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记幻笔(三)

字数:9591访问原帖 评论数:29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03-29 19:14:43 更新时间:2022-04-16 07:20:07

楼主:微尘土  时间:2022-04-14 09:11:58


楼主:微尘土  时间:2022-04-14 18:27:47
*王夫人因说:你舅舅今日斋戒去了,【点缀宦途】再见罢。【赦老不见,又写政老。政老又不能见,是重不见重,犯不见犯。作者惯用此等章法】
——贾政,假正文,石头记正文也是假语村言。看正文也见不到绛珠真面目。
“正文”和“赤文”,政和赦什么情况下才能跟绛珠见面呢?一是猜元宵灯谜时,再就是《赏中秋》,击鼓传花行酒令,说笑话写诗。就是说,只有对书中的灯谜酒令,笑话诗词等看似“闲文”中“细心体贴”(第十二回),才能读懂作者的眼泪。
*但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胎,【四字是血泪盈面,不得已无奈何而下。四字是作者痛哭】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与绛洞花王为对看】今日因庙里还愿去了,【是富贵公子】尚未回来,晚间你看见便知了。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黛玉亦常听得母亲说过,二舅母生的有个表兄,乃衔玉而诞,顽劣异常,【与甄家子恰对】极恶读书,【是极恶每日诗云子曰的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外祖母又极溺爱,无人敢管。今见王夫人如此说,便知说的是这表兄了。【这是一段反衬笔法。黛玉心用猜度蠢物等句对着去,方不失作者本旨】因陪笑道:舅母说的,可是衔玉所生的这位哥哥?在家时亦曾听见母亲常说,这位哥哥比我大一岁,小名就唤宝玉,【以黛玉道宝玉名,方不失正文】虽【虽字是有情字,宿根而发,勿得泛泛看过】极憨顽,说在姊妹情中极好的。况我来了,自然只和姊妹同处,兄弟们自是别院另室的,【又登开一笔,妙妙!】岂得去沾惹之理?
王夫人笑道:你不知道原故。他与别人不同,自幼因老太太疼爱,原系同姊妹们一处娇养惯了的。【此一笔收回,是明通部同处原委也】若姊妹们有日不理他,他倒还安静些,纵然他没趣,不过出了二门,背地里拿着他两个小幺儿出气,咕唧一会子就完了。【这可是宝玉本性真情,前四十九字迥异之批今始方知。盖小人口碑累累如是。是是非非任尔口角,大都皆然】若这一日姊妹们和他多说一句话,他心里一乐,便生出多少事来。所以嘱咐你别睬他。他嘴里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只休信他。
——有天无日,按字义就是心中没有皇上,第七回焦大骂的是“没天日“的话,可见贾宝玉跟焦大是一流人物。注意第七回尤氏说贾敬与贾珍都不理焦大,此处王夫人劝黛玉不要理贾宝玉。
清人张新之批:“叙宝玉于其所自出,而开口用不放心三字直接首回僧道口中你放心也。”
第一回和尚对道士说“你放心”,因为道人认为让一个家庭出身有严重问题的人到鬼子后方不保险,担心出问题。《诉肺腑》回宝玉对黛玉说“你放心”,也是保证不会变节,不做对不起人民的事。王夫人的不放心,意思相反,是怕他叛逆朝廷。
王夫人孽根祸胎”照应第一回“风流冤孽”。
混世魔王是《隋唐演义》程咬金的称号,取咬金之意。
林黛玉说:“兄弟们自是别院另室的”,宝玉不宝玉,跟我有什么关系?明清大家的规矩,女孩子是另院居住,少年男女接近的机会很少。主子姑娘每人身边成天有一群丫环跟着,根本没有谈情说爱的机会。所谓青梅竹马,生在平头百姓家才有可能发生。
书中写因为贾母溺爱,特别允许贾宝玉破坏规矩,跟姐妹一起玩耍。为了编造一个恋爱环境,又特意修了一个大观园,让美人们住在里面。元妃专门下旨,让贾宝玉也住进去。这些全是违背情理和当时社会现实,全是假的。
作者为写书中的恋爱故事,绞尽了脑汁也不能自圆其说。林黛玉如果年龄大些,按情理不必到外婆家寄养,只有六七岁才有可能托亲戚收养,到十几岁又得送回本家。但年岁太小又不能谈恋爱。林黛玉从扬州起身当为六岁。可是林黛玉到荣府后好象突然长大了好多,她的细心懂事处事谨慎更像十几岁的少女。所以当王熙凤问及“妹妹几岁了”时,黛玉只好避而不答。(只有梦稿本回答十三岁,可能是外人加上的)

楼主:微尘土  时间:2022-04-15 08:54:18
*王夫人笑指向黛玉道:这是你凤姐姐的屋子,回来你好往这里找他来,少什么东西,你只管和他说就是了。这院门上也有【二字是他处不写之写也】四五个才总角的小厮,都垂手侍立。王夫人遂携黛玉穿过一个东西穿堂,【眉批:这正是贾母正室后之穿堂也,与前穿堂是一带之屋,中一带乃贾母之下室也。记清】
——到王熙凤住处要经过一个穿堂。凤姐的文字跟穿堂常有联系。堂,指书的架构,凤姐是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穿堂谐穿膛,喻不得好死。
*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与阿凤之来相映而不相犯】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余为一乐】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文字不反,不见正文之妙,似此应从国策得来】倒不见那蠢物【这蠢物不是那蠢物,却有个极蠢之物相待。妙极】也罢了。
——此段照应第一回蠢物的幻形入世。

楼主:微尘土  时间:2022-04-15 08:55:15
*后人有西江月二词,批宝玉极恰,【眉批:二词更妙。最可厌野史貌如潘安才如子建等语】其词曰: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末二语最紧要。只是纨绔膏粱,亦未必不见笑我玉卿。可知能效一二者,亦必不是蠢然纨绔矣】
楼主:微尘土  时间:2022-04-15 08:56:11


楼主:微尘土  时间:2022-04-15 08:57:26
——这篇西江月完全是按照甲戌本《凡例》作者自云一段文字改写的,己卯庚辰戚序等写在第一回里。现在将庚辰本第一回的这段文字复制如下对照。
自又云 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 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 一一细考较去 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 何我堂堂须眉 诚不若此裙钗哉 实愧则有余悔又无益之大无可如何之日也 当此则自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 锦衣纨绔之时 饫甘餍肥之日 背父兄教育之恩 负师友规训之德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 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 我之罪固不免 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 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 一并使其泯灭也 虽今日之茅椽蓬牖 瓦灶绳床 其晨夕风露 阶柳庭花亦未有防于我之襟怀笔墨 虽我未学下笔无文 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 亦可使闺阁昭传 复可以阅世人之目 破人愁闷 不亦宜乎

咏贾宝玉的西江月词与第一回文字对照:(括号里是第一回作者自云文字)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
潦倒不通世务,(半生潦倒之罪,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
愚顽怕读文章。(虽我未学下笔无文)
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何我堂堂须眉 诚不若此裙钗哉?)
富贵不知乐业,(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肥之日)
贫穷难耐凄凉。(虽今日之茅椽蓬牖 瓦灶绳床)
可怜辜负好韶光,(实愧则有余悔又无益之大无可如何之日也)
于国于家无望。(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背父兄教育之恩 负师友规训之德 我之罪固不免)
天下无能第一,(以至今日一技无成)
古今不肖无双。(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
寄言纨绔与膏粱(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肥之日)
:莫效此儿形状! (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

通过两处文字对照,可知这首《西江月》是第一回作者“自又云”一段的复述,用词也基本相同。由此可知,贾宝玉就是化到书中的作者。
注意“不肖”二字是有史料根据的。雍正五年,有一个噶尔泰的人,向雍正报告说曹頫“人亦平常”,雍正在奏折上御笔批示:“原不成器……岂止平常而已。”这件事对曹頫精神打击太大,一直耿耿于怀。《石头记》“开卷第一回”就写“ 万不可因我不肖,则一并使其泯灭也”;第三回贾宝玉出场时又用“古今不肖无双”来形容;第五回判词中有“漫言不肖皆荣出”;第三十三回的回目又写为《不肖种种大承笞挞》。
这条史料能说明石头记中的贾宝玉,现实原型就是曹頫。
楼主:微尘土  时间:2022-04-15 08:58:07


楼主:微尘土  时间:2022-04-15 18:14:33
*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
——与平儿的平字同音。
*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试问石兄:此一摔,比在青埂峰下萧然坦卧何如】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吓的众人一拥争去拾玉。
——作者写进故事里,就是第一回的神瑛侍者,又物化为补天未用之石,譬喻其经女娲锻炼,有了觉悟,跟侵略者划清界线了。但是因为几辈子当汉奸的历史问题,还是不能参加补天事业。又经二仙指点,幻化成一块玉。玉者,泪也。玉的字形像人脸上挂着泪珠,古人常把眼泪写为“玉筯”。甲戌本在“无材补天,幻形入世”处批,“八字便是作者一生惭恨”。神瑛侍者下凡就是贾宝玉,绛珠是眼泪的人格化,而通灵宝玉是作者的眼泪的物化。因之,黛玉就是带玉,二玉是一体的。
宝玉摔玉即作者摔泪,把眼泪化为文字洒向人世,就是这本书。
楼主:微尘土  时间:2022-04-15 18:15:37


楼主:微尘土  时间:2022-04-15 18:16:27
*贾母急的搂了宝玉道:孽障!【如闻其声,恨极语却是疼极语】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一字一千斤重】
——通灵玉是写书初心和使命的信物,没有玉,就没有贾宝玉。
*宝玉满面泪痕泣【千奇百怪,不写黛玉泣,却反先写宝玉泣】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这们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眉批:不是冤家不聚头第一场也】
——人当然不愿意有泪,但眼泪是天生就有的。
*贾母忙哄他道:你这妹妹原有这个来的,因你姑妈去世时,舍不得你妹妹,无法处,遂将他的玉带了去了。一则全殉葬之礼,尽你妹妹之孝心,二则你姑妈之灵,亦可权作见了女儿之意。
——贾母说黛玉的玉给母亲殉葬是个比喻。假敏寓明,林黛玉刚到荣府,贾母大哭,众人掩面涕泣,甲戌本批:“几千斤力量写此一笔。”此一情节暗写明亡之痛。亡国的眼泪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被淡忘——埋葬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