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唐朝

字数:71434访问原帖 评论数:136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04-20 04:32:14 更新时间:2022-09-21 16:03:18

楼主:396231578  时间:2022-05-11 16:50:14
作者:侠客行
楼主:396231578  时间:2022-05-12 14:22:07
第四十八章李隆基夺权
家大业大就会面临家产分配的难题,世人的通病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特别是皇室成员拥有天下的权力,古往今来,父子、兄弟之争不断,说是血流成河也不为过。如果有来世,他们应该更向往普通家庭的生活,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和和美美。
公元705年,20岁的李隆基目睹了神龙政变的血腥场面,感受到了皇家的无情,暗下决心图谋大事,便在暗中结交皇帝亲军中的忠勇之士,发展自己的势力,手中有刀,心中不慌。
公元710年,中宗李显暴死于媳妇韦氏和女儿安乐公主之手,政权再次动荡,特别是皇后韦氏政治野心极大,强力铲除异己,立15岁的李重茂为皇帝,以便学习自己的婆婆武则天,逐步走向权力的巅峰。但她忘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特别是皇位只有一个,不知有多少双眼睛盯着这个宝座。与此同时,李隆基和姑姑太平公主也在谋划,因为韦氏一族掌权,对他们一点儿好处没有。
同年7月,李隆基领亲信将领率精锐卫队突袭玄武门,一路杀到宫中,禁军临阵倒戈实力大曾,事后斩杀皇后韦氏、安乐公主、上官婉儿等党羽。同时捕杀身高高于马鞭的韦氏男性,斩草除根 。侄子与姑姑联手消除了伯母韦氏一族的势力,唐隆政变结束,李旦被推上了皇位。
李旦是个好人,也有几个好儿子,按照当时的制度,李隆基排行老三,他的大哥李成器应当被立为太子,但李成器未立寸功,很有自知之明,坚决辞让,于是李隆基被立为太子。
权力只有一个,但想要的人何其之多。太平公主久经官场、久受荣宠,朝中势力强大,也想承其母武则天之志;李隆基年少志强,况且作为名正言顺的继承人,更不想别人染指这个位子。姑侄斗法一直不断,公元712年,李旦又做出了一个惊人且正确的决定,传位给儿子李隆基,这就加剧了姑侄的矛盾。
太平公主朝中势力盘根错节,更为强势;李隆基身为皇帝,名正言顺。双方都在积蓄力量,准备铲除对方。先下手为强,公元713年,李隆基亲率精兵300余人突袭太平公主集团,亲信大臣岑羲、萧至忠、窦怀贞等被杀,其他党羽死伤无数,太平公主被赐死家中,侄子战胜了姑姑,先天政变结束,李隆基正式掌权,年号开元,一代盛世即将开始。

第四十九章盛世大唐
大唐帝国存续289年,前100年是开疆拓土,建立基业,也就是打基础、搞建设、抓生产、促发展。全盛时期应该是公元715年至公元750年的开元之治。
政治清明。期间,选贤任能 姚崇、宋景、张嘉贞、张说、张九龄等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宰相,建言纳策,治理国家成效显著。依法治国步入正规,《开元前令》和《开元后令》是当时人们遵从的重要法律,是国家强大的重要依据。重用谏官和史官,让统治者和朝廷受到监督,也受到历史的监督,让政府运行更加合理。
经济繁荣。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据统计,当时唐王朝人口7000余万,具有强大的生产力。而同时期的阿拉伯帝国人口4000余万,拜占庭帝国人口2500余万,差距何其之大。唐朝经济总量占世界的58%,长安、洛阳、扬州、广州等不仅是世界著名城市,更是商业贸易的中心,各肤色人群往来其中,人们都过着幸福的生活。
文化自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千金散尽还复来”。是对当事人们真实的写照。大唐文化开放、包容、自信、创新,世界各地争相派留学生不远万里到长安学习深造,最多时一年达5000多人,日本派遣唐使达12次之多。根据统计,终唐一朝有近千外籍人员在唐朝当官,阿史那社尔、契苾何力、黑齿常之、高仙芝、执失思力等被封为统军大将领兵作战,建立了不世功勋,大唐自信可见一斑。
外交广泛。根据《唐六典》统计,开元期间前来朝贡的藩国多大70多个,从东亚的日本、突厥到东南亚地区的诸国,从今天中国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到中亚、西亚乃至地中海地区的一些国家,都对唐朝政府建立了一种朝贡的政治制度。
军事强大。“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是大唐尚武之风的生动再现。任何一个国家的强大,都需要实力做保证,其中军事实力是基础。可以说在公元710年左右,大唐基本完成了疆域开拓,剩下的主要是守护,开元年间改府兵制为募兵制,进一步扩充兵员,训练军队维护边疆稳定。同时在边镇设置节度使统理边疆一切事物,全国正规军近百万,足以维护国家的安定团结。
盛世大唐是开放的、包容的、自信的,以其些强大的实力,吸引着当时全世界的目光,唐人、唐人街、唐文化的盛行,至今影响着世界,让人无不向往那个辉煌的时代-大唐帝国。
楼主:396231578  时间:2022-05-12 14:22:30
作者:侠客行
楼主:396231578  时间:2022-05-13 11:38:16
第五十章遍地诗人
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可以说当时遍是地诗人。
《全唐诗》所录,名诗48000余首,诗人2000多个,上自帝王、公卿、官僚,下至布衣,旁及僧、道,几乎遍及各个阶层。
大唐帝国传续280余年,有23位皇帝,其中诗歌作品留存至今的就有12位。李世民的“疾风知劲草,权荡识诚臣;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彰显一代帝王的胸襟。武则天的“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是一代女皇霸气的象征。李忱的“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末代皇帝仍不失帝王气魄。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王伦送我情……等等,耳熟能详的诗句均出自唐朝。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王勃、孟浩然……等等,这些伟大的诗人也都生活在那个年代。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微一院香,将军征战休息所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出自和尚之口;大海东头红日轮,青山几度碾为尘,写于道士笔下;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补锅匠走街串巷所得;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颠沛流离农民所见;花开满树红,花落万枝空,孩童游玩所想;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八十老翁回乡所思;天中恋明主,海外忆慈亲,留学生思乡之作。以鱼玄机、上官婉儿、薛涛、李冶等为代表的女性诗人,成就可顶半边天。
也就是说,在那个年代,随便找出一个人都能作诗。唐诗不仅影响当代,还作为文化大使在丝绸之路的沿途所传颂。

作者:侠客行
原创,禁止转载·····
楼主:396231578  时间:2022-05-13 11:39:21
欢迎评论
楼主:396231578  时间:2022-05-13 14:59:41
第五十一章文人生活
大唐帝国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实力强盛,孕育出无数的文化达人,给当时的社会增添了无尽的光彩,其中最耀眼的莫过于诗人这个群体。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是当时文人墨客的生活姿态。可以想象,走在鸟语花香的林间,乘船游览大江大河之间,徒手登上名山大川;一人一马,走走停停,触景生情, 几人结伴欢笑其中,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是当今多少人梦美以求的生活。跟随李白的脚步畅游大好河山,小李24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峨眉山月半轮秋 ,景入平羌江水流出,出蜀而行;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五游庐山所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王伦送我情,再现了多名文人结伴而行的场景。据统计,唐代文人多喜出行旅游,最据代表的是李白、王维、韩愈,其中李白27年都在旅游之中,1300多年前就实现了环游中国的梦想。
自古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如果没有点酒量,在唐朝的文人圈子,根本生活不下去,人家喝的不是酒,而是才华,一人喝酒是常事,几人聚酒是乐事,喝酒不仅不误事,还能激发灵感。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一人喝酒也能喝出情调;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朋友相聚怎能少酒;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别亲朋喝好再走;脱鞋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击西胡,将士出征要壮行;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高兴当然得喝几杯;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喝到高兴之处,即使当衣服换酒也在所不惜。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每个人都有一个军旅梦,更何况是多才多艺的文人。他们或弃文从军,或随军记事,或踏游边疆,以其特有的方式展现文人的军旅人生。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文人战将犹显霸气;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描绘了边疆的军旅生活;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战场厮杀正是激烈;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遍走战场、亲临战争留下的深刻印象。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过贯了熙熙攘攘的都市生活,多少人背负房贷、车贷的命运,多少人过着起早贪黑的牛马生活,多少人党囊中羞涩不愿离开,多少人在压力下负重前行。也许是想让光鲜的一面展现在世人面前,也许是那颗自尊心在作祟。看看唐代文人的选择,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可望功名之情难以割舍;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片田园风光映入眼帘。
君为女萝草,妾作兔丝花,才子佳人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一个是才华横溢风度翩翩,另一个是出水芙蓉楚楚动人,这是世间最好的爱情,也是人们最向往的爱情。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再现恋人同游之景;双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薛涛笺飞书传情;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红叶传情终成眷属;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爱恨交加之地回味。
楼主:396231578  时间:2022-05-16 11:47:03
第五十二章唐人过节
背井离乡找工作,起早贪黑忙业务,大家都盼着有个小假期与家人团聚,与朋友相会,缓解工作压力,以解相亲之苦,春节、上元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是人们最向往的节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百节年为首,忙碌一年的人们都盼望着7天小长假的到来。华灯初上,长安城灯火辉煌,不管男女老少都会在除夕的晚上聚在一起守岁。那时的大年初一叫做“元日”,这一天皇宫里会举行盛大的朝会仪式,文武百官、外国使臣都向皇帝恭贺新年,还有丰盛的宴会。过了腊八就是年,普通人家早早准备年货,鸡鸭鱼肉样样都有,零食糖果必不可少,燃放爆竹祛邪迎新。除夕夜,一家人团坐在一起,吃着年夜饭,喝着花椒酒、屠苏酒,时不时品上“春盘”(大蒜、小蒜、韭菜、云苔、胡荽),小朋友手拿“胶牙饧”穿梭其中,多么多么温馨的场景。初一起早,晚辈还要给长辈磕头拜年,大街上更是有“传座”的活动,就是可以走到哪儿吃到哪儿,白吃一天。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又是一个喜庆的节日,上元节,也就是今天的元宵节,有三天的法定假日,可比今天热闹,俗称“全民狂欢节”。街上张灯结彩,人们制灯、买灯、赏灯,结伴游玩,“踏歌”而行,未婚男女更是热闹非凡,期待爱情的偶遇,昨日紫姑神去也,今朝青鸟使来赊。全国则是解除宵禁三天,整个长安城,人头攒动、灯火通明,花灯轮、花灯树、花灯柱等等,满城火树银花,十分繁华热闹。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不识祖不知出处,不拜祖难以心安,清明节在唐代就有放假的规定,4到7天不等,因为人们都要寻出问祖。期间,大家会携带酒食果品、香烛纸钱,扫墓祭祖。此时,正值出暖花开,户外踏青也是一景色,三五成群、七八一队享受大自然的风光,“人面桃花”的故事犹在眼前。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这是李隆基过的端午节,这一天皇帝会大宴群臣赠送礼品。彩缕同心前,轻裾映体鲜,得五色彩带是常事;通常还是赠送夏衣,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就连杜甫这个基层小官都有这样的福利。射粉团、斗百草等游戏非常流行;观龙舟、吃粽子家家都有;老人还要给孩童送个带有蟾蜍图案的肚兜,祛邪保平安。
九月九日望遥空,秋水秋天生夕风。《九月九日谢恩赐宴曲江会状》再现当时之景,每逢重阳节,百官沐浴,皇帝宫中赐宴,射箭、纵马、围猎等活动在人群展开。登高游玩、赏花赋诗、饮菊花酒、吃菊花糕,则是百姓常态;回想家庭出游,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期待节日再临,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第五十三章一个好汉三个帮
大唐帝国经过一系列的政治动荡,公元713年,李隆基正式掌权,但他面临的是一个朝局混乱、人心不稳、山头林立的内政形势。如果把控不好,自己可能像走马灯一样急速退出历史舞台。这时的他极度认真负责、知人善任、选贤任能、虚怀纳谏,毛泽东说人最怕认真二字,李同志正值年富力强,也在认真二字上下足了功夫,打造了辉煌的前半生。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李隆基继承了他祖辈李世民、李治、武则天的优良传统,慧眼识人、大胆用人,不忘初心,励精图治,使大唐帝国一步步走向强盛。
有本事的人一直都被重视。姚崇因处理政务得心应手,多谋善断,在武则天一朝便干过宰相的活。开元初年,国家需要拨乱反正走向正轨,《十事要说》应运而生,革故鼎新、兴利除弊,国家步入正轨;期间以人为本,灭蝗救灾,彰显唯物主义,时成“救时宰相”。
能够坚持原则的人是有成就的人。当一切走上正轨,就需要坚定的执行,宋璟善于坚持原则、赏罚无私、敢于规劝皇帝的错误,大力整治官场奢靡之风,堪比魏征。期间,改“端五节”为“端午节”流传至今。
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盛世前行,需要文武兼备的人,张说三度拜相,几任地方要职,文武兼通,军事改革利长久。随李隆基封禅泰山时,利用职权将女婿从九品升为五品,被李隆基看到发问无言以对,旁人戏称,“这都是泰山的功劳”,人们称岳父为泰山,也就流传至今。
识人用来人是大智慧。盛世要有人文精神,张九龄五岁能作诗,文学造诣非常深厚,尤善识人用人,56岁主理朝整,处理范阳节度使一案,断言“安禄山狼子野心,面有谋反之相,论罪当杀,以绝后患”。同时,多次阻挡李林甫掌权,以防未然。
以上都是皇帝的左膀右臂,是治理国家的肱骨之臣,是开元盛世真正的奠基者。从公元713年至公元736年,基本每3到4年就会换一次宰相,避免个人专权。直到李林甫任宰相,主理朝政达19年之久,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一幕不可避免。
楼主:396231578  时间:2022-05-17 08:48:29
楼主:396231578  时间:2022-05-17 11:34:05
第五十四章尚武之风
尚武之风是一种精神,拼搏向上、斗争不止、不屈不挠的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力量之基,大唐帝国把中华民族的尚武精神推向了一个高潮。
频繁的战争开拓疆土、威震四方,一头狮子领着一群狮子不断向前。李世民从小练就骑射,17岁入伍,20岁统兵征战四方,曾率3000精兵对战窦建德10万大军而胜;渭水之盟领6人斥责颉利可汗几十万大军,争取国家发展。李隆基灭韦氏一党,杀太平公主一系均亲率精锐,动用刀兵,功成圆满。期间,大唐帝国名将辈出、令敌胆寒。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人人思战向战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秦琼、程咬金起于土匪,归唐征战功列名将;苏定方、李绩起于士卒,一路拼杀,开疆有功官拜大将;薛仁贵弃田从戎,诞生一代传奇将军;郭子仪武举入仕,出将入相一生荣耀;王孝杰少年从军,威震西域。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是文人从军报国的豪情。公元647年,外交官王玄策一人灭天竺;公元661年,一直担任文官的刘文轨,以60岁高龄平定百济,扬威日本;公元721年,54岁的文臣张说督军平叛突厥,以战功二度出相;裴行俭以文入仕,又弃文从武,威震突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道出了许多文人的心声。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侠客之风盛行。唐朝法律允许民间流通普通兵器,是当时侠客行为的基础,因为有基本的武器可以自卫,可以除强卫弱。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出自慈悲为怀的和尚;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又是一个霸气的和尚;仗剑行千里,微躯感一言,道出了书生的豪迈。
巾帼不让须眉,尚武人人都有。平阳公主是李世民的姐姐,公元617年召集义军数万人,与李世民合兵一处,攻占长安城。随后率娘子军防守大本营山西,驻守苇泽关,后人为纪念其功绩改名“娘子关”。虞夫人领民众对抗匪患,威震八方,精神长存。“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再现了女子骑射之景。
第五十五章异国军团
唐朝是由各民族融合的国家,皇帝被尊称为“天可汗”,初期,唐军以精兵为主,主要是汉人,随着民族融合的发展,各少数民族也加入到保家卫国的行列之中。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民族融合的发展不仅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增进了民族团结,大战也必是兄弟联手上阵杀敌。公元634年,李靖率唐军主力,辅以党项、突厥、契苾之兵征讨吐谷浑,稳控西北;公元640年,侯君集率步骑数万人及突厥、契苾之兵征讨高昌,凯旋而归;公元647年,王玄策出使天竺,恰逢国乱,征吐蕃兵1200人,泥婆罗兵7000人,灭高昌一国;公元657年,唐与回纥联军征讨西突厥,一路凯歌。
海纳百川是唐朝的一大特色,外籍大将领兵是唐朝的一大特点,纵观古今各国能够让外籍人执掌军权、效命疆场、至死不愈的,恐怕也只有大唐帝国了。
阿史那社尔,东突厥王族,无比忠诚的勇士。公元635年率部投奔唐朝,公元640年率部参与平定高昌,公元645年率军大战高句丽,公元647年率军降服龟兹,公元649年唐太宗驾崩,阿史那社尔请求以身殉葬,被制止。
执失思力,东突厥名将,一生为国征战。公元630年归唐,公元635年率部参与征讨吐谷浑,在居茹川大败敌军;,公元638年率部进击吐蕃,迫降敌军;公元645年率部参与征讨薛延陀,追积600余里,杨威而还;公元648年,率兵剿灭薛延陀残余势力。
契苾何力出生铁勒可汗世家,为大唐开疆拓土,立下不世之功。公元632年归唐,公元633年率部参与征讨吐谷浑,公元640年率部参与征讨高昌;公元642年,吐谷浑部正值强盛,契苾何力部众都想归附,被其强力制止,誓不叛唐;公元645年率部征讨高句丽,亲率800骑兵冲锋,身负重伤战斗不止,斩杀敌军千余人;公元649年李世民去世,请求自杀殉葬,侍卫陵寝,被制止;公元651年率部灭西突厥;公元659年经略辽东,斩杀高句丽军3万;公元661年亲率500骑兵宣抚铁勒九姓,促进安定团结;公元668年亲率50万大军攻克平壤,灭高句丽。
黑齿常之,百济人,常年奋战边疆一线,令敌胆寒。公元638年归唐,公元678年率部征讨吐蕃,亲率敢死队袭击吐蕃军营地,敌军四散而逃;公元680年再征吐蕃,率军夜袭吐蕃军营,斩杀2000余人;公元687年领兵反击后突厥入侵,大败敌军。期间,率军屯田5000余顷,粮草皆可自给。
高仙芝,高句丽人,一生从军、纵横边疆。公元747年,领兵1万讨伐小勃律,西部72国惊吓投降;公元750年,征讨边疆5国,皆生擒其首;公元751年,率军3万远征阿拉伯,深入其境700余里;公元756年率军参与国内平叛,治军严整。
阿罗憾,波斯王族,出使东罗马,立“西界碑” ;李元凉,波斯人,长期屯田戍边,威震吐蕃;公元784年平定朔方李怀光之乱。李光弼,契丹人,一生领兵作战,治军严明,其部将龟兹人白孝德、铁勒人仆固怀恩、突厥人白云光等名震一时。
楼主:396231578  时间:2022-05-17 11:34:51
作者:侠客行
原创,禁止转载·····
楼主:396231578  时间:2022-05-17 11:35:44
大家评论一下啊,喜欢看吗?写的咋样啊
楼主:396231578  时间:2022-05-17 17:07:22
保持日更·····
楼主:396231578  时间:2022-05-18 08:42:21
咋不能发了呢?

楼主:396231578  时间:2022-05-18 08:53:21
@neration 2022-05-17 18:31:15
楼主写的有些迷惑,你这是转载的嘛?
还有你这列了这么多章,每一段是大纲里面对每一章的概要吗?还是每一章就那点儿篇幅?希望能展开详细讲述讲述
-----------------------------
首先感谢您的关注,文章是我的原创,不是转载,每一章就是一个小故事,方便碎片化时间阅读以及深入了解唐朝。每个章节的题目是对这个章节故事的概述,故事的脉络是按时间顺序记录的,而且故事都是本人查遍各个史现后,结合自己的理解还原的,本人立志于把唐朝整个朝代从初建到繁荣到灭亡汇总成有价值有意义值得每个人去学习的教科书。
楼主:396231578  时间:2022-05-18 08:55:35
第五十六章说说高仙芝
王侯将相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在猛将如云,战将云集的大唐帝国高仙芝可谓独树一帜。
高仙芝,高句丽人,外貌英俊、善于骑射、勇猛刚毅,少年时便随父在西域边城生活,20岁被拜为将军,简直就是高富帅上身。公元741年,任安西副都护,四镇都知兵马使,也就是今天西部战区副司令兼新疆军区司令,指挥2000余名骑兵平定达奚部叛乱,全斩敌军。
公元747年,率步、骑1万余人,征讨小勃律,采取长途奔袭,隐蔽接敌战法,从安西出发经阿克苏、巴楚、喀什,越过帕米尔高原,历时100余天。随后兵分三路进击,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先克连云堡,斩敌五千;智占阿弩越城,招降小勃律王,灭敌数万;果毁娑夷藤桥,阻10万吐蕃援兵,征战5个月威震边疆,各胡族共72国无不惊吓投降臣服大唐,高仙芝因功升任安西都护,统辖整个西域。
楼主:396231578  时间:2022-05-18 08:55:54
公元750年,西域几个小国蠢蠢欲动,不听大唐指挥。高仙芝震怒,亲率精兵先破朅师国,擒其首;再袭石国,俘其王;返程途中捎带灭了突骑施部,虏其可汗,边疆再次安宁,高仙芝俨然成了大唐在中亚的总督,各国无不臣服。公元751年,大唐帝国举行了隆重的献俘仪式,几个小国及部落首领被五花大绑,杀身砍头,军事强国真不是吹的,看谁还敢来得瑟。
大唐帝国一直在不断拓展西部疆域,同时阿拉伯帝国也派兵东进。公元751年,高仙芝率精兵3万余人,翻过帕米尔高原,穿越沙漠,经过三个多月长途跋涉到达战场,开始围攻阿拉伯帝国控制的恒罗斯城,希望能开拓更广阔的土地。但阿拉伯帝国早有准备,其撒马尔罕军事基地迅速增10万,双方在恒罗斯地区展开激战。高仙芝亲率唐军数千精锐与2万葛逻禄、拔汉军不断冲击阿拉伯10万大军,交战五天双方互有胜负。正在对峙之时,阿拉伯重金收买葛逻禄部首领,导致高仙芝联军瓦解,兵败被迫撤回安西,高仙芝也因此被解除职务,奉调回京,结束了辉煌而艰苦的边疆生活。阿拉伯军亦损失惨重,丧失西域地区竞争能力,战后阿拉伯阿拔斯王朝立即派人与唐朝讲和,每年都派使臣来朝;战后四年,即公元755年,唐对西域经略达到鼎盛,从长安安远门西行至唐境西陲1.2万里。
楼主:396231578  时间:2022-05-18 08:56:10
将军多军事,为人且正值。元755年,奉命平叛安禄山叛乱,宦官边令诚监督军事行动,多次索要钱财未果,心生怨恨,向皇帝诬告高仙芝、封常清畏敌不前,李隆基已失当年英明果敢之风,身边亦无直言敢谏之臣,自毁刀兵,杀了高、封二人,威震边疆猛将高仙芝就此陨落。
楼主:396231578  时间:2022-05-18 08:56:33
第五十七章杨贵妃出场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出场即华丽,人生还向前。自古江南出美人,蜀地犹胜之。公元719年,杨玉环出生于四川成都的官宦之家,有一个快乐美好的童年生活,父母疼爱、锦衣玉食,基本处于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的状态。但不幸还是发生,十岁那年父亲突然去世,家里失去了生活来源,只能被寄养在洛阳三叔家里。
生活的不幸往往会让命运格外关注,杨玉环从小便是天生丽质、性格婉顺、聪慧过人,简直就是学什么像什么成什么,成为明星的基本才质都具备。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叔叔也不是亲情的维护者,他早有自己的算盘,还想靠着侄女飞黄腾达呢,又是请家教,又是报各种文艺班,皇天不负有心人,不到15岁,小杨便精通各种音律、歌舞,尤其是琵琶,简直就是她的明信片,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等一个合适的机会。
天上不会掉馅饼,机会是等不来的,只能自己努力去寻找,叔叔给她安排了各种上层活动,频繁游走于高层名流之间。公元734年,十五岁的杨玉环应要参加咸宜公主婚礼,圆润的脸庞、勾魂的眼睛、高挑的身材、婀娜的姿态,高度吸引着李隆基的儿子年轻俊郎的李瑁眼神,两人眉来眼去,一见钟情,还被准婆婆武惠妃极度看好,两个女人能对眼也是很不简单,况且武慧妃正当荣宠,李瑁还在竞争太子之位,傻闺女才犹豫呢,两人当年便结婚,不是小妾而是被册立为寿王妃,实现了小鸟变凤凰。
世事难料,公元737年李隆基的媳妇儿,杨玉环的亲婆婆武惠妃死了,老俩口甜蜜的生活画上了句号。失去亲人的痛苦难以诉说,52岁的李隆基也不知如何是好,像丢了魂一样,茶不思饭不想,也顾不得什么国家大事,只想以后的小日子怎么过呢。想睡觉就有人送枕头,身边大臣、太监都说李瑁的媳妇儿杨玉环跳舞唱歌非常好,鼓励皇帝欣赏一下,好从悲痛中走出来。
这一天还是到来了,不报任何希望的老皇帝看了一场歌舞,眼神始终没离开杨玉环,他忘了所有的忧愁,忘了刚去世的媳妇儿,忘了皇帝的身份,也忘了公公与儿媳妇儿的这层关系,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毕竟还有世俗的眼光,之后又是茶不思饭不想。
这回看明白的人就多了,其中就有想讨好皇帝的,太监高力士最为卖力,建议按照高宗的做法去办,这是有先例的,自己则在暗中操办一切,真是一个好奴才,难怪人家受宠。公元740年年,皇帝以为母亲窦太后祈福的名义,安排杨玉环出家为道士,结束了她与李瑁的夫妻关系,也就是俩人被判离婚了,其实就是方便老牛吃嫩草,这时的老皇帝一反常态,容光焕发。但日子总不能这么偷偷摸摸的,姜还是老的辣,为了照顾儿子李瑁的感受,也为给世人一个交代,公元745年老皇帝赶紧给儿子选了一个漂亮的媳妇韦氏,几天后自己也准备了一个盛大的婚礼迎娶杨玉环,到此杨玉环继承了婆婆武惠妃的一切,被封杨贵妃,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楼主:396231578  时间:2022-05-18 08:58:22
作者:侠客行
原创,禁止转载·····
楼主:396231578  时间:2022-05-18 19:19:33
保持日更·····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