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年来第一诗,王子居33维龙山的纪录和传奇

字数:6924访问原帖 评论数:6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12-06 19:52:56 更新时间:2022-07-18 22:23:10

楼主:温雅798  时间:2021-12-06 11:52:56


《龙山》最早是发布在天涯的,四个版块都有发布,在杂谈、诗会,反响平平,在比兴(贴名《千古第一雄诗龙山》),取得的成绩相对来说也还可以。568个回复里有49个点赞,除去发贴者本人的点击,也达到10%的点赞率了。





而在书话里,却令人难以相信地获得了最高时90%以上的点赞率。说实话,我们到现在想起来,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这个点赞数比点击数得出的点赞率,以学术、文学或不仅学术、文学来说,哪怕是放在整个世界的互联网历史上,恐怕也都是唯一和最高的吧?
当然,我们并未游遍世界的网络,未必没有比这个纪录更高的(时间截止至今日),假如涯友们知道,请帮我们找到,以破除我们这个第一。
这个纪录是由天涯创造的,是涯友们一起创造出来的。这个荣誉是天涯的、书话的、王子居和涯友们共同的荣誉。在这里,感谢天涯和涯友们,尤其感谢那些花费自己的能量值来点赞的涯友们。我们将会把涯友们点赞的贴图一张张都贴出来,以示感谢。









从2019年春到2021年末,三年时间,一个号称千古第一的事物,无论是在私媒还是在国媒的诗学平台,都没有受到学者的批判,没有学者明确地提出异议,甚至没有受到恶意的诋毁,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龙山》从盛唐李白王维等人的三四维诗境(单句),写到超33维,本身也确实取得了不可思议的突破。以单句七字而言,《龙山》超过了“一字一修辞,一字一诗境,一字双隐喻”的极限。
三年是一个有意思的期限,《龙山》和喻诗学保持三年的纪录就可以了。









当然,这个话题已经没有新鲜度了,是个三年前的陈旧老话题了,它应该会是一个平淡叙事般的总结。
让我们看《龙山》一书中的原文(楷体部分)吧:

比如在闲闲书话等论坛发表后(贴名《千古第一雄诗龙山》)在2019年一整年点赞率保持在最低百分之七十左右(事实上,由于王子居和温雅都时常点击查看评论或留言,再加上每追发一次都算一个点击,如果除去这些点击,由于贴子的热度总是随时间递减的,所以2019年开贴前后的最高点赞率可能会在百分之八九十左右,记忆中达到百分之九十多,),且对第一之说无一反对。

12楼时的点赞比是62%,25楼时点赞比是60%,由于后期没有跟上内容的更新,它的点赞比是逐渐下滑的,我们记忆中百分之九十的点赞率,当时没有保留图片的意识,但我们依然能从后台数据中推算出来。从后台看到的点赞率最高点是5月27日左右,这一天天涯的一个通知就有18个点赞。让我们看一下统计:

3月21日2个,4月11号5个, 共7个。
5月25号有7个,5月26号有22个,
5月27号有62个, 这一拔总共91个,
6月8号是第六楼,21个赞,6月9号是63个赞, 6月10号60个,6月11号43个,6月12号37个,6月13号36个,是获赞率最高的时期。
第六楼的点赞率从8号延续到13号,总共有260个,加起来是358个赞(数字应该是有几个数的误差,但计算几遍后误差不会很大,以后请个脑力清晰的年轻人来准确统计吧,)。而我们直到第十二楼,系统统计的总共才354个,
12楼的时间是7月24日,我们在7月31日获得了1个点赞(假设我们的截图是在31号前,那么意味着354的点赞是第六楼6月13号的数据,),8月1日获得了6个点赞,8月5日8个,8月6日有16个,8月7日有16个,然后就是8月12号39个,8月13号10个,共计96个(也许还会有几个误差,原谅我们属于老年人了,老眼昏花一个个算数确实难免错误)。
《千古第一雄诗龙山》到2021年12月5号晚,总共455个赞,1136个点击,29楼。平均每楼有39个点击,455个点赞减去96=359个,这个数字说明在6月13号左右《龙山》即已获得358个点赞了。
12楼时有568个点击,平均点击数在47个,依越往前点击数越高来算,6楼的时候假设有平均70个点击,那么,358除以420,这个点赞率在85%左右,足以说明,我们记忆中的《龙山》有90%多的点赞率,并非记忆出错。只可惜当我们意识到《龙山》的点赞率创造了一个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迹时,它的点击率已经下滑了。甚至于,如果排除王子居、温雅的点击、回复的计数,这个点赞率说最高时达到95%,也是极可能的。不过现在已经没法准确地计算了。
这个点赞率难道不是一个奇迹吗?
我们截图的时候是在12楼之后,但354这个点赞数据则是在第六楼获得的。我们在6楼发贴后直到第十一楼才续贴,中间都是评论和回复,虽然说点击率跟建楼数不是完全正比,但它们也是一定程度上成浮动正比的,所以我们记忆中点赞比达到90%是没有错的。
也就是说当我们意识到我们创造了一个很高的点赞率本应该截图为证的时候,其实这个比例已经下滑到低点了。

它可能是文化史上唯一一个没有任何反对的第一(可能我们这么说了之后,会有年轻人特意跑来恶作剧,把这个纪录给破坏掉,不过我们前面说了,这个纪录有三年之久,这就够了),之所以能这么说,是因为就历史的经验而言,即便是对杜甫和李白的第一之争论,一千年来也是各有一半赞成一半反对,更何况网络论坛本就是一个充满反对、批评甚或辱骂的空间,哪怕稍有一点肯定性、赞扬性的文字,也会招来各种批评。《龙山》的贴名称为千古第一其实是准备好挨很多骂的,但结果却是不要说有人骂,连一个批评、反对的声音都没有,即便有人想质疑也是谨慎地对未能理解的细节的质疑,从没有人质疑这个第一,甚至没有人能举李白或杜甫的任何诗篇或诗歌史上的任何其他名篇来反对或讨论。《龙山》在论坛中总共发有三贴,也有点赞率很低的(非学术的杂坛),但反对它是第一的人却一个也没有。
这完全超出我们的预想,王子居对学术的要求是在逻辑层面大的漏洞完全杜绝,小的逻辑错误和资料错误近乎没有,我们解构《龙山》自然也要符合这个要求,所以从理论逻辑的层面来说,没有人从理论角度反驳这个贴子我们能理解,但诸如文人相轻等诸多人性的弱点也没出现,就出乎我们的预料了。
同时这一学术贴可能也成为网络史上点赞率最高的贴子(可以仔细想一下你的记忆中可有无一反对、点赞率最高时近乎全部点赞,而在一年之中点赞率最低时也能达百分之七十左右的贴子?有疑问的读者可以进天涯论坛去尝试能否找到另一个点击率过千后点赞率能过百分之五的贴子,即便是有奖发布的贴子、活动奖励的贴子、有奖比赛的贴子……),我们在天涯看到的情况是,很多北清的知名教授的已出版个人代表作品,发贴八九年之久,达到八九千乃至数万的点击量,还是一个赞也没有,除了结交好友从而有熟识之人的礼节性互相点赞外,真正的学术贴点赞,可能也就是千分之一甚至万分之一的比例。可想而知,想要在天涯的各个学术论坛这种写手、作者云集的地方获得一个点赞,究竟有多难。而《龙山》的点赞率也破除了网上那种“天涯就是十几个好朋友在互相吹捧、互嗨”这类的说法。

天涯的点赞率跟诸多论坛及自媒体是不一样的,天涯的点赞要满足很多条件,一是必须是注册会员;二是必须会员登录;三是登录者手里必须有能量。而且天涯的点赞是有货币值的,它是可以在论坛内当钱花的。所以它的点赞都是作者写手的点赞,游客读者是不能点赞也不被计算点击的,跟各类公众号的随意点赞是不一样的。
这些规定决定了,即便是注册过会员,其中很多懒得登录、发评论赚能量值的,他们即便赞成也无法点赞,而且游客的点击也不被天涯计数。
所以《龙山》的这一网络纪录是极为难得的。
事实上在2019年年初的时候,发表在网上的赏析是较简单的,也还远不够成熟,不是最好的赏析及解构。
为什么《龙山》能做到如此?因为它在气之维度中的气象、气势等太过于强烈,太过于明显了,以至于它的气势能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撼,单是这股气势,就让人无法反对它了。


《龙山》创造的纪录我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平台上创造的现实纪录,如在天涯获得的点赞率,在所有具诗学版块的四家国媒里获得精华比的各种纪录(喻诗学因《龙山》而有,是《龙山》的一部分),第二类是它本身在文化、文学上创造的纪录,如其在喻诗的33个左右的维度上,几乎每个维度都创造了纪录。
正是因为《龙山》在诗歌本身范畴的各个方面都创造了纪录,所以它才能在各平台上创造纪录。

2019年末的时候,王子居让我们讲讲《龙山》的修辞,结果我们发现《龙山》的修辞密度太高,平均每句诗可能达到了四五种修辞,单句修辞最高的一句七字超九种。
这导致我们最终发现《龙山》单句的维度超越了《紫薇》的一句九诗维,达到并超过了单句33维。
如何讲清楚这种33维诗境?最后没有办法,喻诗学四部曲出版了,也就是说,为了讲清一首诗的超33维的维度,才发明了中国诗学史上的高维基础理论:一百余万字的喻诗学四部曲。
这本身也是一个纪录,世界文学史上从来没有因为要讲清一首诗而不得不创造一门基础理论的。
当然,事实上还可以追溯更远,当王子居确立喻学的基础理论之后,尤其是出版了喻文字的相关著作后,为了证明喻学尤其是喻文字学的实用性和价值,他创作了《龙山》,而《龙山》直接衍生出了喻诗学,这是为了解释一门学问而创造了一门学问,也算是一个纪录吧。
当然,在诗歌中达到单句9维的《紫薇》,本身就是诗学史上的一个纪录,而《龙山》超越了自我,达到了超33维的纪录。

如果我们把大大小小的纪录全都罗列,《龙山》创造的全新纪录恐怕要过百了吧。

让我们先开贴,其余的较细的纪录我们慢慢讲。


喻诗学四(六)部曲:













楼主:温雅798  时间:2021-12-16 11:17:24
除了在天涯获得成功外,《龙山》在国媒上也破了很多纪录,他取得了精华贴占比60%(2021年11月底数据),日精华最高、年精华占全部诗词版块一半、时数比为过去十年时数比十倍左右、诗论精华时数比二十多倍的各种纪录……
现在,让我们将涯友们对《龙山》的点赞录出图片,对他们表示深深的、诚挚的感谢:































































楼主:温雅798  时间:2022-01-11 09:43:10
《龙山》33维境是在解析修辞时最终确定得出的,我们知道修辞学属于近代学说,其中比喻有明喻、暗喻、隐喻、借喻等,都属于单维修辞或者说基础修辞。
由喻学诞生了喻文字学,喻文字学诞生了喻诗学,而喻诗学诞生了喻修辞学。
喻修辞学是多维辞学。
喻诗最大的特点就是,兼隐喻性质的指喻是不见月(本体)的,所以如果意识不到指喻的存在又不看专门的注解赏析,即便读一百遍,也是不会读懂的。这不仅仅是因为当一个人手指向天空一指的时候,你难以判断出他究竟是指向云彩、飞鸟、树枝、天空,还是指向月亮。
这就好比我们在《组诗之喻:喻诗的维度和层次》中讲他将《离骚》中的香草、美人之喻重新组合,将并列关系的明喻或隐喻转化成一个同体合一(同一个象)的本体转喻体的再喻喻,从而使一个象具有双重隐喻。他将屈原的香草之喻和美人之喻合体,将香草之喻转变为美人之喻,用一个香草之喻实现了屈原香草、美人两个喻才能达成的效果,从而实现另一种形式的诗意维度叠加。
这种将古代不同艺术手法合一、递进运用的各种形式的例子,在本书中有不少,而且往往是隐喻维度跟其他维度共同叠加、递进运用的,如果不是在理论上讲明这种叠加、转化递进的运用,我们恐怕没有人会意识到这一种种、一重重的对古代诗歌艺术技巧和诗意构境的多重的或多维的全新构建。
单以隐喻这个层面而言,本书讲清的对比喻的各种用法或全新用法如:典喻同运、组合典喻、喻兴一体、喻喻转进、喻兴一体转化(进)、双体喻、总纲喻、喻中喻、暗转隐喻、暗喻续喻变化意象、循环对比喻、多维修辞兼喻、以明为隐、以明为隐多维指喻、相对连环喻、喻体递转、本体转喻体再喻喻、喻体结合新喻体成为新喻体、阴阳相对博喻、明喻递转隐喻、喻体连续递进明喻兼隐喻至一指多喻、指喻携带其他修辞格多维贯通、以隐喻或拟人出意象及气象及气势及意志等维度、托空入象转象入喻、喻转所喻、喻转所喻总纲喻、指喻携带其他辞格多维贯通喻转所喻总纲喻、阴阳对立一象矛盾双喻……
以上所举比喻的拓展运用方法,较之现代修辞学中的比喻十二种要多,何况在《龙山》中还会讲到更多维的、更高维的修辞用法。总的来讲,我们现在所发掘出的王子居对比喻的升华运用,若以大体的名目数量论,大约是现代修辞学中比喻用法的三倍左右。本书所讲的大多都是古代诗论、古代诗歌中并未有的或极少出现的,传统意义上的诗法、修辞等只附带讲解。
楼主:温雅798  时间:2022-07-04 13:04:29
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做一个游戏,那就是在《龙山》的单句33维中,如果不靠解构,能解读出几维来?能探索出哪一句诗达到了33维诗维?
这个游戏其实会很有意思,它能直观地体现一个人对于诗歌,对于修辞,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造诣。
喻诗是多维诗境,虽然达到了世界诗学的最高最多的维度,但它也在理解上带来了麻烦。就连王子居自己都说:

奇愁里恨夜底声,敏觉细构竟无形。
呕心沥血销魂事,只在昙花一梦中。

像《龙山》这样,七个字中,有八九种修辞、八九种气象意象等的维度、八九种隐喻的诗作,是很难通过阅读就能体会的。
事实上,不光是王子居自己讲自己的诗“敏觉细构竟无形”,就连我们在解读出他的诗中的多维诗境、多维指喻乃至其他层层深意后,我们再读他的诗,那些我们解读出来的诗境之维、指喻之维、层层深意,很多在我们诵读时又变得根本无法体会。
他的高维喻诗只能在一句一句、一字一字的深入解构时,才能体会到那平静海面下浩荡的洋流。
虽然我们现在知道他的诗境之多维、修辞之多维、指喻之多维都是隐藏在象之中的,但当我们读他的诗的时候,这一切似乎又都并不存在,我们只能从他的诗中读到自然景象的自然美,以及一些较明显的明喻或不太复杂的隐喻,我们无法从直接阅读中找到那种多维的感觉,能明显感觉到的大约也就只有气象、明喻或者一两维的隐喻或者很明显的修辞,有时候连他最简单的多维修辞我们也感觉不到几种,更多维度只能从一字一句的解构中去分析出来,只有分析才能认识到。
他的喻诗隐藏于象,但在感觉里又似乎不存在于象、不存于文字,象也许只是打开更多维度的一把钥匙。
是的,只有一字一句的去解构,才能认知。也许他的一象多喻境并不是隐藏在象里,而是只存在于对喻的多维贯通的解构里。
这令我们经常感到痛苦,因为每当我们解读完了之后,或当我们读完解读之后,我们回头再读诗的本身,就会对自己发出质疑:这是真的吗?这是真的吗?
而每当我们再次品读我们形成文字的解构,我们就又会确信,这是真的,这是真的。
离开了解构我们就只剩了模糊的记忆,恰似昙花刹那的巫山一梦般模糊。因为解构多维喻诗会令得一个人充满一种极度的思维激情,而越是激情中的清晰明确,离开了解构就越发模糊,而昙花刹那巫山一梦般的感觉就会越发强烈。
对这一点,我们不知道阅读者是如何体会的,反正作为解构者,我们每一次都体会良深。也许这是因为喻诗的维度之多、维度之高、艺术构成之繁复,都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而它们共同存在于一句数字之中的象里,几个字蕴含那么多维度和意思,自然难以从几个字中立刻领会。


我本鲁(莒)庸人,来游蜀仙地。杜宇夜啼,望帝遗枝,女歌频传落花溪,一声长笛蜀天碧!人道蜀山奇诡匿仙踪,蜀云玄迷未可知。我道临高正可呼秋雁,云深才好觅仙屐。
始惊蜀天清兮蜀云幻,复叹蜀水妙兮蜀山奇。蜀山奇,望八极,祁连天山坐相望,昆仑唐古横断西。龙山分列江河措,经纬纵横华夏依。山拱河卫形不尽,山依河倚势无圻。万屹千岏争攘攘,千崷万岘拥熙熙。天高地远连六合,深形大势八荒弥。白云深处倾玉帘,山径危绝挂天梯。千林怪木击风鼓,万丈嶰壑响鸣镝。仰望雄山不见天,俯视云林莫知底。
日月合易,象在龙天,天予华夏,富诸龙山,其时至中华,气象伟万千。铁嵴(骨)万里根盘(牢)地,绿甲千旬气弥天。险峰直上,群岩叠悬,壁立雄嶂神斧削,插天奇屹(峰)仙剑寒。岠(山)中仰视遮高天,遥观青翠叠重峦。风云万岭浮天际,光雨千溪落地渊。崇嶟气激嘘长啸,巇峪潮生泛疾漩。虎吼熊咆林间纵,鲲腾蛟跃浪中翻。庸人远望已胆颤,壮士临之乐登攀。
传说伏仙草、栖猛兽,藏异果、远尘凡。巨鲲自觉虾蟹小,雄鹰当看燕雀低。深潭无波隐蛟龙,任人垂钩下网捕鳞虫。仙猿尖啸穿云林,目难追兮树森森。时见苍鹰搏狐兔,又几多险涧跃猛虎。
峻拔雄山接海日,浩荡高风贯寰宇。龙山雄伟势腾天,鲲流滔滔汇海去。地陷东南水流补,天倾西北山为柱。万年凝雪披白玉,千秋木落飞鸿羽。敬此青山高,爱此大江阔,大日迎我登顶来,长风为我廓天宇。千旬荡波映月轮,万里扬风摇海日(开海雾)。波流不可息,长风荡未已,我心归何处?
我叩天门欲归去,诸仙纷言世悲苦。凤凰金台萧宜弄,麒麟玉阁书可读。捧日高标六龙行,量天振翼鸿鹄举。秋清云淡高风便,事业名山当自许。千劫万世谁成仙?仙人悲泪竟如雨。雨映林光千涧涨,风掠云根万峰浮。龙山腾跃势欲飞,霸世雄峰连天路。
旧传海上有仙山,烟云轻渺虚无间。香花宝华如珠玉,青松扭曲若龙盘。海岛终为一隅地,雄奇正叹龙山前。岩际古松枝摩天,岫窟渐没失云烟。奇石嶙峋仙布阵,怪树舞风旗招展。隐隐洪钟松外传,霭霭云生峰不见。峙列雄峰遮断天,乱布云林迷仙眼。天风旋岚绝飞鸟,峭壁穿云跌虎豹,唯大丈夫可登攀。天渊精气混云岚,旭日磅礴千峰巅。仙花香传九万里,苍木耸霄绿藤悬。明月轮转过九天,九霄风贯忽然间。白云如海冰冻结,奇松顶雪意凌寒。
秀峰入云三千尺,直接明月照琴台。
峻列雄峰挂奇(巉)岩,仙云缭绕覆大千。龙山坐镇天地间,鲲河奔冲永不闲。
绝岭遥遥缠复绕,万龙聚首共来朝。千秋万代有天骄。
风来松海万重涛,雨落涧林千龙啸。中有仙人乐逍遥。


楼主:温雅798  时间:2022-07-15 11:16:54
@燕飞南天007 2022-07-14 20:51:08
秀峰入云三千尺,直接明月照琴台。
看过大作,用另一首诗里的孰奏广陵琴,东山有客归两句的一象多喻境来讲这两句,真是妙极了。
-----------------------------

33维的诗境,听起来挺离谱的,所以当时我们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来论证,经常举很多例子,因为例证多才是更有说服力的。
这首诗中,这两句很特别,因为有着独特的意韵,所以两句单独成段,是一种特意的凸显。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