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穿越近代中国的可能性

字数:2212访问原帖 评论数:8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01-14 15:44:19 更新时间:2022-01-17 14:07:55

楼主:沉钧  时间:2022-01-14 07:44:19
近代中国只有一个空档期可以让有痔青年们穿越回去力挽狂澜,那就是1901-1916年。
这15年间有三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可以支持改革无论是自上还是自下都可能成功:
1、这15年间,维系了中国基层上千年的士绅阶层还没崩溃,在基层,他们的权威和组织手段尚在。不要小看这帮迂腐文人和土豪劣绅,他们虽然无能和坏,但有足够的方法和手段确保基层稳定,这是任何国家在改革阶段都最需要的环境。对他们而言,当时新文化运动尚未起步,基层老百姓尤其是那些年轻一代脑袋还没那么灵光,想法还没那么多,还不足以冲破士绅阶层主导的基层体系。
2、这15年间,清廷及后来的北洋政府这两个一脉相承的对中国改革阻碍最大的官僚集团,在内外势力的双重夹击下,权威已经大大削弱,也有一定的改革愿望,最重要的是它们尚有余力把整个社会秩序兜住,从而为改革赢得机会和时间。那时候,虽然有以非常手段为主的同盟会等势力,但大部人都还是比较温和,即便同盟会在辛亥之后,也收敛了很多。在温和的大环境下,各方协商就有了可能,整个国家就有了比较大的调整和容错空间。
3、这15年间,军阀势力尚未崛起,无论朝野,以文制武还是共识,那些武官们也还没有造次的勇气和实力。这一点也能确保内外环境的相对稳定。
当时还有一个很有利的因素就是社会资本尚丰。你以为当时中国真的缺钱吗?举个可以查到资料的例子,1906年浙江人把沪杭路权夺回商办后,一年时间集资额就超过了实际需求的两倍!而像周扶九、张振勋这些顶级富豪,他们的个人资产甚至可以达到美国首富洛克菲勒的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居住在津沪汉粤港及南洋等地的富豪们,资产总规模不会低于2亿美元。再加上全国众多的地主、遗老阶层手里握有的海量资产,如果加以适当的财政和税收的引导,中国要发展实业、修铁路什么的,其实根本不差钱。清末为什么实业发展不起来?主要是因为官僚集团不让民间搞再加上民间风气未开而已。历史上1912-1920年间中国工业平均增长率高达13.4%,远超后来数十年的平均增长率。这期间还有二次革命、护国战争等不利因素抵消掉了一些增长的潜力。民国后来为什么这么穷?那是因为自1916年后,这些钱都被各路军阀搜刮投进内战消耗掉了。从1917年到1930年,全国整整打了14年的近代化战争,想想会花多少钱?
这15年间,尤其是1905-1914年十年间,如果有牛人能够贯通政商两界,敏税地看清改革的方向所在,无论在朝的开明实力派官员还是在野的立宪派大佬,都有可能成功。至少能在1916年时接替北洋政府把改革继续下去。
为什么1905-1914年特别重要?因为从1905年起,支持宪政和改革的人已经在中国形成一定的规模,而且私人工商业的封禁开始大面积解除,随后的辛亥则进一步冲破了剩下的藩篱,所以这是一段经济发展和社会改革的大好时机。但到了1914年,以袁世凯为代表的专制势力卷土重来,一战开始后,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开始加速,整个形势就再次恶化了。
如果当时有这么一批牛人或者现代一个有痔青年穿越回去利用天眼加持占据了主导位置,那他们应该干点啥呢?
在内政上,练兵肯定是最紧要的,其实当时的军队能练到比北洋军再进步那么一丢丢就足够了,只要能利用数量优势把当时并不算强大的日本陆军推下海就行。在经济上,彻底放开工商各业让老百姓们自己搞,没什么搞不出来的。仍以浙路为例,当时商办沪杭铁路浙江段每公里造价约3万银元,只有同期通车英商贷款建造的沪宁铁路的三分之一!沪杭和沪宁两条路可是在同一地区。历朝历代都有前期繁荣,其实并不是居上者多有为,恰恰是前期都无为的结果。而其它方面,只要经济搞上去了,老百姓们不至于像1920年和1942年那样成片饿死,改革起来都不会太难。
当然,外交上也必须要有重大突破才行。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最优的布局就是远交近攻,联英美制日俄,在全球范围内形成英俄中日美五国战略大排列,相互牵制,达成暂时的战略平衡。这并不是空想,从历史上看,英俄之间的世纪大博弈在当时还未结束,而美国出美入亚的战略已经开始起步,所以中英美三国在当时是有着诸多共同利益的。当然,期望也别太高,别想着能利权尽收什么的,能换回10-20年的休养生息战略期就已经足够了。
到了1925年后,社会经济已经有了20年的平稳发展,无论民间购买力还是财政收入都有了一定的基础,肯定会进入加速阶段,即便是1929年的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也不一定就扛不过去。经济发展了,国防能力肯定会有所加强,那时再跟列强谈谈收回利权什么的,也就有了底气和实力。面对当时最大的战略对手日本,也就没那么怵了。
再之后,就看内外形势怎么发展,那时候的剧本就无法预测了。因为中国这样体量的国家,即便是初步崛起,也将对整个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全球地缘格局就将和我们所看到的历史大不相同。
可惜这15年间,改革派都没有出现像曾李二人那样的大能人,或者说当时的大能人们都没有急切和坚定的革新愿望。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恐怕并不是眼界不开阔,而是既得利益割舍不下使然。
1916年后,三个关键因素全部消失,士绅阶层权威在新文化运动中权威尽失导致基层崩溃,军阀割据导致战乱四起,历史的天平已经彻底倾斜。在那之后,任何强人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改变局势了,整个国家必须要打透了才能形成新的共识。
楼主:沉钧  时间:2022-01-15 00:03:07
@dadaguokuan 2022-01-14 21:57:09
保住袁世凯不使北洋分裂余下慢慢玩
-----------------------------
当时人人都在保袁世凯,所以才让他滋长了称帝的野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