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翻译 股性 道性 天性 人性皆无异 懂道才能玩转股票《量道》

字数:9204访问原帖 评论数:291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0-11-11 04:05:47 更新时间:2020-12-05 09:55:39

楼主:原子电  时间:2020-11-10 20:05:47
什么是熊市,何时行情好,何时行情差,身处道中,尔等何以知之?不过都是事后结论而已。直到结论出来之后,普罗大众才后知后觉。
从正道者跟风:建仓于行情启动之中后期,随着股价的上涨,贪婪的人性必使行为加剧,持仓成本越来越高,比如从5元一路买到10元,综合成本或许在8元左右。在“阴之道”中高潮之后面临极变,牛市之后必然为跳崖式回落,股价一落千丈回到2元时代。无限美好的期望换来无限悔恨的失望,意识的反向波动动促使俗人忍痛割爱…….




行反道者先亏后赚:从分道看股市是V形波动的连续,因趋势的形成是事后诸葛马后炮,具体到何处何时为底谁也无法预知,因此高明之人不会追求极端探索最低买入价格(想以最低价格一次性大量建仓要么是老鼠,要么是痴心妄想),人性法则中注定你做每一件事情都要有意识的驱动,大决策需要大意识,小决策需要小意识,永远不知道何时为底就永远没有驱动大笔买入的意识。因此在市场低迷的情绪下等待底部一次性建仓的想法永远不可能实现,结果必然错过机会。
高明之人通常在A点附近逐步加仓直到C点附近仓位最大化。在实际操作中股价越低迷、市场越消极的时候多一些仓位做中短线波动反而最安全,即使子弹提前打完也无妨,弃之脑后耐心等待反弹就是了。高明人的持仓成本可能在B点上下,但后面赚的是全程反弹的钱(从C到F),这个过程只要逐步出手便是,最后的综合卖价大概在D至E之间。
反之跟风者一般从D点入手一路买到F点,也可能听信谣言,做出赌博式的一次性大手笔建仓,在这个时机痴心妄想的决策是有驱动力的。跟风者的综合成本至少在E点之上,等待的却是暴风雨般的下跌。
赚也在仓位,亏也在仓位…..
不光股市如此,任何生意都不例外,无论纯商业,养殖业,生产业,一开始就赚钱的不见得后面能做好,也不见得有持续性。行情的向好驱动规模扩张,上涨期的投资成本肯定是趋高的,当你把规模做大以后,你辛苦换来的利润全部套在规模里面,后面等待的是风险无疑…..
反之在低迷时入行,摸索的是经验,积累的是规模,养精蓄锐,厚积薄发,后面定会赚全程反弹的钱。行情虽低迷,但生意并没有亏钱,这是一小部分成功者能坚持下来的原因,在市场下行的趋势中,生产业有一部分生产利润,纯商业也有一部分日常销售薄利来维持,高进高卖,低进低卖这样的“搬运工”之利。
其实股市如实体一般也有生产利润:中短线。在下跌势态中也常有反弹者,时常出掉一些货来降低成本,反反复复、进进出出的运动中你很可能没有实质性的亏钱。
高明的股票手是去情绪化的,为何各行各业总是少部分人真正赚钱,大部分人垫底?人性之二八定律哉!以货币观之,市场能量守恒,有人赚钱必有人亏钱,经济流通只是零和游戏,博于股市是取敌手之财,虽行反道,但不离中庸。
亏本的人原本只是想赚一时的痛快钱,看上去是很明智的“不恋战”心里,其实是患得患失不敢战,而有道之人无所畏惧但也不恋战,不贪最低价买入最高价卖出,这大概是股票的战略,也是战略的去极端化,即:中庸之道,从股市看中庸是否一切良道的基本?天下之大本?
楼主:原子电  时间:2020-11-10 21:20:38
股性为人性,人性为道性,讲股须先讲道……
楼主:原子电  时间:2020-11-10 21:38:26
“道”究竟是什么?先不急着下定义,要知道中国历史上从未脱离过“道”的影响,易经、周礼、尚书、黄帝内经、中庸、论语、大学、孟子、庄子等著作中,哪一本书里的开“道”?
其实古人谈“道”就像今人谈房地产、股票、人生哲学一般,俨然是流行元素。诸子百家思想并非某某圣人的专有作品,而是温床上发芽的种子,特定的时代+特定的人→成就特定的书而已。就像今天《量道》这本书成于“道”的反转阶段,即使没有原子电来著,也会出现第二个原子电。就像网络时代必然兴起电子商务,没有这个马云也会出现那个马云;历史上道家圣人犹如今天各行各业的弄潮儿,只是时点与形式不同而已。
“道”的流行已然入骨文字,比如“知道、道路、水道、道理、公道、厚道、道歉”等词汇。
楼主:原子电  时间:2020-11-11 16:54:05
知道:为什么不是知晓、晓得,而是知道?“知”跟“道”原本没有任何关系,但都知其“道”了,说明已入木三分,何须再言?知道也是知晓的最高形式,却被后人夸大与过度应用。

道路:为什么路跟道也扯上关系?路就是路嘛,路虽为静态,但走行起来就是动态,行路的过程犹如“道”的发展趋势,每一段路、每一个行程都有启点、过程与终点,而启点是意识的开始,终点必随意识终结,终点也助使意识终结。久而久之,“道”与“路”混而为一,因此人也称水路、流水为水道。

道理:天下理论、定义、公理全在道中,道中有理,理是道的表现形式。

道歉:谦为歉意,意的表达需通过语言完成,“道”演变成动字,如“说道”,道既为动字也含本义。
“道”已嫁接在关乎思维习惯、意识形态的词汇上,信息的表达与应用已然离不开“道”,道文化入人心髓于无形无觉……
即便在老子时期,“道”已无处不在,但真知“道”的人少之又少,因此道可道,就非常道了,名可名,就非常名了;天地之始万物皆无名称或称谓,名与道不过是一种说法。
在道中,开头也是结尾,因此第一章之义在全书通译之后再去理解才更合适。

楼主:原子电  时间:2020-11-11 18:03:50
原文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楼主:原子电  时间:2020-11-11 20:29:03
释义: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美,是因恶(wu)的存在;天下人都知道善之所以善,是因为不善的存在。没有丑人的衬托,哪来的美人?天上人间呆上几天差不多就腻了口味,美人堆里打滚的富家少爷最后很可能娶个相貌平平的女子为妻,并美其名曰:心灵美;聪明的美人当然要选择参照物了,鹤立鸡群才彰显价值,故曰:宁做鸡头,不做凤尾,鸡头与凤尾给自我造成的意识天地之别,自豪的县状元考上清华之后照样自卑,人活在自卑中,怎抬得起头?
贫与富、苦与乐、善与恶、优与劣都是一个道理,延伸到有无、难易、长短、高下、前后上面,这些因素形成了自然界生生不息的基本条件,若生命之间无长短之分,没有高低之比较,岂非一潭死水?哪里还有生机?无生便无死,那就没有生命。因此万物运作焉息周而复始,是“道”的轮回,生老病死亦为“道”,生为启动,死为终结,中间是过程。“相生、相成、相形……”生、成、形、倾等等都是正面词汇,是相辅相成的意思,居上者刺激并引导居下者争相而上,不进则退亦为“道”。
楼主:原子电  时间:2020-11-13 20:27:02
所以说此类意识都是比较出来的,如果置身于外,一切与我无关,哪来的受想行识?因此每个人、每个生命对每一件事的反馈都不同,获得的意识自然相异,意识唯心造……
当然眼耳鼻舌身意所产生的意识不可一概而论,其中有些是肉体反馈过来的知觉,这个无法避免,其余为从外界参照过来的感受意识,比如说:“天气好热啊”,你感受的是空气的温度,如果拿掉空气,你将没有温觉感受;如果置你于太空,虽然温度特别低,但人全然无知,因为太空没有空气,没有参照物。
比如:五音、五色、五味,假如闭上耳目,不接受你的参照,又能拿我如何?参照物本我身外之物,凭什么影响我的心智?你为什么因股市的起落跌宕生成情绪?为什么听信外界谣言四起?无论涨跌股票数量总不会少,既然股票是虚拟的数字,那不如干脆虚拟一些,玩股票何必那么实在。
既然都是虚拟,世上还存在高下、难易、有无、甚至善恶?既然都是无中生有,那就不要制造概念,制造对比。所以圣人要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无为而大为,不言而大言,都是道的反转,物极必反之意。
楼主:原子电  时间:2020-11-13 20:32:54
这里要插入个人的认知:道的反转不是所有条件下都能产生的,愚人作道德经翻译仅代表对老子的理解,而非全部等同个人思想。
行无言之教诲,不做语言的说教,以身为表,行启发之教、对比之教;不谈好坏、不区美恶、以凡事两面性来启发人民反思自省。
万物运作周期完成后并不消失;作焉:运作完毕,指一个生命周期;辞:是告别时的一种仪式,是结束语,与“词”不同;如修辞,辞行、告辞、辞职。万物都是有根有母的,死去后并未辞去,新生命还会再来或者说事物结束之后还会重演。生时不要贪图拥有,生时一条命、死后一滩灰而已,跟大自然的万物没有区别,这是老子观其妙、观其缴的启发。
既然万物都周而复始,生息繁衍,有生有死,那万物之生终归要归入尘土,归尘之时什么都没有了;那有作为之人不必恃为居高,功成之人不必居功自傲。
不光老子庄子周易等都比较注重结局看轻过程,其实这种思想已刻入国人心中,自古豪杰壮士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头掉了不过碗大的疤,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今天的人拼尽全力只为供一套房、一个小孩,他们不需要过程,只需要结果,在这一块中国人看的很远,远到将老将死…..
楼主:原子电  时间:2020-11-13 20:46:07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唯有不居功恃为,你的“功”才不去,才保得住,“功与为”不也是百姓的认知么?作为意识形态实属虚拟,众人认为你有功你才有功,认为你无功便无功,你自己说了不算。道理很简单:人嘴两张皮,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因而才有了法律,而法律只能判定事实,不能强制意识。
百姓为什么要给你抹功?此般行为在人性中应该属于意识的终结。如果百姓认可你的功,则需要一种“能量纠缠”来维持,比如说,某人得到过他人相助或者指引并成就了事业,这个时候指引者心里多少都有一丁点接近伯乐的意识,说一点都没有那是假的,事实上,能力与伯乐都有起作用。聪明的成功者会一直放大对方的功劳并贬低自我能力,假如伯乐也随之缩小自我呢?这中间便会有个能量之球在二者之间踢来踢去,谓之能量纠缠;一旦二者之一揽下全部功劳,游戏将马上结束,是因意识已定位,别人不再与你相争,只有把意识推出去,别人才会推回来,能量永远存在。
有功者也是如此,一旦居功,百姓那边马上终结意识,你便空口无凭,所以说意识形态这东西不需要成本,因此你也制造不出来,但它可以改变你,也是“道”的一种。
在意识上中国人并不聪明,老是听到有“要求别人道歉”的新闻,这着实可笑,道歉又无成本,算的上惩罚么?算宽恕么?就算施予宽恕也得别人主动道歉吧?至少得有忏悔之心,我看是迂腐……
楼主:原子电  时间:2020-11-15 10:34:11
道德经翻译第三章 人性对冲 价格形成《量道》原子电

价格形成机制:
小时候经常想一个问题:世界上每一种商品都有对应的定价,为什么人们总能认可并接受?商品的价格是怎样形成的?
后来在课本里读到鲁迅的那句话:“物以稀为贵”,有一点豁然开朗的感觉,想必反过来就是以多为贱吧,学生时代算是得到了初步答案。
第二阶段是在股市交易中发现问题的深入,疑惑更甚;股票交易价格可分两块,一是从卖1到卖5,二是从买1到买5,其中卖1与买1的价格基本接近,后面的边际趋远;买卖双方好比两军对垒,冲锋在前的是买1与卖1,后面的军队死死压住;两军之间上下拉锯,攻守波动,犹如阵地的得失交替。
一旦其中一方的价格波动进入对方的区间之内,成交量将嗖嗖直上,一番成交之后双方又回到对峙状态,股票的价格就是两军拉锯的楚河汉界。反之,一旦其中一方的价格笃然偏离界限,另外一方会渐渐向对方靠拢过去。
价格似乎在斗争中形成,而股市中波动的是意识形态的集合与反馈,放大来看所谓市场经济不就是意识形态的经济么?价格最终由人心决定,一个人认为值多少钱并无决定作用,众人的认知集合在一起交融互错之后形成的中间价格为市场定价。
自古圣贤总言:天、地、命、性、物为“道”;人性为人道,股性则是货币化的人性反射,股市俨然也是道,而且交易中的数字可更直观的反映道的运动能量,可以说股市在一定程度上量化了道,这也是愚人写《量道》的理由之一。
楼主:原子电  时间:2020-11-15 10:38:58


楼主:原子电  时间:2020-11-15 19:15:28
原文:

03.不尚贤, 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楼主:原子电  时间:2020-11-15 19:29:38
释义:
不贵难得之货:
难得之货,当然是物依稀为贵,如果全世界只有一块翡翠,那么翡翠的主人会把价值定位在至少一座城市,如果全世界遍地是翡翠,那么买方的心里定位可能只给出青菜的价格。
注意了:以上结果是有条件的,是知晓供货量的情况下人心做出的判断;如果双方都不知晓行情呢?那么一方会问:“最低多少钱?”,另一方会问:“最高给多少钱?”,这个“最”字凸显了人性的贪婪,人总想把价格卖到最高、买到最低,达到“最”点,人心才痛快,未达到“最”点,人心总有遗憾。
两方人在两种“最”之间磨合切磋最后形成市场定价,股市的集合竞价也是如此。“最”字挂嘴边,也见其贪心,常听到国人如此询价,心里总觉好笑:“最低不要钱,才是你的终点,哈哈”。人性中但求最高最低,分文必争,没有让步;因此生意中的主动让步或刻意制造一些主动让步,会使对方觉得你为人厚道、可交,这样就拉拢了人心。
楼主:原子电  时间:2020-11-15 19:46:51
难得之货
趋贵是人之本性,崇尚贤才、出人头地也是人之本性;但难得之货与贤才都是有条件的,如果没有人认可、如果大家都不以为然,翡翠如石头有何区别?贤才比普通人贤在哪里?崇尚贤能更会导致社会形成一种“因贤而贤”的上升通道,表现为“有为而治”。
“圣与贵”都是人心制造的意识,假如不创造引起欲望的因素,民心亦无所求,民心平淡则不乱,人心安逸,何以为愚民?你可思考什么是愚民?有没有真正的愚民?

虚心实腹
民以食为天,吃饱肚子的问题是民生的根本,自古以来起义与造反都是因吃饭问题;但国家内乱不局限在吃饭问题上,还有人心问题;因此不但要实腹,还得虚心,实腹为基本面,虚心是技术面。
意识驱动行为,战争动乱的诱发因素很多,但全为意识所致,没有客观的认知,很容易走极端路线,一个无为的国度,人心朴然,社会谦和,用得着作乱么?掀的起风浪么?
弱智强骨也是一个道理,人民无知无欲,社会已然无为,少数有心者也不敢作乱。智:在老子时期是中性字,可形容聪明、也可形容狡猾,古文字基本一字一异,且文字里面不表达褒贬情绪,全靠读者自我理解。不像今天用组合词的方式把文字乃至文化的含义说死、学死、用死。
楼主:原子电  时间:2020-11-15 19:59:43
回到股市本质:

股市中常有风云突变,市场供需随时可成为未知数,那人心就没有了底限,因而股价可上天也可入地。但股市中有个隐藏很深却所处很浅的玄机,散户几乎无人知晓,以普通的眼睛看股价是一边波动一边成交,波动与成交同时进行,其实二者是分开的,运动的时候没有成交,成交的那一刹那暂停运动。这个需放大到大涨大跌的时候就能看出来,比如股价单日从1元涨到10元,每次成交时股价都会停留在一个点,形成趋势的拐角,成交之后立马形成新的价格。
换个角度看:双方认可,形成静态时才会成交,这个跟货物买卖是一模一样的,成交后形成了新的市场价格,而后再期待下一次成交,两次成交的点相连形成价格趋势,下一个点永远是未知的,因此趋势是马后炮。当你对股票理解到一定深度时,这个玄机就能带来实际的作用。
楼主:原子电  时间:2020-11-15 20:56:18


楼主:原子电  时间:2020-11-15 20:57:20
除了大涨大跌之外,任易交易线缩小到微秒毫秒时间段都呈现这样的图形。
从能量上看设计了涨跌停的a股,那条涨跌停的横线是对趋势的阻挡,一般情况下第二天趋势依然继续,只是延长了时间,但行为如旧。这道横线在起两种作用,有时候阻碍市场的冲动,使能量运动平缓一些,有时候反而加深市场的期待,使人心欲罢不能。天下任何行为不都是得失并存么?
“不尚贤,不贵货”,不也就无“贤”、无才、无科技、无经济了吗?无为的另一面不就是什么都没有吗?全无为与全有为是否人性的两种极端,非黑即白?那么下一步是否要重新审视一下孔子的中庸,或者老子的守中,或者另外形式的中庸之道?

通译:
不崇尚贤才,使百姓不争于表现。不让稀有的货物昂贵,使百姓不为之而盗。不见到可以引起欲望的东西,使人民的心智不乱。所以圣人的治理之道,是空虚百姓的心灵,让百姓吃饱肚子,弱化百姓的志向,强壮百姓的筋骨;常使人民无知无欲,使有智谋的人不敢乱作为也,做无为之治,则没有什么治理不好的。
楼主:原子电  时间:2020-11-16 19:46:16
说点股票基本面
楼主:原子电  时间:2020-11-16 19:46:51
天涯好冷清,就楼主一人唱戏
楼主:原子电  时间:2020-11-16 19:47:4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