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宝玉的婚事谁说了算,看《红楼梦》120回是全璧

字数:15889访问原帖 评论数:60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01-22 23:44:33 更新时间:2022-04-01 02:41:23

楼主:葡萄牙月桂  时间:2022-01-22 15:44:33
《从宝玉的婚事谁说了算,看《红楼梦》120回是全璧》
微博上有人对现代男女步入婚姻之前,要了解的事项做了总结,在长相学历工作家庭背景经济等大家耳熟能详的条件外,还列了最最重要的一条——在领证以前要推倒对方一次,检验一下对方那方面的能力。这个做法在红楼梦时代,就是多姑娘也不敢公然说出来,更别说做了呢。
那个时代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有了婆家是要避见婆家长辈和自己的另一半的,就像邢岫烟和薛蝌有了婚约,薛姨妈在的场合,邢岫烟就不去了。这样才符合那时的主流价值观。所以当荣国府的兴儿都传,和以为宝玉和林姑娘是一对时,就是无意中黑了林姑娘。这个传的越厉害,对林姑娘的名声越不好,长辈们听到了越不可能成全这段感情。说白了也就是宝玉的婚事,主导权话语权并不在他和黛玉那里。
那么,在宝玉的婚事上,都谁有主导权和话语权呢?容月桂仙子慢慢道来:





【元春】
一句三春怎及初春景,道破了贾家的大千金贾元春的命运比其他三个妹妹要好。的确,她就是为百年望族名门世家锦上添花的人,一出场就是才选凤藻宫,被皇上封为贤德妃。
也就是因为她的这个身份尊贵,本来是父母之命的宝玉婚事上,她这个做姐姐的被读者认为是该有主导权和话语权的。她以娘娘身份给宝玉赐婚,做为臣子的贾母贾政王夫人宝玉是不敢不遵旨的。
可是前八十回里,元春并没有这么做,她只是在一年端午节赐众人礼物时,把宝钗和宝玉给的礼物一样了。这个说明,她在宝玉的婚事上并不是要以强势控局的,而是想要做个媒人。
一般人,有了做媒人的想法,是会直接说出来的。贾元春是贤德妃,得体现出她的贤德来。她这招的高明就是投石问路:把礼物送了出去,看看各方面的反应。各方面反应的积极响应,她就出来做媒赐婚,各方面有不同意见,她就就此打住,谁也不得罪。
结果,贾母在清虚观拒绝了张道士的提亲,并说出了宝玉还小等两年再议他的婚事。这以后,她就没有再关注过宝玉的婚事了。
郑重一提的是,红楼梦开篇就声明了不涉及朝政,所以在前八十回里,并没有叙述元春在宫里过的怎样,只是用了“不写之写”的笔法,夏太监到荣国府借钱不还,凤姐贾琏夫妻还不敢不借来隐写了元春在宫里生存的不易。在这种情况下,她是要能少一事是一事的,没有理由出来以自己的身份去为娘家的弟弟赐婚的。
而且,在后四十回里,已经有了凤姐做媒,贾母王夫人贾政达成一致,定下了金玉姻缘了,元春的一开始送端午节礼物的意图也得到了回应了,她也就没必要再为宝玉的婚事发声了。况且,后四十回里,一开始就写了她的身体不好了。这个铺垫,为她突然暴毙做了伏笔,她没能等到宝玉和宝钗洞房花烛夜就薨了。所以,在宝玉的婚事上,元春的态度是前后一致的。
【王夫人】
为了婆媳能相处融洽,选个钟意的女子做儿媳妇,这是每个做母亲的最大心愿。可是,王夫人那个时代,还是讲究夫为妻纲的:贾政打宝玉,她只能哭天喊地抬出贾珠死了就剩一个儿子了来博取老公同情,而不是命令他“给老娘住手!这是老娘的儿子,好不好的有老娘教育,不要你管!”所以,在宝玉的婚事上,她是可以有想法和权利的,但是必须得经过贾政的同意。比如,她给袭人涨了姨娘的工资,一直没有敢给她转正,就是贾政有话先要宝玉好好读书,至于屋里人,他看好了两个将来给宝玉和环儿做姨娘。
除了贾政,贾母也是压在王夫人头上的一座大山。这座大山,在其他方面不说,就说在宝玉的婚事上,贾母给宝玉选的姨娘苗子是晴雯,这个就是和王夫人相左的,也是王夫人没有公开袭人姨娘身份的另一个顾及。
在选正式儿媳妇方面,王夫人在黛玉进府第一天,借传贾政的话,已经告诉过黛玉要离宝玉远点,却没有告诉宝钗要离宝玉远点。说明她在儿媳妇候选人上看好宝钗。因为:一是她是她的亲外甥女在血缘关系上比黛玉亲,二是宝钗面面俱到尤其是能体谅她的心思,三是宝钗自重稳当不会像黛玉那样和宝玉传出风言风语。四是过去人都信宿命,宝钗的金锁配玉还是能打动希望儿子一生好运连连母亲的心。
既然宝钗有这些好处,做为宝玉的母亲,哪怕有老公婆婆这两座大山挡着,也是不能阻止她为达到自己的心愿努力的。
在前八十回里,刘姥姥眼里口里的王夫人是个响快人,而贾母眼里口里王夫人却是闷葫芦。可见,王夫人是会伪装的。她在贾母和贾政面前,不提儿子的婚事了,却背地里对怡红院加强管理,多次提出要把宝玉搬出大观园免得姐妹大了生出不才之事。
那么,真的为了这个理由把宝玉搬出来住,势必得引起别人猜疑,这个猜疑的对象第一嫌疑人就是黛玉无疑。那样,就是打了贾母的脸了。所以正好借助绣春囊事件,抄捡大观园撵走了晴雯芳官四儿她们,再借机向贾母汇报袭人是姨娘的人选,把贾母的嘴堵住了。
接下来,后四十回里,她和贾政商量送宝玉第二次上学,在她的心目中宝钗始终是儿媳妇候选人,候选人搬走了,她不可能明显的再把宝玉移出大观园,又不可能把他留在家里天天跟黛玉腻歪,所以宝玉第二次入学堂,正是表明王夫人在宝钗搬走后,防止宝玉和黛玉有过多时间相处的。
再后来,宝钗和金桂吵嘴,金桂叫板看宝钗会找个什么样的男人?薛姨妈加快了要促成婚事的节奏,进了园子,王家娘们几个碰面,由凤姐寻找机会出面向贾母提金玉姻缘,正符合王夫人的心意
在宝玉的婚事上,王夫人做为说的算的人之一,有凤姐这个人替她冲锋陷阵了,她坐收渔翁之利就行了。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里,在宝玉的婚事上王夫人的态度前后一致。
【贾政】
贾雨村这么个外人,林如海写封推荐信,贾政都不惜余力帮他上位。那么林如海的女儿,自己妹妹的唯一的骨肉林黛玉,贾政会不疼爱吗?但是,疼爱和要外甥女做儿媳妇是两个概念!
在黛玉进府的第一天,因为斋戒贾政没有在第一时间见外甥女。但是,王夫人说了他说的,要黛玉离宝玉远些。可见,他在一开始就没有娶黛玉做儿媳妇的心思。
有人会说,黛玉刚进府时,和宝玉年纪都小,贾政还没考虑到他们婚嫁之事。那么,到了第二十二回,元宵节制灯谜时,贾政的心思就露出端倪了。书里不表其他的谜语贾政的态度,唯看了宝钗的谜语,突然感到她也是个福禄不长久之人。请大家主意,那次元宵节聚会的年轻女子里,就宝钗跟贾政没一点血缘关系,要是为了她们的前途伤感,他为黛玉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哪个不行,偏偏要为了一个对他来说无关紧要的亲戚宝钗着想了呢?理由就是,王夫人已经跟他提起过了要把宝钗做为儿媳妇候选人,或者他也听到了金玉姻缘的话题,在心里也有了要选宝钗做儿媳妇的念头,才会在看了他的谜语后,想到她的命运会关系到儿子才会不禁黯然神伤。
有了前八十回里就不考虑黛玉,只考察宝钗做儿媳妇,又为了首诗谜不满意的贾政,在后四十回里,对宝玉的婚事也是秉持这个观点。所以,他才会要接受门客王作梅的提亲,给宝玉订张员外家的小姐。可惜,贾母也是一座压在他头上的大山,他把事情跟贾母一说,贾母询问和张家有亲戚关系的邢夫人,张家小姐如何啊。邢夫人没说张家好话,贾母一听,忙派人去通知贾政这门婚事快打住了。然后,凤姐提议金玉姻缘,贾母当着王夫人等人的面,接受了这个提议。后四十回里,贾政在这件事上,一直是被动的被贾母牵着鼻子走,很符合他的形象孝顺和不大爱管家事的形象,也和他前八十回里对宝钗的态度吻合。
【贾母】
贾母的身份地位,比王宝善家的尊贵。王宝善家的,看不上晴雯等狐媚子样,背后嘀咕人鼓动王夫人下令抄捡大观园,结果外孙女司棋没给她留脸,害得她自己打了自己的嘴巴子。
就是这样的一个陪嫁丫鬟出身的王宝善家的,都要为了维护当时的礼教对司棋不给好脸色,那么,做为诰命夫人有头有脸的贾母,是不是更得遵守和维护礼教呢?所以,前八十回里,贾母说一个堂堂的千金小姐,见到个亲戚家的男子,马上想到了终身大事,把自己弄得人不是鬼不鬼成何体统?可见,在前八十回里,她是坚定的反对自由恋爱者!
月桂仙子前几年,初入红楼版,就向红楼版广大专家红米们提出一个问题,你们是从哪里看出前八十回里,贾母支持木石前盟的?有人就说,前八十回里贾母对外孙女黛玉是疼爱,连三个亲孙女都排后了,所以她就应该向着黛玉,支持黛玉和宝玉的婚事。
这种混淆疼爱外孙女和支持婚姻两个概念的观点,让人忍俊不住。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类比一下吧:现代的小孩都是小祖宗想吃啥穿啥玩啥,长辈会满足他。但是,这个小孩上了学,不写作业在学校里打架偷东西或者早恋,哪个家长支持赞同?这时候,我们总不能说家长不是疼爱孩子吗,这会儿怎么和以前的疼爱不符了,家长的形象变了呢?贾母对黛玉也是这样的:她可以接她进府供她吃喝玩乐,甚至比亲孙女还好,但是黛玉和宝玉私定终身,这就是打她的脸,她是绝对不能容忍这种败坏她和家里名誉的事发生。这个连王宝善家的知道外孙女司棋和潘又安私定终身时,都羞愧难当,何况名门望族出身的贾母会不在乎自己的脸面?
所以,贾母在对待黛玉和宝玉私情上,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是一致的。
说到这里,还会有人问,她做主把宝黛婚事定下来不就得了!你当贾母是白痴不知道这样好吗?可是,宝玉的儿媳妇终归是要和婆婆王夫人相比的,王夫人的态度贾母也不能轻易忽略。当初,说龄官像谁呢?湘云心直口快说是像黛玉,王夫人就直递眼色不让湘云说,怕黛玉矫情恼怒。可见,黛玉的大小姐脾气王夫人是知道和不待见的。贾母老人精,她能不知道王夫人的心思还是她不知道黛玉的脾气?所以,贾母见到薛宝琴,才会有了要把宝琴给宝玉的念头,对傅秋芳家的婆子也是来者不拒,就是要排除宝钗和黛玉,在她们之外给宝玉找个媳妇的。可是,宝琴名花有主了,傅秋芳家的婆子们谨慎考察,贾母也是急不来的。
到了抄捡大观园,迎春出嫁,贾母也算是看开了不想再管孙子辈的婚事了。我认为前八十回里铺垫的最好的一笔,就是夏金桂粉墨登场了。夏金桂拿捏薛蟠的招数一哭二闹三寻死觅活,和黛玉拿捏宝玉的招数其实是如出一撤。薛家被夏金桂搅得不得安宁,薛姨妈娶了这么个儿媳妇脑袋能有簸萁大,这事贾家是知道的。薛蟠和金桂就是自由恋爱的,结果家里鸡飞狗跳的。这个在当时是会被当成自由恋爱的反面教材来做话题的。
贾母本来就是个礼教维护者,反对黛玉自由恋爱的,又见了薛姨妈家里的儿媳妇,她是肯定不会替黛玉站台给她订亲的。正好,邢夫人说贾政提出的张家小姐父母的坏话,凤姐又借机主张金玉姻缘,贾母再不济也会审时度势,左右是你王夫人选儿媳妇,你们婆媳关系能处好,家和万事兴就好,她也就顺水人情先同意了这门亲事。过去的人,讲究的是诚信,已经订下了亲事,当宝玉生病痴呆时,贾母听从凤姐的意见安排给宝玉结婚冲喜也就顺理成章了。贾母在宝玉的婚事上,前后的一贯性也就不容置疑了。
【凤姐】
凤姐论资排辈在宝玉的婚事上,是没有主导权和发言权的。可是,她成为了金玉姻缘的媒人,就不得不进月桂仙子的这个榜单了。
如果,王夫人薛姨妈明着问,凤丫头在你宝妹妹和林妹妹两个人里,选一个嫁给你宝兄弟,你会选谁?凤姐打死也不敢把票投给林妹妹!这个就是投鼠忌器和是亲三分向的综合选择答案!
别看前八十回里,她动不动拿黛玉开个玩笑,打趣一下她和宝玉,那是为了找乐子,并不是真心的支持他们在一起。黛玉的宝玉也从没有私下求她做媒,她是个聪明人不会不知道薛姨妈和自己表妹宝钗的心思,冒然的出来替宝黛做媒得罪自己两个姑妈和一个表妹。她在宝玉的婚事上,前八十回里也是属于和兴儿一样,表面迎合黛玉拿她打趣,实则她的这种行径也是在高级黑黛玉。她和兴儿们,越是看好黛玉和宝玉能成,越是在贾母脸上抹黑。贾母知道府里有这种调调时,是绝不容许宝黛婚姻成了事实。
凤姐善于察言观色,她能看出黛玉和宝玉有私情,更能看出贾母的态度,王夫人薛姨妈宝钗的心思。所以由她做媒也是符合书里的人设安排的——爱当糊涂媒人!比如前八十回里彩霞是不乐意嫁给旺儿家的二流子儿子的,凤姐就是不管不顾硬撮合的。后四十回里,宝玉也是不乐意娶宝钗的,凤姐就想出调包计来。
【警幻仙姑】
这属于宿命部分!书里开篇就写了警幻仙姑要安排绛珠仙子下界报神瑛侍者灌溉之恩,绛珠仙子说要把一生眼泪还给他。所以,这个故事的结局就是要绛珠仙子泪尽而亡,是上面写好了剧本。后四十回,那块玉要是不丢,宝玉就不会痴呆任由人摆布,和宝钗成亲气死了黛玉。这个真是首尾呼应,也应了冥冥之中自有定数的老话!

通过以上分析解读,从仙界的警幻仙姑,到人间的贤德妃,从家里的贾母贾政王夫人到媒人凤姐,他们在宝玉的婚事上的态度,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是一贯性的,也由此证明了《红楼梦》120回是一个作者是全璧!
(完)
2022.1.21日
楼主:葡萄牙月桂  时间:2022-01-22 18:32:42
@时髦的傻子 先生还在写反驳央9《曹雪芹与红楼梦》的帖子吗?我这篇发错版块了,请先生先反驳一下我这篇,再去反驳纪录片哈!
楼主:葡萄牙月桂  时间:2022-01-23 18:48:23
文友淡淡的云彩评论这篇帖子:
文章鞭辟入里,入木三分,赏析透彻细腻,层次分明,思维灵活,脉络清晰,从不同的角度汇集一处,得出结论,升华主题。
楼主:葡萄牙月桂  时间:2022-01-23 20:09:53
emou2021网友回复团风县山人的文字:
鄙人之所以相对比较相信程高本。是因为程高本有几个特点。

一,最起码,程高本的两位编辑是实名人物。有史可查,有证可考。不像所谓脂评本里的什么脂砚斋,畸笏叟之流,全是匿名,究竟何方神圣?曾在何处行走?谁也说不清楚。

二,程高本有一个清晰的流传脉络,程高本出版于1791年,然后有清一代,大量翻印出版,从嘉庆年间的东观阁本,藤花榭本,到清末的妙复轩本。内容基本上沿袭程甲本。如果有人造假,那么他们不仅要假造程高本,而且要假造一系列的后续刻本,实际上不可能。而所谓脂评本,就是几个手抄本,一个人,一支笔,就可以妙笔生花,随心所欲。这种不知转了多少手的转抄本,做嘉年华娱乐打哈哈的材料有余,做正规学术研究证据资料的资格不足。

三,按说,新红学派的大咖里面,也不乏学富五车的学问家吧。他们会不明白这个道理?非也。林冠夫先生就说出了其中的奥妙:红楼梦,又不是经史子集,不过小说而已,何必那么较真儿?(林先生原话:“似可随便一点”)(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楼主:葡萄牙月桂  时间:2022-01-24 20:11:35
转载:待会儿反驳
【原创】《红楼梦》120回是同一个作者吗?(一)

时髦的傻子 【图片源自网络】【版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前不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出品了六集纪录片:《曹雪芹与红楼梦》,并在央视九套播出。由于电视纪录片集时代性、思想性、文化性、艺术性、传播性等基本特征于一身,在国家文化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尤其是由于该片制作时邀请了胡德平、白先勇、王蒙、叶朗、张庆善、闵福德等多位红学界大咖直接参与,发表了许多卓有见地的观点或评论。所以该片的播出在红学界引起巨大反响。

这部纪录片的一个重要观点是:《红楼梦》120回是同一个作者,即曹雪芹先生已经完成了全部书稿的写作,程伟元、高鹗只是做了一些【编辑和必要的修补】工作。白先勇先生说:【世界上有名的那些经典,还没有一本书是两个作者以上的。】王蒙先生说:【续书是不可能的,不但给别人续书是不可能的,给自己续书也是不可能的。】而且,在广大红楼梦爱好者中,认为《红楼梦》120回就是同一作者的观点,也具有一定的市场,其影响力当然不容小觑。那么,《红楼梦》120回究竟是同一个作者吗?

笔者认为,有时候,权威人士和权威机构发布的观点也未必绝对权威。尽管后40回在某些故事情节上、某些人物结局上写得还比较成功,在《红楼梦》的广泛传播上也堪称厥功甚伟,但是有大量证据可以证明,《红楼梦》120回是同一个作者完成的观点值得商榷,后40回确有续貂之嫌,其思想性、艺术性均难以同前80回媲美。笔者本文将从【十二个方面】对此问题展开剖析,因文字有点多,为防止引起看官诸君的视觉疲劳,计划分【五篇】贴文发布。敬请对此感兴趣的朋友能够坚持看完全文,鄙人将不胜荣幸并表示感谢。

(一)、认可《红楼梦》120回完璧是同一作者,就必须彻底否掉脂评本。因为无论在全书总回目上,还是在80回后的剧透上,80回本的【脂评本】和120回本的【(程高)通行本】都有着较大差异,认可后者就必须否掉前者。

从全书总回目上说,脂评本第21回批道:【按此回之文固妙,然未见后卅回,犹不见此之妙。】第42回又批道:【今书至三十八回时,已过三分之一有余】。说明原稿约有110回,后30回失传,并不是通行本的120回。

从80回后的剧透上说,N年前曾看过一篇文章叫《关于红楼梦的版本问题》,文中说:【曹雪芹的后几十回原稿,脂砚斋等人见过,他们在批语中提供了一些线索和材料,大概是这样的:贾氏被抄家后,有许多人,包括贾赦、宝玉、王熙凤等,都被捕下狱,以前怡红院中的两个丫头——小红和茜雪,到狱神庙中去安慰宝玉,并设法营救宝玉和王熙凤出狱。宝玉在出家以前,同意袭人嫁给蒋玉菡,同时他还放了所有的丫鬟,因袭人的苦劝,才留下麝月一人。宝玉夫妻穷得‘寒冬噎酸齑,雪夜围破毡’,倒是蒋玉菡和袭人去供养他们。。。】文中提到的许多情节,以及文中没有提到的一些情节,通行本都是没有的。

认可120回为同一作者,就必须要否掉脂评本。然而,在没有充分的、能让绝大多数读者信服的证据证明脂评本是作伪的情况下,想推翻脂评本在红学界根深蒂固的权威地位,几乎是不可能的。

即使撇开脂砚斋批语,就以前80回文本提供的信息与后40回进行对比,也能看出后者在写作理念、情节安排、人物结局等方面有许多走调或是矛盾之处。后面将会对这些问题逐一展开讨论。

(二)、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言后四十回为高鹗作者,俞樾《小浮梅闲话》云,“《船山诗草》有《赠高兰墅鹗同年》一首云,‘艳情人自说《红楼》。’注云,‘《红楼梦》八十回以后,俱兰墅所补。’然则此书非出一手。按乡会试增五言八韵诗,始乾隆朝,而书中叙科场事已有诗,则其为高君所补可证矣。。。”】

俞樾(俞平伯的曾祖父)是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道光庚戌科进士。按他的说法,《红楼梦》成书时,科考科目尚没有应制诗。乡会试加试五言八韵的应制诗始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则《红楼梦》成书时间应该在此之前,书稿中不应出现【叙科场事已有诗】的情况,若有,则为高鹗续书。

但是,通行本第118回中写道:【宝玉便命麝月秋纹等收拾一间静室,把那些语录名稿及应制诗之类都找出来,搁在静室中,自己却当真静静的用起功来。】其中已然出现了【应制诗】,这就印证了俞先生那句【则其为高君所补可证矣】。

(三)、《红楼梦》第5回人物判词以及《红楼梦十二支曲》,可说是全书的总纲。全书的主要角色、环境背景、情节发展、人物命运、故事结局等重要内容,都要在此基础上展开。其最后一支曲子《收尾·飞鸟各投林》有句云:【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实质上道出了贾家的最终结局,应该就是秦可卿提到过的【树倒猢狲散】,也就是探春说的【一败涂地】。

但是,通行本第119回写道:【皇上又看到“海疆靖寇班师善后事宜”一本,奏的是“海宴河清,万民乐业”的事。皇上圣心大悦,命九卿叙功议赏,并大赦天下。】结果贾赦、贾珍不但罪过赦免,而且官复原职。贾府【所抄家产,全行赏还。】贾家又家道中兴,其后又【兰桂齐芳】——大地不是白茫茫而是绿茵茵,大地也不是真干净,而是蓬蓬勃勃一大片。鲁迅先生说:【是以续书虽亦悲凉,而贾氏终于“兰桂齐芳”,家业复起,殊不类茫茫白地,真成干净者矣。】这样的结局只能说与原作者的意愿背道而驰。

有朋友说《红楼梦十二支曲》只是映射了金陵十二钗正册上的十二位女子,【食尽鸟投林】也是说她们香消玉殒、风流云散,不应该代表整个贾家。这种说法似乎也有一定根据,因为《收尾》曲子结束后,书上有【歌毕,还要歌副曲。】文字,似乎是正曲歌正册,副曲歌副册,又副曲歌又副册。但是,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红楼梦》是千古奇书,作者也是千古奇才,他要表达的主题绝不应该、也肯定不会仅仅局限在诸位女子身上。真要是相信【作者本意原为记述当日闺友闺情,并非怨世骂时之书矣。】的【假语村言】,那把《红楼梦》的格局就看得太小了!

究其实,【怀金悼玉】是金陵十二钗正册的代表;【金陵十二钗正册】又是大观园诸钗的代表;【大观园诸钗】又是贾家的代表;【贾家】又是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代表;而【四大家族】则是整个封建制度的代表。【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剑指的是整个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这才应该是《红楼梦》的大主题。当然,【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未必不然】。因为《红楼梦》的真正意蕴,最终是在作品的客观实在性和读者的主观能动性两相结合的实践活动中生成的。实际上,阐释封建制度的没落衰亡史,乃是《红楼梦》所反映的时代主题,已经成为众多红楼爱好者的普遍共识。

(未完待续)
(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楼主:葡萄牙月桂  时间:2022-01-24 20:15:01
emou2021网友先反驳了时髦的傻子先生:
先生列举了后四十回里出现应制诗,作为后四十回并非红楼梦作者所作的证据。

从文本中寻找漏洞,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这个思路是对的。也是最具有说服力的研究方法之一。

但是,看先生原文内容,我个人认为并不能证明后四十回非红楼梦作者所作。

先生原文:

按乡会试增五言八韵诗,始乾隆朝,而书中叙科场事已有诗,则其为高君所补可证矣。。。”】

俞樾(俞平伯的曾祖父)是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道光庚戌科进士。按他的说法,《红楼梦》成书时,科考科目尚没有应制诗。乡会试加试五言八韵的应制诗始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则《红楼梦》成书时间应该在此之前,书稿中不应出现【叙科场事已有诗】的情况,若有,则为高鹗续书。

但是,通行本第118回中写道:【宝玉便命麝月秋纹等收拾一间静室,把那些语录名稿及应制诗之类都找出来,搁在静室中,自己却当真静静的用起功来。】其中已然出现了【应制诗】,这就印证了俞先生那句【则其为高君所补可证矣】。 (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几个看点:

一,应制诗始于1757年。那么,后四十回成书于1757年之后,就可以说的通,对吧?

二,红楼梦何时成书?并无定论。程高本1791年出版。距离1757年已经有34年。据程伟元说,在他出版红楼梦印刷本之前,红楼梦手抄本流行了近30年。假设为29年吧,那么也就是说,红楼梦手抄本有可能是于1762年问世。对吧?

三,如果这样,应制诗1757年出现,红楼梦后四十回于1761年或1762年成书,应制诗为什么不能出现在红楼梦书里?
楼主:葡萄牙月桂  时间:2022-01-24 20:28:03
e兄是版本学专家,他先反驳时髦先生的我就不说了,就脂砚斋他们看到了原文这个说法就是个谎言无耻!

他们既然看到了后三十回,都能批书了,能不有手抄本传世吗?只大笼统的说些事儿这个老冒小江江一个样,只是探轶而已啊!这一看就是没安好心,要搅乱水儿。至于受他们影响的读者多,一时半会儿转不过弯,并不是不承认120回是全璧的理由啊!

还有,本版有位科苑360网友,他的观点就是120回是全璧,作者是高鄂,曹雪芹就是高鄂的笔名。要是真如他所考证的那样,先生的制诗说证明高鄂先生写的120回啊。

还有,先生这部分都是引用名人名言,可是这些名人也和我们一样是读者。后面希望看到先生自己的观点来反驳120回不是全璧。(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楼主:葡萄牙月桂  时间:2022-01-24 20:45:36
关于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我是赞同说的是大观园里的十二钗和几个副钗又副钗的。红楼梦开篇就是以石头为主角要体验生活,又是绛珠仙草还泪,引得风流孽鬼下凡历劫。所以,主角宝玉和以他为标杆的那些跟着历劫的风流鬼死的死散的散是真干净。
那些红楼反封建揭露封建,这些都是大帽子和诛心论。(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楼主:葡萄牙月桂  时间:2022-01-25 11:34:40


emou2021

我曾经截下这张图,发出来供参考。




(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时髦先生,你这张截图说明了俞樾是先假设了明珠家事和曹雪芹是纳兰。问题是他的假设得到承认了吗?都说认可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纳兰?这个得不到证实,他后面的制诗说就是无的放矢啊!你拿这么个得不到证实的例子来否定后四十回是件荒谬的事!
楼主:葡萄牙月桂  时间:2022-01-26 17:59:54


哈哈哈,江江小年快乐哈。

你说的别人(你们)谁能解读了画词曲确定最后一钗,这话的别人里,我认为包括了我哈。还有,你说的就喜欢专对共识找茬,是在证明我早就说过的,红学最大的成果就是造就了一大批为了博人眼球为辩而辩的人,导致了红学界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风气流行。

嘎嘎嘎嘎~~~尤二姐是最后一钗,原来是为了过瘾啊?江江你真的很诚实,这个必须得给你点赞啊!

但是,【贾琏急眼了,连凤姐都敢杀,但尤二姐却绝不会惹贾琏急眼的。 】这句话的逻辑混乱,我还得给你指出来。贾琏急眼了敢杀,和尤二姐不会惹贾琏急眼是两回事啊,不能混为一谈啊。能对比的是凤姐吃醋,尤二姐也是醋坛子。凤姐吃醋不让贾琏碰平儿,别扭二姐。尤二姐吃秋桐的醋,是连命都不要了,她的程度在我眼里是比凤姐还厉害的。

你看看,我这个才叫条理清晰逻辑有序啊!

时髦先生都开始向《曹雪芹和红楼梦》开炮了,你也该有点新的话题了吧?(。ò ∀ ó。)(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楼主:葡萄牙月桂  时间:2022-01-26 18:20:25


—评论 葡萄牙月桂:【脂评本口口声声说看过后面的书。他都有时间评论了,会拿不出原文?这个就是在说谎啊!】公主阁下,原文的版权是曹雪芹,脂砚斋有权利看原文但无权决定原文不再让别人看,他看过不等于就不再往外流传了。道理太简单了!(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哈哈哈,时髦先生啊,谁主张谁举证啊,脂砚斋主张他看过后文,那么就请他拿出原文这个叫举证!他不举证就在那里说三道四,洗脱不掉撒谎的嫌疑啊!

脂砚斋能看到原文,那么,他是何许人也?是曹雪芹边写他边看还是他看的手抄本?这个不是我抬杠,他连在哪里怎么看的,都解释不清楚,如何得出的他只能看没有权利决定让别人看?他看过了都外流了,他手里没有后面原文?这个说的过去吗?哈哈哈!
楼主:葡萄牙月桂  时间:2022-01-26 18:32:03

哈哈,e先生说了,俞樾是【一位治学严谨的大学问家】,他的话想得到证实确非易事,但用他的话来否定后40回也说不上荒谬。因为【引用】本身就是文学评论的必要手段之一,若说任何引用都需要去证实,也有点不符合实际吧?(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引用的文字不需要证实,这个观点我不认同!还有,引用的文字也不能断章取义啊!比如,这个帖子里引用的俞樾的文字,先生不提供截图的话,俞樾的话就一推就倒了,曹雪芹就是乾隆制诗以后创作的红楼梦,他不就没词了吗?提供了截图,看出俞樾原来是把曹雪芹和纳兰容若画等号了。那么,我们就得求证曹雪芹是不是纳兰容若?不是的话,俞樾的这段话就是不正确的。不正确的东西,拿出来做论据,结果可想而知啊!
楼主:葡萄牙月桂  时间:2022-02-07 20:41:00
逐段反驳一下时髦先生的文章,【】里是时髦先生的文字,——后是本人反驳的文字:

【贾宝玉是《红楼梦》第一男主角,也是作者着意塑造的封建道德的叛逆者、孔孟儒教的异端邪派之典型。前80回中,贾宝玉的愚顽怕读文章、于国于家无望、厌恶国贼禄鬼、鄙视仕途经济、排斥孔孟之道,逾越封建礼法、抑男扬女、偏僻乖张等特质,是作者着意描写的重要内容。 】

————————这一段意/识形/态味太浓!宝玉并不是封建道德的叛逆者和反对孔孟之道的邪派典型。人都是有个成长过程,连只猴子孙悟空都是,更别提宝玉了。幼年童年少年成年老年,每个年龄段有每个年龄段的想法和行为。这里时髦先生笼统的把宝玉定位在一个年龄段了,然后混淆作者的写作和描写概念了。

【例如第3回宝玉给黛玉取字,本身就是僭越封建礼法的乖张行为。其一,命名取字,本来非师长不可,但宝玉竟敢擅自僭越;其二,《礼记》云:【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黛玉明显未到及笄之年,宝玉竟置之不理;其三,《颜氏家训》云:【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号以明志)所以字又称【表字】。而他给黛玉取的【颦颦】,表的却是【眉尖若蹙】受压抑状,并非封建礼教所宣昭的德性。然而凡此种种,宝玉都浑然不顾。】

——————————宝黛初遇时,宝玉就是一个顽童。给宝玉取名也就是图个高兴。当时,他的奶奶母亲等长辈在场,也不是只当玩笑对待吗?这要是真的把一个孩童的话上/纲上/线,书的开篇就应该把宝玉打死了。也就是说,宝玉叛逆,贾母王夫人还叛逆反封建?接着,贾母还让他们二人跟着他住在一起呢,按时髦先生的说法,贾母也是反封建先锋才对啊!说到底,宝玉那时的行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反风见,不能拿这事把他定性了。(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楼主:葡萄牙月桂  时间:2022-02-07 20:42:32
【再如第5回:【当下秦氏引了一簇人来至上房内间。宝玉抬头看见一幅画贴在上面,画的人物固好,其故事乃是《燃藜图》,也不看系何人所画,心中便有些不快。又有一幅对联,写的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及看了这两句,纵然室宇精美,铺陈华丽,亦断断不肯在这里了,忙说:“快出去!快出去!”】

《燃藜图》的内容取材于六朝无名氏《三辅黄图·阁部》所载故事,东晋时期王嘉的《拾遗记》中也有基本相同的记载:【刘向于成帝之末,校书天禄阁,专精覃思。夜有老人著黄衣,拄藜杖,叩阁而进,见向暗中独坐诵书,老人乃吹杖端烟然(燃),因以见面。授‘五行洪范’之文……至曙而去。请问姓名,云,我是太乙之精。】画的内容正是描写西汉大儒刘向专注校书【专精覃思】的。但宝玉却不喜,【(见之)心中便有些不快】,说明宝玉对刘向素有厌恶。

然而,通行本第92回【评女传巧姐慕贤良】里,宝玉为巧姐详解《列女传》,而此书的作者正是他素有厌恶的刘向。不可否认,《列女传》中确实有些内容是旨在褒扬真善美,歌颂古代妇女高尚品德或聪明才智的。但也同样不可否认,作者刘向作为封建道德熏陶下的儒教名家,其思想内涵必定少不了束缚古代妇女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封建伦理道德。所以《列女传》也必然要宣扬【贤而有德、非礼不言、非礼不动、谨遵妇道、忠贞不二】等思想内容,而这些内容也正是宝玉所厌恶的。窃以为宝玉对刘向这种前倨后恭的情节绝非巧合,而是续书作者试图改变原作者人物设计的重要证据! (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调子起错了,一步错步步错啊,我亲爱的时髦先生啊!第5回时,秦可卿还当他是个小孩纸,92回时已经是少年郎了,这个本身就没法对比!再看文本,他看了画心中有些不快,这个是为了铺垫他在梦里艳遇,写作的目的是衬托宝玉这时候心里有那方面的想法想看美人图想美人才能有所思有所梦。

92回时,是突出巧姐。宝玉做为叔叔,小侄女问他问题,他又不是没读过烈女传,在贾母跟前,尤其是贾母要求他为巧姐讲讲——这个是重点,宝玉不违背贾母的意愿,与刘向没有关系的。
楼主:葡萄牙月桂  时间:2022-02-07 20:43:33
【第16回【贾元春才选凤藻宫】,元春做了贵妃。【贾母等如何谢恩,如何回家,亲朋如何来庆贺,宁荣两处近日如何热闹,众人如何得意,独他(宝玉)一个皆视有如无,毫不曾介意。】程高本也有:【宁、荣两处上下内外人等,莫不欢天喜地,独有宝玉置若罔闻。】等文字。而续书第85回【贾存周报升郎中任 】一回里却写道:【宝玉听了,才知道是贾政升了郎中了,人来报喜的,心中自是甚喜。】——当初家里出了皇贵妃,宝玉尚且【毫不曾介意】、【置若罔闻】。现在家里出了个小小【郎中】,宝玉竟然【心中自是甚喜】——常言道【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两厢一比较,孰优孰劣孰真孰假一目了然。 (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

——————此一时彼一时这个道理相信时髦先生比我知道的清楚啊!元春做贵妃时,贾府的经济实力还是不错的,修建了大观园后经济才每况日下的。这个在前八十回里都有体现。连黛玉都看出了入不敷支,宝玉的性子懦弱无能(贾府其他男子也是这样,探春才说她要是个男儿出去建一番业),嘴上说黛玉短不了我们俩的,不代表他心里不为家里的经济状况忧心。随着年纪的增长宝玉还像小时候那样的心态那不就是二百五了吗?前八十回里还有个对应细节,夏太监去贾母借钱不还说明元春并不得意和为家里带来直接利益。在贾母过个中秋节都要典当贾母东西,园子里都要开源节流时,贾政出任郎中,宝玉心里当然是高兴的。这两回两处都是符合这两回的情景,不能脱离了两回的环境啊。这个能对比孰优孰劣吗?讲出来都是笑话,有这样阅读的?呵呵达!
楼主:葡萄牙月桂  时间:2022-02-09 21:55:47
回29楼

第一一九回 中乡魁宝玉却尘缘沐皇恩贾家延世泽

第一二零回 甄士隐详说太虚情贾雨村归结红楼梦

这是119、120回的目录。宝玉出了考场并不知道自己的成绩,他性格懦弱,后四十回里,不敢惹宝钗生气,也不敢公开反对父母这个前八十回里他的性格是一致的。所以,当乡试时,他去参加并不是出于他的本意是为了宝钗和父母家人。当他出了考场后,在没有宝钗和王夫人等人在场时,离家出走是他真实的想法。这个并不矛盾。

到了120回主角是甄士隐和贾雨村两个书引子要归结红楼梦,在这时宝玉又回来拜辞父亲,是他又觉得不该不向家人交代一下去向,这个也符合宝玉性格懦弱心软的特点和在他心目中老太太夫人再是林妹妹的排序,也是一僧一道老骂他蠢物的原因,也是【后人】说他草包愚蠢的之处,并不关后四十回是谁写的事啊!

再从宿命论上说,他是一块石头,一僧一道答应他经历一段繁华让他悟,一切都有导演的。而做为享受过人间人伦纲常的石头,在最后不得不回来时,也是心有牵挂的。拜别父亲,是让贾政带话给他不舍得宝钗袭人等女子有个信儿,他不舍得离开父亲也暗示着不舍得宝钗袭人等。

这也是作者的初衷为闺阁女子立传,并不止死了的黛玉晴雯好,活着的宝钗袭人也是值得人爱的,只不过宿命安排他忘不了寂寞林只好愧对了晶莹薛。(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楼主:葡萄牙月桂  时间:2022-03-04 12:36:46


最近忙简单看了一下帖子,主要是针对兰桂齐芳探春结局凤姐结局展开批判的。

一、兰桂齐芳

【 成就夫妻,但却是【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潜台词即是说,宝钗肚子里是不应该有遗腹子的。因之,所谓的【兰桂齐芳】,只是续书作者从自己的写作理念出发,不忍心贾府【真干净】而留下的念头而已 】

这里有几个问题,1、转眼间是个形容词,它的具体时效并不是我们的眼转动一下的功夫。一天两天三天,哪怕就是半天宝玉和宝钗干那事蛮绰绰有余的哈。终不忘,是最后结果并不是过程啊!

2、前八十回里,宝玉看到宝钗的胳膊就想摸一下,说明在欲望上,宝玉是对宝钗也有浪子心的。先生专找模糊不清试试而非的文字来谬读,而对前八十回里的明确细节视而不见。

3、小说写作技巧里强调到结尾是要留余韵的,让人回味和留悬念的。这个兰桂齐芳并不是单单要链接前文,还有为后来作伏笔的作用。那么,这个桂是谁?作者就是要让读者去猜想的。从这里看,这个红楼梦作者不但是一个人写完了120回,而且还打算写红楼梦后传的。可惜,现在连红楼梦都被别有用心之人闹得乱哄哄看不到后传了。

再脑洞大开一下,就算宝钗没有怀孕,袭人和宝玉可是坐实的有xing生活的。就不许宝玉不知所踪后,袭人发现自己怀孕了,所以她才会千古艰难惟一死,哭到最后还是嫁给了蒋玉菡就是为了肚子里的孩子。这个曹雪芹在后传里,完全可以圆上的啊!也给袭人不讲从一而终洗地了哈!

哈哈哈哈,先反驳这个。探春和凤姐等晚上空了来回哈!(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楼主:葡萄牙月桂  时间:2022-03-11 00:15:03
白天忙,趁着失眠把上个帖子的问题也一并说了吧。
一,上次我们探讨到了宝玉会不会和宝钗同房有孩子。
1、先生的观点大概是宝玉不会忘记黛玉,不会和宝钗同房。这里前八十回里,有两个人的死,金钏和晴雯,就是为后文的宝玉和宝钗婚后有过x生活在对应的。金钏的死,起因在宝玉,结果他跑了留下金钏,说明宝玉懦弱无能,事后只是在凤姐生日那天出去祭奠了一个人后照样风花雪月。晴雯的死,他哭和袭人的对话,就是将来黛玉的死他和宝钗对话的预演。
2、为了二宝成亲,黛玉归天这出重头戏,作者早就铺垫了,枯木开花宝玉失玉,有了病才要冲喜的。先生把一个病人的日常行为和健康时听到黛玉要走就哭做对比是错误的。所以,宝玉是在太不算清醒时和宝钗有一腿的。然后,才会觉得无趣,成为空对,最后终不忘林妹妹的。
二、探春的命运。
探春远嫁这个是一定的。嫁给谁?六十三回里众人看的诗笺时,说了莫非也要再出一位王妃。就是说她不是王妃!还有三春怎及初春景,是迎春探春惜春不如元春风光的,元春是王妃(皇妃反正前八十回里也有不少驴唇不对马嘴哈(。ò ∀ ó。)),探春也是不就一样了,哪里不及了?
还有,杏花在唐诗里代指偏远之地。她嫁到海南也就是偏远地区符合杏花的代指。
那个放风筝,是个断头案也写过太多不提了先。
三、凤姐的结局,先生后专贴,我觉得我应该回复过了也不回复。
四、李纨和巧姐。
李纨先不说。就说巧姐,这里的嫁给了【家财巨万,良田千顷】的周富户的儿子,并且为之规划了【将来怎样升官,怎样起家,怎样子孙昌盛。】等种种事宜(第119、120回)。无法理解,嫁给了这样的富户人家,即便是乡村土财主,也有奴婢下人,又何需巧姐再亲自去【荒村野店……纺绩】呢?——这是先生用你自己的现代视角去看问题了。当时的阶级层次,侯门和土财主是不门当户对的,所以贾家才会有个好的盼头自慰。
史湘云是不是富贵人家的女子?她还不是自己做针线?巧姐自己纺纱有何不可?荒村野店,是指周富户的家和贾府的建筑比就是荒村野店啊!
五、香菱和贾雨村。
读不懂贾雨村的人才觉得他忘恩负义的人。他当时把香菱送给了封氏,封氏那时都穷途末路靠娘家生活。她能把香菱嫁给个什么样的人家?无非也是给有钱人家做小的。与其这样,在乡土里找巧姐那样的周富户家还不如判给了薛蟠。事实证明,香菱在薛家在大观园过过一段美好时光。想念薛蟠,跟黛玉学作诗,收获袭人等友情。确实不是因为夏金桂,她还是比袭人晴雯等人靠明争暗斗要上位当个小妾要强多了。所以,甄士隐和贾雨村并不是仇人是故人。
至于香菱怀孕,这里先生忽略了宝玉曾经要给黛玉开药方,并说了薛大哥哥已经配过。这个说明薛蟠想要给香菱治病是舍得花钱的。只不过书里详略得当,省略了这个过程一笔带过说她怀孕生孩子……
书的第一回里,就借空空道人的眼睛,见了石头上记录了一些人的后来结局时,已经说了根据后来各人的修行会有变化的。这个就给第五回里的判词有出入做了解释了。
这里的时间线是,石头神瑛侍者下凡,黛玉进府,宝玉做梦看判词,宝黛诉衷肠,宝玉失玉,冲喜和宝钗成亲黛玉归天,宝玉离家出走回到了大黄山,在石头上记下了历劫过程。空空道人看到。
在写的时候,采用了倒叙空空道人看到。再回头正叙。如果,不理顺这个过程,会忽略了空空道人看到石头上的那一环,就纠结去了过程了。那个石头上也是根据个人的修为来决定祸福的,并不是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啊!
后来,一直到如今用《红楼梦》这个名字,也就是说这个故事就是一个梦而已,梦并不是现实那样的要逻辑清晰的,这个不管是作者有什么隐喻在里面,还是为给自己的瑕疵遮掩,反正红楼梦前八十回里也有不少混乱之处。
要是理顺了故事的时间线和写作技巧,再看前后伏笔铺垫,认真解读文本,你会觉得前后一致120回是一个作者的。(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楼主:葡萄牙月桂  时间:2022-03-20 20:31:36


跟时髦先生辩论,能重温文本,对于我这个一目十行不认真的人来说确实收益。比如

1,先生给出了抄捡大观园的时间是节前节后,只两三天的功夫。这个比我说的精准了。但是按先生说的,王夫人忙着过节没工夫听袭人汇报,那么她怎么会听婆子说呢?实际上,王夫人要打听袭人情况也好,还是袭人见抄捡爬被埋怨也好主动去汇报,这个就是几句话的事,和婆子去下舌的功夫是一样的。婆子在王夫人百忙之中都有功夫下舌,袭人也是有的。

2、从先生给出的文本里,先生也承认了王夫人撒谎没去汇报贾母。而是趁着迎春出家的机会白汇报。先生也承认当时汇报了,可能就撵不成了。可见王夫人不知晴雯是谁,也是句撒谎的话。她能撒一次谎,就能二次三次。甚至于替袭人隐瞒的。

3、先生的文本里说了,王夫人说是先处理司琪外处理咱们家的那些妖精。那么,一个连晴雯都不知道是谁的主子,怎么会知道还有其他妖精?四儿芳官说的话,她都门清呢?就算院子里的婆子和四儿芳官不对付,并不是叫个婆子就能睡在宝玉的外间值夜的。能值夜的婆子,身份都比丫鬟高并且和四儿芳官她们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的,比其他岗位的婆子关系肯定是要好的。值夜婆子和四儿芳官没有直接厉害关系的。

在这里,王夫人的咱们家的妖精和四儿芳官晴雯的话,没有人告密她怎么知道的?这个告密的人,你说是婆子,我说是袭人,书里不是都没有明确给出文字吗?怎么就许你的婆子说存在,我的袭人说就是编出花了?

4、袭人告密前八十回里,明文写的就是跟王夫人说姐妹大了,怕弄出不才之事,并因为这个得到王夫人赏识涨得工资。这个能否认吗?我解读的这一回里,她主动找王夫人告密黛玉和宝玉在院子里说的话,这个能否认吗?至于动机,作者的价值观和我不一样,他认为是贤,我认为是不道德。这个价值观不同而已,事情还是那些个事情。对于晴雯被撵那回,连宝玉逗起了疑心,作者不了了之,是隐写了,这个我说错了吗?

5、袭人曾经说过,小蹄子,等我让你门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这话吧?红楼梦没有闲笔,这个就是对应晴雯托梦。说明一直到死她都不知道自己被谁设计了还来祝福你们好好过吧,这个梦是加重晴雯悲剧性啊!

秦可卿是警幻的妹妹,本来就是一个人精儿,她有本事知道元春将要封妃,这是好事仙界可以让她知道。尤三姐托梦是到了仙界有段时间了,才知道她二姐的事儿。晴雯是个仙女的话,她刚死时,由于级别和不要她记仇,怕她报复等,她是不可能就一下子看到和指导自己的这一生和谁谁的因果的,所以在她死时,意识里就是来怡红院托梦给宝玉。这个还可以参考鸳鸯之死,她也是仙女,就是不知道因果的,上吊后,追上秦可卿问她怎么回事的。

6、公子少爷美成亲前给两个人服侍,贾母就是把袭人给宝玉的。那是袭人自己的认知,病没有贾母方面的态度。贾政方面也是没有表态同意的,只有王夫人给她涨姨娘工资。贾母听了晴雯四的消息,说是一个有她配宝玉。可见袭人再贾母眼里只是一个宝玉的生活管家,并没有要她在那方面服侍宝玉的。

所谓的袭人贤,这还是个价值观和男女视角的问题。再当时的社会,男子三妻四妾不算回事。作者是男性,叫个男性都会希望遇到袭人那么个可以拉过来翻云覆雨也不反抗的女子。袭人的这个行为,作者认为是贤,又她忠心为宝玉好,也是贤的。这个并不矛盾啊!你看,在王夫人面前下舌姐妹大了别做出不才之事,是保全了王夫人母子的名声,告密黛玉在院子里和宝玉说的话是为了救宝黛钗三个人的命。这几个都是明写的,不是我编的吧?这几个在作者眼里就是贤!!!那么,先生那么在意晴雯四儿芳官被撵,是袭人下的舌有意思吗?这几个狐狸精媚主,把她们打发了,是防范未然也是为了王夫人母子好的,也是贤惠的表现啊!

7、在晴雯死后,王夫人都没敢说凭什么撵的晴雯晴雯犯什么错了撒谎说得女儿痨。王夫人为什么要这么说?怕打贾母脸,她给的人狐媚勾引宝玉吗?先生不是说了公子哥没成亲前可以当两个人服侍吗?王夫人为什么要不容晴雯呢?这里王夫人在害怕什么不言而明,就是怕贾母知道了,查是谁说的晴雯坏话到底有没有哪些事儿!

8、姨娘可以很多不假。但是先生忽略了女人的嫉妒心了。袭人其实占有欲是挺强的。她从和宝玉有了那种关系之后,茜雪给宝玉倒茶端水,她在那里装睡等宝玉来逗她。晴雯死后,她是挺害怕黛玉嫁给宝玉的。因为宝玉是真爱黛玉的,在这期间,她试探过黛玉也在为宝玉到底娶谁考虑呢。按你说的,反正人家得又老婆,你一个小老婆操那个心干嘛?不是,她一方面怕遇到下金桂那样的人,一方面又怕娶了妻子的宝玉冷落了她。晴雯活着的时候,有撕扇子那回事,她是避讳和宝玉的关系的。晴雯死后,她在怡红院里是不避讳的,用麝月的话就是宝玉上学的功夫袭人都想他。等到娶了宝钗,宝玉和宝钗是有隔阂的,只有袭人和宝玉再里面时不时就说笑的。

通过前后的举例,晴雯四儿芳官要是不走,袭人这个宝玉已经到手的鱼儿,是没有饵料的。

9、芳官醉酒那回,先生说的在理。我先不辩驳。这个不影响,我对袭人的看法。(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