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最前沿的时空观——完全性大统一时空观

字数:18588访问原帖 评论数:32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10-21 17:47:10 更新时间:2021-11-14 13:22:15

楼主:总星系群3号  时间:2021-10-21 09:47:10
完全性大统一时空观,又称之为统一信息论时空观。主要观点是:物质与空间一体两面,能量与信息一体两面,空间不存在,时间是物质与能量相互转化过程中的副产品。

一、人类认知史上的三种时空观递次推进
人类历史上共产生三种时空观,分别是17世纪末的绝对时空观、20世纪初的相对时空观、21世纪的完全性大统一时空观。
1、绝对时空观
时间与空间的度量与惯性参照系的运动状态无关,同一物体在不同惯性参照系中观察到的运动学量(如坐标、速度)可通过伽利略变换而互相联系。



绝对时空观实际上就是把空间看成一个天然存在的“盒子” ,这种时空观其实就是人类很传统很质朴的时空观,只不过由牛顿系统提出来而已。绝对时空观系统产生于17世纪,由牛顿系统创建。
2、相对时空观
相对时空观时间和空间被联系在一起,它们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物质的运动对时间和空间有一定的影响,爱因斯坦还把时间看作第四维,与三维的空间一起组成了四维时空,认为时空是弯曲的并由此形成了引力。



相对时空观其实仍然把空间看成一个天然存在的“盒子” ,只是把物质的运动与时间和空间用一套数学公式联系在一起而已,并没有真正克服绝对时空观观的局限性。相对时空观系统产生于20世纪初,由爱因斯坦系统创建。
3、完全性大统一时空观(又称之为统一信息论时空观)
宇宙由一个个极限粒子零距离叠加而成。宇宙物质与空间一体两面,能量与信息一体两面,空间不存在,时间是物质与能量相互转化过程中的副产品。



完全性大统一时空观已经完全克服了绝对时空观关于空间是“盒子”的偏狭观念,认为物质与空间一体两面,空间的实质就是实体物质,这是对绝对时空观和相对时空观完全彻底地的根本性超越。完全性大统一时空观产生于21世纪初,由王江火系统创建。
大家对绝对时空观及相对时空观已经耳熟能详了,就不作进一步说明了,下面主要简要论述一下完全性大统一时空观。解释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先了解一下“双子定律”。

二、双子定律
基于各种事实分析,根据统一信息论,我们可以总结出造成宇宙万物产生及运动发展变化的总根源和总规律,这就是“双子定律”。



“宇宙只有极限粒子和能量子两种客观存在,它们造就了宇宙的万千世界。极限粒子是宇宙最小物质单元体,可分为正反极限粒子。同性极限粒子之间集合同性能量子形成同性极限粒子及相应空间,造成空间膨胀,引起周围物质进行扩散运动;异性极限粒子之间分解极限粒子形成能量子后消融相应空间,造成空间凹陷,引起周围物质进行收缩运动。极限粒子集合和分解极限粒子的性能与自身质量成正比,而与相互之间的距离成反比。”
这个规律就是极限粒子与能量子相互转化的规律,说明了宇宙万千世界是由极限粒子和能量子的相互转化形成,故我们也可将该规律称之为“双子定律”或“双子造宇宙定律”(如图)。 双子定律是宇宙万物产生及运动发展变化的最基础根源和宇宙总规律,可以称之为宇宙之最高的绝对规律。基于双子定律,统一信息论彻底解构了四大作用力和标准模型基础所构筑的现代科学体系大厦。相比现代科学理论,统一信息论的基本规律能更合理且清楚明白地解释宇宙几乎所有已知和未知的各种现象,恰如其分地解释质能方程式、宇宙平直时空理论、四大作用力的时空假象、光速不变原理、宇宙膨胀现象、生命和精神的实质,等等。
按照量子论的关于量子的定义,“双子定律”的“双子”——能量子和极限粒子才是真正的量子,因为只有它们才符合“不可分割的最小个体(或单元体)”的量子定义。能量子是不可分割的非实体物质单元,极限粒子是不可分割的最小实体物质单元。因此,宇宙只存在能量子和极限粒子2种量子。
无论就物质存在,还是就非物质层面存在,“双子定律”已经触及宇宙最基础层面,宇宙不可能存在比极限粒子和能量子更为基础性的存在,而所有已知和未知的都可以在“双子定律”中找到最合理的证明、根据、解释。认知实践领域中,坚持贯彻“双子定律”,必将能够使自己始终位于先锋进步状态。
基于双子定律,统一信息论彻底解构了四大作用力和标准模型基础所构筑的现代科学体系大厦,根本性否定了基本模型、绝对时空观、场、真空等几乎所有的现代科学观念。相比现代科学理论,统一信息论的基本规律能更合理且清楚明白地解释宇宙几乎所有已知和未知的各种现象,恰如其分地解释质能方程式、宇宙平直时空理论、四大作用力的时空假象、光速不变原理、宇宙膨胀现象、生命和精神的实质,等等。

三、物质与空间一体两面:空间是由物质实体占位而形成,不存在天然的空间,空间的本质就是物质
人类头脑存在一种天然的观念,他们一出生就发现周围存在空旷的天宇,一种到老也是如此,就以为空间是天然存在,而从来不质疑为何如此,也不会问问空间到底是如何形成,人类这种偏狭的顾念一种到现在都没有什么变化。
空间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即便相对论等现代科学理论也从来就没有追问这个问题,但这确实一个最为基础的问题。统一信息论认为,空间并非我们传统观念上所理解的那样——只是一个天然形成的“大盒子”并用来承载物体的,而是认为空间本来就是由物质构成的,或者说是由物质占位而形成的,实在的物体占位而形成了相应的空间,空间就是物质的三维占位,空间与物质一体两面。
即:有物质才有空间,不存在没有物质的空间,空间是对物质占位的三维观念上描述。这就像个盲人一样,他只有摸到那个物体才能感知到那个物体的三维空间大小。基于这个意义上,统一信息论认为不存在天然上的绝对空间,传统意义上的空间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个观念上的存在,因而空间并不(客观上)存在。
有人可能会质疑,如果所有的空间都是由物质构成,那么我们如何在空间中活动?他们认为:物质充斥于空间,但并没有充满,如果都充满了,物质和物体就不能运动了。这就是一种绝对空间观,有的如相对论等自以为进了一步,是相对空间观,但其实这些空间观都是机械性的简单思维观念,明显深受传统的天然思维观念影响,是错误的。
这就需要首先涉及到统一信息论上的物质观和宇宙观。统一信息论认为,极限粒子是宇宙最小物质单元体,宇宙是由一个个极限粒子零距离叠加而成的,宇宙所有物质也都是由极限粒子结合而成,宇宙不存任何真空。宇宙之所以让我们感知到天然的空间存在,主要是因为物质的质量密度不同所致,质量极小的极限粒子所构成的空间远小于人类对物质的感知阈限,而这种极限粒子的数量在宇宙中占有绝大多数,所以就会使人类感觉宇宙有广漠的空间存在,而其实这只是人类的低水平认知欺骗了自己。
举例说明这个问题。当你打开一间堆满砖头的房子时,你当然无法进行出入自如的各种活动;可是如果你进入的只是一间充满空气的房子时,虽然房子仍然充满空气这种物质,但你自然可以做到出入自如;而那些弥漫于被人类视为“真空”的广袤宇宙空间其实也是物质,只不过其质量密度远低于空气而使人类远远感觉不到而已,就更不影响物质运动了。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当你进入的这些所谓的“空间”后,你的身体排挤了相当于你身体体积的“空间(其实就是质量密度很低的实体物质)”,否则当然你就挤不进去了,如果这个间房子堆满了砖头的话。这充分说明了,作为宇宙最小物质单元体的宇宙之砖的作用,就是说宇宙空间是由一个个极限粒子“磊”成的,没有这些极限粒子就没有空间。极限粒子是宇宙最小物质单元体,有多小哪?极限粒子的体积低于质子、中子体积60个数量级,生物单细胞与其相比就是无量大数。以人类的感觉及技术阈限,这么小的物质实体是远远感知不到的,如果其质量密度极低,那么就更会觉得这些空间是视若无物的“真空”了。
问题仅在于,你是把空间看成是先定的存在,还是把空间看成一种物质,并认为空间是基于物质堆砌而形成的?统一信息论认为,先定的空间是形而上的观念,是不符合自然规律的,空间先定性也使我们无法解释宇宙空间不断膨胀的问题。宇宙空间一定是基于物质的堆砌而形成,本质就是基于能量子不断合成的一个个极限粒子堆砌而成,极限粒子堆砌到哪儿,哪儿就是宇宙的边缘,宇宙的边缘之外是连空间都没有的绝对虚无。
实践已经证明,牛顿的绝对空间观是错误的,这种空间观把空间看成是先定的,而把宇宙看成是将物质纳入其中的大盒子。爱因斯坦先进了一步,他把物质、空间、时间联系起来建立了空间观,但这种空间观仍然有不足,就在于他把所谓的各种场或电磁波等这些0维度的客观存在也看成一种“特殊物质”,并且这种“特殊物质”也占有空间,但在逻辑事实上,这种“特殊物质”其实还是“真空”,因为这种所谓的“特殊物质”不是物质实体。场或电磁波是0维度的,0维度的存在怎么可能占位三维空间呢?由此可见,爱因斯坦的空间观并没有根本摆脱牛顿的绝对空间观,他们之间并没有本质区别。
统一信息论的空间观则大大前进了一步,完全否定了“真空”的存在,认为宇宙三维空间是由一个个极限粒子堆砌而成,而极限粒子之间是0距离接触的,这样就彻底堵塞了通向绝对空间观的通道。统一信息论认为,“真空”是指没有任何实体物质的空间,也即通常所说的“虚空”,统一信息论认为这样的空间或“虚空”是根本不存在的。“真空”也不同于“虚无”,前者虽然没有实体物质,但其语言含义中还是有“空间“内涵的;而后者是对宇宙以外的称谓,其语言含义中连“空间”内涵也没有。宇宙以外就是完全的“虚无”,属于没有意义的范畴。 “真空”的存在不符合深层次的逻辑事实,无法解释空间形成的原因。因此,不仅完全虚无的“真空”不存在,而且那种仅仅充斥能量、电磁波、各种“场”等非物质存在且没有任何实体物质的所谓“真空”也是不存在的,且以此为由论证所谓“真空不空”也是不准确的。
宇宙只有实体物质存在和非实体物质存在2种客观存在。实体物质存在就是那种有空间占位、质量的三维客观存在,非实体物质存在就是那些没有空间占位、质量、0纬度的能量(电磁波)。它们通过极限粒子和能量子的相互转化形成了宇宙的万千事物,而呈现“双子定律”。
宇宙的空间完全由极限粒子(组成的各种实体物质)零距离叠加而成。宇宙的三维平直空间本身就是由一个个极限粒子叠加而成,或者说空间就是由实体物质撑起来的,不存在没有实体物质的空间。这也是空间形成的根本原因,只不过,由于许多实体物质因为质量密度太轻而造成了一无所有的空间感而已。实体物质有多大,宇宙就有多大。
三维空间只能由三维实体物质建构,这就完全排除了“真空”的可能性。非实体物质存在无法构成空间并占有“真空”。由于能量等非实体物质存在没有空间占位,所以他们只能承载于实体物质上,也正因如此他们无法撑起空间,更不可能占据“真空”。
无论在理论上还是事实上,“真空”是不可能存在的,现代物理学对此也不敢公开否认,但为了自圆其说,却在事实上给“真空”留下一席之地,这主要是依赖于他们所生造的“场”,并以此解决了现代物理学的一个有关“真空”的难题。由于现代科学否定了“以太”的存在,却又无法解释清楚“真空”,在这种情况下,“场”的出现就填补了“真空”的空白。“场”的存在使得我们在可以在否定“真空”的物质实体性的前提下,将“场”作为一种客观真实性塞进“真空”中,从而不仅使“真空”成为可能,还使得物质、空间、时间能够紧密联系起来。 “场”占有空间、含有能量,“场”形成了一个“空间的状态”,现代物理学由此就可以堂而皇之地公开承认了“真空中没有物质”。于是,现代科学就可以得出这么一个荒谬的结论——在否认“真空”物质性的情况下,又公然认为“真空”是物质的,辩称:“场”也是具有物质性的啊!显然,现代科学变相保留了“真空”的一席之地,这同样是为了自圆其说而公开为“真空”张目。
宇宙塞满了物质实体,没有留下一丝一毫的空间,因此空间是不存在的,或者说传统意义上的那种天然空间是不存在的,人们通常印象上所谓的空间只能是一个几何学上的三维观念。这意味着,如果你到了宇宙边缘后,那么你的身体边缘就是宇宙边缘,也就是宇宙空间的边缘。
实际上,这个观点业已被“旅行者一号”接近证实。按照如今旅行者号收集到的数据,在183亿公里外的区域内,电子密度在每立方厘米0.055个电子,而179亿公里处的电子密度则是每立方厘米0.039个电子。这说明,随着离开太阳系的距离越来越远,宇宙物质密度不仅没有降低,反而越来越高了。这就进一步说明,宇宙间那些广袤的所谓“空间”很可能就是物质实体本身组成的。

四、时间是物质与能量相互转化过程中的副产品:时间是事物变化过程的标识
统一信息论认为,时间是事物变化过程的标识。而事物变化的内因在于双子定律,因此,“双子定律”是时间之所以形成的根本原因,时间是物质(极限粒子)与能量(子)相互转化过程中的副产品。
时间是宇宙诞生时与极限粒子同时产生的,它是规定极限粒子形成的最短的延续长度和矢量,具有永远不变的一维性。与同极限粒子的棱长具有永远不变的宇宙最小长度和极限粒子具有最小的体积单位一样,时间也必须具有永远不变的延续长度,时间是具有永远的不变的均匀的一维性矢量。时间在外在形式上相对于观察者具有主观性,而体现为所谓的相对性,但是这种相对性只是相对于观察者而产生的主观错觉,根本不影响时间的客观性,时间的客观性不会因为观察者的位置而发生任何变化。因此,时间本质上没有任何弹性,现实中的时间是均匀的、不变的(如图)。
统一信息论和相对论在时间观上是有很大区别的。在相对论中,速度接近于光速时,时间无限变慢,即无限趋向于0,但这种相对论的时间只具有认识论的意义;而在统一信息论中,时间是有真实的客观意义的,认为根本不存在时间会变长或变慢的可能性。
根据狭义相对论,有些人就得出了时间变慢的结论。事实上,爱因斯坦所说的只是时钟变慢,而不是时间变慢。时间变慢的这个观点是基于一个主观相对的错觉:当你的速度接近光速时,你周围的那些以光速运行的信息就显得相对慢了。也即是说,这只是时间相对变慢,而不是真的时间变慢,时间永远都是一维的均匀流失的矢量,根本不存在变快和变慢的情况,但在西方人的片面分析思维影响下,由于有一些人没有理解其中的含义,却把这种相对的时间变慢当做了绝对的时间变慢了,并由此得出了可以在宇宙飞船中可以无限延长生命的结论来,甚至还有许多人认为:在超光速的情况下,还可以时间倒流,人可以就此返老还童了。毫无根据的荒唐无稽猜想,导致完全荒谬的主观想象。

五、信息与能量一体两面:信息是能量的表征
由于信息和能量都是没有空间和质量的0维度客观存在,故对其实质和相互的等式关系的论证是无法用三维的实证方式予以论证的,但我们可以通过逻辑推定的方式来论断这个命题,这同样也可以收到客观性效果。
1、信息与能量均是物质以外的非物质客观存在
宇宙客观存在首先可分为非物质存在和物质存在两种。物质存在是指具有空间、质量的三维客观实在;非物质存在是一个与物质存在相对的概念,它体现为一种没有空间、质量的零维度客观存在,而信息和能量均具备这个特征。
站在公理和逻辑的角度上,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信息是没有空间和质量的,具有非物质性,它是0维度的客观存在。逻辑上非物质性将只能体现为两种方式:其一,没有任何内容的虚无;其二,物质以外的存在。没有任何内容的虚无只存在于观念上,在宇宙中是不存在的,而信息则显然能够体现为内容性和非物质性,并且是唯一的非物质性表现方式。因此,信息属于非物质性客观存在。作为非物质存在的信息还可以进一步分为单信息和复合信息两种,而复合信息还可进一步分解为单纯复合信息、程序信息、精神等三种。
通常认为,能量分为机械能、分子内能、电能、化学能、原子能等,但这其实是科学分析所导致的一个很笼统的错误理念。根据质能关系式,物质质量通过亏损会转换为能量,而正反物质相碰后也会湮灭为能量,这说明能量应该是以某种方式独立存在的客观存在,否则就难以说明能量究竟如何存在。因此,所谓的机械能、分子内能不过是物体获取动量的外在表现形式而已,而并非是真正的能量。相比而言,电能、化学能、原子能等能够体现为独立客观存在的能量才是实质性的能量。科学通过大量的实验和逻辑推理证明,宇宙内的能量体现为强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和万有引力相互作用,而它们是以胶子、光子、W 及 Z 玻色子、引力子等规范玻色子的方式存在并表现为各种作用的。因此,能量体现为胶子、光子、W 及 Z 玻色子、引力子等规范玻色子。但如果站在统一的信息论角度上分析,科学的这个观点可能是错误的,宇宙本不存在实质性的基本相互作用力,它们只是一种时空现象而已,而所谓的胶子、W 及 Z 玻色子、引力子也不是传播子,而属于极限粒子。因此,只有光子(能量子)才是最基本最普遍的能量存在方式。
普朗克于1900年提出了量子说:能量子(量子)是能量的最小单位,原子吸收或发射能量是一份一份地进行的,物体吸收或发射电磁辐射,只能以量子的方式进行,每个量子的能量为E=hv。1905年,爱因斯坦发展了普朗克的量子说。他认为,电磁辐射在本质上就是一份一份不连续的,无论是在原子发射和吸收它们的时候,还是在传播过程中都是这样。爱因斯坦称它们为“光量子”,简称“光子”,并用光量子说解释了光电效应。普朗克和爱因斯坦的量子理论以及后来的光的波粒二象性的发现,其实已经基本说明了能量子、光量子、电磁波、电磁辐射、电流等具有实质上的一致性,它们的本质都不过是能量(子)在不同情况下的外在表现形式而已。站在理论逻辑角度上,能量子、光量子、电磁波、电磁辐射、电流等都是没有质量的且总是以光速运行,而根据相对论,光速运行的电磁波是没有空间的。因此,能量子、光量子、电磁波、电磁辐射、电流等也是一种没有空间、质量的客观存在,它虽然是一种客观存在,但因其不具备空间和质量,而不具备物质实体性特征,是一种非物质客观存在。既然如此,由于他们都没有空间结构和质量,又怎么能够从本质对他们做区别哪?事实上,普朗克公式“E=hv”的本身就已经说明了这一问题:能量子仅仅具有频率(波长)的量值的不同,而不具有本质上的区别。因此,能量子、光量子、电磁波、电磁辐射、电流等的实质都是能量,它们统一于能量,只不过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信息)而已。
由此可知,由于能量子、光量子、电磁波、电磁辐射、电流是能量的外在表现形式并彰显为信息,而信息和能量如出一辙,故它们均具有光速、无质量、无空间结构、0维度等非物质特征,故能量和信息都属于非物质客观存在。
2、信息与能量是一体两面的同一体
对于信息和能量的同一性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反方向进一步推证。首先,人类何以能感知能量?答案:能量必须要表现为信息时,才能被识别;其次,人类又何以能感知信息?答案:信息只有作为能量并通过能量的作用时,才能体现为被人类所能感知的信息。也就是说,就基本层面而言,信息只有体现为能量的作用时,才能被识别,而没有能量,信息就无法表征,信息就无法存在。因此,信息和能量具有显然的同一性,信息实质就是能量,而能量的外在彰显为信息。
信息和能量的同一性还体现在二者均具有所谓的守恒定律。信息守恒与转换定律:总的流进系统的信息必等于总的从系统中流出的信息,加上系统内部信息的变化;信息能够转换,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信息可以创造,可以失存。用公式表示为 NQ= NW +ΔNU。信息守恒与转换定律与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同一性如出一辙,这进一步证明了二者的同一性,而这种同一性的最好解释就是:信息就是能量本身,或者说,信息就是能量的标示,它们都是作为非物质的客观存在——此为信息的第一特征。
信息和能量的同一性在人类的视觉中得到最好的体现。在人类的视觉中,万千事物是呈现各种缤纷色彩的,为何如此哪?根本原因就在于:自然界所体现的各种色彩的信息其实就是能量的表征(见图)。自然界中,作为能量最小单位的单个能量子是以光子的形式存在,并表现为一个单信息(为最基本单元信息,不同于比特信息),这样就会产生如下关系:一个能量子=一个光子=一个单信息。不过,同种频率的能量子往往会复合成电磁波,而电磁波的种类按照波长和频率的不同可做如下分类:
无线电波(3000米~0.3毫米)、红外线(0.3毫米~0.75微米)、可见光 (0.7微米~0.4微米)、紫外线 (0.4微米~10毫微米)、X射线(10毫微米~0.1毫微米 )、γ射线 (0.1毫微米~0.001毫微米)。根据电磁波的这个分类,依据电磁波的频率大小,我们大体可以将信息按照能量的大小分为:无线信息(或无线能量子、无线光子)、红外信息(或红外能量子、红外光子)、可见信息(可见能量子、可见光子)、紫外信息(或紫外能量子、紫外光子)、X信息(X能量子、X光子)、γ信息(γ能量子、γ光子)。
上述电磁波(或光线)种类是通常的分类,理论上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更细的电磁波(或光线)种类,如在人类可感知的可见光中,还可以按照波长和频率的不同,进一步划分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等电磁波(或光线),这些电磁波(或光线)所表现的信息会被人类感觉器官中所承载的程序性主体精神(即程序性复合信息)所识别,不同频率的和波长的能量呈现不同的色彩信息,故由此而使人类能够感觉自然界的万千色彩。这样,信息和能量在波长和频率上的对应关系以及感觉对色彩等信息的识别机制,进一步说明了信息和能量的同一性,而这个同一性的最好解释就是:信息即能量。
2010年,据《科技日报》的一篇题为《科学家首次将信息转化为能量 驱动纳米小球自行爬楼梯》报道:“日本研究人员在2010年11月15日(北京时间)出版的《自然·物理学》网络版上报告称,他们在实验室中让一个纳米小球沿电场制造的‘阶梯’向上爬动,爬动所需的能量由该粒子在任何给定时间朝哪个方向运动这一信息转化而来,这意味着科学家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了信息到能量的转化,验证了约150年前英国物理学家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提出的‘麦克斯韦妖’这一设想。日本中央大学理工学部的鸟谷部祥一和东京大学的佐野雅树领导的团队在实验室让一个直径为287纳米的聚苯乙烯小球沿电场制造的微小旋转阶梯向上爬动,并将小球拍照。小球可以随机朝任何方向运动,由于向上爬会增加势能,因此其往下一层的概率更大,如果不人为干扰,小球最终会掉至最底层。在实验中,当小球沿阶梯向上爬一层后,研究人员就使用电场在小球爬上的那层阶梯加一面‘墙’,让小球无法回到低的那一层,这样小球就能一直向上爬。该小球能爬阶梯完全由‘自己的位置’这一信息所决定,研究人员无需施加任何外力(比如注入新能量等),仅需一个感应系统(比如摄像机)。另外,他们也能精确地测量出有多少能量由信息转化而来”。
作为状态表征的信息何以会转化为能量?一个最好的解释就是:信息本身就是能量,故使其在信息彰显过程中而体现为能量。但日本研究人员和多年的麦克斯韦可能因受对信息的形而上的、不确切的、非客观性的界定影响,而不能正确理解信息的客观性实质,更不能正确理解信息本身就是能量的实质。
在信息和能量的同一性论证过程中,还使我们可以看出,维纳的那句著名的:“信息就是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应是存在问题的。维纳关于信息的定义包含了信息的非物质内容,但也存在缺乏更深层面思考的局限性。不过,维纳的信息定义的逆却也含有合理的因素,“信息就是信息,信息是物质、能量、信息及其属性的标示”。这说明,维纳也感觉到了信息的深层含义。
3、主体性信息由能量子序列构成
信息本来是自在的彰显,但由于生命体的出现,而赋予了生命体以主体性、程序性,即精神性因素,导致了主体性信息的诞生,而这也正是导致人类将信息做信号、讯息的形而上理解的原因。按照主体性标准,信息还可以分为主体性信息和自然信息(非主体信息两种)。自然信息就是就是没有被生命主体所认知的自在彰显,是一般性的无序自然信息,该信息量目前占有自然界的绝大部分。
主体性信息就是被生命主体所认知并进行序列编码的信息,是一种参与主体性因素的有序信息。主体性信息往往被赋予状态、方位、量性、意义、价值等表征性描述,这就是一般信息论上所理解的信号、讯息等。表面上看,主体性信息与主体无关,但事实上任何被人所识别的信息都已经被赋予了主体性。而生命之所以呈现主体性,主要是由于其能够将其所承载的信息进行有序编码和排序以呈现程序指令性,即主体程序性,而程序性是完全可由能量(子)序列来表达的,故主体程序的实质就是一种被加工改造的能量子序列,它构成了精神的实质。所有被主体性所认知的信息都是主体性信息,如天空的蓝色对人类来说就蕴含着晴朗天气的信息,花儿的开放蕴含着春天、温暖的信息,癌症的字眼和语音蕴含着重大疾病和死亡的信息。之所以如此,是因人类主体已经对这些信息所蕴含的信息进行了相应编码和排序,并储存到相应的生命载体上,同时与刺激性信息相联系,使生命主体一旦接收到与之相联系的刺激信息,就会触及相应的储存信息而形成相应的信息连锁,并在主体程序的引领下,形成相应的心理反应和相应的生命载体行动。
所有的主体性信息都需要通过人类的感官才能被被人类所感知。人类的感官包括视、听、嗅、味、触、温等感觉器官,其中视觉和温觉都是作为能量子序列的主体直接与外界能量子(表现为各种光线、颜色)等互动的结果。相比而言,听、嗅、味、触等感觉似乎是外界物体对感觉器官的直接物理作用的结果,但事实上任何物体都携带能量,没有能量的绝对零度物体既不存在也不会为人类所感知,原因在于作为能量子序列的主体感官只能感知能量子,故听、嗅、味、触等感觉是首先通过感知到物体所携带的能量后才形成听、嗅、味、触等感觉的。无论怎样,虽然信息(能量)是以物质为载体,质量和能量也可以相互转化,但由于作为三维的物质与作为0维度的信息(能量)的不同质性,它们之间原则上是不可能发生直接的相互作用的,信息(能量)只能与信息(能量)相互识别和互动,而所有的信息现象(包括精神、主体性信息)都是基于能量或能量子的互动而形成的,因此主体性信息的实质仍然是能量。
主体性信息还可以进一步分类,根据蕴含信息量大小,主体性信息还可进一步分为简单主体性信息和复杂主体性信息。同样一种信息,如阳光,低级生物接受阳光后所蕴含的信息量是很少的,故为简单主体性信息,而高级生命体接受阳光后所蕴含的信息量是很复杂的,故为复杂主体性信息;再如,同种文字对能够认知该文字的人来说,就是复杂主体性信息,而对不能识别该文字的文盲来说就仅是个符号和或图像而已,此时就仅为简单主体性信息。
主体性信息往往需要由自然信息和主体性信息共同构成,以“今天要下雨”这条信息为例来说明。首先,需要当地的天气呈现出温度、湿度、气压、天空的颜色等信息,而这些信息都是能量的自然彰显而形成的,此时的信息属于自然信息;然后,信息发布者(作为精神的主体程序)开始识别这些信息,并通过运行相应的主体程序而做出“今天要下雨”的判断,这是一个序列性能量的运作过程,此时运作和彰显的信息属于主体性信息;最后,信息发布者通过各种媒体将该信息发布出来,并被信息接收者所接受,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表征为文字、声音等非主体信息的能量自然彰显,也有作为主体性信息的主体序列性能量的互动。可见,“今天要下雨”的信息是自然信息和主体性信息共同构成的,它们均来源于能量。
复杂主体性信息还可以进一步分成本真主体性信息和失真性主体信息。
4、思维活动消耗大量的能量充分证明了信息和能量的同一性
我们知道,所有脊椎动物脑力活动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主要是通过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脑磷脂、矿物质等营养物以及对这些营养物质的氧化过程提供,主要表现为这些动物的大脑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氧气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这个能量提供过程对动物的大脑非常重要,尤其是人类。人类大脑一天内流经大脑的血液为2000升,大脑消耗的能量若用电功率表示大约相当于25瓦,故人类大脑为了生存,每分钟也需要0.1卡路里的热量,而当你集中精力进行思考的时候,你的大脑每分钟消耗的能量则是1.5卡路里。人类大脑虽只占人体体重的2%,但耗氧量达全身耗氧量的25%,血流量占心脏输出血量的15%,缺氧后几分钟内就会昏迷,15分钟左右后大脑死亡。
人类大脑何以会需要消耗如此大量的氧气和能量哪?对此,生命科学只是从生物医学的角度上做了个模糊的说明,认为这是出于生物生存的需要,而无法根本性地揭示这个问题,但这个问题用“信息是能量的表征”予以说明则最合理不过。由于信息的实质本身就是能量,而动物的心理思维活动属于一种具有主体程序性的信息序列活动,它们尽管相比简单的信息要复杂得多,但其实质仍然属于信息的运作活动,属于信息的特殊的高级形式,也即是说:动物的心理思维活动的实质就是能量的不断运作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脑通过不断地进行能量运作,不断地形成各种形式的能量子序列,特别是当大脑进行集中深度思考的时候,更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而这些能量是需要外界随时进行供应的,否则大脑将很快因为能量供应不足,而停止能量的运作过程,则以能量子序列活动为主要方式的心理活动当然也就无法形成,大脑由此而停止心理活动并造成脑死亡。由此可以看出,所谓的脑死亡其实主要不是脑组织的损坏,而根本上是由于大脑缺乏能量而无法有效地组织其能量子序列活动,从而无法形成思维心理活动。至此,我们可以进一步判断:大脑心理活动的实质就是能量的序列活动,信息及作为特殊信息的精神的实质就是能量,信息是能量的表征。
还有一个司空见惯的最简单事实可以佐证“信息是能量的表征,信息的实质是能量”的观点:计算机被关掉电源后,计算机信息瞬间全部消失。这个基本事实充分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离开能量,信息将根本无法产生,整个宇宙将是完全死寂的状态。

六、物质(空间)、能量(信息)、精神(主体性能量)大统一,史上第一次在理念上把物质和精神从根本上联系起来,自然与社会完全大统一,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哲学、宗教彻底性大统一
综上所述,无论就内容抑或是形式,信息无处不充斥着能量,信息所有方面都可以用能量解释。信息作为能量表征的实质不过是人类主观错觉上在能量的头上戴上顶帽子而已,能量和信息都是没有质量和空间的非物质存在,它们之间难以进行剥离区分,信息和能量是一体两面的同一体。能量是能量子的集合体,而信息也是由一个个能量子(光子)构成的,信息的实质就是能量,信息和能量是同一的客观存在。由此,我们可以将信息定义为:(通常意义上的)信息是能量的表征,其实质就是能量,信息是物质最基本的构成始基,是对非物质存在的统称。这样,通过去伪存真的逻辑论证,我们就使信息的这个定义完全避免了人类以前对信息的形而上的、不确切的、非客观性的界定,而使信息回复到了客观的可操作性的本真状态。只有把信息作能量理解,才使其具备宇宙本原的资格;反之,如果仅仅把信息作信号、消息、通讯、属性的理解,则完全不具备宇宙本原的资格,而传统的唯信息论者、信息哲学、全息论者等都是这种思想,这基本上是扭曲的、不正确的,甚至会滑向宗教唯心主义。



能量彰显为信息(其中一部分可被人类所识别)并包涵整个信息,而信息的一部分演化为主体性信息,即精神。信息是能量的表征,能量是信息的本体,信息和能量为不可分割的同一体,信息即能量。而物质和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精神是一种具有主体性的特殊信息(特殊能量)。
由于上面已经论述到物质与空间一体两面,现在又论证到能量与信息一体两面,这就把物质(空间)、能量(信息)、精神(主体性能量)完全统一起来了,从而史上第一次在理念上把物质和精神从根本上联系起来(如图)。由此,自然与社会完全大统一,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哲学、宗教彻底性大统一,这也是人类认知史上的首次。

七、完全性大统一时空彻底颠覆了绝对时空观
绝对时空观认为时间和空间是两个独立的观念,彼此之间没有联系,分别具有绝对性。绝对时空观把空间看作一种绝对存在的容器,宇宙万物是被装进该容器中。绝对时空的这些观点后来被现代科学否认,但现代科学的否认并不彻底。现代科学认为“真空”或“虚空”、“空洞”是能量最低的状态,或者充满了电磁波、场等,以为电磁波、场可以架构时空,“真空”或“虚空”、 “空洞”都是电磁波、场能量构成的。然而,无论能量还是电磁波、场都是一种非物质的没有空间的0维度客观存在,这种存在既然没有空间, “无空”何以构建“有空”的空间?又怎么能够占满真空?这岂不是告诉人们真空仍然是一种没有任何实物的“空”?
由此可见,现代科学的时空观仍然是一种不合逻辑的主观想象,现代科学所谓的“真空”或“虚空”仍是一种没有任何物质的绝对空间,他们还是把空间看作一种绝对存在的容器,并没有真正彻底否认绝对时空的存在,这种理念仍然属于落后的绝对时空观范畴。
1、统一信息论时空观彻底堵塞了现代科学理论的“真空”漏洞
极限粒子理论认为,极限粒子是最基础的物质时空单元体。极限粒子不仅是物质实体,而且还是最基础的空间单元体,广袤的空间本身就是由极限粒子构筑而成的,故空间不是容器,而是由一个个极限粒子0距离叠加并而成,空间其实就是物质的延展。这样,那些被传统观念所认为的“真空”或“虚空”看起来一无所有,但其实还由一个个特殊的极限粒子叠加而成,只是由于构成这些“真空”或“虚空”的极限粒子的比重较低而显得透明无物而已,这样就完全否决了传统科学所认为的“真空”或“虚空”存在,彻底堵塞了现代科学理论的“真空”漏洞。不仅如此,极限粒子还是最小时间单元,极限粒子的形成是在“最短时间”内形成,这个最短时间不仅造就最短距离,还由此造就了光速的存在。这样,正是基于极限粒子作为最基础的物质时空单元体的存在,才使得物质时空成为密切相连的统一体。
2、统一信息论时空观能够很好解释宇宙时空平直的理论
相对论认为,大质量物质会使空间弯曲,但人类却已通过实验做出了时空平直的结论。1998年,美国、意大利等科学家通过在南极洲放飞的携带微波背景仪器的氦气球实验,用三角方法证明:宇宙空间完全是平直的。2001年6月,美国航天局发射MAP卫星到拉格朗日点上,用来进一步寻求宇宙空间的几何性质,实验结果进一步证明了“宇宙空间是平直”的结论。另外,也有人也通过理论证明,根本不存在“弯曲空间”,这为极限粒子的存在提供了进一步的根据,因为用正方体的极限粒子说明宇宙空间是平直的更加具有合理性。由于极限粒子是正方体,由其一个个极限粒子连接而成的空间自然也应该是平直的,故宇宙空间应该是平直、平坦形的,而不是弯曲的。
统一信息论的时空观是对现代科学时空观的全面超越,由此也彻底颠覆了绝对时空观。

八、爱因斯坦的时空观和引力理论根本没有得到精确验证
爱因斯坦感觉到万有引力理论不能解释引力的本质,他试图在这个问题上更进一步,但他与牛顿一样犯了同样的臭毛病,用一种假设来解释万有引力,这就是广义相对论。爱因斯坦先前曾一度试图把万有引力定律纳入相对论的框架,几经失败后,他终于认识到,狭义相对论容纳不了万有引力定律。于是,他将狭义相对性原理推广到广义相对性,又利用在局部惯性系中万有引力与惯性力等效的原理,建立了用弯曲时空的黎曼几何描述引力的广义相对论理论。他通过引力场方程对引力做出了另一种描述:引力是因为质点在周围空间所引起的畸变(空间弯曲)而产生的,换言之,爱因斯坦是说物体对周围空间有弯曲作用,这种作用导致物体与其他物体之间有相互吸引。
看到了吗?爱因斯坦起初并非是从事实出发,而是觉得万有引力理论不符合他的狭义相对论,所以就否定了万有引力,这明显是一种主观臆断,并由此创造了所谓空间弯曲的概念。爱因斯坦的进步在哪儿?就在于他能够撇开作用力这个概念的约束,去寻找一种更为客观的解释。但是,空间弯曲一直只是一个数学上的主观设想观念,现实中真的存在空间弯曲吗?
在广义相对论的实验验证上,有所谓著名的三大验证。(1)水星近日点进动,每百年43秒的剩余进动长期无法得到解释,被广义相对论完满地解释清楚了。(2)光线在引力场中的弯曲,广义相对论计算的结果比牛顿理论正好大了1倍,爱丁顿和戴森的观测队利用1919年5月29日的日全食进行观测的结果,证实了广义相对论是正确的。(3)引力红移,按照广义相对论,在引力场中的时钟要变慢,因此从恒星表面射到地球上来的光线,其光谱线会发生红移,这也在很高精度上得到了证实。真的如此吗?我们来看看其验证过程。
(一)1919年日全食期间,英国皇家学会和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派出了由爱丁顿等人率领的两支观测队分赴西非几内亚湾的普林西比岛和巴西的索布腊儿尔两地观测。经过比较,两地的观测结果分别为1″.61±0″.30和1″.98±0″.12。把当时测到的偏角数据跟爱因斯坦的理论预期比较,基本相符。1974年和1975年对类星体观测的结果,理论和观测值的偏差不超过百分之一。
(二)1925年,美国威尔逊山天文台的亚当斯观测了天狼星的伴星天狼A。这颗伴星是所谓的白矮星,其密度比铂大二千倍。观测它发出的谱线,得到的频移与广义相对论的预期基本相符。
(三)1958年,穆斯堡尔效应得到发现。用这个效应可以测到分辨率极高的r射线共振吸收。1959年,庞德和雷布卡首先提出了运用穆斯堡尔效应检测引力频移的方案。接着,他们成功地进行了实验,得到的结果与理论值相差约百分之五。
(四)1971年,海菲勒和凯丁用几台铯原子钟比较不同高度的计时率,其中有一台置于地面作为参考钟,另外几台由民航机携带登空,在1万米高空沿赤道环绕地球飞行。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值在10%内相符。1980年魏索特等人用氢原子钟做实验。他们把氢原子钟用火箭发射至一万公里太空,得到的结果与理论值相差只有±7×10^-5。
看到了吗?这些所谓的验证结果的用词全都是基本相符、误差在百分之几,等等,最大的误差居然在10%以内。要知道在高速和宏观世界里,可真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么大的误差所带来的计算后果有可能天文数字之巨,这怎么就算是验证了哪?
能够造成“水星的近日点进动”、“光线弯曲”等所谓视现象的动因很多,比如星际之间的光线可以通过大量的折射造成上述视现象,某一区域物质被大量分解成光量子的时候也可以造成类似的现象。却为何就由此肯定弯曲空间理论正确呢?明显的牵强附会!事实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1919年,爱因斯坦的这一理论在一次日蚀中受到了检验,人们把太阳位于空间某处时靠近太阳的某些恒星的位置,与太阳不在此处时这些恒星的位置进行了比较,当时以为爱因斯坦的理论站住脚了,但这一结论却在1967年人们对太阳的形状所进行的精密测量时被打脸,他们发现爱因斯坦的这个理论并不准确。

九、统一信息论可以完美解释宇宙所有现象
现代科学体系矛盾重重、漏洞百出、未知领域层出不穷、所带来的负面作用越来越大。比如现代科学对“量子纠缠”现象无解,对量子叠加现象的解释荒腔走板,对“引力波”解释也是硬性拼凑。下面本文对这几种现象进行简单的论述。
1、关于“量子纠缠”
根据统一信息论所发现的双子定律,整个宇宙是由一个个极限粒子0距离叠加而成,物质之间根本不存在“真空” (质量较小的极限粒子所构成的物质被误以为“真空“)。这样,宇宙所有物质都会联结为一个整体,这就造成一个必然的结果:任何极限粒子的形成、移动或被分解消失,都会引发整个宇宙的联动,而由于极限粒子之间都是没有间隔的、零距离的,因此这种联动完全不需要时间,这就像如果要移动一块石头的其中一部分,就会使这块石头同时整体移动的道理一样。这也就是说,无论两个极限粒子在宇宙中相距多么遥远,由于他们整体性的关系,一个极限粒子的变化将必然即时影响到另外一个极限粒子。基于此,如果人类能够精确测定极限粒子的变化,甚至可以实现即时通讯。不过,由于极限粒子是宇宙最小物质单元体,大约小于质子中子等基本微观粒子的60个数量级,如此之小的移动距离是根本不可能为人类所感知到的,但其对微观世界和极限世界的影响已经足以使“量子纠缠”成立了。
2、关于“引力波”
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任何物体的加速运动均会对周围的时空产生扰动,这种扰动会以引力波的形式向外传播,在时空中泛起像水波一样的“涟漪”。借助极其灵敏的探测器,我们可以捕捉到这一效应导致的空间微小拉伸,从而探测到引力波。用爱因斯坦的这个理论解释“引力波”似乎也说得过去,但如果用另外一种理论解释得更合理,那么我们就更应该采信。
如果用统一信息论所发现的“双子定律”解释引力波现象,那么问题将变得非常简单清楚。首先,统一信息论认为,宇宙是由一个个极限粒子叠加而成,宇宙根本不存在真空,那么任何物质运动都必然会导致整个宇宙的扰动,只是通常情况下过于微小而不能探测到而已,但是大质量物体的相向合并就不同了,其对宇宙的扰动将相当壮观,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在遥远的距离或可也能探测到这种扰动。其次,黑洞的实质为大质量极限粒子固体的集合体,大质量极限粒子会因为其自身质量的巨大而不断分解蚕食周围的相对小质量的极限粒子,而由于极限粒子的体积都大小相同且根本不存在所谓的“真空”,当极限粒子被不断分解时,就会使黑洞及其周边物质的空间不断 “坍缩”,由此连锁性地导致整个宇宙空间发生明显的向内收缩的现象(每个极限粒子分解后都会引起宇宙空间收缩),这就是被科学界所谓误以为的“引力波”现象,而当两个以上的质量足够大的黑洞相互靠近后,其周围极限粒子被分解的力度将可能会骤然增大,从而导致宇宙空间收缩的程度骤然加剧,引发整个宇宙空间朝向双黑洞的方向形成规模性的内缩和移动,于是,科学家所久久期盼的“引力波”便被地球上的探测器探测到了。

尾语
江火先生致力于彻底推翻现代科学基础理论体系,颠覆人类以往所有认知方式,建立一种全面先进的、最前沿的认知方式和新文明知识体系。这是人类的福音。然而,此壮举阻力困难之大可想而知,不是一个人在短时间内所能完成的,但真理不会被淹没。
在统一信息论的认知方式和视野中,我们能够将物质、能量、信息、精神从根本性上做到彻底而没有任何纰漏的完全性大统一,将我们的认知能力提高到比整个现代科学更前沿、更先进、更合理的认知水平上,从而也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第一次将自然科学、哲学、人文社会科学、宗教等人类所有认知方式和知识体系的完全性彻底大统一(参阅《统一信息论》、《紫薇星明》)。

楼主:总星系群3号  时间:2021-10-21 14:55:06
@jicai520 2021-10-21 14:45:04
解释下黑洞里面是啥。还有双缝干涉,还有薛定谔的猫
-----------------------------
为了显示量子力学对微观粒子世界超乎常理的认识和理解,类似于体现猫生死叠加的这种叠加原理被认为量子力学中的一个基本原理,它说明了波函数的性质。如果ψ1是体系的一个本征态,对应的本征值为A1,ψ2也是体系的一个本征态,对应的本征值为A2,根据薛定谔方程的线性关系,ψ=C1ψ1+C2ψ2也是体系一个可能的存在状态。这也如果在这个状态下对可观察量A进行测量,测量到的A值既有可能是A1也有可能是A2,相应的概率之比为 |C1|2/ |C2|2。A在三维全空间的平均值为=∫ψ*A'ψd3x,或者采用狄拉克符号记为<</font>ψ|A'|ψ>。因为薛定谔方程是线性方程,所以如果Φ1和Φ2都是方程的解,那么,Φ1和Φ2的线性叠加Φ=с1Φ1+с2Φ2也是薛定谔方程的解,式中с1、с2是复数。这个结果的物理意义是:如果Φ1和Φ2描述了粒子的可能状态,则它们的线性叠加Φ也描述了系统的可能状态。

由此,在数学公式的包装下,叠加加原理看起来很像一个科学命题,这是最能迷惑人心的地方,但其错误性也是经不起分析的。“薛定谔的猫”思想实验的错误就在于将客观世界加入了主观性因素,并将这种主观性因素或主客观混合的东西当作客观性。逻辑是:观测前的猫存在生死叠加的叠加态,如果不观测就无法发现真实的情况,但观测后又会因为观测而改变结果。于是,他们就认为这种主观性观测以及叠加态等都属于客观实在的东西。薛定谔说:按照量子力学的解释,箱中之猫处于“死-活叠加态”——既死了又活着!要等到打开箱子看猫一眼才决定其生死(猫的生死由观测者看到的第一眼决定!)。这本来是一个很荒唐的逻辑,按照这种逻辑,如果这种猫本来在里面已经死了二百年,而事后医学也证明其死了二百年,他们也会认为猫是被观测者看到的第一眼杀死的。

薛定谔没有搞清楚:观测者第一眼改变只能是观念性的东西,所坍缩的也只是“猫既生又死”的这个观念,而根本没有可能改变或决定猫本身的生存状态。

显然,薛定谔犯了自然科学家通常的错误——把一些主观性较强的问题当成纯粹客观的问题对待,他坚持认为观察者第一眼决定了猫的生死。这使我想起了上中学时老师讲的一个故事:有一位农民说他在地里了干活时,曾经用手抚摸了拖拉机的前灯玻璃罩,灯就马上灭了,他坚持说这是他自己用手关闭了前灯(事实是恰好碰上司机要熄火)。

按照薛定谔的这种逻辑,我们还会把世界上所有问题都可以看成叠加态,将得出如下十分荒唐的结论:

任何人都存在生死叠加状态,人的死亡是被观察者(看一眼)杀死的,

任何人未出生前都是男女叠加状态,是男是女是由接生者(看一眼)决定的,

任何人都存在安全与不安全的叠加状态,因此恐袭不是恐怖分子的责任,而是观察者(看一眼)决定的,

.........

这岂不天下大乱,人类将无限生活于混乱的逻辑世界中吗?其实这种理念并不新鲜,在以往的很多中外被称之为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家都有类似的观念,比如王阳明的“心外无物”,休谟的“存在就是被感知”,马赫的“物是感觉的复合”。薛定谔的猫其实与这些观念如出一辙,都是主观主义的陈词滥调,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先进的东西,无非就是观念决定一切。但主观主义往往在逻辑上并没有什么问题,相比而言,薛定谔的猫明显是个诡辩,甚至连诡辩都算不上,但是为何有人还是提及这个问题且居然把其纳入科学范畴哪?可能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因为这个问题是由世界著名科学家薛定谔提出的,故尽管荒唐,但足以能搅乱人的思维;其二则是基于量子力学的局限性所致。

我们知道,叠加态与状态、性状、特征等现象都属于主观对于客观世界的描述,本来就是一种主观性很强的东西,是不能作为真实的客观世界去对待的,也即是说:世界上本不存在既生又死的情况,这种状态最多只能存在于人的主观想象中,而这种想象也是不可能影响到客观世界的。但是,由于自然科学家一直没有认真甄别“实证”里面的主观性因素,再加上有许多人蓄意玩弄逻辑诡辩,将本来一些很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结果在提出“薛定谔的猫”时,便使得他们便感到很惊愕、很诡异。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