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公与青龙偃月刀(转载)

字数:3883访问原帖 评论数:0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11-17 21:26:43 更新时间:2021-11-20 12:27:24

楼主:半禅风  时间:2021-11-17 13:26:43




青龙偃月刀是武圣人关公的标志性兵器。

《三国演义》第一回即点明青龙偃月刀的出处:玄德命良匠打造双股剑。云长造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重八十二斤。张飞造丈八点钢矛。不数日,黄巾贼将程远志统兵五万来犯涿郡。云长舞动大刀,纵马飞迎。程远志见了,早吃一惊,措手不及,被云长刀起处挥为两段。后人有诗赞二人曰:

英雄落颖在今朝,一试矛兮一试刀。初出便将威力展,三分好把姓名标。

从此,青龙偃月刀便跟随关公展开了叱咤风云、名标青史的英雄一生。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徐州诛车胄,斩颜良诛文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长沙战黄忠,单刀赴会,大战庞德,威震华夏,气凛千秋。

虎牢关三英战吕布时描写关公:

酣战未能分胜败,阵前恼起关云长;
青龙宝刀灿霜雪,鹦鹉战袍飞蛱蝶。

辞别曹营过五关斩六将时描写关公:

挂印封金辞汉相,寻兄遥望远途还。
马骑赤兔行千里,刀偃青龙出五关。
忠义慨然冲宙,英雄从此震江山。
独行斩将应无敌,今古留题翰墨间。

单刀赴会时描写关公:

藐视吴臣若小儿,单刀赴会敢平欺。
当年一段英雄气,尤胜相如在渑池。

青龙偃月刀与赤兔马一起成为关公的代表形象。“面如重枣,眉若卧蚕,绿袍金铠,提青龙刀,骑赤兔马,手绰美髯”,关公的威武神勇的形象深入人心,老幼皆知。

青龙偃月刀是关公根据自身的特有条件,量身定做所独创的一种特殊兵器。《三国演义》第一回刘关张初聚时写关公的出场:“玄德看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 ;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关公的身高是三国时期较高的,身高九尺,折算后约在2.17米左右。况人又魁梧,性情爽直坦诚。可谓气宇轩昂、威风凛凛。

自古名将,必然会有相应的兵器。兵器是战斗力的基础,兵器上的优势可以直接决定着战斗力的高低。

关公的出场已经显露出忠义神武的英雄气概,必然要配以相符的兵器才能完美的展现一代名将的风采。

关公所使用的武器,最早有文字记录的即是刀,南朝梁人陶弘景的《古今刀剑录》所载:“关羽为先主所重,不惜身命,自采武都山铁为二刀,铭曰‘万人敌’。及羽败,惜刀投于水。”

《三国志关羽传》中记载“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於万众之中,斩其首还”,《鲁肃传》记载“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请将军单刀俱会。”

《释名》:“刀,到也。以斩伐其所乃击之也。”殷商时已有铜刀,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青铜兵器便是铜刀。商朝的青铜刀,刀形较宽,刃端多向上翘,其制作如同石刀。春秋晚期发明了渗碳钢技术,使得铁、钢兵器开始展现魅力。汉代是中国古代钢铁兵器发展的重要时期,汉文帝、汉景帝时期社会经济起飞,冶铁业空前发展,钢铁兵器开始逐渐取代青铜兵器。

西汉是铁的时代,从中亚引进的“百炼钢”锻造技术更是加强了钢铁坚韧的特性,催生出长达 1米左右的环首刀。所谓的“百炼钢”就是将铁胚反复折叠锻打,就象揉面团一样,从而将钢铁中的杂质和气泡排除,增加其轫性。1974年7月,在山东临沂苍山地区出土一把东汉的环首刀,刀身上还刻有隶书铭文十八字:“永初六年五月丙午造卅湅大刀吉羊宜子孙”。

汉武帝时期出现的环首刀是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兵器。它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杀伤力最强的近身冷兵器。冠军侯霍去病曾率领装备环首刀的几万将士征讨匈奴,成为让匈奴人闻风丧胆的最恐怖的兵器。“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情壮语至今仍回荡在世界的东方。

东汉末年,适合劈砍的环首刀在战场上已成了主要武器,到了三国,军队大量装备的短兵就只有刀了。史书记载,三国时,刘备令工匠造刀5000把;孙权则命造刀1000把;司马炎也曾一次遣人造刀8000把。这些刀用来装备军队,最通用的刀就是“环首刀”,这种刀直背直刃,刀背较厚,刀柄呈扁圆环状,长度一米左右,便于在骑战中抽杀劈砍,是一种实战性较强的短兵器。



刀的制造也更加精良,如诸葛亮让蒲元铸造的刀“称绝当世,故曰神刀”。蒲元运用当时的先进淬火技术造刀,具有独到之处。受诸葛亮之命,在斜谷造钢刀3000把。刀不仅作战,也有了套路对练。如《三国志》载:“酒酣,统乃以刀舞。”

在北宋成书的《武经总要》中,把大刀分为手刀、掉刀、屈刀、掩月刀、戟刀、眉尖刀、凤嘴刀和笔刀共八种,称为“刀八色”。

根据图式,“掩月刀”之刀头阔长,形似半弦月,背有歧刃,刀身穿孔垂旄,刀头与柄连接处有龙形吐口,长杆末有鐏。

掩月刀也叫“偃月刀”,是装有长柄的刀,多为马战兵器,最初由西汉“斩马剑”发展而来,战术上主要是针对敌军骑兵进行攻击。最早的双刃长柄刀出现在西汉时期,是一种专门用来砍杀骑兵战马的兵器,故有“斩马剑”之称。

《三国演义》中关羽所用的青龙偃月刀,其刀身狭长,形如偃月,刀背有青龙图案,所以又称“青龙刀”、“偃月刀”,刀头有回钩,钩尖似枪,锐利无比,刀背有突出锯齿状利刀,故名“冷艳锯”,其柄因人而制,一般人直立,左手握住刀盘之下刀柄处,左臂向左侧伸直,刀鐏靠着左脚掌侧。刀盘的高度与左肩齐。刀刃之长度,是刀柄的五分之二长。刀盘之上,有明显的青龙盘旋装饰,大刀从龙口伸出,此即为青龙偃月刀;如果没有青龙盘旋装饰,那么只能称其为春秋大刀。

青龙偃月刀的刃上有红缨,即球形的红缨飘丝,此又名为吹风;刀杆的末端是刀座,又名刀钻,三棱齐备,亦为杀人之利器,使用犹枪也。刀的各个部位名称,蕴含《春秋》之精义,有天地君亲师之称谓,即:刀背为天,刀刃为地,刀尖为君,刀盘为亲,刀杆为师。

青龙偃月刀共有三十六种技法变化。主要的技法以十二字诀为要,即:劈、砍、撩、挑、拍、挂、削、抹、拘、豁、截、刺十二诀。其精华技法则是:豁、砍、撩、刺,常能出其不意,制敌取胜。

青龙偃月刀构造奇特,巧夺天工,其刀身之上无处不利,均为制敌死地之峰锐也。故其临阵对敌时,其刀法不但能劈砍扫挡,尚能提拿搅刺;而更能反锯、回刺。

青龙偃月刀的招式看起来平谈无奇,但却内藏玄奥,隐无数杀机。持刀者双手提刀,左手为前锋手,紧握在护手后;右手为后手,紧握刀鑽之后;双手提刀,迅速将马锋向前平直伸出,就在手臂将直未直之时,两手手腕一翻转,迅速向后一抽一缩,刀锋回卷;更不停留,腰身往前一挺,迅速用刀背往下一沉压。整个动作疾如闪电,一气呵成。一伸一缩之间,对方轻则被削去手指,失去抵抗力;重则失去性命,魂归黄泉。若遇武艺高强之人,则刀背沉压后并不停留,后手往前下一压,腰身一挺,前手顺势往前抖弹,可搠刺对方的胸腹部。无论成功与否,手腕一翻,冷艳锯随之翻转,立即回身施展“拖刀势”。此术之妙若刺中,则冷艳锯翻转,对方必肚肠破裂而亡;若没有刺中,则可格挡对方的来械,又可闪避对方的锋锐;回身用拖刀势时,脚下步法用挖行步,可带起泥沙后尥,以迷糊对方的双目,扰乱对方的视线,则拖刀之计成矣。

据明嘉庆、万历年间的王析、王思义父子所辑类书《三才图绘》所记载:“关王偃月刀,刀势既大,其三十六刀法,兵杖遇之,无不屈者,刀类中此为第一。”

作为重型兵器,偃月刀劈砍的威力巨大,用在演武、阵列和操练时显示军威,或成为宫殿侍卫的仪仗兵器,在清代早期甚至变成了武举考核膂力的道具。在战场上,粗犷的刀身蕴含了霸气凌厉的杀气,厚实的刀背能轻易承受住猛烈挥砍的应力,使青龙偃月刀化身为扑袭的苍鹰,出海的蛟龙。

据《三国演义》的描写做出的统计,关羽自追随刘备征战四方以来,进行的搏斗有记录的是27场,其中一对一单挑共23场。其单挑战绩为:20胜,3平,0负。

归纳起来,有如下2个特点:

1,斩杀率极高。在20场胜利中,其斩杀对手为16场,有名有姓的分别为:程志远(黄巾)、华雄、管亥(黄巾)、颜良 、文丑 、孔秀(岭东关守将)、韩福(洛阳守将)、孟坦(洛阳牙将)、卞喜(汜水关守将)、王植(荣阳太守)、秦琪、蔡阳、车胄、杨龄(韩玄手下)、夏侯存(襄阳守将)、庞德。斩杀率为80%。

2,取胜速度快。其取胜记录中,一回合即斩杀或生擒对手为10场,占43。5%,十回合以下的为8场,约占34。7%,十回合以上的为3场,仅仅为13。1%。

关公威名为三国各方所共识。关公从起事涿郡,征战于徐、兖,奔走于冀、豫,立功于江、淮,战役于荆、楚,可谓神威赫赫,其勇猛实力是先决条件。《三国志》里称关公为“万人之敌”、“熊虎之将”、“威震华夏”。

汉代以后称赞将领勇武,都用关、张来比喻。如《晋书刘遐传》称西晋刘遐每临战阵,“率壮士陷阵摧锋,冀方比之张飞、关羽”。清人赵冀《廿二史札记》卷七《关张之勇》称:可见二公之名,不惟同时之人望而畏之,身后数百年,亦无人不震而惊之。威声所垂,至今不朽,天生神勇,固不虚也。

关公死后,随着广大人民群众对关公这个“千秋忠义”人物的怀念,为关公立庙成为一种风气和信俗,关帝庙遍布全国,关公塑像旁边的青龙偃月刀也有了各种美丽玄妙的传说。

传说,关公聘请天下第一铁匠选择月圆之夜打造大刀。完工时,突然风起云涌,从空中滴下1780滴鲜血。当地术士说,关公是天上的神将,那是青龙的血,故将其所铸的大刀称做青龙偃月刀。所以,有青龙偃月刀要杀1780人之说。——后来,这把刀杀1300人,斩首480人;其后,关公升天回归神位。

还有形形色色的农历五月十三关公磨刀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都流传着“关公磨刀雨”的故事,每年的“关公磨刀节”,如果在拜祭时巧遇下雨,便是吉兆,是“关公”在磨刀,磨刀水从南天门处降下凡间,雨越大越好,预示当年的光景必将风调雨顺。

关公的青龙偃月刀、关公磨刀节承载着悠久的历史记忆和厚重的信仰内涵,彰显忠孝节义诚信的传统美德,激发社会的凝聚力和亲和力,激励后人秉承关公正气正义、扬善除恶、积极进取的精神,团结互助、图强奋发、共建美好的家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