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折耳根,不爱鱼腥草

字数:1372访问原帖 评论数:3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01-28 05:05:39 更新时间:2022-01-30 21:14:45

楼主:傻到以前用真名  时间:2022-01-27 21:05:39

因为女儿来重庆过年的事,被她妈妈折腾够呛,“人质”在她手上,必须由着她来,直到今天终于得以定下来。
下班撸个串宽一下心,还是小区旁边那家,除了熟悉,有个原因让我决定就那一家,当仁不让。调料里面有鱼腥草,虽然已打成了很细微的小段,但那样跟着油盐葱蒜拌在一起更加入味绵长,一顿下来能吃掉大半碗。
川渝云贵也叫折耳根,原本是一种野外草根植物,有清热解毒败火利水之功效,就此入了药谱,不知何时起让人用来做了凉菜,只取其根部洗净摘成小段,简单辅以酱油醋蒜泥姜末就可上桌,吃来开胃生津,回味无穷。我老家地处西南武陵山区,山高林密,那玩意儿随处可见,自然是从小吃到大,便宜实惠,兼具食疗保健作用。
不过那玩意儿的地域性和排他性很强,跟广西螺蛳粉一样,爱者恒爱,厌者恒厌。我对两者都是爱不释口,不管是草还是螺,我觉得是大自然赐予的最原始的清香。有的人相反均敬而远之,闻到都不行,更是难以下咽。不喜欢没问题,很正常,但不能因此诋毁,我还不爱吃北京豆汁和炒肝呢,遇到北京来的朋友,我也说不出那个“臭”字。
还是喜欢叫折耳根,而非鱼腥草,后者跟更容易让人想到药店货架上的口服液或什么冲剂,多在一个“苦”味,跟饭桌上它的母体完全不是一回事。折耳根就不同,很有乡土气息的一个词,名字的由来我是不懂,也有写侧耳根,无论叶子还是根茎怎么也扯不到耳朵上来。是不是跟川渝盛产“耙耳朵”有关,我在百度上查到,那东西吃多了也不好,损阳气,消精髓。“耳朵”代表男人,“根”什么意思不言而喻,“折”原本就有损耗消磨的意思,连起来就有了,看似牵强附会,貌似有点道理。
折耳根乃天地孕育而生,自然是有时有晌,赶上不在季节,就没得吃。但又吃习惯了,嘴馋上瘾咋办?人工繁育就帮了忙。其实都谈不上,野生之物生命力本来就强,据说随便把一些咬不动扔掉的老根埋在土里,它就能生根发芽。这就给贪吃的人带来了极大便利,终究是一方水土才能长出一方东西,世纪之交的前后,正兴起南下打工的热潮,川渝是民工输出大省,岭南沿海那边不产折耳根,物流也远没现在这么发达。于是这边的农民工随身大包里不忘放上几把折耳根,过去能吃的吃,剩下的就地种植,来它个吃养结合。认老乡不用听你口音,看到你吃那东西就知道多是云贵川,不是老乡也是半个。
民工潮给城镇化贡献了力量,但城镇化反过来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连我家后面的山地同时也是折耳根的乐园,都陆续建上了商品房。想吃到纯正的野生折耳根只有踏上更加高远的路程,因为附着了更多的人力价值,野生的折耳根价格逐年看涨,供不应求,我想吃到有时都要提前给老家的母亲预约。形状味道差别都很大,野生的细小发黄,枝节短促,人工的粗壮偏白,枝节稍长。前者的香味更弄,带有泥土的味道,后者,单纯就是一股鱼腥草味。
过几天就回老家过年,大鱼大肉的不是很期待,一盘野生的凉拌折耳根念念不忘,平时一碗米饭,到时可以多出两碗。其实在重庆主城也能吃到,而且是吃叶子,我也只能借此蹭一下那个味儿,名字都叫折耳根,你却不按套路来,多半还是那个“根”不对,所以才退而求其次,也所以更要回到老家,吃上一盘正宗的、原汁原味的、土生土长的,折耳根。
楼主:傻到以前用真名  时间:2022-01-28 22:10:40
@浅浅珍珠蓝 2022-01-27 22:24:35
前年被隔在外地,楼下有花圃,靠采野生鱼腥草治感冒引起的炎症。。对这种植物莫名好感。
-----------------------------
常吃对身体还是有好处。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