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视角下的晚清近代史纪事

字数:12195访问原帖 评论数:3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12-03 18:46:10 更新时间:2021-12-08 02:57:46

楼主:最牛最卑鄙  时间:2021-12-03 10:46:10
一、平回疆张格尔——鸦片战争前中英的间接冲突
众所周知,中国的近代史从鸦片战争开始。鸦片战争爆发之后,大清的道光皇帝曾询问大臣:“英吉利至回疆各部有无旱路可通?平素有无往来?与俄罗斯是否接壤、有无贸易相通?”。后人往往因此笑话,大清皇帝怎么如此无知,英军都打到家门口了还不知道别人在哪。英国跟法国都还隔着海峡呢谁不知道,跟新疆八竿子也打不着啊。嗯,其实回疆作为地理名词已经消失,吃瓜群众大多也只知道跟新疆有关。这多半还要归功于武侠小说和影视剧,比如金庸先生的《书剑恩仇录》,书中红花会群雄最后就隐居于回疆。
但道光皇帝其实不是笨蛋,相反从小就很聪明好学。史书记载,道光六岁入上书房上学,读书能一目十行,且学习又刻苦,每天天不亮就发奋苦读。长大后经史子集融会贯通,30岁出头就写成诗文集四十卷。按现在话讲,真就是出身比你好,还比你聪明,更比你努力,没发过若干篇核心或者专著的还真没资格鄙视人家。道光不但有文才,个人的勇武也很强悍,射箭打枪都是一把好手。在他10岁那年,跟随爷爷乾隆皇帝去承德木兰围场打猎,出手就射死了一只鹿。玩过射箭的人知道,十几米的固定靶,没训练过的人成年人不容易射中的,更别说射跑动中的鹿这种运动能力很强的动物了。乾隆自己11岁时跟随他爷爷康熙猎了一头熊,当时康熙非常高兴,说乾隆的命很“贵重”。乾隆看到小道光猎到鹿,就回忆起当年受到康熙夸奖的事情,非常开心,专门赋诗一首纪念,并赏赐了黄马褂。道光这个待遇在皇孙中绝无仅有,道光的父亲嘉庆皇帝能被选中继位,搞不好也有乾隆隔代传位的考虑。等到道光的父亲嘉庆皇帝在位时,有一次造反的天理教窜通部分太监攻入紫禁城(港剧《金枝欲孽》里,最后两集一群人攻进皇宫那一幕就是此事),当时还是皇子的道光临危不乱,立刻命令身边的太监关闭宫门,天理教有人试图翻墙进去,道光掏枪就击毙了2人,剩下的天理教徒不敢再翻墙,只好离开试图寻找别的宫门进入。道光一边安排人保护皇后,一遍协同大臣调派侍卫、官兵布防搜捕,并及时通报正在承德回京路上的嘉庆皇帝,到第二天已将造反的天理教徒全部拿下。从道光登基前的这些表现来看,可以说文武双全,不失满洲健儿本色。
那道光皇帝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鸦片战争中英军都从海上来袭,何以道光要问询英国与回疆有无陆路可通?这事儿必须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方面就是回疆问题,回疆也就是南疆。新疆的地形简单来说就是三山夹两盆,即北边的阿尔泰山、中部的天山和南部的昆仑山,中间夹着准格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准格尔盆地为北疆,塔里木盆地为南疆,再加上东边的吐鲁番小盆地(吐鲁番也称东疆)就是整个新疆。回疆一般指沿塔里木盆地边缘分布的南疆八城:喀什噶尔、英吉沙尔、叶尔羌、和田、喀喇沙尔、库车、阿克苏、乌什,前四城称为“西四城”,后四城又称“东四城”。



清朝平定三藩后,最大的威胁就是老巢在北疆的准格尔汗国。康熙皇帝最担心的事,就是准格尔与当时力量已经进入亚洲的俄罗斯结盟,不惜在对准格尔作战前对俄稍作让步,换取清俄尼布楚和约,之后集中力量对付准格尔。(康熙给谈判大臣索额图的指示是,尼布楚所在的贝加尔湖东部地区能谈下来更好,谈不下来就给沙俄。索额图最后以放弃尼布楚地区为条件,与俄国使团达成合约。)大清从康熙打到乾隆,花费上百年才灭了大敌准格尔。乾隆灭准格尔时,顺手就把被准格尔统治的回疆也给占了。没想到,长期被准格尔软禁的回部宗教领袖大小和卓,一被清军放回到回疆就起兵造反。和卓的意思是圣裔后人,回疆大小和卓是兄弟俩,他们家族世代宣称是先知穆罕穆德女儿的后裔,在回疆各部声望极高。清军又花了大力气镇压,才平定叛乱,把大小和卓给宰了。大小和卓虽然死了,但他们的子孙依然流窜在中亚地区,随时伺机试图返回回疆作乱。道光刚继位时,就碰上了大和卓的孙子张格尔在回疆发动的大规模叛乱,那也是道光年间在鸦片战争之前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事。
第二方面就是英国与回疆陆路是否有联系的问题。个人认为鸦片战争让道光皇帝担心的是,突然爆发的东南战事与西北的长期边患存在呼应的可能。清朝与英国公开交往最早的史料记载是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但其实在之前一年的第二次廓尔喀之战中清军统帅福康安就已经跟英帝国印度总督康沃利斯通过书信,但福康安当时还不知道对方是英国人(这个康沃利斯就是在北美独立战争中最后的决定性战役——约克镇战役中带领英军投降的英军统帅康沃利斯将军)。廓尔喀就是尼泊尔,尼泊尔入侵西藏,福康安奉旨率军征讨。西藏人把当时在印度的英国殖民政权称为“披楞”,根据喇嘛提供的信息,福康安以为“披楞”是印度的一个酋长国之类,进攻尼泊尔时发信给“披楞”首脑,要求对方协助大清天兵进攻尼泊尔。当时通信不便,印度总督康沃利斯的回信到来时尼泊尔之战已经结束,康沃利斯的回信很客气,但其称与广州的贸易往来如何如何,却让福康安一头雾水。福康安曾担任两广总督,对广州的国际贸易是有了解的,但从未听过“披楞”这个国家。第二年英国马噶尔尼使团访华揭开了谜团,福康安也在北京参与了接见使团,通过让尼泊尔战俘辨认使团长相外形,终于弄清楚了“披楞”就是英国。后来在乾隆给英国国王的回信中,提到了英国从印度派遣使者前往西藏的事情,足以证明大清已经知道了英国在印度的存在。
那道光皇帝的关心就很明显了,英国在印度的地盘到底在什么位置,是否可以渗透到回疆,毕竟在中英双方开战的情况下要考虑对方在各个可能战略方向的威胁。之前作乱的张格尔已经兵败被杀,但是和卓的子孙还有流窜在外的,万一双方勾结呢?其实,道光皇帝不知道,张格尔就跟英国人有过勾结。
张格尔是大和卓的孙子,大小和卓被杀时他父亲才4岁,被乳母带着逃亡到浩罕汗国(当时中亚三个汗国,希瓦汗国、布哈拉汗国、浩罕汗国),后来生了三个儿子,张格尔是次子。张格尔在浩罕出生长大,但父亲一直宣扬家族的和卓身份,要儿子们不要忘记恢复回疆的大业。张格尔青年时到处游学宣讲,曾经到过阿富汗的喀布尔,就是在这里跟英国在中亚地区的密探打上了交道。父亲死后张格尔回到浩罕汗国,跟浩罕汗谈了点条件,希望能够获得浩罕支持复国。浩罕汗国当时跟清朝在贸易上有点矛盾,(浩罕想获得喀什葛尔贸易垄断权,清朝不给还要加税),也想放张格尔去恶心一下清朝,双方一拍即合。1820年8月,道光刚登基没几天,就收到喀什葛尔帮办大臣的奏报,说有个叫张格尔的自称大和卓的孙子聚众闹事。道光当时还在忙于嘉庆的丧事没太多精力管,只下旨让伊犁将军庆祥前往喀什葛尔处理,庆祥派兵进剿,擒杀百余人,张格尔带着剩下的人窜逃到境外。后面几年张格尔一直在窜扰喀什葛尔,但就凭靠宗教号召起来的手下几百号信徒,实在打不过清军驻喀什格尔守备军队,每次都被打的狼狈逃窜。张格尔一直请求浩罕汗国借兵给自己,但是浩罕大汗总是顾左右而言他,他只是想借张格尔给清朝制造点麻烦,就没想过出兵。到1824年时张格尔也认识到浩罕汗国这个靠山不靠谱,想想单靠自己要复国那是希望渺茫,几乎要放弃造反,想能不能在大清当个富家翁,要是能过上每天混吃等死的日子似乎也能接受,于是送信给在喀什的庆祥说自己并不想造反,只要大清将和卓在喀什葛尔的农庄划给自己作为世袭领地,就保证日后不再聚众闹事。其实这次大清有可能以比较低的代价解决回疆问题,但问题是从朝廷到回疆地方大臣都没把张格尔放在眼里,大清连大小和卓都杀了还能让和卓孙子威胁?庆祥压根没搭理他。张格尔一看大清不给自己机会,那还得造反一条道走到黑,牙一咬给浩罕大汗开出大价码,承诺只要浩罕国出兵帮他夺回回疆,西四城子女玉帛共享,还割让喀什葛尔作为酬劳。

1826年张格尔再次窜入回疆,这次他直奔和卓家族陵墓祭拜,庆祥调遣西四城的清军前往围剿。按以往经验张格尔打不过肯定就要往境外跑,但这次张格尔居然不往外跑,反而向内突围。庆祥心想丫的这次肯定插翅难飞了,结果张格尔到回部的各地农庄大搞煽动,居然整个西四城的回部都被他煽动了起来,纷纷起来攻击清军,清军反而陷入被包围状态。英吉沙尔、叶尔羌、和田的清军之前被抽调了部分增援喀什葛尔,守城清军不过数百,在内外夹击之下很快陷落,只有庆祥率领的2000多清军在喀什葛尔城死守。浩罕大汗得知消息后决定趁火打劫,亲自率兵前来,结果张格尔这次对他一点都不客气,说喀什葛尔子女玉帛都在城中,浩罕大汗你有本事就自己去取。浩罕汗大怒,独自率兵进攻,庆祥率军死守,浩罕军队攻城五天死伤惨重毫无所获。浩罕大汗此时收到消息说张格尔准备偷袭自己,吓得赶紧回撤,半道上被张格尔追上掩杀一阵,带着残兵败将逃回了浩罕。
张格尔怎么敢跟自己的靠山浩罕汗国翻脸?部分是因为他已经基本拿下西四城的地盘,腰杆子硬了,还有原因是他跟英国人接上了头。张格尔之前在阿富汗就跟英国人打过交道,此次入疆就派人跟英国东印度公司联系,以回疆贸易为条件换取英国支持。在张格尔的邀请下,英国东印度公司派了些人经过克什米尔到喀什葛尔,在张格尔军中帮他训练军队,并卖了些军火给张格尔。张格尔的军队原是乌合之众,经过英国人的训练后战力才有所增强。喀什葛尔清军坚守城池2个月,张格尔最后用挖地道的方式炸塌城墙攻破城池,城中清军全部阵亡,庆祥自缢而死。
道光在北京,6月才接到庆祥的奏报,围住了张格尔要一举成擒,不到一个月收到消息回疆西部几乎全丢了,形势发展之快完全超出意料。整个回疆一夕数惊,到处都在上报形势危急,请求增援。道光冷静分析了形势,认为张格尔叛乱已经蔓延西四城,同时在向东四城渗透,他下旨让接替庆祥担任伊犁将军的长龄先从乌鲁木齐北疆各地调集兵力,扼守阿克苏阻止张格尔东进,以求将张格尔叛乱隔绝在西四城。同时六百里加急下旨陕甘总督杨遇春准备统兵入疆增援,并指示他派部分兵马先行前往吐鲁番确保东疆。
道光为求一举平定张格尔,防止打成添油战术一波波送,要求长龄必须等到各地增援兵力到齐再进攻。清廷除从伊犁和乌鲁木齐等北疆调兵前往阿克苏外,另从甘肃、陕西、四川、吉林、黑龙江以及京城调集八旗和绿营官兵参战,总兵力超过4万人。道光深知大军深入西域作战,后勤补给至关重要,在兰州、哈密、吐鲁番、乌鲁木齐分别设立后勤基地,各派大臣专员负责。因清军在北疆屯田已久,乌鲁木齐存粮达3600万斤,官兵口粮主要从乌鲁木齐转运,仅运输的骆驼就用了2.65万头,另从伊犁以及陕甘两省调用战马2万余匹,另外购买马车4000辆,火药、铅弹以及各类军事物资等源源不断运到兰州集中,再逐层转运送往阿克苏。陕甘总督杨遇春是曾随福康安参加远征尼泊尔的宿将,军事经验丰富,在冬季大雪封山之前先派陕西提督杨芳带兵攻占了阿克苏西南的要地柯坪,打开了进军喀什葛尔的道路。
1827年开春清军主力大举进攻,一个月之内四战四胜,击破张格尔军主力,收复喀什葛尔,到3月底又收复英吉沙尔、叶尔羌、和田,回疆再度平定。张格尔在喀什葛尔陷落时又逃到中亚流窜,长龄等因此受到道光严厉斥责,幸好张格尔听说清朝大军撤回内地后在当年12月又纠集几百人试图进犯,长龄立刻派杨芳连夜出击擒拿。杨芳兵分三路穷追,终于生擒张格尔,1828年送到京城凌迟处死。
在清军到来前英国人已经撤走。在喀什葛尔的英国人经过观察分析,发现张格尔无法维持能够对抗清朝的武力。道光皇帝远征回疆的大军共耗费白银1116万两,清朝之前在西四城的3000驻军每年耗银达50万两。张格尔为了对付清朝即将到来的平叛大军,除在当地动员了超过10万人上阵外,还从中亚各地征召了上万名名宗教狂热分子当雇佣军。英国顾问判断,要维持这个规模的军队起码的战斗力,所需的武器等军资至少要300万两白银,但回疆每年税收不过6万两出头。如果英国要支持张格尔,就得自己掏这三百万两白银。但南疆非常贫瘠,英国在当地的贸易能获得的利润很有限,相比之下在广州的贸易获利巨大,为张格尔得罪大清划不来。东印度公司最终决定放弃张格尔,在清军进攻前英国人又偷偷都溜了。
楼主:最牛最卑鄙  时间:2021-12-05 20:25:04





二、道光所不知道的——英俄在中亚的博弈
张格尔曾受到英国支持这件事,道光皇帝是到死都不知道的。大清对涉及到回疆的外国干涉只了解到浩罕汗国在背后搞鬼,长龄在平定张格尔后上书,请求再增兵添将,远征浩罕,即宣扬国威又一劳永逸。这主意听起来不错,但道光接手嘉庆的国库存银不过2700万两,平张格尔就花了1100多万两,又要应付黄河发水什么的,远征浩罕也只能想想了。长龄再要求给回疆驻军每年增加军费50万两,朝廷最后答应给每年给18万两,顶天也就这个数了。至于英国干涉新疆的事情,大清是完全被蒙在鼓里,但是却有另外一个国家门儿清,那就是俄国。俄国情报人员对英国人在中亚的活动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沙俄驻哈萨克斯坦情报官将英国与张格尔联系的事情从头到尾汇报给了俄国政府。那英俄两国为何在遥远的中亚地区比近在咫尺的大清还敏感?

1815年,随着威灵顿公爵在滑铁卢战役中击败拿破仑,英国终结了法国主宰欧洲大陆的希望。在战后的维也纳体系中,英国的目标是维持欧洲大国之间的均衡,防止再次出现拿破仑式的强权,同时确保本土到世界各殖民地的航道畅通。而俄国在反法战争中贡献最大,军力最强,且扩张领土意图十分明显,沙皇一手主导建立了由俄、普、奥三家组成的神圣同盟,意图主宰欧洲秩序。普鲁士的扩张势力目标主要在德意志邦联内部,与俄国势力扩张无甚冲突。奥地利虽然参加了神圣同盟,但是俄国在东欧和近东的扩张对其传统势力范围具有威胁,就被英国拉拢共同遏制俄国。法国外交大臣塔列朗抓住英国遏制俄国独霸而不愿过多削弱法国的想法,在法国还被各国联军占领的情况下保住了法国在大革命之前的全部领土。总的来说,维也纳体系是五大强国均衡体系,但是英、俄又是强中之强,从此时起,俄国替代了法国,成为英国遏制的主要目标。英国和俄国的矛盾,是贯穿19世纪大部分时期国际关系的最主要的矛盾。

而英俄在中亚的较量,甚至早在拿破仑被打垮之前就开始了。1807年,还在俄法结盟期间,英国政府得到情报,拿破仑建议俄法联军入侵印度,法军远征军计划横穿伊朗和阿富汗,与俄军在阿富汗会师,然后度过印度河南进。英国政府和负责征服印度事宜的东印度公司对于法俄联合入侵印度这一计划的可行性无法做出评估,因为英国到印度历来都走海路,至于印度北部到俄国控制地带之间广阔的中亚地区则一无所知。法俄联盟很快破裂,随着拿破仑的战败,法国对印度的威胁消失了,但是崛起的俄国对印度的威胁更大。当时英国尚未完成对印度的完全征服,但已将印度视为大英帝国的禁脔,为应对俄国对印度的威胁,开始陆续派出多起情报人员前往阿富汗、伊朗以及中亚的各个汗国进行考察。根据英国情报人员的报告,俄国在伊朗和希瓦汗国、布哈拉汗国等多处都有扩张意图,其情报人员深入西亚、中亚的时间要比英国早不少。

自19世纪初开始,英俄两国各自的情报人员在广阔的中、西亚内陆腹地的各种探险,是被称为英俄大博弈的19世纪英俄争霸的重要组成部分。1831年,一名叫康诺利的英国军官亲自实践了从俄国出发,沿陆路抵达印度的全程,并写了本书《从英国陆路出发,途径俄国、波斯及阿富汗,前往印度以北地区》。康诺利根据自己亲身探险经历,在书中分析,考虑到俄国进攻印度的军队规模,其实际可行的路线只有两条,一条是经过希瓦汗国到达阿富汗东部,再从北往南穿越阿富汗抵达印度河;另一条是从波斯出发抵达阿富汗西部,然后又西往东穿越阿富汗抵达印度河。无论俄国选择哪条路线,阿富汗都是必经之路。因此英国要确保印度安全,就必须确保阿富汗不为俄国所控制。

19世纪初,统治阿富汗的杜兰尼王朝被推翻,王子苏加流亡在印度。此时的阿富汗有众多割据势力,阿富汗三大城市中的两个——喀布尔和坎大哈被巴拉克宰家族占据,另一个城市赫拉特在另一名军阀统治之下。喀布尔位于阿富汗东部,也是阿富汗的首都,坎大哈位于阿富汗南部,赫拉特则是阿富汗西部重镇。


在阿富汗西边的波斯,此时处于恺加王朝的统治之下。恺加王朝的开国之君阿加,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从太监奋斗成皇帝的人。阿加本来是波斯北部一个部落首领之子,在6岁时因部落被打败,被当时统治波斯部分地区的桑德王朝抓去阉了进宫当小太监,之后的宫廷岁月中一连串宫斗操作居然当上了太监总管,最后趁着桑德王朝皇帝驾崩,诸子挣位的机会回到自己的部落起兵,最终削平群雄统一了波斯。太监皇帝死后他的侄儿法特赫继位,这时俄国正在向高加索地区扩张,恺加王朝在与俄国的几次战争中都吃了亏,政局慢慢受到俄国的影响。第三代皇帝米尔扎的父亲是皇储,父亲没熬过爷爷先死了,自己被立为皇太孙,老皇帝法特赫驾崩后被一个叔叔篡位,眼看着要成为波斯建文帝了,俄国出面干预,最终又胜利翻盘。

俄国觊觎印度,但也不愿贸然与英国正面冲突。在扶持米尔扎登上波斯皇位之后,即怂恿波斯出兵阿富汗。因过去统治阿富汗的杜兰尼王朝开国皇帝曾是波斯前朝的将领,米尔扎也认为阿富汗应当服从波斯的统治。1837年11月,在俄国顾问的支持下,米尔扎御驾亲征阿富汗,第一个目标就是阿富汗西部的赫拉特地区。波斯要出兵的消息迅速被英国人侦察得知,印度总督府即刻派出一名叫璞鼎查的军官前往赫拉特,璞鼎查迅速取得了赫拉特统治者的信任,协助指挥赫拉特军队对波斯军作战。阿富汗和波斯两国军队分别在英俄两国军事顾问的指挥下在赫拉特城下进行殊死搏杀,直到1838年4月波斯仍未攻下赫拉特城,但赫拉特也已岌岌可危。璞鼎查决定前往波斯军营会见波斯皇帝米尔扎,赫拉特人担心他的安全,璞鼎查赌米尔扎不敢跟英国开战,反而会保证他的安全。在波斯大营之内,璞鼎查告诉米尔扎,希望波斯退兵,俄国顾问针锋相对,鼓励波斯进攻。米尔扎对璞鼎查表示自己对英国人很尊敬,但是赫拉特必须要拿下,希望英国不要干涉。双方未谈拢,围城战又持续了两个月,两军都已精疲力竭。6月中旬,英国舰队抵达波斯湾。6月底,俄国顾问亲自上阵,组织波斯军队进行五路总攻,终于突破了赫拉特城防,赫拉特统治者丧失了斗志要逃跑的时候被璞鼎查一把拽住,拖到城防缺口处死守不退,最终顶住了波斯军的攻击,波斯的俄国顾问却战死在这场战斗中。随后,英国政府派外交特使抵达赫拉特城外,会见了米尔扎皇帝,指出如果波斯不退兵就意味和英国开战,在英国舰队的威胁下米尔扎退缩了,下令撤军。英军军官璞鼎查一战成名,被伦敦各大媒体宣扬为“赫拉特的英雄”。

赫拉特攻防战是19世纪英俄大博弈的一个爆发点,英俄之间的敌意开始公开化。英国驻俄公使会见俄国外交大臣,要求俄国解释,俄国外长声明俄国政府无意撺掇波斯进攻阿富汗,且将外交部发给驻波斯公使的文件档案给英国大使查阅。这样俄国政府将责任撇清到了其驻波斯公使的个人行为上,帕麦斯顿在伦敦召见俄国驻英公使,要求俄国政府立刻撤换俄国驻波斯公使,俄国按照英国的要求做了妥协。但是赫拉特战役依然极大了刺激了英国政府,帕麦斯顿和印度总督都想一劳永逸的解决阿富汗问题。反俄情绪在英国本土日渐高涨,泰晤士报发表评论文章,鼓吹英国应在从匈牙利到尼泊尔的广阔地带与俄国对抗。最终议会决议出兵,以扶持阿富汗亡国的杜兰尼王朝末代王子苏加复辟的名义进军阿富汗,将阿富汗变成英国的附属国。

1839年4月,英军集结15000军队进入阿富汗,另外雇佣了30000名印度人组成后勤补给队伍,购买了30000头骆驼进行运输。4月25日英军进抵坎大哈城下,坎大哈领主不战而逃,英军兵不血刃进城。最激烈的战斗发生在喀布尔南面的加兹尼要塞,英军出于轻敌和快速进军考虑没带重炮,在攻城时不得不让工兵用炸药炸开城墙,在作战中伤亡165人,其中17人战死,阿富汗守军战死至少500人。加兹尼失陷后巴拉克宰家族的军队望风而溃,7月初,英军未经战斗占领喀布尔,家族首脑多斯特·穆罕穆德向英军投降,被流放到印度。英军大部撤回印度,留4500兵力守卫喀布尔,另有小规模分队驻守加兹尼、坎大哈等要地,杜兰尼王朝末代皇帝苏加在英军保护下复辟。

英军进军阿富汗的消息传到俄国后,俄国政府当即决定进军吞并中亚的希瓦汗国。俄军远征军兵力为5200人,征用了10000头骆驼。但是俄军在冬天的进军,遭遇了罕见的暴风雪,后勤补给断绝,不得不在艰难行军三个月后又返回出发地,回程耗时接近四个月,病死人数超过1000人,损失骆驼8500头,连希瓦汗国的边境都没摸到。而英国在征服阿富汗后,已经有人提出,推动希瓦、布哈拉、浩罕三大汗国建立同盟,在英国的支持下对抗俄国。英国在中亚对俄国的博弈中暂时占据了优势。
楼主:最牛最卑鄙  时间:2021-12-06 19:53:02
三、英国对华贸易的扩大——英印中三角贸易
英国与俄国在亚洲进行大规模博弈的逻辑起点,是保卫印度殖民地。英国最早只是委托一个私营公司——东印度公司开拓印度市场的贸易,约17世纪初东印度公司开始与印度进行贸易往来。18世纪下半叶,印度莫卧儿王朝统治崩溃后,东印度公司开始对印度进行了长达数十年的殖民征服进程。19世纪初开始,印度逐步成为大英帝国皇冠上的明珠,保卫印度这颗明珠成为英国上下的共识。俄国对印度可能的威胁,是英国政客得以在国内大肆制造遏制俄国的舆论氛围,并散播俄国威胁论的有力借口。

一般来说,英帝国的形成从时间上被分成两段,北美殖民地独立以前被称为第一帝国时期,北美独立后被称为第二帝国时期。在第一帝国时期以及第二帝国初期,除北美外,其他殖民地给英国带来的收益并不多。例如1805年,英国的出口中占比最大的是欧洲大陆,约1300万英镑;其次是北美,约1100万英镑;整个亚洲只有约290万英镑。事情从拿破仑战争时期开始改变,拿破仑不但用大陆封锁政策打击了英国对欧洲大陆的出口,还挑拨英美关系,导致了美国第二次独立战争。英国对欧洲的出口在大陆封锁政策的顶峰1808年时下降到了约900万英镑,对北美的出口在英美战争爆发前的1811年则暴跌至约180万英镑,英美开战后几乎跌到0。

大概在18世纪中期,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生产力爆发式增长,光靠国内市场已经不可能满足资本扩张的需求,国内产能严重过剩,扩张海外市场对其资本主义发展是刚需。东印度公司垄断东方贸易200余年,国内早就有诸多不满。在之前欧洲和北美市场开拓顺利时还勉强能说的过去,到欧美市场都遭遇重挫时,东印度公司的游说集团再也无法说服议会。1813年,下议院正式取消了东印度公司的特许状,允许其他英国资本进入印度市场。英国在印度的贸易开始飞速上涨,例如英国最大的出口产品绵织品,出口印度的数量自1815-1835年间增长了62倍。印度,成为了第二帝国时期大英帝国的基石。

回过头来说东印度公司,东印度公司搞了200年垄断,你现在让他跟人竞争那怎么搞的过?议会为安抚东印度公司,给了个缓刑条件,允许东印度公司再垄断对华贸易20年,也就是1813-1833年其他英国公司不允许进入中国市场。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先开始就是在中国和英国本土之间当倒爷,所获利润还是颇为可观,批发的商品有瓷器、丝绸、棉布等等,最主要的是茶叶。在英国的茶叶销售价是在中国采购价的7倍以上,所以东印度公司的对华贸易中茶叶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到1825年茶叶已经在东印度公司在华采购商品中占比达94.1%。

由于中国当时还处于自然经济状态,对英国主要出口产品纺织品,不管是毛纺织品还是绵纺织品都没什么需求,东印度公司从英国运来的成本18两的呢绒布在中国卖14两都卖不掉。货物贸易无法平衡,就只能用硬通货——白银采购中国的茶叶,东印度公司只能靠茶叶卖了换白银再来采购,这就导致英中贸易长期逆差。东印度公司的对华茶叶贸易虽然赚钱,但是却导致英中贸易长期逆差,因此遭受了不少重商主义者的指责。东印度公司想不断扩大茶叶进口,也缺乏足够的白银来支撑这一战略的实现。

那从本土运送货物到中国不好卖,卖别的呢?东印度公司又试图从印度倒腾点什么来中国卖。先开始倒腾印度棉花,这个卖的也还不错。江浙地区在大清乾隆年间已经百年未见兵戈,工商业都很繁荣,手工棉纺织业兴旺,本地有时候供应的不太够,所以东印度公司卖一担印度棉花利润也有一倍。但是中国本土棉花产量也很高,印度棉花出口到中国的规模很快碰到天花板,不可能够着进口茶叶的数量。 后来发现鸦片好卖,开始倒腾鸦片。先开始从土耳其等地买鸦片再卖到中国,后来觉得既然鸦片贸易前景这么光明,那何必当二道贩子,干脆自己生产。1773年,东印度公司开始在印度大面积推广种植鸦片,公司统购统销,且先付定金,印度的数百万农民开始转而为公司专门种植鸦片。1796年,也就是大清嘉庆元年,嘉庆皇帝禁止鸦片进口后,东印度公司不再直接贩卖鸦片来华销售,改为在印度搞批发,卖给散商,散商再来华销售鸦片,得到东印度公司许可进行对华贸易的散商,大清这边称为港脚商人。这里面东印度公司的批发价比从印度农民那的收购价高六倍,虽然没赚到终端的钱,也盆满钵满了。随着中国抽鸦片人口的逐渐增多,东印度公司鸦片生意规模持续扩大,从1800到19世纪30年代增长了4倍多。

鸦片贸易的兴盛,使得英国本土、印度、中国之间三角贸易得以成形:英国的纺织品大量进入印度,印度的鸦片卖到中国,中国的茶叶卖到英国。在这个循环下英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转为顺差,且逐年扩大。

大清朝的对外贸易口岸,本来有广州、厦门、宁波和上海四处,但乾隆时期一位官员上奏称洋船船坚炮利,在各通商港口会对海防构成威胁,只有广州的海防形势较其他三口要强很多,因为洋船要经过珠江抵达广州,一路必须经过虎门海防要塞,足以抵御洋船。1757年,乾隆根据他的奏章,决定取消其余三处口岸,只留广州一口通商。从此广州独占中国对外贸易口岸的地位长达八十多年,在清朝中期是仅次于苏州和京城的大都市。广州的对外贸易模式,是由朝廷指定民间的商行全权负责与外国的商行进行贸易往来,官府不直接与洋人对接。广州的对外贸易商行又称为“牙行”,这里的“牙”其实就是衙门的衙,表明是有官方背景的民营企业,有点半官方的意思。牙行的主管机构是粤海关,粤海关的关税收入直接上交内务府,算是皇家的私房钱。康熙年间粤海关招募了十三家商行成为牙行,之后牙行数量也在变化,最多时达到二十多家,但约定俗称称为“十三行”,是实际上的大清外贸垄断企业。

2001年,《华尔街日报》曾列举了1000年来世界上最富有的50人,“十三行”中怡和行的老板伍秉鉴就名列其中,据说1834年时伍秉鉴资产已达2000万两白银,是当时的世界首富,资产是美国首富的资产的3倍多,约等于清朝半年的财政收入。伍秉鉴的父亲曾在以前十三行中最大的同文行内担任账房,后来自己创业建立了怡和行。32岁时伍秉鉴接手怡和行,将怡和行做到了十三行第一,取代了同文行。怡和行与英美商行往来密切,1830年东印度公司在华采购茶叶份额的18.6%来自怡和行,与伍秉鉴的合作的铂金斯洋行是美国在广州最大的商号,贸易额占到了美国对华贸易的一半。关于伍秉鉴有几个小故事,大概能说明一下此人的能力和为人处世的风格。据说,有一次伍秉鉴曾心算存放在东印度公司的期票的利息,与对方公司财务人员仔细计算完后的分毫不差,使得对方极为震惊;又有一次,一名美国波士顿商人替伍秉鉴承销一船生丝,卖完后自作主张,用货款购进一批英国毛织品想赚个差价,结果毛织品卖不掉无法还款,只能跟伍秉鉴承认错误,没想到伍秉鉴二话没说就原谅了他,盘下了滞销的毛织品,然后通过自己的商业网络卖到了菲律宾。还有一次,英商在广州找商行代理销售羽纱,在剧烈竞争下怡和行接下了这个大单,伍秉鉴在接下单后却请十三行各行老板一起吃饭,说自己一家吃不下这么大的单子,请大家一起参与,于是各商行老板都对他称赞不已。

十三行不仅直接与英国东印度公司交易,也为港脚商人们作保,与之进行交易。但港脚商人大多是走私鸦片的商人,除与十三行进行正常贸易外还直接与内地的鸦片走私商进行鸦片交易。鸦片交易就在珠江口外的伶仃洋进行,港脚商将鸦片一箱箱的堆在一种无动力装置的平底大船——趸船上,广州城内有中国走私商专门负责前往销货,这些中国走私商当时被称作“窑口”。窑口先将钱交给城内的英国商馆,拿着提货单再开走私船去外洋取货。走私船上武装齐全,一般情况下都事先贿赂好各路官员,但当真遇到官兵捉拿就武装反抗。在复杂的交易流程中,出现了类似现代贸易融资的模式。东印度公司从十三行采购茶叶,之前都要直接预付,现在可开具汇票,十三行拿汇票可直接支付给窑口换白银,窑口将汇票支付给港脚商人购买鸦片,港脚商人持汇票可在伦敦东印度公司总部直接承付白银。随着鸦片进口贸易额超过茶叶出口贸易额,中国商人光凭东印度公司采购茶叶的预付款汇票已经无法满足贸易需要,开始直接支付白银购买鸦片,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白银外流进程。

1834年,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垄断权到期。东印度公司在议会进行的延期努力失败,6月,议会通过了《中国与印度贸易管理法》,正式宣布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垄断权废除,对华贸易向所有英国臣民开放。东印度公司因为多年来独占对华贸易垄断权的获利,在大清的对外贸易政策上抱有满足的态度,不太想搞事情。随着英国对华贸易的转为自由贸易,众多要求中国开放自由贸易的商人涌来了广州,英国国内自由贸易的思潮也将对议会的对华政策产生巨大的影响。

1834年7月,英国外交大臣帕麦斯顿提名海军军官出身的律劳卑担任驻华商务监督,并指示他到广州后应立即以公函通知两广总督,表明自己的官方身份。律劳卑抵达广州后即发函给两广总督卢坤,要求双方会见,并且派人直接前往城门投递公函。卢坤之前已经收到十三行转达的东印度公司驻广州代表通知,说公司即将撤销广州代表处,卢坤将这个消息上报朝廷,道光批示让英国再派代表来。卢坤让十三行告诉英国人再派代表来,但他认为来的人还是一个公司的代表,区区一个商人怎么要见两广总督?而且朝廷早有明文规定,外国商人一切事情都有十三行代理,直接给官员上书是绝对不允许的。律劳卑的公函压根没人敢接,伍秉鉴此时已处于退休状态,怡和行由其子伍崇曜打理,伍崇曜从中斡旋,向律劳卑建议由自己转呈。律劳卑在伍崇曜反复劝说之下本来有些松动,结果接到对方转来的官府通报后却勃然大怒。原来律劳卑的英文名字是Napier,在给中方的公函中英方的翻译给了译名“纳陛”,而中方的通知中却翻译成律劳卑,翻译指出这是辛劳卑微之人的意思。律劳卑怒不可遏,认为这是清廷对他的侮辱,坚决不妥协。

卢坤见律劳卑完全不按规矩来,决定赶走他,勒令十三行通知律劳卑立刻离开广州。律劳卑拒不离开,还派人在城里张贴告示指责卢坤,声明卢坤阻碍两国贸易损害了两国人民的利益。卢坤大怒,下令全面断绝与英国的贸易,派兵包围英国商馆,撤走所有中国的服务人员,并停止供给生活物资。律劳卑让自己的贸易专员义律率三艘军舰在珠江口待命,此时便让军舰威胁广州,同时向国内请求从印度派兵支援。义律带领军舰闯过虎门炮台的阻挡抵达广州城外的江面,卢坤下令将12艘大船沉于珠江河底阻挡英国军舰前进。英国的三艘军舰摧毁了江边的不少炮台,但因缺乏陆军,无法进一步威胁广州。律劳卑指望的国内增援也落了空。当时帕麦斯顿所在的自由党内阁与议会中的保守党就爱尔兰地区征税问题爆发激烈斗争,最终国王直接解除了首相的职务,帕麦斯顿也辞去外交大臣之职,自由党看守内阁暂时没有精力顾及远东。在广州的英国商人对断绝通商很着急,纷纷询问律劳卑何时能恢复通商,律劳卑无奈之下只能屈服,下令军舰撤出珠江,自己离开广州前往澳门。卢坤在确定律劳卑离开广州后,即下令恢复通商,中英之间第一次战争危险暂时消弭。律劳卑在广州水土不服,抵达澳门后一病不起,当年10月份病死在澳门。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