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为什么能识破白骨精——聊聊电影里的间与反间

字数:4530访问原帖 评论数:57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12-27 18:25:41 更新时间:2021-12-31 00:32:36

楼主:地下丝绒  时间:2021-12-27 10:25:41
111
楼主:地下丝绒  时间:2021-12-27 10:32:03
所以动以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
这是1973年译制片《蛇》旁白中引的《孙子兵法-用间篇》中的一句。
楼主:地下丝绒  时间:2021-12-27 10:38:17
间谍这个行业,可能非常古老。现有文献中,可查的有《周礼》之“邦汋”,;《尔雅》之“亻见”;《左传》之“谍”,《礼记》“觇”,《鹖冠子》称“亻圣”;《史记》之“中诇”;《后汉书》之“侦侯”;《左徒注》之“游侦”、“细作”。
楼主:地下丝绒  时间:2021-12-27 10:49:13
间谍身上往往披着迷彩衣,使得这个身份扑朔迷离,让人充满想象。中国古代,最离奇的间谍,可能是苏秦。拜了六国的相,这样一个身份的人,最后却被揭露出是个间谍,实在是让人大跌眼镜。不过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各样人物都闪亮登场,连鸡鸣狗盗都能在史书中被浓墨重彩记上一笔,所以行间与荆轲之刺秦,多少都有些张扬个人英雄主义情愫在里边。

文学中,最为人所知的间谍事件大概是蒋干盗书了。京剧有出戏叫《群英会》,讲的就是这一段。不过蒋干是用间中的反面典型,所以在舞台上,他鼻梁上有抹白,是个小丑形象。蒋干盗书是间与反间的很好例子。一般擅用间的人,大多是聪明人。比较可悲的是,中招的,却也是自认聪明的人。李牧,袁崇焕,都是离间计的牺牲品。

间,其实是一种诈术,诡道也。想要提升反间能力,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楼主:地下丝绒  时间:2021-12-27 11:55:22
“你不像是我们的人。“
“我看你才不像是我们的人!”
这句台词,谁知道,哪个片子里的?

鱼目混珠,漫天过海。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子里,特洛伊木马,都是打入对方内部,里应外合的典型例子。

古代战争,攻城是相对困难的。墨子与公输般一番对话,说明防守的策略更多。当然,这也不是绝对。即便在中国近现代,在攻克城池时,利用细作也是很常见的。经典例子双方都有,比如武汉,安庆。《水浒传》中,号称智多星的吴用,就几乎只会这一招。曾头市,祝家庄,包括后面打邦源洞,都是一个套路。说明这招管用,对对手的破坏力大。
楼主:地下丝绒  时间:2021-12-27 12:37:32
我印象最深此类电影,还是《黑三角》,那个卖病棍的老太太太恐怖了。后来出D9,我还特意买了一张收藏。电影里当慈眉善目的老太太揭下伪装,叼着烟露出狰狞面目时,甚至让我产生抽烟的老太太都有问题的联想。

电影通过光影变化表达某种倾向,在新闻中,这一招也屡被使用,比如那个什么滤镜,原理都是一样的。

在意识形态方面,没受过训练是普通民众,是很容易被某些滤镜带偏的。比如一些牙膏产品,一些洁面产品,有点智商的人都知道那是效果图,但就是有人信以为真。当然,卖东西嘛,都是吆喝自己东西好,反正有人信有人买,就是赚到了。
楼主:地下丝绒  时间:2021-12-27 14:19:30
看谍战片,最大的卖点还是悬念。那个人究竟是谁?
一双绣花鞋,这个许多人应该知道。
现在一些电视剧,故意装神弄鬼,效果反而不好。

还有种谍战片,比如007、《谍影重重》、《不可能完成任务》之类。特工上天入地,无所不能。新奇装备,加上亮眼美女,看点多多。这类片子有点漫威漫画的意思,主人公被赋予了远超常人能力。当然,动作是一方面,智商是另一方面。在前些年英国翻拍的《福尔摩斯》系列电视剧中,这种智力游戏更是被放大了。
楼主:地下丝绒  时间:2021-12-27 14:42:57
这一行,也是分层次的。
最高是战略层面的,或者是操控全盘的,这个撇开不谈。
在实际应用层面,玩脑力的高于玩体力的,这是在相当层次比较。二战时破译密码的一堆人中,有三位数学天才,他们发明了一个RSA算法,需要上百人算上上百年才能被破译。然而若干年后,另一位天才出现了,他不过是在某个无聊的下午算了算,就把这算法破了。

至于这一行的行动派中的顶级大佬,有个法国美女大家应该知道。至于朱利叶斯,他这种比较特殊,下面有跟他相近的实例可以讲讲。

古代攻城战中,会派人混进地方城中,放火,制造混乱,这种就更次一点。

还有一种,专职打探,传递消息的。太平军北伐时,派了很多探子,他们为此要剃发,但是会留下一个记号。经过化妆,通过敌占区,即便如此,大多数还是被识破了。
楼主:地下丝绒  时间:2021-12-27 15:27:04
对越自卫之后,我们国家已经承平很久了。随着各种新鲜事物出现,大众对有些记忆早就模糊,或者讲根本不往那方面去想。

然而,事实上,那些一直都存在,只是因为各种原因,你接触不到而已。以前我们有很多厂,是用数字作为名字的,后来有些改制了,有些只是改了个名。在我知道的一家单位附近,每天会有一些奇怪的人在周围徘徊。他们会根据你胸卡信息,来跟你搭讪。

前几年吧,有个总工,被查实了。也就是几百万,就落水了。最近还出过一件大事,核心研究资料在登机前被拦下了。前面讲那个朱利叶,就是弄了U2的资料。

楼主:地下丝绒  时间:2021-12-27 15:34:40
以前看电影,对各种器材很是好奇。缩微胶卷、消音发射的雨伞、纽扣液体等等。特务拿到情报,有藏鞋跟里的,有藏玩具里的,有藏手杖里的。

偷资料的桥段,总是弄得特别紧张。微型相机咔擦咔擦,门外不远有脚步声靠近,非常刺激。现实中可能很多信息是在无意中被泄露的,比如现在手机拍照早就满大街了。你不经意举个手机咔擦一下,很可能就出问题。

还有一些情报获取非常无厘头,我们自主研制某款潜艇时,一直对某些具体数据搞不定。结果有次有人带回来个模型玩具,竟然超高度仿真。那玩具厂老板怎么也想不到,为了自己的商品热销,结果踩了红线。
楼主:地下丝绒  时间:2021-12-27 15:40:29
看电影时,你会猜,"谁才是老K?“
在阿加莎那样的侦探小说李,一般嫌疑人就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
跟《风声》中的老鬼一样,几个人里边找一个。
真实情况是那些人平时都是路人,从你身边擦肩而过你都不知道。以前曾今有一逃几十年的,别人都以为是跟自己一样的老农,没想到是有什么勋章的少将。一个人只有举止反常时,才最容易犯错,最容易被识破。
楼主:地下丝绒  时间:2021-12-27 15:56:57
如何进行辨别,是需要一些专业知识的。这里只是简单讲讲,有兴趣的可以深入了解一下。

一个从事某项特殊职业的人,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在身体上,都会产生一些行为特征的改变。无论是artery,还是vein。我们去观察他的血液细胞悬浮量,一般正常的体积质量在1.029-1.034。那些特殊行业的,这个数值有可能在正常的三到八倍。

第二个,观测一个人的咀嚼肌。因为正常人在三叉神经到横沟这个地方的外展神经是大致可以确定的,而特殊行业的人,在面神经与听神经这两块,会异常活跃。脑桥的白质神经纤维,通到小脑皮质,通过两侧咀嚼肌协调两个小脑半球的传递。
楼主:地下丝绒  时间:2021-12-27 16:07:18
上面两条比较好理解,第三条可能有点玄乎。什么办法呢?验尿。

哺乳动物尿液中都含有结合蛋白,这种蛋白非常善于结合挥发性的小分子。根据这个原理,对于那些经常接触特殊元素的人,就可以通过验尿方式进行检测。一般有两种检测方法,溶剂检测和顶空抽提。抽提法容易影响释放到空气中的信号组织成分的比例,所以一般建议采用溶剂检测法。

同时,还可以通过活性检测,推测出行为和生理反应。比如对肛腺分泌用QP5050A进行测试,就是固相微萃取中的一种。再比如对肾上腺气谱分析,观察不同状态下峰值,这个在心理学中是用到比较多的。

楼主:地下丝绒  时间:2021-12-28 09:46:20
列几部经典的类型电影

《国庆十点钟》:解放不久,敌特活动还是非常猖獗的。电影所讲故事,是有特殊历史背景的。49年开国大典,蒋某原本是要派飞机过来的,我方做好了准备,后来不知为什么没来。但是当时,派遣各种行动队潜入,有在距离很近地方设点,准备用迫击炮的。当然,结局还是以失败告终。在援朝时期,那边似乎看到希望,准备趁乱反攻,结果自然还是黄粱一梦。蒋某终是客死他乡,他曾托人回奉化来家,发现蒋氏祖坟有人帮着修缮了,这也是一脉相连的情谊吧。

电影反应的正是这段特殊时期特殊故事,其中很多桥段在后来的影视作品中也多被套用。这片子有两个演员比较有名,一个叫赵子岳,一个叫浦克。
楼主:地下丝绒  时间:2021-12-28 09:58:54
《古刹钟声》:

故事一乡民离奇死亡案为线索,引出盘踞在一座古庙里的特务。侦查科长带着警卫员,深入虎穴,一探究竟,最后终于真相大白,敌人被一网打尽。

这片子今天来看,还是有很高艺术性。尤其在悬疑设置上,层层叠叠,抽丝剥茧。氛围感很强,我看有人评论讲小时候看这电影留下了很深的心理阴影,因为很恐怖。

另外要讲一点知识小贴士,很多电影里庙宇,道观都成了敌特据点,倒是和聊斋里总是狐狸鬼怪出没不谋而合。《林海雪原》,《神秘的大佛》,都是选择这样的场所。这是有特定历史背景的,我们国家解放后,对一些道门进行了清理。在以前教育程度普遍不高的时候,那些道门是很有市场的。这是有几千年历史遗传的,在民间现在还有。清理的都是危害比较大的,一般乡间老太太念个宝卷什么的,也没人管。

还有个好玩的,解放后破获过一些无厘头案子。比如某个农妇,或者农夫,弄了十几个人,封丞相啊,大将军啊,结果让地方最小级别的派出所一锅端了。这个也是一种民俗的反应,因为念卷是要把人集起来的,所以不免有人念着念着真的以为自己真神下凡了。
楼主:地下丝绒  时间:2021-12-28 10:09:50
《秘密图纸》、《跟踪追击》、《羊城暗哨》

这三部是我看过后留有较深印象的,《羊城暗哨》老是和《霓虹灯下的哨兵》搞混,太久以前看的的。有个桥段,一名我方战士,被敌人用美色勾引拉下水,不知道是这两个片子中的哪一个。

《秘密图纸》中有些有意思的东西,一是装资料的黑皮包。在很多反特电影中,这种带着上海字样的黑皮包出镜率很高,也因此,很容易调包。另一个是我记得里边有敌人伪装车祸,然后借机害人的情节。现在玩这套路的,都是碰瓷的,跟你车前一倒,要个几千不算多,要个几十不算少。

《跟踪追击》,故事发生在南方。很多反特片,地点都会设置在南方。反特电影中,人物穿着也是一个看点。我们一般是短袖,白衬衣,蓝裙子之类。而在南方,花衬衣之类,则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某种历史潮流。
楼主:地下丝绒  时间:2021-12-28 10:33:36





楼主:地下丝绒  时间:2021-12-28 10:34:33





楼主:地下丝绒  时间:2021-12-28 10:41:56
在小人书的文字描述中,当最后的敌特被抓时,通常是这样描述的:

特务终于暴露了,惶惶如丧家之犬,急急忙忙携带情报出逃。

然后在车站、码头、机场,等待他们的是神情严峻的白色大盖帽。

接着,假胡子啊,眼镜啊之类的被公安人员一把扯下。

接下来是重点:某某立刻如泄了气的皮球,瘫倒在地上。

泄了气的皮球,这个比喻有时候用得太多了。说来也是挺有意思,在战争片中,胡琏啊,邱清泉啊,开场都是打足了气一样。然而时态发展,就渐渐泄了气了。敌军总是屁股上挨一脚就大呼小叫,上窜下跳。邱清泉藏到装甲车里想逃跑,结果皮球还是被戳破了。
楼主:地下丝绒  时间:2021-12-28 12:45:12
小说创作中,很长一段时间,人物的身份与外貌之间,因为太过公式化而遭人诟病。
敌特,通常都被描写成獐头鼠目的样子。
古龙有句名言,说最好的刺客,是走在人群里最不容易认出来那个。
所以,文艺创作与现实是没必要去划等号的。
当然,我并不反感那些描写,而且觉得坏人就是那个样子。
不过也有例外,对于女特务,我还是比较喜欢的
比如以下这些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