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曼昆《经济学原理》有感(一)

字数:1300访问原帖 评论数:7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05-04 22:00:08 更新时间:2022-05-08 01:37:06

楼主:柳叶春风2014  时间:2022-05-04 14:00:08
看了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我仍想了解其他人的观点,于是网上幸运找到曼昆《经济学原理》在线阅读。初看,大喜,曼昆的书比之萨缪尔森的有过之而无不及。萨缪尔森像一位讲故事的长者,娓娓道来。而曼昆像一位解决问题的大师,直指问题的核心处,简单明了,同时还举例讲解,生怕读者不懂。

俗话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曼昆不仅教给我们原理,还告诉我们如何去思考。但其根本,无外乎基于人的思维本质,即逻辑思维。逻辑思维的运用主要是归纳和推演,具体到曼昆所讲,就是观察、归纳和观察。除了这,人也没有其他更大的本事。

我联想到投资和投机,道理是一样的。因为损失50%的资金需要翻倍才能赚回本金,故投资和投机有一条基本的原则:保护本金。因此,我们要在胜率很大的情况下才投入资金。有人固执认为,任何一刻交易的概率都为50%,其实不然。我们运用人之归纳大法发现,有的时候投入资金获胜的概率非常高。有的人会故弄玄虚,称自己能从四维空间思考,说白了,就是挑选四个和价格涨跌关联紧密的因素。在此指出,这些因素应该是彼此独立的变量。比如k线和均线就不是彼此独立的,故而只能挑选其一作为参考。

楼主:柳叶春风2014  时间:2022-05-04 15:35:28
考虑买纸质的书来读。
楼主:柳叶春风2014  时间:2022-05-04 19:46:49
今天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一个女子带外籍男友偷跑出管控区,对劝阻居民出言不逊。类似的新闻很多次看到了,为什么去过国外的或经常接触外国人的,常常对国人有居高临下的感觉?我想大概是太过年轻或无知。其实早年我可能也是这个样子,读书去了城市,回到农村就自我感觉有点高大上了。

我喜欢读国外的书籍,不过是吸取人家的知识,让自己变得更好,但并没觉得白人就高人一等,因为人的孽根性都存在。白人中有优秀的,也有无知的。即使普通人,他同样具有人的各种优点;即使伟人,一样逃脱不掉人共有的缺点。想到自己的缺点,自然就会尊重别人,自己其实并不比其他人高明多少。遵守公众规则,尊重别人的选择或观点,是文明和有知识的表现。
楼主:柳叶春风2014  时间:2022-05-04 20:23:41
与读后感无关的题外话。

真是孤陋寡闻了,今天才知道余秀华这位诗人,而且她和一位90后结婚了。

我不太懂得欣赏现代诗,因为很难揣透诗中的涵义,自然不易体会那种意境。我现在是一位现实主义者,你如果不直白地说,我就不容易弄懂。不过,我还是有兴趣和意愿去读一读她写的诗。

据介绍,她的诗作是《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自然她也写了些关于爱情的诗。我信奉一点,由于人性的喜新厌旧,越是稀少的东西,人类越会赞美它的珍贵。爱情就是其一。男人和女人一开始的结合,多半是基于欲望和物质,很少说是精神上的需求。精神伴侣很难得,所谓知己难求。那种既是知己,又成为伴侣的,不常见。周恩来和邓颖超应该算是一对吧。传说中的诸葛亮和黄大小姐的故事被人们传为千古佳话,就不足为奇了。
楼主:柳叶春风2014  时间:2022-05-04 21:32:00
又是题外话,对余秀华诗歌的感觉。我并非文学专业人士,只是说说自己读她的诗的自我感受。除去那些遣词造句及诗的意境,因为我实在无能评说。

我认为她写出了自己的灵魂,就像一位灵魂的歌者。只有在遭遇一些不凡境遇的时候,人才能迸发出情感的篇章,而这恰恰是很多人缺乏的,不似一些无病呻吟。我想到了一些流落民间的歌手,她们的歌是不造作和自然的,虽比不得那些学院派规规矩矩,但够感动人足矣。
楼主:柳叶春风2014  时间:2022-05-05 17:30:43
个人经济学

如果把个人看作一个国家,如何解读个人的发展呢?

产出包括金钱收入和健康。
资源包括时间和健康。
投资包括学习知识,建立人际关系等。投资需要消耗时间、金钱或健康。

对于低收入者来说,他不得不消耗时间和健康去产出自己需要的金钱。然后投资,以期达到中等收入。

对于中收入者来说,这取决于他的偏好,或者边际成本。如果他偏好健康,他或把时间消耗在有利健康上。如果他想获取更多的金钱,就必须投入时间和可能的健康损失。如果获取金钱的边际成本过高,如导致身体的严重损害,他会减少获取金钱的欲望。如果中等收入者想达到高收入,他必须加大投资。

高收入者的情况类似,完全取决于他的偏好。

以上不过一时兴起所作,逻辑链欠仔细考量,大致如此,呵呵。

楼主:柳叶春风2014  时间:2022-05-05 22:59:09
几位经济学家都承认,市场并不能解决公平问题,反而有时会产生公平问题。比如那些明星,收入比之那些默默耕耘的科学家。大家要说读书无用论了,其实我们明白,这是个人偏好导致的。人们更愿意拿钱去享受看电影,而不愿意观赏科学家做科研。而且出科研成果,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现在一个网红胜过苦熬几十年的读书人,只要你有好的外形,一副能说会道的口才。这是市场经济付出的代价。

如果其它方面再推涛作浪,那更不得了。俗语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如今鬼手里都有大把大把的钱,有钱都不一定能好使。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