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陶渊明归隐是双归人生,他才是真农人写田园诗 ?

字数:2545访问原帖 评论数:2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12-14 02:35:15 更新时间:2021-12-14 10:54:29

楼主:徐景洲  时间:2021-12-13 18:35:15


有朋友问我如何看待陶渊明,因为我的QQ网名就是“东篱采菊”。提起陶翁总有满腹话要说,曾滔滔不绝讲过他的作品,曾写过好几篇谈他人与作品的文字,然而,真懂得古今第一隐士吗?我给QQ名的注解是“有菊采菊,无菊看山”,有闲情,有无奈,有超脱,有担当,但是我的隐之情。欲说还休时,反问他:陶渊明活在当下会隐吗?

北京大学的傅刚教授是我江苏师大中文系的学兄,赠我《汉魏南北朝诗歌史论》一书。因为陶渊明情结根深蒂固,便单挑有关陶渊明一章来读。他以史笔写陶翁,上升于美学哲学高度,彰显其文学史彪炳千古之里程碑价值意义,若烛照隧道探奇,需慢读再读回味:眼前陶翁又幻变成一尊自由男神巍峨雕像千古矗立。慢读两页,又插读韦力《觅诗记》有关陶翁专章,平添对比阅读奇趣。有图有真相,文字浅白流畅,十几页一气读完,所讲大致两事:陶诗的流传与陶翁墓地的寻访。文化随笔的妙处就是轻舟飞流下,痛快刺激,但好风景却细品深究不得,仅能带你佳境入门。真长见识,还是得慢读傅刚兄这类读不动的学术专著,那是字字有来历,来历就是学问。

有趣的发现,是韦力论陶翁引傅刚兄观点!于是两书有了交合点,便读出了文外的奇趣。回头再继续读傅刚兄的书。先粗读一遍,优先激赏关于陶诗“新“”欣”二字的数量统计,洞见陶诗灵魂,微观切入又见一新陶翁。先前读过该书责编记述本章开端原有一段作者访陶翁故居的性情文字,因文体所限而删,但本章开端一段还是写得十分性情,爱陶之心炽烈可感。

我曾在外地工作多年,因为总想调回老家工作,对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更多一分感悟与激赏。其实人在旅途,世事纷扰,乱其心志,迷其情思,总是知去而不知归。学学陶翁,一时迷途,原路返归,回到原点,我还是我。养精蓄锐,重作调整,看准方向,再作出发,正是归去来兮的陶翁真意。世上少了一个县令,却多了一个千古诗人,能退方能进,能缩方能伸。然而真悟者少,迷失者多。该归零时应归零!

当然,回归田园的陶渊明常常”带月荷锄归“,看着很美很快乐,其实很辛苦很无奈。月下漫步吟诗很美,月下锄草,那该是多么劳苦与无奈?杜甫”细雨荷锄立“,显然化陶诗而来,却是表面很辛苦,其实很快乐。下雨了,真正的农人或避雨,或在雨中忙未完的活儿,绝不会扛着锄站立雨中淋雨欣赏雨。陶渊明的田园诗是写农人之典型寻常生活,也是自画像,而杜甫写的却是非典型农人生活。因此可以说,诗里的陶渊明是真农人,诗里的杜甫是假农人。

陶渊明的隐居田园生活,虽然很贫苦,但他贫而不改志,苦而得其乐,他的魅力,在于把劳苦贫困的农家生活诗化了。“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极具画面感,但若把诗意画下来,却又有着虚实构图的不同。可以画巷中狗吠而远处屋后有桑树梢不见鸡,可以画桑树颠鸡鸣而树下屋巷不见狗,可以树鸡巷狗同一画中,还可以画树屋村舍远景而鸡狗全不见。有朋友看我相关微博,发来她的一幅画,就是最后的一种构想,类齐白石画蛙鸣十里泉。何以为佳?正是诗与画的美学关系奥秘所在啊!当然,陶公美化田园生活,并不是美化农民生活的贫苦,美化社会贫富对立的不公,他是要以田园的美化来表达对黑暗的官场与势利的现实社会的蔑视与批判。

又想,何以陶渊明的“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最得我心,爱不释目?一句话:如话如画!如话是明白如话,一看就明白写的什么:多么亲切熟悉的生活场景!如画是形象鲜明如画,如在眼前,又如在画中!共鸣之悦,激赏之美,陶翁闲适自然之情调透砌千古时空,而能熨帖今我之情怀,何其神之乎、伟之哉、大之美矣!

同是最美田园诗,都是写田园之乐,陶渊明是穷乐,是己乐,乐中有苦有不平气。而以”师法自然“为创作圭臬的南宋诗人杨万里则是闲乐,是他乐,乐的单纯也表面。故陶诗是真隐士之诗,内蕴深,是性灵文字。杨诗是真闲士之诗,內蕴浅,是性情文字,当然,他诗里形象也是假农人。

将唐代著名田园诗人王维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与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并读更有奇趣。陶渊明的听而不闻,闻而不听,与王维的视而不见,见而不视,都是真孤独真隐居,也真自在。但两相比较,还是陶渊明的诗更有离世静修、清爽耳目、净化心灵之奇效。因为大多数人都生活在”车马喧“的“人境“,于人声喧嚣中而能保持听耳不闻,这才是真隐士真静心。

有一次与网络文史达人李萌”面聊“——吃着面与面对面一一说起常有外网友问他,正式出版五本畅销书的网红,应该是当地文化名人,有何社会职务。阿萌很得意回说:一无所有,唯有自由。我说你这叫社会素人,也是社会达人,出于污泥而不染,没有世俗纠缠纷扰,方能尽情享受自我,充分实现人生价值。李萌反问:你现在也是社会素人吧?这一说,再一想,在这个小城里,我竟然比他还是社会素人:不仅从工作岗位上彻底退下来,而且曾经有过的一大串大大小小社会职务,全都退得一干二净,甚至连户口都迁离了!真是太素了!在我不知不觉彻底成为社会素人的几年里,乐于读书写作游历,多在网络空间耕耘,小城各种圈子的世俗纷争都远离我而去,不是绝对社会素人一个吗?成为社会素人的感觉真好!自由自在,正是我最为仰慕的陶渊明的人生啊!

退休者宜多读陶渊明诗。陶翁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园田居,享受退休赋闲生活,一般人学不来,能学来的是退休后的他的那种恬淡任真率性独处的心境与状态。归园田归的是人性的本真,至大境界,很美!
我退休后,觉常睡到自然醒,是猪一样的幸福。也想学陶翁田园乐,饮酒赏菊,好读书不求甚解,隐逸稼穑。喜欢便仿效,于是淘宝种菜盆与菜种,种微田,当微农,正是”盆土将芜兮故不归“。我把这叫”仿隐“。我在居所三楼的大阳台种菜。从一楼搬土上三楼,种了五大塑料筐各类蔬菜,兴奋得没了午睡,像当年的知青劳模小徐。晚散步,如戴月荷锄归的陶渊明,又学他读书不求甚解,打开一本书来,不久,便呼呼一枕梦黄粱,醒来不知东方既白。喜欢稼穑,应是本能,也是创造生命喜悦的最简单形式,明乎此,似乎与陶翁的心灵世界又近了一步。

还经常梦到从小长大,生活了近二十年的老屋,总觉那三间老屋还在,屋里还有我少年时代收藏起来的各种宝贝。挥之不去的怀旧情结,联想到的是叶落归根与返老还童两个成语,是最典型的中国人的思乡与怀旧情结的集中体现,是身体与精神两个层面的皈依,那是一个人真正的精神家园吧?而这不自助是陶渊明弃官而归、隐居田园的精神追求吗?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