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本原--太极元气说(转载)

字数:1309访问原帖 评论数:2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03-25 18:21:49 更新时间:2022-03-28 14:25:02

楼主:正听  时间:2022-03-25 10:21:49

世界本原--太极元气说

(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元气即太极,就是现代讲的基本能量单位,也是物理学说的最最基本粒子弦或者夸克等)

转载

太极元气说

“太极”一词是《周易大传》首先提出来的。“太极”是什么?《易传》只指出它是世界的本原,即是一个实体,而尚未交代淸楚它是物质实体还是精神实体。历代易学对“太极”的解释基本可分三派:一、认为“太极”即是元气,这是唯物主义的解释。二、认为“太极”即是理,这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解释。三、认为“太极”即是心,这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解释。上述三神解释都承认“太极”内含矛盾而产生运动变化,因而都符合辩证法。
这种学说最早隐约见于《周易大传》。
《周易•彖传》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二气感应以相与……天地感,而万物化生。”所谓“元”,是指本原,原始之意,所谓“乾元”、“坤元”,实质上是指阴阳二气为万物的本原。
《周易•系辞上传》又进一步追商阴阳二气的本原为太极:“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所谓“两仪”,指阴阳,所谓“太极”,是指区别于天、地、人“三极”(《系辞上>)居于“三极”之上的最高的“极”,即是天地万物的终极本原。其中蕴含的意思是:太极是指阴阳未分的气。
东汉郑玄说:太极是“淳和未分之气也”。(王应麟:《郑氏周易注》)。
唐朝孔颖达说:“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周易正义》卷七)。
北宋张载说:“一物而两体者,太扱之谓欤!”“一物两体者,气也。……两体者,虚实也,动静也,聚散也,其究一而已。有两则有一,是太极也。若一则有两,有两亦一在,无两亦一在。然无两则安用一?”(《横渠易说•说卦》)张载的贡献主要有两点:
(一)指出太极是由虚实、动静、聚散等矛盾(“两”)构成的统一体(“一”)。正是由于有这种关系,太极才能演化成万物。
(二)指出太极与万物的关系是体与用的关系,而不仅仅是派生与被派生的关系,从而进一步明确太极即气,是世界万物的本原,而不仅仅是原始物质。因为原始物质,只能存在于现实世界的开始,以后就被分化而不复存在了;而本原却不一样,它既存在于现实世界之先之初,又存在现实世界之中之后。
北宋王安石进一步发挥体与用的观点说:太极“有体有用。体者,元气之不动;用者,冲气运行于天地之者(《道德经注》
南宋杨万里明确把太极看成阴阳未分的元气.并认为太极与阴阳合二而一。他说:“元气浑沦,阴阳未分,是谓‘太极……盖太极者,一气之太初也。极之为言至也。……阴阳不测,至幽至神,无仪无象,‘太极,是也。”他又说:“阴阳未分谓之‘太极’,‘太极,既分谓之阴阳。”
明朝王延相重申太极即元气的观点。他说:“所谓太极,不于天地未判之气主之而谁主之耶?……元气之外无太极,阴阳之外无气。以元气之上不可意象求,故曰太极。以天地万物未形,浑沦冲虚,不可以名义别,故曰元气。以天地万物既形,有淸浊、牝牡、屈伸、往来之象,故曰阴阳”。(《太极辩》)。
楼主:正听  时间:2022-03-26 09:52:10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元气即太极,就是现代讲的基本能量单位,也是物理学说的最最基本粒子弦或者夸克等
楼主:正听  时间:2022-03-28 11:29:37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元气即太极,就是现代讲的基本能量单位,也是物理学说的最最基本粒子弦或者夸克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