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教育问题源自千年以来的权力结构失衡

字数:1799访问原帖 评论数:0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01-14 15:28:56 更新时间:2022-01-14 12:41:47

楼主:沉钧  时间:2022-01-14 07:28:56
中国的教育真的堪称是这个世界最无解的难题,即便未来中国成为发达国家,也仍然不会有任何改变,只会更甚。看看日韩就知道了,他们虽然在欧美体制下运行了数十年,经济这么发达了,但教育问题仍和我们一样。
为什么会这样?我觉得这个问题的根源就在于东方的社会结构体系自唐朝以来出了很大的问题,但至今仍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可以说自科举制度在唐朝中期确立后就再无回头和破局的可能。日韩自唐以来就全面学习中国,历经千年,自然也深入骨髓。
唐朝中期以前,东方和西方一样,都是世家门阀(西方称之为贵族)与王权并立、相互制约。但科举制度构建了一个底层向上跃迁的大通道从而形成一股新的强大的势力彻底消灭了传统的世家门阀,这就打破了原有力量格局,让原本的三层金字塔变成了全面的二元对立。这种力量的重塑非常彻底,但遗留的问题也非常的多。
举个例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话中的“家”跟我们现在所说的“家”完全是两回事。古代的“家”实际上是指“采邑”,也就是所谓的封地。“家”的概念在唐朝以前事实上就是指世家门阀,这些世家采邑通常都有数百到数千口人、数百到数千亩地,而且有较为完整的内部职能部门,有些大的采邑甚至和欧洲古代一些公国相当。至唐朝中期以前,中国的社会权力结构中,世家都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全国各地的世家门阀是王权与普通老百姓之间的连接和缓冲,对整个社会的运行起着非常重要的稳定作用。所谓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采邑,采邑管理好了,才能拥有治理好国家经验。它是一个连贯的阶梯式人才培养思想,缺一环,少了相应的经验,都是无法往前再进一步。但在唐朝中期之后,科举制选拔上来的人逐步垄断了权力,世家体系逐步崩溃,整个国家就开始失衡。这些人应试上位的人,基本上都只是一些文章写得好的人,进入权力中心之前,很少有管理大型组织的经验,只能上了位再慢慢练。所以我们就会看到历史上有很多很有才华的人坐上很高的位置后却干出了很荒唐的事情,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进行过相关的大型组织管理训练,更别说管理好一方社会甚至整个国家。而且这些人还有一个致命的问题就在于,他们通常是光着脚上位,上位之后,权力让他们非常饥渴。因为没有所谓家族利益牵绊,更没有所谓的家族荣誉感,做事情往往就会不计后果,只管先捞了再说。
力量格局改变后,另一个最重要的变化就是让整个社会全面转向经世致用以实用主义为纲,再到现在就演变成了屁股理论。宋代以前的古典中国是一个表儒里道的国家,儒护王法,道探宇宙,跟西方后来历代都继承了古罗马秩序和古希腊思想是一样的性质。唐朝以前的世家门阀与王权一样虽然也剥削无度,但这些人有点闲功夫还会聚众辩经,研究研究天地造化,有点良心的本着乡土人情(也迫于地方稳定)还会接济一下周边百姓为中央王权减少了很多麻烦。唐朝以后,科举兴起,所有人都开始计划沿着这把梯子向最高的皇权集结,权力结构开始失衡,整个社会变成了典型的二元对立。不单是社会结构,人的思想也随之改变,升官发财成为人们的优先选项,什么道不道的,自然就没人感兴趣了。整个社会系统的润滑也全都被推给了国家机器,而在宋代之前,有世家门阀稳定地方,所以中国从未出现过全国性的流民现象,虽然也有流民但不至于汇成全国现象对整个国家机器造成全面冲击。
社会结构的失衡不单导致权力集中,还造成整个社会的文化观、史观趋向单一,培养和发现人才的手段也变得机械和简单。总的来说,现在的中国教育问题,本质上都是科举制度的遗留问题:只重能力不重经验,只看重经世致用不看重理论逻辑。
中国教育问题的艰难在于,任何表面的变革都无法撼动这样一种延续千年的思维和行为模式。科举制度看似有很多成绩和革新,但它所带来的伤害可能从来没有人好好思考过。
科举制度要说它不好也没道理,事实上英国19世纪的文官制度就是汲取中国的科举制度的经验建立起来的,并演变成了后来世界上最成功的公务员系统。但英国与中国的不同之处在于,英国的公务员系统它其实只是一个功能系统而非权力系统。名义上英国的公务员系统隶属王权,但实际上是,英国的各种势力交锋后谁胜出它就为谁服务。英国的公务员系统也有全世界所有官僚系统一样的诸如臃肿、低效和自成一体难以驯服等缺点,但它最大的优点就是自身稳定可以让既定政策保持连续稳定,并追随王权对各种势力保持中立。这套系统的运转方法,在上世纪80年的英国两部神剧《是,大臣》和《是,首相》中有完整精彩的诠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