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思考

字数:22389访问原帖 评论数:18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12-10 04:52:00 更新时间:2022-01-17 10:46:51

楼主:成功满  时间:2021-12-09 20:52:00
前言

楼主:成功满  时间:2021-12-10 05:47:47
101

我们对外界的感知,可以分为六种,前五种是从眼、耳、鼻、舌、身体的看、听、嗅、尝、触的五种功能,而识别外界的图像、声音、气味、味道、接触物。

这种感知,称为识,识的定义是对事物的认知判断。认知,就是知道这是什么,是怎么回事。判断,就是辨别这个事物是什么性质,比如或好或坏,对错、善恶、利弊、美丑等等

我们以眼睛来举例说明前五种感知的运作情况。

眼睛有看的功能,只要出现在视野范围内的可见物,就都能看到,在看到的瞬间,就形成一个眼识。比如说看到地上有一根绳子,在看到的瞬间,我们能知道这是绳子,这个知道,就是一个眼识。

这是一个瞬间而起的认知判断,但其实,我们看到绳子而知道这是绳子,这其中有一个运作过程。首先,眼睛的功能像照相机一样,把绳子的图像拍摄下来传输进头脑中,然后,大脑的识别能力对其进行识别后,才产生我们知道这是绳子的一个眼识。

这个过程是非常快的,也是不自觉的,我们只觉知到自己看到了绳子,并不能觉知到大脑有这样一番运作过程。

眼睛的照相机功能产生的作用,被称为“现识”,就是说像镜子一样完全还原外界事物的外貌,包括大小、形状、颜色,明暗。

照片输入大脑中,大脑对其进行认知判断的作用,被称为“分别事识”,我们根据过去对绳子的记忆、认知,得知认知判断这个图像为绳子,才形成一个眼识。

怎么知道是有这样一个过程的呢?比如说,地上有一根绳子,你在看到的瞬间以为自己看到了一条蛇。这个眼识的产生,也是如前面所说一样,先是眼睛拍摄了一张完全再现绳子的照片,输入大脑中,这是现识,但是,分别事识对其进行认知判断的时候,把这张照片的图像修改为了蛇的图像后,再形成一个眼识,于是我们就以为自己看到了一条蛇。

所以,当我们看到外在事物的时候,其实看到的并不是外在事物本身,而是经过我们头脑认知判断、加工处理后,再形成的一个事物。

前五识的运作情况都是这样,通过现识和分别事识的作用后,形成一个眼耳鼻舌身识。
楼主:成功满  时间:2021-12-10 06:40:31
102

前五识,认知判断的对象,是图像、声音、气味、味道、接触的感觉,这被称为“五尘”,就是事物的五种现象。

我们以图像来举例说明,比如一个苹果,它具有圆的外形,红的颜色,具有“苹果”这个名字,具有可以吃的性质。我们在看到这个苹果的瞬间,形成的眼识,就能认知这所有一切内容,只是这种“知道”并没有以具体的思维来呈现,就是一个“知道”的感觉,但如果别人来问你,你就能说出这些来。

以上就是我们对这个苹果形成的认知,而判断呢,就是觉得这个苹果长得好看或难看,好吃或不好吃。认知和判断结合起来,就是你对这个苹果形成的眼识。然后,你因为觉得这个苹果好看、好吃,而产生喜爱和想吃它的欲望,就是这个眼识的性质,喜贪。

所以,你看到一个苹果而产生的眼识,就包括了三个部分的内容,一个是对它的认知,一个是对它的判断,一个是因认知判断而产生的心念。

当然,这一切都是瞬间一起形成的,我们只有一个瞬间的感知而已,并不会知道到有这么多的内容。
楼主:成功满  时间:2021-12-10 07:44:03
103

对于五尘的连续现象的认知判断,就是第六识意识的作用。

比如看一场电影,对电影故事情节的认知判断,就是意识的作用,认知是指知道这个电影讲了些什么内容,有什么含义,判断比如认为这部电影好看或不好看。

在这个例子中,意识是和前五识共同作用的,比如连续的变化的电影画面,产生连续的多个眼识,各种声音,产生连续的多个耳识,而对连续的画面和声音,形成的故事情节、内容,含义、精神,产生的认知判断,就是意识。

意识负责识别的内容,一个是事物连续现象中所蕴含的规律、法则,比如事情的前因后果,故事的情节,乐曲的旋律,各种法规、定律之类,各种知识、知见、道理,各种方式、方法,对这些的认知和判断。一个是事物的连续现象所表达的含义,比如一句话、一个动作,它表达了什么意思,具有或对或错,或善或恶的性质。
楼主:成功满  时间:2021-12-10 08:21:05

104

意识识别的对象,称为“法尘”,法尘也包括我们自身精神活动的现象,比如情绪、情感、思维、欲望,意识也能对这些内容进行认知判断。

以上说的六识,都是指当下对于六尘的现象而瞬间产生的认知判断,没有进过自己能觉知到的思考、分析、辨别的过程。

另外一种认知判读,是经过了能自我觉知的一个思维过程后产生的,比如我们要判断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就回想他过去的种种言行举止,对其进行是非善恶的分辨、定义,然后再综合这些情况,而把这个人归为或好人或坏人的一类,形成对他的好感或恶感。

再比如我们对于一些事物,经过了一番学习、认识、了解、思维、辨别后,形成的认知判断。

再比如我们把绳子看出蛇后,觉得这个地方不可能出现蛇,再仔细看两眼后,得出这个是绳子的认知判断。

就是说,我们也有对我们已经产生和形成的认知判断,进行认知判断的能力。

这种情况产生的识,也都归为第六意识。

楼主:成功满  时间:2021-12-11 06:29:20
105

第七末那识,是个藏识,藏的意思是储存。

第七识负责储藏的内容,是未完成、未充分表达的思维、情感、情绪、欲望的活动。

未完成,比如遇到一个想不明白的问题,或者对什么事产生了疑惑而没有得到解答,这个问题和疑惑就会进入潜意识储藏。

或者,起了思维或情感的活动,被别的情况中断了,这个思维或情感,也会进入第七识储存。

再或者,起了一种较为强烈的欲念,但这个欲念又因为种种情况在现实中无法得到满足,或被中断、被禁止,就会储存进第七识里。

再有,一种爱恨的情感或者苦乐受的情绪,在现实中没有得到充分的释放,也会进入第七识储存。

最后一种,就是身口意行为产生的自我意识的欲望,没有得到满足的部分,会储存进第七识里。

这些储存的内容,被储存后就暂时不显现出来为我们所觉知,但之后遇到因缘触发,就会显露出来,成为前六识和五蕴的活动。


106

如来藏识,如来不是如来佛的如来,是指自己、、自身。如来藏,就是指自身所包含、蕴藏的所有内容。如来藏包括两个部分的内容,一个是记忆,一个是习气。

记忆,包括这一生有记忆能力以来,记忆后储存在大脑中的所有自身和外界的人事物的信息,包括名、相、含义、作用,各种知识、道理、知见、经历。

习气,包括所有行为方式,情感方式,秉性,欲念。

行为方式比如十八爱行的行为方式,具体的,善的有助人为乐,恶的有偷、抢、害。

情感方式,比如慈悲,爱、恨。

秉性,恶的比如贪嗔痴慢疑,善的比如无私、淳朴、善良。

欲念,比如贪欲、食色欲、好胜欲、斗争欲。

这些习气,一个来自于先天基因遗传,一个来自于后天熏染,两者共同作用形成。


107

一般为我们觉知的是前六识,第七和第八识只是对前六识产生作用,自身并不成为识,只有记忆事物和显现记忆中的事物这两种作用,并不如前六识一样,直接对事物进行认知判断。

举个例子说,你在车站上看到一个人偷东西后逃跑了,你想抓他却没来得及行动。这是前六识和五蕴的活动,然后你对这个人是小偷的认知判断就储存进第八识里了,成为过去识,你想要抓他的欲望,就储存进第七识里了。储存之后这两者就暂时不显现出来,让你可以去产生新的精神活动。

第二天你再在车站上看到这个人站在人群中,第八识储存的记忆(过去识)就被提取出来,对你当下的前六识产生作用,让你形成“他是小偷,在准备偷东西”的认知判断。第七识储存的想抓他的欲望也显现出来,让你产生想靠近过去抓他的行为欲望。

所以,我们当下产生的是前六识,前六识被储存进记忆里,才成为第七第八识。

但是修行之后,第七识和第八识,不再只是记忆的作用,能显现出来自己直接进行认知判断的作用。第七识作用的情况,就是见法,第八识作用的情况,就是正智和如如。

108

前六识工作的情况,是眼见色生眼识,耳鼻舌身四识也一样,分别对应声香味触四尘。然后,连续的五尘现象,由五识和第六意识共同作用,形成意识。

比如看一段电影画面,一个人跳入水中救起落水者,眼睛和连续的画面产生连续的眼识,耳朵和连续的背景音乐产生连续的耳识,而这连续的眼识和耳识,又形成第六意识,让我们可以对电影的情节、乐曲的旋律、情节所表现出来的精神,产生认知判断。

然后,比如说电影到这里中断了,那继续想看下去的欲望,就储存进了第七识,而对于这段电影的所有人事物、画面、音乐、情节、含义、精神的记忆,都储存进了第八识。

我们再回到前面,说看这段电影产生的前六识,它们的根源。

眼睛看到画面,耳朵听到声音,是现识,就是如同镜子一样,完全复制外在而显示在我们的头脑里,然后,分别事识开始作用,对这些画面、声音、连续和画面和声音,进行认知判断,才形成眼识、耳识、意识,为我们所觉知。

打个比方说,眼睛看到那个救人的男人,先是如镜子一样在脑海中复现那个男人的图像,然后分别事识来认知判断这个是男人、身材很好,外貌很英俊、给人好感,进过这么一番识别判断后,再形成眼识,为我们觉知。所以,我们看到这个男人,已经不是这个男人本身的图像了,而是进过我们认知判断后形成的另一幅图像。

其他耳鼻舌身四识也是同样的,比如你吃一个东西,产生“这个东西好吃”的舌识,并不是这个东西本身好吃,而是由分别事识经过认知判断后,才形成的识。

再说意识,比如你看到这个人下水救人,现识就是事情本身,而分别事识,会认知判断这个人为好人,这个事是好事,经过这样一番分别后,才形成意识。

当然,从现识到分别事识,再成为六识,这个过程是快到完全无法觉察的,你看一眼这个男人就产生眼识,不会觉知到其中有从现识、到分别事识、再到眼识的过程。

这个分别事识的来源,就是第七识和第八识。比如看到这个男人形成现识后,第八识里有过去形成的对男人的认知,而能让你分别出这是个男人。第八识里有对健美身材、英俊外貌的认知判断,而让你分别出这个男人为身材健美、外貌英俊。

所以分别事识的来源,是第八识和第七识。第七识的作用情况另外再说。

这个分别事识,也可以说是由心、意、识三个部分组成,识就是第八识,我们储存在记忆里的对于一切事物过去的认知判断,意是指主观的倾向和意愿,心是指身心五蕴的状态。

主观的倾向,比如你喜欢或不喜欢这种身材健美外貌英俊的男人。主观的意愿,比如你希望这个男人出现来救人或不希望他出现来救人。

身心五蕴的状态,比如你看这段电影时,是处于觉得非常好看而非常感兴趣的状态,还是处于觉得非常无聊完全没兴趣的状态。

心意识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分别事识,再形成当下的眼识和意识。所以,一百个人看到这个救人的男人出现,形成的眼识会有微妙的不同,,每个人眼里,都有一幅不同于别人的这个男人的影像。

当然,这其中有共相和自相的区别,共相就是他是个身材健美的男人,所有人对这点的认知判断都一样,自相,就是由每个人不同的心意识而认知判断的他的形象,比如你觉得他英俊、我觉得他一般般甚至丑陋,你对他有好感,我对他却很厌恶。


109

所以,识又可以分为现识、分别事识、真识三种。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形成一个眼识或意识,都是经过现识和分别事情作用后形成的。

真识,则是在修行成就后形成的眼识或意识,这种识的情况,一个是如实认知,按事物的本来面目对其进行认知判断,没有因为主观而造成的虚妄。一个是断知:“于色忧、悲、苦恼尽,离欲、灭、息没,是名色断知;于受、想、行、识,忧、悲、恼苦尽,离欲、灭、息没,是名受、想、行、识断知。”
楼主:成功满  时间:2021-12-11 06:30:52
110

再说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就是指我们觉知“有我”的这个意识。这个识,在八识中都存在。比如眼睛看到自己的手机,能知道这是我的手机,就是眼识中的自我意识作用。这里说的眼识,不是现识,而是经过了现识和分别事识作用后形成的眼识。

再比如你听到别人骂你的一句话,你知道他是在骂你,这是自我意识在第六意识中的作用。

在第七识作用的情况下,自我意识的作用最为强烈。在第八识作用的情况下,自我意识的作用最微弱。

自我意识,是通过身口意的行为方式体现出来的,这些行为方式有十八种,分别是:“我、欲我、尔我、有我、无我、异我、当我、不当我、当尔时、当异异我、欲我、或欲我、或尔我、或异、或然、或欲然、或尔然、或异、”

第一种“我”,我们的惯性行为方式就是,见色是我、异我、相在。这种行为方式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说。

第一种体现在我们和外界的关系上,我们总喜欢和外界的人事物建立一种彼此的关系。从情感上来说,如喜欢或讨厌、爱或憎,关系包括亲情友情爱情,还有比如同事、上下级、师生、邻居、国家、民族、单位、团体、场所等等之类,友好或敌对,影响或被影响,主宰或被主宰,我属于它或它属于我等等。

这种“联系”的需求,使我们喜欢群居、和别人交往,害怕独处,忍受不了寂寞孤独。有些孤独的人,他无法在正常的关系中获得这种联系的满足,就会假想一些联系出来,比如看到自然景物,都觉得是和我有关,月亮在看着我,花在对我表示感谢之类。

当你在和别人建立一种关系的时候,或者当你感到孤独的时候,你就可以知道,是这种喜欢和外界建立联系的行为方式,导致你有这样的身心活动,是这个法在作用,而不是真正有主宰的我在作用。

第二种,我们无论遇到什么事情,总是喜欢把自己放进去想,看到别人说的一句话,就想是不是和我有关,是不是在说我。看到发生的一件事,就想我是不是能从中得到利益,或者会不会对我有危害。还有就是,把本来和我无关的事情,变成和我有关,喜欢参与进各种事情里面去。

当你把事实上完全和你无关的事情,变成了和你有关的时候,就是见色是我的这种行为方式在主导你的身心活动了。

第三种,就是喜欢比较,遇到一些人事物,拿自己的情况去进行比较。从能力、品行、地位上,财富、物质上,美好或悲惨的处境上等等,去和别人进行比较,然后或喜或悲,或骄傲或自怜。这种喜欢比较的行为方式,会产生很多的身心活动现象,当你形成这种习性后,就会经常重复这种身口意行为,发现自己由这种行为方式产生的行为,就是见到法在作用,不见有我,这就是观法无我。

第四种,是认同和代入。认同,是当外界人事物的是非对错、道德品质、审美爱好、各种知见等等,符合我的看法,和我一致的时候产生。代入就是喜欢把自己代入到别人中去,把自己当成他,去和他一起经历种种事情,种种遭遇,体验种种感情。小说、影视就是利用的这种心理。当你产生这种认同、代入的时候,也是见色是我的“法”在起作用。

所以,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见色是我的这种行为方式,这种法,然后观察自己身口意行为中的这种行为方式,知道自己是在按照这种行为方式的驱使而行为,其中并没有一个离开这种行为方式之外的、在主宰的我,这就是观法无我。

换个角度说,就是你要观到自己身口意行为中的“法”,观到法的作用,就知道是法在作用,不是我在作用。

第二种,欲我。

欲,是行蕴的活动体现,简单来说,就是行为冲动力。欲有贪欲、嗔欲、爱欲、取欲、斗争欲、害欲、胜欲、攻击欲、善法欲、恶法欲等等。从内在来说,是指从自己的身口意行为中获得欲望的满足,从外在来说,是指从外界人事物的行为中,以认同和代入的方式,获得欲望的满足。

欲我,是我们主要的行为方式之一,我们通过激发欲望、获取、得到欲望满足,产生乐受,这样一道程序在进行着大量的身口意行为。而欲望被激发后,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苦受,也是一道必然的程序。

随着自己的欲望生起、去取的行为、得到满足产生乐受或得不到满足产生苦受,进行连贯的观察、分辨、分析、整理出其产生、发展、变化、结果的脉络,就是在观这个欲我的“法”。

这种观,有对惯性习气的,经常重复进行的欲望,有对当下生起的一个欲望,有的有完整的过程,也有被中断的,生灭和磨灭的,这些要在具体的观察和思考中自己琢磨。

第三种,尓我。

尓我,如此的我,就是我相,我的自我形象。这种爱行包括三个方面,自我认知,自我建设,自我维护。从内在来说,是指自己有意识地进行这三种行为,从外在来说,就是外在的人事物对我的这几种行为。

自我认知,就是自己认为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能力、品格、地位、名誉等这些方面,从外在说就是别人对我的评价。自我欣赏也属于自我认知的范畴。

自我建设,就是说我想成为怎样的人,比如成为能力超强或者品格高尚,或者有钱有地位的人等等,然后为了这个目标而自我要求或追求。从外在说,就是受外在人事物、环境、经历的影响,而在潜移默化地改变自己。

自我保护,就是维护自己的形象,从内在来说是指自尊、自爱、时刻注意自己身口意的行为是否符合自我的形象。从外在来说,就是指当自我形象受到外界贬低、攻击的时候,进行维护自己或者反击对方的身口意行为。

自我表现,指以各种方式表现、展示、竖立自己的形象,包括和他人作各方面的比较,或贬低别人抬高自己。


第四种,有我。

有我,就是有主宰的意思,从内在来说,就是主宰自己的身口意行为,自己的家庭。事业、命运等。从外在来说,就是去主宰、影响别人,或者操控事件等,权利、威望的诱人之处就在于此,我们能从这种主宰自己和外在的行为中,获得极大的自我满足,对自己产生喜爱。

第五种,无我。

无我就是相对于有我来说的,无主宰。从内在来说,就是无法主宰自己的身口意行为,想做什么做不到,不想做什么却控制不住自己要去做,再有就是对自己的爱情、事业、命运等等,无法按自己的意愿去实现。从外在来说,就是被外在主宰,身不由已地被迫进行一些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或者陷入一种屈辱的关系、处境。

这种无我的状况,会让我们感到自己的渺小和无力,从而引发对自己的同情和怜爱。


第六种,异我。

异我,另外的我,从内在来说,就是把自己的感受、思想、知见,经历、身口意行为,视为我存在的一种体现。从外在来说,就是以认同和代入的方式,把外在人事物的感受、思想、认知、遭遇、行为,视为我自己的。

这种异我的认定一旦形成,我们就会像对待自己一样去对待它们,为之牵肠挂肚、感动、爱、维护、建设。

第七种,当我。

当是相称的意思,当我就是和我相称的。从内在来说,就是自己觉得,自己拥有或得到的各种物质和精神方面的事物、利益,是符合我的身份、地位、能力、努力的,配得上我的,我应该得到、拥有的。从外在来说就是得到外界的肯定、夸赞、羡慕等等。

在这种当我的感觉中,我们就会对自己非常满意、喜爱、自傲、慢。

第八种,不当我。

不当我就是和我不相称的。比如认为自己当下的地位、名声、处境、待遇、遭遇等等,是不符合我对自己的认定的,是被贬低的。再有就是觉得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这种情况下就会对自己生怜爱,为自己鸣不平。

从外在来说,就是同情别人的这种处境,为别人鸣不平。

第九种,欲我。

这是十八爱中重复出现的第二个欲我,专指表达欲。表达欲,包括表达自己的认知判断、喜好、情感、经历、感受、情绪等等方面,可以通过诉说、交流、争辩、文字、歌唱、舞蹈、绘画等等方式。

从内在来说,是以自己的身口意行为进行表达,从外在来说,是认同和代入外在的人、事物的表达。

第十种,当尔时。

当如此时,就是说当符合自己的意愿时,生喜爱。

从内在来说,指自己的形象、身口意行为、遭遇符合自己的意愿时。从外在来讲,就是当外在的人事物的形象、形态、身口意行为、遭遇,符合我的意愿时。

第十一种,当异异我。

当别人和我有相同的东西,比如知见、情感、宗教、境遇、朋友或敌人等等,就会对其产生认同、好感、喜爱或怜爱。从内在来说,是认同别人,从外在来说,是得到别人的认同。

第十二种,或欲我。

或只可能的意思,引申出来的含义,就是不如实。虚假,一个是指以替代、意淫、妄想、自我欺骗等方式,获得各种欲望的满足。从内在来说,是以自己为主角产生种种妄想的欲望满足,从外在来说,是从外界人事物的妄想的欲望满足中获得自己欲望的满足。

第十三种,或尓我。

指以错误判断或妄想的方式,进行自我认定。比如对自己能力、品德、形象、身份地位。名声等,都有和实际不相符的或极度自大或极度自卑的认定。从内在来说,是这样的自我认定,从外在来说,是对别人心目中自己形象,有错误和虚妄的认定,以为别人很尊敬自己。

在尓我的另外两个方面,自我建设和自我维护、自我变现上也是同样,比如通过极度的自我吹捧来抬高自己,或者以妄想的方式来贬低、攻击别人。

从内在来说是妄想自己,从外在来说,是妄想别人。

第十四种,或异。

这个或异,是连接着上面的或欲我、或尔我来说的,是或者相反的意思。前面的或欲我、或尓我,是指以错误、妄想的方式得到自我满足而产生对自己的喜爱,而这个或异,是相反的,指以错误或妄想的方式,以为自己无法获得自我满足,而对自己生同情、怜爱。比如把自己代入到小说主角不幸的遭遇中,感觉犹如自己也遭受的挫折,而悲伤、自怜。

第十五种,或然。

然是肯定的意思,或是不确定,或然,就是指主观地肯定。比如主观地肯定自己的身口意行为为正确、善、正义高尚等等,包括主观地肯定自己的认知判断为绝对正确。从内在来说,是自己肯定自己,从外在来说,是得到外在对自己的肯定。


第十六种,或欲然。

就是主观地肯定自己的各种欲望,为合理、正当、应该。从内在来说是自己肯定自己,从外在来说是得到外界的肯定。当被肯定的时候,就会对自己生喜爱。

第十七种,或尔然。

指主观地肯定自己的各种意愿,为正当、合理、应该实现、会实现。从内在来说,是自己肯定自己,从外在来说是得到外界的肯定。

比如说,我希望自己将来成为一个演员,然后我坚信,自己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演员,这就是对自己意愿的主观的肯定。如果别人对我说,你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演员,这就是外在的,对自己意愿的肯定。我们能从这种肯定自己的意愿中,产生自我意识的满足。

第十八种,或异。

这个或异,是连接着上面的或然,或欲然,或尔然来说的,就是主观地否定。比如否认自己有错误的知见,错误的身口意行为,邪恶的欲望,非常自私或不善的意愿等等。从外在来说,就是去主观地否定、贬低、攻击外在的人事物,从这种否定的行为中得到自我满足。

楼主:成功满  时间:2021-12-11 06:31:42
111

识是有相的。

识的相是指由贪嗔等的性质而形成的一种特征,比如你饥饿的时候看到一碗美食,形成一个眼识,这个眼识由三个部分组成,一个是这碗美食的外形图像,一个是认知判断这个东西的名字、好吃的性质,再一个就是由这个图像和认知判断而产生的想吃的欲望,这个欲望就是这个眼识的相,贪、馋相。

识的相,有以下这些。

一个是贪嗔痴慢疑相,比如遇到想得到的事物,形成的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就会具有贪相。看到别人损害自己,生起的六识就会是嗔相。对事物产生妄想的认知判断,六识就会有痴相。看到别人吹捧自己的一句话,意识就会是慢相。对事情进行瞎猜疑的认知判断时,意识就会有疑相。

一个是苦乐相, 比如看到钱花完了,这个识就会是忧苦相,看到获得利益了,这个识就会是喜乐相。

一个是我见相,就是形成的认知判断里,具有“有我”的性质。

另外如善恶相,肮脏或清净相,慈悲相,爱欲相等等。杂阿含经中说的“六识身”,就是指六识的这些相。



112

识是无常的。

无常,就是指我们的认知判断,是会变化的,比如对同一个人,这个时候觉得他是好人,起好感,下一个时候就觉得他是坏人,厌恶他。对同一件事,比如对自己未来情况的判断,这个时候觉得未来会很美好,而充满自信、快乐,下一个时候就会觉得未来会很悲惨,而迷惘、痛苦。

造成识无常的原因,有内外两种。

外在的原因,一个是外在的事物本身具有多面性和变化性,多面性比如一个人本身同时具有善和恶的禀性习气,有时候表现善,有时候表现恶。一件事情也是这样,有利有弊,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会有不同的判断。

变化性是指人和事物都是会变化的,由好到坏,由利到弊,或者相反,是会反复变化的。

人事物的多面性和变化性,就会让我们对其产生的认知判断也不断变化。

内在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个是欲望,欲望强烈的时候和几乎无欲的时候,我们对人事物的认知判断会完全不同,而我们的欲望本身就一直处在强弱的不断变化中,就如饥饿的时候看到一碗美食,和吃得很饱之后看到一碗美食,我们的感受会完全不同,而我们自身是一直在饥饿和吃饱了的两种状态中反复变化的,所以我们对事物的认知判断也就会是一直变化的。

这其中,还包含我们的欲望本身有一种喜新厌旧的习气,任何好的事物,只要重复体验到一定的次数,就会厌倦,厌倦之后我们对这个事物的认知判断也就变了,从觉得它很吸引人,而变成觉得它很无趣。

欲望包括具体的财色名食睡欲之类的,也包括自我意识的需求欲,也可以用四食的欲望来归类,段食、触食、思食、识食。

一个是身心的状态,比如处于充满活力、自信、快乐的状态中,和处于消极低落、痛苦的状态中,我们对自身和外在人事物的认知判断就会完全不同,产生不同性质的识。而我们的身心状态,一直是在变化中的。

一个是自身的处境,比如你比这个人地位高和地位低,你对这个人的认知判断就会不同。这件事情和你有关或者和你无关,你对这件事的看法也会不同。你兜里有钱和没钱的时候,你对很多事物的看法会不同。这个人跟你关系好和关系不好,你对这个人的言行就会有不同的认知判断。而我们的这些处境,本身就是一直在变化的。

一个是我们主观的意愿,就是说你希望这件事情该如何,该怎样。而我们的主观意愿,在不同的状况下会是不同的,变化的。比如我们有时候觉得孤独,想要和别人多交流,遇到有人来和自己说话,就会觉得这个人很可亲。而有时候我们喜欢清净,不想和别人纠缠,遇到有人来和自己说话,就会觉得这个人有点讨厌。而我们这个想要和人交流和不想和人交流的意愿,是在不断变化的。

内外这两种因素的无常,就造成了我们识的无常。由认知自己识的无常性,就可以让我们摆脱对自己所产生的识的依赖,不再固执地坚持认为自己的认知判断都是绝对正确的,如实的,不变的,是我,我的。



113

识的错误性。

我们每天都会产生很多错误的认知判断;我们一生中都会有很多错误的认知判断;储存在我们头脑中的已有的认知判断里,有很多都是错误的。

错误的认知判断,一个是指在认知上不如实,一个是指在判断上不如理。

不如实认知就是指不符合事物本身真实情况的认知,包括几种情况,一个是完全错误,不符合客观事实,颠倒事实,比如明明是黑的,你却认知为白的,明明是这样的,你却认为是那样的。一个是片面性,只看事物的一面,而不是全体。一个是夸大事实,比如明明只有一点小错,你却以为犯了弥天大罪。一个是妄想,就是明明没有这回事,你却认为有这回事。

造成不如实的原因,一个是信息不全,对于这个事物的了解不充分,只知道部分的信息。比如说,他是怎样的一个人,我们只知道自己所看到的部分,而不知道没看到的部分。再比如对于一个事物,我们只看到表面发生的情况,而不知道其内在的原委。

第二个是知识不够,比如对人来说,我们对人性的了解,对身心运作的规律法则,都没有这方面的全面深入的知识,不懂这些,或者懂得很少。对事物也是这样,比如对经济、政治、医疗,我们没有这方面足够的知识。

在信息不全和知识不够的情况下,我们就会用自以为是的方式,对事物进行认知,而这样的认知常常就是不符合事物本身情况的。

另外,我们在选择信息上的主观性,也是造成不如实认知的原因之一。比如对于一个人,我们可以看到他有很多优点也有很多缺点,如果你和他关系好,你就会强调他的优点忽略他的缺点,如果你和他关系不好,你就会强调他的缺点忽略他的优点。

对于事物也是一样,对于迫切想得到的事物,就会强调它利益的一面,对于想远离的事物,就会强调它危害的一面。

还有就是,当产生一个判断后,我们会重视支持自己这个判断的信息,而忽略违背自己这个判断的信息。

在知识的运用上也有主观的情况,我们喜欢用已有的知识,去认知一切事物,而很多事物并不是能用这些知识进行认知的。比如因果定律,把生病和之前所造的恶业联系起来,但生病和造恶业之间,根本没有这样的因果关系。


114

再说判断上的错误性。

判断,是指对自身和外界一切现象的如真假、是非、对错、善恶、美丑、利弊等性质的判断。

判断的错误性,首先体现在“判断先行”的方式上,就是说,在还未对事物有全面充分的认知前,就喜欢先做出判断。这样的判断常常就是错误的、偏颇的、虚妄的。

很多人只凭借很少的信息,很少的知识,就搞得什么事他都懂一样,这个对那个错,这个不好那个好,这个该怎样那个该怎样,没有他不知道的。

喜欢对事物进行判断,其实也是一种我执的方式,能给人带来觉得自己很聪明很了不起的自我满足感。

其次,是对判断标准的简单化、僵硬化的执行。比如说,我们判断一种行为是善是恶,会有一些标准作为依据,这个标准除了一些被公认的原则之外,比如损人利己为恶,利人利己为善,在具体的行为辨别上,却存在很大宽松度,复杂性,多样性,而有些人,就顽固地凭借自己认为的那套标准,对人事物去进行非常简单的判断。

再有,是受自己贪嗔痴慢疑的心态影响,而对人事物做出错误、偏颇、虚妄的认知判断,以及因为出于自己的处境、立场,自己主观意愿的影响而产生错误判断。

再有,是受外界灌输、影响而做出错误的判断,比如接受各种形式的权威的判断,他人的影响,压力的影响,形势所迫的影响等等。

再有,就是对自己的判断的坚持,一种认知判断一旦被视为了我、我的,我们就很难去发现它的错误,承认它的错误,会盲目、顽固地坚持、维护它的正确。

楼主:成功满  时间:2021-12-11 07:39:14
115

前六识一旦形成,就会自动进入我们的记忆中储存,被储存的对所有六尘的认知判断,就成为藏识,分别为第七识和第八识。

藏识所蕴含的内容,不是不变的,而是随着前六识的活动,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个是不断增加,就是说我们对于新的六尘的认知判断,会不断增加进第七识和第八识里。

一个是更新和修正,我们对六尘的新的认知判断,在当下的六识这里有了改变、修正之后,会进入藏识,替代掉藏识里已有的旧的认知判断。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和修正当下的六识,而建立和净化第七识和第八识的认知判断。

建立,比如说通过学习和修行佛法,接受佛法对身心内外事物的认知判断,储存进藏识里,成为以后所产生的六识的因和依据。

净化,就是通过不断修正当下的六识,而改变藏识里的旧有的认知判断和习气,而令这些错误、虚妄的认知判断和贪嗔痴慢疑的种种习气,不再成为新的六识的因和依据。

这个过程会比较漫长,但其实,所谓修行,就是以这样的方式修的。


116

再说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有三种特性,妄想自性,缘起自性,成自性。

妄想自性,就是错误、虚妄地执着有一个独立、唯一、不变、主宰者的我存在。

这种妄想自性,从对两种现象的认知判断中产生,一种是缘起法中的现象,比如名色、六入、触、受、爱、取的精神活动现象。另一种是自己的身口意行为的现象,比如思考、说话、做事。

这种“有我”的认知判断的方式,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是认为这些现象是我、我的,内在的比如我的感受、我的思想、我的言行举止,外在的比如我的东西、我的家庭、我的事业等等。另一个方面就是前面所说的十八爱行的行为方式,以这些行为方式,来执着有我。

缘起自性,就是缘起法中体现的“我”。我们的这个自我意识,是有欲望的,有需要得到满足的需求欲。这个需求欲的运行法则,就是缘起法的规律,无明缘行乃至生缘老死苦,需求欲得到满足,就快乐,得不到满足,就痛苦。这个在说缘起法的时候再细说。

成自性,是第八识起用的情况下,正智和如如的状态,这个也以后再细说。


楼主:成功满  时间:2021-12-11 08:46:52
117


对身心内外的事物产生了错误、虚妄的认知和判断,错误、虚妄的六识,就会引发之后错误、虚妄的身口意行为。这种现象,可以从以下这些内容分辨。

第一种是夸大,就是说,对事物进行了夸大其性质的认知判断。

这种夸大,一个是美化,一个丑化。

美化,从外在说,比如强调、夸大、赋予人事物各种美好的性质,从内在来说,是对自己的形象、能力、身口意行为。由于这种不如实的认知判断,就会对这些事物产生盲目的执着、爱、追求、喜贪、妄想。

丑化,就是对外在和内在的事物,进行片面化、极端化的丑恶、邪恶、贬低的认知判断,由此而起嗔恚、厌恶,憎恨、攻击等等的身口意行为。

另一种夸大,是对利益和危害的夸大性认知判断。夸大利益,而导致盲目的执着、妄想、追求,夸大危害,而导致盲目的恐惧、妄想、厌恶。
楼主:成功满  时间:2021-12-11 17:13:28
118

第二种识的错误和虚妄,体现在当我们对事物的真实面貌、真实情况还没有全面了解的情况下,没有足够的知识、足够能力去了解的情况下,就主观和自以为是地对其做出认知判断,然后再依据这样错误、虚妄的认知判断,产生种种精神活动和身口意行为。

119

第三种识的错误和虚妄性,是在自我意识需求欲的驱使下,对很多人事物做出“和我有关”的认知判断。

比如听到别人说一句无关的话,就以为是在夸自己,或贬低自己,其实别人根本没有针对你的意思。或者,以为别人是受了我的影响、引导、教育,而做出了某些言行,其实根本没有这回事。

再比如,自我意识的需求欲,会让我们对自我形象做出偏离事实的认知判断,以为自己有超人的智慧、才能、品德,觉得自己应该受到别人的尊敬。

自我意识的需求欲,会让我们产生很多完全背离事实甚至完全没有事实的认知判断,然后,再由这些错误、虚妄的识,而形成种种精神活动和身口意行为。


楼主:成功满  时间:2021-12-12 08:45:14
120



第四种方式,就是把自己的主观猜想、推想,当成绝对的事实,而依此做出错误和虚妄的认知判断,再由这样的识而起种种身口意行为。

第五种,就是不正思维的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对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毫无依据或者完全迷信的认知判断。

第六种,就是轻信、盲从外在的认知判断,然后在外在错误、妄想的认知判断上,再产生自己种种的错误、虚妄的认知判断。

第七种,是惯性地把事物视为我、我的。从内在说,比如我的五蕴色受想行识,从外在说,比如我的家人、熟人,我的家庭、团体,我的领地,我的信仰、知见,等等。另一种情况就是把自己代入到外在的人事物中,以它为我、我的。

第八种,是从自己的立场、利益出发,去形成各种认知判断。

第九种,是过度乐观或过度悲观的心态引发的认知判断,比如认为人生的一切都是美好的,或者认为人生的一切都是悲惨的,在这样的心态下,或者对事物起种种喜贪的识,或者起种种忧悲恼苦的识。

第十种,是以一种错误、虚妄的认知判断,去否定另一种错误、虚妄的认知判断。

这十种认知判断方式,会形成许许多多错误、虚妄的识,然后再由这些识,而产生种种错误、虚妄的受、想、行的精神活动和身口意行为,引发各种各样的欲望,贪喜、嗔恚、愚痴、痴求痴爱、我见、我慢、猜疑、烦恼、痛苦。

所以,修行就是要发现、纠正、打消自己的这些错误认知判断方式,方式正确了,所产生的认知判断才会是如实、如理的。

方式,是由许多相同性质的身口意行为逐渐养成的,要清除方式,可以从不断发现、抵制、纠正这些相同性质的身口意行为下手,行为渐渐清除了,方式也就慢慢清除了。

然后就是建立正确的认知判断方式,正确的认知判断方式是怎样的呢?有几点,一个是客观,按事物的本来面目、实际情况去认知判断事物,排除自己内在各种主观的因素。一个是独立自主,不受外界各种情况的影响、干扰、灌输、压迫。一个是对事物有充分深入的了解,掌握相关知识,比如对身心运作的各种规律,缘起法、四圣谛。一个是对自己的认知判断养成经常检验、反思、反省的习惯。

这些正确的认知判断方式逐渐养成以后,所产生出来的众多的识,也就会正确了,识正确了,引发的受想行精神活动和身口意行为,也会正确。

楼主:成功满  时间:2021-12-12 16:54:33
121

缘起法,是对自我意识的欲望,导致身心活动现象的规律、法则的描述。这条规律法则,总的纲领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也就是说,每一种身心活动现象,都是由前一种而产生,又导致后一种的产生;由前一种的灭除,而导致灭除,又导致下一种的灭除。它们是以过去、现在、未来的互相连贯而运作的,任何现象都不会单独的有和生,无和灭。

缘起法具体的法则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乃至纯大苦聚。

无明,就是不知道自我意识的需求欲是导致苦的根源。无明缘行,就是在这种不知道的情况下,去进行十八爱行方式的身口意行为。行缘识,就是这些行为导致自我意识的需求欲产生。

识缘名色,就是这种自我意识的需求欲产生后,导致五蕴进行满足自我意识需求欲的各种精神活动。名色缘六入,就是五蕴的这种精神活动,再导致具有欲贪和我见的眼耳鼻舌身意的活动。

这种性质的六入,再产生具有欲贪、我见、苦乐、喜忧等性质的触。这些触,再产生或苦或乐的受。这些受,再产生对自己的喜爱或怜爱。

这种爱,再导致去进行各种寻求自我意识满足的身口意行为 ,就是取。这些取的行为,再形成自我意识需求欲的储存和累积,就是有。

这个有,将来会被因缘触发出来,就是生。自我意识的欲望生起后,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苦受,这是生缘苦。

自我意识的欲望,就是以这样一种规律法则,在不断地产生、增长、储存、累积、引发、最后因为欲望强烈到完全无法得到满足而产生强烈持久的苦受。
楼主:成功满  时间:2021-12-13 08:28:30
122

我们一般能感知的,是前六识,第七和第八识并不能感知到,但随着修行有所成就,第七识就会显现出来活动,被我们感知,就是见法和开悟。再进一步修行有成后,第八识也会显现出来作用,被我们觉知,就是正智和如如的境界。

这里,只说一下第八识起用时,正智的状态,就是三自性中的成自性,又称为圆成实性。

对这种状态,坛经的描述是:

“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

楞伽经的描述是:

若说真实者 彼心无真实 譬如海波浪 镜中像及梦
一切俱时现 心境界亦然 境界不具故 次第业转生
识者识所识 意者意谓然 五则以显现 无有定次第

杂阿含经的描述是:

“彼善男子难陀胜念正知者,是善男子难陀观察东方,一心正念,安住观察;观察南、西、北方,亦复如是,一心正念,安住观察。如是观者,世间贪、爱、恶不善法不漏其心。彼善男子难陀觉诸受起,觉诸受住,觉诸受灭,正念而住,不令散乱;觉诸想起,觉诸想住,觉诸想灭,觉诸觉起,觉诸觉住,觉诸觉灭,正念心住,不令散乱,是名善男子难陀正念正智成就。”


从以上的描述可以知道,这种境界首先是在禅定的状态中,通过倾听周围环境的声音而达到的,这是杂阿含经所说的“观察东南西北方”。

其次,达到这种境界后,我们的听觉会和正常状态下不同。在正常状态下,我们听周围此起彼伏的声音,有一个注意力焦点的现象,就是说,周围同时起了很多种声音,但我们的注意力焦点,会专注在其中一种声音上,其他声音则成为背景。

这就像你的注意力是一盏聚光灯,只打在人群中的某一个人身上,那这个人你就看得清清楚楚,而周围没有被光照到的人,就会很模糊,看不清。

然后,注意力不断转移,就像把聚光灯从这个人身上移开,达到另一个人身上一样,但这个聚光灯的现象,始终存在。

而进入正智的状态后,这种注意力的焦点现象消失了,焦点转移的现象也消失,就像你的聚光灯,不再只是照在一个人身上,而是始终照在视线范围内的所有人身上。这样,所有人你都同时看清了。从听觉来说,就是周围所有的声音,在你的听觉能力、听觉范围内的,你都能同时听到。这是坛经所说的“用即遍一切处”,楞伽经所说的“一切俱时现”, “无有定次第”,就是没有注意力的主次之分,一切都同时、平等地被觉知。

这个时候的听觉,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全面、同时反映外界的一切声音,你都不用主动去听声音,所有的声音都自动被听到,始终存在,不是你要注意听才能听到,不注意听就听不到。

第二个特点,是注意力不会被其中任何一种声音吸引,而专注去听这个声音,79因这个声音而起反应。比如在一片声音中听到一个说了句话,而去专注听他继续说什么,思维他说这些话的意思,因他这句话而产生或喜或恼的反应,而是随着各种声音的生起、持续、消失,而同时前行,就像随着一条时间的河流前行,不会有任何逗留。

这是坛经所说的“通用无滞”,楞伽经所说的“ 境界不具故 次第业转生”。次第业转生,就是随着声音自己生住灭,此起彼伏的流动现象,而产生随着前行的相应的觉知。境界不具,就是指不会对任何一种声音起或喜或厌、或联想的各种心理反应和活动。

第三个特点,这种状态下,还是会起少许念头的,就是思维活动,也会有对身体各种感受的觉知,比如鼻息、身体某部位的冷热等,但这些现象也和听声音的现象一样,自生自灭,你不会去专注它,因它而起境界。这是杂阿含经所说的“如是观者,世间贪、爱、恶不善法不漏其心。彼善男子难陀觉诸受起,觉诸受住,觉诸受灭,正念而住,不令散乱;觉诸想起,觉诸想住,觉诸想灭,觉诸觉起,觉诸觉住,觉诸觉灭,正念心住,不令散乱,”

这就是第八识显现、作用的状态,这种状态为什么会被称为般若三昧、正念正智成就呢?就是因为它产生了能把身心内外的一切现象,都视为非我、不异我、不相在的觉知能力,在这种觉知能力苏醒的情况下,我们对身心内外的一切现象、事物,就能做到排除个人主观的错误、妄想的因素影响,而产生完全客观、如实的认知能力,这种认知能力,就是般若智慧,正念正智。

楼主:成功满  时间:2021-12-14 08:31:58
123



识的功能之一,是认知、分别事物的“相”。

相有两种,一种是外在的形态相,比如外形的大小、形状、颜色、明暗,声音的高低、音质,气味的香臭,味道的咸、甜,身体接触物体的软硬、轻重。

另一种,就是事物的性质相,比如从外形上的美丑,声音的悦耳或刺耳,气味的好闻或难闻,味道的好吃或难吃,接触的舒适或不适。这其中,又会有很多的分别,比如各种各样的美,俊美、秀美、壮丽、可爱、圣洁,各种各样的丑,畸形、粗鄙、污浊等等。声香味触也同样有很多不同的美丑分别相。

还有善恶相,善的如慈悲相,亲和相,恶的如凶残相。

还有如喜相、喜庆相,苦相、惨相,繁华相、冷清相,肮脏相、洁净相等等。

以上是前五尘的相。第六识认知判断的对象是法,法是由前五尘的连续现象而产生的含义、方式方法、规律、法则。法的形态相,就是前五尘的形态相。法的性质相,同样有美丑,比如歌曲旋律的美感,文章笔法的美感,表达方式技巧上的美感等等,丑的如粗暴、笨拙、杂乱无序的旋律、笔法、表达方式。

然后是法的善恶相,善的比如各种利益别人的方式方法表现出来的崇高相,恶的如伤害、攻击别人的各种方式方法表现出来的凶残相、卑鄙相。

我们的精神活动,也会有很多相,比如智慧或愚痴相,贪嗔痴慢疑相,慈悲相,圣洁相、苦相、喜相等等。

我们自我意识的十八种表现方式,也会产生很多美丑善恶各种不同的分别相。

识的另一些功能,是识别事物的名,作用,是非对错,真假,利弊,有我无我。

我们对六尘进行了这样的认知分别后,就会起相应的或喜欢或厌恶,或想获得或想舍弃,或爱或憎的种种反应,这些反应形成的相,就是六识身,六识身会有贪嗔痴慢疑相,我见相,或者清净相,智慧相等等性质相。


楼主:成功满  时间:2021-12-15 07:09:13
124

人事物的形态相,是其本身具有的,是“共相”,就是说,所有人对其的认知判断都是一样的。而人事物的性质相,有共相也有自相,自相,就是自己个人认知判断的相。

事物的性质相,如美丑善恶,一个是事物本身具有的、呈现出来的,一个是由我们自己识别、定义出来的,这其中既有共相也有自相。

我们对事物的性质的分别,形成种种的自相,很多都是因为前文所说的,那十种错误的认知判断方式而产生的错误、虚妄的相。佛法修行讲“离相”,离相,就是要离开自己所见的这些错误、虚妄的相。

另一方面,离相,并不是叫我们不去分别事物的美丑善恶、是非对错,而是要离开因事物的性质相,所起的欲贪和我见。

欲贪,是因为痴迷于事物的美、利益、能满足各种欲望的“相”,而失去应有的理智、自控、明察、明辨的能力,忽视其丑恶、危害的一面,盲目地去执着追求、获取。

我见,是指出于自己个人的立场、利益、自我意识的需求欲,而对人事物的种种相,起欢喜或厌恶,喜乐或忧愁恼苦,贪嗔痴慢疑的心理反应。

同时,我们会因为自己的欲贪和我见,而对事物起种种错误和虚妄的认知判断的相。

要做到这种离相,不是因为对事物的不分别,而恰恰相反,是对事物和自己内在的身心,进行了全面、如实、深入的了解和分别后,是破无明,从无知变成知,生眼、智、明、觉,建立和形成正见,改变贪嗔痴慢疑和我见的习气,做到这些之后,才能离相的。

离开了种种错误、虚妄的相,才能形成如实观照的相。

楼主:成功满  时间:2021-12-17 08:36:11
125

再说对自我的认知。

我们的常识里,以为我们是自己这个身体的主宰者,是自己精神活动的主宰者,其实这是一种错觉,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拿我们的身体来说,从在母腹中诞生时,我们是没有可觉知的任何精神活动的,而我们的身体的生长、形成、各种身体器官的和身体系统的形成,都是基因的作用,是人体的基因在进行着、主宰着我们的身体,“我”没有参与任何工作,也对自己的身体没有任何主宰力。

等我们出生、长大以后,我们可以对我们的身体有一定的主宰力了,能指挥身体进行各种动作、行为,但这个时候,我们还不是身体的完全主宰者,而只是有部分的主宰权,另一个主宰者,还是身体本身的各种生命系统,如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等等,这些系统按一定的法则运行,也不受我们的主宰,并且我们一般对它们的工作毫无所知。

如果把身体看做一部非常精密、复杂、庞大的仪器,能操作其运行所达到的智慧程度,远远超过我们自己的智慧程度,可以说,相比我们身体的智慧,我们简直就和白痴的智力差不多,就像一个三岁小孩拥有一架宇宙飞船,只会按几个操作键,就以为自己是它的绝对的、唯一的,创造者和主宰者。

再说精神世界,我们的感受、思维、欲望、认知,这些精神活动,我们也以为自己是它们的绝对、唯一的创造者和主宰者,但其实也不是,我们这些受想行识的精神活动,还是依照一些法则而产生、运行的,法则决定了你会有怎样的感受,怎样的思维,怎样的欲望,怎样的认知判断,你无法违背这些法则而主宰自己的精神活动。这种法则的主要部分,就是十八爱行的行为方式和缘起法的规律,是这些法则在主宰我们的精神活动。



楼主:成功满  时间:2021-12-26 09:06:56
梦境

101

梦。

在一个操场上踢球,一大帮朋友。操场中间有一处积水的洼地,大家都绕着走了过去,轮到g,他说:你们看我跳过去。他跳,“扑通”一下掉在水里。我拍手大笑,半夜笑醒了。

这个梦有缘故,之前g有一回和我们一起踢球,他得到了个单刀对空门的机会,一个人带着球得意地对着空门而去,独自到了门前,忽然扑通一下摔倒在地,等我们跑到他身边扶他,他竟然还未苏醒。后来朋友们凑钱送他到医院照了个XT,还好没事。

这个梦,体现了做梦的原因之一,在现实生活中被中断、压抑、没有被完全释放的或快乐或痛苦的情绪,就会以做梦的方式来充分释放这种情绪。

在现实中,这个兄弟的这件事,实在是太愚蠢太好笑了,可是当时,因为他昏迷这事太严重了,我当时觉得他可笑的情绪就被中断、压制了,没有当场表达出来。这个情绪就进入了潜意识。而后,在梦境中,我就编织了这么一个相似的情节,释放出了我潜意识里这股取笑他的情绪。


102


半夜忽然醒来去上厕所,途中看到客厅里,猫咪在不断剧烈地干咳,很吓人的样子,像是要把内脏都咳出来了。我很可怜它,但因为太冷太困,也没去管,上完厕所就匆匆回床上睡着了。

然后,做了一个梦,梦到公司里的一个女同事,躺在我的怀中,奄奄一息的样子,好像就要死了。我心痛万分,却又无可奈何。


分析。

这个梦,就是来源于我看到猫咳嗽后,非常可怜它想帮它,却没有实际去做的一种情感。属于被中断、被抑制、未通过现实行为充分表达的情感,这类的精神活动,就会通过做梦的方式,来完全释放。

那个女同事,在现实中,是我当时有点喜欢,有些交往,但还未正式相处的一个公司里女子。我对她的爱意,属于还未完全表露的一种情感。

在这个梦里,我把猫和她,把这两种情感,糅合在了一起,编织了这样一个梦境。所以,和第一个梦里所说的情绪一样,被中断、压抑、未完全表露和释放的情感,也会在梦境中,编织一些情景、情节来释放。



103

梦。

场景是一个游戏机房,昏暗,污浊,布满香烟的雾气。我独自坐在一台游戏机前,几步之外,她坐在一个中年男人的身上,纤细的手指夹着一支烟,晃荡着那双长腿,迷起的眼睛透着骄傲、不屑。

那个男人身边围着一群小混混,看来他是他们的老大。我为她的堕落心碎之极,却又无可奈何地沉默着,假装继续注视着眼前闪烁的屏幕。

另一个场景,是一间教室,像是中学时的那间,可在里面竟然是以前单位的几个同事。我们正聊着,她从门口神情自若地走过,我想问她何时回来的,近况如何,却又不便开口。

这时他们正好议论到她,说她还是和以前一样,就如她只是离开了几天而不是几年一样。

出了学校,大家去坐公车车,也有她,但她朝另一个方向走了。我和那些同事敷衍着,假意跟着他们一起走了几步,趁他们转身时溜走,向她去的方向追。可是我迷路了,怎么也找不到她,满街都是人。

我绝望地心想,即使我找到她了,又能对她说什么呢。


分析。

爱,是梦境的主题之一。如果在现实中,受到失恋的强烈打击,这种爱就可能会以编织各种梦境的方式,反复出现,甚至长达数年。

所以,过于强烈的爱的情感,没有在现实中完全释放的,就会通过梦境反复释放。梦的作用之一,就是释放这些情感和相关而起的各种心理。


104

梦。

半夜,我忽然从床上腾空而起,翻了几个跟头后,来到了太空,俯视整个银河系的璀璨星河。

然后,我“看到”了观音菩萨,正在空中,“安排”着这所有星球上各种生命的命运。我对观音菩萨说道:“菩萨,您真伟大,真辛苦啊,要做那么多事情,我想为您分担一点。”

观音菩萨微笑着对我说:“好啊,那你先上去看看佛吧。”

她说完推了我一把,我又腾空而起向上翻了几个跟头,来到了更高的太空。这里和之前的景象不同,是一片无限的虚空,没有群星,非常寂寥深远。

我看到很远的地方,有两颗孤星,在放着冷峻的光,好像是佛的双目一样,让我起了一种敬畏。

随后,梦境就没有了。


分析。

这是十几年前做的一个梦。做这个梦的原因,是当时正热衷于学佛,因而产生了这些情感和心理。而梦境中的两个太空场景,看到璀璨银河的那一幕,来自于我以前有一次去外地旅游,看到了在城市里从未见过的“满天星”的夜空,感觉非常震撼。另一个看到孤星的那一幕,也是来自于我有一次看夜空时,看到的景象。

这个梦,就是把当时学佛而起的情感和心理,和这两次看夜空的情景,结合在一起,编织而成。


105

凌晨的时候,做了一个梦,梦到底楼的一户人家,出来四个小鬼抬着一具尸体,喊着号子,走出了楼门。

醒来,听到外面有一只鸟在不断地发出怪叫声,原来这就是号子声的来源。再一细想做这个梦的原因,是昨晚临睡前,趴在窗口吸烟,然后看到底层的楼门敞开着,觉得有点奇怪,一般这门都是锁上的。再一细想,明白了,是底层一户人家里,有老人过世,而根据本地风俗,这几天里,家里的门都是一直要开着的,为了能让地府的鬼来带走死者的亡魂。这么一想,就有点害怕了。

这样的缘故,结合清晨的鸟叫,就编织了这么一个梦境。

恐惧,也是梦境的主题之一,在现实中感到恐惧时,所起的恐惧会被理智否定,被中断或压抑,而后,这些恐惧,就会在梦境中出现。梦境中,理智和自控能力,对心理活动的压制作用,会比清醒的时候弱很多。


106

梦。

少年时的老屋,好像是清晨,我在自己的屋内洗澡。其实不能叫“自己”的屋,只是我睡觉的地方,白天是家里的客厅。

我在飞洒的水珠中感觉到兴奋,身体如晨光般清新。打开的收音机里放着令人愉快的歌曲。

窗外飞来许多蜂,我用力吹它们,想把它们吹走,但却不管用,有几只在我气息的空隙中有即将闯进来的趋势,这时我才发现是窗子没有关严实的缘故,于是手忙脚乱地去关窗。

里面房间响起了祖父的脚步声,“他起得这么早!”——我更加有些慌乱,连忙收拾好洗浴的东西——洗澡盆,毛巾和其它零碎的衣物;拖干净地板上的水。

祖父拖着沉重的身躯走出来,我端坐在自己床上,忽然意识到刚才忙乱中我犯了个错,我把本来放在墙角的床移到了屋子的中间。“他一定会生气的。”——我暗自想,但马上又安慰自己道:“他现在已经老了,我可以有力量抗争他的意愿了。再说,床放在中间不是也挺好,这样饭桌放在床前,可以直接坐在床上吃饭了。”

祖父像是认同了我的想法,或者是已经无力再和我争执,只是沉默地从我面前走了过去,好像什么都没看到一样。

这时我想起刚才洗澡时收音机里播放的一则新闻:“一个男子在战乱期间拐带了一个少女,现在战争过去了,人们救回了她,开始对这名男子进行审判,而唯一可以赦免他的是——那名少女要亲口承认自己是和他先私定终身再被拐带的。这名少女现正在家人的抚慰中,对此说法还未正式回答。”

就我自己的观点来说,我无疑是站在了拐带者的一边,并认为那位少女的犹豫和沉默是对他们之间情感的一种背叛。女人常是这样,在大众的压力面前显得软弱而无情义。

这时我觉得自己的一只手麻胀得难忍,一下子疼醒了。还是黑夜,但透过窗帘可以知道,天色已经开始泛白了。手上的麻胀感渐渐消失。我闻了闻自己的头发,原来昨晚睡前洗澡时没有冲洗干净,怪不得这整个梦里都是肥皂水的味道。

这是近来少有能记住的一个梦。梦是未尽思维的延续,这点从这个梦里又得到了更加的明确。梦里的蜂,显然是来自废名《桥》里的细竹姑娘洗澡时飞来一只蜂的描述,祖父和客厅来自少年时的家庭生活。那则新闻,是前些时候报纸上的,而对那位少女的埋怨则可能缘于自己现实生活里正在发生的一段感情。

在现实生活中,对一些事情没有充分进行的思维活动,会在梦境里继续展开思维。


107

根据以上对梦境的描述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一些关于梦境的结论。

首先,在现实生活中,被中断的情绪、情感、思维活动,会在梦境中继续表达。这种中断,包括被外在的干扰,被自我压制两种情况。

其次,在现实中,未充分释放的情绪、情感、思维活动,会以梦境的方式继续释放。比如失恋或失去亲人的痛苦,对恋人或亲人的爱或思念,或者一种恐惧,焦虑、担忧,产生了这些强烈的心理活动之后,没有在现实中得以充分释放,就会以做梦的方式,扩展、深入、反复地释放。

再说做梦的方式,有以下几种特点。

一个是幻想,就是编织出一些现实中不存在或不可能出现的情节、场景、情境。

一个是错位联想,就是把现实中互不相干的人物、事物、场景、情境编织在一起,联系在一起。

一个是自以为是的认知,就是完全凭自己的主观倾向,对人事物进行认知判断,自以为是地认定它们是什么,是怎么回事。

一个是自圆其说,就比如小孩子撒了一个显而易见的谎话后,自已找一些荒诞的理由来“合理”解释这个谎言。

一个是自我解除,就是以编织情节、情境的方式,来解除自己的焦虑、痛苦。

一个是自我满足,以编织情节、情境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

在现实中,这六种方式产生的精神活动,会被我们的理智和常识发觉、纠正、否定、压制,但在做梦时,我们这种理智和常识的功能作用就没有了,对自己这些虚妄、错误的精神活动,不能加以鉴别和制止。


楼主:成功满  时间:2022-01-16 08:46:34
108



昨晚看自然传奇中的一集,看到很多动物捕食的场面。以前看到这些,会产生很多纠结的情感和思考,比如善恶。这一次看,我看到的是“法”,是自然法则的运作造成了动物们这样的行为,没有善恶。

其实我们人类也一样,在我们行为的背后,是自然法则的推动和主宰,我们都是在依法而行。这些法则可以归纳为两种,一种是基本的,需要进食,繁衍的法则,另一种就是缘起法的法则。我们一切的身口意行为,都是依循这两条法则衍生出来的。

对于修行来说,就是能在自己的身口意行为中,发现这些法则的存在、作用。比如说,你饿了、馋了,想吃美食,或者你产生了追求异性的冲动,这些都是法则对你身心的作用力导致的。你想功成名就,想得到别人的认可,因之而起的追求和痛苦,就是缘起法的法则在作用。

这些法则是怎么来的?这些法则是对是错?我们是否可以不受这些法则的主宰?是否可以改变这些法则?

以我们人类社会来说,也有很多法,一种是明确制定出来的,比如各种法律,另一种是潜在的人人默认的法,比如道德、良心。我们同样都在这些法的约束中行为。上面所说的那些自然法则的形成,和人类这些法则的形成和演变,应该是同样的情形。这些法则的背后并没有一个独一的有意识的制定者和主宰者。

但是,这些法则却都遵循一个根本的原则而来,这个原则到底是什么,一时我也说不清,这超出了我的能力。

如果再把物质世界的法则,和生命世界的法则,联系在一起进行思考,就是个更大的问题,更加超出了我个人的知识范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