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审判的存在价值

字数:1488访问原帖 评论数:3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02-18 05:47:19 更新时间:2022-02-24 06:01:31

楼主:ty_三默  时间:2022-02-17 21:47:19
《圣经》约翰福音记载着耶稣和一个行淫女人的故事,非常值得揣摩和玩味。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当人性和社会规则之间产生冲突时,道德审判似乎是解决冲突最有效的方法。

一天,耶稣正在圣殿里讲道,几个企图陷害他的经学教师和法利赛人带来了一个女人,问他:“这个女人在行淫时被抓到。摩西法律规定,这样的女人应该用石头打死。你认为怎样?”耶稣弯着身子,用指头在地上画字。那些人不停地追问,耶稣便直起身来说:“你们当中谁没有犯过罪,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说完了这些话,耶稣又弯下身在地上画字。那些想要陷害耶稣的人都悄悄地溜走了,最后,只剩下耶稣和那个女人。这时,耶稣就站起来,问她:“妇人,他们都哪里去了?没有人留下来定你的罪吗?”女人说:“先生,没有。”耶稣便说:“好,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别再犯罪。”


这个故事存在着一个十分可怕的假设性的前提,如果你犯过罪就不能追究他人的犯罪,或者说如果你犯过同样的错误,就不能用既有的规则去追究他人的责任。在这个前提下,耶稣实施了道德审判,他用人们内心的道德力量改变了人们自己的行为方式和行为动机。故事中的那些试图陷害耶稣的经学讲师和摩利赛人给耶稣设定了一个两难困境,如果耶稣认可摩西法律,那个行淫的女人就可能因耶稣认可摩西法律被人用石头打死,从而失去生命,耶稣就得背负缺乏同情心,漠视人类生命的的恶名;如果耶稣不认可摩西法律,他们就会说耶稣自己都不遵守规则 ,耶稣自然就不能要求其他人遵守规则,从而形成一个在人性和规则之间的两难选择。在两难选择里道德审判是最好的解困方法。耶稣就是用“你们当中谁没有犯过罪,谁就用先用石头打她”的假设性前提,将他人给自己制造的两难困境转化成为对他人的道德审判,将两难之难用道德审判的方法转送给了对方。经学讲师和摩利赛人因为对自己犯罪的恐惧而灰溜溜地逃走了。

耶稣用道德审判的方式审判了几个试图构陷他的经学教师和法利赛人。故事里的耶稣正是在假设人人都有罪的前提下作出了以上的判断。从本质上讲,他追究的就是人们的思想罪,若从人类思想的角度来看,每个人都是行淫的罪犯。思想是预谋,行为是现行,把思想的过错和行为的过错当作同一个东西是人类社会产生道德审判的理论基础。

然而,有人在向国人解读这个故事的时候,不仅囫囵吞枣,生吞活剥,还刻意掩饰这个故事所要传递的真正信息,而且在耶稣假设人人有罪的前提之下,又假定了一个或然性的前提,认为只有在专制社会里,人们才组织道德法庭,才进行道德审判,好像道德审判不是自古就有的,也不是地球人的发明创造一样。在一篇博文中,他们这样说:“在任何专制体制下,都必然盛行严酷的道德法庭,其职责便是以道德的名义把人性当作罪恶来审判。事实上,用这样的尺度衡量,每个人都是有罪的,至少都是潜在的罪人。可是,也许正因为如此,道德审判反而更能够激起疯狂的热情。”这是博文的主人解读耶稣和行淫女人的故事后得出的结论,这样的结论如果不是误导受众,就是别有用心。试问,人性如果不用人类的道德进行衡量,拿什么来判断人性的善恶,经学讲师和摩利赛人构陷耶稣的行为难道不是人性之恶的社会表现。真正需要警惕的是假借道德审判之名而实施的恶行。

道德审判不仅仅存在于专制社会里,它存在于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我们不能因反对人与人之间的残酷斗争,而否定道德审判的存在价值。从以上故事可以看出,如果既有的规则和人性之间产生了冲突,只有道德审判才能避免矛盾激化,解决矛盾冲突。人们反对的是道德教师爷而不是人类的道德。道德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共同基础,没有道德的社会是不可想象的。

我们决不能因为反对道德绑架而忽视道德审判的存在价值。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