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也有一丝淡淡的哀愁   

字数:1446访问原帖 评论数:2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02-21 02:15:16 更新时间:2022-03-01 13:04:45

楼主:wenlgjr  时间:2022-02-20 18:15:16
孔子也有一丝淡淡的哀愁

《论语》里有这样的句段,既不是“子曰”,也不是“曾子曰”、“有子曰”,或其他“问答”,而是直接写下孔子是怎样一个人。如“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说孔子在家闲居的时候,体貌整齐端庄、和舒自然。这样的孔子怎么会有哀愁呢?又如“子以四教:文(历史文献)、行(生活实践)、忠(待人忠实)、信(讲究信用)。”孔子致力于从这四个方面去教育学生,那是他毕生的事业,充满了责任和乐趣,何哀愁之有?再如“子温而厉(温和而严肃),威而不猛(有威严而不凶猛),恭而安(恭敬而安详)。”既然修炼到了此等程度,更不会有什么哀愁了。(以上所引句段见《论语•述而》)

但,仔细阅读《论语》,就会发现孔子内心深处确实有一丝淡淡的哀愁。细心体味,那是一位思想家的无奈,并非个人的患得患失。

孔子有一次对弟子们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真是一语道破了那种当自己的主张行不通时的心境!设想一下,他果真要坐着小筏子到海上去漂流,而且让仲由跟从吗?那实在是一种情感的宣泄。还好,以勇猛著称的弟子“子路闻之喜”,居然愿意陪侍老师漂流于海上,戏剧般化解了夫子那一丝淡淡的哀愁。(以上所引句段见《论语•公冶长》)

孔子说过这么一句话:“饭疏食,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很有一点“出世”的味道,与其一贯“入世”的精神截然不同。关键在于他要表达的是紧跟在后面的一句话:“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孔子完全看不起取之无道的富贵,这才有了前面“乐在其中”的感叹。曾几何时,孔子背着“复古”的骂名,其实他生活的春秋时代,正是礼乐“坏崩”的时代,那些值得肯定的道德取向和礼制竟被世人所破坏,这是孔子难以容忍的。他在评论鲁国大夫季氏用周天子的规格表演乐舞的时候,叹息道:“八佾(八行乐舞队伍)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这类僭越的事都发生了,那么通过不讲道德的手段去攫取富贵的事更是司空见惯了。所以,孔子说“富而可求也,遂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论语•述而》),不过是对取不义之财的家伙们的嘲讽而已,或是对内心深处那一丝淡淡的哀愁的一种排遣。

“春秋”是乱世,也是一个变革的时代,其中的“百家争鸣”,继承了上古三代的思想精华,奠定了中华传统文化基础,孔子“未鸣先鸣”,功莫大焉!孔子的确抱着济世的理想,活跃在那个时代。公元前502年,即鲁定公八年,从事教育差不多二十年的孔子以知天命之年开始真正从政,先是当了鲁国的中都宰,后为司空,再升为大司寇,主管司法,至鲁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6年)还兼理宰相事,可谓位高权重。这引起齐国的警觉,遂使出美人计,向鲁定公和季恒子(季孙氏)送去“女乐”(歌妓舞女),以堕其志。而孔子的施政方针本来就危及了鲁国操纵国政的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大夫的利益,特别是得到齐国“女乐”的季恒子因之疏远孔子,整天迷恋女色,甚至“……三日不朝。”终使“孔子行。”(《论语•微子》)孔子意识到无法在鲁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于是携弟子“周游列国”。

孔子十几年的“列国游”,处处碰壁,同样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只是印证了“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孔子往返于列国,却无所作为,且在陈、蔡遇难之时,有些跟随他的弟子竟离他而去,所谓“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论语•先进》),那埋在心里的感慨,无疑化作了一丝淡淡的哀愁。鲁哀公十一年,即公元前484年,68岁的孔子携忠实于他的众弟子返回鲁国,致力于学术研究和教育,算是心灵上的回归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