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华民族不习惯向外扩张领土?

字数:1591访问原帖 评论数:128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11-11 22:45:23 更新时间:2021-11-21 07:23:10

楼主:山捂4  时间:2021-11-11 14:45:23
大家知道,我们民族从来就不喜欢向外扩张。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这是我们文化决定的,是历史文化决定了古人不会对外扩张领土。
中华民族真的没有对外扩张过吗?其实,我们在三千年前,就已经完成了向外扩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前八字把全世界都扩张进了自己的版图,后八字把全世界各民族都当成了兄弟姐妹自家人。为此,古人不仅对全世界的领土进行过测量,在《山海经》里可以看到测量的痕迹,还设立了管理全天下的行政治理机构"九服"。
九服是:京畿之外的侯甸男采卫蛮夷镇蕃,方千里曰王畿,其外方五百里曰侯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甸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男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采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卫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蛮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夷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镇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藩服。
王早已经把天下事,委托给各地的帮国及部落,让他们帮助王管理着地方。他们只需要万帮来朝就可以了。那些蛮夷镇蕃,贫居于落后不开化的偏远地区,不来朝贺也无可厚非。王行王道,很宽容,文明人没必要计较那些不开化的人的大不敬。
中国的"中″,其意思是"中心"。京畿是中国的中心,即王都,侯甸男采卫是中原。侯甸男采卫蛮夷,是九州。而镇蕃是九州的向外延伸。中国领土的对外扩张,早已经完成。子孙还有必要向外扩张领土吗?
但你仍然会想着对外扩张。唐朝设置的"安西四镇″,不也是对外扩张吗?
非也非也,你心中的对外扩张,是华夏文化对外扩张,而非领土对外扩张。
华夷之辩,是用来区分华夏和蛮夷镇蕃的古代标准。人不分民族等级卑贱,在华则华,在夷则夷。你认同华夏,穿华夏的服饰,与华夏的意识形态保持一致,你就是华夏人。反之亦然。
安西四镇,历来就归属王的统治,把它通过战争拿下来,归大唐管束,不过是替代那些野蛮人治理当地,助其发展,教化他们做人的规矩,好让他们不再危害大唐而已,丝毫没有掠夺的意思。
也就是说:先秦之后华夏的对外扩张,以文化扩张为主,统治者没有丝毫掠夺的本意。
如交趾国,曾经领土属于明王朝,明朝却并没有派官员去治理,因为派官员去治理比一般的″贬谪″更残酷,如流放一股。故,其政务仍由他们自己负责。后来脱离明朝,明朝也无所谓,反正交趾国于明朝来说,横竖不过是一点朝贡,有来无往非礼也,有时回礼还比进贡多。若归顺我,受别人气时,我还有责任派兵帮助你打仗呢!多一事与少一事的事,根本就不是事。就因为我们的领土扩张,从不以掠夺为目的。
王居中国,这里是世界的中心,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经济文化繁盛,是天下最美好的地方。这里诸夏亲昵,道德观意思形态高尚,人有所为有所不为。
而蛮夷镇蕃之地,要么严寒凛风,要么酷热潮湿,穷山恶水人缺乏教化。有必要对这些地方进行领土扩张吗?他们那一点点可怜的生计,根本就没有值得掠夺的东西。
流放三千里,是很残酷的刑罚。下派一些地方官,去到那些地方就任,本身就带贬谪的意思。华夏人家在中原,大家都以中原为家,家的概念很深。对外领土扩张,所派出的人,皆不以扩张地为家。
楼主:山捂4  时间:2021-11-12 16:03:28
鲜卑族,本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民族。楚国历史中″与鲜卑守燎″,说的是周成王会盟于歧山,楚国参与了,其所做的事,是与鲜卑人一同照看篝火,因而封为子爵,
后来鲜卑的记载也很多。
现在普遍认为鲜卑人的后裔是朝鲜族。
可以说,能向东北逃亡去海边,成为朝鲜族的鲜卑人,不一定是历史上鲜卑人的主流,而更多的鲜卑人,都溶进了汉族。这些汉化了的鲜卑人,其历史也同时属于汉族的历史。
棒子国也有鲜卑人,可他们也只承认自己的大韩民族,不承认自己是鲜卑人或朝鲜族人。
大唐早期的作派,的确与汉民族有很多不同。如老子把儿子用过的媳妇儿留给自己用,养个女儿长大了喜欢抱着和尚睡觉,这些都不感觉到羞羞。可最终还是被汉同化了。
不习惯扩张的本性,汉民族本地诞生的政权最明显。如宋和明。宋朝的富裕程度空前,按理说钱多好打仗,可他们恁就不愿打仗,凡事一赔了之。
花钱息事宁人,不就是汉族的习惯传统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