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游记]春节去哪里?跟着我来,走陕北,一路相伴信天游!

字数:29937访问原帖 评论数:582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09-12-21 22:00:00 更新时间:2022-05-28 09:50:31

楼主:豆小蔻  时间:2009-12-25 13:44:02
街市。

楼主:豆小蔻  时间:2009-12-25 13:50:46
香炉寺在佳县大名鼎鼎,一问,一比画那根孤立的柱子,人们都知道。只是下到寺庙的路很绕,而我在这个时候,犯了一个错误。我从网上的图片上看,那跟柱子是插在黄河里的,所以一直建议车子沿着黄河找,谁知道找啊找,都沿着大桥找了山西境内去了,香炉寺还是连影也没看到。只好悻悻再回头,眼尖的驴友指着悬崖大叫:“在那里!”
原来,寺庙不是建在河边,是建在山崖上的。车子重新绕上山,问来问去,终于问到了确切的地点。
远远地看过去,整个香炉寺一览无余,独脚柱和山体相连的,是一座小石桥,不知道人走在上边,会不会眩晕?从这个角度看过去,黄河正好做了整座寺庙的衬托,难怪我一心以为,柱子是长在黄河里的了。

贴士:佳县很小,主要景点有白云山和香炉寺,前者据说算命很灵验,当年毛泽东和蒋介石都在那里算过。香炉寺形状奇特险峻,值得一看。佳县每天有班车发往米脂。


楼主:豆小蔻  时间:2009-12-25 13:56:11
额,忘记说了,上图,右上角那个柱子,就是香炉寺的独脚峰。。。
楼主:豆小蔻  时间:2009-12-25 14:01:31
香炉寺。

楼主:豆小蔻  时间:2009-12-25 14:02:57
佳临大桥横跨黄河。这边陕西,对面山西。

楼主:豆小蔻  时间:2009-12-25 14:04:08
来个特写。

楼主:豆小蔻  时间:2009-12-25 14:05:31
小而清冷的香炉寺。
大正月里,也没几个人来拜佛,只有一个看门人守着。
寺庙很小,只有几进屋子。

楼主:豆小蔻  时间:2009-12-25 14:06:53
院子里。

楼主:豆小蔻  时间:2009-12-25 14:11:52
看罢香炉寺,从佳临大桥过黄河,进入山西境内,先到临县,再转道碛口。
是省道,路况不错,就是老在山里盘来绕去的。到这个时候,路边开始出现大片的枣树,整齐地排列在山上开辟出来的梯田里,我猜想,应该是枣树。枣树在这里,是主要的经济作物,家家户户都种,房前屋后,遍地都是。
到碛口,已经是晚上7点多,黑古隆冬地,什么也看不清,只知道顺着道开,慢慢地,车灯照射的范围之内,出现了大块大块麻石的地面,旁边的房子,看上去也颇有古风——碛口到了。
入夜的古镇,并不是想象里如其他出名的古镇一般灯火通明,车也开得特别小心,因为,街道的一边是民居,另一边,就是黄河。
我们入住的,是一户农家乐宾馆。宽敞的四合院,窑洞式房子。主人是对中年夫妇,主事的却是妻子,一个爽利的中年阿姨,姓闫。因为到得晚了,早就过了晚饭时间,阿姨开始给我们张罗吃的。群驴中有两位做菜的好手,属于家庭主男级别的,自告奋勇要给大家做晚饭,主人家给准备材料就行了。
他们在厨房里忙活,我一个人溜达到外面看夜色。一辆车停在我们的车后面,车主问:这车是谁的?我以为我们的车档了他的道,连忙跑过去。谁知道并没档着,他指着车身上贴着的“越野E族”的图标问,这车的主人在哪。原来他也是越野族的,临县人,在外面一见这标记,就好象见了亲人一样。
这下晚饭的阵容可庞大了。当地的越野朋友热情得要命,非要请我们去饭店吃,而我们的饭菜又都快做好了,不想挪窝,最后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当地朋友拎来了几瓶酒,和我们一起吃。我们八个人,加三个当地朋友,整整十一个人,两张桌子拼起来,才坐得下。
人一多,气氛就容易热烈。不一会,就开始又唱又闹的了。房东阿姨笑吟吟地站在一边看着我们,不知道谁说了一句:欢迎老板娘给我们唱一个!
没想到房东阿姨也不推辞,大大方方地说:我想想,给你们现编一个。
阿姨凝神了约有两分钟,张嘴就唱:
黄河岸边走一走
遇到了几位老朋友
紧紧拉住友谊的手
希望你们经常来碛口
唱完,她解释,这是针对当地朋友遇上我们这帮人来编的。句子虽算不上雅致,然仓促之间能成,句尾的每一个字还都压韵,对一个农妇来说,真是殊不容易了。大家惊叹,阿姨居然还有这本事,应邀之下,她又唱了几首。后来我才知道,阿姨是碛口有名的秧歌手,经常在活动中担当伞头,山西的秧歌伞头,和陕北的又不一样,陕北就一个伞头,主唱,众人和;山西的伞头有两个,一男一女,经常要对唱,歌词都得现编,那可是相当考急智的一件事,而且,留给伞头编词的时间也不长,转着的花伞一停,就必须开口唱。伞头的才气、思维敏捷程度,对现场气氛有着最直接的影响。
阿姨原汁原味的山西小调,象一枚橄榄,越嚼,越回味无穷。
没想到无意中,窥见了碛口文化最原生态的一面。
我偷偷问老板:大叔,你们家,谁当家?大叔朗朗地笑了:阿姨当家!



在这里,隆重介绍一下阿姨,她叫闫生连,为人诚实厚道,热情爽朗,她家的店,在碛口镇西市街,顺着街道一直走进去,看到“农家乐宾馆”,就到了!有普通间,有标间,还有正宗的大炕房!阿姨能说会唱,是碛口的活地图,住在她家,你能感受到的东西,会比你想象的,多得多。
阿姨家的电话:0358-4466196,手机:13593385836


楼主:豆小蔻  时间:2009-12-25 14:13:34
清晨起来,溜达到黄河边,寒气袭人。河的两边都冻住了,中间却有一条水道,上游的冰凌缓缓地顺流而下,因为是冬季,黄河看上去并不黄,水波泛着清澈的蓝色。可是,别小看了黄河,以为它一直是这么平静宽厚的,沿着河走下去两公里,就是著名的大同碛,几百米宽的黄河到了这里,骤然收缩成短短几十米,水面落差达到十米,水下暗礁林立,水急浪高,隔得老远,就能听到黄河的咆哮声。

楼主:豆小蔻  时间:2009-12-26 11:11:27
碛口在明清时期,曾经极度繁华,长期占据着北方商镇的龙头位置,有“九曲黄河第一镇”的称号。小镇的街道沿着黄河一字排开,从西到东分为西市街、中市街、东市街三段。可惜,上世纪70年代的一次黄河特大洪水,将东市街完全冲毁,中市街也冲掉了一半,只留下完整的西市街,还能看到一点过去的影子。碛口上了点年纪的人都说:一场洪水,冲掉了碛口半壁江山。
尽管如此,碛口仍有看不完的老房子,老建筑,老巷道。
巷子和河呈丁字形排列,隔一段,就有一条,斜斜地插上山去。顺着巷子走,第一家看到的,是天聚永,这是当时碛口最大的油店,至今,门口的大石条上,还留着很多黑糊糊的油渍,这是当年搬运工人搬完油篓后,总要顺手在上面擦一擦的结果。如今,已经成为象征碛口繁荣的活“油化石”。

巷子.


楼主:豆小蔻  时间:2009-12-26 11:17:42
油化石。

楼主:豆小蔻  时间:2009-12-26 11:19:17
人家的院子。贴着红,挂着绿,老枣树枝干遒劲,房顶上有炊烟袅袅升起。是早饭时间。

楼主:豆小蔻  时间:2009-12-26 11:20:27
商业如此繁华,当然就催生了另一种产物:十义镖局。这个镖局的头领曾经在一次押送途中,一人独战十个匪徒,把对方打得落花流水,从此声名大震,只要打出在十义镖局的名号,方圆几百里确保平安。在镖局旧址,还有类似今天的“防盗窗”一样的建筑,一般家庭或商号的窗子,都是格子雕花的,惟有这家的窗子,不但特别的高,窗棂也和人家不一样,都是一根根紧密排列的手臂粗的木棍子,据说,这里是用来存放特别贵重的东西的。

镖局的大门。

楼主:豆小蔻  时间:2009-12-26 11:32:52
防盗窗。

楼主:豆小蔻  时间:2009-12-26 11:34:29
清晨的街道,还是空无一人。除了我们几个拎着相机乱转的游客。

楼主:豆小蔻  时间:2009-12-26 11:37:05
一条跟着主人的小狗。

楼主:豆小蔻  时间:2009-12-26 11:38:55
小小的碛口镇,有这么多的“头衔”,不要小看它哦。

楼主:豆小蔻  时间:2009-12-26 11:40:17
门头。

楼主:豆小蔻  时间:2009-12-26 11:59:38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