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氏家训》卷19杂艺篇诗解1真草书迹不须过精以书自命自蔽其能

字数:1216访问原帖 评论数:0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11-12 00:39:32 更新时间:2021-11-11 19:43:35

楼主:情真意深义薄云天  时间:2021-11-11 16:39:32
《颜氏家训》卷19杂艺篇诗解1真草书迹不须过精以书自命自蔽其能

题文诗:

真草书迹,微须留意.江南谚云:尺牍书疏,

千里面目.承晋余俗,相与事之,故而字无,

顿狼狈者.幼承门业,加性爱重,吾之所见,

法书亦多,而玩习之,功夫颇至,不能佳者,

由无分故.然而此艺,不须过精.巧者劳而,

智者忧常,为人所役,更觉为累;韦仲遗戒,

深有以也.王羲之也,风流才士,萧洒名人,

举世惟知,其书反而,以能自蔽.萧子云也,

每常叹曰:吾著齐书,勒成一典,文章弘义,

自谓可观;唯笔迹名,亦异事也.王褒也者,

地胄清华,才学优敏,后虽入关,亦被礼遇.

犹以书工,崎岖碑碣,之间辛苦,笔砚之役,

尝悔恨曰:假使吾不,知书可不,至今日邪?

以此观之,慎勿以书,自命虽然,厮猥之人,

以能书拔,擢者多矣.故道不同,不相为谋.

物极必反,天道恶盈,名声在外,烦恼自致。

杂艺第十九

【原文】

真草[1]书迹,微须留意。江南谚云:"尺牍书疏,千里面目[2]也。"承晋、宋余俗,相与[3]事之,故无顿[4]狼狈[5]者。吾幼承门业[6],加性爱重,所见法书[7]亦多,而玩习功夫颇至,遂不能佳者,良[8]由无分故也。然而此艺不须过精。夫巧者劳而智者忧,常为人所役使,更觉为累;韦仲将遗戒,深有以也。

【注释】

[1]真草:书体名,真书和草书。真书,即带有隶书痕迹的楷书。[2]千里面目:千里之外可以看到的面目。[3]相与:共同、一道。[4]顿:顿时。[5]狼狈:为难窘迫。[6]门业:家门素业。[7]法书:作为法则以供学习的字。[8]良:实在。

【译文】

楷书、草书的书法,需要稍加用心。江南的谚语说:"一尺长短的信函,就是你在千里之外给人看到的面貌。"那里的人上承晋、宋流传下来的风气,大家都信奉这句话,所以没有把字写得很马虎的。我从小继承家传的学业,加上生性对书法喜爱偏重,所看到的书法范本也多,玩味研习的功夫下得颇深,但书法水平最终不高,确实是因为我没有天分的缘故吧。但是这门技艺也不需要过于精湛。巧者多劳,智者多忧,因为字写得好就经常被人使唤,反而感觉是一种负担。韦仲将给子孙留下不要学习书法的诫言,是很有道理的。

【原文】

王逸少[1]风流[2]才士,萧散[3]名人,举世惟知其书,翻[4]以能自蔽也。萧子云每叹曰:"吾著《齐书》,勒[5]成一典,文章弘义,自谓可观;唯以笔迹得名,亦异事也。"王褒地胄清华[6],才学优敏,后虽入关,亦被礼遇。犹以书工,崎岖[7]碑碣之间,辛苦笔砚之役,尝悔恨曰:"假使吾不知书,可不至今日邪?"以此观之,慎勿以书自命。虽然,厮猥[8]之人,以能书拔擢[9]者多矣。故道不同不相为谋也。

【注释】

[1]王逸少:东晋王羲之,字逸少,著名书法家。[2]风流:杰出的。[3]萧散:潇洒,不受拘束。[4]翻:反而。[5]勒:编写。[6]地胄(zhòu)清华:门第清高显贵。地胄:地位、门第。[7]崎岖:跋涉,奔波。[8]厮猥:地位低下。[9]拔擢(zhuó):选拔提升。

【译文】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