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锐评|抓壮丁、当炮灰,蔡英文帮台军找回“熟悉记忆”。(转)

字数:1623访问原帖 评论数:3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03-16 15:35:38 更新时间:2022-03-22 04:34:04

楼主:凛漫吟  时间:2022-03-16 07:35:38
海峡锐评|抓壮丁、当炮灰,蔡英文帮台军找回“熟悉记忆”。

@东南卫视
2022-03-15 19:59

蔡当局最近大阵仗搞的“最硬教召”,是件很值得一说的事。

蔡英文前几天穿着全套迷彩服,视察了参加“教召”的台湾后备军人。她说,今年的“教召”,时间比以往更长,科目比以往更多,训练要求也更加严格,“这次训练无论是难度还是规格,都达到了历史之最”。

所谓的“教召”,全称是“教育召集”,是台军对后备军人定期召集训练的一种制度,与我们的预备役类似。按照“教召”旧制,台湾退伍8年内的军人需要参与4次“教召”,每次训练5至7天;蔡当局去年把玩法改成了退伍12年内的军人要一年参加一次,一次训练14天,频率和时间加减乘除一下,“教召”强度一下就飙升数倍,比如召训期间不得休假不得外宿,每天训练时长可达10小时,14天还要完成共计22公里的行军训练……所以,蔡英文称之为“历史之最”,台媒将其吹成了“最硬教召”。

实话实说,“最硬教召”的名头一放出来,不少人以为一天要行军22公里,这对退伍的“草莓兵”来说确实够硬的。没想到这几天一看实际操练,原来是用3天时间分别完成5公里、7公里和10公里训练,14天里总共就走22公里!22公里直观一点说,就是一个半程马拉松的量,3个小时走完都算成绩。到了台军这,3天走完就是“历史之最”的强度了。看看台媒实拍的散漫画面,要不是他们穿着迷彩背着枪,实在太像集体吃撑了遛弯呢。

这就是“最硬教召”了,可见之前的“教召”有多软多水了。当然,台湾对后备役军人向来也没太高要求,毕竟现役军人的要求都快低到地板了——众所周知,台湾的兵役分两种,一种叫“志愿役”,另一种叫“不愿役”,大部分台湾人都出自后一种,如今服役时间已经缩到4个月,高中、大学时参加过军训还能减半个月,下雨天、太阳太大都不能训练,打个靶还必须先搭好凉棚,平常除了修剪草坪,就是帮吃各种滞销的农产品。

日子爽成这样,台军宿舍楼下还得摆满轮胎,防止厌军厌世的阿兵哥跳楼自杀……这种军容军心,不只是蔡当局清楚,被请来指导训练演习的美国军事人员也都看在眼里,反馈回去的信息都是“台军问题非常大,战时不堪一用”,连《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都忍不住公开质疑台湾“草莓兵”水平之低下。

3月10日,美国助理国防部长卡尔林在国会听证会上说,如果台海战争爆发,现如今的乌克兰将会是台湾“自我防卫的典范”,台军要学习乌克兰军队的战术,打“不对称战争”,同时还必须让尽可能多的台湾百姓参战。助理国务卿刘易斯也指出,台湾需要从乌克兰战争中吸取经验,做好后备动员,建立“全民皆兵”的共识和制度规划,达到随时随地都能强行征召平民参战,让大陆方面“投鼠忌器”。

美国助理国防部长卡尔林,图源:外媒。

蔡英文搞所谓的“最硬教召”,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来自美国的压力和诱导。现役军人说服力不够,就扩大“教召”搞“全民皆兵”,炒作所谓的“处处皆战场、时时都训练”。所以除了各处散步遛弯的后备军人,台湾最近也频繁发生各种坦克撞电线杆、装甲车追尾私家车、战机失事坠海的事故,这是现役军人被逼“营业”的副产品。蔡当局的用意很明显,对外秀给美国人看,台军训练很拼台湾备战很努力;对内恐吓老百姓,战争很近台湾很危险。

在台军内部,参加“教召”训练的后备军人被称为“战耗梯队”。按照蔡当局历年来的军演剧本,一旦开战,台军的任务就是多撑几天,撑到“美国来救”。而为了撑时间,就需要安排后备军人和“不愿役”做“战耗梯队”,先上滩头承受第一波攻击,战力较强的志愿役用于第二波作战。说白了,所谓的“教召”,不论软硬,还是“抓壮丁”“当炮灰”那一套。70多年前三大战役惨败,国民党一边到处抓壮丁叫嚣“编练百万新军抗争到底”,一边收拾美钞美金“转进台湾”。翻开历史特别是台军军史仔细看,每一页都写着“抓壮丁”“当炮灰”六个大字,越是鼓动老百姓卖命,越说明自知气数将近,已经准备脚底抹油跑路了。

当年的那个反动派是这样,如今另一个反动派也不例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