战的战斗方式,而是把舰队拆散,派出单个的战舰出去撒网,专门偷袭英法的商船。于是,德国海军的军舰构成开始往一个很奇怪的发展方向走去,既和敌国战舰硬碰硬的大型舰船很少,跟商船玩躲猫猫的舰船和潜艇很多。

"打什么团战,团得过吗?三线分推!"

部署在南大西洋的德国袖珍战列舰斯佩伯爵号就严格贯彻了雷德尔的"单兵作战"策略,单枪匹马的袭击英法商船。这艘战舰在开战3个月的时间里收货颇丰,击沉了总计五万吨的9艘英国货轮,可以说是"赚翻了"。不过,军事实力可不是靠这种偷鸡摸狗的战术就可以平衡的。

1939年12月13日,该舰遭受三艘英国巡洋舰的围殴,在成功重创其中一艘名叫埃克塞特号的巡洋舰后,被迫退入乌拉圭的首都蒙得维的亚港内规避。乌拉圭政府遵照《海牙公约》要求这艘德国舰船72小时后必须出港,而港外则是两艘全副武装,杀气腾腾等着给同胞报仇的英国巡洋舰。

"有种你出来!"

"有种你进来!"

"嘀,你的免战效果还有72小时结束,请做好战斗准备。"

"………"

72小时很快就过去,斯佩伯爵号才刚被赶出港口,就远远的看见英军两艘巡洋舰一左一右的守株待兔。这情况就跟放学时被喊着"放学别走"的人堵在校门口一样。在走投无路、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为免于被英国人俘虏,斯佩伯爵号的船长汉斯·兰斯道夫海军上校不得不自己做主,将军舰自沉于港口外的海面上。

"这件事情在整个二战时期众多精彩海战中并无太多亮点,却对历史的影响意义很大,以后还会再次提到,请大家留意。"

斯佩伯爵号是由1929年德国制造的袖珍战列舰,这艘严格按照《凡尔赛条约》打造的过时战舰,排水量只有巡洋舰级别,但舰载大炮却是战列舰级的。如此规避《条约》的奇怪产物,也真亏德国人会想。在火力与体积严重不协调的前提下,该战舰与英国三艘巡洋舰对战,还能在重创一艘以后全身而退,确已是战斗力爆表。这也从侧面上反映,德国并不缺少优秀的海军和优秀的战舰,的确是输在数量上。

希特勒倒不这么认为,他臭骂了雷德尔元帅一顿。他认为,一艘"战列舰"被三艘巡洋舰给打败,就像一头老虎被三只狗给咬了。即使是一只没成年的袖珍老虎,那也是第三帝国的耻辱。最后,这艘战舰也没有尽力一战就自沉了,更是有违德意志军人的气节。

他也通过这次海战,充分认清了德国水面舰队的战斗力,与统治了几百年海面的英国人硬碰硬还是算了吧。当然,在大众面前还是要给足面子的,在得知汉斯·兰斯道夫海军上校自杀的消息后,他对外公布:"他的战斗精神和英雄气概无愧于元首、德国人民和德国海军对他的期望。"

"只是有点让我失望。"

这件事换到另一边,英国的丘吉尔就喜出望外了。因为这是英法开战三个月以来最大的"战果",还是他所统领的皇家海军所取得的,这为他在英国国内赢来了一片赞扬,自然也让他离首相的距离又近了一步(现在的首相还是张伯伦)。最重要的是,海战的胜利振奋了英国民众战争的决心,使多年绥靖政策下英国人那软弱的内心再次变得坚强起来。

事后,丘吉尔召回了这两艘巡洋舰(另一艘被重创后在船厂整修),并安排全舰官兵进行盛大的游行仪式。伦敦市民把整个游行队伍挤得水泄不通,这可是二战英国首杀呀,必须得好好庆祝一番。论作秀功夫,丘吉尔还真有那么两条刷子的,他用这种方式潜移默化的告诉英国人:在陆军和空军喝咖啡玩纸牌的时候,只有我丘吉尔所领导的海军还在战斗,所以,下一届首相你们知道该选谁了吧。

"在这黑暗寒冷的冬天,他们温暖了英国人不安的心灵。"----丘吉尔

"果然是写小说的大师,这溢美之词完全甩希特勒几条街。"

在看穿自己的水面舰队在英国海军面前犹如以卵击石后,希特勒决定把他的海军实力全部压在他的秘密武器U型潜艇上,和依靠那不怎么靠谱的水上舰队相比,有效的发挥这件水下利器显得胜算更大一点。

但新的问题却又出现了,潜艇的续航能力是远远不能与水面舰船相比的,要让潜艇战发挥其战斗力必须具备一个前提,那就是有一座能够威胁英国西海岸线的港口。英吉利海峡那里已经是英法的地盘,英法军舰几十艘船每天在那来回巡逻,别说德国的水上船只和水下潜艇了,就是印有万字的独木舟都会被万炮齐发轰成渣。

如果一艘德国潜艇要去击沉一艘英国商船,那么他首先得从北海的本土港口出航,一路向北到达北冰洋,绕不列颠岛一个圈后再回到大西洋,到达英国西部海岸后才能开始"狩猎"。当然,在击杀一条商船后,还要原路返回,这对潜艇来说也太勉强了。

怎么办?元首对着世界地图研究了很久,目光最终停到丹麦和挪威这两个国家上面。如果占领这两个国家的港口,潜艇就可以节约一半的路程,英国本土就可以被潜艇给团团围住,所有出入英国的商船都在击杀范围之内,更重要的是,这还保证了瑞典铁矿运输的安全,可谓一石二鸟呀。说干就干,一份叫做"威塞尔演习"的入侵方案便摆到了希特勒的桌面上。

"在与英法全面开战以前,应该先拿下丹麦和挪威,为了海军,更为了铁矿。"
楼主:言先行  时间:2019-11-16 00:37:57
第二十六节:这不是演习

在欧洲的地域文化中,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同属于一个文化圈,具有代表性的便是丹麦、瑞典和挪威这三个国家。这三个国家可谓基情满满,之间的爱恨情仇也堪比一部韩国狗血剧,最主要的表现就是他们穿的衣服----三国国旗都是情侣款。

"丹麦、瑞典、挪威,甚至包括后来的芬兰、冰岛的国旗都是十字,被称为北欧十字。"

"我瑞士也是十字国旗呀,凭什么说十字国旗就有瓜葛?"

"你见过,只颜色不同,式样照抄的吗?"

"……好吧,他们跟大不列颠成员国那群基佬国旗有得一比。"

如果英法之间演绎的是千年间的相爱相杀,那这三国登台就是一场千年间的三角恋了。历史的具体情节笔者就不详细说明了,这与二战也没什么太大的关系,笔者只进行一个简要叙述。

公元10世纪以后,丹麦、瑞典和挪威三个国家相继成型。可能是更靠近温暖的南方,其中最先强大起来的就是丹麦。它的势力很快凌驾于其他两国之上,甚至都辐射到了冰岛和格陵兰岛。于是,丹麦把另外两国召集过来开了个会,决定组成一个叫做"卡尔马联盟"的松散国家联盟,用来对抗丹麦南面逐渐强势起来的汉萨同盟。

"那会儿还是德意志前身,神圣罗马帝国的时代,汉萨同盟是一个贸易同盟。"

"为什么要叫贸易同盟呢,因为这家伙不是一个国家,而是像古代希腊城邦一样的城市联盟。"

作为实力最为强大的丹麦,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卡尔马联盟的领头羊,但这只领头羊却比较纠结。因为它的位置处于抵抗汉萨同盟的最前沿,需要独自面对敌国的冲击,而瑞典和挪威却在大后方歇菜呢。

到了15世纪,带着两个声援小弟,自己顶着刀子冲在最前面的丹麦大哥终于扛不住了,汉萨同盟及其背后的神罗帝国逐渐消耗了丹麦的精力,丹麦国力渐渐衰弱。就在这个时候,在后方一直死命攀科技的小弟之一---瑞典跳出来反骨了。

"这个老大要换个人坐坐了。"

于是,瑞典和丹麦之间为了争这第一把交椅,又磕磕碰碰的打了近500年,打得汉萨同盟都解散了还不撒手。接着他们又跟俄国人继续打,打着打着都打出一个芬兰了,还是不撒手。这就让两者之间不停摇摆的弱势群体---挪威非常难做。

"我只想跟一个大哥好好混日子而已。"

"跟我丹麦。"

"跟我瑞典才对。"

"呸,继续打。"

就这样,三个国家玩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常年在丹麦和瑞典两个国家之间爱来爱去的挪威终于觉醒了,它对瑞典和丹麦都彻底失望了,于是下定决心要独立单干。在瑞典的授意下,挪威人民选择了丹麦国王的次子---哈康七世,成为挪威的国王。

"这感觉怎么像在前夫的主持下,与现任丈夫进行了婚礼?"

"……我说这西方国王也太不严肃了。芬兰是这样,挪威也是这样,随便从邻国借个王子就是国王,难怪维多利亚女皇能整一窝的国王。"

总之,挪威名义上就独立了。二战之前,斯堪的纳维亚三国的基本情况也就这样定下来了:

丹麦和瑞典有点小间隙;

挪威和丹麦有点小恩爱;

瑞典则醋意浓浓的遥爱上了远方的德意志。

好一部国家爱情伦理大片。纵观两次世界大战,这三个国家始终被一股看破红尘般的高冷笼罩着,严格奉行着中立政策。

"反正参合进去也讨不到什么既得利益,不如不参合了,你们爱怎么玩就怎么玩去吧。"

前面提到过,瑞典盛产的铁矿石成为英法和德国之间的焦点,这瞬间让这三个边缘国家变得炙手可热起来。按照"有利益的地方,就没有骑墙派"的国际准则,这中立政策怕是要玩不动了。

平常情况下,希特勒需要的瑞典铁矿石可以从波的尼亚湾直接走波罗的海运到德国。因为波罗的海的入口已经被德国海军死死扎住,英法军舰根本别想进到波罗的海里面来,所以,这是一条非常安全的线路。相反的,英法海军也死死的盯着了袋口的德军,德国军舰也出不去就是了。

可是,地理布局近似于"内陆海"的波罗的海却非常的浅,它的平均深度只有86米,再加上所处维度比较高,一到冬季便会进入结冰期,瑞典到德国的船运就停业了。这个时候,运往德国的铁矿石必须经过铁路到达挪威的纳尔维克港口,再走海陆,沿着挪威海岸线途径北海才能到达德国。

北海可是英国的地盘,这就让整个补给线暴露在丘吉尔的眼皮底下。听上去很危险,但英国却不敢碰这条德国的补给线,因为整个运输线路都在挪威的领海内,而奉行中立政策的挪威是受到国际法保护的。英法海军如果在这里击沉德国的船只,无疑于对挪威开战。

希特勒还是非常愿意斯堪的纳维亚三国永远的保持中立下去,这样他的铁矿石就可以高枕无忧的到达德国本土了。比起前一节所说的"占领挪威后,可以获得围堵英国本土的港口"这一理由,还是保障铁矿石运输更为重要一点。

丘吉尔可不想让希特勒这样高枕无忧下去。为了切断这条德国的生命线,他多次召集波罗的海三国的外交官开会,力劝他们放弃中立转投英法阵营,估计这比他找法国盟友商议在西线开战的次数都要多得多。

"挪威老弟呀,你看,让我们大不列颠的皇家海军在你们挪威领海内埋点水雷吧。"

"你颠了吧,在中立国埋水雷炸德国船,那不就等于我们对德宣战吗?况且这水雷炸了我们自己怎么办。"

"丹麦老弟呀,你看,让我们大不列颠的皇家海军在你们丹麦领海内巡逻怎么样?"

"英国老兄呀,别隔岸煽风点火好不好,你们和德国隔条海,我们可就跟德国隔座墙呀。我们恪守中立,你们几个去闹腾吧。"

"………"

"????丘吉尔,你怎么不问问我大瑞典?"

"问什么问,世界上谁不知道你跟希特勒有奸情,我请你不要卖铁矿给德国,你干吗?"

"不干。"

"那你要我问个毛线。"

1939年10月,作为德国海军总司令的埃里希·雷德尔上将第一次向希特勒提出了攻占丹麦和挪威的想法。他希望用武力占领挪威,而不是让这个国家处于中立状态。理由在前面已经提到过,一是可以获得围堵英国商船的港口;二是可以保证瑞典铁矿石在冬季的运输。

希特勒对这个想法并不感兴趣,解决掉波兰之后,他的燃眉之急是德法边界的对峙,掐断英国运输线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而且挪威只要继续保持中立下去,德国的铁矿石就能继续得到保证,没有必要打破这种平衡。

"虽然英法在死舔我们的北海三女神,但我相信这三国经得住舔。"

还有一点,希特勒相信,雷德尔上将之所以在这时候提出这么一个想法是存在私心的。德国陆空军在波兰战役中的骄人表现,让雷德尔的老对手,空军总司令戈林的地位瞬间飙升。如果这个时候海军再不表现点什么功绩出来,雷德尔这个海军总司令的位子就有可能保不住了。

戈林:"还记得我的人生目标吗?海陆空三军大元帅。"

所以,希特勒只是敷衍似得表了个态:"在西线问题没有解决时,我不准备在德国北面搞什么大动作"。这件事就这样被耽搁了下去。

时间一拖,就到了1939年12月。苏联发动冬季战争以后,英法两国开始密切与挪威接触,打着支援芬兰的幌子,要求派遣远征军进驻挪威。

虽然斯堪的纳维亚三国仍然恪守中立的政策,多次拒绝了英法的请求,但希特勒却开始慢慢觉得不怎么靠谱。把德国的生命线交付给一纸中立文书,怕是睡不好觉的。于是,他又匆忙唤来了雷德尔,高度赞扬了两个月前被他否决掉的入侵想法,并要求雷德尔尽快做出详细的入侵计划,他马上要对丹麦和挪威动刀子了。

雷德尔有点懵,因为上次提出的想法被元首否掉以后,他就没再做下一步打算,结果两个月过去了,什么准备也没做。突然希特勒就同意了他的计划,还让他拿出详细方案,确实有点赶时间。

"所以,给老板的企划一定要做全了再提,千万不要图一时嘴快。到时加起班来,只能自讨苦吃。"

没有什么是加个班不能完成的。这份经过德国海军粗加工,被紧急赶制出来的入侵计划被正式命名为"威塞尔演习"。雷德尔准备仅仅投入一个军的兵力,采用偷袭的战术,用海军驱逐舰这种快速舰船,将精锐德国士兵迅速投递到挪威的重要城市和港口,从而瘫痪整个挪威的国防体系,最后迫使它们投降。

"像不像现代很流行的外科手术打击战术?"

"威塞尔演习"被雷德尔寄予厚望。要知道,这项作战计划可是国防军最高统帅部制定以后就交由德国海军进行补充的,而非像其他作战计划一样交由国防军或者空军,这简直是莫大的荣誉。雷德尔在补充计划的时候就可以肆意调动陆空军来进行支援,这可让一直被国防军和戈林打压的海军长了一回脸。身为海军总司令的雷德尔也不客气,直接在入侵计划里面把一部分陆空军指挥权给划走了。

"戈林为此暴跳如雷。"

戈林可是政坛小霸王,当然不会任由德国海军就这样顺势上位。他立刻提出只入侵一个挪威太没意思,应该乘机把夹在中间的丹麦也征服了,丹麦境内的三座飞机场可以成为空袭挪威的最佳跳板。

"实际上就是给自己的空军加戏。"

希特勒觉得戈林这戏加得有理,于是在"威塞尔演习"计划中加入了进攻丹麦这一条。

计划敲定,接着就该制定详细的作战方案了。这次作战任务由德国第21军负责,包含三个山地师和五个步兵师,其中五个步兵师都是新兵。戈林的德国空军出动800架作战飞机和250架运输机进行辅助。希特勒估摸着真的是去搞实战演习的,除了海军,陆空军都是一些波兰战役后的边角辅料。由此可见,丹麦和挪威在希特勒的眼里,不过就是战斗力为五的渣渣。

"我是不是忘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是的,元首大人,你忘记指派指挥官了。"

到了1940年2月21日,距离计划制定已经过了两个月。一名叫做尼古拉斯·冯·法尔肯霍特的德国将军才被急急忙忙指派为这次入侵计划的陆军指挥官。有趣的是,他仅仅只是陆军指挥官而已,海军指挥权在雷德尔手上,而空军指挥权在戈林手上,这两个人对权力的把控的确是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

法尔肯霍特就这样莫名其妙的成为"威塞尔演习"的名誉总指挥。可笑的是,他本人还不知情,乃至于希特勒召见他讨论详细作战计划的时候还差点出了洋相。

"嗨,希特勒。"

"嗨,法尔肯霍特,谈谈你的作战计划吧。"

"元首大人?什……什么作战计划?"

"什么什么作战计划?当然是入侵北方的计划,你不是一战的时候在芬兰作过战吗?极地作战你应该很有经验呀,来谈一谈。"

"哦,说到北方作战……"

也算见过几次大领导,法尔肯霍特临阵不慌,成功将话题转移到了自己熟悉的极地作战上来,估摸着用了一些"士兵防寒小知识""极地生存手册"之类的新奇玩意吸引希特勒的注意力,然后旁敲侧击的套出元首的意思原来是要进攻挪威呀。

"进攻挪威?我连这个国家的首都都不知道叫什么呢。"

"笑什么?你估计也不知道。"

一脸懵逼的法尔肯霍特就这样陪着希特勒聊了一个上午的北方作战计划,居然还获得了希特勒的高度赞扬,并要求他在晚上之前提交详细的作战方案。

"哦,现在已经中午了。"

这可急坏了这位可怜的军官,别说挪威军力分布他不清楚,就连挪威有几座港口他都不知道,而且这份详细作战方案还必须在一个下午的时间内完成。

"难道要跟元首说:领导,我写不出?"

"开什么玩笑,这种情况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也幸亏当时挪威旅游业比较发达,柏林街头到处可以找到"挪威三日游"之类的旅行小册子。法尔肯霍特便以最快的速度买了一本,然后参照这本旅游手册写了一个作战方案,在太阳下山前交了上去。

"我说法尔肯霍特,你的行军路线怎么都选在风景名胜区附近?"

"报告元首,因为现在是旅游淡季,不堵车。"

没曾想到,五天以后的2月26日,恰好发生了一个事件,使"威塞尔演习"正式摆上了台面。因为这个事件,希特勒最终下定决心要入侵丹麦和挪威。注意,这就不是一次演习了。

当日,丘吉尔批准了一项触犯挪威中立原则的行动。他派遣一艘驱逐舰闯入挪威海域,拦截了一艘名为"阿尔特马克"的德国运输舰,成功解救了藏在这艘运输舰空油槽和货仓里的三百名英国战俘。

这艘运输舰对外公开的任务是运送斯佩伯爵号的德国船员回国。没错,就是前面提到过,在乌拉圭海岸被三艘英国巡洋舰逼得自沉的袖珍战列舰斯佩伯爵号。舰长虽然自杀,但舰上的船员没有必要以身殉舰,他们辗转到乌拉圭港口坐上了"阿尔特马克"号德国商船准备回国。不过,他们还是害怕两手空空回去要被希特勒批斗,正好手中还有一批俘虏的英国商船船员,所以他们决定藏一些"私货",把俘虏的英国船员也偷运回来,结果就被丘吉尔察觉了。

以丘吉尔的脾气,当然会不惜一切代价拦截这艘德国运输舰,就算它逃到了中立国海域,也要把他给拽回来。这次鲁莽的行动,就成功触动了英德挪三国的敏感神经。

挪威:"丘吉尔,你触犯了我们的中立原则,怎么能在我的领海里进行军事活动呢?"

英国:"你还好意思说我们,这种偷运战俘的行为你们怎么没发现?是你们失职在先,我们英国人只是帮你执法罢了。"

德国:"好了,好了,你们两个都别吵了。反正事情已经发生了,我们认为挪威已经保护不了我国军舰在他们领海上的安全了,今天英国海军可以拦截我的运输舰,明天就可以炸沉它。不多说了,准备作战吧。"
楼主:言先行  时间:2019-11-16 16:44:20
3月12日,苏芬冬季战争结束。

3月13日,准备支援芬兰的英法远征军全体在港口待命,波罗的海火药味开始升级。

4月3日,"威塞尔演习"正式启动,德国开始调动军队各就各位。

4月7日,丘吉尔命令停泊在英国港口的布雷舰启航。这些布雷舰预计在三天后抵达挪威海域进行布雷工作,意味着4月10日英国将打破挪威的"中立法"。希特勒到时就有借口发动一场维护挪威"中立"的战争,挪威很有可能偏向轴心国。

4月9日凌晨,德国入侵丹麦和挪威。

一天,就差一天。希特勒如果推迟入侵24小时,挪威的中立可能就由英国而不是由德国打破,到时挪威该选择怎么走,还真是难以预料。

因为戈林的加戏,"威塞尔演习"被分成了两个部分,上部是入侵挪威的"北威塞尔演习",而下部则是为丹麦量身定制的"南威塞尔演习"。

"两部合一,天下无敌?"

先来说说"南威塞尔演习"。丹麦这个国家在希特勒眼中并没有什么侵略价值,除了恢复一丁点一次世界大战割出去的土地外,无外乎就是夺取丹麦境内的机场,为入侵挪威提供空中支援,美其名曰:"假道伐虢不如循序渐进"。

"其实,如果想开一点,花点钱租这两个机场还划得来一些。"

作为奉行永久中立政策的丹麦,军备情况自然惨不忍睹。14000名士兵中,有8000人还是一个月前征召入伍的新兵,坦克大炮什么的重武器统统的没有,完全的"小米+步枪"模式。武器制式都是一战级别,唯一厉害一点的是配装不多的麦德森机关枪,还被我们中国买走了一批用于抗日。

总之,丹麦这是死定了。

战争打响后四小时,德国装甲部队一路破竹,丹麦主要城市纷纷沦陷。从美梦中被吵醒的丹麦老国王克里斯蒂安十世,立刻以非常坚决、果断迅速、毫不犹豫的姿态宣布投降。

9日5时,丹麦国王寝宫:

"国王大人,醒醒,德国人入侵了。"

"投降。"

"啥?"

"哦,应该还有点时间,召集大臣们过来商议一下。"

9日7时,王宫议事厅

"大家掐好时间,德国人快到皇宫门口了,在此之前要发出投降文告的。"

"国王大人,议论完了,除了普莱奥尔将军,其他人都被迫赞成投降。"

"普莱奥尔,我们的士兵是不是已经抵抗够了?"

"还没有,国王殿下。"

"那你们能给我一个不投降的理由吗?"

"写投降文告的秘书表示还要两个小时才能写完。"

"……哦,那再等两个小时吧。"

9日9时,仅仅过去四个小时,不过一顿早餐的功夫,丹麦就投降了。整个过程只发生了一些零星抵抗,能够为国战死的几个丹麦士兵甚至还得抓紧时间。

拿着丹麦的投降文告以后,希特勒还是比较淡定的,这些均在他的计算之内。在他先进的装甲部队面前,估计丹麦也就只能抵抗那么几个小时而已,现在该轮到挪威寄来投降文告了。

"哥哥,你怎么就降了?"

"因为帮你挡了子弹,傻瓜。"

笔者刚刚交代过,斯堪的纳维亚三国都是一家亲。挪威国王名叫哈康七世,其实是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十世的亲弟弟。但这个弟弟比较有血性,他拒绝投降,决定抵抗到底。

根据德国的作战计划。在陆军入侵丹麦的同时,德国海军应该分成六支攻击部队,分别攻占包括挪威首都奥斯陆在内的六个港口。在奇袭这些港口的时候,德军或多或少的遭受到了挪威海军的还击,各有死伤之后,虽然最后还是统统落入了德军手里,却给德国人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特别是前往夺取首都奥斯陆的一支德军海军,遭受了最严重的损失。该支德国舰队的旗舰,重巡洋舰布吕歇尔号在强渡海峡时,居然被一门已有48年历史,还是德国制的老旧炮台一炮命中弹药库,瞬间失去了战斗力。

"估计德国人自己都惊叹于德国货的质量,当年出口武器的时候强调一下保质期就好了。"

已经燃起熊熊大火,根本无法动弹的布吕歇尔号立刻成了挪威岸基火力的靶子,紧接着就被两枚40年前制造的鱼雷命中腹部,带着一脸的错愕的表情倾覆沉没在了冰冷的大洋里。

"如果当年大清朝买的是这种炮台,八国联军根本过不了大沽口。"

船上2202名船员和战斗人员中有830名死亡,包括前往奥斯陆的政府官员和用于逮捕挪威国王的秘密警察。更有戏剧性的是,身在奥斯陆的德国大使馆还派出了一支武装部队去港口接应他们,结果这一片锣鼓喧天的迎接队伍白等了一整天,又悻悻的回去了。

"雷德尔这个白痴,换你上了,戈林!"

"是,我的元首!"

眼见占领首都的海军折戟在半路上,暗自高兴的戈林派出了自己的空降部队,准备从空中占领这座还未设防的首都。没做任何防御措施的奥斯陆机场旋即被德国人轻易占领,紧接着一批批运输机送来了成群的德国士兵。他们以机场为基地开始向城市入侵,很快便瘫痪了挪威首都薄弱的城防系统。最终奥斯陆还是沦陷了,国王哈康七世坚决不投降,带着随从一路向北,遁入到茫茫雪山之中。

眼看坐镇首都的国王跑了,一些跳梁小丑就争相出现了。此时一个名叫吉斯林的挪威人就这样以小丑的姿势跳了出来。他组建了挪威纳粹党,自己任命自己为挪威首相,大张旗鼓的与德国人合作起来。有趣的是,吉斯林似乎有点高估了自己的形象,又有点低估了同胞们的气节。他在挪威的伪政权并没有想象中那样有什么影响力,挪威人民根本不卖他的账,哈康七世也不愿意理这个叛徒。这就让希特勒大为光火,他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了二十多个挪威名人,组成一个所谓的临时政府议会,完全架空了自己跳出来的吉斯林。

"叛徒永远不是那么好当的啊,吉斯林和这二十多个人在战后都没吃到好果子。"

获悉德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逼降了丹麦,半废了挪威,另一头的丘吉尔暴跳如雷。英法一个月前就准备登陆挪威了,现在居然落在了德国人的后面,这怎么能忍?丘吉尔一拍自己的秃头脑门:"硬着头皮上了!"。

英国皇家海军果然比德国弱鸡海军来得厉害一点,他们迅速做出反应,集结舰队向挪威北面靠了上去。虽然挪威南面的首都已经沦陷,但在挪威北面还有一个誓死抵抗的国王。在强大的护航舰队的掩护下,英军成功在挪威北面登陆,立刻就对此时已被德国占领的纳尔维克港口展开攻势。

5月28日,一支二万五千人组成的英挪联军终于夺回了希特勒最在意的港口---纳尔维克。这下希特勒可是气得快上天了,德国之所以入侵挪威和丹麦就是冲着这个港口去的,现在纳尔维克居然说丢就丢了。如果希特勒不能重新夺取这座港口,那他的挪威之行将变得毫无意义。

不过,北方战役的天平却逐渐向德国这边偏移。

第一是占据绝对优势的英国海军受到德国空军的制约。在挪威靠北的海域英国海军发挥还算正常,不愧为海上强国,打了几场非常漂亮的海战,碾着德国驱逐舰该沉的沉,该跑的跑。不过,到挪威靠南的海域,德国占据了空中优势,英国海军就不敢冒险了。

1940年6月8日,德国两艘战列巡洋舰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泽瑙号更是在海面上拦截并击沉了英国光荣号航空母舰,造成英军1500余人丧生。这是英国海军在挪威海战中唯一损失的航空母舰,也是历史上唯一一次炮舰直接射沉航母的案例。偏偏这个战绩发生在二战之初,大大的误导了炮舰在海战中的战斗力。

"口径即是正义,命中全凭运气!"

其实,航母是可以不间断的派出侦查飞机搜敌的,一般的炮舰要想接近到航母附近开炮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可是,光荣号的船长是个老好人。他看到连日来的作战让手下们精疲力尽,居然好心的给所有船员放了一天的假。所以,当天光荣号居然没有派出任何侦查飞机,结果让两艘德国战巡钻了空子。

"一个宽仁的上司会让士兵很舒服,一个严格的上司却能够保住士兵的命。"

"你是要舒服?还是要命?"

当时,这艘航母的护航驱逐舰阿卡斯塔号的船长格拉斯福特中校英勇奋战,指挥驱逐舰拦截正在攻击光荣号的敌舰。它毫不畏惧的冲向敌人,近距离发射鱼雷,并成功命中沙恩霍斯特号左舷。不过,命中的鱼雷没有给这艘战列巡洋舰造成致命伤害,反倒是让德军大吃一惊,慌忙将进攻目标由航母转为向着自己冲来的驱逐舰,靠着自己的大口径火炮重创了这艘勇敢的阿卡斯塔号。

阿卡斯塔号中弹以后,失去了战斗力,开始缓慢下沉。后来,从阿卡斯塔号驱逐舰上救起的唯一一位水手回忆:

"当我落水登上救生艇时,看着逐渐下沉的阿卡斯塔号,突然看到拉斯福特船长还站在舰桥上,他优雅的从口袋里掏出一支雪茄,点燃它,然后深深的吸了一口。"

"船长,到救生艇这里来"救生艇上获救的水手向他喊叫着。

格拉斯福特船长缓慢的用食指和中指夹起嘴上的雪茄,吐出了一个完美无缺的烟圈,然后用那只还夹着雪茄的手朝着救生艇的方向挥了挥。

"再见,祝你们好运。"

随后,他就随船沉入了深谙的大海。

"这才是真男人!这才是真船长。"

整个北方战役,海军方面英国损失了1艘航空母舰,1艘巡洋舰和若干驱逐舰。德国海军也差不多,损失了10艘驱逐舰和3艘巡洋舰,但德国海军比较窘迫一点,因为这已是他们1/3的海军战斗力,而对英国海军来说,只是一个零头。

第二是西线战场传来了不好的消息。把北方战役独立划出来看,英军可以说是和德军战了一个平手,但从整个二战形势来看,英军已经败得一塌糊涂。因为这个时候德国已经全力进攻西线,英法不得不抽调纳尔维克的守军投入西线战场,他们已经等不到冬天德国人缺铁的时候了。

6月8日,因为英法远征军被抽调,再加上重武器补给缺失,刚刚到手的纳尔维克其实防御力非常薄弱。德军很快便卷土重来,没花多少功夫就又一次夺回了纳尔维克港。希特勒非常高兴,甚至亲自接见了重新占领纳尔维克的指挥官,并颁发了骑士铁十字勋章。

"这完全就是捡漏嘛。"

挪威国王哈康七世玩不下去了,失去了英法的支援,他不可能跟德军对抗,于是,他收拾了一下细软,逃亡到伦敦进行政治避难,北方战役最终以希特勒的胜利宣告结束。

这场战役双方的损失都是"轻微的",德国方面死亡1317人,负伤1604人,失踪2375人,这些失踪的人大都是海战中葬身鱼腹的可怜虫。挪威和英法远征军情况差不多,官方统计伤亡约5000余人,实际上可能比这个数字要高一点。

相当多的二战历史学家认为,希特勒对丹麦和挪威的入侵其实是一笔亏本买卖,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德国不得不保留12个师共计35万人的兵力驻守挪威。这无疑牵制了德国的兵源,这部分军队本可以投入对苏联的作战。

二是德国的侵略行为白白将丹麦属的冰岛和挪威属的法罗群岛送给了英国。这为以后的大西洋反潜作战提供了极好的海军基地,而且挪威总排水量4600万吨的商船加入到盟军这一边,这等于德国海军开战一年半以来的击沉吨位数,他们算是白干了。

三是德国在入侵挪威时折损了1/3海军战斗力,以至于影响到后期德国无法进行登陆英国作战。

四是德国打败法国以后,获得了阿尔萨斯-洛林的铁矿,挪威的铁矿石供应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以上几点虽然有较为争议之处,但反过来想一想只要希特勒晚24小时发动战争,等丘吉尔的布雷艇先违反中立法在挪威海域进行布雷,这个时候德国就可以以英国干涉挪威中立为理由对挪威出兵进行干涉,或者干脆拉挪威倒向轴心国阵营,那这一切的一切都将变得有益于德国。

"亏,想到这里就觉得血亏。"

北方战役后,丹麦成为德国一个比较松散的附庸国。德国也没对这个毫无战略意义的国家进行过多的干涉,这主要是因为丹麦人和德国人属于"直系亲属"日耳曼人,希特勒对同属的雅利安人种还是挺大度的。

另一个原因是丹麦为德国的主要粮食供给地。德意志第三帝国全部食物的15%产自丹麦,有这个理由做挡箭牌,什么犹太人、什么种族主义的干涉都显得"没有必要"。德国与丹麦的这种"友好入侵"关系持续到整个二战结束,甚至连一支像样的占领军都没在丹麦驻扎过,德国在丹麦最重要的"部队",仅仅是维系食物补给线的215名德国官员而已。

正是因为这种"攻受暧昧"的关系,丹麦通过这种便利,成功为国内的犹太人打了掩护。德国在其他占领国大肆屠杀当地犹太人的时候,丹麦成功将本国全部约7000名犹太人引渡瑞典,达成二战期间丹麦犹太人0%死亡率的史诗成就。

"法国死亡7.7万犹太人占20%,比利时2.4万犹太人占40%,荷兰10.2万犹太人占75%,至于波兰……算99%吧,"

丹麦也算是在自己迅速投降之下,尽了必要的仁道义务。

"没错,以上就是给投降狗洗白的。"

积极抗战的挪威虽然没有比秒投的丹麦过得好,却在同盟国中享有了非常高的地位。因为他的积极抵抗运动成功拖住了德国的军队,为二战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哈康七世拒不投降的姿态也获得了很高的评价,五年后,当他再次回到挪威的土地上时,受到了挪威人民最热烈的欢迎。这位由挪威人民所选出来的国王完成了他的使命,他没有像他的兄长一样成为"为民谋生"的投降先驱,而是以一个领导人民与邪恶进行"决绝抵抗"的国家卫士形象登场。即使他的抉择会带来鲜血和牺牲,这也是他应该做的,正如哈康七世一直使用的座右铭:

"为了联盟!!"

"????"

"额……抱歉。"

"为了挪威!!"

挪威在所有抵抗纳粹德国入侵的国家中,可是坚持时间第二久的,第一的是苏联。
楼主:言先行  时间:2019-11-16 16:53:12
“法国已哭晕在厕所里。”
楼主:言先行  时间:2019-11-18 08:46:08
额。。没什么留言呀。。。只能自己顶自己了。。。
楼主:言先行  时间:2019-11-19 20:17:16
第二十七节:西线准备好了

"现在,德国拥有最好的时机。"

波兰大捷以来,希特勒一直站在"战争与和平"的十字路口。如果德国愿意放弃吞并波兰,而是谋求更多小且实惠的利益;比如恢复一战时德国的旧土;解除波兰武装,联合防御苏联;甚至控制波兰为附庸国等,笔者觉得英法都会一一考虑并接受这些要求的。这样希特勒便真正成为了他自我评价的"和平使者",甚至成为继俾斯麦之后又一个伟大的德意志领袖。

"什么叫国际君子,就是揍了你一顿,还不占你任何便宜。"

但转过来想一想,德国又在"战争"的最好时机。德国与东面的苏联正因为"利益分赃"而处于绝对和平状态,这是德国67年来唯一一次在发动战争时不用担心两线作战的问题。很明显,这种利好局面可不会撑得太久,毕竟苏联和西方还是存在不可调和的隔阂的。南面的意大利同盟确保了南线的安全,北面安全的资源补给线又给德国输入了源源不断的战争原料。总之,1940年的纳粹德国形势远比1914年的德意志帝国要好得太多,而一战时它们不也只差一点就胜利了,不是吗?

"要不,这一回再试试?搏一搏,单车变摩托。搞不好就彻底翻盘了。"

希特勒就像一个拽着筹码的赌徒,随时准备将德国的命运置于一场赌局之中。一战时德国因棋差一招而走向滑铁卢,这一次,德国可是带足本钱。希特勒静静的思考了几个月,将印有双头鹰的筹码往赌桌上用力一抛,这枚牵系着几千万人未来的筹码就这样在空中打了个圈,稳稳当当的落在了赌桌上,而它的下面印着一个黑色的单词--"war"。

西线,德国必须尽快发动攻击。因为英法又祭出了一战时的杀手锏-对德海上封锁,德国的军事储备正在被大幅度的消耗。遭到封锁后,德国与美国的航路几乎被切断,德国进口货物的吨位与战前比直接下降了75%,特别是在石油方面,几乎只能靠吃储备老本和靠低效率的煤转油来苦苦支持。希特勒这个时候非常苦恼,虽然西线的静坐战让他在军事方面的石油消耗降到了最低,但平民的基本供油还是要保证的。如果这场战争再僵持下去,德国只能被活活拖死。

"既然选择了战争,就要一战到底。"

经济形势已经不允许德国将这场战争无限期的消耗下去,希特勒也不可能坐等英法做好了充足准备以后,把自己的脑袋往城墙上撞,于是,一份名为"黄色计划"的西线作战方案很快被制定了出来。

德国陆军总部提出的攻击计划是这样的:战线南部因为马奇诺防线的存在,不考虑实施攻击;战线中部因为地形原因(阿登森林),不适合坦克作战,也不考虑实施主力攻击;德国的进攻主力还是得放在战线北部,依靠装甲部队的优势,谋求在比利时和荷兰地区打败英法联军,然后迅速占领英吉利海峡,切断英法之间的联系。

"然后呢?"

"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呀。"

"………"

这个作战方案有非常明显的漏洞,那就是"黄色计划"像极了太监的网络小说,根本没有"写完"。这个作战方案只写到了德国在荷兰和比利时打败英法联军,通过占领英吉利海峡地区切断英法联系为止。法国绝不会因为在比利时和荷兰吃了败仗就全线溃败,更不可能因为与英国失去了联系就投降。即使德国陆军总部的"黄色计划"进展顺利,最终也将面临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这正是德国一战模式的老路子,也是德国最不想看到的。

"一战就是这样败的,二战还来?"
楼主:言先行  时间:2019-11-19 20:41:07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黄色计划"与一战时德国的进攻计划几乎一模一样。一战时德国西线的进攻计划叫做"施利芬计划",是一战前德国陆军元帅施利芬的得意之作。他究其一生终于想出了让德国走出两线作战逆境的办法,即以退为进,引诱英法在比利时和荷兰地区进行决战,一战解决战斗。

可惜他死得早了一点,1913年1月即与世长辞,距离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还有14个月,所以"施利芬计划"最终成为一个太监还是情有可原的。

德国将"施利芬计划"应用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指挥官叫做小毛奇,他还有一个更出名的叔叔叫做老毛奇,但最终这位小毛奇先生连带着他叔叔的威名也一起给坑了。在小毛奇的指挥下,西线只模仿了施利芬的形--从比利时入侵法国;却模仿不出施利芬的神--在比利时谋求与英法决战,最终导致德国在一次世界大战败北。想到施利芬临死的遗言就是:"重点在右翼",估计就是他预感到小毛奇会误解他的计划,所以用最后的力气给后人以"提醒"。

"你永远无法理解,按照说明手册修电脑是一种怎样的痛苦。"

"还不如重装了!"
楼主:言先行  时间:2019-11-19 21:13:18
回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现场,此时再与一战时的情形进行比较,就会发现德国的形势其实要好得多。

一是不用再担心双线作战的问题,东面的苏联已经成了"半个盟友",德国可以调动所有力量与英法一战。

二是马奇诺防线这道天堑直接终结了从德法边境入侵的想法,施利芬计划成为几乎唯一的选择。

不过,德军陆军总部的将军们随即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施利芬计划是先打西线,再打东线,这样英国就会措手不及,来不及驰援法国,德国在西线就会占有优势。哪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开,希特勒先打的就是东线的波兰,此时英国人早已经在法国北部集结完毕,德国在西线的优势已经尽失。德国陆军总部参照"施利芬计划"依葫芦画瓢搞出来的"黄色计划"自然也无法解决这个问题,这就让希特勒视"黄色计划"为名副其实的鸡肋,用起来不怎么靠谱,不用又没有别的办法。

与非常喜欢静坐战的英法不同,希特勒在攻占波兰以后非常急于在西线发动进攻,他深析德国的国力远不及英法雄厚,时间拖得越久对德国越没有胜算。希特勒本已拟定11月12日发动西线进攻,结果到了临近日子又匆匆取消,给出的原因居然是气象专家预测天气不适合进攻作战。最诡异的是,这种"气象延误"居然接着又发生了29次之多,到了1940年1月,希特勒还未发布进攻命令。

"元首,你觉得我们的黄色计划不靠谱就直说,请不要再拿气象专家来祭天了。"

"………"

从希特勒这种欲攻又止的态度可以看出,这位自诣有点军事才能的领袖对德军总参谋部制定的"黄色计划"是有多么的不信任。

最终,实在想不出更好办法的希特勒把进攻的日期定为1940年1月17日。结果到了1月10日,一次意外事故却又阴差阳错的延误了这个进攻日期。

"伟大的元首,我德国空军总指挥戈林可以帮你解决这个问题。"

"怎么?你有更好的进攻计划?"

"那倒没有。"

"怎么说?"

"哦,是我手下的一名军官因为飞机失事迫降在比利时了,他手上有一份详细的黄色计划拷贝。这份计划可能已经躺在英法指挥部的办公桌上了。"

"……我无Fuck说,你赢了。"

就这样,"黄色计划"又被一场不合时宜的飞机失事给彻底终结了。希特勒决定要改变作战方案,但怎么改,却毫无头绪。
楼主:言先行  时间:2019-11-19 21:16:09
直到2月17日,一场命运注定的饭局却让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经典的作战计划的付诸实行,即代号为"镰割"的"曼施坦因计划"。

"曼施坦因是二战德国的三名传奇将领之一,作者在后面再对他进行详细介绍。"

曼施坦因此时的官职是A集团军参谋长,按道理也只能参谋一下A集团军的作战计划,根本无权参与制定整个西线的作战。不过,常言说得好:"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当总参谋长的参谋不是好参谋"。这个曼施坦因拟出了一套改良型的"黄色计划",然后死命向上级发稿求通过。

这份"改良版的黄色计划"对主要军事部署变化不大,只是在精英装甲部队的运用上进行了修改。计划要求,由冯·博克率领的B集团军群先发动攻击,他负责从北面入侵比利时和荷兰,利用伞降突袭的方式迅速夺取军事要塞和桥梁,但博克只是一支佯攻部队,目的是吸引英法联军落入圈套陷阱。

真正主力则是由伦德施泰特率领的A集团军群,他被部署在博克的南面,负责向西穿越德国和比利时之间的阿登高地,正面攻击英法联军防守的艾德尔河防线及布鲁塞尔。另由A集团军下辖的古德里安装甲师组成一支奇兵,从阿登森林向南急转,以法国色当为切入口突入中部战线,然后再向北面的英吉利海峡迅速机动,形成对进入比利时和荷兰的英法联军的合围。

另外,在马奇诺防线对面安排一支冯·勒布率领的C集团军,他只需要假装对法国那坚不可摧的防线发动进攻即可,能骗到多少法国人增援就骗到多少人,完全属于打酱油。

"请记住以上三个元帅的名字,因为以后德国入侵苏联时还是他们几个。"
楼主:言先行  时间:2019-11-19 21:22:52
这套"曼施坦因计划"到了陆军元帅伯劳希奇那里却进了废纸篓。原因有二:一是曼施坦因是上一届陆军元帅的亲信。

"前朝的官难道想断本朝的案?"

二是曼施坦因是A集团军参谋长,而他这套作战计划就是把"黄色计划"中原本做辅攻的A集团军升到主攻的位置,感觉有很大的私心。

"不要以为我不知道你们这些做属下的花花肠子。"

结果就是曼施坦因屡次上报计划,伯劳希奇屡次将计划打回,根本不予采纳。这样反反复复弄了六次以后,最后还是伯劳希奇忍受不了了,他直接将曼施坦因"荣调"第38步兵军的军长,彻底断送他的参谋前程。

"当了军长,就没有权力向总参谋部BB了。"

非常有意思的是,德国官场风气跟中国官场风气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这种参谋下放地方去荣调履新,最高长官好歹要赏脸吃个饭什么的。希特勒便和曼施坦因在这场送别饭局里见面了,曼施坦因当然不是傻子,他立刻抓住了这千载难逢的最后机会,乘着敬酒的当口向希特勒谏言。

"元首,我这有一个优于黄色计划的作战方案,请容我向您汇报,我先干为敬。"

"……那我听听你的汇报,但这杯我随意了。"

于是,曼施坦因就到希特勒的书房详细汇报了他的"曼施坦因计划"。这一方案正中希特勒的下怀,第二天希特勒就将伯劳希奇叫到了办公室,要求总参谋部按照曼施坦因的意见重新制定进攻计划。

"没有什么问题是一顿饭不能解决的"--这句话在全世界通用。

奇怪的是,曼施坦因并没有因为这次谏言而立刻荣获重用,他还是调到了第38步兵军去当他的军长,希特勒乘机霸占这个作战计划的著作权。

"不错,就这个作战计划了。完美,对外就说这个方法是我想出来的。"

"那必须的,所有正确的都是领导的,不正确的都是属下的。"

话虽如此,"曼施坦因计划"也不是无懈可击,他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漏洞。如果英法不管比利时和荷兰的死活(以英法的尿性,这是非常容易的事情),用防守的姿态开局,固守德法边界,那负责突入色当的精英装甲部队很可能会遭到灭顶之灾。即使他们成功突入色当,也无法沿着德法边界线向英吉利海峡迅速机动,还很可能被北部的英法联军反包围,身后又是崎岖难走的阿登森林,连可靠的退路都没有,弄不好就要被英法联军给夹死。

"就你话多。"
楼主:言先行  时间:2019-11-19 21:57:04
说到这里,不妨再来看看英法制定的作战计划。

因为西线的主力是法国军队,所以英法联军的作战计划主要由法军制定。法国总参谋部首先抛出了一份意义深远的"埃计划"。"埃计划"当然看出了德军会进攻比利时和荷兰,他拟定如果德军入侵比利时,法国只将北线上的三个集团军投入比利时作战。这三个集团军只是协助比利时在有限的战略要地进行防守,随时准备撤回法国本土,最后在法比边界形成与德军的对峙。

"好吓人呀,如果按照这个计划,希特勒的镰割不就被破解了?"

"没错,按照这个计划实施,估计二战法国可以和德国拼一拼。"

"但是呢?"

但是法军最高统帅部强烈批评了这个计划,因为这份计划间接的卖掉了比利时和荷兰。

"我说你卖队友又不是一次两次了,何不再多卖一次?"

接着,另一份联合防守的"D计划"就被制定了出来。

"额……还有A、B、C计划?"

"艾德尔河防御计划,简称D计划。放心吧,英法可没那么多功夫去弄什么后备方案。"

"D计划"如下:根据法军统帅部对比利时和荷兰军事实力过于高估的判断,英法联军应该在德国发动攻击的第一时间让北线的军队立刻进入比利时境内。军队直抵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东面的艾德尔河,协助比利时守军防御这一阵线。这样就可以把德军主力成功阻击在比利时境内,给法国造成最小的损失。如果形势允许,还可以分兵救一下到时应该已经被围得死死的荷兰要塞。

"比利时的心情是比较复杂的,这就像你的两个兄弟决定互相干一架,结果把打架地点选在了你的房间。他们甚至拿着你珍藏的高达模型互欧对方的头部。"

"……OH……shit。"

就这样,英法和德国在选择作战计划上像极了"石头剪刀布",结果希特勒略胜一筹,他出的"布",而英法出的是"石头"。德国已经在比利时和荷兰挖了一个大坑,就等着英法联军乖乖的往里面跳了。
楼主:言先行  时间:2019-11-19 23:15:33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D计划"很明显不是按照前"黄色计划"制定出的应对版。如果英法对"黄色计划"有所警觉的话,最好的应对方式,应该是固守北线的法比边界谋求对峙,甚至派出主力部队尝试从南线马奇诺防线突入德国南部,最后迂回包抄,将德国主力围困在比利时和荷兰境内。那封因为空难而落入英法手上的"黄色计划"居然就这样石沉大海了,甚至连一点警示性的作用都没有起到,希特勒也是高估了英法军事高层的智商。

"……我……我觉得我截获了一份假情报。"

像这种大型军事战争,都是要究极几百上千名的参谋对各种可能性进行分析的。一般没有想不到的,只有想到了但是没选择去做的。像小说类或者传记类那种"哇,你好厉害,对方都没有想到耶!",这种"诸葛亮妙计"似的桥段,在现实操作中其实是很少出现的。虽然这可以极大的抬高谋划者的智商水平,但作为一个理性的历史研究者还是要端正态度,即团队的荣誉决不能仅仅归结到一个人身上。

"比如'曼施坦因计划'就融合了施利芬、曼施坦因、古德里安、伦德施泰特,希特勒等多人的智慧。"

二战中德国在西线的军事行动的确取得了教科书般的胜利,但这并不是希特勒一个人想出来的,这是德国最高指挥部的共同成果,也是法军最高指挥部的助攻结果。这不能证明希特勒有异于常人的军事能力,他只是做了一道正确的选择题而已,而且以后他做的选择题还都是错误的。所以,请那些大加赞赏希特勒军事才能的人清醒一下,要是你站在他的那个位置,也是可以领导这场西线战争的,毕竟这只是一个选择题。

"如果说智囊团是出卷人,一把手就是答题人。就算你什么都不会,乱选一个答案也有1/4的命中率不是嘛。"

笔者认为,德军的"曼施坦因计划"在战术上的确钻了英法"D计划"的空子,却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神乎其神。如果德军依然按照旧版"黄色计划"的作战方式进攻,未必不会达到同样的效果。德军在二战中西线胜利的至胜关键还是装甲集群战术。这就像一场有趣的拳击比赛,德军猜拳胜利,可以先打对手一拳。哪知道德军经过装甲加持的这一拳威力太过强劲,英法联军在接这第一拳的时候便被K.O了。
楼主:言先行  时间:2019-11-20 12:35:52
下面再来说说即将沦为"拳击场"的比利时和荷兰。"尼德兰"在荷兰语中意为"低地"的意思,而尼德兰地区则指莱茵河、马斯河、斯海尔德河下游及北海沿岸一带地势低洼的地区,现在意义上一般指比利时和荷兰这两个国家。看字面意思便知道,这两个国家的地形就是一马平川、毫无险地,还得经常遭遇一下洪涝灾害的样子。按道理说,有如此地形的丹麦已经是前车之鉴了。这种易攻难守的国家,在德法的夹缝中是不可能生存下去的,"恪守中立"这种国家策略还是少想一想比较好。

这就像德法两个成年人打架,中间夹着一个劝架的小孩子,电光火石之间难免会造成误伤。那么问题来了,在这种无法逃避的前提下,这个小孩子怎样做才能不被两个人夹着揍呢?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迅速抱住占优势那一边的大腿,然后指着另一个人的鼻子说:

"爸爸!就是这个人打我。"

所以,笔者认为比利时和荷兰的生存之道只能是偏法或者偏德,要想严格恪守中立政策,种田吃老虎,简直是痴人说梦。

这两个低地国家却偏偏不信邪。特别是比利时,它在一战的时候还被德法一口一个"保持中立"的承诺中被夹着揍了一顿。一战后,比利时茅塞顿开了一阵子,为求得在两个大国的夹缝中间自保,他们选择放弃中立,开始大力发展陆军。他们把常备军扩充到10万人,与被制裁后的德国邻居旗鼓相当,而比利时在当时仅有400万人口。

到了1937年,时任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三世却发现了一个致命BUG。虽然他的军队数量上非常感人,但毕竟让40个人养1个兵还是穷了一点,这就导致了比利时军队的军备严重不足。结果到德国入侵前,整个比利时军队只有8600挺自动武器,324门反坦克炮和384门重型火炮,唯一拥有的42辆坦克是英国造的T-13与T-15,这种坦克只装有一门小管火炮和一挺机枪,实际上跟装甲车没有什么区别。

最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比利时还不过瘾,居然又硬着头皮动员了50万预备部队。这60万比利时生力军组成了22个师,分享着以上仅有的现代化军备与德军的坦克大炮对峙在边界。

"跟你说过多少次了,现代化战争不是打群架,不是人多就能稳的。"

"嗯,有道理………"

面对英法和德国一触即发的战争形势,自诣有点才能的利奥波德三世又想到了一招"祸水南引"的计策,他又偷偷的再次宣布比利时为"中立国",请求享受中立免战的待遇。

"德法两位大哥,你们要干就到马奇诺防线上干个痛快哈,不要再到我这边来玩了。"

但这位年轻的国王还是太嫩了,马奇诺防线的存在就注定了德法之间的战争要在比利时境内进行。你以为希特勒是终结者,好好的大门不走偏要去撞墙?

"我总不该倒霉到被同样的两个人给揍两次吧?"

看着邻居丹麦投降的吉尼斯记录,比利时和荷兰这两个国家也不仅捏了一把冷汗。

"秘书,你先把投降文书给我写好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