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三国"这一历史时期,到底特殊在哪里?

字数:4576访问原帖 评论数:12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01-28 03:57:37 更新时间:2022-02-07 13:49:51

楼主:量子心学  时间:2022-01-27 19:57:37
上天对三国时代高灵投入力度之大,数量之多,前所未有

无论中国历史,还是世界历史,都是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都是一种奇异诡谲的辩证运动。治世之后必然是乱世,安乐祥和之后必定是杀伐屠戮。正复为奇、善复为妖、阴阳转换、哀乐相生如日升月潜、春秋代序。正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

历史是复杂的,善有时会变成恶,恶有时会导致善。人性也是复杂的,佛祖魔尊,前世今生,皆是一人。

有思想的人们常说“历史的道路并不是涅瓦大街的人行道”,不会那样的笔直、平坦、宽阔,不可能那样的一马平川、一望无际,毫无险阻。但为什么会这样,自古暨今没有人能够说清楚。

楼主:量子心学  时间:2022-01-28 17:07:42
上帝这样规划历史的原因(据《天经》说)有三:

一、让人在和平与富足中享受人生的种种乐趣。

二、借助贫贱、痛苦、死亡给人类祛毒消业。使人类免于沦入恶道。

三、刺激人,让他反省,启发他的智慧。

人间不是天国,不是佛刹,不会呈现出高度的完美,且一如既往。(其实天人也在积德、修炼,也在天天向上,追寻真理。正所谓“夫唯不静,故无尤”也。并不是心如止水,形同槁木。完全失去了欲求与动力。)地球的资源有限,人类的福德有限。故度其德而量其力,审时度势,上帝也只能这样规划。

历史的大框架由上帝确定。框架的中间材料由神-魔填充。其具体细节则由人类绘制、完成。(人类偶尔也可能强行逆转一下历史。但很快会被纠正。)按照上帝的规划,盛强统一的大汉四百载后,必定续之以三国两晋南北朝三百数十年的大分裂、大沉沦。其中三国鼎立就是向下滑出的第一步。
楼主:量子心学  时间:2022-01-30 07:39:04
至尊决定了框架,神与魔就得行动。

天神或者天魔干预历史的事件非常之多,有时甚至会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人类不能窥见而已。譬如曹操占领了汉中,刘晔和司马懿建议曹操立刻进攻刘备刚刚占据的川蜀。但曹操多疑,因为刘晔是皇室宗亲,司马懿为己所用不情不愿,疑其图己,心说这俩小子是不是在陷害我啊?故以既得陇复望蜀,人苦不足为由,拒绝采纳。--------据记载当时就有天魔在大力迷惑曹操,加强他的执念。

白龙后来评价说:“曹操打过张鲁以后,应该打四川。刘晔、司马懿建议他打。刘晔是个大军师,很能看出问题,说刘备刚到四川,立足未稳。曹操不肯去,隔了几个星期,后悔了。”
楼主:量子心学  时间:2022-01-31 13:26:30
关羽大意失荆州后,刘备东征,东吴降魏。满朝公卿纷纷向曹丕表示庆贺。只有刘晔一人断定孙权是在诈降。他提出魏军应乘此良机全力进攻东吴。在魏、蜀的夹击下,孙权、陆逊首尾难顾,危在旦夕,必将陷入极大的战略被动之中。但他的建议却没有被曹丕采纳。使曹魏失去了统一中国一次最佳的机会。陆逊大败刘备后,东吴不再理睬曹丕,曹丕才缓过味来,兴兵伐吴,结果只能是无功而返,空劳师旅----------据天经记载,此时也有天魔在迷惑曹丕。(否则以曹丕的智商,不会那样天真。)

刘晔提出过很多具有独到眼光的建议,但是曹氏三君多不采纳,不免使人疑惑。刘晔说孟达要反,曹丕不听结果孟达反了;刘晔说魏讽要反,曹丕不信结果魏讽反了;他说公孙渊会反,曹叡不听结果公孙渊还是反了。民国时期的巴蜀学者刘咸炘先生对此提出了这样一种看法:“(刘)晔智太强,所料多与操、丕反,而皆验,故不被重用,非寡交自守将不免矣。”-------也就是说刘晔料事如神、算无遗策,不出户知天下,坐照千里之外所显示的高度智慧,挫伤了三曹的自尊心,受到了领导们的一致抵制。以至于刘晔后来气的发疯。
楼主:量子心学  时间:2022-02-02 19:00:42
刘晔乃文星下界,身份高贵,但天魔就敢对他多次下手,且毫不客气,其实也是有充足理由的。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再翻看一次原始佛教《大般涅槃经》的原文:

释迦世尊晚年想恒久住世,教化天人。于是启发阿难说:

“阿难,四神足人,尚能住寿满于一劫若减一劫;如来今者有大神力,岂当不能住寿一劫若减一劫?” 尔时,世尊既开如是可请之门以语阿难,阿难默然而不觉知。世尊乃至殷勤三说,阿难茫然,犹不解悟,不请如来住寿一劫若减一劫,利益世间诸天人民。所以者何?其为魔王所迷惑故。

尔时,世尊三说此语,犹见阿难心不开悟,即便默然。

尔时,魔王来至佛所,而白佛言:“世尊,今者宜般涅槃。善逝,今者宜般涅槃。所以者何?我于往昔在尼连禅河侧,劝请世尊入般涅槃,世尊尔时而见答言:‘我四部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犹未具足,又未降伏诸余外道,所以未应入般涅槃。’世尊今者四部之众无不具足,又已降伏诸余外道,所为之事皆悉已毕,今者宜应入般涅槃。”

于时魔王如是三请,如来即便答言:“善哉!我于往昔在尼连禅河侧,已自许汝,以四部众未具足故所以至今。今已具足,却后三月,当般涅槃。”是时魔王,闻佛此语,欢喜踊跃,还归天宫。”

--------看见没有?以释迦牟尼佛层次之高,身份之尊,但天魔就敢在他面前肆无忌惮地迷惑阿难,不允许佛祖久居入世。最后还要逼他速入涅槃,别在眼前继续碍眼。如果有人刨根问底儿,去讨问天魔这样放肆的借口,天魔的回答一定是这句话:此乃天意也!
楼主:量子心学  时间:2022-02-03 12:39:02
历史有定数,天意不可违。对人对神来说都是一样的。三国鼎立既然是上帝亲手拟定的计划。那么任何人自内自外有心无心的触冒,都将遭到上天的反噬。上帝既已定三分,神魔踊跃来如矢。为了人类,正神会以巨大的使命感,充实大地上的一切,包括物资与人员。为了立功受赏,取悦至尊,偏神也会闻风而动,按照上天的规划,分别种种具体情形,去帮助魏国、蜀汉或者东吴。

这样的情况实际上还有许多。这个我们以后再讲。

需要说明的是:古时候,神或者魔要控制人类,一般都会直接控制人的大脑。延至近现代,除此之外,上天更喜欢控制人类的文化思潮、科技供给。譬如说原子弹一出现,二战立刻收尾。互联网一出现,整个世界立刻地覆天翻。

历史是一道填空题。人生也是一道填空题。看准历史的大趋势,顺天而行,甘做铺路石,可以积功累德,日后膺受上赏;若逆天而动,虽有大智,亦难成功,就像诸葛武侯的北伐。
楼主:量子心学  时间:2022-02-03 19:07:59
历史之所以呈现出奇异诡谲的辩证运动方式,首先是因为地球人的福德不够,资源有限,你争我夺、陵谷沧桑在所难免。人口一爆炸更会出现饥荒与战乱。(古代是和平与战乱,现在是经济景气与经济危机。)

其次人类心理的起伏也会引发历史运动的起伏。这一点一般历史学者还不曾注意。

最后才是上天需要在真假、善恶、苦乐、美丑、自由与禁锢、光明与黑暗等等的强烈对比中激发人的思想,启发人的智慧,使灵魂在轮回中逐步晋级。
楼主:量子心学  时间:2022-02-04 17:16:58
有人说,研究三国应该看《三国志》,扯什么《三国演义》啊?

殊不知《三国演义》一书囊括了比《三国志》多得多的各种史料。且出自自由创作。虽然带有民间文学的粗糙、疏漏和不经,大方向却没错。

反观陈寿,虽有良史之才,且心怀故国,但在司马氏的政治高压下,却不得不违心地回护曹魏和司马氏。清朝著名史学家赵翼在《二十二史札记》中就认为陈寿写史相当不客观。“盖寿修书在晋时,故於魏晋革易之处,不得不多所回护,而魏之承汉与晋之承魏一也,既欲为晋回护,不得不先为魏回护。”“自《三国志--魏纪》创为回护之法,历代本纪遂皆奉以为式。”

譬如说陈寿《魏纪》,书“天子以公领冀州牧”。-------蔚宗《献帝纪》,则曰「曹操自领冀州牧.」

魏纪“汉罢三公官,置丞相,以公为丞相。”-------献帝纪则曰「曹操自为丞相.」

魏纪“天子使郗虑策命公为魏公,加九锡。”--------献纪则曰「曹操自立为魏公,加九锡.」

魏纪“汉皇后伏氏,坐与父完书云『帝以董承被诛,怨恨公.』后废黜死,兄弟皆伏法。”-------献纪则曰「曹操杀皇后伏氏,灭其族及其二子.」
楼主:量子心学  时间:2022-02-04 20:29:54
司马师废齐王芳,据《魏略》记载,齐王之废,全出于司马师之意,太后全然不知。而陈寿“反载太后之命,极言齐王无道不孝,以见其当废,其诬齐王而党司马氏亦太甚矣!”

“至高贵乡公之被弑也,帝以威权日去,心不能甘,发甲於凌云台,亲讨司马昭。昭令贾充拒之,时相府兵尚不敢动,充即谕成倅、成济曰:「公畜养汝等,正为今日.」济乃抽戈犯帝,刃出於背而崩。此事见《汉晋春秋》、《魏氏春秋》及《世语》、《魏末传》,是司马昭实为弑君之首。乃《魏志》但书“高贵乡公卒,年二十。”绝不见被弑之迹。反载太后之令,言“高贵乡公之当诛,欲以庶人礼葬之。”并载昭奏称“公率兵向臣,臣即敕将士不得伤害。骑督成倅弟成济,横入兵阵,伤公,进至殒命。臣辄收济付廷尉,结正其罪。”等语。转似不知弑君之事,而反有讨贼之功。本纪如此,又无列传散见其事,此尤曲笔之甚者矣!”

“又魏明帝太和二年,蜀诸葛亮攻天水、南安、安定三郡。魏遣曹真、张合大破之於街亭,魏纪固已大书特书矣!是年冬,亮又围陈仓,斩魏将王双,则不书。三年,亮遣陈式攻克武都、阴平二郡,亦不书。以及四年蜀将魏延大破魏雍州刺史郭淮於阳谿,五年,亮出军祁山,司马懿遣张合来救,合被杀,亦皆不书。并郭淮传,亦无与魏延交战之事。此可见其书法,专以讳败夸胜为得体也!”。。。。。。
楼主:量子心学  时间:2022-02-05 19:11:06
研究三国除了看《三国志》,更要看裴松之的注。裴注搜罗广博,引书首尾完整,不加剪裁割裂。所引用的书达一百四十余种,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今天已经亡佚。对于三国时代历史的研究,裴注的重要性并不下于陈寿的《三国志》。

裴松之所引书中包括如下五十余种:

谢承后汉书、司马彪续汉书、九州春秋、战略序传、张璠汉纪、袁暐献帝春秋、孙思光献帝春秋、袁弘汉纪、习凿齿汉晋春秋、孔衍汉魏春秋、华峤汉书灵帝纪、献帝纪、献帝起居注、山阳公载记、三辅决录、献帝传、汉书地理志、续汉书郡国志、蔡邕明堂论、汉末名士录、先贤行状、汝南先贤传、陈留耆旧传、零陵先贤传、楚国先贤传、荀绰冀州记、襄阳记、英雄记、王沈魏书、夏侯湛魏书、阴澹魏纪、魏文帝典论、孙盛魏世籍、孙盛魏氏春秋、魏略、魏世谱、魏武故事、魏名臣奏、魏末传、吴人曹瞒传、鱼氏典略、王隐蜀记、益都耆旧传、益部耆旧杂记、华阳国志、蜀本纪、汪隐蜀记、郭仲记诸葛五事、郭颁魏晋世语、孙盛蜀世谱、韦曜吴书、胡冲吴历、张勃吴录、虞溥江表传、吴志、环氏吴纪、虞预会稽典录、王隐交广记、王隐晋书、虞预晋书、干宝晋纪、晋阳秋、傅畅晋诸公赞、陆机晋惠帝起居注、晋泰始起居注、晋百官表、晋百官名、太康三年地理记、帝王世纪、河图括地象、皇甫谧逸士传、列女传、张隐文士传、虞喜志林、陆氏异林、荀勖文章叙录、文章志、异物志、博物记、列异传、高士传、文士传、孙盛杂语、孙盛杂记、孙盛同异评、徐众三国评、袁子傅子、干宝搜神记、葛洪抱朴子、葛洪神仙传、卫恒书势序、张俨默记、殷基通语、顾礼通语、挚虞决疑、曹公集、孔融集、傅咸集、嵇康集、高贵乡公集、诸葛亮集、王朗集、庾阐扬都赋、孔氏谱、孙氏谱、嵇氏谱、刘氏谱、王氏谱、郭氏谱、陈氏谱、诸葛氏谱、崔氏谱、华峤谱叙、袁氏世纪、郑玄别传、荀彧别传、祢衡传、荀氏家传、邴原别传、程晓别传、王弼传、孙资别传、曹志别传、陈思王传、王朗家传、何氏家传、裴氏家记、刘廙别传、任昭别传、锺会母传、虞翻别传、赵云别传、费禕别传、华佗别传、管辂别传、诸葛恪别传、何邵作王弼传、缪袭撰仲长统昌言表、傅元撰马先生序、会稽邵氏家传、陆机作顾谭传、陆氏世颂、陆氏祠堂像赞、陆机所作陆逊铭、机云别传、蒋济万机论、陆机辨亡论。

--------观此列表足见其旁征博引,搜罗繁富,不可小觑。
楼主:量子心学  时间:2022-02-05 19:15:37
单看正史,三国人才同样如池塘春草,层出不穷。

仅以军政两界论,有名的帝王有曹操、曹丕、曹睿、刘备、刘禅、孙权、孙皓、司马炎等。

曹魏方面公认是猛将如云,谋臣如雨。举例来说,其著名武将有:

八虎骑

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纯·曹休·曹真·夏侯尚·曹洪。

五子良将

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

其他武将

李典·典韦·许褚·高览·臧霸·吕虔·庞德·文聘·郝昭·王双·郭淮·诸葛诞·文鸯·陈泰·段煨·司马师·张允·蔡瑁·曹彰·张绣。。。。。。。

著名的文臣谋士有:

荀彧·荀攸·贾诩·程昱·郭嘉·董昭·刘晔·蒋济·钟繇·司马懿·陈登·王朗·许攸·华歆·崔琰·毛玠·满宠·蒋干·陈群·陈琳·徐庶(后期)·国渊。

其中五大谋士是:郭嘉、荀彧、荀攸(谋主)、贾诩、程昱。加上后期的司马昭、钟会、邓艾等等文武,再加上其他二三线人士,已经是多至难以统计了。

季汉虽然差些,武将也有:

前后左右四将军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还有翊军将军赵云。

其他武将:

姜维·魏延·马岱·刘封·孟达·严颜·王平·关平·关兴·张苞·张翼·张嶷·吴班·廖化·陈到·周仓·糜芳·董允·严颜·霍弋·黄权。。。。。。

其文臣谋士有:

诸葛亮·庞统·法正·简雍·麋竺·孙乾·伊籍·秦宓·蒋琬·费袆·李严·费诗·谯周·徐庶(前期)·马良·董和·郤正·马谡等等。加上许多的二三线人物,同样是人才济济、星光熠熠。
楼主:量子心学  时间:2022-02-06 21:52:49
东吴的武将文臣数量介于曹魏、蜀汉之间。

四大都督是:

周瑜·鲁肃·吕蒙·陆逊。

十二虎臣有: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陈武、董袭、甘宁、凌统、徐盛、潘璋、丁奉。

武将还有陆抗·凌操·宋谦·诸葛恪·马忠·祖茂·刘基·朱然等等。

文官谋士有张昭·张纮·顾雍·诸葛瑾·陆绩·虞翻·步骘·阚泽等。其他二三线文武见于史籍者亦曰甚众。

如果单举各行各业的翘楚,则文学有三曹及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还有邯郸淳、蔡琰、繁钦、路粹、丁仪、杨修、荀纬等。

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是有何晏、王弼、郭象等。还有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

音乐家有蔡邕、蔡文姬、嵇康、阮瑀等。

医学家有华佗、张仲景、王叔和、董奉等。其中华佗和张仲景人称医圣。

数学家有刘徽。

发明家有诸葛亮、马钧等。

书法家有钟繇、胡昭、卫瓘、蔡邕、张芝、张飞、诸葛亮、陆机等。

画家有:曹髦、杨修、徐邈、桓范、张飞、诸葛亮、诸葛瞻、李意其、吴王赵夫人、曹不兴等。

方士有管辂、甘始、左慈、郄俭等。
楼主:量子心学  时间:2022-02-06 21:56:17
经过董仲舒等大儒的艰苦努力,中国人在西汉中期克服化解了春秋战国以来哲学上的唯物主义倾向,走出了思想混乱的泥淖,使以“天”或“昊天上帝”为最高主宰的政治信仰历经数百年的低徊之后再次确立,成了由汉至清中国国家宗教的基本信条。我们知道,中国古代几乎所有民间文学,所有历史小说,譬如《三国演义》所秉持的就是这样一种历史观。正所谓“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

地球既归上界统辖,每一个历史时代,都有高灵投下,做为王朝的开创者和时代的风云人物乃是顺理成章之事。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