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和普法对象(三)

字数:1297访问原帖 评论数:29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05-30 01:46:47 更新时间:2022-06-02 11:21:18

楼主:玉断微  时间:2022-05-29 17:46:47
三,法和人。

1,“仁政”下的盗贼。

大宋朝的法律已经达到了传统律法中一个高峰,很多地方很具有现代意义。大宋又是一个被后人认为是实行“仁政”的朝代,而在这“仁政”之下,也没有放弃对于官吏的整治。比如见于宋史曹勋传中的太祖“不杀士大夫及言事者”的“誓碑”(《宋史·卷三百七十九》),但是若查看无论太祖本纪还是太宗本纪,都可以看到这兄弟两个人对于违法乱纪的贪官污吏也是舍得下狠手。
按说,在这样一种治国理念和措施之下,大宋的老百姓应该会安居乐业。然而事实恰恰相反,終大宋一朝,盗贼频发,老百姓武装起义一波接一波。楼主列举有前辈学者整理的北宋一朝由太祖到钦宗的一个大概的盗贼发生的次数:
(按:古代的盗贼和今天说的盗贼意思不同。“取非其物谓之盗”,盗又分为强盗和窃盗两种。以威力强取公私财物为强盗,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叫窃盗。贼是指“杀人不忌”和“逆乱者”,通俗说法就是一般杀人和以武装形式的反抗斗争。)

宋太祖在位17年,盗贼发生次数18次。
太宗在位21年,盗贼发生次数32次。
真宗在位25年,盗贼发生次数19次。
仁宗在位41年,盗贼发生次数57次。
神宗在位19年,盗贼发生次数35次。
哲宗在位15年,盗贼发生次数10次。
徽宗在位25年,盗贼发生次数31次。
钦宗在位1年,盗贼发生次数6次。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抛开后人上帝视角的以今人目光看古人的不足之外,首要原因大概就是任何一个年代任何一个国家都逃脱不了的问题。
人的问题。
北宋初期,“群盗”多发生在蜀地,因为那里土地过于集中,生产力低下,而官府又催缴税赋过急,逼的农民无法生存。
然而土地兼并现象始终在大宋国里发展,制止不了,导致赋役不断加重,老百姓越来越活的艰难,在这样情形下,老百姓自然会起来反抗。
除了普通老百姓之外,还有军队也加入了进来,他们被称为“军贼”,他们的反抗是因为他的的领导肆意克扣他们的军饷,而且还让他们干重活。
宋朝有名的“三冗”,其中之一就是“冗兵”。大宋除禁军是由皇帝直接掌握的中央正规军之外,还有地方上的正规军部队,成为“厢军”,厢军拿粮饷,但是平时也要干活,比如修个桥铺个路制造一些武器啊等等。这些人一旦被逼急了,就会起来造反。
而大宋之所以赋税重,除因为和异族的战争以及战后赔款之外,另一个三冗的“冗官”也是原因之一。
大宋重文轻武啊,所以对于文人知识分子那是相当一个优待,这就导致了科举考试中考上的知识分子没有位置以外,再加上各种荫功加授,使得他的官员数量空前巨多。
大宋的官分两种,一种叫“职事官”,这种官是有实权的,同时也是必须干活的官。另一种叫做“寄禄官”,这种官就是那种挂名不干活拿薪水的官,这种官比坐办公室喝茶还要轻松写意。
这两种冗,必然导致冗费,这就是大宋的三冗。
大宋是有自己的国企的,也有军队经商赚钱做军费的,但是钱还是不够花。
不够花的时候,来钱最快的就是加加赋税,又加上各种贪官污吏贪墨,老百姓不反抗才怪。
楼主:玉断微  时间:2022-05-29 17:59:25
漏字了,补上:
大宋重文轻武啊,所以对于文人知识分子那是相当一个优待,这就导致了科举考试中考上的(大批)知识分子没有位置以外,再加上各种荫功加授,使得他的官员数量空前巨多。 (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TOP↑