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社倒闭了,记录点点滴滴纪念一下

字数:11323访问原帖 评论数:348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05-20 22:30:24 更新时间:2022-07-31 14:09:15

楼主:春风懒笑  时间:2022-05-20 14:30:24
楼主在旅行社工作了将近9年的时间,尽管做了很多的努力,也曾经看到过希望,最后还是被疫情压倒了,公司不大,但是也是很多人赖以生存的营生,如今,它去了,记录一下那些年的时光,证明它存在过,为很多人的旅行服务过。

2013年的时候,楼主是通过某招聘平台入职这家公司的,虽然有很多人觉得这个招聘平台不靠谱,但楼主的工作基本上还是通过这个平台找到的。

我们这家旅行社当时的业务主要是国内游,机票和会议服务。公司大概有不到40人,一部分是导游,带团,另一部分是做机票业务的。
我们主要的客户基本上都是企事业单位,散客很多少,有也是那些企事业单位的职工,通过团体旅行知道我们,然后自己出游就也找我们。
所以,公司的业务量大,但是业务简单,而且带团出游省心,因为团里全是单位自己人,彼此互相认识,我们的全陪事情就少了很多。
当时入职以后,只要导游全部带团出去,做机票的人不多,平时公司里就几个人,而且,真正的朝九晚五,到五点就下班,几乎不加班,每个月除了工资还有不少奖金,楼主自己还是很高兴可以找到这样一份工作的。
到了13年的年底,好日子到头了。因为贯彻上面的精神,公款的出游被明令禁止,我们公司的业务一下子少了90%,春节的时候,什么都没有,就是多放了几天假而已。
14年春节后上班,没多久,不少人就开始离职跳槽走了,因为觉得再不走,可能工资都不一定能发出来了。
原本满满的卡位空了一大片,公司开了几次会议,决定不能再等了,开始掉头,从传统业务向电子商务转移,这算是公司战略的一大调整。
于是,我们开始在去哪儿网开店,留下来的几个导游改行开始做电商,线上学习怎么录入产品,领导负责联系地接和酒店,打包产品,业务录入产品,线上接单。
一开始肯定是不熟悉的,也出过一些错误,但是慢慢见到效果,也就坚定了信心了。
14年的9月,老总找到我,说是如今单位人也少,用不了这么大的办公用房,如今业务不多,财务自然也就不忙,让我出去找找房子。
从这以后,每天上午来单位上班,中午吃完饭以后,带上一瓶水,就出去找房子。
找了将近快3个月,终于在11月初的时候,找到一处房子,就是那种小型商务中心,可能看过电视剧《小敏家》的人知道,都是小公司,可以落户营业执照,有个商务办公服务中心,什么用会议室等等都需要预约,房租相对便宜一些。
老总看了看房子,基本定下来,楼主接着去划价,30平米的办公用房,一个月3800元,包了一年的网费,采暖自己付款。
14年11月底,我们开始搬家,之前老总还找了个风水先生,说是我们搬家最好一直往北边走,这样能发财。
这个地方就是往北走,后期的发展证明,风水先生还真是说对了。
搬家以后,迎来了3年的黄金期,真的是黄金期。
楼主:春风懒笑  时间:2022-05-20 14:35:41
岂止是影响很大,简直就是灾难性的,没办法,赶上了,能说啥。真的希望疫情赶快走,我们带大家去看世界。
楼主:春风懒笑  时间:2022-05-20 16:04:46
搬家以后,从2014年的年底开始,其实我们公司也是在摸索适合电子商务的业务和管理流程。
比如,在平台开店容易,但是上产品和维护产品就比较困难。
首先是上产品,你的产品在平台上有没有价格优势,取决于你能不能拿到最一手的价格,我们之前做团队游,手里还有些资源,有些线路价格还是不错的,这样,老总负责对接这些核心资源,副总负责找一些游乐项目的资源,也就是供货商。
产品打包以后,线上录入,平日里就是维护价格,然后开始线上接单,这个和实体店接待客户其实是一样的,实体店是面对面,平台就如同QQ聊天一般。
最高峰的时候,几乎能开的平台我们都开了,诸如去哪儿网、途牛、美团、携程还有后期的同程旅游。
业务量上来了,人员招聘也得跟上,于是这一块就是楼主负责,每天在各个招聘平台上注册缴费然后招人。
那时候,商务中心的小型会议室经常被我家预定,因为几乎每天都有来面试的,终于,我们到了2017年的时候,办公室从原来的一个房间,发展到了三个房间,在这个商务办公中心,几乎每个房间都是2-5人左右的地方,我们已经俨然是个“大公司”了。
员工是按照平台来分工,去哪儿网几个人运营,携程几个人运营等等,每个人的工资和平台运营挂钩,公司里年轻人多,那时候,时不时还有搞个团建啥的,烧烤或者旅行,公司气氛也很好。
到了2018年的时候,公司的发展让老总觉得我们可以开出境了,但是,出境社的质保金很高,谨慎起见,最后他决定还是先做加盟,如果做得好,自己再单独开出境社。
然后,从这里开始,倒霉就业开始了。
楼主:春风懒笑  时间:2022-05-20 16:17:46
实际上,一开始我们的出境是从港澳开始的,而最初,我们做的也不错,但是,万没想到,5月份,香港开始了 风波,这场风波大家从新闻里也都有所了解,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旅游,本来刚有起色了,一下子全完了。
但是,国内游还是不错的,只能暂时把所有精力投入到国内游。
2019年,本来想着香港会好起来,但是,依旧是动荡,港澳还是在谷底。
这一年,有个爆款的电视剧《亲爱的,热爱的》,到了2019年的年底,我记得很清楚,很多三亚的酒店都退出了和这部电视剧互动的产品,每次去饮水机打水,都能听见业务员接单一直说:对对,就是那个现男友喊你去三亚,还有那个暖阳下的产品,都不错!!!
2020年元旦后上班,很寻常的一天,我上午和商务中心的人说起来明年的房租,聊得还不错。
中午,一个人在工位上出午饭,一边吃一遍浏览网页,看见一条标题字很小的新闻:武汉发现不明原因的肺炎。
当时外面阳光很好,屋子里因为暖气的缘故,很是暖和,手边饭盒里的美食,都让我对这行小字没有任何理会,看过去就完了。
过了几天,上班时候,大家还讨论了一下武汉的事情,说是因为这个市场私下贩卖野生动物,当时,几个人议论几句,就赶紧接着线上接单,忙各自得了。
2020年1月中旬,让我们觉得问题有些严重时,武汉旅游全停了,即使这样,也没有任何担心自己,因为武汉旅游我们也不做,和我们公司的运营没啥关系。
快放假的时候,单位里年轻的,家在外地距离远的,都陆续走了,就剩下我们几个人还在坚持。
中午和商务中心的负责人谈好房租,说好春节假期结束回来就办手续,临走的时候,他还给了我几个口罩,说是武汉肺炎严重,正好他们这里还有几包口罩,就分了吧,处于礼貌,我才接受了,等我拿回公司,老总很是不屑一顾。
真的,那时候,所有人都觉得这个肺炎距离自己太远了。
楼主:春风懒笑  时间:2022-05-23 15:26:01
说说混乱的2020年初吧。
我们公司是大年29开始放假,大年28还是照常上班的。
那天早上照常,几个人线上接单,我这边开始把2月初需要报税的资料整理一遍,这是我做的最英明的一件事情了。怎么英明,后面就知道了。
中午去外面吃饭,很多餐饮老板都已经关门踏上了回家的路程。只有公司门口一家面馆还开着,楼主进去吃面,其实里面人不多了,与平时的等位子景象相去甚远。
我一边吃面,一边开着老板打开一副打印好的通知,上面写着:我们放假了,正月初六上班。
楼主还说,这么早就开业,好多人还没回来呢!店主冲我一乐,说:也没事,过了年,还得继续奋斗呢!
下午,大家把手边的事情都说一说,算是开个小会,然后从公账要借点钱出来,准备放放假期间不能汇款的开销。
说真的,那时候武汉就已经闹起来了,但是,我们所有人都觉得,那是武汉,离我们很遥远。
大年29,我回了老家,照常出门采购年货,没有人戴口罩。
到了大年三十,终于气氛不一样了。
早上不到7点,突然被电话吵醒了,我们老总有些上气不接下气的说:公司的公章在哪?今天要办理所有之前收客的退单。
公司里的所有章都是楼主保管,于是说明位置,放下电话,虽然心里有些沉重,但是也没太在意。
晚上的春晚,终于觉得事情有些不一样了,我手机微信里那些酒店、机票、包房商的群,就没消停过,各种需要退款的申请,模板,各种的打架。
再然后,开始疯狂找口罩,我还算不错,去了一家很偏僻的药店,买到了10个,店主没有加价,说都不容易,这些口罩是一点库底子的存货。
那时候,家里只有我出门买菜。一次买好多,不出门,就天天家里、过道、厨房转过来、转过去的。
心情是真不好,每天看新闻,每天人数好几千的往上涨,每天刷短视频,那种沉重的音乐袭来,本就糟糕的心情愈加沉重。
虽然上班时间一拖再拖,但是,报税还得做,当时报税日期延长到了2月的24日。我考虑再三,跟家里说,要坐火车先回去公司,把税报了再回来。
家里人坚决反对,说太危险,其实我到觉得没什么,再说,如果我不去,错过了报税日期,当然可以后期去和税务局解释,但,我得上税务局的大厅做申报,接触人更多。现在,我自己骑车去火车站,火车上人肯定不多,下了火车做地铁,人也不多,到了单位只有我一个人,报税完成再原路返回,没事!
那时候还好,没有核酸和健康码,就是简单测个体温。
一个人6点钟从家里出发,路上没人,像是游走在空城。
火车上整个车厢就我一个人,地铁里人还算有,一个车厢3、5个人,到了单位,孤零零一个人,赶紧工作,好在我节前把需要的准备工作做完了,所以,报税算是很快。
中午喝了一碗热水,吃了自己带的馍片,算是凑合了。
下午快3点接着从公司出发,出来的时候,又看见门口面馆那张通知,我们放假了,正月初六上班。
以前我们总说世事无常,这里面包含很多不确定的东西,比如动荡、比如人心,唯一漏下了疫情,经历过非典的人,都知道,如同一阵风刮过就完了。可能当时很多人还是这样想,我们坚持一下,熬到4月,病毒就走了。
回去的路上,平时人头攒动的火车站,人数一只手都能数过来,出了我们这里的火车站,还是我一个人骑车,当时印象很深刻,我停下来等红灯,其实没车没人,我不是一个怕孤独的人,但是,那一刻,真的有点害怕,仿佛世界只剩下我一个人了。远处一个叫孤独的恶魔开始朝我狂奔过来,瞬间就回把我吞噬。
楼主:春风懒笑  时间:2022-05-23 16:47:19
接着上面的说。
按照时间线走。
2月份在心情很差中走过,3月份也没好多少。
楼主记得当时3月份的时候,武汉开疫情通报会,会上,当时湖北的代理省长吧,我记不清楚了,说:路上的桃花已经开了,春天来了,大家再坚持坚持。
我们都希望坚持坚持,那时候,我们从2月份呢开始,就拿最低工资的70%了,保险单位负责缴纳,外地的员工在群里慢慢就开始不说话了,后来陆续有人提出离职,人也越发少了。
这期间,我们老总有念头想把公司卖掉,但是,后来念头又打消了,因为实在也卖不出去。
可能后来也是思来想去一番吧,决定还是接着干吧,象我们这样的普通职工,可以另找一份工作,但是老总不行,他在旅游行业呆了快20年了,除了这个,也不会什么,房贷和车贷都指着这旅行社呢!
于是,4月初终于复工了。再坐到一起,真的有点恍如隔世的感觉。
马上,紧张的任务就来了,之前所有的退单,有的团款收了,有的收了一半,有的没有收款,支出,房款、团款还有其它成本支出,都要列表一一标明,然后各自的信用卡要对账,要找酒店退款,要写退款申请,要找那些订房平台退款,要线上申请,要找地接社退款,要找机票供应商退款,要已经走完的客人的行程单。
我们这边行程单本月的,要下个月申请,这就导致1月的行程单要2月份要,但是2月份都在家,然后也要不出来了。没有成本票,就入不了账,真是急的要命。
酒店收的款,也很难退出,说是留着抵扣下一个客人的房费,可是疫情这样,出游人很少,那些留底的钱,哪辈子才能抵扣完呢?
有些订房平台,已经群里没有人了,于是,还得打各种电话。,找总部,找人,要电话,要微信。
每天上班,屋子里忙成一团,看上去很是火爆,但我们心里都清楚,忙完了,一分钱没有。
差不多捋顺了,某一天,说起工资,老总说,既然大家已经到岗上班,工资就按照最低工资发放吧,副总反对,说这样上班就得按照全工资发放,然后副总后来就辞职走了。
公司就剩下我们3个人,老总核算了一下,说缴纳房租,公司就不挣钱了,干脆,居家办公吧,但是和商务中心商量,说是把最后3个月房租退了,人家不同意。
老总于是就说,那就这样,大家把电脑搬走,这屋子就空着吧。
我不同意,我说你们走,我一个人来上班,他们线上接单,一台电脑足矣,我不行,我开票是一台电脑、做账一台电脑、日常操作一台电脑,还有针式打印机和激光打印机,我家里放不下这么多东西。
我们老总同意了,于是,他们开始拆电脑,动手搬走。
然后,到了月初,我一个人上班,一个人下班,每天到单位,擦桌子、擦电脑,严格按照作息时间上下班,其实没有那么忙了,有时候一个人,看着空荡荡的办公室,想起以前坐满员工的样子,忽然间就想,这是招谁惹谁了?怎么会这样呢?

楼主:春风懒笑  时间:2022-05-24 09:05:51
一个人在公司上班,对于楼主来讲,可能很多人不理解,在家多好,但我不喜欢,因为上班是一个过程,不仅仅是坐在工位上工作,还有上下班的交通,组成了上班这个词。没有了交通,天天在家,不是上班。
2020年6月份的时候,房租还有一个月到期,我们要寻找一个注册地址,当时找到了一家,就是个虚拟地址,一个月500元钱。
然后楼主带齐手续,线上下载填好所有文件,然后再上传,等到工商局审核成功,就可以现场提交了。
进门时候,扫码、测体温、填写个人信息一系列操作,大厅里人很少,很快叫到了楼主,本来以为很简单,没想到,人工审核时候,有个地方应该经办人签字,结果是法人签字了。
办事员态度很好,说你让你们同事微信给你发个空白表过来,去打印一份,然后你签字给我就行了。我说:我们单位只有我一个人。
那个办事员听完,用一种很是怜悯的眼神看着我,轻叹了一口气,默默从桌子下面拿出一张空白表,让我签字。总算办完了。
楼主:春风懒笑  时间:2022-05-24 13:37:02
时间这样一点点走着,最后一个月,我在办公室坐着,不时会有商务中心的人过来,带着人看房子,印象深刻的是一个男的,看完房子以后,还说:这屋子原来能坐这么多人,这个格局不错。
后来,开始收拾东西,基本上原来的冰箱、微波炉、资料等等就都不要了,找了一个卖废品和收购旧家电的,这时候,我们老总过来了,算好金额,直接把钱微信转给他。
再然后,就是搬家了,之前找了一个人,把开票系统和我的日常系统整理好了合并一起,于是,我带走了两台电脑,一台日常工作和开票,另外一台做账,两台打印机,一台开发票,一台日常打印。此外,还有2020年的账本和装订机还有其他一些,一大车塞满了。
我家里本来地方也不大,最后全部放到了阳台上,正好我阳台的桌子大小和之前办公桌一样,于是,平时办公的东西,位置都不会错的放在了阳台上。
2020年的8月,正式开始居家办公了。
楼主这个人,即便是居家办公,我也要当成是正式上班,平时早上几点起床,还是几点起床,出门去跑步,然后回来,换好衣服,今天应该上班穿什么,就穿什么,从来不穿睡衣,上班就是上班,哪怕是在家里,不然,状态就不对了。
其实,这时候,因为全国的疫情防控不错,我们的业务开始回暖了,每天在家依旧是汇款、要发票、开发票,记账和结账报税,还有一些日常行政的都是我。
这样到了2020年10月的时候,我们老总很高兴地在公司群里宣布,说经过我们仨个人的努力,工资从2020年10月开始,就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当时心里真的很高兴,觉得我们熬过来了,那时候,老总还想着,不行就租办公室吧,有个办公地点,我当时又跑出去看房子,价格确实都便宜了不少,不过最后汇总一下信息,老总还是决定先居家办公,什么时间公司计划招人了,再找房子,来得及。
我当时还跟家里人说,什么时间我们这样的旅行社开始招人了,就说明疫情基本上过去了。
2020年的年底,公司没有年终奖,但是还是给了13薪,已经很知足了,毕竟年初的时候,以为公司坚持不下去了。
2020年的最后一天,我们老总在群里发了很长的一段文字,也算是他这一年的心路历程吧,最后,我印象很深,他说:2020年过去了,虽然现在是冬天,但是春天已经不远了,我们三个人,其实已经创造了奇迹了,多少旅行社倒下了,但是我们还在,坚持到底就是胜利,我们终将迎来胜利!同事们,2021年,加油吧!!!
当时我看完,突然间特别想哭,有种喜极而泣,劫后余生的感觉。
2020年赶快走吧,2021年赶快来吧!
楼主:春风懒笑  时间:2022-05-25 14:24:46
2021年的春节前夕,预约核酸,我记得去的那天,天气很好,我做核酸的价格真的是,从180元,120元,80元,40元,28元,8元到最后的免费。
一家人是大年29的下午出发的,那一年的春晚,几乎是个表扬总结大会。没啥印象了。
虽然疫情还是有,虽然还是提倡就地过年,但是,我们对于未来还是充满希望的,所以,过完年,一天都不敢多休息,就赶紧回来了。
过年这一个月过得很快,其实2021年的第一个季度,我们是盈利的,虽然不多,但是挣钱就是希望的根本。
到了4月份,这在平时,也是旅游的淡季了,公司里我们三个人约在快餐店,开了个会。当时决定利用4、5两个月的时间,把线上产品做出来,我们三个人,以前我只负责公司的财务和人事,业务上的事情,特别是线上产品的录入,几乎不碰,现在人少,就只能一个人当三个人用了。
再说,财务是一个企业的二线岗位,一线忙,我们就跟着忙,一线不忙,我们自然也就闲着。我就是一个普通的财务,汇款报税还行,涉及到了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上达不到。
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做旅游电商的,就像很多消费者在各个旅游平台上看到的,去哪儿网、美团、携程、天猫等等,前台的产品数据和图片,是后台公司的运营者录入进去的。
以前这一块我根本不管,现在也是我来做。不过,我负责的都是产品最初级的录入,比如酒店信息、地址等等,然后是房型、什么餐厅还有日期和价格这些,通过平台审核以后,后期的什么游乐和其它项目是我们老总去添加。
有时候各个平台的审核制度不一样,有些关键字通不过,整条产品就下架,于是就得一个产品一个产品检查,一天下来,眼睛全花了。
说一说我们三个人的分工,老总自然负责全盘,还有就是线上的接单,另外一个也是负责线上接单和整理发布每天需要操作的订单。
比如每天大家线上接单,不管是去哪儿还是美团或者是携程,一旦接单成功,会按照公司的固定模板发到群里,另一个人在下午3点之前整理所有订单,按照出发日期排序,再发到群里,我收到以后,按照订单顺序操作,我们公司自己有一个旅游订单的操作系统,操作过程中,要认真核对每个团的来源、收入和成本,金额对不对,没问题录入,老总最后核对,没问题就审核通过,我这边再打印支出单据,汇款,平台结账以后,也是我录入系统内的收入,打出收款单据,每个月月底,点击结算,这一个月的利润就全出来了,一目了然。所以,我们公司基本上没有手写的单据。
所以,现在我负责产品后台初级录入、订单操作、收支结算、汇款、申请发票,对账、结账、报税和其它一些零零碎碎小事。
6月初,产品基本上已经录入完毕,当时好像因为哪里的疫情,6月份业务没起来,但是老总也不担心,说我们备战8月份,暑期档起来今年基本上就算是拿下了。
楼主:春风懒笑  时间:2022-05-25 17:05:09
7月下旬,公司就已经开始接了不少8月的订单了,每天早上那些微信群里,就是各种的询价,有房吗?机票等等信息的来回轰炸。
有时候,凌晨1、2点,群里都是不消停的。没办法,我也不能把信息关闭,因为有时候和月结的客户对账,需要到群里去找信息,有些信息可能就是找我的。
8月,大家全力备战接单的时候,南京禄口机场疫情发现了,然后又有旅游团的疫情扩散,然后我们大家心情就开始沉重了,预感到接下来事情的走向了。
果不其然,跨省游全停了,机票加酒店也全完了。那一天,又开始经历2020年初的景象,开始各种群里申请退单,要各种证明发到群里,退机票、退酒店,做表格,忙活到了晚上快1点,终于可以躺下了,老总来电话,说是统计一下损失,好报给旅游局。20年,旅行社还享受免税,21年4月开始,免税也没有了,我们是一般纳税人,一分钱的税也不少缴。
后续一周,就开始断断续续处理退单,然后,8月份,我们开始一周就周五上一天班,剩下的时间,算是休息吧,工资再次回到了最低生活保障程度。
即便是这样,那时候,我们老总也没有灰心,说如果疫情控制住了,我们9月初开工,备战十一。
所以,在家待着,也还是开着电脑,处理点小问题,还是让自己在一个上班的状态中。
9月份,疫情控制还不错,我们开始了一年中最后一个机会,其实十一我们接单量是可以的,而且整个十一是很平静度过的,没有什么疫情打扰,我们老总开始布置过年的计划了。
这一切,都被内蒙古额济纳旗的旅行团感染事件打乱了,又是全部停止,这回到是没有退单,因为正好也不接单,接单,再退单,忙活两遍,还一分钱不挣,说不定还得搭上电话费。
于是,十月中旬,我们又开始放假了。
接到微信通知以后,那天晚上,我开始睡不着了。以前,即使是被认为最艰难的2020年,我也没有慌过,因为我觉得我们老总是个能力很强的人,他经历了非典和各种的困哪、转型,是企业的主心骨,但是,今天的微信,我觉得他似乎也没了方向了。
我的感觉到是很快应验了,我们三个人线上开会,他就说,不行我们改变经营方向吧,一开始也觉得要线上带货直播,甚至做短视频,但是在一个你不熟悉的领域,真的是不知所措。甚至我们想过三个人做菜鸟驿站、做美团买菜、等等,有些咨询过,计划过,也小小范围实践过,最后还是觉得不行,我们老总有点害怕,他现在不动,最起码生活还能有个保证,一旦动起来,说不定赔的更惨。
这样到了2021年11月的时候,有几天我睡不着觉,胸口象被什么堵住了,特别想找个没有人的地方,大喊大叫,喊道声嘶力竭、喊到喉咙沙哑。喊到瘫成一团躺在地上,很可惜,没有这样的地方,我还是生活在人世间,享受人世间的甜和苦。
我觉得,是该告别的时候了,其实,我没有想过走,我喜欢旅游行业,喜欢曾经团建吃饭,他们说的那些地方和人的故事,我出游的很多地方,也是通过自己的旅行社出行的,在明洞逛街、东大门买衣服、在东京繁华的街头,想起《追捕》里高仓健和真优美影片结尾的镜头、在游轮上看日出、在芭堤雅看街头的异国风情、在新疆看那拉提草原的壮阔、在杭州看江南的烟雨。唉。这一别,怕是永远了!
楼主:春风懒笑  时间:2022-05-26 09:43:47
真说离开,舍不得是有的,但是,找工作也绝非易事。
大环境不好,不少公司都在裁员,就算招聘,人家也需要年轻的,楼主也40+的人了,我自认为自己是个合格的员工,但不是优秀的员工。
一个优秀的员工,不仅是要合格准确的完成自身工作,而且要在此基础上,对于公司的业务熟悉,提出更好的财务核算方法,这样让自己成为公司不可或缺的一份子,或者说,离开你,公司会难受一阵子。
楼主仅仅能做到合格,但是往更高一层,就很困难了。智商跟不上,自然也就没有了野心。
这一点,老板也很清楚,但是,他这样的公司,需要的也就是我这样的会计,所以,现在找工作,也还是要找这样的匹配的公司。
其实,从2021年的8月份,我也悄悄在网上挂出求职信息,只不过不是很全心全意的找工作,有人联系我,我也就听听对方开出的条件,也没有特别合适的,而且,和我联系的单位也不多。
我们老板这,也是绝对不会主动提出让我离开的,很简单,他也不想给我离职补偿金,虽然我的金额他给得起,但是,如今这样的状况,他不想给,这个我也理解,人都是这样,好的时候,我不仅仅是公司的老人,也是亲人;不好的时候,话里话外,我也听得出弦外之音。
正所谓:慈不掌兵,义不经商。
这样兜兜转转到了2022年的春节前,回家的火车票不好买,只买到了大年三十中午的。就这样,大年三十上午还是继续上班,因为,这一天,账上的钱刚好够了报销款。
没有什么过节的问候,没有红包,然后凄惨地踏上了回家的火车。父母也知道如今的情形,还反过来安慰我。也不象往年,问问红包给了多少,年终奖给了多少。
整个春节都是冷冷清清的度过,去了商场,商场里人也不多,未来有太多的不确定,也不敢花钱。
过完节,赶紧坐火车回来,争取最快时间找到工作。
2月份,我们工资是勉勉强强发出来了,这还是按照最低工资标准。一个月接单的利润,勉强维持三个人的最低工资+社保,剩下一些零星开支,日子越发艰难。
三月初,报完了2月份的税,有家物业公司给我打电话,我去面试,一周以后给了回信,说可以入职。
大家也知道,物业公司薪水给的不高,但是离家近,朝九晚五,几乎不加班,中午管饭。我觉得行,就同意了。
当我打电话给老板提出离职的时候,我从他说话的口气感受到了一些如释重负和解脱。少一个人,也就少了个负担。
另外一个员工跟老板有些亲戚关系,反正就这么凑合着吧。他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说我走了,他更加孤单了,也很迷茫,没办法,如今这样行情,只能先自救吧。
老板说他需要找人接替我的工作,争取周日过来交接。
这样,白天去新单位上班,晚上回来整理交接清单。我记得有一天晚上,家里人出去了,就我一个人,我把2020年和2021年的账册收拾一下,放进一个大的箱子里。
每一本账册,都是每一笔业务组成的,代表着我们为每一个顾客提供服务,让他们去到了想去的地方,陌生的城市和风景给了他们惊喜、感动、享受和愉悦。我很喜欢业务员和客人沟通时候的最后一句话:提前预祝您旅途愉快!
然后,把账册一本本放进去的时候,忽然间眼泪就掉下来了,然后一个人坐在阳台上开始无声的哭了。
其实也不是不舍,眼泪包含了很多的情绪,我清楚的记得自己快10年前来公司面试的场景,各种的往事,那些走了的同事的面孔,人这辈子,职业生涯能有几个十年,就像我们门口的饭店,当初不允许堂食,就几个店员门口卖小吃,送外卖,甚至开了超市,最后还是关门了,他们店里的副总,和我住在一个小区,每天推车在小区门口卖卤味,你看见他,能想象原来他是一个饭店的副总吗?有多少同行在景区开直播,卖特产,想尽了办法,就是想等着,能坚持到胜利的那一天。
有时候,我做梦都梦见疫情没了,我们找到了新的办公室,大家坐在一起开晨会,布置工作,开始接单,可醒了,发现不过一场梦。
有时候,觉得自己是不是真的在做梦,这一切都是在梦里呢!
楼主:春风懒笑  时间:2022-05-26 15:44:17
周六的下午,我们老总带着另外一个员工,还有一个女的过来,后来我知道,这个女的是个记账公司的,他把账务直接转给记账公司了。
那个女的对于旅游不太知道,说的最多的就是:我以后给您打电话或者微信上说吧。
剩下的就是各种的证照,各种密码,各种做账的细节,比如怎么申请发票、怎么录入发票明细等等。
交接大概是1个多小时,最后就是开始搬东西,等到他们都走了,我忽然发现阳台上显得非常空荡。
于是又开始了大扫除,终于一下午干完了,明天,终于是新的一天的开始了。
过了快两周,另外一个员工问我有没有时间,说大家聚一聚吧,我说,就三个人,有什么可聚的?我们这几个人,也不是能活跃气氛的人,到时候,会显得很尴尬。
那个人说,这么长时间在一起,以后可能也就没有机会碰到了,去吧!
饭店选在了一个鲁菜馆,偌大的店堂里,零零散散几桌客人,我估计这一晚上的流水都未必能抵上人工和水电。
气氛果然如我所想,老总带着他媳妇过来,大家都很努力的活跃气氛,说着礼貌且客气的废话,我们老总很少说话,只是不停喝酒。
他的压力确实很大,媳妇是个全职太太,有两个儿子,一个上小学,一个刚上幼儿园,房贷和车贷,放在从前,这些都不是个事。两个孩子都是在民营的高端医院生的,然后就是去月子中心,家里有保姆,那时候,我们都说,他媳妇是个有福气的人。
如今保姆也辞了,换成老总的父母过来一起住,帮忙家务和带孩子事情。
他比我更不好找公司,也40+的人,有多少公司的职位是留给他的!
终于,这顿饭算是吃完了,因为喝了酒,他们开始叫网约车,我决定步行去地铁站,两站地就到家了,自从疫情以后,基本上遵循就是能省则省了。
回到家,人生的一个旅程阶段算是过去了,这段旅程还愉快吗?
新的旅程会有新的风景和新的人让我体会和经历,在乎风景的同时,也请珍惜和你一起看风景的身边人。
前一段看朋友圈,才知道我们旅行社开始从注销的流程了,老总也开始为期一个月的自我放逐,也不知道他要去哪里。
疫情让人对于未来觉得非常迷茫,不知道什么时间能结束,即使结束了,肯能也回不到2019年的样子了。
作为一个曾经的文艺青年,我想说:2019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
作为一个曾经旅游从业者,我想在结尾说一句:提前预祝大家人生旅途愉快!
最后,时光不会因为任何人和任何事停下来,我们一息尚存就还得奋斗,2022年,请勇敢的活着!
楼主:春风懒笑  时间:2022-05-27 14:48:01
最初我们也认为,疫情过后会有报复性的消费,所以,一直坚持,等着疫情过去。
但是,从这将近三年的情况看,疫情已经不仅仅是场病毒带来的传染疾病了,时间长,反复性强,造成了各行各业都受到了影响。可能大家想到的是:旅游、餐饮这些。
象楼主的邻居,她的儿子是做会展的,这边的房子是儿子买的,给他们老两口住,儿子一家住在别墅里,孙子上的是贵族学校,一年学费就小20万。
疫情之初,他儿子也是坚持,后来从大的办公室挪到了小写字楼,再后来干脆不要办公地点,全部居家办公,就这样,还是不行,主要是这疫情反反复复,很多定好的事情,说不定到眼前就取消了,从最初的惊吓、崩溃、伤心到最后的麻木。
未来的不确定性,让老板也不敢轻言未来了,只能看眼前,而看眼前,很难做什么规划和展望。
最后,他儿子只能把别墅卖了,换成我们小区一个大三居,到时和父母住的很近了。每天也没事情,在小区里转转,晒晒太阳。看似悠闲,其实心里焦躁得不得了。
我们公司原来想做短视频,但问题是,做短视频带货,你都没有粉丝,18年的时候,想过做短视频,旅游行业,录一些风景不是什么难事,问题是,你想把短视频做好了,就得好好研究它的内容,那时候,接单还忙不过来呢!这种事情,也就停留在嘴上说说。
如今,现上轿,现扎耳朵眼,怎么可能出奇迹!
很多人其实都曾经努力过,但是,在不熟悉的圈子里,勉强维持都是难得的了,还要靠它再养一个旅行社,太难了!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