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小正》和我所知道的农村 ——纪念正在消失的传统农业

字数:2812访问原帖 评论数:2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04-22 21:27:13 更新时间:2022-04-23 19:58:29

楼主:秦竹溪  时间:2022-04-22 13:27:13
上海疫情,我们不能外出,看着窗外大好的春光,想念老家了,想念老家的山村,老家的田野。可是,我也清楚的知道,老家现在已经没有多少种田人了,年轻人大多外出,留下年老的长辈还在面朝黄土背朝天。
可是,守着一亩三分地如何过活?古往今来,多少大诗人大作家歌咏农村生活,又有几个人真正做过农夫?干过农活?靠着地里刨出的粮食养活一家老小?不过是穿着农人的衣服,舞文弄墨,游戏人间罢了。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见过一年四季农民在不同季节下地干活的场景。每一种活儿,每一道工序,都有方言与之对应。如今,普通话越来越普及,方言词汇慢慢消失,我想把自己小时候经历过的、看到过的乡村生活写出来,对比《夏小正》,看看几千年来,中国传统的农业和农村生活有什么不同,纪念那些正在消失的人和事儿。






楼主:秦竹溪  时间:2022-04-22 13:37:41
正月:
正月里来是新年,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拥有的节日,不论贫穷富贵,不论身在何方,已经刻进骨子里了。
大年三十虽然还在旧年,但是气氛已经是正月了。我们老家,这天是不用早起的,懒洋洋睡到八九点,全家起来简单吃个早饭,就各自忙起来了。女主内,准备团圆饭;男主外,贴年画春联。我们老家团圆饭是中午一点左右吃的,吃之前要祭神。
吃过团圆饭,就算正式进入新年了。小孩到处乱窜,放鞭炮,点烟花,大人不禁止,随他们去疯去野。大人们会串串门,聚在一起喝茶、聊天、晒太阳、嗑瓜子。男人们大多带着三分酒气,满面春风(老家称喝酒后脸上出现的红晕为“带春风”),天南海北的闲侃。其实不少人都是外出打工一年,两三天前才回村的,好不容易见一面,自然有说不完的话。外出的,说说自己的遭遇和见闻;在家的,聊聊村里这一年的大事和小情。这些人大多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当年也是玩得来的小伙伴吧?
长辈来了,大家都起身让座,主人敬烟献茶,长辈一边说着客气话,一边双手接过,有人帮着点火,又是一阵客气,这才各自落座。
聊到下午三四点,各自回家,准备香烛火纸,往老坟山祭祖,老家称“送亮”,意思是点亮回家的路,接老辈子人回家过年。这一趟忙完,人人走出一身汗,天也差不多黑了。回家,洗澡换新衣服,穿新鞋子,男人打开电视机,等春晚;女人调好馅料,包饺子。我们老家的饺子像外边的大馄饨,因为外形像元宝,三十晚上吃,图个吉利。
小孩照例是不着家的,一个院子伙在一起玩,放鞭炮,放烟花。一百响鞭炮一次点着的不是土豪,是傻蛋!聪明的小孩都是一个一个拆着玩。于是,这夜东一声鞭炮,西一声鞭炮一会儿一个,此起彼伏。小孩在外边玩也不用害怕,因为这天家家户户大灯大亮,连点三天,到处都是灯火通明。而且,有童心未泯的大人也叼着烟,和小孩一起玩。有的大人则乘机给小孩塞压岁钱。
午夜12点,家家户户出门,拿出准备的鞭炮烟花准时点着,这是真正的迎新年,一时间满天烟火,遍地鞭炮,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指着、跳着、喊着、笑着,人人脸上洋溢着喜气。
初一一早,大约5点的样子,迎财神。一封鞭炮噼里啪啦把人炸醒,赖会儿床,就准备起来拜年去了。早先,正月初一是不外出的,一家人要在屋里“守财”,这一天不要说财不能外流,连垃圾都不能扔,统统存着。后来人们越来越忙,好多人过几天就要外出打工,也就每这么多讲究了,初一也开始互相拜年。
拜年越早越好,从初一到十五都可以,但最迟不宜超过正月初八,特殊情况除外。老家人说:“有心拜年,十五不晚。”因为到十五,大红灯笼一收,年就过完了。
但是,老家在正月十六才会给新年画上句号。十六这天,全家老少齐上街“游百病”,必须走着去,坐车不算,这天走一走,一年百病全消。到了县城,去广场看船灯,看舞龙舞狮子。看船灯时必买甘蔗吃,买好甘蔗找好地方,大吃大嚼,嚼完的甘蔗渣子狠狠地吐在地上,表演结束,广场的泥地上白花花一片甘蔗渣。
将近中午,游百病的人到了顶峰,广场上人挤人,小孩看不到,骑在爸爸的脖子上;大人看不到,骑在高处的树杈子上,外边人进不去,里边人出不来,女儿喊着妈,妈找着儿子,挤着、哭着、喊着、骂着,混合着锣鼓声鞭炮声,乱糟糟一锅粥,这大概就是人们说的热闹吧!还有刮彩票抽奖的,套圈领奖品的,玩具枪打气球的,捞金鱼的……
这是十多二十年前的事儿了,现在广场是大理石地板铺的,场地也扩大了好多倍,就是来个几万人也能玩得下,可是,鞭炮不让放了,船灯没人看了,往地上吐甘蔗渣的人,也没有了。
最后,再说说《夏小正》和上三代的正月。
夏商周三代“正月”的计算时间都不相同,周代把冬十一月定为正月,商以冬十二月为正月,夏代则以春一月为正月。正月不代表春节,他们那个年代有没有春节呢?想必是有的。《诗经·七月》里,周先民的自述,到了岁末,他们也要准备好肉食(朋酒斯飨,曰杀羔羊),来到主人的公堂(跻彼公堂),共同祝福主人万寿无疆(称彼兕觥:万寿无疆!)。但是,字里行间,只有这些人为“彼”做过节准备的描写,他们有没有吃到“羔羊”?有没有得到“万寿无疆”的祝福呢?
楼主:秦竹溪  时间:2022-04-23 09:41:21
启蛰。
现在多解释为惊蛰。蛰,我们老家念四声,音同哲。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大概对这个节气已经很陌生了,除了日历上会有一个标注外,再也找不出其他的痕迹。我们老家在惊蛰这天似乎也没什么特殊的表示,以至于我对惊蛰的印象也仅仅停留在老家长辈的一句话上:惊蛰不冻虫,冷到五月中。听这句话的意思,惊蛰应该是要冷一些的好。
汉朝之前,还是叫启蛰;汉朝之后,改为惊蛰。但我总觉得这里的启蛰和惊蛰无关。启蛰可能只是为了表达蛰伏的小虫子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但尚未出来活动),属于自然现象而非节气。惊蛰,在农历二月五日前后,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当是后来才有的。
一说改启蛰为惊蛰,是为了避汉景帝刘启的名讳。中国的避讳制度从何时起?不得而知,但想来夏代应该没有吧!不然,启蛰这个“启”对夏的开国之君——启,实在是一点也不避讳的了。
启字的甲骨文是一只手打开一扇门,这和启蛰还是比较像的,试想:春雷滚滚,贯天彻地,不正像上天伸出的一只巨手,唤醒万物吗?而启的父亲大禹给他取这个名字也是有一定依据的。
屈子《天问》有句:何勤子屠母,而死分竟地?意思是:何以为了儿子伤害母亲,把母亲的尸身抛弃(我略微美化了一下,若照字面翻译,十分残忍)。屈原为何有此一问呢?
传说启出生时难产,大禹不得已“胸坼生禹”。坼,裂开的意思。胸坼生禹,意思是从胸部裂开,这个裂开肯定不会是自己裂开,是外力作用的结果,直白点说,可能是大禹剖开的。
其实这种记载在史书上屡见不鲜,《竹书记年》载“修己背剖,而生禹于石纽。”《史记·楚世家》载“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只是限于当时的医疗水平和条件,结果肯定是“屠母”的。
这是血与泪的记载,短短几个字,全是鲜血和眼泪写就的。难产在当时,搞不好就是一尸两命,保大还是保小?选择人和被选择人都是个两难的抉择。
甲骨文(金文)中有不少关于生育的汉字,我选取部分,大略能梳理出商周时代对生育的认识,如:字,这是到了适婚年龄;身,这是怀孕阶段;育,这是生产阶段;乳,这是哺乳阶段;儿,这是囟门尚未闭合的婴儿;子,已经有小孩的样子了;教,这是学习阶段;夫,成为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现在医疗条件好了,生孩子有专门的妇幼保健院,难产可以剖腹(虽然对母亲伤害依然很大,但比之从前,已经好了很多)。二三十年前,农村生孩子都是请产婆到家里接生(据说我就是在家里出生的)。那时产婆哪有什么专业培训,都是普通农村老太太,只是硬着头皮接生过几次比普通人多点经验而已。据说,当时割断脐带,是直接用剪刀剪,很多小孩因为剪刀上有锈,脐带感染,出生不几天就死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