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改革到择贤立嗣,看赵鞅是怎样引领时代潮流的〔124〕

字数:3462访问原帖 评论数:4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02-20 21:38:57 更新时间:2022-02-21 13:19:56

楼主:陈存选A  时间:2022-02-20 13:38:57
一、典故及出处
典故:1、赵鞅改革;2、赵鞅立嗣〔或立贤、立储〕。
出处:1、西汉·司马迁《史记·赵世家》;2、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周纪一》。




赵鞅画像
二、赵鞅改革〔典故本事之一〕
赵鞅〔公元前545?—前476年〕,又名志父,世称赵简子,赵氏遗孤赵武之孙。春秋后期晋国执政,赵氏宗主,社会改革家。
赵鞅祖父赵武曾为中军将执政〔相国〕、其父赵成曾为中军佐〔副相〕,都公忠体国,尽职尽责,勤勤恳恳,不谋私利。在这两代,赵氏势力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前525年,其父赵成早逝,赵鞅入仕,当时执政韩起,是赵氏挚友,便任命年轻的赵鞅为下军佐,名列“六卿”,一步跨入权力圈。
其时,晋顷公在位,公室衰微,君权旁落,政出大夫。以执政为首的卿大夫们,都趁机向公室夺权,不再对争霸感兴趣,而热心建设封地私邑,组建家族武装,发展私家势力。
到赵鞅继为宗主时,赵氏势力在卿族竞争中已落下风,危机四伏,处于存亡继绝之际。而赵鞅与他父祖辈又不同,他性格强悍,不甘落后。因此,他身为大夫,在从事国事之余,便致力经营私家封地。他关注社会,关心民生,顺应时势,迎合人心,扶植新兴势力,进行社会改革,力图以改革来翻盘。



赵鞅改革书籍封面
政治上,他礼贤下士,选贤任能,招纳斗士,蓄养谋臣,文勤武勇,关系融洽,而又虚心纳谏,奖惩分明,培养一大批私家骨干势力,开创了一代私家养士之风,影响深远。
经济上,革新亩制,调整赋税。春秋末期,地广人稀,扩大亩制,有可能,更有意义。卿大夫都突破“百步为亩”标准,韩赵魏亩制都大,而韩魏又不及赵大,赵氏“以百廿步为宽,以二百四十步为长”;而赋税,卿大夫都是“伍税之”,而赵氏则“无税焉”,这就是说,赵氏田亩特别大〔2点88倍〕,还不收赋税,因此,极大地激发了土地拥有者劳动热情,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从而使赵氏家族日益富强,家族势力很快赶上、并超过其他卿族。



赵氏封地农耕图
军事上,奖励军功,以功释奴。赵鞅规定,“无敌者,上大夫受郡〔守〕,下大夫受县〔令〕,士田十万〔亩〕,庶人工商遂,人臣隶圉免。”也就是说,勇敢杀敌立下军功的人,可以赏赐官职,可以奖励土地,老百姓可以做官,奴隶可以获得自由,因此,极大地鼓舞了将士们的斗志,成为克敌制胜的法宝。
随着政绩的积累,赵鞅步步高升,最后升任中军将执政,成为继赵盾、赵武之后,赵氏的第三位正卿。而他执政时,晋君软弱,众卿势弱,韩魏协力,于是,他重组内阁,集军事、政治、外交、司法诸权于一身,内外兼管,大权独揽,司马迁说,“赵名晋卿,实专晋权”,构建了一个完全由他控制的高效政权,在长达17年的时间里,把整体衰微的晋国,改造一新,重新崛起,能在与吴争战中,保持复霸的头衔,也实现了赵氏家族的再度腾飞,并走向辉煌。
这期间,他把社会改革,从赵氏封地,扩大到整个晋国,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又催生了新的生产关系与新的管理制度,壮大了赵氏家族的势力,最后导致其子能够拥兵自重,趁公室衰微,与韩魏三氏,以家臣身份取代晋室,建立了自己的国家。
赵鞅思维前瞻,行动敏捷,他的社会改革无疑是成功的,也开启了那个时代的改革先河,对以后魏国李悝变法、秦国商鞅变法、楚国吴起变法,以及他的后世子孙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都产生极大影响。
因此,在春秋后期,赵鞅是引领时代潮流的社会改革家。
三、赵鞅考察训诫语〔典故本事之二〕
那时代,赵鞅是优秀的社会改革家,也是优秀的好父亲。
赵鞅,他有一群儿子,也已按传统礼制,嫡长继承法,册立长子伯鲁为世子了。但是,他深知时局的动荡,环境的险恶,如果立一个平庸的接班人,很显然,是件极愚蠢的事。他反复考虑,总以为还有再考察的必要。



伯鲁影视像
于是,他把训诫的话,书写在几个竹简上,分发给儿子们,叮嘱他们:“要牢牢记住,领悟要旨,学着做人。”大家都异口同声应答:“谨遵父训!”
三年后,召集他们,考察结果,伯鲁已经记不起上面的话了,问他竹简,也不知丢在哪里;其他人,也这个说“我忘了”,那个说“我来找找看”,赵鞅不由得心里一凉。问到无恤时,他却一字不差地顺嘴说了出来,问竹简何在,则从衣袖里取出,赵鞅大为感动,也深感欣慰。
赵鞅这次考核,前后三年时间,可谓不短,完全可以听其言,观其行,全方位地考察,而赵鞅却只检查了填鸭式教育的结果,他仅仅能够发现,无恤比伯鲁他们更听话,只能算是孝顺孩子,德育考核过关,并不能证明他有什么出众的智力与过人的才干。
再者那时,传统嫡长制根深蒂固,没有更有力的证据,也难以动摇既成事实,否定伯鲁的法定地位。同时,无恤庶出,其母为妾侍,又是戎族,地位很低,而子以母贵,也是人们的思维定势;再者,无恤本人也长得没有伯鲁他们富态,甚至可以说有点丑陋,赵鞅心存犹豫,他决定再深入考察。
四、诸子常山寻宝符〔典故本事之二续〕
一天夜里,赵鞅做个梦,天帝赏赐他一只翟犬,还指指身边的孩子,对他说:“等这孩子长大后,再赏赐给他。”他问:“为什么呀?”天帝说:“这孩子,就是你儿子。”
他曾听说,代国国君的祖先是翟犬,这样说来,他想,他儿子将来会占有代国了。
另有一天,谋臣姑布子卿来拜访,他会相面术,赵鞅便把儿子们叫出来,让他给看看相,子卿一一审视后,说:“没有做将军的料。”赵鞅丧气地说:“难道我赵家要灭亡吗?”子卿说:“我曾在路上看到一个小孩,大概也是您儿子吧?”赵鞅一瞅,无恤没来。
等无恤一来,子卿立刻站起来,郑重地说:“他才是真正的将军啊!”赵鞅说:“这孩子的母亲很卑贱,怎能说他就尊贵呢?”子卿说:“面相嘛,是上天授予的,卑贱的也必然尊贵起来。”
于是,赵鞅把子卿相面说,与天帝托的梦联系起来,出了一道新考题,对儿子们进行新的一轮考核。
这时候,儿子们都长大了,赵鞅对他们说:“我把宝符藏在常山〔河北阜平大茂山〕,你们都去寻找吧,谁能找到,我有重赏!”儿子们奔赴常山,搜寻一番,结果呢,都一无所获,丧气而归。



赵襄子说:找到常山藏宝图了 画
无恤回来了,他却说:“我找到宝符了。”赵鞅要他报告出来,他说:“我站在常山顶上,看到了代国,那是一片沃野啊,如果我们凭借常山之险攻代,即可占取代国这片国土!我认为,常山藏宝符,就是据常山而取代国的地形图。”
赵鞅大喜过望!是啊,赵氏封地的西南东三方,是魏韩齐燕,赵氏不能名正言顺地与韩魏开战,也不可能向齐燕扩张,而在北方,隔着代国这片开阔地,就是强悍的戎狄部落,如果代国被戎狄侵占,对赵氏是极为不利的,所以,占有代国这片土地,符合赵氏家族长远利益,代国国土,当然是赵氏的珍宝。



赵代地图
赵鞅为选择最优秀儿子,来接他的班,掌舵赵氏家族,可谓用心良苦,多年以来,他想出很多法子,考察儿子们,现在终于得到结论了:庶子无恤,最后胜出。他敏而好学,胆识过人,有战略思维,能深谋远虑,是个又顺教,又有远谋,德才兼备的贤能儿子,可堪培养,能挑大梁。
于是,他召开家族会议,郑重宣布,废黜世子伯鲁,而破例立无恤为世子。
前476年,世称“赵简子”的赵鞅去世,其子无恤继任晋卿,世称“赵襄子”。他爷儿俩都长寿,连续主政近百年,并称“简襄之烈”。



三家分晋画
五、赵鞅,挑战旧传统,敢为人先
赵鞅时代,适值赵氏再兴之际,家族的兴衰和时局的动荡,使他认识到众卿争斗、互相倾轧的残酷,也陶冶与造就了他深沉的气质和卓越的才能。他通达明理,洞察时势,胸怀韬略,胆识过人。
我们姑不论,他在官场如何竞争,也不论,他在战场怎样厮杀,单说他进行的社会改革和择贤立嗣两项,即可看出,他是怎样挑战旧传统,打破老框框,英勇无畏,敢为人先,占在时代最前列,引领着历史潮流的。他的人生是壮丽的,他的事业是宏伟的,他积极地推动着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而又不自觉地促成新的生产关系形成,从而加快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发展进程,催生了新的社会制度,为我们民族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跃进,作出应有的贡献。
两千多年来,人们从《史记》中看到商鞅变法,而不知有赵鞅改革。1972年,山东银雀山汉墓出土的竹简《吴问》,揭开了尘封的历史真相,两相对比,人们都说,商鞅变法是效仿赵鞅改革的。



赵鞅画像
历来,史家称赞商鞅,说他的变法,使秦国国富民强,而称雄诸侯、统一中国,具有巨大的历史意义,却不知,在他一百年前的赵鞅,早就进行了同样内容的改革,而且绩效斐然,因此,赵鞅改革的历史进步性,就不言而喻了。
楼主:陈存选A  时间:2022-02-20 16:12:31
@萧索的心 2022-02-20 14:16:30
变革从来都是一步一步来的。实际上,从管仲开始,变革持续了春秋和战国共五百多年,这个漫长的乱世,伴随着战争的,除了破坏就是变革
-----------------------------
您的概括,简洁而准确,春秋战国时代,因战争,推动了改革,而改革增强了国力,又反过来推动了战争,生产力在曲曲折折中,跌跌起起地发展着,社会也在争争斗斗中进步着,只是在春秋战国之交,继赵鞅改革,掀起了一场改革风,迅速吹遍大河上下,大江南北,从而使我国历史发展进程,全面地完成了一次大飞跃。正如您言,早从管仲开始,就有改革,特别是田无宇〔齐景公姐夫〕与其子田乞的改革很有成效,成效大到他有家底专了姜齐权,为其子孙取而代之,准备了必要的条件。关于管、田,我也曾各写一文,大概有过敏词,发在《搜孤号》上,篇目为《尊王攘夷,蕴涵着我们民族的家国思想》、《田乞,田氏取齐的谋略家》,只要用我的姓名搜一下,即可找到。谢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