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南唐风云录(三):那个时候,“认干爹”很流行

字数:2260访问原帖 评论数:2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0-02-24 01:51:27 更新时间:2022-05-11 05:38:51

楼主:汤圆儿和铁蛋儿  时间:2020-02-23 17:51:27

唐昭宗乾宁二年,公元的895年,表面看来,这一年对杨行密来说是普通的一年。但若以四十三年之后的眼光来审视这一年,你就会发现,这一年对杨行密,乃至对整个杨氏家族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一年。
因为在这年三月,一颗威力极大的定时炸弹被悄悄埋进了杨氏政权的地基当中。更不可思议的是,这颗炸弹还是杨行密亲手埋进去的。当然,他是完全不知情的。
事情是这样的:
这年三月,杨行密率兵攻克了淮河中游的濠州(今安徽凤阳一带),闲暇之余就来到了城外的一座寺庙拜佛布施。寺庙始建于唐玄宗开元年间,故而名为开元寺。
杨行密拜完佛后顺便就在庙里吃了一顿斋饭。当时伺候他的是一个小和尚,杨行密见他长相俊俏,机灵,而且事情做得也很利索,便引起了他的关注。
每逢看到这一幕,总是会让我想到当年那位刺史看上被抓的年轻杨行密,只不过调换了一个角色而已。
杨行密对小和尚满心喜爱,于是就与寺里的和尚聊了起来。这才得知小和尚叫彭奴,因出生在彭城(今江苏徐州),故而有此名,父母早亡,无家可归,这才寄居在开元寺中做了和尚。
说到这里,恐怕有些朋友会禁不住想到另一个和尚——朱重八,就是后来的明太祖朱元璋。说来也真是奇了,历史居然会如此的相似,同样的地点——濠州,同样的身份——和尚,日后同样的成就——称帝,朱重八与小彭奴的人生轨迹居然如此一致。
这个小和尚就是日后的南唐开国皇帝李昪,这一年他只有八岁。
经过一番商谈之后,杨行密做出了一个决定:替八岁的彭奴赎身,收为养子。
就这样,这个八岁的孩童迎来了他人生当中的第一个转折。
收养子,或者说义子,在五代十国时期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现象,有学者认为这种现象源自当时的私兵征募的制度。
在当时,各路豪强纷纷割据,兵马是他们保障自己利益的重要条件。于是开始不断地招募士兵以保障和扩充自己的实力,而且为了与士兵们结成一种更为亲密的关系,他们就选择了认义子这种方式。
说白了,这都是套路,无非是要通过这种方式使其更加效忠自己。
于是,在当时专门有一种说法来形容这种特殊关系——“义儿军”。北宋的欧阳修在编纂《新五代史》的时候,为了强调突出这种历史现象,还专门设置了一个类传,叫“义儿传”。
当然,当时彭奴只有八岁,对杨行密来说或许并不会起到什么实际的作用,但见到如此乖巧懂事的孩子,很难说同是贫苦出身的杨行密不会动恻隐之心。
总之,对于杨行密要收养彭奴的原因,史书的记载很明确,也很简单,就是喜欢。
可是,让杨行密没有想到的是,当他把彭奴带回家的时候,却招来了纷纷的反对之声。这些反对主要来自杨行密的儿子们(亲的),其中尤以老大杨渥反对最为强烈。
关于杨行密究竟有几个儿子这一问题,史书说法不一,有的说六个,还有的说十几个。不管几个,对杨吴的政权起到较大影响的有四个,分别是:
长子杨渥、老二杨隆演(又名杨渭)、老三杨濛、老四杨溥。
这几位在后面我们都会说到,这里暂且不表。
几个亲生儿子反对的原因也是可想而知的,说白了无非就是嫌弃小彭奴地位卑贱,觉得与这样的人称兄道弟有碍身份,掉价,尽管他们的父亲也是底层出身;
还有就是又多了一个分家产的,毕竟老爹杨行密已经把蛋糕做的很大很香了,他们不想让一个外人来分食。
杨行密无奈,毕竟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当然他也担心如果强留下彭奴,会遭到几个亲子的欺负。于是,杨行密思前想后,想出了一个折衷的办法。
他想到了一个人,一个可以帮他的人——徐温。
这也是我们要重点说的一个人物。
徐温是海州人(今属江苏连云港),平时沉默寡言,属于不怒自威的那种人,人送外号“徐瞋”。徐温年轻的时候和杨行密一样,也是从事有违国法的工作——贩私盐。
在古代,像盐、铁、酒等生活必需品的经营权都是由国家垄断的,未经授权,私人不得买卖,否则就是触犯国法,麻烦可就大了。所以敢于顶风作案贩私盐的人,一般而言胆子都能大到不要命的程度,徐温就是一个这样的人。
后来,徐温就与杨行密走到了一起,成为了他手下的一员将领。刚开始的时候徐温并无战功,因此也并未得到杨行密过多关注。
然而,一次很偶然的机会,徐温做了一件事情,让自己在杨行密心目当中的形象一下便高大了很多。
当时徐温跟随杨行密刚刚攻破宣州,进城后,各营士兵都在到处搜刮,金银财宝等贵重物品肯定是最受欢迎的。
可是唯有一人不同,他没有到处搜刮,而是带人把城内的粮仓把守住,然后开仓放粮,熬粥,救济百姓。这个人就是徐温。
这一幕刚好被杨行密给看到了。老杨同志先是一惊,然后会心地点了点头,心中默默地记下了这个叫徐温的人。
杨行密在南征北战的过程当中,少不了要收编一些降卒,而他专门把其中一些战斗力强的人拢在一起,组成了一支战斗力强悍的“特种部队”,命名为“黑云都”。这支部队的首领叫“黑云长剑”
之后每逢战事,杨行密都会找来徐温共同商议,徐温的军事才能(可补)也渐渐得到了杨行密的肯定,他也越来越器重徐温。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杨行密想到了徐温。他把彭奴托付给了徐温,让徐温收为养子,并且嘱咐徐温说:
敦美(徐温字敦美)兄,彭奴虽然只有八岁,但远比同龄人机灵干练,恐怕日后我的几个孩子都不及他。可惜杨渥兄弟几人容不下他,你就把他收养了吧。
徐温看着彭奴,一口答应了下来。
就这样,八岁的彭奴跟随杨行密离开了开元寺,转而又认了徐温为父,徐温还给他起了一个名字,叫徐知诰。
彭奴自此之后就来到了徐家,在这里他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和少年,虽然认了父亲母亲,但是寄人篱下的状态却一直都没有变化。
小小的知诰或许想不到,不仅仅杨行密的儿子们容不下他,到了徐家,徐温的儿子们也瞧不起他。因此,每当我翻看关于知诰少时的记载的时候,总能感到一股悲凉孤独之感袭上心头。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